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五年1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1)
1.β-内酰胺类(β-lactams):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 菌素类(cephalosporins)
2.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阿米卡星(amikacin)、
奈替米星(netilmicin) 3.大环内酯(macrolides):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 奇霉素(azithromycin) 4.喹诺酮类(quinolones):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2)
5.四环素类(tetracyelines):美他环素(metacycline)、多 西环素(doxycycline) 6.糖肽类与新型抗G+药物糖肽类(glycopeptide):万古霉素
(vancomycin)、利奈唑胺
7.磺胺类(sulfonamides):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延长点滴时间或持续给药
–不增加药物剂量
• 改变给药方法,有助于克服细菌耐药
55
5.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 PK/PD参数(1)
T>MIC (%)的预期值 T>MIC% :40%~50%,临床疗效85%以上 T>MIC% :60%~70%,最佳细菌学疗效 给药方案:多次给药使T>MIC的时间延长,达到 最佳疗效
2.抗菌药物PD的主要参数
① 最低抑菌浓度(MIC); ② 最低杀菌浓度(MBC); ③ 抗生素后效应(PAE) ④ 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 ⑤ 耐药突变选择窗(MSW),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
3.PK / PD 综合参数
AUC/MIC(AUIC):药-时曲线中,MIC以上AUC部分 Cmax/MIC:Cmax与MIC的比值 T>MIC:药物的有效时间
25
4.排泄过程(1)
肾排泄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肾排泄少,尿中亦可达
有效浓度
磺胺类、呋喃妥因、吡哌酸、诺氟沙星等尿中达较高浓度
肾功能减退者需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
26
4.排泄过程(2)
胆汁排泄
胆汁/血清比值
青霉素G 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 哌拉西林 苯唑西林 双氯西林 美洛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噻吩 拉氧头孢 头孢氨苄 0.5 1~2 0.5~0.8 10~15 0.2~0.4 0.05~0.08 10 0.7 0.4~0.8 1~ 2 0.16 头孢羟氨苄 1
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
林可霉素、磷霉素钙盐、 诺氟沙星
22
2.分布过程(1)
骨格
克林霉素、林可 霉素、磷霉素、 氟喹诺酮类(血 浓度的0.3~2倍)
前列腺
喹诺酮类、大环内 酯类、SMZ-TMP、 四环素类
脑脊液
浆膜腔 氯霉素、SD、SMZ、TMP, 关节腔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 醇、甲硝唑、美洛西林、 拉氧头孢、无环鸟嘌呤、 阿糖腺苷、氟康唑等
第二节 抗感染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一、抗菌药物药动学
吸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分布
药动学
代谢 排泄
(一)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1.吸收过程(1)
吸收80%~90%以上 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莫 西林、多西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甲硝唑、氟 胞嘧啶、SMZco、SDco、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依诺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 加替沙星、吉米沙星、金刚烷胺、扎西他滨、司 他夫定、拉米夫定
• 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
以MIC试验中的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累积抑菌百分率
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可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效价强度
• 杀菌曲线(killing curve,KC)
以药物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不同时间的菌落数对数 (lgCFU/ml)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是抗菌药物效应动 力学曲线
• 联合药敏指数(FIC) FIC=MICA联/MICA单+MICB联/MICB单 FIC 指数评价联用效果
(3)按抗菌药物的浓度与PAE的关系分类
(1)浓度依赖性
Concentration-dependence
(2)时间依赖性
Time-dependence
(4)PAE的临床意义及合理用药
药物浓度>MIC的时间 设计给药方案 最佳给药间隔的确定
+
PAE的时间
两药联合PAE值 比单用PAE之和
协同 相加 无关 拮抗
病原微生物: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病等
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单纯细菌感染或一种致病菌感染向协同感染或复合感染发展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严重 抗生素后遗效应引发菌株变异、种群变迁 一些原来得到控制的疾病死灰复燃
临床致病菌分布特点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苯唑西林、头孢唑林、 头孢曲松、红霉素
<10%
头孢噻吩 头孢拉定
24
3.代谢过程
氯霉素
异烟肼、磺胺类
肝药酶抑制剂
肝药酶诱导剂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三唑类抗真菌药
异烟肼 利福平
氯霉素
利福平:肝内乙酰化,活性下降 头孢噻肟:代谢为去乙酰头孢噻肟,活性原形及代谢物经 肾或肝胆系统排出体外 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经肝脏代谢
*(二)抗菌药物药效学的相关参数
• 最小抑菌浓度(MIC
minimal inhabitory concentration)
• 最小杀菌浓度 (MBC minimal
• 敏感性判断:C血 >5MIC C血 ≥MIC C血 <MIC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高度敏感 中度敏感 耐 药
*(二)依据PK/PD的抗菌药物分类和特点
3.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 续时间较长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 取决于峰浓度
抗菌作用与 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依赖且PAE或T1/2较长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 类、酮内酯类、两性霉 素B、甲硝唑
多数β -内酰胺类、 林可霉素类、氟胞嘧啶
低抗菌药物浓度。
• MSV:指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耐药菌 株可以被选择性富集
• 选择指数(selection,SI):MPC/MIC,用于比较抗菌药物
诱导突变菌株的能力,SI越大表明抗菌药物诱导产生耐药突变 菌株的能力越强
• 选择性压力(selection pressure):抗菌药物 -时间曲线上,低于M
注意某些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蛋白结合率
高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28
二、抗菌药物药效学
*(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esistance)
固有性
intrinsic resistance
*获得性
aquired resistance
1 2 3 4 5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active efflux)
IC的曲线下面积
三、抗菌药物的PK/PD
(一)PK/PD及其临床意义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不是人体的组织器官,而是致 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的三要素,PK/PD是决定三要素的重要依据
1.抗菌药物的PK主要参数
① 血浆半衰期(t1/2); ② 表观分布容积(Vd); ③ 清除率(CL); ④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⑤ 药峰时间(tmax); ⑥ 药峰浓度(Cmax); ⑦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细菌主动外排抗菌药物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 改变叶酸代谢途径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1)
1.β-内酰胺酶
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酶 头孢呋辛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菌株为主 耐药菌株极少
临床常见:沙雷菌属、类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临床不常见: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军团菌属 质粒介导,传播速度快
≤0.5 0.5~1.0 1~2 ≥2.0 协同 相加 无关 拮抗
•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 (1)PAE (post-antibiotic effect)的定义
2004 중점 사업 분야
(2)PAE学说
SME:亚MIC抑菌作用 sub-MIC effect
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 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从而使其靶位恢复正常功能及细菌恢复 再生长时间延长 PAME: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 post antibiotic macrophage enhancement 抗生素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 吞噬细胞的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生素与白 细胞协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
链阳霉素、四环素、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
主要参数 AUC0-24/MIC,Cmax/MIC
主要参数 T>MIC和T1/2
主要参数 T>MIC,PAE,T1/2
4.如何将PK/PD应用于临床
•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1日量1次给药
•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缩短给药间隔/增加给药频率
8.硝基咪唑类(nitroimidazoles):甲硝唑(metronidazole)
9.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氟康唑、伊曲康唑 10.其他类:林可霉素、磷霉素等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二)变态反应
(三)二重感染
口腔感染、白念珠菌肠炎、伪膜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
头孢孟多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3~4
0.4 0.1~0.5 0.3 0.1~0.3 10 8~12
亚胺培南
氨曲南
0.04
0.6
27
(二)药动学在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根据抗菌药物的分布特点选择药物 轻中度感染可选择口服途经给药。急重症感染采用非口 服方式给药 根据患者的病理状态(肝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第二十五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 一节 抗菌药物概述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相关定义
感染(infection):当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
主后,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
调等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 感染性疾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 抗感染药物: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含义较抗感药物略窄,不包括蠕虫 抗生素:微生物合成的能抑制和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
细菌主动外排
①主动流出泵 ②附加膜蛋白 ③外膜通道 ①②③组成主动外排系
改变靶位蛋白
1.细菌改变靶位蛋白与抗菌药 的亲和力,使抗菌药不能与其 结合 2.细菌改变必要靶位蛋白含量,
使抗菌药结合减少
改变叶酸代谢途径
磺胺类药等用量不足或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敏感细菌可改
变叶酸的代谢途径 产生较多的PABA 生成较多二氢叶酸合成酶 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2) 2.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D组链球菌和革兰
氏阴性杆菌
质粒传播
3.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革兰阴性菌产生 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腺苷酸转移酶 质粒传播
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
1.细菌细胞壁的障碍
2.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药物
减少药物单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
联合用药的评价与分析
• 首次接触效应(the first-esposure effect)
• 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 • 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V) • MPC:是指抑制细菌耐药突变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
多药物可分布至各 体腔,局部药物浓 度可达血药浓度的 50%~100%
23
2.分布过程(2)
胎儿/母体血浓度比值
>50%~100%
四环素类、氯霉素、磺 胺、呋喃妥因、羧苄西 林、氟喹诺酮类
>30%~50%
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两性霉素B、青霉素G、氨苄西林、
头孢哌酮、克林霉素
>10%~30%
20
1.吸收过程(2)
吸收30%~60%以上 吸收0.5%~3%或不吸收
氨苄西林、四环素等、红
头孢类(大多药物)、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类、两性霉素 B
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 钙、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21
选用口服抗菌药物时注意事项
中、轻度感染 危 重 感 染 细菌敏感且易吸收药物 静滴或静注 肺部感染;上尿路感染
1.β-内酰胺类(β-lactams):青霉素类(penicillins);头孢 菌素类(cephalosporins)
2.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阿米卡星(amikacin)、
奈替米星(netilmicin) 3.大环内酯(macrolides):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阿 奇霉素(azithromycin) 4.喹诺酮类(quinolones):莫西沙星(moxifloxacin)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2)
5.四环素类(tetracyelines):美他环素(metacycline)、多 西环素(doxycycline) 6.糖肽类与新型抗G+药物糖肽类(glycopeptide):万古霉素
(vancomycin)、利奈唑胺
7.磺胺类(sulfonamides):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延长点滴时间或持续给药
–不增加药物剂量
• 改变给药方法,有助于克服细菌耐药
55
5.时间依赖性β-内酰胺类 PK/PD参数(1)
T>MIC (%)的预期值 T>MIC% :40%~50%,临床疗效85%以上 T>MIC% :60%~70%,最佳细菌学疗效 给药方案:多次给药使T>MIC的时间延长,达到 最佳疗效
2.抗菌药物PD的主要参数
① 最低抑菌浓度(MIC); ② 最低杀菌浓度(MBC); ③ 抗生素后效应(PAE) ④ 防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 ⑤ 耐药突变选择窗(MSW),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
3.PK / PD 综合参数
AUC/MIC(AUIC):药-时曲线中,MIC以上AUC部分 Cmax/MIC:Cmax与MIC的比值 T>MIC:药物的有效时间
25
4.排泄过程(1)
肾排泄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利福平等肾排泄少,尿中亦可达
有效浓度
磺胺类、呋喃妥因、吡哌酸、诺氟沙星等尿中达较高浓度
肾功能减退者需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
26
4.排泄过程(2)
胆汁排泄
胆汁/血清比值
青霉素G 氨苄西林 羧苄西林 哌拉西林 苯唑西林 双氯西林 美洛西林 头孢唑林 头孢噻吩 拉氧头孢 头孢氨苄 0.5 1~2 0.5~0.8 10~15 0.2~0.4 0.05~0.08 10 0.7 0.4~0.8 1~ 2 0.16 头孢羟氨苄 1
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
林可霉素、磷霉素钙盐、 诺氟沙星
22
2.分布过程(1)
骨格
克林霉素、林可 霉素、磷霉素、 氟喹诺酮类(血 浓度的0.3~2倍)
前列腺
喹诺酮类、大环内 酯类、SMZ-TMP、 四环素类
脑脊液
浆膜腔 氯霉素、SD、SMZ、TMP, 关节腔
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 醇、甲硝唑、美洛西林、 拉氧头孢、无环鸟嘌呤、 阿糖腺苷、氟康唑等
第二节 抗感染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
一、抗菌药物药动学
吸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分布
药动学
代谢 排泄
(一)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
1.吸收过程(1)
吸收80%~90%以上 氯霉素、克林霉素、头孢氨苄、头孢拉定、阿莫 西林、多西环素、利福平、异烟肼、甲硝唑、氟 胞嘧啶、SMZco、SDco、氧氟沙星、洛美沙星、 依诺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 加替沙星、吉米沙星、金刚烷胺、扎西他滨、司 他夫定、拉米夫定
• 累积抑菌百分率曲线
以MIC试验中的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以累积抑菌百分率
为纵坐标绘制曲线,可比较不同抗菌药物的效价强度
• 杀菌曲线(killing curve,KC)
以药物作用时间为横坐标,以不同时间的菌落数对数 (lgCFU/ml)为纵坐标绘制曲线,是抗菌药物效应动 力学曲线
• 联合药敏指数(FIC) FIC=MICA联/MICA单+MICB联/MICB单 FIC 指数评价联用效果
(3)按抗菌药物的浓度与PAE的关系分类
(1)浓度依赖性
Concentration-dependence
(2)时间依赖性
Time-dependence
(4)PAE的临床意义及合理用药
药物浓度>MIC的时间 设计给药方案 最佳给药间隔的确定
+
PAE的时间
两药联合PAE值 比单用PAE之和
协同 相加 无关 拮抗
病原微生物: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病等
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
单纯细菌感染或一种致病菌感染向协同感染或复合感染发展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细菌耐药性严重 抗生素后遗效应引发菌株变异、种群变迁 一些原来得到控制的疾病死灰复燃
临床致病菌分布特点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妥布霉素、阿米卡星、 苯唑西林、头孢唑林、 头孢曲松、红霉素
<10%
头孢噻吩 头孢拉定
24
3.代谢过程
氯霉素
异烟肼、磺胺类
肝药酶抑制剂
肝药酶诱导剂
大环内酯类 喹诺酮类 三唑类抗真菌药
异烟肼 利福平
氯霉素
利福平:肝内乙酰化,活性下降 头孢噻肟:代谢为去乙酰头孢噻肟,活性原形及代谢物经 肾或肝胆系统排出体外 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经肝脏代谢
*(二)抗菌药物药效学的相关参数
• 最小抑菌浓度(MIC
minimal inhabitory concentration)
• 最小杀菌浓度 (MBC minimal
• 敏感性判断:C血 >5MIC C血 ≥MIC C血 <MIC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高度敏感 中度敏感 耐 药
*(二)依据PK/PD的抗菌药物分类和特点
3.依据PK/PD抗菌药物分类
浓度依赖性 时间依赖性
与时间有关,但抗菌活性持 续时间较长
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 取决于峰浓度
抗菌作用与 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
时间依赖且PAE或T1/2较长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 类、酮内酯类、两性霉 素B、甲硝唑
多数β -内酰胺类、 林可霉素类、氟胞嘧啶
低抗菌药物浓度。
• MSV:指MIC与MPC之间的浓度范围,在此范围内,耐药菌 株可以被选择性富集
• 选择指数(selection,SI):MPC/MIC,用于比较抗菌药物
诱导突变菌株的能力,SI越大表明抗菌药物诱导产生耐药突变 菌株的能力越强
• 选择性压力(selection pressure):抗菌药物 -时间曲线上,低于M
注意某些对肝药酶有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蛋白结合率
高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产生的相互作用
28
二、抗菌药物药效学
*(一)抗菌药物的耐药性(resistance)
固有性
intrinsic resistance
*获得性
aquired resistance
1 2 3 4 5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active efflux)
IC的曲线下面积
三、抗菌药物的PK/PD
(一)PK/PD及其临床意义
抗菌药物的作用靶点不是人体的组织器官,而是致 病菌。药物-人体-致病菌是确定抗菌药物给药方案 的三要素,PK/PD是决定三要素的重要依据
1.抗菌药物的PK主要参数
① 血浆半衰期(t1/2); ② 表观分布容积(Vd); ③ 清除率(CL); ④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⑤ 药峰时间(tmax); ⑥ 药峰浓度(Cmax); ⑦ 血浆蛋白结合率
细菌主动外排抗菌药物 改变药物作用的靶位蛋白 改变叶酸代谢途径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1)
1.β-内酰胺酶
青霉素酶 头孢菌素酶 头孢呋辛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菌株为主 耐药菌株极少
临床常见:沙雷菌属、类杆菌属、假单胞菌属
临床不常见:黄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军团菌属 质粒介导,传播速度快
≤0.5 0.5~1.0 1~2 ≥2.0 协同 相加 无关 拮抗
• 抗菌药物后效应(PAE) (1)PAE (post-antibiotic effect)的定义
2004 중점 사업 분야
(2)PAE学说
SME:亚MIC抑菌作用 sub-MIC effect
抗生素与细菌短暂接触后,抗生素与细菌靶位持续性结合,引 起细菌非致死性损伤,从而使其靶位恢复正常功能及细菌恢复 再生长时间延长 PAME: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 post antibiotic macrophage enhancement 抗生素与细菌接触后,菌体变形,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并促进 吞噬细胞的趋化和释放溶酶体酶等杀菌物质,产生抗生素与白 细胞协同效应,从而使细菌损伤加重,修复时间延长。
链阳霉素、四环素、 碳青霉烯类、糖肽类、 大环内酯类、唑类抗真菌药
主要参数 AUC0-24/MIC,Cmax/MIC
主要参数 T>MIC和T1/2
主要参数 T>MIC,PAE,T1/2
4.如何将PK/PD应用于临床
•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1日量1次给药
•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缩短给药间隔/增加给药频率
8.硝基咪唑类(nitroimidazoles):甲硝唑(metronidazole)
9.抗真菌药(antifungal drugs):氟康唑、伊曲康唑 10.其他类:林可霉素、磷霉素等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一)毒性反应
(二)变态反应
(三)二重感染
口腔感染、白念珠菌肠炎、伪膜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
头孢孟多
头孢呋辛 头孢噻肟 头孢他啶 头孢唑肟 头孢曲松 头孢哌酮
3~4
0.4 0.1~0.5 0.3 0.1~0.3 10 8~12
亚胺培南
氨曲南
0.04
0.6
27
(二)药动学在抗菌药物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根据抗菌药物的分布特点选择药物 轻中度感染可选择口服途经给药。急重症感染采用非口 服方式给药 根据患者的病理状态(肝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
第二十五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第 一节 抗菌药物概述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抗菌药物相关定义
感染(infection):当病原微生物或条件致病性微生物侵入宿
主后,进行生长繁殖,并释放毒素或导致机体内微生态平衡失
调等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 感染性疾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统称为感染性疾病 抗感染药物: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药物 抗微生物药物:含义较抗感药物略窄,不包括蠕虫 抗生素:微生物合成的能抑制和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
细菌主动外排
①主动流出泵 ②附加膜蛋白 ③外膜通道 ①②③组成主动外排系
改变靶位蛋白
1.细菌改变靶位蛋白与抗菌药 的亲和力,使抗菌药不能与其 结合 2.细菌改变必要靶位蛋白含量,
使抗菌药结合减少
改变叶酸代谢途径
磺胺类药等用量不足或长期应用,磺胺类药物敏感细菌可改
变叶酸的代谢途径 产生较多的PABA 生成较多二氢叶酸合成酶 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
细菌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2) 2.氯霉素乙酰转移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D组链球菌和革兰
氏阴性杆菌
质粒传播
3.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革兰阴性菌产生 磷酸转移酶、乙酰转移酶、腺苷酸转移酶 质粒传播
细菌改变细胞外膜的通透性
1.细菌细胞壁的障碍
2.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药物
减少药物单剂量 延长给药间隔
联合用药的评价与分析
• 首次接触效应(the first-esposure effect)
• 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 • 突变选择窗(mutant selection window,MSV) • MPC:是指抑制细菌耐药突变株被选择性富集扩增所需的最
多药物可分布至各 体腔,局部药物浓 度可达血药浓度的 50%~100%
23
2.分布过程(2)
胎儿/母体血浓度比值
>50%~100%
四环素类、氯霉素、磺 胺、呋喃妥因、羧苄西 林、氟喹诺酮类
>30%~50%
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两性霉素B、青霉素G、氨苄西林、
头孢哌酮、克林霉素
>10%~30%
20
1.吸收过程(2)
吸收30%~60%以上 吸收0.5%~3%或不吸收
氨苄西林、四环素等、红
头孢类(大多药物)、 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类、两性霉素 B
霉素、林可霉素、磷霉素 钙、诺氟沙星、环丙沙星
21
选用口服抗菌药物时注意事项
中、轻度感染 危 重 感 染 细菌敏感且易吸收药物 静滴或静注 肺部感染;上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