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盐亭县安家镇初级中学文豪

内容摘要:语文教育教学观念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尊重学生,以人为本,平等对待,真诚交流。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养成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时期学习韩愈的《师说》,其内容对我影响深远,这也是我选择做老师的主要原因。从教后,我将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知识能力和运用能力,认为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而学生的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往往忽视而置于次要地位。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这种教学手段的确是失败的,代价也是惨痛的。

一、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

人文的关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那些年,我教《出师表》,更多的是注重文言实词的掌握和重点句子的翻译,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的很累,效果也不甚理想。诸葛亮的这篇奏疏质朴诚挚,行文流畅,其文采韬略令人倾倒,堪称超一流

杰作。故在以往的基础上,问题的设计围绕“忠心报国,知恩图报”并补充了与诸葛亮相关的名言和古诗文,让学生真正体会为匡扶蜀汉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懂得了做人应该感恩回报。

二、语文教学必须调动激情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进行语文教学,务必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好语言。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小说深刻的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科举制度显然不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唯一原因。课堂上,我将众人的“笑声”和冷酷发指的言行作为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明白,笑声和众人的言行折射的是人性深处的凉薄,蕴含着人与人之间横亘的冷漠和隔膜。也有不少学生提出:当今社会仍然存在缺失善良和冷漠的现象,网络曝光的“围观门”事件、诈骗事件等。针对这一点,老师加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最终明白:无论社会怎样发展,生活中不可能事事美好,每一个人都能保持人性的光辉,但我们必须把握道德底线。所以,今后我必须清醒地认识,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指出:“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我在导读林莉

的《小巷深处》一文时,抓住盲妈妈对“我”的爱以及对她的依恋和我长大后对妈妈态度的变化,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若干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学生们认为,因为“我”长大后爱面子、虚荣、怕别人嘲笑等,导致感情发生变化。其实这些表现在自己身上也普遍存在,但母亲对我们的爱却永远没有变,而且越来越浓,越来越纯。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个人研读、集体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为学生的自主式探究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很受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语文教学必须关爱平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像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用自己的真实经历、真诚话语和真挚感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真人、真心、真情,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关爱。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作的时候。”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应是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众多,单亲家庭的学生也不少,家庭教育跟不上,亲情缺失,道德观念滞后。这不得不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唤醒学生心中柔柔的、本真的情感。我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不再把语文教学仅仅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将之视为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师已经明确了的。所以,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平等对待,真诚交流,学生的语文才能学活学好,学生的成长才能呈良性态势。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养成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才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