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常见皮肤病

合集下载

生猪六种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生猪六种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乡 村 科 技 2 0 1 4 . 1 1


猪 疥 癣
四、 坏 死 性 皮炎
1 . 症状 。 俗 称 猪 癞 、 疥疮 , 是猪 皮肤病 中最普遍和 最严重 的一种 , 严重 时不但影 Ⅱ 向 猪 体增重 , 而 且 能 引发猪 的应激反应 。患猪剧痒 , 用 肢 蹄 搔弄 患 部 , 常 致 出血 、 脱毛、 结
头。治疗 时 , 先将病 猪患部 痂皮 刮除 , 然 后 用 双 氧 水 或
旦发病 , 要用 2 0 %石 灰 乳 或 5 %热
火碱水对 猪舍 、 饲 具 等 进 行 彻 底 消
毒 。对 于病 猪 , 可用2 %敌百 虫 溶
液 喷 洒 猪 体 或 洗擦 患部 ,每周 1 次;
高锰酸钾水冲洗 , 再 涂上抗生素药膏。
法, 治 疗 的 目 的在 于 防 止 细 菌 继 发 感 染 , 主 要 是 进 行 对
重要 媒 介 。寄 生在猪 身 上 的蚤 是

种人 蚤 , 常寄生于 在污秽环 境中
饲养 的猪 身上。 2 . 防治 方法 。可 用 l %高锰 酸钾 溶液 、 3 %来苏 儿喷
洒 虱、 蚤寄生 部位 , 但 要 谨 防 猪 只 感 冒 。 或 将 敌 百 虫 经 清油煎熬 , 晾 凉 后涂 擦 患部 。 三、 猪 渗 出性 皮 炎 ( 猪油皮病 ) 1 . 症状 。该病 常发 于 1 ~ 6周 龄 的 幼 猪 , 多 因 打 架 咬
感 染 而 引起 。 病 初 , 猪 只肛 门和眼 睛周 围、 耳 廓 和 腹 部
等 无 被 毛 处 皮 肤 上 出现 红 斑 , 后形成直径 3 4毫米 的 黄
1 . 症 状 。 猪 的 角 化 不全 症 与 缺 锌 有 关 。 饲 料 中 钙 、 磷 比例不 当, 缺锌, 缺 乏 必 需 的脂 肪 酸 , 均 会 干 扰 猪 只 对

猪的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猪的几种常见皮肤病的防治

632023.6接种一次。

后备母猪常用的免疫疫苗有口蹄疫疫苗、圆环疫苗、伪狂犬疫苗、猪瘟疫苗、细小疫苗、乙脑疫苗等,针对不同疫苗的间隔时间,进行不同疫苗的间隔接种。

饲养人员可与当地卫生部门进行合作,由他们派遣专业兽医进行疫苗接种,接种过程要符合相关规定,流程要明确,手法要专业。

2.4 繁殖管理合理选种: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要从源头抓起,即针对后备母猪的选种,目前我国的后备母猪主要由3种组成,分别是大白、长白、杜洛克,进行选种时,要按照不同品种的特点结合盐源县的生存条件来进行。

在进行后备母猪的选取时,要注意选取体型适中、协调性较好的母猪,以便其能够生出健康的仔猪。

后备母猪的生殖能力也要进行判断,检查其外生殖器的形状与状态,严禁畸形,这会使得后备母猪的繁育能力受到影响,不利于仔猪的出生。

而乳头的状态也能够体现其质量,正常的母猪乳头数量应维持在6~7对,大小类似于铅笔圆头直径,并分布均匀。

还要仔细观察一点,即后备母猪的四肢与蹄部,确保其四肢形态处于正常状态,蹄趾均匀,无蹄裂、跛蹄的症状。

促进繁殖:一般情况下,后备母猪的月龄达到7.5以上、体重达到100公斤、背膘的厚度在1.8~2厘米时就可以进行配种了,这时要保证母猪正处于第二阶段或者第三阶段的发情期。

最佳配种时间是母猪出现发情反应后的12~36小时,饲养员可以通过压母猪背来观察其是否有静立反应,如果存在静立反应,则可进行配种,若在母猪配种后,两个发情期内不再出现发情表现,则可以确定母猪配种成功。

要注意的一点是,保证每头后备母猪都能得到配种,避免出现漏配现象,并要将配种过程做好明确记录,严防乱配现象的发生。

针对经济条件足够的养殖户来说,可以使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提升配种效率。

综上所述,针对盐源县高原地区,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更应注意,由于日温差大,因此对于猪舍温度的控制要严防,并且高原地区光照充足,也能够为后备母猪的光照需求提供更大的益端。

但是,目前的后备母猪饲养管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本文的深入剖析以及对策的提出,希望盐源县的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能够更加科学,提高其经济效益。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是人类常见的家畜之一,因其繁殖能力强、肉质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是在猪
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皮肤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猪常见
的四种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一、猪皮肤脓疱病
1.发生原因
猪皮肤脓疱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致病菌引起。

细菌侵入猪体后,通过皮肤损伤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脓疱病。

2.临床表现
猪皮肤脓疱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红肿、溃烂和脓液流出等症状。

病变部位猪会感
到疼痛,甚至造成猪不愿进食和发烧等表现。

3.防治措施
预防猪皮肤脓疱病的发生,首先要保持猪圈内的卫生,定期消毒猪舍。

加强猪的营养,提高抵抗力,定期对猪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对于患有皮肤脓疱病的猪,要及时
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

二、猪皮肤疥癣
1.发生原因
猪皮肤疥癣是由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疥螨、疥疥螨是引起猪皮肤疥癣的主要寄生虫。

这些寄生虫侵入猪体后,通过在皮肤表面钻孔产卵,导致皮肤瘙痒和发炎。

三、猪皮肤湿疹
1.发生原因
猪皮肤瘤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肿瘤性疾病,主要是由猪瘤病病毒引起。

病毒侵入猪体后,在皮肤组织内引起不规则的增生,形成肿块状的疾病。

猪常见的四种皮肤病的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但都会给猪的生长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

为了预防猪的皮肤病,我们需要从日常的管理和饲养做起,保持猪圈的卫生和猪的营养均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猪的健康和养殖效益。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与防治措施【摘要】猪是重要的农业家畜,但常常会患上各种皮肤病。

本文介绍了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

猪皮肤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环境不卫生、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

临床表现有脱皮、溃疡、红肿等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饲养管理、及时发现治疗和预防疫苗接种。

猪皮肤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定期检查和预防是关键。

通过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的皮肤病,提高猪的生产效益和健康水平。

【关键词】关键词:猪,皮肤病,发生原因,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环境清洁,饲养管理,及时治疗,预防疫苗接种,定期检查。

1. 引言1.1 猪四种常见皮肤病的介绍猪是重要的养殖动物,但由于其生长环境复杂,容易导致皮肤疾病的发生。

猪的皮肤病种类繁多,其中常见的有疥螨病、皮肤真菌病、皮肤寄生虫病和皮肤细菌感染等。

疥螨病是由疥螨寄生引起的皮肤病,病原体易在猪圈内传播,导致猪体外皮层组织受损。

皮肤真菌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常见症状为皮肤潮湿、脱屑等。

皮肤寄生虫病主要是由寄生虫寄生引起的皮肤病,会导致猪的生长发育受阻。

皮肤细菌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易引起溃疡、脱毛等症状。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的皮肤病,我们需要了解其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合理饲养管理、及时发现治疗以及预防疫苗接种是防治猪皮肤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检查和预防是关键,猪皮肤病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2. 正文2.1 猪皮肤病的发生原因猪皮肤病的发生原因可以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猪舍的环境卫生问题是导致猪皮肤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猪舍湿度过高、通风不良、细菌病毒滋生,就会增加猪皮肤病的发生率。

2. 营养不良:猪的饲料营养不均衡或者缺乏某种必需的营养素,也容易引发皮肤病的发生。

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猪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问题。

3. 疾病传染:疾病的传染也是导致猪皮肤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猪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猪常见皮肤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重复用 药 , 连 用 三次 以上 。在 对 病畜 进 行 治疗 的 同
时, 搞 好 畜 舍 的环 境 卫 生 , 经 常保 持 清 洁 、 干燥、 通
风, 用 喷雾 剂杀螨 药 ( 疥 癣灵 喷雾 剂 ) 处 理 猪 舍 和用 具 。此 外 , 应做好 怀孕母 猪 上产床 前 的螨 病处 理 , 以 免影 响哺乳 仔猪 。疥螨 治疗 时应治 疗全 部猪 只用药 而非 某部 分猪 只 , 单 独 治疗 严 重 疥 螨患 畜 而 忽 略其 他猪 只会 导致疥 螨反 复 出现 。
厚膜, 皮肤 变 得 黏 湿 及 呈 油 脂 状 , 随 后 形 成 龟 裂 硬
户和 同仁参 考 。
1 疥螨 病
疥 螨 病 为猪 皮 肤病 中最 常见 的一 种 , 很 多养 猪
层, 皮 毛粗乱 , 最为普 遍 的是 四肢 蹄上 的创伤 。
预防: 修 齐初生 仔猪 的牙齿 , 保证 围栏表 面不粗 糙, 采 用 干燥 、 柔 软 的猪 床 等能 降低 发 病 率 。此外 ,
1 . 1 预 防
病 因加 以预 防 。母猪 进入 产房前 应先 清洗 、 消毒 , 然 后 放进 清洁 、 消毒 过 或 熏蒸 过 的圈 舍 。对母 猪 和 仔 猪 的局 部损 伤立 即进行 治疗 , 有 助预 防本病 的生 素治 疗 可 收
侯 战林
( 渭源县 清 源镇畜 牧兽 医站 , 甘 肃 渭源 7 4 8 2 0 0 )
[ 中图分 类号] S 8 5 8 . 2 8 [ 文献 标识 码] C [ 文章编 号] 1 0 0 4 — 6 7 0 4 ( 2 0 1 3 ) 0 5 — 0 1 1 6 - 0 2
良效 , 感染 的部分 可 采用 局 部 皮肤 防腐 剂 如碘 伏 冲

猪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 养猪技术

猪常见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养猪技术孟宪兵(黑龙江省五常市背荫河镇政府畜牧兽医站,黑龙江五常150227)1疥螨病该病是一种猪只最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且大部分养猪场都会发生,病猪受到严重困扰。

尤其是当猪群缺乏营养、管理不当、卫生条件较差时更容易发生。

病猪如果严重感染,不仅会导致料肉比和增重率受到影响,还能够导致猪只发生剧烈应激,甚至死亡。

病猪发病时,一般先在头部、眼周、颊部以及耳部发生病变,接着逐渐扩散到背部、体侧以及股内侧,感染严重时还会蔓延至全身,特别是仔猪容易发生,且症状比较严重。

在临床上,病猪主要表现严重搔痒,且会用蹄搔动或者随处磨擦患部,导致皮肤明显变红,有时甚至擦破出血,且病变处发生脱毛、结痂,表皮发生角质化而明显增厚。

另外,病猪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质逐渐消瘦,甚至会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如果在猪场有大群猪同时出现搔痒现象,一般是由于感染疥螨而引起。

疥癣病的预防要从种群开始进行,必须对每头母猪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带螨或者患病的母猪,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

同时,还要避免妊娠母猪上产床前发生螨病,防止传染给后代仔猪。

另外,种公猪也要定期进行治疗,但由于在治疗时大多数药物都无法一次将螨卵彻底杀死,因此间隔l星期后还要重复用药1次,至少连续使用3次。

病猪进行治疗过程中,还要保持栏舍环境卫生良好,且通风良好、干燥,并对猪舍和饲养用具使用喷雾剂型的杀螨药进行处理。

此外,治疗该病时必须对全部猪使用药物,不能够只对部分猪用药,即只治疗症状严重的病猪,而没有重视其他猪只的治疗,容易反复发生该病。

病猪治疗时,可使用1%~2%敌百虫水溶液对其体表进行喷洒或者淋洗;还可按每千克体重在颈部皮下注射30mg的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也可使用1%~3%的甲酚皂溶液在体表进行喷洒或者擦洗。

2猪虱与蚤在全部虱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就是猪虱,成虫长度一般在´4~6cm,往往在猪的颈部、耳基部、四肢内侧以及腹下寄生。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 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皮肤病种类繁多,大部分是由于感染体外寄生虫、病原微生物或者过敏而导致,主要特征是刮擦皮肤、相互撕咬。

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很难进行鉴别诊断,再加上致病因素比较复杂,给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加困难。

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猪皮肤病的临床症状和猪皮肤病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以及对猪常见几种皮肤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概述。

1、临床症状猪痘。

该病是由于感染猪痘病毒引起,主要是4~6周龄的仔猪容易发生。

该病具有4~7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病猪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41.5~41.8℃,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眼结膜和鼻黏膜明显潮红,发生肿胀,存在黏性分泌物。

在被毛较少且皮肤较薄的部位,如眼皮、鼻镜、腹下以及股内侧等,开始先出现大量红斑,接着形成丘疹,经过2~3天就会形成水疱,然后形成脓疱,最终形成棕黄色结痂,这是该病的典型症状。

大部分病猪会经过3周逐渐康复。

猪葡萄球菌病。

患病仔猪表现出精神沉郁,生长发育缓慢,主要是由于咬伤、打架、磨擦粗糙地面以及感染疥螨不断抓痒等形成的伤口而感染,进而发生皮肤炎。

病变皮肤处逐渐形成厚膜,变得比较黏湿,呈油脂状,接着形成硬层并发生龟裂,皮毛质地粗硬。

该病具有较低的发病率,死亡率一般只有20%,少数能够达到80%。

猪坏死杆菌病。

主要是仔猪和架子猪容易发生,往往是耳、颈部、体侧部、膝肘节等部位的皮肤发生病变,有时蹄冠、蹄、乳房以及尾巴等部位的皮肤也发生病变,主要特征是体表皮肤以及皮下发生坏死,并形成溃疡。

发病初期,局部皮肤存在痒感,并覆盖有少量的干痂结节,质地较硬,稍有肿胀,但没有热感。

随着坏死的加重,病变处会覆盖棕黑色痂皮,并在该处周围出现多个小坏死灶。

猪皮肤霉菌病。

该病是由于感染多种皮肤霉菌而导致的一种人、畜、禽共患的皮肤传染病,也叫做小孢子菌病、表面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等。

主要特征是病猪的被毛、皮肤、蹄等角质化组织发生损伤,出现癣斑,具有痒感,造成脱毛、脱屑炎性渗出,形成痂块等。

猪皮肤病症状的鉴别和防治

猪皮肤病症状的鉴别和防治
患猪 蹄 冠 、蹄 踵 、趾 间发 红 、微 热 ,不久 患部形 成 米粒 大 、蚕豆 大 的水疱 ,破 溃后 形成 血性糜 烂 ,如 有继 发 感 染 ,蹄 部 损 害更 大 ,甚 至 导致 蹄 壳脱 落 。
皮 肤 的表 皮增 生 、结痂 和龟裂 ,临床 多群 发 ,如果
营养 均衡 则不 会发 生 。
蔓延至躯干 、尾部和四肢皮肤 ,出现红斑 、丘疹 , 引发超敏反应 ,造成强烈痒感 ;另一种为角化过度 型,即慢性型疥螨病 ,主要见于经产母猪 、种公猪 和成年 猪 ,前期 表现 过敏 反应 型症 状 ,随着 病程 发 展 ,被 损 坏 的皮 肤过 度角 质化 、结 缔组 织增 生 ,外 观可 见患 猪皮肤 变厚 ,形 成大 的皮 肤皱 褶 ,表 面龟 裂 、脱 毛 ,被 毛 粗糙 多 屑 ,发 病 部位 多 在 耳 廓 内
结 肿 大 。有 的 猪 皮 肤 出现 病 变 后 突 然 死 亡 ,发 病
球 菌感染 引起 的仔 猪急性 接 触性皮 炎 ,以全 身 油脂 样 渗 出性皮 炎 为特 征 。多发 于 1 月龄 的仔 猪 。 患病
仔猪 首先 在 嘴颊 部 、脸 面部 、耳根 、腹 部 等处 出现 红 斑 ,随后皮 肤皱 缩 、开裂 ,裂 隙 中渗 出脂 油 样浆 液 ,附着 脱 落 的皮 垢 和尘埃 后成 为黑 色结 痂 ,同时
率 一 般 < %,但 死亡 率 却 可 能 > 0 5 5%。耐 过 者 形 成
僵猪。 剖 检 可 见肠 黏 膜 充 血 、出血 ,肺 脏 出血 ,膀
伴 有一种 难 闻 的气 味 。患猪 病变 部位 无 痒感 ,但 患 猪畏 寒发 抖 ,体 温升 高达 4 ~ 2℃,食欲 不振 ,渴 04
界 限分 明 ,稍隆起 ,少则几 个 ,多则 数 十个 ,单 在 或数 个 汇合 在一起 ,可导致 皮肤 坏死 。一般 取 良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猪虱与蚤
1、猪虱常寄生在猪的耳根部、颈部、腹下及 四肢内侧。 2、病猪瘙痒,到处磨擦,引起红疹、化脓性 皮炎、脱毛脱皮等,严重感染时造成猪贫 血。 3、猪虱还是传播猪痘的重要媒介。 4、寄生在猪身上的蚤是一种人蚤,常寄生于 在污秽环境中饲养的猪身上。
一、猪虱与蚤
防治: 防治 ①1%高锰酸钾水冲洗,3%来苏儿 喷洒猪体虱、蚤寄生部位,但要 谨防感冒。 ②取敌百虫经清油煎熬,晾凉后涂 擦患部。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防治: 1、发病早期以异恶唑类、青霉素 类抗生素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2、感染部分可用“百毒杀”冲洗。 消毒药物洗澡
四、坏死杆菌病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1、是由坏死杆菌经损伤皮肤和粘膜(口 腔)侵染的人畜共患病。
一、猪虱与蚤
一、猪虱与蚤
二、猪疥癣
1、猪皮肤病中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 严重的疥癣不但影响猪体增重,还 可造成猪的应激反应。 2、患猪剧痒,磨擦,用肢蹄搔弄患部, 常致出血、脱毛、结痂,并常在猪 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和 股内侧皮肤肥厚处,形成皱褶和龟 裂。
二、猪疥癣二、猪疥癣Fra bibliotek二、猪疥癣
发病过程: 发病过程: 4、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5、通常在1~2天内蔓延至全身表 皮。 6、病仔猪食欲减退,饮欲增加,迅 速消瘦。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发病过程: 发病过程: 7、一般经30~40天康复,但影响发 育。 8、严重病例可在4~6天内死亡。 9、育成猪或母猪也可发生,但病变 较轻,无全身症状。
六、锌缺乏症
原因与临床表现: 原因与临床表现: 2、多见于7~16周龄仔猪的四肢、 脸部、颈部、臀部和尾巴,且常 呈两侧对称分布,很少群发,病 死率低。 耳经常上卷
六、锌缺乏症
原因与临床表现: 原因与临床表现: 3、病变部起初为小红斑,迅速变为 丘疹,随后表皮增厚到5~7mm, 形成皱褶、裂隙与鳞屑,无痒感。
五、猪痘
防治: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灭 虱、蚤、蚊、蝇等。 2、对新购猪,要先隔离饲养1~2周, 防止引入传染病。
五、猪痘
防治: 防治 3、对病猪隔离治疗,用0.1%高锰酸 钾溶液冲洗患部后涂碘甘油。 4、对病猪污染的环境及用具要彻底消 毒,垫草要焚烧。
六、锌缺乏症
原因与临床表现: 原因与临床表现: 1、饲料中钙、磷比例不当,缺锌,缺 乏必要的脂肪酸,均会干扰锌的吸收, 导致皮肤角化不全。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发病过程: 发病过程: 3、病初在肛门和眼睛周围、耳廓和腹部 等无被毛处皮肤上出现红斑,发生3~ 4mm大小的微黄色水泡,迅速破裂, 渗出清朗的浆液或粘液,与皮屑、皮脂 和污垢混合,皮肤变得湿粘,呈油脂状, 干燥后形成龟裂硬层,或呈带棕色鳞片 状结痂,发痒。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四、坏死杆菌病
防治: 防治 1、先将痂皮刮除 2、用双氧水或高锰酸钾水冲洗 3、再涂上抗生素药膏
五、猪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由猪痘病毒引起。 2、由猪血虱、蚊、蝇等传播,多发于 4~6周龄仔猪及断奶仔猪。 3、病猪体温升高,精神、食欲不振, 鼻、眼有分泌物。
五、猪痘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4、痘病先发于背部、腹部、腹股沟及 大腿内侧。 5、病变开始为丘疹,继而发展成水泡, 破溃后形成结痂,若继发感染则形成 脓疱。 6、大多数痂皮在感染3周后脱落。
六、锌缺乏症
防治: 防治 1、调整日粮结构 2、适当补锌(硫酸锌、碳酸锌、 氧化锌等),一般仔猪补锌浓 度为40~45mg/kg体重,母 猪可补到100mg/kg体重。
防治: 防治 ①伊维菌素按0.3mg/kg体重肌 注。 ②盐酸左咪唑片按8.0mg/kg体 重内服。 ③1%~2%敌百虫水溶液喷洒, 10天后重复1次。
三、猪渗出性皮炎(猪油皮病)
发病过程: 1、常发于1~6周龄的幼猪。 2、由于仔猪间打架咬伤,粗糙地面 及墙壁的磨擦,患疥癣抓伤等伤口 感染而引起猪渗出性皮炎。
四、坏死杆菌病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2、坏死性皮炎多见于仔猪和架子猪, 其特征为体表皮肤及皮下发生坏死和 溃疡,多发于体侧、四肢和头部,看 上去外部病灶虽不大,但皮下已形成 很大的囊状坏死灶,灶内组织腐烂, 积有大量灰棕色恶臭的液体,最后皮 肤溃烂。
四、坏死杆菌病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发病过程与临床表现: 3、有的病猪发生耳和尾干性坏死, 最后脱落。 4、内脏出现转移性坏死灶和继发感 染时,病猪全身症状明显,发烧, 少食或拒食,常由于高度衰竭而 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