青少年犯罪问题论文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
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精选五篇)第一篇:论文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关于青少年犯罪及综合治理研究[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如何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立足司法实践,从青少年犯罪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全面分析了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据以提出实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目的是动员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进一步遏止、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对策综合治理研究[目录]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剖析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多这一严峻现实已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
仅据保定市两级法院统计,1990—1994年五年间共判处青少年罪犯1651名,1995年至2000年五年间,判处青年罪犯2330名,2000年至2004年间判处青少年犯罪4352名,后五年的增长的幅度竟达41%。
以上情况表明了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遏制、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青少年犯罪的几个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青少年犯罪集中表现为几个类型根据有关资料统计,青少年犯罪中,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和流氓犯罪占有较大比重。
据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统计,1990年至2000年,全省法院判处的青少年罪犯中,盗窃、抢劫、诈骗、敲诈勒索等侵犯财产罪的青少年罪犯,占到了总数的70%多。
此外,突发性暴力伤害型犯罪、性犯罪、流氓犯罪的人数也分别占到了总数的9.3%、7.5%、1.4%。
(二)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且罪犯年龄趋于低龄化近些年来,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上升势头,如秦皇岛市海港区1993至1998年11月份,共判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件,涉及罪犯134人。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
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引言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而未成年人犯罪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对个人造成伤害,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之策。
一、原因分析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家庭暴力以及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2. 教育问题教育问题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学校暴力、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的道德败坏、犯罪行为的宣扬、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等都会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不良影响。
二、后果分析1. 个人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们可能会失去未来的发展机会,被社会边缘化。
同时,犯罪行为还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自卑、焦虑等问题。
2. 社会后果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果也是不可忽视的。
犯罪行为会对社会的安全造成威胁,增加社会治安压力。
此外,未成年人犯罪也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产生冲击,破坏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应对之策1. 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问题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3. 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控的重要环节。
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帮助,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
同时,加强社会的道德建设,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也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手段。
结语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预防和解决。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2)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2)青少年犯罪论文篇3:《浅谈青少年犯罪心理类型、成因及预防对策》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未成年人初犯平均年龄已由上世纪80年代的16岁变为目前的14岁。
而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本文就青少年犯罪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预防浅谈几点看法。
1 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主要是依据人的生理年龄所作的犯罪类别划分。
就其词义而言,“青少年”即指青年与少年的合称,青年的范畴是指年龄在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人;少年的范畴是指从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人。
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这个概念在我国还不是法律术语,只是一种习惯性称呼,对其内涵、外延有一些不同意见。
我国刑法上所说的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类型(1)好奇。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
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易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违法犯罪。
(2)盲从。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3)攀比虚荣。
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好逸恶劳,导致他们不择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利。
(4)逆反。
青少年正当逆反心理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教育”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生的做法,一些青少年,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甚至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5)报复。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
由于青少年心理状态不稳定,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
(6)寻求刺激。
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现状分析论文(共3篇)
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现状分析论文(共3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对策厦门特区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
但是在这种和谐的外表之下,同样隐藏着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青少年犯罪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青少年现象作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样引起了厦门特区各界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增加,对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也对厦门安全城市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一、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的内容和数据(一)从近几年的犯罪趋势来看,厦门特区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呈现上升趋势。
有一组数据表明,2001至2006年,厦门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未成年刑事案件总数高达999件,占同期刑事案件总数量的%,与此同时,判处的未成年罪犯共131人,占判处罪犯总人数的%,短短六年内,未成年的犯罪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高达24%。
(二)从犯罪形式看,青少年的犯罪主要是以纠合性犯罪为主。
有资料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有75%是属于团伙作案。
青少年由于思想、心智尚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犯罪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往往会纠集同伴相互壮胆帮助,以缓和作案时的心理压力,诱发了团伙作案的比例不断增加。
(三)从犯罪对象来看,外来工的未成年子女犯罪比例占多数。
厦门市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务工人口,然而在他们对厦门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却也引发了一些了的社会问题,其中外来工未成年子女的犯罪现象尤为突出。
二、厦门市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厦门市青少年的犯罪行为、犯罪数据进行初步的分析,可以总结出青少年的犯罪有以下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数量快速增加。
在厦门市各区法院近几年审理的案件中,青少年的犯罪案件总数在同期犯罪案件总数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且刑事案件总数所占比例较多。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
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青少年犯罪率与前几年相比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许多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又想不劳而获,从小偷、小摸走向盗窃犯罪;其次是抢夺、抢劫等犯罪人数众多;再有者,模仿电影电视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二)、从犯罪形式看,两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数增多。
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经常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
值得重视的是,有的少年深受黄色、淫秽音像制品的毒害而不能自拔,为了寻求精神刺激,而持刀、持械拦截少女实施暴力。
(三)从犯罪年段看,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后果严重。
有的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
作案前周密策划,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准备作案工具;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有的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
(四)从犯罪年龄看,逐渐趋向低龄化。
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五)从犯罪身份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一)社会现实及丑恶现象不时的腐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青少年的生活离不开五彩缤纷和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
《青少年犯罪问题》作文范文
《青少年犯罪问题》作文范文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一直是一个让人们深感担忧的社会问题。
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然而一些青少年却陷入了犯罪的泥沼。
本文将从问题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三个方面来探讨青少年犯罪。
首先,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源自多种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
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一些青少年往往陷入社会的泥淖。
此外,同伴的影响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青少年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一些不良行为会逐渐渗入到青少年的心智中。
同时,社会问题也是促使青少年犯罪增加的原因之一。
比如,教育不公平、贫困、文化差异等问题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他们选择犯罪这一不恰当的途径。
其次,青少年犯罪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一方面,犯罪行为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受害者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可能受到巨大的伤害,甚至导致生命的终结。
另一方面,犯罪行为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安全感。
人们担心自己或家人会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社会秩序也被破坏和动摇。
此外,青少年犯罪还给犯罪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犯罪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会影响到犯罪者的未来发展,限制了他们的人生道路。
针对青少年犯罪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
首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加强对子女的关爱和教导,关注子女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学校教育也要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强调法律意识的培养。
此外,社会也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帮助和机会,通过减少社会不公平和贫困问题,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最后,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法律和政策,加强对青少年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教育机会,帮助他们重新回归正轨。
总而言之,青少年犯罪问题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从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帮助青少年克服犯罪的诱惑,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并呈现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而犯罪年龄却不断低龄化的趋势。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的原因1、社会亚文化管制乏力。
由于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各种充斥着暴力、色情淫秽内容的报刊、书籍和音像制品随手可得,暴力性的行为被描绘为英雄气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被大肆宣扬和美化,诱发了青少年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推崇和对金钱、物质的病态向往。
不良亚文化的管制乏力与快速传播,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扭曲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
2、青少年心智不成熟。
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不稳定,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直观、肤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抵御诱惑能力差;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分析,容易走极端,形成错误的结论,导致错误的行为。
此外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生理发育期,身体机能的发育成熟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了心理和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是青少年活动时间最长、受影响最深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父母关系不和谐和教育方法不当,已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两大主要因素。
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此外,一些家长违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育子女时,或娇宠、溺爱,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或期望过高,家长的种种不当教养方式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直接且重要的原因。
在广东省的少管所中,80%服刑少年犯的犯罪原因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
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青少年犯罪总数达到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左右[1],并且朝着年轻化、暴力型、团伙犯罪等方向发展,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儿童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机构,应该时刻关注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把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矫正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来研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正面的心理引导,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1.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1法制观念缺乏1985年中共中央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但生活中学校和家长往往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分数,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思想引导,导致相当多的孩子在生活中没有法制观念,很多青少年在实施犯罪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当被公安机关逮捕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违法,但此时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1.2生活方式不健康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外界不良信息和诱惑缺乏正确的判断,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习气和人员的影响,沾染上不良的嗜好和习惯,再加上现在信息时代网络泛滥,很多孩子整天沉浸在上网聊天、玩游戏和收看一些低俗、暴力的视频,生活上没有积极的目标,一味追求新鲜和刺激,久而久之,很容易就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北京在一次针对本市6个城区、53所中学的3000名中学生的上网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每天上网的学生达到总数的84%,其中上网聊天的占34%,玩游戏的占28%,查资料的30%,其他的占8%,可见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在网上都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2]。
1.3家庭教育环境影响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与家庭成员的暴力行为呈正比,父母之间经常使用暴力解决日常问题的,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高达44.4%,父母从不使用暴力行为,孩子在生活中使用暴力的仅占14.2%,前者是后者的3倍还多。
同时浙江省少管所对在押的150名少年犯的调查结果也显示,51%的家庭有剧烈冲突,21%有一般冲突。
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
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目录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青少年犯罪团伙化(二)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三)青少年犯罪成员低龄化一、青少年犯罪的主客原因(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因素(二)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一)家庭预防(二)学校预防(三)社会预防摘要:随着我国快速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高危犯罪人群之一,带来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分析研究当前条件下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对于预防和惩治青少年犯罪,进而教育改造违法青少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
本文试结合主、客观因素对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对策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一、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青少年是一特殊的群体,我国由于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加之有关的制度、法规的不健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突出。
青少年犯罪人数越来越多,明显的上升趋势。
比如以盗窃、抢劫为手段,兼报复、敲诈、强奸等,呈低龄化、谋财化、暴力化、团体化趋势发展。
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
这既扰乱社会秩序,也给未成年人自身和家庭带来不幸,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
(—),青少年犯罪团伙化。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身体力量单薄,情绪不稳定,心理承受力差,依赖性较强,他们往往会在同乡、同学、同宗族、亲戚邻居、同龄人之间形成小的团伙,他们在遭受挫折或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在同伙之间不良情绪的互相感染下,往往不计后果实施犯罪。
团伙犯罪主要体现在盗窃、抢劫及寻衅滋事犯罪中,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敌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
如团伙犯盗窃犯罪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
据统计,我省遵义市2005年以来发生的30多起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团伙作案15起,占全部案件的57.6%。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引言青少年犯罪是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给社会秩序和民众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法。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缺乏父母的爱和关注、家庭暴力或家庭成员吸毒、独生子女过度宠爱等因素都会导致青少年产生叛逆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从而可能引发犯罪行为。
2. 学校环境学校环境也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
欺凌、师生关系紧张、学业压力过大等问题都会增加青少年犯罪的风险。
此外,缺乏良好的性教育和法律教育也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性侵犯和违法行为。
3.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问题也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贫困、失业、社会不公平等社会现象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无法获得应有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从而诱发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影响1. 个体影响青少年犯罪对个体的影响是毁灭性的。
他们可能面临终身犯罪记录,限制了他们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犯罪行为还可能导致违法者内心的阴影和社会形象的破坏。
2. 家庭影响家庭成员往往也受到青少年犯罪的冲击。
亲人的犯罪行为可能给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甚至破裂家庭关系。
3. 社会影响青少年犯罪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犯罪行为会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增加社会安全风险。
此外,治安问题还会影响到经济和城市形象,妨碍社会的和谐发展。
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方法1. 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关键。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
此外,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2. 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性教育和法律教育,帮助青少年了解和遵守法律。
此外,学校应提供安全、健康、全面的学习环境,减少学业压力和欺凌现象。
3. 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应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给予贫困家庭和有特殊需求的青少年。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更多就业培训、心理辅导和各类帮助,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融入社会。
关于青少年犯罪申论范文
关于青少年犯罪申论范文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就像一颗隐藏在花丛中的毒刺,时不时刺痛我们的神经。
原本青春应该是充满阳光、希望和无限可能的,可青少年犯罪却让这个美好的画卷染上了污点。
咱先说说为啥青少年犯罪这个事儿现在这么扎眼。
一方面,现代社会那信息就像潮水一样,汹涌澎湃地往青少年脑袋里灌。
网络上啥都有,好的坏的一锅烩。
暴力游戏、不良影视,就像一个个教唆犯,在青少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的时候,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歪歪扭扭的种子。
就好比你种了一颗向日葵的种子,结果旁边全是杂草的种子,那向日葵还能茁壮成长吗?难喽!再一方面呢,家庭有时候也没起到好作用。
有些家长啊,忙着赚钱,以为给孩子吃好穿好就万事大吉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是陪伴、引导和爱,可家长呢,把孩子扔给手机、扔给电视,孩子心里想啥、遇到啥困难,一概不知。
这就好比是一艘小船在大海里航行,没有灯塔指引,不迷路才怪呢。
而且啊,还有些家庭本身就不和谐,父母成天吵架,甚至动手,孩子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心理能健康吗?那心里就像装了个炸药包,一点就炸,说不定啥时候就做出违法犯罪的事儿了。
学校呢,有时候也有那么点不尽人意。
现在很多学校啊,只盯着成绩,“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把成绩看得比啥都重。
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就像走过场一样,在课程表上有那么个名字,可真正落实得咋样呢?天知道。
学生们学了一堆数学公式、语文课文,可关于怎么做人、什么是违法犯罪界限,那是模模糊糊。
这就好比是一个人只知道怎么盖高楼大厦,却不知道地基下面还有不能触碰的红线,一不小心就盖到雷区去了。
那怎么解决青少年犯罪这个头疼的事儿呢?首先啊,家庭得负起责任来。
家长得放下手机,少点应酬,多陪陪孩子。
陪孩子可不是说坐在旁边各干各的事儿,而是要跟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想法,遇到问题给他们正确的引导。
就像朋友一样,孩子开心了一起乐,孩子难过了给个肩膀靠靠。
而且家庭要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孩子心里就像充满阳光的小屋子,那些黑暗的想法就进不来了。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范文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首先,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当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困惑。
此外,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让孩子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同时,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及时纠正,避免孩子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
其次,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当加强德育教育,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定期开展法制讲座,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同时,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配备专业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此外,学校还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避免学生因空虚无聊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再次,社会是青少年成长的大环境,社会风气对青少年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政府应当加大对不良信息的监管力度,净化网络环境,防止青少年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此外,政府还要加强对公共场所的管理,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会。
同时,社会各界要关注青少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如开展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举办特长培训等,让青少年在健康、正面的环境中成长。
最后,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司法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让青少年明白违法犯罪的代价。
同时,对青少年犯罪案件要采取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注重犯罪分子的改造,使其重新回归社会。
此外,要加强司法援助工作,为青少年犯罪分子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总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共同努力。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
未成年人犯罪毕业论文未成年人犯罪:一个社会问题的深度探讨引言: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伤害,也对犯罪者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等多个角度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社会背景:1.1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父母工作忙碌、家庭教育缺失等因素导致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出现。
1.2 媒体与网络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媒体与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日益加深。
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媒体内容中的暴力、犯罪元素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原因分析:2.1 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单亲家庭、家庭暴力、父母忽视等问题都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2.2 学校因素学校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一些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方面存在问题。
学校欺凌、教师纵容等现象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引发犯罪行为。
2.3 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社会的不公平、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心理压力,从而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三、预防措施:3.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
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3.2 学校教育的改进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观念。
3.3 社会关怀的加强社会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怀和帮助,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教育资源,减少贫困家庭的压力,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结论: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改进学校教育、加强社会关怀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青少年犯罪的论文
青少年犯罪的论文引言青少年犯罪是社会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青少年犯罪的数量和犯罪行为的严重性逐渐增加。
青少年犯罪对个体和社会都造成了无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后果以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1. 家庭因素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是他们形成犯罪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家庭的不稳定性、父母的缺席、父母的不良行为、家庭暴力和虐待等,都会给青少年的行为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家庭的不良教养方式和缺乏让青少年发展积极行为的培养环境,也会导致青少年偏离正轨,走向犯罪。
2. 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
社会不平等、贫困、教育机会不足、弱势群体的边缘化等都会造成一些青少年误入歧途。
社区的不安全、犯罪率高、毒品泛滥等也对青少年形成不良影响。
3. 学校因素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社会化环境,学校环境对青少年的行为发展有直接影响。
学校的纪律严重不足、教师的督促管理不力、同伴压力等都会引导青少年走向错误的道路。
缺乏适当的学校教育和指导,让青少年更容易陷入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后果1. 对个体的伤害青少年犯罪对个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犯罪行为不仅摧毁了他们自己的未来,也剥夺了其他人的幸福。
青少年在犯罪过程中可能受伤,甚至丧失生命。
同时,青少年犯罪也对其家庭和亲密关系造成了困扰和痛苦。
2. 对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负担。
犯罪行为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加重了社会安全问题。
青少年犯罪还会增加司法和执法机构的负担,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容忽视。
此外,长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会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应对青少年犯罪的策略1. 加强家庭教育为了防止青少年走向犯罪,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培养。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沟通渠道,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和正面的榜样,以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2.加强社会关怀和帮助社会应该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学生犯罪案例教育论文(2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其中学生犯罪现象尤为突出。
本文通过对学生犯罪案例的分析,探讨学生犯罪的原因,提出预防学生犯罪的教育对策,以期为学生犯罪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其中学生犯罪现象尤为严重。
学生犯罪不仅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对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研究学生犯罪案例,分析其成因,探讨预防学生犯罪的教育对策,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犯罪案例分析1. 案例一:某中学生因嫉妒同学成绩优异,将同学刺伤分析:该案例中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嫉妒心理作祟,导致情绪失控;二是缺乏法律意识,不知自己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三是家庭教育缺失,未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案例二:某高中生因上网成瘾,偷窃同学钱财分析:该案例中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沉迷网络游戏,导致学业荒废;二是价值观扭曲,认为偷窃是获取财富的捷径;三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到位,未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3. 案例三:某大学生因感情纠葛,持刀伤害女友分析:该案例中学生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恋爱观念不成熟,缺乏情感管理能力;二是冲动行为,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三是心理素质差,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学生犯罪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 学校教育不到位:学校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法律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责任。
学校教育不到位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诱惑。
3. 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不良的社会风气、网络诱惑等因素容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4. 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诱惑,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青少年犯罪论文
青少年犯罪论文青少年犯罪是指年龄在十三至十九岁之间的青少年参与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个人和家庭有负面影响,也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威胁。
本论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需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非常复杂多样,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个人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所导致。
例如,缺乏家庭监督、家庭不稳定、家庭成员犯罪史等因素会增加青少年参与犯罪的风险。
此外,学校环境、同伴影响、媒体暴力等社会因素也可能成为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个人特征如情绪不稳定、低自控力、冲动行为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其次,研究青少年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来说,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学业受到影响、职业前景受损等长期负面影响。
对社会来说,青少年犯罪可能引发社会不安全感、增加犯罪率、破坏社会秩序等问题。
青少年犯罪还可能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包括执法成本、司法程序成本等。
最后,研究和提出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至关重要。
一方面,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监督和指导,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机构也应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社会应该加强媒体监管,减少暴力媒体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此外,还可以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和集体活动,提供积极的课外活动项目等。
总之,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研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对于理解和解决该问题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支持,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高中作文范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
高中作文范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其影响不仅限于个人和家庭,还扩展到整个社会和国家。
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提供高中作文范文供参考。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但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青少年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社会影响等。
首先,家庭环境是引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如果家庭存在不和睦、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关爱,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从而产生逃避现实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世界。
其次,教育方式也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
我们需要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再次,社会影响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普及,暴力、犯罪等负面信息泛滥成灾。
这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进而产生模仿效应,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为了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政策和法律的力量,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
其次,学校应当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当发挥积极作用,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法律意识。
总之,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家庭环境,改变教育方式,并加强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于青少年犯罪_论文
关于青少年犯罪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会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100名罪犯中就有约10名是14——18岁的未成年人,这显然说明青少年犯罪已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国家的未来。
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规律特点、犯罪原因及治理对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规律特点总的来说,青少年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规律特点:1、青少年犯罪总数呈上升趋势近几年,青少年犯罪无论从人数和作案数都明显呈上升趋势。
以我们焦作为例,2000年全市查获青少年犯罪人数3633人,2001年全市查获青少年犯罪人数4739人,2002年全市查获青少年犯罪人数4789人,这些数据说明青少年犯罪嫌疑人人数及比例都呈上升趋势。
①2、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青少年犯罪成员从年龄上看日益低龄化。
从焦作市2000年至2002年查获的青少年犯罪嫌疑人来分析,2000年查获的3633人中,17岁以下的有249人,占总数的7%,2001年查获的4739人中,17岁以下的有402人,占总数的8%,2002年查获的4789人中,17岁以下的有718人,占总数的15%。
②3、犯罪类型多样化目前,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
从焦作市近年来破获的青少年案件来看,犯罪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等方面,但凶杀、强奸、伤害、敲诈、吸贩毒案件的比例都有所上升,如焦作市解放公安分局破获的以韩保红为首的团伙中,主要以青少年为主,犯罪涉及抢劫、绑架、强奸、寻衅滋事、伤害、贩毒等。
③4、犯罪形态团伙化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团伙化越来越明显,且团伙作案日益增多。
以焦作市为例,2000年全市打掉青少年刑事犯罪团伙283个,这些青少年犯罪团伙以一定的方式和社会联系为纽带结成,有的以同学关系组成,有的以居住地结成,以成年犯为主少年犯参与,少则三、五人,多则二十余人,进行抢劫、强奸、盗窃等团伙犯罪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内容摘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自身的前途和发展,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已经刻不容缓,亟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让全社会共同努力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社会工作教育文化市场司法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如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继环境污染,贩毒吸毒之后的第三大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关注。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所认识。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
不良的社会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
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已经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急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
让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把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接下来,我主要从社会工作学的角度浅谈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相关问题。
一、青少年犯罪的概念什么是青少年犯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指从刑事法学观点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概念所下的定义。
它一般是指14-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
它以我国开始追究刑事责任的年龄14岁为起点。
广义青少年犯罪的概念,是从犯罪学的角度出发给青少年犯罪所下的定义。
有学者认为,它是指6-25岁年龄段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的不良行为。
二、青少年犯罪的现状让我们先来看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少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将进一步增加。
报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加突出,5年间上涨68%。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
“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进入一个稳步上升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上升状态,因此未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
看到这一组数字,我想每个人的心情都会很沉重。
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对于日益严峻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全社会必须行动起来!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正所谓要解决一个问题,必须先要知道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何在。
下面,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当今青少年犯罪的几点主要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
其中,主观原因是指青少年自身存在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非青少年自身存在的,由外界客观环境所造成的因素,又可以进一步分为家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三个方面。
下面分别来谈谈。
3.1 主观原因(青少年自身因素)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的危机时期,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处于过渡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尚未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由于缺乏必要的是非辨别力,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对道德、法律认识愚昧无知,是非善恶不清,混淆黑白,一旦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此外,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心理发育未得到相应的引导,存在强烈的自我注意感,盲目自信,缺乏社会经验,而且逆反心理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一旦遭受挫折或者某些合理的正当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本能的产生愤恨、仇视反叛心理,情绪易波动,且又难以自我控制,甚至一件小事也容易使他们产生激情,稍有诱发原因,就会触之即发,产生突发性犯罪。
3.2 客观原因3.2.1 家庭因素家庭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圆满的家庭能够使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健康发展。
反之,不良家庭教育影响的青少年往往不能健康成长。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不会管,出了问题往往棍棒相加,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②一些事业型、生意型家庭,父母只顾自己的事情,对孩子只管吃、穿、用,只知道花钱,对其思想学习教育漫不经心,听之任之,疏于对孩子的管教和监护,使孩子处于“疯长”状态,一旦在社会上学坏,很快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③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不愿管,顺其自然,放任自流;④父母离异削弱了家庭对孩子的监护能力,致使疏管的孩子,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搅在一起,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⑤父母自身行为不端直接影响孩子,使之效仿父母,小偷小摸,打架斗殴。
人们总结的一句话:"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3.2.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
现在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⑴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尽管我国已经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有"教书育人"的优良传统,但近年来有些学校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主,只管教学不管育人,放松了对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教育,致使一些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思想糊涂,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导致在犯罪的青少年中不乏也是学校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
还有些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把精力集中在少数学习较好的学生身上,忽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教育。
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失去信心,产生歧视心态,教育不严、管理松弛,动不动就把学生开除、劝退,过早的把青少年推向社会。
这在客观上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失去上进心、自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思想,再加上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结伴,很容走上犯罪的道路。
据国家有关统计表明,辍学、失学学生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高发群体,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⑵法制教育缺乏或流于形式学校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是青少年违法犯罪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
3.2.3 社会因素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学校都是小环境,社会是大环境,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文化市场的不正确导向,当今社会上存在大量不良文化,宣扬凶杀、暴力、色情等内容的非法音像制品、书籍、报刊杂志随处可见,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易被不良文化所吸引,沉湎其中,由于社会不良文化的长期作用,使青少年对社会的认识产生偏差,同时也导致青少年心理畸形,使理想信念严重扭曲,价值趋向出现误区,精神生活狭隘、空虚、颓废,寻求感官生理刺激的日渐增多,当其欲望因种种原因无法满足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求作为追求目标,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⑵一些文化娱乐场所为青少年纠合成不良群体起了中介作用。
录像厅、游戏厅、网吧、迪厅的大量涌现,成为一些青少年交往的场所,在这里他们感到彼此看问题的方法接近乃至相同,遂在彼此的感染中,耻辱感、罪恶感下降,彼此产生心里的认同,并在”情投意合”中纠合成犯罪团伙。
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加快,西方一些腐朽思想文化也随之渗透进来,“金钱万能”、“拜金主义”的腐朽思想,严重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腐败等社会不良风气严重污染青少年的心灵,致使一些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偏离了社会正常轨道,当其对某种需要不能通过正常途径满足时,就会采取非法的或不理智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四、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清楚了青少年犯罪的几点主要原因,接下来就是结合社会工作学的相关知识分析针对不同原因所应采取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4.1 青少年自身方面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要清楚自己肩负的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从自身做起,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超出法律和道德范围的行为,多跟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们交流学习,增强自己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作为青少年,心理尚不健全,容易受到外界事物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误入歧途,要主动远离那些不良的人和事。
此外,处在这个年龄段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这个时候要主动向大人们寻求帮助,不要我行我素,甚至铤而走险。
总之,青少年要学会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栋梁之才!4.2 家庭方面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而必须做好家庭预防的工作。
搞好家庭预防,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优化家庭环境为人父母者,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爱好,给孩子做好表率。
同时,这也与我们社会工作有着密切关系,从社会工作学角度来说,我们能做到的有:提高婚姻质量,加强对父母(家长)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提高这些家长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且要教会他们培养、教育孩子的方法。
2、注意家教方法,因人而教父母教育方法不当,过分溺爱和纵容,不仅教不好,反而把孩子推向歧途。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吃穿,更要注意教他们如何做人,经常观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做什么,关心什么事,结交什么人,要平等地与他们沟通,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漠,多一些理解,少一些专横。
对于失足、犯错误的孩子,更应该给于家庭的温暖,绝不可弃之不管,放任自流。
4.3 学校方面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期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操高尚,对国家、社会有益的人;否则,如果学校教育不力,他们就有可能走上歧途,甚至违法犯罪。
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主要做到:⑴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
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
学校除了要注重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⑵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
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的模范表率和影响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影响是终生受益的。
这方面不乏其例。
要想使学生懂法,教师必须先学法,要想使学生做好人,教师必须先做好人,这就是:"教育人者,必先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