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软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上个世纪70年代初,IBM、惠普等几家大公司统治着计算机市场,主要经营大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制造和销售,利润总额数十亿美元,但这几个巨头都没有意识到微处理器的重要性。

1975年,19岁的比尔·盖茨和他的中学好友保罗·艾伦开发出能在微型计算机上使用的BASIC语言,并创建了微软公司。公司名称Microsoft一词是microcomputer(微型计算机)和software(软件)两部分组成。

一年后,比尔·盖茨从哈佛退学,全身心经营微软。1977年,微软赢利100万美元,比尔·盖茨将公司搬到西雅图的雷德蒙,以此为基地大展宏图。

上世纪80年代,是微软发展史上最为幸运的10年,不仅招揽到大批人才,还得到IBM这样的“贵人”相助。IBM选中微软为其新推出的PC机编写关键的操作系统软件,这成为微软重大转折点。微软跟IBM的合作,堪称经典的“借船出海”战略。

1986年6月,微软公司宣布,当时估计为近7000万美元的年销售额中,有一半来自它销售操作系统所得。到上世纪80年代末,市场上售出的MSDOS操作系统已达3000万套。

微软的很多产品并非原创,而是先模仿竞争对手,然后再实施超越,其中包括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说过,微软的战略是寻找最大的商机,当商机被证明后,模仿再超越竞争对手。

1982年,MSDOS系统成功后,微软着手研发应用软件,但另一家名为莲花的公司却走到了微软的前面,它开发的电子制表软件“莲花123”被美国业界定为业内标准,其销售额超过微软所有软件产品销售额的总和。莲花123的成功使比微软寝食难安。1983年9月,微软召开内部会议,决定研发办公软件Excel。1985年Excel软件正式投向市场。据报道称,一天内,Excel的广告在洛杉矶广播了83次,在波士顿、达拉斯和纽约等地广播了40次以上。微软还对全美国1500家苹果计算机经销商进行培训。

后来,微软又使出价格杀手锏,将原价395美元/套的Excel,降为200美元/套。微软疯狂的推销政策获得成功,Excel结结实实地将莲花公司击倒在地,从此微软开始在办公软件上独领风骚。

1986年,微软上市。上市首日微软股价由7美元飙升至28美元。拥有微软45%股权的比尔·盖茨,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之后,微软的很多产品都是在竞争对手开发出来并获得市场成功后,才开始进入该领域。微软动用其庞大的资源,开发胜过对手的产品,最后打败竞争对手获得成功。包括让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Windows系统的图形界面。图形界面原本是苹果公司研究人员的杰出创意。当时,苹果电脑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以其无与伦比的亲和力轰动业界,被称为“比尔·盖茨终结者”。但微软接着就推出了界面相似的Windows操作系统,并借助强大的市场营销,几乎成为了操作系统的代名词。

微软迅猛发展的另一重要动力是强烈的危机感。比尔·盖茨常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句挂在嘴边的“盛世危言”,也是比尔·盖茨和微软忧患意识的明证。

在不断洞悉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比尔·盖茨带着微软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赌博”。幸运的是,一次次“豪赌”,一次次获胜。微软将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身后。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兴起,但浏览器的发展不尽如人意。1994年4月,网景公司诞生,同年,其浏览器产品推出,并大获成功。此时微软,正沉浸在Windows95的风光中。比尔·盖茨认为,尽管互联网崛起,但决定未来计算机世界命运的,仍是“视窗”技术而不会是浏览器技术。“如果网景在浏览器市场上取得垄断性优势,它就完全有实力推出一套新的操作系统以替代微软的Windows。”当微软员工再次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比尔·盖茨时,他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微软之所以能够控制整个计算机行业,是因为它控制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统。现在,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意味着如果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将来在互联网上就会受制于人。“微软错了。未来的世界不是PC,而是Internet。”比尔·盖茨承认,自己犯下一个足以使微软走向毁灭的错误。

对互联网的错误判断,是微软第一个重大失误。后来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方面,微软步步脱节。不过那时候微软正在上升期,处于垄断地位的微软,仍然所向披靡,短短几个月内,微软就推出IE1.0和2.0版本浏览器。并将IE和Windows捆绑,免费提供给用户,并将IE浏览器2.0免费开放。浏览器市场被微软免费策略搅乱。1998年,IE已夺得50%以上的份额。原来售价45美元的网景被迫免费迎战,但为时已晚。当年11月,网景被美国在线收购。2003年7月,网景解散。这一年,微软的股价暴涨72%。由于许多技术都是靠微软操作系统来支撑的,因此微软就掌握了许多技术的控制权。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人们称比尔·盖茨为“比尔皇帝”。微软帝国似乎已经牢不可破。不过,垄断地位也给微软招惹了不少麻烦。1997年10月20日,美国司法部起诉微软,称其利用Windows强迫电脑制造商安装IE浏览器。1998年5月18日,美国司法部和20个州起诉微软不当竞争。

与此同时,微软未来的敌人们正在迅猛壮大,其速度甚至远远超过微软创下的纪录,也将超过微软的招架能力。1995年,雅虎成立,并开始提供网络广告服务。1998年,谷歌成立,全部资产只有10万美元、4台电脑和10名员工。2000年,雅虎开始采用谷歌技术提供搜索服务。两个互联网巨头瞬间崛起。

互联网造就未来敌人,微软如日中天的1998年,提供搜索服务的谷歌公司成立,微软曾认为花20亿美元收购谷歌“太贵”。过去的成功束缚住自身;“成也Windows,败也Windows”。比尔·盖茨卸任CEO后的10余年来,微软市值有减无增。事实上,1997年比尔·盖茨提出公司互联网战略。但微软的互联网战略并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另外一个让微软停滞不前的原因是“盖茨脱离一线管理”。2000年1月13日,盖茨卸任CEO,鲍尔默接任。结果不幸的是,微软的市值和股价自2000年后就有减无增。“盖茨是微软的技术灵魂,鲍尔默是最优秀的市场大师,两个人是完美组合。鲍尔默一个人完成不了两个人的工作。这也是这些年微软鲜有创新技术和产品的重要原因。”前高管刘博曾这样描述。

那个被微软认定不值20亿美元的谷歌,也开始明白如何利用搜索赚钱,迅速成为一家高盈利高增长公司。不久,它出现在微软“敌人榜单”的榜首。为了抗衡谷歌,微软必应(Bing)每1美元的营收,都需要预先投资3美元。微软每年需要投入55亿美元才能换得必应30亿美元的营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