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现代公司管理知识重点整理(已排版直接打印)
(完整word版)11465现代公司管理复习重点

(完整word版)11465现代公司管理复习重点现代公司管理第一章公司产产生于发展❖P1(名词解释)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以盈利为目的的法人;是企业形式中最完善,最优越、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企业组织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P1公司作为一个法人必须具备三种基本条件:1、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公司必须是一个组织体或组织机构;3、公司必须独立承担责任.❖P2(多选、简答)公司的特征(4点):1、公司具有盈利性2、公司具有法人性3、公司具有社团性4、公司具有依法认可性❖P3(单选)公司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公司得以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P7(多选、简述)公司的起源(3点):1、(大陆起源说):公司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是由家族经营团队发展而成。
2、(海上起源说)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海上商贸,是由船舶共有、康孟达等组织发展而来的。
3、(谓之综合说)公司既源于中世纪的海上贸易,又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由船舶共有、康孟达、索塞特斯及家族营业团体发展而成。
❖P12(单选)股票、股市交易所的出现,对于现代公司的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时公司具有以下特征:1、近代公司大都是由国家特许成立的。
2、大都是无限责任公司3、开始有初步的法律法规4、公司开始以股份集资经营为主❖P14(单选)公司立法为公司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提前条件。
❖P14有限责任制的确立为近代公司向现代公司过渡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公司得到迅速发展。
有限责任公司制的最终确立标志着公司进入现代发展阶段,也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提前条件。
❖P20现代公司发展趋势:1、公司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2、大型公司和巨型公司控制着民国经济的命脉❖P22(论述)现代公司发展的新趋势:1、跨国经营和生产国际化趋势2、股份公司的联合控制趋势3、国有公司私有化趋势4、公司经营多样化趋势5、公司管理“民主化"趋势6、公司的小型化和专业化趋势❖P34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政组合型2、名优产品生产型3、科企联合型4、跨地区协作型5、优势企业扩张型第二章现代公司的功能与类型❖P36(名词解释)独资企业:在我国称为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归投资者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济实体.❖P36独资企业与公司的区别主要有:1、设立的主体不同2、财产关系不同3、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4、承担的责任不同5、法律地位不同❖P37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主要有:1、成立的基础不同2、信用基础不同3、财产关系不同4、承担的责任不同5、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6❖(1,是法人企业。
现代公司管理自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P1公司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1)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公司必须是一个组织体或组织机构(3)公司必须独立承担责任P2-3公司的特征(多选或简述):1、公司具有盈利性2、公司具有法人性3、公司具有社团性4、公司具有依法认可P12此时的公司具有以下特征((熟悉内容):(1)近代公司大都是由国家特许成立的(2)大多是无限责任公司(3)开始有初步的法律规定P22-25现代公司发展的新趋势:跨国经营和生产国际化趋势2、股份公司的联合控制趋势3、国有公司私有化趋势4、公司经营多样化趋势5、公司管理“民主化”趋势。
6、公司的小型化和专业化趋势第二章P43-46公司的经济功能:1有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2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协作的实现3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5有利于开发新产品第三章P64-65公司设立的原则1特许设立原则(重要)2核准设立原则3准则设立原则4严格准则设立原则(重要)P70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条件(内容)(1)一定数量的股东(2)一定数额的资本(3)公司章程(4)公司组织机构。
我国应具备的条件(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东共同制订公司章程(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5)有公司住所P73-75股东出资形式1货币出资2实物出资3知训产权出资4土地使用权出资5股权出资P79-80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程序:签定公司设立协议2制订公司章程3缴纳出资4办理设立登记P83-85股份有限公司资本三原则,1资本确定原则2资本维持原则3资本不变原则第四章P94产权是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
在经济学中一般分解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四项权能;而在法学中则多分解为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P96产权制度的功能有(熟悉内容):1财产约束的功能2自主经营和激励机制功能3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功能4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功能P103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会、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重点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重点现代公司管理是指针对现代企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策略,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现代公司管理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财务管理等。
下面将介绍现代公司管理的一些重点内容。
1. 组织架构与分工:组织架构是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结构。
良好的组织架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流畅,减少决策时间。
现代公司管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部门划分清晰,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与任务明确;授权与责任制度完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沟通与协作有效,信息流通畅,部门间的协作紧密。
2.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的重点包括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福利、绩效评估等方面。
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3. 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的重点包括市场分析与研究、产品定位与创新、渠道选择与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市场分析和创新的产品定位,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竞争力。
4.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的重点包括财务规划与预算、成本控制、财务分析与指标、风险管理等方面。
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够使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规划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5. 创新与变革管理:现代企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变革管理能力才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现代公司管理自考的重点包括创新的组织文化、创新的战略与研发、变革的领导力与管理等方面。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想法,倡导开放、包容的组织文化,同时还需要具备灵活的战略调整和变革管理能力。
总结:现代公司管理自考重点包括组织架构与分工、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略、财务管理、创新与变革管理等方面。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公司管理》课程复习要点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公司管理》课程复习要点第一章公司的产生和发展单选1、早期公司主要存在于商贸领域。
2、最早出现的公司形式是无限公司。
3、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
4、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公司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多选1、公司作为法人组织,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有:1.公司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公司必须是一个组织体或组织机构、3.公司必须承担责任。
2、在近代特许成立的公司中,主要类型有契约公司、股份公司。
3、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主要形式有行政组合型、名优产品生产型、科企联合型、跨地区协作型、优势企业扩张型。
简答一、公司产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P5答:公司产生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散单个资本所承担的经济风险。
2、满足大规模资本需求。
3、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论述一、详述现代公司发展的新趋势。
P22答:西方国家公司经过战后时期的发展,其影响日益增加,在公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后公司发展的新方向,其主要表现为:1、跨国经营和生产国际化趋势。
2、股份公司的联合控制趋势。
3、国有公司私有化趋势。
4、公司经营多样化趋势。
5、公司管理“民主化”趋势。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工会代表制度;工厂委员会中的工人代表制度;公司职工建议制度。
6、公司的小型化和专业化趋势。
二、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公司存在哪些问题?答:我国80年代两次进行公司清理整顿,反映了我国公司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行为的行政化。
2、公司组建的非规范化。
3、公司经营的非法化。
4、公司经营行为的权力化和垄断化。
5、集团公司组建中的行政干预。
6、公司行业分布的畸形化。
7、公司财务制度混乱和非规范化。
第二章现代公司的特征、功能及类型单选1、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组织。
2、盈利性是设立公司的目的和归宿。
3、公司独立的财产是公司作为主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4、股份两合公司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出资设立。
最新全国自考11465-现代公司管理复习资料

现代公司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公司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公司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司的概念(一)公司的概念:是依法设立,由若干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受民事权利,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盈利性社会经济组织公司是:企业形式中最完善、最优越、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二)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1、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是一个组织机构3、独立承担责任(三)公司在法律形式上的种类:1、无限公司2、有限责任公司3、两合公司4、股份有限公司5、股份两合公司(四) 【简答】现代公司的特征:1、公司具有盈利性2、公司具有法人性3、公司具有团体性4、公司具有依法认可性。
(五)公司的法人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司具有自己独立的财产2、公司是一个组织体3、公司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公司是独立的民事主体。
第二节、公司产生的必然性和经济根源(一)公司产生的必然性1、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资本迅速集中,从而使公司成为商品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3、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
(二)公司产生的经济根源1、分散单个资本所承担的经济风险2、满足大规模资本需求3、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第三节、公司的起源及演变(一)公司的起源时期:古罗马时期至15世纪中期(二)公司的演变:分为五个阶段。
1、近代早期公司的发展2、近代晚期公司的发展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公司的发展4、19世纪中后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公司的发展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的发展。
(1)近代公司的发展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邮一些中世纪存在的家庭企业进一步发展和扩大成为比较长期性的组织。
二是沿着15世纪意大利和德国发行可转让股票的合股公司的方向发展。
(2)近代晚期公司的发展有以下特征:一是近代公司大都是国家特许成立的。
二是大都是无限责任公司。
三是开始有初步的法律规定。
自考《现代管理学》重点归纳(完整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一系列的职能活动,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历史发展:1、史前人类社会的管理:①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②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③简单的管理机构④人格化的管理权力⑤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2、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①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②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③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④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①科学管理②分权管理③法制管理④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4、现代管理:①系统化管理②民主化管理③科学化管理④法治化管理⑤以人为本⑥追求效率公共管理和私人管理的划分:1、管理宗旨: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盈利、利润2、管理主体:政府、非政府组织;个人、公司、企业3、管理依据:公共权力、委托权力;私人权力、市场权威4、管理对象:公共领域;私人领域5、管理过程:政治气氛、政治安排;自主权、自治权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2、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手段3、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的基础4、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管理学研究的对象:1、生产力方面的问题2、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3、上层建筑方面的问题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2、管理学是一门定性与定量相统一的学科3、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4、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5、管理学是一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学科现代管理学的特征:1、变革性2、开放性3、严密性4、实用性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内容:1、关于管理、管理学和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问题2、关于管理职能的基本问题3、关于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基本问题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途径:1、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基本前提2、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我国的国情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出发点3、分析和借鉴国外的有关理论是学习现代管理学的重要条件4、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系统学习现代管理学的保证学习现代管理学的方法:1、比较研究法2、定量分析法3、历史研究法4、案例研究法5、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2、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3、中国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小詹姆斯·瓦特、马修·鲁滨逊·博尔顿:市场研究与预测技术;生产计划技术;生产过程规范化和产品部件标准化;依据工作流程有顺序地安装机器;建立详尽的生产统计记录,按机床、部门进行成本利润核算;培训工人与管理人员;按成果支付工人工资;工人福利由工人自己管理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杰出代表,1776年出版《国富论》罗伯特·欧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查尔斯·巴贝奇:英国数学家、发明家、科学管理的先驱者,分析了劳动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原因,强调劳资协作安德鲁·尤尔:英国医学博士,三项原则:机械原则、道德原则、商业原则丹尼尔·麦卡勒姆、亨利·普尔:主张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建立一种管理体系管理科学的阶段:1、古典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2、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必须实现标准化4、在制定标准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6、对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实行例外原则7、为实现科学管理应开展一场“心理革命”一般管理理论的内容:1、区分了经营与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人员能力的相对重要性: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2、概括并分析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阐述了管理教育和建立管理理论的必要性4、提出了管理中具有普遍意义的14项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当的集权和分权、秩序、公平、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跳板原则法约尔的贡献:1、为管理科学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2、提出了一般管理的概念,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3、采用演绎方法全面研究管理问题一般管理理论的不足:过于追求管理理论的一般性,因而忽视了对具体管理过程的分析,忽视了技术层面的研究,以至于缺乏可操作性。
现代公司管理重点

《现代公司管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公司的产生与发展1、公司生产的必然性:P31) 公司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公司得以生产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动力。
(商品经济师公司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
)2)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资本迅速集中,从而使公司成为商品经济中不可缺少的社会组织形式。
3) 信用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公司制的产生和发展2、股份委托制与合作制均是由两方组成:一方为坐商,另一方为行商。
委托制是坐商提供全部资本,获得利润的3/4,而行商获得1/4的利润。
P93、早期公司主要存在于商贸领域。
P94、近代晚期公司具有以下特征:P121) 近代公司大都是由国家特许成立的;2) 大都是无限责任公司;3) 开始有初步的法律规定;4) 公司开始以股份集资经营为主,并从短期投资转向长期投资。
5、近代的特许公司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契约公司;另一类是股份公司。
P12P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些新的特征,其主要形式有:P181) 公司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企业组织形式;2) 公司立法及相关立法日益完善;3) 公司的垄断日益加剧;4) 金融机构与工业公司日益相互渗透;5) 新的垄断组织——混合联合公司出现;6) 国有公司在战后得到发展。
7、在西方国家,公司成为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国民经济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巨型或大型垄断公司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并主导一国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的制定。
P21第二章现代公司的功能与类型1、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主要有:P371) 成立的基础不同;2) 信用基础不同;3) 财产关系不同;4) 承担的责任不同;5) 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6) 法律地位不同。
2、企业集团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经营一体化,吸收较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参加,组成供产销、人财物统一的,从事专业化、综合性经营的经济实体。
P413、现代公司的类型:P511) 按法律形式分类:a) 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所组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名词解释: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完整版)现代企业管理考试知识点重点企业:指集合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
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人力资源: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沟通: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考核知识点(完整齐全)

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现代管理学第一节管理概述一、管理[1、管理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就必然有管理。
2、我们把管理定义为:在社会活动中,一定的人或组织依据所拥有的权力,通过实施既定措施,对人力、物力、财力及其他资源进行协调或处理,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过程。
3、管理是一门兼具科学性、艺术性的社会活动.4、在资本主义以前,国家管理是管理最为基本的形式。
[领会]1、史前人类社会管理的特点:⑴习惯化的管理方式;⑵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⑶简单的管理机构;⑷人格化的管理权利;⑸单一的公共事务管理。
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特点:⑴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⑶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⑷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
3、资本主义社会的管理特征:⑴科学管理;⑵分权管理;⑶法制管理;⑷经济管理成为管理的重点。
4、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⑴系统化管理;⑵民主化管理;⑶科学化管理;⑷法治化管理;⑸以人为本;⑹追求效率。
二、管理现代管理领域的划分[领会]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2011年7月论述题)公共管理:指各类公共组织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特征:依据委私人领域的自主性、自治性管理。
特征:以盈利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区别:在管理宗旨、管理主体、管理依据、管理对象和管理过程等方面有明显差别。
1、管理宗旨不同。
(1)维护、分配和增进公共利益成为公共管理的宗旨。
(2)私人管理以盈利为目的,以利润为导向。
2、管理主体不同。
(1)公共管理主体广泛,不仅包括据于核心地位的政府,还包括各类非政府公共组织。
公共管理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它们具有不可分割性、非市场性、非排他性。
(2)私人管理的主体简单而清晰,或个人或从属于私人的组织机构。
3、管理依据不同。
(1)公共管理的依据是国家法制规范和依法制规范授予的公共权力、委托权力。
(2)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私人管理依据的是私人权力和市场权威。
自考现代管理学_知识点汇总

自考现代管理学_知识点汇总
一、管理学基本理论
1.组织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功能
2.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
3.领导和管理者的角色和特征
4.变革管理和创新管理
5.组织决策和决策风险管理
6.组织沟通和协调
7.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
8.组织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
二、管理过程中的技能和方法
1.计划和目标管理
2.组织和分工管理
3.领导和激励管理
4.沟通和协调管理
5.决策和问题解决管理
6.控制和监督管理
7.团队建设和团队管理
8.有效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
三、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1.组织变革和转型管理
2.管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3.管理多样性和跨文化管理
4.管理全球化和国际化
5.管理创新和创业精神
6.管理人才和人力资源
7.管理质量和客户关系
8.管理风险和危机
以上是自考现代管理学的知识点汇总。
自考现代管理学不仅包括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还包括了管理过程中的各类技能和方法以及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与挑战。
学习这门学科需要从理论到实践进行学习和应用,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技术。
自考现代公司管理知识重点整理

自考现代公司管理知识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企业集团:只由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经营一体化,吸收较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参加,组成供产销、人财物统一的,从事专业化、综合性经营的经济实体2、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人以上的股东所组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债责任的公司。
3、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的股东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4、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5、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个股本划分为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债责任的公司6、人合公司:是指公司的设立和经营以股东个人有限的财产和其良好的社会信誉为信用基础而组建的公司。
7、资合公司:是指以公司自身的条件,即公司资本是否雄厚、经营是否成功等为公司信用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公司8、董事会:是有股东大会选举的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9、产权制度:指以产权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10、产权的股权形态:指对公司资产通过购买股票的形式来占有11、产权的实物形态:是指对资产直接的实物占有12、债权形态:是经济主体将资产贷放出去后,对这部分资产形成的债权占有13、期股:指投资者与经理人员协商确定股票价格,在任期内由经理人员以各种方式获取一定比例的本企业股份。
14、经理股票期权:指授予经理人员在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的选择权。
15、公司战略:使用公司战略作为手段对公司活动进行管理16、差异化策略:是使顾客感到本事业的产品或服务在质量、设计、服务及其他方面都与众不同17、成本领导策略:是指某事业试图通过成本最小化取得销售量最大化18、专一化策略:就是将产品或服务指向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顾客群,或者经营单一产品或服务19、网络分析:是组织生产和流通的一种有效方法,又叫计划评审技术20、线性规划: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最优的方法21、悲观准则:对客观情况总是保持悲观态度22、工作专业化:是指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化分工,每一名员工都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企业集团:只由一个或若干个大、中型企业通过资产经营一体化,吸收较多企业或事业单位参加,组成供产销、人财物统一的,从事专业化、综合性经营的经济实体无限(责任)公司:是指由两人以上的股东所组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清债责任的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为限,对公司的股东负有有限清偿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两合公司:是指由一个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个股本划分为股份,股东以其所认购的股份数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清债责任的公司人合公司:是指公司的设立和经营以股东个人有限的财产和其良好的社会信誉为信用基础而组建的公司。
资合公司:是指以公司自身的条件,即公司资本是否雄厚、经营是否成功等为公司信用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公司董事会:是有股东大会选举的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产权制度:指以产权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产权的股权形态:指对公司资产通过购买股票的形式来占有产权的实物形态:是指对资产直接的实物占有债权形态:是经济主体将资产贷放出去后,对这部分资产形成的债权占有期股:指投资者与经理人员协商确定股票价格,在任期内由经理人员以各种方式获取一定比例的本企业股份。
经理股票期权:指授予经理人员在未来以一定的价格购买股票的选择权。
公司战略:使用公司战略作为手段对公司活动进行管理差异化策略:是使顾客感到本事业的产品或服务在质量、设计、服务及其他方面都与众不同成本领导策略:是指某事业试图通过成本最小化取得销售量最大化专一化策略:就是将产品或服务指向特定的地理区域、特定的顾客群,或者经营单一产品或服务网络分析:是组织生产和流通的一种有效方法,又叫计划评审技术线性规划: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目标函数最优的方法悲观准则:对客观情况总是保持悲观态度工作专业化:是指对公司员工进行专业化分工,每一名员工都固定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操作。
工作丰富化:纵向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增加员工在工作的责任、自主权和信息反馈。
产业供应链管理:是将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销售链管理:是用信息技术支持从客户初次联系到交货的整个销售过程资本金制度:是国家围绕资金的筹集、管理和核算及其所有者的债权利等所作的法律规定资本公积金:是资本的公共积累,或者是资本储备资金成本:公司为取得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财务杠杆:指公司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的运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长期偿债能力:指公司偿还债务本金和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资本运营:指公司外部交易战略的总和运用,其中资本运营的核心是兼并、收购和重组选择1、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公司律》,公司开始成为我国法律认可的企业制度2、公司组织机构: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或监事3、产权交易形式:兼并、拍卖、合并、出售、技术转让、租赁4、管理者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5、1938年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就是吧战略观念引进企业管理理论的第一人。
6、总体战略:成长型战略、稳定性战略、收缩型战略7、资产经营者理想投资组合模式:成长型、利润型、平衡型8、公司最根本的战略有:营销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战略9、战术决策重点是解决如何组织、动员公司内部力量的具体问题10、风险决策方法有:决策树法、灵敏度分析、排队理论、随机理论11、影响资金成本的因素:无风险利息和风险利息简答公司产生的经济根源:①分散单个资本所承担的经济风险②满足大规模资本需求③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公司起源的观点:①认为公司起源于中世纪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沿岸,是由家族经营团体发展而来的(大陆起源说)②认为公司起源于中世纪的海上商贸,是由船舶共有、康孟达等组织发展而来的(海上起源说)③认为公司既起源中世纪的海上贸易,有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陆。
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新的特征:①公司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企业组织形式②公司立法及相关立法日益完善③公司垄断日益加剧④金融机构与工业公司日益相互渗透⑤新的垄断组织——混合联合公司出现⑥国有公司在战后得到发展现代公司发展的新趋势:①跨国经营和生产国际化趋势②股份公司的联合控制趋势③国有公司私有化趋势④公司经营多样化趋势⑤公司管理“民主化”趋势⑥公司的小型化和专业化趋势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形式:①行政组合型②名优产品生产型③科企联合型④跨地区协作型⑤优势企业扩张型合伙企业与公司的区别:①成立基础不同②信用基础不同③财产关系不同④承担的责任不同⑤经营管理的主体不同⑥法律地位不同建立企业的必备条件:①必须有一个实力较强具有投资中心功能的集团核心②必须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③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与其他成员之间,要通过资产和生产经营的纽带组成一个有机整体④企业集团的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各自都具有法人资格公司管理功能:①公司有利于实现各种经济活动在组织上的结合,实现多种经营②公司有利于加强经营管理③公司有利于加强生产经营的组织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公司章程必须遵循原则:①章程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②章程所载明的事必须齐全公司章程的作用:①公司根据章程规定的基本原则,可制定具体的经营方针和各项管理制度②公司章程规定了公司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公司从事生产经营的准则③公司章程是上级主管部门和等级主管机关实施监督检查的主要依据设立原则有:①特许设立原则②标准设立原则③准则设立原则④严格准则设立原则公司设立的可行性研究包括:①公司设立的机会研究②公司设立的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组织体制、社会可行性)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过程:①签订公司设立协议②制定公司章程③缴纳出资④登记注册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特征:①公司资本来源于公司股东的出资②公司资本是股东对公司的永久性投资③公司资本是公司自有的独立资本④公司资本是公司信用的基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程序:①签订发起人协议②制定公司章程③认购公司股份④缴纳出资⑤组建公司机构⑥申请设立登记产权范畴的内涵:①产权式以财产为基础的若干权能的集合②产权的核心和基础是所有权③产权所包含的各项的各项权能可以统一也可以分离④产权的各项权能不仅可以分解与组合(财产指现今、有形财产、无形财产、劳务、商誉)产权制度的功能:①财产约束功能②自主经营和激励机制功能③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功能④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功能制约产权制度的因素:①上平经济发展特征②财产关系的所有制特征③实现企业职能所必要的企业组织形式特征产权界定的方法:①法律机制②私下交易与商定界定后的产权主要包括以下形式:①私有财产②社团财产③集体产权④国有产权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①强调公司治理结构的相互制衡作用②强调企业所有权或企业的所有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主导作用③强调市场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定性作用《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包括的5个方面:①股东权利②对股东的平等待遇③利害相关在公司治理结构的作用④信息披露和透明度⑤董事会的责任股东的权利:①股东基本权利②股东有权参与并充分了解有关公司重大变化的决定③股东应有机会有效参与股东大会并投票④应允许公司控制权市场以一种有效而透明的方式运作⑤股东,包括机构投资者,应考虑行使投票权的成本和利益股东大会的类型:①股东普通年会②特别股东会议③法定股东会议④类别股东会议经理的职权:①执行董事会的决议②行使公司章程规定的,以及董事会授予的其他职权③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业务情况英美公司治理模式特点:①董事会集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②股权结构高度分散股票期权制度成为激励经理人员的主要手段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特点:①计划监督权与执行权分离②股权集中程度较高③职工参与公司管理日本公司治理模式:①法人持股比例高②公司内部的决策权与执行权统一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机制:①董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②监事会对经理人员的监督③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④市场对经理人员的监督管理者在执行指挥职能时,必须做好:①向下级发布命令②提供有效领导③进行有效激励④坚持指挥的统一性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技能②人事技能③概念形成的技能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①心理行为上的主导型②人格心理上的外向型③心理品质的果断顽强型公司战略的特征:①公司管理具有双重目的②公司战略管理的对象是公司发展全过程③公司战略管理师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的结合④公司战略管理师全体职工共同参与的管理⑤公司战略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创新公司宏观环境分析:①政治法律因素②社会文化因素③技术因素④经济因素内部分析:①职能分析②战略因素分析③发展史分析④价值链分析Swot矩阵:①强点与机会相遇②弱点与机会相遇③强点与威胁相遇④弱点与威胁相遇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①公平竞争原则②责任制原则③激励原则④流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原则⑤民主管理原则民主管理的形式:①职工代表大会②管理委员会③职工股份制④质量管理小组⑤合理化建议活动公司结构的不同形式:①家庭式组织结构②行政机构式组织形式③矩阵式组织机构④独立式组织结构公司工作设计:①工作专业化②工作轮换③工作扩大化④工作丰富化公司人事管理过程:①员工招聘②员工的教育培训③员工的考核与评估④维持公司工作秩序⑤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企业资源管理规划(ERP)包括:①管理应用系统(如财务系统、会计系统)②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如工资系统、福利系统)③制造资源规划系统(MRP)(如采购系统、生产计划系统)财务管理的内容:①资产负债管理②收入和费用管理③利润管理④维护所有者权益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①做好各项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②依法合理筹集资金③有效利用公司各项资产④努力提高经济效益股份公司对资本筹集要注意的:①筹集方式②筹集时间③吸收无形资产投资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额④验资以及验资证明⑤投资者在出资中违约及其责任选择目标市场需要考虑的因素:①利润率②市场容量③生产要素优势的发挥和互补为什么兼并、收购是资本扩张的有效途径?①交易型战略的实施,有助于迅速实现公司的规模经济效益,增强资本扩张的能力②公司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公司开发心产品、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兼并、收购策略:①中心式多角化策略②复合式多角化策略③垂直式整合策略④水平式整合策略公司行业管理:①在国家中长期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行业规划②制定行业经济、技术策略③建立行业科技发展中心,推进行业技术的提高③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为公司提供信息服务⑤帮组公司培训职工⑥制定行业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