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写下这样的语句时,就意识到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今我们却似乎只是在表面上认可了这一点,但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意识到呢?
拜读了李炳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时,其中李老师在谈到教育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时,我深有感触,作为后辈,阅读之后真是醍醐灌顶。李老师说:“教育即解放,教师即开发。”正如李老师所说,今天我们的许多要求都不是教育,如身为老师,我们总是一味地抱怨“对牛弹琴”,可什么样的牛能从早晨到晚上一动不动地端坐在教室里,而且还一遍遍咀嚼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知识”?我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替学生设置了很多“校本”课程,我们举起考试的“恩威棒”,用成绩胁迫他们屈服;在孩子小的时候,上课时候小手要背在身后,端坐在课桌前,疯狂的作业,书包已经升级为“行李箱”,放眼望去,升入初中的孩子有几人不戴眼镜?除了老师的答案和无休无止的作业,我们的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拥有梦想。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而不是扭曲他们的心灵。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告诉我们,教师不是“填鸭人”,应当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者,学生亦然,二者相辅相成。我们要学会尊重每一个个体,他们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新奇的问题,充满创造力的想象,是实实在在鲜活的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组织者、协调者,尽可能地为学生提
供资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教会他们“如何思考”。“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作为老师,我们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发现,从而获得。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会不放心,总想把学生搂在怀里,不肯放手,生怕松松手,出现了疏漏。其实,怎么会呢,看看先人孔子,他传授知识时从不那么刻板,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在侧,在大家的聊天之中了解每个人,在大家的见解之中,孔子虽然说得很少,但是获得的信息很多,因为在这之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每个人的性格,也了解了他们的志向。这样的“课堂”轻松、有趣,并且学生敢说,这样老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今天,我们教育学生要好好学习,我们口干舌燥,学生似乎毫不领情,更有甚者是不知所云。孔子在子路问他学习有什么意义时,他没有说太多的大道理,只是说:“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仁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精妙的比喻,通俗的文字,深刻的道理,当子路反驳举出特例“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此以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没有批评他,没有否认他,在默许之中说:“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而在今天恐怕是要被定性为忤逆老师吧!学生需要有包容性,可以和他们一起思考、讨论的老师,不是权威,更何况,在知识的海洋之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大圣人孔子尚且如此谦虚,我们
呢?学生之于我们有时也是老师,在学生面前、在知识面前,我们要卸去“铠甲”,因势利导,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李镇西老师不同意把老师定位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既然是“工程师”,那么在“施工”的过程中就全凭工程师的意愿了,这不是教育的本意,面对众多的“花园”,我们不是强行改造,否则只会使“花园”成为“杂草之地”。为什么会有整班的学生讨厌某位老师,在课堂上公然对抗,我们在指责学生不当行为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全体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绪?为什么有时我们老师
明知道不对,却会残忍地勉强学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怀有一颗谦虚的心,学生不仅不会瞧不起你,更会因你的谦虚而愈发敬重你,老师不是万能的,只是普通人,也需要学习;老师不是电脑,也需要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对学生做到最基本的体贴、理解、真诚和尊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要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