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8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
1.产生在黄河流域古老而神秘的文字A.埃及象形文字B.苏美尔契形文字C.腓尼基文字D.甲骨文2.属于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B.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主张改革,提倡法治3.晋文公称霸,三家分晋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4.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①清朝设驻藏大臣②文成公主入藏③西藏和平解放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5.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工农红军长征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7.右图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A.中国共产党成立B.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8.我国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A.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D.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9.对阿拉伯半岛统一起了促进作用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10.反映古代中西文明交往的史实是A.大化改新B.北魏孝文帝改革C.鉴真东渡D.马可波罗来华11.美国最早确立“自由”“平等”政治原则的法律文献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拿破仑法典》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2.下列因果关系搭配错误的是A.伏尔泰等人的启蒙思想——法国大革命B.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C.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强盛的工业国D.美国霸权政策——匈牙利改革1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是A.《蒙娜丽莎》B.《哈姆雷特》C.《英雄交响曲》D.《战争与和平》1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特征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美苏两极格局C.一超多强语多极化趋势D.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15.2018年6月5日欧洲外电报道,进行了15年的俄罗斯贾茹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有望于年底结束,这反映了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B.俄美对抗C.跨国公司影响增大D.欧盟扩张二、列举题(本大题含1小题,共8分)16.依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1)曾在太原生活过,有“太原公子”之称的唐朝皇帝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2018山西中考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器鸮卣(xiāoyǒu ) 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 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 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 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 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答案】A2.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
这一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再有世袭的诸侯。
故C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通过分封制,西周产生众多诸侯。
分封产生的诸侯可以世袭。
故B不符合题意;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出()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 规模扩大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未涉及农村商品经济,因此排除A项;诗句中的“妇织”应该属于家庭手工业生产,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因此排除C项;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排除D项;从“田家”“妇织”“ 登垅”“锄”等信息可知是家庭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符合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的特征,因此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4. 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
下列有关中国历史上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了六国B. 贞观八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C. 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戊戌年D. 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50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了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按照公元纪年法,公元前221年属于公元前3世纪后期,故A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因此贞观八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九中外经济发展史试题
专题九中外经济发展史专题解读线索一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一)古代的经济发展时期事件成就或意义夏商西周原始农耕业快速发展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和蔬菜,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使用和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秦朝秦始皇派人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汉朝汉武帝治理黄河水患减少,被淹土地变成良田,有利于农业发展丝织业和冶炼技术提高节约了人力,提高了生产力汉武帝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1)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2)长安和洛阳十分繁华南北朝(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2)北魏孝文帝改革(1)南迁人民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使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发展迅速(2)孝文帝改革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隋朝开通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唐朝(1)农业发展迅速,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2)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3)农耕技术进步,蔬菜有许多新品种,茶叶生产占有重要地位(4)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1)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形成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黄金时期(2)发达的经济与清明的政治相辅相成,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最繁荣阶段宋朝南方农业(占城稻、茶树等)、手工业(丝织业、瓷器)和商业继续发展(1)经济重心南移,表现为:①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很快,逐渐超过北方。
②南宋时期,丝(二)近现代的经济发展线索二世界历史上的经济发展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1)1947年,印度独立。
独立后,印度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2)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化国家非洲国家的独立和发展(1)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个世纪的历史结束(2)独立后的非洲国家,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拉丁美洲的发展(1)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没收美国垄断资本,新政权大力发展经济(2)巴拿马政府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增加了经济收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山西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器鸮卣(xiāo yǒu ) 西周叔夨(yú)方鼎内铭文西周乐器曹侯酥钟春秋舀水器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2. 中国古代的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
这一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3. 诗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生活。
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
”这反映出()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4. 明确时间概念,懂得计算年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技能。
下列有关中国历史上年代计算和纪年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早期秦统一了六国B.贞观八年采用的是年号纪年法C.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戊戌年D.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50年5. 我国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
观察下面四幅疆域图,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概括一个最恰当的主题是()A.集权统治面临危机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C.中外交往不断扩大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6.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涕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
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因此,时人激愤地指责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下列能说明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主要依据是()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7. 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③都由知识分子领导④都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 “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山西省2018年中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2018年山西中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文科综合<历史)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本大题有15分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pBMchDexox1.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侯,叔虞的儿子改国号为晋。
晋国的位置是右图中的 < B )pBMchDexoxA.① B.②C.③ D.④2.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其重要措施是 < C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创立行省制度C.完善科举制度 D.修建大运河3.下列有关中国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与其所做出的贡献,搭配不正确的是 < B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侯德榜——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刘伯承、邓小平——挺进大别山4.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是 < D )pBMchDexoxA.设置驻藏大臣 B.实行金瓶掣签制度C.实行西部大开发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2%,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则材料反映出 < C )pBMchDexoxA.土地公有制建立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C.农村生产力获得极大解放 D.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6.1953年底,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其内容是 < A )pBMchDexox①互相尊重主要和领土完整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⑤平等互利⑥和平共处pBMchDexox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7.希腊被人们称为是欧洲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指的是古希腊文明的 < C )A.种姓制度 B.《汉谟拉比法典》 C.雅典民主政治D.建立帝国8.下面两幅图片均为法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巴黎圣母院。
2018山西中考历史试题
2017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这一寓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中国的汉字构型独特,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富于个性化的书法艺术创造了条件。
根据下面图片提示的相关信息,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原因有()①汉字的演变与成熟②历史统治者的推崇③造纸术的发明④人们对书法美的不懈追求。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
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
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入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B.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C.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D.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做出贡献4.下列选项与“古代对外友好交往”这一主题不符..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B.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C.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亚非交流D.郑成功﹣﹣收复台湾,抗击外来侵略5.为如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6.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子、东洋竹篮仔等”。
这一现象说明了()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B.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7.山西现有红色遗址600多处,见证了革命战争年代不同时期发生在我省的重大历史事件。
如图是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去参观太原解放纪念馆时拍摄的照片及批注说明。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山西省2018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答案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图片所示商周时期铸造的青铜酒器、乐器、舀水器等:反映出当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
用途广泛;图片中青铜制品对研究先秦时期的文化、青铜制造业有很大帮助,反映出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图示青铜器外形多样、外现精美,反映出当时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所以B,C,D三项由图片信息均能体现,但不符合题意,排除,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由图片无法体现,但符合题意,故选A项。
【考点】商周时期青钢铸造业的发展。
2.【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中央任命,不再按照血缘关系袭表继承,故选C项;禅让制、分封制均与材料中“由中央任命的官吏取代了世袭的诸侯”不符,故A,B项排除;科举制与题意无关,D项排除,【考点】郡县制。
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诗句“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可知,这一现象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男耕女织的特征。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以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A,C,D三项均可排除。
故选B项。
【考点】中国古代自然经济的特征。
4.【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这属于公元前3世纪晚期,而不是早期,A项排除;按照干支纪年法,1894年是甲午年,而不是戊戌年,C项排除;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49年,而不是1950年,D项排除。
贞观八年属于年号纪年,表述正确,故选B项。
【考点】年代计算与纪年方法。
5.【答案】D【解析】图片所示四个明代(秦、汉、元,清)均为中国古代统一集权量不断强化趋;A项项除,四个朝代分别通过几次战争,实现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内容与中外交往无关C项排除。
材料中秦朝至清朝疆域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故选D项。
【考点】中国古代统多民族国家的巩国与发展。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模拟示范试卷(三)(解析版)
2018年山西省中考历史模拟示范试卷(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陈姓先祖是黄帝的孙子额项,妨满是额项的三十八世孙。
周武王封妨满于陈国,其谥号为胡公。
妫满是陈姓的始祖,其后代以国为姓。
”由此可见,陈姓起源于()A.分封制B.禅让制C.郡县制D.科举制2.孟子曰:“春秋无义战。
彼善于此,则有之矣。
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这反映出春秋时期战乱纷争、尔虞我诈的局势。
经城濮之战成为春秋时期中原霸主的是()A.秦始皇B.齐桓公C.楚庄王D.晋文公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在政治建设方面将继续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
”在中国秦朝时期,负责监察工作的官员是()A.御史大夫B.纪检委C.锦衣卫D.丞相4.某学校在后进生转化和校园零欺凌工作方面成绩显著,得到了央视的报道,他们的这种教育思想符合以下哪一教育理念()A.因材施教B.民贵君轻C.有教无类D.独尊儒术5.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下列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搭配错误的是()A.A B.B C.C D.D6.它“像海水冲刷烟膏那样,洗去了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强加给中华民族的耻辱,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决心禁烟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谱写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光辉篇章的第一页”。
这段话赞颂的是()A.虎门销烟B.邓世昌英勇殉国C.左宗棠收复新疆D.义和团运动7.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通知,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的表述转变为“十四年抗战”。
对此改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完整还原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B.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砒柱作用C.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D.有利于反映中国人民的苦难,以博取世界的同情8.石鲁是20世纪中国书画领域的革新家,他一生以画笔宣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