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给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一)材料作文审题

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并且因为体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题目:《压力与动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竞争与发展》

2、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爱因斯坦曾说:“用一个大圆圈代表我所学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么多空白,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而且圆圈越大,它的圆圈就越长,它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就越大。由此可见,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呢。”

分析:这是一篇寓意性材料,爱因斯坦以圆圈为喻,形象说明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圈内为已知,圈外为未知,知之愈多圆圈愈大,圆圈愈大则与外界接触面愈大,意味着无知处愈多,由这一基本意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寓意,从求知的角度启迪我们“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从做人的角度则是告诉我们“谦虚,是博学的基础”、“人生在于不断的追求”等。由这些寓意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思想与学习实际,则可以确定“圆圈说”的比喻意义,并展开议论说理。

题目:《学,然后知不足》《学海无涯知识无限》

3800字。

俄国作家果戈理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斯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斯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理对他说:“你看,华西里·安德烈维奇,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火中。

分析:这则材料有两个人物的行为,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立意。从果戈理的角度,我们应当肯定他这种谦虚的态度,也可以赞扬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的认真做法;从茹科夫斯基的角度,则要提倡一种负责精神。因为这则材料中的主体人物是果戈理,而由此可以联想到果戈理之成为世界著名作家的原因。所以,最恰当的角度应当在前者。推而广之,我们的工作、学习都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题目:《要有“精品”意识》

4600字。

①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1年,总可成一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分析:写提供多则材料的议论文,不仅要注意材料的共性,有时还要注意材料的个性。这三则材料的共性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都说明了“治学要注意积累”。如果仅着眼于这一共性,写起来就思路闭塞,感到无话可说,没办法只得堆砌一些事例。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材料的个性。

试将三则材料作一番分析比较:鲁迅强调积累要长期坚持;歌德强调积累大有价值,而决不是徒耗时光和精力;历史学教授强调多积广积。这样,就能围绕“治学要注意积累”这一中心论点,提出三个分论点,从三个不同的方面,

5、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字数800字。

①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即使在寒冬也要穿一条短裤跑步。美国托儿所里,几个月的孩子就自己托着奶瓶喝奶;幼儿园里,两岁的孩子全部自己使用刀叉吃饭,教师可以耐心地打扫,但绝不会喂饭。

②在我国,冬天里孩子们的衣服远远厚于大人;三四岁的孩子,许多还得大人喂饭。

分析:这种题型,给出多则材料,要求从不同内容的材料中提炼观点,通过求同思维发现其共同点,或者通过求异发现其独特性。上述两则材料具有对比性,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两种观念支配下的幼儿教育问题,中国父母的观念是尽好作父母的责任,为子女考虑得周到细致,在他们看来,外国父母的作法近乎残忍,不足为训,但日本、美国的父母则是另外一种观念:从小培养自立精神,是对他的一生负责。比较两种观念,联系21世纪人才的实际,用科学的精神分析材料,可以得出下列观点:《爱的真谛》《良好的素质要从小培养》。

(二)总结——从材料提炼观点

1、推究原因

2、明辨关系(1)单则材料中内容间的关系(2)多则材料中材料与材料间的关系

3、抓关键词句

4、看是非正误感情倾向

5、推究比喻中本体的意义或材料的寓意

(三)练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

材料一: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纸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审题立意:

材料二:

一群幼小的沙鸥,无忧无虑地嬉戏在绿色的湖水中。一只勇敢的小沙鸥尝试着,挣扎着,试图展开翅膀,飞向蓝天。它一次次不停地扑摔着,挣扎着,失败着,其余的沙鸥只是看着。突然间,那只沙鸥成功了,自由地翱翔于天际。在那只会飞的沙鸥的引领下,第二只、第三只开始了同样的尝试。

终于有一天,所有的沙鸥都学会了飞翔。

审题立意:

材料三:

1994年1月18日,杭州东河岸边200人围观惊呼有人落水。河中一少女时沉时浮,危在旦夕。这时,一位老人跳入河中奋力救起落水少女。当人们寻找他时,他已悄然离去。后查实,老人名叫李征儒,退休工人,84岁。

审题立意:

材料四: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

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

第三只青蛙打量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终于跳出了奶桶。

审题立意:

附:例文评析

例一:“扫一屋”与“扫天下”

细细品味着陈蕃少年因未扫屋却只抱“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的想法,立遭薛勤反驳的故事,行幅虽短,意却尤深。“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颇有意味的反问直触我心弦。思索良久,终于懂得这看似毫无关联的两者内在的相通之处: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

得很高,望得很远,却不见前方的绊脚石和泥潭。我们必须清楚,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要移开绊脚石,绕过泥潭,是要将小事做好,将克服困难与挫折当作步入成功的阶梯。就像美国的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

我们是否常羡慕一些卓越的科学家,学富五车的文学家,满腹经纶的学者;想象着自己手捧奖杯,作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的一天?但是,我们却没想过成功的背后的心血与汗水。要知道,没有对科学文化知识和科研成果的日积月累,没有长期深入生活,对生活有丰富的经验,也只能是个知识的贫乏者。白居易陶罐积累资料,李贺驴背吟诗,蒲松龄历经二十余寒暑听人见闻,还有徒步跋涉实地考察的徐霞客,这些真切而又催人热泪的史实,都实实在在地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