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22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寓言四则 杞人忧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2寓言四则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字正腔圆、流畅地朗诵课文。

结合关键文言词语的注释,翻译全文,梳理重点文言现象。

3.调动自己的体验,把握寓言的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技能,参与辩论,锻炼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4.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寓言,发展创新思维。

5.结合链接材料,深度钻研“杞人忧天"的内涵,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重难点:1.结合关键文言词语的注释,翻译全文,梳理重点文言现象。

2.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技能,参与辩论,锻炼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

3.结合链接材料,深度钻研“杞人忧天”的内涵,学习人物精神。

教学过程一、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明确文体特点1.导入:观看电影《流浪地球》宣传片。

2.了解《列子》及其作者。

3.根据两张图片,复述对应的寓言故事及其阐发的道理,明确寓言的文体特点。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是一种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

二、明确目标,主动达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励学生主动达标。

三、读以感悟·听读课文1.听朗诵,跟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2.在听读后,你能读准以下字词的读音吗?杞国、亡所寄、废寝、彼之所忧、亡处亡气、星宿、充塞、中伤、躇步跐蹈、舍然大喜四、译读课文,疏通文意1.请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尝试把握寓言的思路,思考3分钟。

2.细读文本,思考问题:(1)杞人为何而忧?“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结合课下注释可知:杞人担忧的是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2)杞人忧成何状?废寝食者:“……者”意思是“……的人",杞人忧天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3)谁来解忧“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彼指的是那个杞国人,忧彼之所忧意思是:为那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晓,告知,开导。

所以,另外又有个人为那个杞国人的担忧而担忧,就去开导他。

第22课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 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2课寓言四则《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2.《杞人忧天》教学设计微解读:与杞人交友《杞人忧天》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脚踏大地,却成天害怕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至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

这则寓言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一直以来,这是本则寓言的“确定价值"。

作者运用夸张、荒诞的手法,将杞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人们总是站在一种优越感的角度,用嘲讽的态度鄙视着他。

然而,杞人真的就是这么一个不堪之人吗?杞人能思考到别人毫不关注的事,这是不是思维的敏锐和超前?杞人活在当下,却牵挂着未来的世界,这是不是忧患意识?朋友一番开导后,杞人并没有陷入忧虑之中无法自拔,而是“舍然大喜”,这是不是性格中的信赖与豁达?甚至有点可爱?散文家周国平先生的《杞人是一位哲学家》说:杞人并非庸人,而是哲学家。

因为,当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过日子的时候,他的眼光却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灭的道理。

天,按常理不会毁灭,但常识是真理吗?哲学就是一门突破常识的科学。

(当然周国平先生只是站在文学的角度而不是科学的角度)。

本微课将用现代的眼光来评判、分析杞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微设计:一、初读课文,了解故事。

列子,战国时道家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郑国人(今河南省郑州市)人。

《列子》一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故事。

“列子御风"的故事:相传他修道九年之后,能御风而行。

《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圈出不懂的字词。

2、同桌释疑。

3、全班释疑。

教师引导难点字词:奈何:为何,为什么奈……何:对……怎么办,把……怎么样●口语运用:你奈我若何?●拓展: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4、学生熟读课文,点1生复述课文。

杞人忧天 优质教案

杞人忧天 优质教案

《杞人忧天》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

2.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3.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难点: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大意,了解寓意。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展示《守株待兔》和《亡羊补牢》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然后归纳出寓言的特点,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谈话导入课题。

二、新课讲授1.介绍列子2.介绍《列子》(一)读“忧”(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1.音频范读。

让学生把有疑惑的字词圈画出来。

2.学生自由朗读。

不懂的字词可以和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3.字音检测。

指生回答。

(亡、中伤、舍然、星宿、躇步跐蹈、充塞四虚)(二)解“忧”(读通文意,理清情节)1.小组讨论,结合课文注释把故事译成现代汉语。

思考下列问题:(用原文回答)(1)杞人所忧何事?(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2)忧成何状?(废寝食者)(3)谁来解忧?(晓之者)(4)如何解忧?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5)是否解忧?(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2.字词检测亡:通假字,同“无”,没有。

舍:通假字,同“释”,消除。

若:你。

奈何:为什么。

3.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提示:人物+事件+结果)杞人担心天地崩坠,没有容身之处,以至于寝食难安,通过别人的开导,最后消除了疑虑。

(三)悟“忧”(读懂寓意)1.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性格和语气。

(分组读----学生上台展示)(1)杞人的语气应该是忧愁满腹。

(2)劝说者的语气应该是耐心细致。

2. 从“杞人忧天”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

4.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强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三、课堂小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关于列子的杞人忧天教案教学设计大全

关于列子的杞人忧天教案教学设计大全

关于列子的《杞人忧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大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2)能够分析并概括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3)能够运用文中的成语和典故,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等方法,解读故事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3)提高自己的朗读、复述、表演等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教导他们面对生活中的忧虑和困难时,要学会正确对待,保持乐观的心态;(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眼前的生活,不做无谓的忧虑;(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和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2)成语和典故的掌握和运用;(3)故事主题思想和寓意的领悟。

2. 教学难点:(1)对比、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2)朗读、复述、表演等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列子及其作品《杞人忧天》;(2)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情节,掌握人物形象;(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成语和典故的来源及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展示:(1)选取部分学生进行故事朗读、复述或表演;(2)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效果。

5. 寓意讲解:(1)引导学生领悟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2)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忧虑和困难,保持乐观心态。

四、作业布置1. 背诵故事内容;2. 运用故事中的成语和典故,写一篇小短文;3. 思考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忧虑现象,谈谈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 《曹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 《曹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曹人
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杞人忧天》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讨论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二、教学准备
1. 课文:《杞人忧天》
2. 教学材料:课堂小组讨论题目、PPT等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
1. 给出故事标题《杞人忧天》,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 引发学生探讨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小事而忧虑的现象。

步骤二:阅读理解
1. 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杞人忧天》。

2. 学生回答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以检测他们的理解能力。

步骤三:分组讨论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一些与故事相关的讨论题目,如:为什么杞人一直忧天?他的忧虑是否有道理?他的行为对社会有何影响?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帮助他们整理自己的观点。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
1.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2. 教师总结各组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忧虑、乐观和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
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教师评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收集他们的答案并进行评分。

五、拓展研究
1. 鼓励学生在家里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2. 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忧虑与积极心态的辩论赛。

以上是《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教案精彩5篇

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教案精彩5篇

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教案精彩5篇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教案篇一这个故事,载于《列子·天瑞篇》。

大约三千年前,现在河南杞县地方,有个小国,叫做杞国。

杞国有一个人,老爱瞎操心,明明不用担忧的事情,他也总是不能放心。

最可笑的是:他长年害怕天会坍下来。

时时刻刻在嘀咕着:“天啊,你这么大,又这么高,一旦坍下来,可怎么办呢!咳,叫我躲到那里去才安全呢?……”因此,他日夜忧愁,寝食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有个好心的人,见他如此苦恼,便去劝慰他道:“天,不过是积聚起来的气体,哪里都有气,你整天在气里呼吸活动,等于是整天在天里生活着,为什么还要怕天会坍下来呢?”这人听了果然明白了一些,可是他还不敢放心,他说:“即使天不会坍下来,日月星辰难道不会掉下来吗?地难道也不会坏吗?地要是往下一陷落,可怎么办啊!……”“札人忧天”,常被用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但是从现代科学的观念看来,杞人之忧未必没有道理。

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教案篇二【杞人忧天】(qǐ rén yōu tiān)【解释】杞:周代诸侯国名,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

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

忧天:担心天会掉下来。

老是怕天塌下来,以至于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比喻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主谓式【近义词】庸人自扰、杞人之忧、伯虑愁眠【反义词】无忧无虑、若无其事【押韵词】啮雪餐毡、心不在焉、冲锋陷坚、航海梯山、虎体鹓班【成语故事】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再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第22课《杞人忧天》教案

第22课《杞人忧天》教案
举例:解释寓言中“忧天”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的“忧天”行为。
-难点二:正确运用成语。成语的正确运用是学生语言表达中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人自扰”的用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难点三: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分析寓言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寓言的基本概念。《杞人忧天》是一篇寓言故事,它通过讲述一个虚构的故事来传达某种道理或教训。寓言故事在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生活、理解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杞人忧天》这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杞人如何因为对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而影响到自己的生活,以及其他人如何帮助他走出误区。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寓意和成语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理解寓言的深层寓意,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杞人忧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克服过度焦虑”。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情景再现来体验寓言的寓意。
举例:讨论故事中其他人对杞人的态度是否合理,如何用批判性思维看待这个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2课《杞人忧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过度担心、焦虑的情况?”比如,担心考试不理想,或者害怕参加比赛失败。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杞人忧天》的奥秘。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杞人忧天》田春雨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杞人忧天》田春雨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课题:《杞人忧天》主备教师田春雨审阅七年级语文组授课教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探究案教师导学过程学生学习笔记【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识记生字词。

2.翻译全文内容。

3.理解文章内容,探究文章的寓意。

【探究目标】一、熟读全文,1.给以下生字注音:杞()人忧天躇()步跐()蹈()星宿()中()伤充塞()2.给文章正确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二、翻译全文内容:你有不理解的字词、语句吗?先请同学帮忙,合作解决,大家都不理解的提出来跟老师交流。

最后写出全文的翻译。

三、理解文章的内容:a、杞人为什么而忧天?开导他的人是如何开导他的?b、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c、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忧虑,你是怎样看待这些忧虑的?d、审读课文,根据自已掌握的自然知识,小组合作探讨,看看文中“晓之者”的话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不科学的?检测提升案教师导学过程学生学习笔记【达标检测】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

2、奈何忧崩坠乎?3、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二、翻译下列子:a、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b、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c、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d、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二、有人说:古人忧天不足取,可是现在环境日益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今人该“忧天”了,你怎么看?请把探究结果写成一篇调查报告!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有关杞人忧天的优秀教案(精选4篇)

有关杞人忧天的优秀教案(精选4篇)

有关杞人忧天的优秀教案(精选4篇)有关杞人忧天的优秀篇1教学目标: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出示投影)。

三、朗读课文,听读,自读,正音。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

4、正音:杞(qi)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e)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

(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3)奈地坏何?(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投影出示)六、拓展讨论: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九、课堂总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杞人忧天》公开课教学设计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总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领悟语言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的人格。

总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小游戏:出示图片,让同学们猜成语寓言故事,并理解其意思,如不能猜出的将受到“惩罚”。

我还以为会有同学猜不到,正担心你们会受点苦头呢。

没想到,我杞人忧天了。

二、检查预习1.作者作品介绍。

2.生难字词。

三、新授(一)反复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注音节奏。

(二)结合文下注解疏通文意。

(三)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1.故事起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2.故事发展: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3.故事结尾: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四)问题探究1.“杞人忧天”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口中常出现的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你知道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吗?杞人忧天:比喻缺乏根据且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近义词:庸人自扰反义词:乐天安命、无忧无虑、高枕无忧、若无其事。

2.杞人为什么而忧天?他为什么有忧天地崩坠的想法?谈谈你的理解。

原因:天地崩坠,身无所寄。

对宇宙的认识有限,缺乏起码的常识和经验。

把天空看作一块大石板一样的物质,因而担心它碎裂崩塌。

忽视了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为了一件从未发生的事而操心。

理解:对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恐惧心理。

3.作者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杞人忧天有什么讽刺意味?要消除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忧虑。

讽刺那种害怕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徒然自扰的庸人。

(五)拓展延伸你怎样理解“天地崩坠”?你认为可能发生这些事情吗?今天我们要不要“忧天”?结合生态环境问题,从中我们还受到了什么启示?“天地崩坠”可以理解为地球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它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地破坏。

面对自然灾害,人们很难预知,亦无法阻挡。

所以今天的我们应该具备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杞人忧天》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杞人忧天》最新优秀公开课教案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3)奈地坏何? (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二、 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 (出示投影)
三、 朗读课文,听读 ,自读, 正音。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4、正音:杞(qi)人 躇(chu)步 跐(ci)蹈 舍(she)然 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
于:(1)闻之于宋君:向 (2)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从
之:(1)宋之丁氏:助词,的 (2)有闻而传之者:代这句话
(3)国人道之:代这件事 (4)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4、检测自学效果
(1)字词检测 (活动:找出正确的解释)
(2)翻译课文,(活动:学生创造性复述课文)
5、细读:理解寓意。
(1)挖井得到一人,本是一闹剧,如果宋君让你去查案,这一闹剧该由谁负责?(2)从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不若无闻也。( ) (4)得一人之使( )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情节及寓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讽刺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如何运用比喻和讽刺手法进行写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忧虑,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比喻和讽刺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2)比喻和讽刺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成语“杞人忧天”的来源和含义。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字典或小组讨论,学习生字词。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释比喻和讽刺手法。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寓意。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讽刺手法。

(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比喻和讽刺手法,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短文。

(2)学生互相评改,教师进行反馈。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总结课文中的比喻和讽刺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思考课文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课文寓意和情感态度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篇一:《杞人忧天》教学设计(简案)《杞人忧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深圳明德实验学校张丽丽【教学目标】1. 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2. 了解其他关于“恐惧”的成语及故事。

3. 学会面对恐惧,用合适的方式克服恐惧。

【教学重点】1. 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2. 学会面对恐惧,用合适的方式克服恐惧。

【教学难点】理解“杞人忧天”的故事内容,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看同学的表情猜猜心情。

2.小结: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人人都有“喜、怒、哀、惧”。

二、学习故事“杞人忧天”(一)正音释题1.正音:杞;2.释题:杞人;忧;(1)讲杞国的小故事: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

(2)激发思考:这样一个小国家,几乎一半都被流星雨砸掉了,这里还活下来的人怎么样?(3)理解题目中的“忧”:担忧。

【还原情境:教师讲杞国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使能够在相关的历史背景中理解题目中“杞人”的含义,同时为后面杞人为什么“忧天”作铺垫。

】(二)自读思考1.学生带着问题自读故事:(1)这个杞国人是个怎样的人?(胆小、神经质)(2)有一天,他突然开始担心起什么问题来?把他担心的问题找出来。

(3)他担心、恐惧时有什么表现呢?(越想越害怕、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精神恍惚、脸色憔悴)(4)他的朋友见他这样,又是怎么劝导他的?(三)朗读指导1.读好劝告的语气;2.读好反问句;(四)想象说话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劝他呢?(五)交流感受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不要为了一些毫无根据、不切实际的事而担心、忧愁。

)【聚焦学生行为目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劝告、反问的语气。

】三、拓展学习有关恐惧的成语1.学生汇报有关恐惧的成语。

2.出示一些关于恐惧的词语,引导学生用其中一个的词语说话。

3.拓展有关恐惧的成语故事:杯弓蛇影、惊弓之鸟、吴牛喘月。

初中语文22《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22《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22《杞人忧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杞人忧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描述文章大意。

(通读)2.分析其中人物形象。

(品读)3.理解寓言的寓意。

(思读)4.联系生活实际,多方位的解读这则寓言故事。

(悟读)教学重难点:1.分析其中人物形象。

(重点)2.联系生活实际,多方位的解读这则寓言故事。

(难点)教学过程一、寓言导入1.寓言故事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寓言故事往往源远流长,即使是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也有着它的意义,足以可见它强大的思想启示性。

2.看猜成语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刻舟求剑3.学生描述寓意。

二、展示目标1.描述文章大意。

(通读)2.分析其中人物形象。

(品读)3.理解寓言的寓意。

(思读)4.联系生活实际,多方位的解读这则寓言故事。

(悟读)三、通读理解文章大意1.齐读文章,复习文章大意,分角色复述寓言故事,明确学生的复述的部分——杞人、晓之者、旁白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另外又有个人为这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兴。

2.读课文思考问题①杞人忧什么事情呢?②晓之者如何帮助杞人消除忧虑?③杞人的忧虑最终解除了吗?请同学们尽量用原文回答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天,积气耳,无处无气晓日月星宿,亦积气中地,积块耳,充塞四虚释然释然大喜四、品读评析人物形象齐读文章,复习文章大意,分角色朗读1.杞人人物形象明确:①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

杞人忧天教案

杞人忧天教案

杞人忧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故事内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明白不能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

3、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难点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个人啊,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以至于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你们说这个人是不是很奇怪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杞人忧天”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理解文意1、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检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

(四)深入探究1、思考:杞人为什么会忧天?2、讨论:杞人的忧虑有没有道理?3、引导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像杞人那样毫无根据地担忧。

(五)联系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像杞人一样过度担忧的时候呢?我就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我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

考试前一天晚上,我特别紧张,担心自己考不好。

我不停地想:“要是题目太难了怎么办?要是我忘记了知识点怎么办?”越想越害怕,结果一晚上都没睡好。

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因为精神状态不好,发挥得也不太理想。

后来我反思自己,其实那些担忧都是多余的,只要我平时认真学习,做好准备,就不应该过分担心。

就像我们有时候担心作业写不完,担心考试成绩不好,担心和同学闹矛盾。

其实很多时候,只要我们认真去做,积极面对,这些担心往往是不必要的。

(六)总结拓展1、总结“杞人忧天”这个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2、让学生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精选7篇)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精选7篇)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杞人忧天优秀教案(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杞人忧天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杞人忧天优秀教案篇1教材及学情分析:本单元所选几篇课文分别是童话、诗歌、神话、寓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本文是一则寓言,有深刻的寓意。

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做到“温故而知新”。

尽管学生初学文言文,需要教师适当点拨,但是教师依然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不可越俎代庖。

并且,教师要在高效驾驭文本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

教学目标:1、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究本文的深刻寓意,得到丰富的启迪。

3、有效训练学生的想象、表达、表演等能力,唤醒学生的发现意识。

4、渗透必要的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1、重点: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寓意,得到启迪。

2、难点:训练各种能力,引导学生“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画蛇添足》等多幅图画,让学生看图猜成语,然后归纳寓言的特点。

再结合学生的表现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

(例如:本来老师上课前还担心……现在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二、检查预习效果1、简介《列子》2、正音、释词。

三、师生合作,理解文章内涵活动一:读——疏通文意(1)教师范读——学生美读——分角色读(2)小组合作翻译——学生质疑——师生解惑活动二:想——大胆发现(1)杞人所忧何事?结果如何?(2)“晓之者”是如何解惑的?对此你想做出怎样的评价?(3)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同学们还获得什么启示?(学生上台板书)活动三:辩——换种眼光看世界甲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乙方:我愿意给“杞人”点赞活动四:演——展示才华(1)读文本,看插图,自由想象、创造。

杞人忧天的列子课堂教案设计

杞人忧天的列子课堂教案设计

杞人忧天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指的是人们在面临问题或挑战时,过度担心和忧虑,对自己或别人的能力产生怀疑和质疑,从而失去了应有的信心和行动力。

许多人都曾经有过杞人忧天的经历,但是如果这种心态过度严重,就会成为各种问题和困难的源头,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学生摆脱杞人忧天的心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勇气,如何进行教育是需要思考的。

本文将以《杞人忧天》为例,讲述一次课堂教案设计,探索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杞人忧天的心态。

1.课前准备1.1.教材准备:教师需要准备《杞人忧天》的故事,可以选择朗读或播放动画片,同时请学生进行阅读。

1.2.预习任务:在课前,教师需要让学生进行预习任务,包括读完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并回答几个问题,例如:“为什么杞人要迁徙?”,“杞人迁徙后的生活如何?”等等。

1.3.班级讨论: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利用班级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相互交流和分享观点。

2.课堂教学2.1.阅读故事: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或朗读《杞人忧天》的故事,展示故事情节和描写方式。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图像或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2.2.围绕故事展开学习:在学生理解了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询问问题或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提取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如何摆脱杞人忧天的心态等。

2.3.分组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如何杜绝杞人忧天的心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互相借鉴和学习。

2.4.语言表述:教师可以在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之后,对学生的表述、语法和措辞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增强表达能力。

3.课堂作业3.1.写作任务:教师可以出具写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杞人忧天》故事的理解和思考,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有关杞人忧天的心态的文章,或者其他较为开放的题目。

3.2.读书笔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在阅读《杞人忧天》时的所思所想,文章可以包括自己对情节的理解、对主题的解读,以及学生自己的想法和感悟等。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杞人忧天》的主要内容,掌握成语“杞人忧天”的含义及用法。

(2)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提炼其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内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懂得珍惜时间,不做无谓的忧虑。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杞人忧天》的主要内容。

2.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提炼其中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1. 掌握成语“杞人忧天”的含义及用法。

2. 学会通过课内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杞人忧天(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寓意。

3. 课堂讲解(1)讲解成语“杞人忧天”的含义及用法。

(2)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提炼其中的道理。

4.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类似的忧虑现象。

(2)讨论如何克服无谓的忧虑,珍惜时间。

5. 课堂小结(2)强调成语“杞人忧天”的用法及寓意。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2. 运用成语“杞人忧天”造句。

3.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如何克服无谓的忧虑,珍惜时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作业检查: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成语“杞人忧天”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策略1. 生动讲解:用生动的语言和例子讲解成语“杞人忧天”,提高学生的兴趣。

2.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

【教学方案】杞人忧天示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杞人忧天》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主题。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寓言故事,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杞人忧天》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学会将课文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杞国的历史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让学生结合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形象和故事主题。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引导学生学会将课文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2)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练习。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学习范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将课文内容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短文,谈谈自己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3. 搜集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和鉴赏。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共22页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共22页

END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杞人忧天》优质公开课教案
6








高பைடு நூலகம்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杞人忧天
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准确翻译,概括寓意。

2、了解寓言故事蕴涵的深刻寓意,从中接受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深刻寓意。

难点:顺畅朗读,准确翻译。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由这句俗语,老师想到了古时候的一则成语故事——杞人忧天(投影出示)
二、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众生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列子》资料(出示投影)
三、朗读课文,听读,自读,正音。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鼓励学生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词,鼓励学生领读。

2、激发学生齐读速读
3、引导学生揣摩人物语气,再读课文。

4、正音:杞(qi)人躇(chu)步跐(ci)蹈舍(she)然中(zhong)伤(投影出示)
四、个别学生朗读、翻译,结合课下注释。

(出示投影)重点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2)充塞四虚,无处无块(3)奈地坏何?(4)奈何忧其坏?(投影出示翻译)
五、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寓意。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

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3、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投影出示)
六、拓展
讨论:1、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2、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九、课堂总结: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

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