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合集下载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2023年版2017年发布的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乳腺癌诊疗质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专家们终于推出了2023年版的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旨在全面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本文将对该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诊断准则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023年版的诊疗规范对乳腺癌的诊断准则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其中包括对临床症状、体检、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治疗。

二、分期和分级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是指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将患者分为不同的阶段和等级,以便进行个体化治疗。

2023年版的规范对乳腺癌的分期和分级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增加了一些新的指标和判断标准,提高了分期和分级的准确性。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2023年版的规范对乳腺癌的手术治疗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规范化。

规范中明确了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选择、手术后辅助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力求实现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四、辅助治疗辅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

2023年版的规范对这些辅助治疗的使用指标、疗程、剂量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同时,规范还对辅助治疗的联合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提高治疗的效果和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

五、随访管理随访管理是乳腺癌诊疗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2023年版的规范对乳腺癌术后的随访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随访的时间、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要求,力求提高随访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多学科协作乳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放射科等多个专业的医生。

2023年版的规范强调了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并对不同学科的医生进行了指导和培训,以提高诊疗的协同效应。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9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9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乳腺恶性肿瘤(ICD-10:C50.900x001)二、诊断依据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

诊断标准:1.定性诊断:采用空芯针穿刺活检或外科手术活检及病理检查等方法明确病变是否为癌、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特殊分子表达情况等与乳腺癌自身性质和生物行为学特点密切相关的属性与特征。

应对所有乳腺浸润性癌病例进行Ki-67、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HER2免疫组化染色,HER2 2+病例应进一步行原位杂交检测。

2.分期诊断:乳腺癌的分期诊断主要目的是在制订治疗方案之前充分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特点,以便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模式提供充分的依据。

乳腺癌的严重程度可集中体现在肿瘤的大小、累及范围(皮肤和胸壁受累情况)、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情况等方面,在临床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方法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的分期诊断信息。

3.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乳腺癌的主要依据,但是在制订诊治策略时,应充分考虑是否存在合并症及伴随疾病会对整体治疗措施产生影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

四、计划住院天数为9天内五、计划住院总费用为8000元内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2)肝功、肾功、电解质、血凝、肿瘤六项、CA125、CA153、传染病筛查、性激素六项;(3)胸、腹部CT、腋窝淋巴结彩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乳腺超声、乳腺MRI、骨显像、头颅MRI。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1.外科手术治疗:乳房切除手术(TNM分期中0、Ⅰ、Ⅱ期及部分Ⅲ期且无手术禁忌,患者不具备实施保乳手术条件或不同意接受保留乳房手术;局部进展期或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经全身治疗后降期,亦可选择全乳切除术);保留乳房手术(适用于患者有保乳意愿,乳腺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达到阴性切缘,并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同时可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乳房修复与重建;2.放射治疗:保乳术后放射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新辅助化疗后术后放射治疗;乳腺重建术后放射治疗;局部区域复发后的放射治疗;3.化疗:新辅助化疗,推荐含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辅助化疗,首选含蒽环类药物联合或序贯化疗方案,以蒽环类为主的方案(如CA(E)F、A (E)C、FEC方案),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如TAC),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如AC→T/P(P:紫杉醇)或FEC →T);晚期乳腺癌的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蒽环类、紫杉类、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4.内分泌治疗:辅助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不建议与辅助化疗同时使用,一般在化疗之后使用,可以和放疗及曲妥珠单抗治疗同时使用;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依维莫司联合依西美坦、孕激素或托瑞米芬、亦可考虑采用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方案);5.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国内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一般不与阿霉素化疗同期使用,但可以序贯使用,与非蒽环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期应用;6.支持对症治疗:唑来磷酸、钙剂、奥美拉唑、氨基酸、铁剂、叶酸、维生素B12、EPO、羟考酮、吗啡、恩丹司琼、甲氧氯普胺、甲地孕酮、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白介素-11等;4.出院医嘱:每周复查血常规,3周后再次入院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

各类诊疗规范、专家共识、临床指南汇总
卫生部2018年颁发的18个诊疗规范: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专家共识:
中国早期乳腺癌卵巢功能抑制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
结直肠癌肝转移、肺转移诊治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治上海专家共识(2019年版)前列腺癌基因检测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乳腺癌患者BRCA1/2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
肺癌脑(脑膜)转移诊断治疗共识
中国巴雷特食管及其早期腺癌筛查与诊治共识
6张表了解肝癌肝移植相关问题
2018版癌痛诊疗规范解读
肺癌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
消化系统靶向治疗药物使用原则
各类指南:
2018结直肠癌CSCO指南
2018胰腺癌CSCO指南
2018肺癌CSCO指南
阴道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子宫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
其他更早期指南汇总类:
年底资料汇总∣国内肿瘤指南及专家共识。

中 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中 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

为了提高乳腺癌的诊疗水平,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乳腺癌诊疗规范。

一、乳腺癌的筛查早期发现对于乳腺癌的治疗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乳腺自我检查、临床乳腺检查和乳腺影像学检查。

乳腺自我检查建议女性每月进行一次,了解自己乳房的正常形态和感觉。

临床乳腺检查通常由专业医生进行,包括视诊和触诊。

乳腺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乳腺超声、乳腺 X 线摄影(俗称“钼靶”)和磁共振成像(MRI)等。

对于一般风险的女性,40 岁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摄影联合乳腺超声检查;对于高危风险的女性,筛查年龄可提前,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查频率或结合 MRI 检查。

二、诊断1、症状和体征患者可能会出现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如橘皮样改变、酒窝征)、乳头乳晕异常等症状。

医生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对乳房进行触诊,了解肿块的位置、大小、质地、活动度等情况。

2、影像学检查除了上述提到的筛查方法用于诊断外,对于疑似病例,可能会进一步进行乳腺增强 MRI 等检查,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范围和特征。

3、病理诊断病理诊断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活检获取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免疫组化特征等。

免疫组化指标如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等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三、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手术。

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肿瘤较小且符合保乳条件的患者,术后通常需要配合放疗。

全乳切除手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中心病灶或不适合保乳的患者。

对于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2、放疗放疗可以降低乳腺癌术后的局部复发风险。

保乳术后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全乳放疗;对于全乳切除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如淋巴结转移较多、肿瘤较大等)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放疗。

乳腺癌诊疗规范版-V1

乳腺癌诊疗规范版-V1

乳腺癌诊疗规范版-V1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诊疗规范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影响
非常大。

针对当前乳腺癌诊疗方面的需求,医学专家制定了“乳腺癌
诊疗规范版”,本文将对这一规范进行重新整理。

一、乳腺癌的分类
乳腺癌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乳腺癌是指起源于
乳腺组织的肿瘤;继发性乳腺癌是指由原发癌病灶转移而来的乳腺癌。

二、乳腺癌的诊断
乳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体检、影像学(乳腺X线摄影、彩超等)和病
理学检查(组织活检、细胞学检查等)来确定。

三、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

(一)外科手术
1. 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肿瘤较小、没有转移的患者。

2. 乳腺切除术:适用于乳腺癌较大的患者,或有转移的患者。

3. 淋巴结清扫术:针对存在转移的患者,需要清理淋巴结区域。

(二)放疗
放射治疗可以扩散到乳腺、胸壁和区域淋巴结,以杀灭残留癌细胞。

(三)化疗
化疗是通过给药物破坏癌细胞的DNA,阻止癌细胞的复制,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四)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ER/PR阳性乳腺癌患者,其主要通过使用类固醇制
剂或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来防止癌细胞生长。

四、乳腺癌的康复
乳腺癌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营养补充、运动
康复等。

综上所述,乳腺癌诊疗规范版为广大患者提供了全面规范的诊疗指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8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8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8版乳腺癌诊疗规范 2018版1. 引言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

为了规范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制定了本规范用于临床实践。

本规范由专家共同制定,旨在为乳腺癌的各个环节提供规范指导。

2. 乳腺癌的分类与分期2.1 乳腺癌的分类2.1.1 按病理类型分类-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浸润性乳腺导管小叶癌- 放射性乳腺导管癌- ...2.1.2 按病理分级分类- Ⅰ级乳腺癌- Ⅱ级乳腺癌- Ⅲ级乳腺癌- Ⅳ级乳腺癌2.2 乳腺癌的分期2.2.1 TNM分期- 阶段 0:原位癌- 阶段Ⅰ:浸润性乳腺癌,受侵及直径不超过2厘米- 阶段Ⅱ:浸润性乳腺癌,受侵范围超过2厘米或者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阶段Ⅲ:浸润性乳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或皮肤溃疡- 阶段Ⅳ:远处转移3. 乳腺癌的诊断3.1 临床表现3.1.1 乳房肿块- 触知肿块的形状、大小、质地等特点- 深度触及肿块的程度3.1.2 乳房异常分泌物- 观察分泌物的颜色、质地、气味等特点3.1.3 乳房皮肤改变- 观察乳房皮肤的红斑、皮肤增厚、凹陷等特点3.2 辅助检查3.2.1 乳腺超声检查- 观察肿块的大小、形状、边界等特点- 观察肿块内部的回声情况3.2.2 乳腺X线检查- 乳腺钼靶检查- 乳腺造影术3.2.3 乳腺磁共振成像4. 乳腺癌的治疗4.1 手术治疗4.1.1 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全乳切除术- 乳腺癌乳房保留手术4.1.2 辅术治疗- 淋巴结清扫术- ...4.2 放射治疗4.3 药物治疗4.3.1 化学疗法- 新辅助化疗- ...4.3.2 靶向治疗- 药物A- 药物B4.4 免疫治疗5. 治疗后的随访与复发5.1 随访方法- 临床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5.2 随访时间及频率6.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 附件A:乳腺癌患者诊断记录表- 附件B:乳腺癌分期表格- ...7. 法律名词及注释- 乳腺癌:指乳房内恶性肿瘤的通称。

乳腺癌诊疗规范

乳腺癌诊疗规范

乳腺癌诊疗规范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2.乳头溢液。

3.皮肤改变。

4.乳头、乳晕异常。

5.腋窝淋巴结肿大。

(二)乳腺触诊绝经前妇女最好在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

(三)影像学检查。

1.乳腺X线摄影。

2.乳腺超声。

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四)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是通过综合分析临床各种信息及病理形态得出的最后诊断。

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时,需要临床医生提供完整、确切的临床情况,及时、足量的组织标本。

三、乳腺癌TNM分期B.1 原发肿瘤(T)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

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

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

肿瘤大小应精确到0.1 cm。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is 导管原位癌Tis 小叶原位癌Tis 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 肿瘤最大直径≤2cmT1mic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cm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 但≤0.5cm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 但≤1cm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 但≤2cmT2 肿瘤最大径大>2cm, 但≤5cmT3 肿瘤最大径>5cm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T4a 肿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T4b 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或溃疡,或不超过同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T4c 同时包括T4a和T4bT4d 炎性乳腺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引言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

随着诊断和治疗的进步,乳腺癌的生存率和治愈率逐渐提高。

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国乳腺癌的诊疗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制定本《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

一、诊断1.1 临床表现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乳房肿块、皮肤异常、溢液、乳腺疼痛等。

乳房肿块的性质、质地、可移动性、边界清楚性对于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有任何异常表现,应及时到医院进行乳腺癌筛查及进一步诊断。

1.2 影像学检查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和乳腺MRI等。

乳腺X线摄影能够提供乳房内部的结构信息,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乳腺超声可以帮助判断乳腺肿块的性质,对于鉴别良恶性肿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乳腺MRI对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病灶定位、局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3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检查是乳腺癌诊断的最可靠依据。

多数情况下,通过乳腺穿刺活检即可获得组织学诊断。

有时候,需要进行乳腺手术切除肿瘤进行病理诊断。

二、分期乳腺癌的分期对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采用乳腺癌分期系统为基础进行分期。

三、治疗原则3.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侧重于最大限度地控制乳腺癌的局部病变和远处转移,同时尽量减轻治疗的副作用。

3.2 综合治疗乳腺癌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综合手段结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基础,通过手术可以控制局部病灶。

放射治疗可以杀灭残留癌细胞,减少复发率。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两种方式,可用于术前和术后治疗。

靶向治疗是针对乳腺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选择性作用的治疗手段,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3.3 术前辅助治疗对于患有大肿瘤或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术前辅助治疗。

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指导方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该规范将于2023年开始实施。

诊断准则1. 乳腺癌的初步诊断应基于乳腺检查和相关症状的评估。

2. 确诊乳腺癌需要通过乳腺钼靶、乳腺超声、乳腺磁共振或乳腺活检等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

3.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应依据乳腺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

手术治疗1. 外科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而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策。

2. 对于早期乳腺癌,可以考虑行乳房保留手术,但需在评估手术切除边界是否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3. 高危和晚期乳腺癌患者应优先考虑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切除肿瘤和局部淋巴结转移。

4. 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放疗1. 乳腺癌术后放疗是预防局部复发和改善生存率的重要治疗手段。

2. 放疗计划应根据乳腺癌的分期、手术方式和患者的整体状况制定。

3. 放疗的方式可以包括传统的外照射和部分病例的局部加速放疗。

化疗1. 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适用于高危和晚期乳腺癌患者。

2.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癌症分期和分子分型等因素进行评估。

3. 化疗的目的可以是根治性治疗、术前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等。

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1. 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应考虑内分泌治疗,以抑制雌激素对肿瘤的刺激。

2.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考虑靶向治疗,包括单抗药物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随访与复发监测1. 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发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复发、转移或其他并发症。

2.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监测等。

3. 随访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个体化确定。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乳腺癌诊疗的最新规范,旨在促进乳腺癌患者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治疗。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详细完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是在国内专家共同努力下制定的指导医生进行乳腺癌诊疗的标准。

下面是一份详细完整的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一、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与分期:●通过体格检查、乳房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判断乳腺癌的存在与否,并进一步确定其分期。

二、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方案选择:●结合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评估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风险,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三、手术治疗:●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病理类型,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包括乳房保留手术、乳房全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等。

四、辅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分期、激素受体状态、HER2表达等,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方式,如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五、放疗:●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放疗,包括局部切除后放疗和乳房切除后放疗等。

六、化疗:●根据乳腺癌的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如AC/T方案、TC方案、FEC-T方案等。

七、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HER2靶向药物,如Trastuzumab、Pertuzumab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八、内分泌治疗:●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内分泌治疗药物,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或绝经后雌激素调节剂(AIs)等。

九、个体化治疗:●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遗传变异信息,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降低副作用。

十、随访和复发监测:对于乳腺癌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复发监测,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复发及转移情况。

以上是关于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的详细完整版内容。

这些规范旨在提供科学、规范的指导,以确保乳腺癌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诊疗效果。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2018版乳腺癌NCCN指南更新概要

2018版乳腺癌NCCN指南更新概要

2018年3月20日,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进行了更新,从2017.4版到2018.1版的更新内容主要包括:1.导管内原位癌●在全乳切除或再次切除时发现有浸润性病变的患者,应视为【临床】I期或II期肿瘤进行处理(包括淋巴结分期)。

2.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每周给药一次的辅助化疗方案(Tolaney et al.NEJM 2015) 可考虑用于【T1NOMO】(I期),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特别是原发肿瘤ER阴性)。

对于肿瘤大小接近T1mic(<1mm)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当预期复发风险低于5%而内分泌治疗可作为全身治疗的一个可行选择时,基于HER-2的全身治疗的绝对获益可能可以忽略不计。

●对于HR阳性、【HER-2阳性】并认为存在高复发风险(例如II-III期)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的辅助治疗后,可考虑增加来那替尼(neratinib)延伸辅助治疗。

对曾接受过帕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接受来那替尼延伸辅助治疗的获益或毒性尚不清楚。

3.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全身治疗:检查●对于一些可能无法行保乳手术,但患者需要化疗的病例,术前全身治疗仍然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

这可能使一些对治疗疗效好的患者(【T2N1M0、T3N0M0、 T3N1M0】IIB和IIIA期)获益,避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

4.复发/IV期乳腺癌的检查●新增了一条:【对于适合接受单药治疗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强烈推荐考虑进行BRCA 1/2检测。

】5.复发或IV期乳腺癌的全身治疗●ER和/或PR阳性、HER2阴性的复发或IV期乳腺癌的全身治疗?对于先前1年内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患者,将其中原来的两个治疗选项“帕博西尼+芳香化酶抑制剂(1类证据)”和“瑞博西尼+芳香化酶抑制剂(1类证据)”,整合并改为“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1类证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12.13•【文号】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施行日期】2018.12.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诊断标准正文关于印发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8〕1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制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附件:1: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2:甲状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3:食管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4: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5:胰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6: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7:宫颈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8:子宫内膜癌诊治规范(2018年版)9:卵巢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0:肾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1:前列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13:淋巴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4:黑色素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15: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6: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7: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疗规范(2018年版)18: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2018年12月13日。

乳腺癌诊疗规范(标准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标准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病史采集】1.乳腺癌的易感因素(高危因素);(1)家族有患乳腺癌者;(2)月经初潮较早或绝经较晚者;(3)未婚、未育或高龄初产者;(4)一侧乳腺癌经治疗后;(5)患乳腺增生病者;(6)放射性大剂量或长期接触者;(7)曾患功能性子宫出血或子宫体腺癌者。

2.无意中发现乳房肿块、无痛;3.乳头溢液、溢血,乳头皮肤脱屑、长期摩烂。

【体格检查】1.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有无抬高或内陷,肿物有无溃烂,肿块表面皮肤有无凹陷或呈“桔皮样”改变;2.肿物位置、大小、性质、与皮肤及胸大肌是否粘连;3.同侧液窝及锁量上淋巴结有无肿大。

【辅助检查】1.X线检查:钼靶X线摄片;2.B型超声检查;3.近红外线扫描;4.ECT全身显像检查有无骨转移;5.必要时可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有乳头溢液者做反复涂片寻找癌细胞;6.普外科术前常规检查,肝胆B超,胸部平片。

【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多能确诊,术前未能确诊者,术中应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鉴别诊断】乳腺纤维瘤、脂肪坏死结节和乳腺导管扩张症。

本病诊断应注意临床分期。

1.乳腺癌的临床分期:(1)第一期:癌瘤完全位于乳腺组织内,直径< 3cm,与皮肤无粘连;无腋窝淋巴结转移;(2)第二期:癌瘤直径< 5cm,尚能活动,与覆盖皮肤有粘连;同侧腋窝有数个散在而能推动的淋巴结;(3)第三期:癌瘤直径> 5cm,与覆盖皮肤有广泛粘连,且常形成溃疡,或癌瘤底部与筋膜、胸肌有粘连,同侧腋窝或锁骨下有一连串融合成块的淋巴结,但尚能推动;(4)第四期:癌瘤广泛扩散至皮肤或与胸肌,胸壁固定;同侧腋窝淋巴结成块且已固定,或广泛的淋巴结转移;常伴有远处转移。

2.乳腺癌TNM分期法:TO:原发癌瘤未查出;Tis:原位癌(非侵润性癌及未查到肿块的乳头湿疹样癌);T1:癌瘤长径< 2cm;T2:癌瘤长径2~5cm;T3:癌瘤长径> 5cm,炎性乳腺癌亦属之;T4:癌瘤大小不计,但浸及皮肤或胸壁(肋骨、肋肌、前锯肌);N0:同侧腋窝无肿大淋巴结;N1: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淋巴结融合成块或与周围组织粘连;N3:有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组合,把乳腺癌分为以下各期:O期:TisN0M0;I期:T1N0M0;Ⅱ期:T0T1N1M0、T2N0N1M0、T3N0M0;Ⅲ期:T0T1T2N2M0、T3N1M0、T4任何NM0,任何TN3M0;Ⅳ期:包括M1在内的任何TN组合。

国家卫生健康委:乳腺癌诊疗规范

国家卫生健康委:乳腺癌诊疗规范

国家卫生健康委:乳腺癌诊疗规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卫生计生委):为进一步提高相关肿瘤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我们组织对原发性肺癌等18个肿瘤病种诊疗规范进行了制修订,形成了相关肿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现印发给你们(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医政医管栏目下载),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群体筛查和机会性筛查。

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㈠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1、20~39岁⑴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⑵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2、40~69岁⑴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⑵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选择乳腺超声检查)。

⑶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

⑷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⑸每年1次临床检查。

3、70岁以上⑴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8年版)

乳腺癌诊疗要求规范(2018年版)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

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1.20~39岁(1)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2)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2.40~69岁(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

(2)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选择乳腺超声检查)。

(3)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

(4)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5)每年1次临床检查。

3.70岁以上(1)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

(3)每年1次临床检查。

(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策略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诊疗水平,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了乳腺癌诊疗规范。

本文将介绍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的主要内容,包括乳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和随访等方面。

一、乳腺癌的诊断1. 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乳房肿块、乳房皮肤改变、乳房疼痛等症状。

2. 乳腺癌的辅助检查:乳腺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等。

3. 乳腺癌的组织学检查:乳腺穿刺活检、乳腺手术标本等。

二、乳腺癌的分期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远处器官转移情况将乳腺癌分为不同阶段。

分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三、乳腺癌的治疗1. 手术治疗:包括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保乳手术等。

2. 放射治疗:术后放疗、局部复发放疗等。

3. 化学治疗:常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可以是单药或联合化疗。

4. 靶向治疗:基于分子靶点的治疗方法,如激素治疗、HER2靶向治疗等。

5. 免疫治疗:包括T细胞免疫治疗和单克隆抗体治疗等。

四、乳腺癌的随访乳腺癌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和转移情况。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相关检查和咨询等。

五、乳腺癌诊疗规范的意义乳腺癌诊疗规范的出台对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的诊疗和管理,可以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六、展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乳腺癌诊疗规范也会不断更新。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精确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结论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对于提高乳腺癌的诊疗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遵循规范的要求,在诊断、分期、治疗和随访等环节中科学操作,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是关于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的介绍。

通过遵循规范并专业实施,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和健康。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

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国乳腺癌诊疗规范于2023年发布了最新版的指南,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诊疗策略。

1.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乳腺癌是女性患癌的主要类型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被认为是乳腺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

此外,家族史、女性荷尔蒙水平的变化等因素也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 诊断和分期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诊断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等多种方法。

其中,乳房钼靶摄影和超声检查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早期乳腺癌的筛查有较高的准确性。

组织学检查通过病理学分析确定乳腺癌的类型和分子亚型,为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乳腺癌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情况对病情进行分类的过程。

根据规范,乳腺癌分期分为0期到IV期,对于不同期别的患者,诊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3. 手术治疗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旨在切除肿瘤并保留良好的乳房外形。

根据乳腺癌的分期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治疗可选择乳房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

对于高危患者,如有家族史或BRCA1/2突变,可以考虑进行双侧乳腺切除手术。

4. 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化疗适用于早期和晚期乳腺癌,通过使用抗癌药物来杀灭癌细胞。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来治疗乳腺癌。

靶向治疗适用于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可通过抑制HER2受体的作用来治疗乳腺癌。

5. 放疗和重建术放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

乳腺癌的放疗可分为全乳腺放疗和节段放疗两种方式。

对于乳房切除术后的患者,可考虑进行乳房重建术,以改善患者的外貌和心理状态。

6. 随访与复发监测乳腺癌的随访和复发监测对于早期发现复发及时干预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一、乳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是指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在无症状妇女中识别和发现具有进展潜能的癌前病变患者以及早期浸润性癌患者,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最终目的是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

筛查分为群体筛查(mass screening )和机会性筛查(opportunistic screening)。

群体筛查是指在辖区或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适龄妇女进行筛查;机会性筛查是指医疗保健机构结合门诊常规工作提供乳腺癌筛查服务。

妇女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机会性筛查一般建议40岁开始,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

群体筛查国内暂无推荐年龄,国际上推荐40至50岁开始,目前国内开展的群体筛查采用的年龄均属于研究或探索性质,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的不同年龄成本效益分析数据。

(一)一般风险人群妇女乳腺癌筛查策略1.20-39岁:(1)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2)每1-3年1次临床检查。

2.40~69岁(1)适合机会性筛查和群体性筛查;(2)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条件不具备时,可选择乳腺超声检查);(3)对致密型乳腺(腺体为c型或d型)推荐与超声检查联合;(4)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5)每年1次临床检查。

3.70岁以上:(1)机会性筛查(有症状或可疑体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2)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3)每年1次临床检查。

(二)高危人群乳腺癌筛查策略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间期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应用MRI等影像学手段。

乳腺癌高危人群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即①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见下段基因检测标准)②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③既往行胸部放疗。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基因检测标准a,b:(1)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2)符合以下1个或多个条件的乳腺癌患者c:①发病年龄小于等于45岁;②发病年龄小于等于50岁并且有1个及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d也为发病年龄小于等于50岁的乳腺癌患者,和(或)1个及以上的近亲为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③单个个体患2个原发性乳腺癌e,并且首次发病年龄小于等于50岁;④发病年龄不限,同时2个或2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近亲患有任何发病年龄的乳腺癌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⑤具有血缘关系的男性近亲患有乳腺癌;⑥合并有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的既往史。

(3)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4)男性乳腺癌患者。

(5)具有以下家族史:①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级或二级亲属中符合以上任何条件;②具有血缘关系的三级亲属中有2个或2个以上乳腺癌患者(至少1个发病年龄小于等于50岁)和(或)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注:a.符合1个或多个条件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有必要进行专业性评估。

当审查患者的家族史时,父系和母系亲属的患癌情况应该分开考虑。

早发性乳腺癌和(或)任何年龄的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提示可能为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

在一些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的家系中,还包括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黑素瘤。

b.其他考虑因素:家族史有限的个体,例如女性一级或二级亲属小于2个,或者女性亲属的年龄大于45岁,在这种情况下携带突变的可能性往往会被低估。

对发病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考虑进行BRCA1/2基因突变的检测。

c.乳腺癌包括浸润性癌和导管内癌。

d.近亲是指一级、二级和三级亲属。

e.2个原发性乳腺癌包括双侧乳腺癌或者同侧乳腺的2个或多个明确的不同来源的原发性乳腺癌。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行乳管镜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真皮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二)乳腺触诊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婚姻史、既往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卵巢癌)。

绝经前妇女最好在月经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

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者,亦可结合仰卧位。

乳腺体检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按一定顺序,不遗漏乳头、乳晕区及腋窝部位,可双手结合。

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断。

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应提高警惕。

诊断时要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必要时可活检行细胞学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乳腺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乳腺X线检查、乳腺超声以及乳腺磁共振等。

1.乳腺X线摄影乳腺疾病的最基本检查方法,在检出钙化方面,具有其他影像学方法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对致密型乳腺、近胸壁肿块的显示不佳,且有放射性损害,对年轻女性患者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常规体位包括双侧内外侧斜位(MLO)及头尾位(CC)。

对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补充体位。

为使病灶显示效果更佳,必要时可开展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如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等。

(1)适应证:适用于筛查性人群及诊断性患者的乳腺检查1)无症状人群的筛查2)适龄女性筛查或其他相关检查发现乳腺异常改变3)有乳腺肿块、局部增厚、异常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症状4)良性病变的短期随诊5)乳腺癌保乳术后的随诊6)乳房修复重建术后7)引导定位及活检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查体未见异常的妇女,不建议首先进行乳腺X线检查。

妊娠期女性通常不进行乳腺X线摄影。

(2)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2.乳腺超声超声检查因其简便易行、灵活直观、无创无辐射等特点,适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

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

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

常规超声检查可以早期、敏感的检出乳腺内可疑病变,通过对病变形态、内部结构及周围组织改变等特征的观察,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变内血流情况,确定病变性质。

超声造影可以显示病灶内微血管分布、走形、血流动力学差异以及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对于良恶性病灶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弹性成像可以评价组织硬度,对于部分乳腺病变的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

(1)适应证:1)有乳腺相关症状者:触诊发现乳腺肿物、乳头溢液、乳头内陷、局部皮肤改变等。

2)无症状的乳腺癌高危人群乳腺检查。

3)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补充检查。

4)乳腺良性病变的随访;乳腺癌术后随访;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随访等。

5)介入性超声:超声引导细针/空芯针穿刺活检及术前定位等。

(2)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

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乳腺MRI检查的优势在于敏感性高,能显示多病灶、多中心或双侧乳腺癌病灶,并能同时显示肿瘤与胸壁的关系、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制订手术方案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缺点在于特异性中等,假阳性率高,对微小钙化性病变显示不满意,此外检查时间长、费用昂贵。

不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建议使用高场强MR设备及乳腺专用相控阵线圈,扫描体位为俯卧位,扫描序列包括T1WI序列(包括不抑脂序列,以及与增强序列相同的抑脂序列)、T2WI(加抑脂序列)、增强扫描序列(包括横断位动态增强扫描及矢状位扫描)。

(1)适应证适应证:1)乳腺X线摄影和超声对病变检出或确诊困难者2)乳腺癌术前分期及筛查对侧乳腺肿瘤3)评价新辅助化疗疗效4)寻找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原发灶5)乳腺癌术后鉴别治疗后瘢痕与肿瘤复发6)评估肿块切除术后切缘阳性患者的残留病灶7)乳腺假体植入术后评价8)高危人群的乳腺癌筛查9)引导乳腺病灶的定位及活检(2)禁忌证1)体内有起搏器、外科金属夹等铁磁性物质及其他不得接近强磁场者2)具有对任何钆螯合物过敏史者3)幽闭恐惧症者4)妊娠期妇女(3)诊断报告基本规范见附件1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Cancer Network, NCCN)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指南、日本乳腺癌学会(Japanese Breast Cancer Society, JBCS)指南及中国抗癌协会指南[1-4]。

(1)PET-CT检查适应证1)临床局部晚期、分子分型预后差、或有症状可疑存在远处转移的患者疗前分期(尤其是常规影像检查对是否存在远处转移难以判断或存在争议时);2)术后患者随访过程中可疑出现局部复发或转移,包括查体或常规影像检查出现异常、肿瘤标志物升高等(对于鉴别复发和放射性纤维化,PET-CT较其他常规影像检查具有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