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合集下载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结构与晶体结构第七章分⼦结构与晶体结构第⼀节离⼦键⼀、离⼦键的形成和特征1、离⼦键的形成电负性I1或Y1(KJ/mol)电离能很⼩的⾦属原⼦:Na 0.9 496K 0.8 419电⼦亲合能很⼤的⾮⾦属原⼦:Cl 3.0 -348.8O 3.5 -141电负性相差⼤的元素相遇,⼀失电⼦,⼀得电⼦,它们之间以静电引⼒相结合,形成离⼦键。

④:阳阴离⼦间具有静电引⼒,两原⼦的电⼦云间存在排斥⼒,两原⼦核间存在相互排斥⼒,当两原⼦接近到⼀定距离,引⼒=斥⼒,(此时整个体系能量最低),形成离⼦键。

2、离⼦键的特征①本质:阴、阳离⼦间的静电引⼒②⽆⽅向性、饱和性只要空间允许,尽可能多地吸引带相反电荷的离⼦(任何⽅向,尽可能多)。

但总体来说,有⼀定⽐例。

⼆、离⼦的特性1、离⼦的电荷离⼦化合物AmBn:A n+,B m-+n﹥+3,很少见2、离⼦的电⼦层结构简单阴离⼦的电⼦构型,⼀般与同周期希有⽓体原⼦电⼦层构型相同。

简单的阳离⼦构型:3、离⼦半径将阴阳离⼦看成是保持着⼀定距离的两个球体。

d = r+ + r-单位:pm(10-12m)规律:①同⼀元素:负离⼦半径>原⼦半径>正离⼦半径低价负离⼦半径>⾼价负离⼦半径低价正离⼦半径>⾼价正离⼦半径例:②同⼀周期从左到右,阳离⼦:正电荷数↑,半径↓阴离⼦:负电荷数↓,半径↓③同⼀主族电荷数基本相同,从上到下,半径↑(∵电⼦层增加)离⼦半径↓,离⼦间引⼒↑,离⼦键强度↑,熔、沸点↑,硬度↑第⼆节共价键理论1916年,路易斯提出共价键理论。

靠共⽤电⼦对,形成化学键,得到稳定电⼦层结构。

定义:原⼦间借⽤共⽤电⼦对结合的化学键叫作共价键。

对共价键的形成的认识,发展提出了现代价键理论和分⼦轨道理论。

⼀、价键理论(电⼦配对法)1、氢分⼦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应⽤量⼦⼒学)当两个氢原⼦(各有⼀个⾃旋⽅向相反的电⼦)相互靠近,到⼀定距离时,会发⽣相互作⽤。

每个H原⼦核不仅吸引⾃⼰本⾝的1s电⼦还吸引另⼀个H原⼦的1s电⼦,平衡之前,引⼒>排斥⼒,到平衡距离d,能量最低:E0﹤2E,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化学键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化学竞赛辅导测试题第一题: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

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__ 第_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_(气、液、固选一填入)态。

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__周期第____族元素。

第二题金属多卤化物中一般没有F离子,但少数一些含有F离子的多卤化物可以稳定存在,BaFBr就是一例。

在BaFBr晶体的四方晶胞(a=b≠c,α=β=γ=90°)中,Ba离子占据晶胞的体心附近与顶点的位置,F离子在晶体中构成一层层正方形网格,Br离子可看作构成类似F离子的网格,不同的是Br离子是ABAB型堆积的。

问:1、你认为金属多卤化物中一般没有F离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在右边的框中画出BaFBr的晶胞:3、晶体中同种离子的空间环境是否均相同?是否相同____分析:4、F、Br离子的阳离子配位数分别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题(18分)碳化硅(SiC)俗名“金刚砂”,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和性质。

其空间结构中碳硅原子相间排列,右图所示为碳化硅的晶胞(其中●为碳原子,○为硅原子)。

已知:碳原子半径为7.7×10-11m,硅原子半径为1.17×10-10m,SiC晶体密度为3.217g/cm3)1.SiC是晶体,碳、硅原子杂化类型都是,键角都是,三个碳原子和三个硅原子相间构成一个式(船、椅)六元环。

2.如右图所示碳化硅晶胞,从立方体对角线的视角观察,画出一维空间上碳、硅原子的分布规律(注意原子的比例大小和相对位置,至少画两个周期)3.从与对角线垂直的平面上观察一层碳原子的分布,请在二维平面是画出碳原子的分布规律(用●表示,至少画15个原子,假设片层碳原子间分别相切);计算二维空间上原子数、切点数和空隙数的比例关系再考虑该片层结构的上下各与其相邻的两个碳原子片层。

7.3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7.3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Cl 3p - 1251 kJ· mol - 1 (以上数据根据 I1 值估算) 左面 3 个轨道能量相近,彼此间均可组合,形成分子
轨道 ;但 Na 3 s 比左面 3 个轨道的能量高许多, 不能形成共价键,只以离子键相结合。
32
③ AO最大重叠原则AO Maximum Overlap :
AO不能任意组合,AO组合为MO时,根据
三角形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正四面体 三角形 三角双锥 分子构型
Cl Cl Al Cl
S H H
S O O O
H
H N
F
N
H H
F
O
O
F
三角形 V字构型
三角锥
正四面体 V字形 T字形
CO2
O3
OF2
XeF2 XeF4
中心原子 平面 三角 直线型 四面体 八面体 价层电子对 三角形 双锥 空间构型
HO Type LP
22
VBT,HOT和VSEPRT这些理论可以比较直观、较好的说 明共价键的形成和分子的几何构型,但它们也并非是完 美无缺的,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1)无法解释单电子离子的形成H2+ , 三电子离子He2+ 的存在; (2)O2中的三电子π键和O2 和B2分子磁性的大小. (3) 难以解释某些复杂分子以及有离域大π键的有机 分子的结构. 为此,1932年Mulliken和Hund提出MOT,这个理论的 核心是分子中的电子再不属于某一个原子所有,而是在 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这些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不能 再用AO来说明,只能用MO来说明.
叁键 ﹥ 双键 ﹥ 单键
结论:要尽量避免具有较大斥力的电子对分布 在互成90°的方向上。
8
二、VSEPRT判断分子结构的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VP

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分析生物大分子是指生命中的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巨大分子,它们是细胞组成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塑造和调控作用。

而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就是了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特征。

其中,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分析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本文将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一、晶体学基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晶体学的一些基础知识。

晶体学是研究晶体的科学,它通过分析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来了解物质的特性和行为。

晶体是一种具有长程有序的固态结构,其质地坚硬、透明、有角度和对称性等特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业。

晶体是由基本单位反复堆积而成的有序、均匀的三维空间排列结构,其构成物质的单位被称为晶胞。

晶胞的大小普遍在10^-10米到10^-6米之间,因此晶体的实际大小也是非常微小的。

晶体学家通常使用X射线衍射来解析晶体的结构,而晶体学技术则是将分析得到的X射线衍射数据转换为已知的晶体结构。

二、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的科研价值和应用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的科研价值和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可以提供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信息。

例如,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特征和结构,打开研究其生物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大门。

其次,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还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信息。

通过了解药物与靶分子的结合机制,科学家可以研发更有效的药物,从而为医学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的技术原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的长程有序排列结构,以X射线衍射为基础,重建出原子级的结构模型。

具体来说,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晶体生长晶体生长是进行晶体结构分析的第一步,它要求我们在实验条件下为生物大分子制备出具有长程有序结构的晶体。

晶体生长直接影响到晶体结构分析的成功与否,其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晶体生长条件,具体包括控制晶体生长时间、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四川大学近代化学基础第二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几个有关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分子轨道?
Basic concept
分子轨道(molecular orbital): 描述分子中电子运动的 波函数,指具有特定能量的某电子在相互键合的两个或 多个原子核附近空间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是多电子、 多中心的, 电子属于整个分子。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线性 组合而成 。例如: A+B→AB
对称性不同的则不能形成有效分子轨道,称它
为非键分子轨道。如 px-pz 。不能成键,称这种 组合为非键组合,形成非键分子轨道。
+
+ -
-
+
+ -
原子轨道的非键组合
成键三原则: ▲ 能量相近原理 决定成键的效率
▲ 最大重叠原理
▲ 对称性匹配
决定是否能成键
2 分子轨道的形成类型、形状和能量 由于原子轨道对称性不同,所以重叠而形 成的分子轨道类型也不一样,有对称性的原子 轨道重叠形成 σ 分子轨道,而反对称性的原子 轨道重叠形成π 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都有对应的能量及形状,其能量 和形状取决于原子轨道的类型和原子轨道的重 叠情况。
(5) F2:(9×2=18电子)
KK(σ2s)2(σ*2s)2(σ2px)2(π2py)2(π2pz)2(π*2py)2 (π*2pz)2 BO=1.
2 *2 2 Li2 1s 1s 2 s 2 2 2 *2 Be2 1s 1s 2 s 2 s 2 *2 2 2 1 1 1 s 1 s B2 2s 2 s 2 p y 2 pz 2 *2 C2 1s 1s 2 2 2 2 2s 2 py 2 pz 2s 2 *2 2 N2 1s 1s 2 2 2 2 2 p 2s 2s 2 py 2 pz 2 *2 2 2 1 1 2 2 O2 12s 1 s 2 px 2 p y 2 p z 2s 2s 2 py 2 pz *2 2 2 2 2 2 2 2 F2 12s 1 s 2s 2 s 2 p 2 p y 2 pz 2 p 2 p y z 2 *2 Ne2 1s 1s 2 2 2 2 2 2 2 2 2p 2s 2s 2 py 2 pz 2p 2p 2p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化学物质的结构。

在分子结构中,原子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来形成化学键,从而形成分子。

分子结构的确定涉及到原子的相对位置、连接方式以及构建分子的键角和键长等因素。

一个分子的分子结构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外部条件。

有时通过实验技术如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等来确定分子结构,也可以通过计算化学方法进行模拟预测。

分子结构对于化学性质的理解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分子结构决定了化学键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分子的稳定性、反应性以及结构对环境的相互作用。

例如,有机分子的分子结构确定了其化学反应类型和活性,从而影响了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传递。

晶体结构是指由一系列有序排列的分子结构或离子结构组成的固体物质的结构。

晶体中的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中按照规则的重复模式排列,形成周期性的长程有序性。

晶体结构决定了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电导率和热传导性等。

晶体结构的确定也需要通过实验技术如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等来进行。

通过实验技术,可以确定晶格常数、晶胞参数以及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位置。

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可以推导出晶体的晶体学所属类群。

晶体结构中的分子或离子以三维网络排列,每个晶节中都包含着完全相同的分子或离子。

晶体中的键角、键长和键类型等可以通过晶体结构来推断。

晶体结构通过周期性的空间群反应着晶体的对称性。

晶体结构(共78张PPT)

晶体结构(共78张PPT)
多为无色透明,折 射率较高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共价键结合,有方 向性和饱和性,键 能约80kJ/mol
Si,InSb, PbTe
金属键结合, 无方向性,配 位数高,键能 约80kJ/mol
Fe,Cu,W
范得华力结合 ,键能低, 约 8-40 kJ /mol
Ar,H2,CO2
熔点高
强度和硬度由中到 高,质地脆
闪锌矿〔立方ZnS〕结构 S
Zn
属于闪锌矿结构的晶体有β-SiC,GaAs,AlP,InSb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萤石〔CaF2〕型结构
立方晶系Fm3m空间群,
a0=0.545nm, Z=4。 AB2型化合物, rc/ra>0.732〔0.975〕 配位数:8:4
Ca2+作立方紧密堆积,
F-填入全部四面体 空隙中。 注意:所有八面 体空隙都未被占据。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钙钛矿〔CaTiO3〕结构
Ti
ABO3型
立方晶系:以

一个Ca2+和3个
O2-作面心立方
Ca
密堆积,
Ti4+占1/4八面体C空aT隙iO3。晶胞 配位多面体连接与Ca2+配位数
Ti4+配位数6,rc/ra=0.436(0.414-0.732)
Ca2+配位数12,rc/ra=0.96
O2-配位数6;
取决温度、组成、掺杂等条件,钙钛矿结构呈现立方、
四方、正交等结构形式。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基础
许多化学式为ABO3型的化合物,其中A与B两种阳 离子的半径相差颇大时常取钙钛矿型结构。在钙钛矿 结构中实际上并不存在一个密堆积的亚格子,该结构 可以看成是面心立方密堆积的衍生结构。较小的B离 子占据面心立方点阵的八面体格位,其最近邻仅是氧 离子。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
(4) N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CO 3 _________________
SCl2(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eF2(g) _______025 COCl2(ClCCl = 120°,OCCl = 120°)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的类型是_____,该分子 中 键有___________个, 键有____________个。PCl3(ClPCl = 101°)中心原子的杂化轨 道是______________,该分子中 键有_____________个。 1026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分子轨道的三条原则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1027 氧分子的分子轨道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键级为________________。
1003 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 (B) 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 (C)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 (D) 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 1004 按顺序(用符号>或<)排列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
(1)BaO,CaO,NaI,MgO,NaBr 的晶格能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As,Cl,Cs,Ni 的电离能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5 从以下热力学数据计算 AlF3 的晶格能。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PCl3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________,XeF2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 ________,SnCl2 的几何构型是 __________,AsF5 分子的几何构型是________,ClF3 分子 的几何构型是________。 1012 判断下列物种的空间几何构型,并指出中心原子(离子)的杂化轨道 分子或离子 HgCl2 Ni(CO)4 XeF4

第6章作业题解(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第6章作业题解(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2)CO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形,C原子以2个sp杂化 轨道分别与2个O原子形成共价键;SO2分子的空间构型 是折线形,S原子以2个sp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O原子形 成共价键。
(3)键是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键是原子轨道 以肩并肩方式重叠。
(4)MgO 晶体比Mg晶体的延展性差,石墨晶体比金刚石 的导电性好,SiO2晶体的硬度比SiCl4晶体大,I2晶体难 溶于水。
(4) 为什么室温下F2、Cl2为气体,Br2为液体,而I2为固体? 答:F2、Cl2、Br2、I2结构相似,分子量依次增大,因而分 子变形性增大,色散力增大,即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 其熔沸点也逐渐升高,所以常温下F2、Cl2为气体, Br2为 液体,而I2为固体。
17.填空:
(1)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等于3s23p6的+1价离子是K+,+2 价离子是 Ca2+,+3价离子是Sc3+,-1价离子是Cl-, -2价 离子是S2-。
HF分子
分子间力、 分子晶体 低

氢键
20.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高低顺序,并作简单 说明。
(1) KCl,KF,MgO,NaF
答:MgO>NaF>KF<KCl
随电荷减少、半径增大,离子键减弱。
r(Na)>r(Mg), r(F)<r(O), r(Na)<r(K), r(F)<r(Cl)。
(2) PF3,PI3 ,PBr3 , PCl3 答:PI3>PBr3>PCl3<PF3 随分子量增大,色散力增大,即分子间力增强, 熔点升高。
答:(1) CH3OH易溶于水,含羟基(-OH),且为极性分 子,有氢键作用。
(2) 丙酮易溶于水,极性分子,且与H2O分子之间有氢 键作用。

第三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习题解答

第三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习题解答

第三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习题解答一、是非题1. 原子在基态时没有未成对电子,就一定不能形成共价键。

2. 由于CO2、H2O、H2S、CH4分子中都含有极性键,因此皆为极性分子。

3. 基态原子中单电子的数目等于原子可形成的最多共价键数目。

4.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分子均为极性分子。

5. 通常所谓的原子半径,并不是指单独存在的自由原子本身的半径。

6. 按照分子轨道理论O22—, O2, O2+, O2—的键级分别为1,2,2.5 和1.5,因此它们的稳定性次序为O22—>O2>O2+>O2—。

7. 由于Fe3+的极化力大于Fe2+,所以FeCl2的熔点应低于FeCl3。

解 1.错2.错3.错4.错5.对6.错7.错二、选择题1. 在下列分子中,电偶极矩为零的非极性分子是(A)H2O (B)CCl4(C)CH3OCH3(D)NH32. 下列物质中,共价成分最大的是(A) AlF3(B) FeCl3 (C) FeCl2(D) SnCl23. 下列物质中,哪种物质的沸点最高(A) H2Se (B) H2S (C) H2Te (D) H2O4. 下列物质中,变形性最大的是(A) O2-(B) S2-(C) F-(D) Cl-5. 下列物质中,顺磁性物质是(A) O22- (B) N22- (C) B2 (D) C26. 估计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是(A) BBr3,熔点-46℃(B) KI,熔点880℃(C) Si,熔点1423℃(D) NaF,熔点995℃7. 下列晶体熔化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A) Ag (B) NH3(C) SiO2(D) CO28. AgI在水中的溶解度比AgCl小,主要是由于(A) 晶格能AgCl>AgI (B) 电负性Cl>I (C) 变形性Cl-<I-(D) 极化力Cl-<I-9. 如果正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类型相同,在下述情况中极化力较大的是(A) 离子的半径大、电荷多(B) 离子的半径小、电荷多(C) 离子的半径大、电荷少(D) 离子的半径小、电荷少10. 由于NaF的晶格能较大,所以可以预测它的(A) 溶解度小(B) 水解度大(C) 电离度小(D) 熔、沸点高11. 下列物质中溶解度相对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Cu2S>Ag2S (B) AgI>AgCl (C) Ag2S>Cu2S (D) CuCl>NaCl12. 下列化合物的离子极化作用最强的是(A) CaS (B) FeS (C) ZnS (D) Na2S13. 下列物质中熔点高低关系正确的是(A) NaCl>NaF (B) BaO>CaO (C) H2S>H2O (D) SiO2>CO214. 某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且又难溶于水,这种物质可能是(A) 原子晶体(B) 非极性分子型物质(C) 极性分子型物质(D) 离子晶体解 1.B 2.B 3.D 4.B 5.C 6.A 7.D 8.C 9.B 10.D 11.A 12.C 13.D 14.B三、简答题1. 由C-C键长得C原子半径为77pm,由N-N键长得N原子半径为72.5pm,结合N-Cl键长,可得Cl原子半径为102.5pm,故C-Cl键的键长为77+102.5=179.5pm。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二. 教学目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理解并掌握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及特点,共价键、离子键及金属键的主要区别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了解等电子体的含义。

了解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结构特征,掌握不同晶体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掌握影响晶体熔沸点、溶解性的因素。

三. 教学重点、难点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特点,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酸性的因素四. 教学过程(一)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它是由一方提供孤对电子,另一方提供空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例如:NH4+的形成在NH4+中,虽然有一个N-H键形成过程与其它3个N-H键形成过程不同,但是一键长、键能决定共价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稳定性: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按成键形式可分为σ键和π键两种,σ键主要存在于单键中,π键主要存在于双键、叁键以及环状化合物中。

σ键较稳定,而π键一般较不稳定。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两大特征。

2、分子结构: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把分子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如CO2、CH2O、CH4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

如H2O和NH3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因而H2O分子呈V型,NH3分子呈三角锥型。

杂化轨道理论: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据参与杂化的s轨道与p 轨道的数目,存在sp3、sp2、sp三种杂化。

2 直线 2 0 直线CO2、C2H23 三角形3 0 三角形BF3、SO32 1 V 形SnCl2、PbCl24 四面体4 0 四面体CH4、SO42-CCl4、NH4+ 3 1 三角锥NH3、PCl3 2 2 V形H2O、H2S说明:(1)等电子原理是指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对于主族元素而言,价电子就是其最外层电子数,即为最外层电子总数相等。

专题11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教师版)(新高考地区专用)

专题11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教师版)(新高考地区专用)

1.(2021·海南真题)SF 6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

有关SF 6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非极性分子B .键角∠FSF 都等于90°C .S 与F 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SD .S 原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答案】A 【解析】A .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SF 6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S 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该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所以为非极性分子,A 正确;B .SF 6是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故键角∠FSF 不都等于90°,B 错误;C .由于F 的电负性比S 的大,S 与F 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F ,C 错误;D .中心元素价电子数+化合价的绝对值=8时该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但氢化物除外,该化合物中S 元素化合价+价电子数=6+6=12,则S 原子不是8电子稳定结构,D 错误;故答案为:A 。

2.(2021·海南真题)关于3NH 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选项 性质 解释 A比3PH 容易液化 3NH 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 B熔点高于3PH N-H 键的键能比P-H 大 C 能与+Ag 以配位键结合 3NH 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专题11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答案】C 【解析】A .3NH 和3PH 都属于同一主族是氢化物,分子晶体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氨气中含有氢键, PH 3不含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沸点升高,故A 错误;B .3NH 熔点高于3PH ,是因为氨气中含有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熔点升高,不是N-H 键的键能比P-H 大,故B 错误;C .3NH 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使+Ag 和3NH 以配位键结合形成[Ag(NH 3)2]+,故C 正确;D .32NH H O ⋅是共价化合物,是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出+4NH 和OH -,故D 错误;答案选C 。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是材料科学和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关系和排列,而晶体结构则描述了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周期性和对称性。

下面将详细讨论这两个概念,并对它们的相互关系进行比较。

1.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而这些原子的空间排列和键的类型决定了分子的性质和功能。

分子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和预测分子的性质、反应和材料行为非常重要。

例如,化学反应中,分子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新化合物的产生或旧化合物的转化。

分子结构的解析方法包括光谱学、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

2.晶体结构晶体结构是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方式的一种有序结构。

晶体是由具有一定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有序排列而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结构的研究对于理解晶体的性质、生长和应用至关重要。

不同晶体结构的种类和特征决定了晶体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

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的,但它们的晶体结构不同,导致了它们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的解析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等。

3.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晶体结构是由分子结构在空间中的周期性排列形成的。

简单晶格结构中,晶胞中只包含一个分子,其分子结构也就是晶体结构。

但在复杂的晶体结构中,晶胞中可能包含多个分子,而这些分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连接方式就定义了晶体的分子结构。

此外,晶体结构对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分子被组装成晶体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会改变电子的分布、键的强度和键的方向性。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影响分子的稳定性、溶解性、熔点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性质。

总结来说,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是材料科学和化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分子结构描述了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关系和排列,晶体结构描述了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周期性和对称性。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NiCl42-、Ni(NH3)42+, 2个未成对电子,正四面体。
3d
4s
4p
28N i2+
N4 2 iC - l
[Co(NCS)4]2[CoCl4]2-
[Ni(CN)4]2-、[PtCl4]2-,键角90°,平面正方形。 d轨道无单电子。
3d
4s 4p
28N i2+ dsp2
3d
4s 4p
Ni(CN )42-
1. 能 量 共
EA Es
EA排 斥 态 ES基 态

键 E=0

-436kJ/m ol


核 间 距 R (pm )
R 0=74pm
氢分子的能量与核间距的关系曲线
+
+ ++ H2分子排斥态
+
++ -
H2基态 R0<2r
共价键的本质 自旋相反的成键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 核间电子概率密度增大,引力增强。
稳定性
[FeF6]3-( )[Fe(CN)6]3-
[Co(en)3]3+( )[Co(en)3]2+
[FeF6]3-是( )自旋、( )轨型配离子。
中心离子 配 电子构型 位

Cu+ 、 Ag+ 、 2
Au+ (n-1)d10
4 Zn2+ 、 Cd2+ 、
Hg2+
(n-1)d10
Ni2+ d8
Co2+ d7
(2)轨道杂化时,原来成对的电子可以被 激发到空轨道上成单电子。
(3)n 个原子轨道组合成 n 个杂化轨道。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一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是固体物质中两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分子结构是由分子组成的,每个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而晶体结构则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几何排列方式组成的。

下面将对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分子结构是由分子构成的,每个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

在分子结构中,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来维持稳定性。

这种共价键连接使得分子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

例如,水分子(H2O)由一对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形成一个角度为104.5度的V形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取决于原子之间共享电子的强度和方向性。

不同的原子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共价键连接,如单键、双键或三键。

这些键的强度和方向性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形状和稳定性的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主要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离子-电偶极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等。

分子之间的这些相互作用力决定了分子在固体、液体或气体形态下的行为。

在固体中,分子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较强,从而形成了固态晶体。

分子结构的固态晶体通常具有高熔点、高稳定性和明确的结构。

与分子结构相比,晶体结构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几何排列方式组成的。

晶体结构在空间中由周期性的结构单位重复排列而成,这个重复单位被称为晶胞。

晶胞由晶体中所含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最小可重复单位组成。

晶胞包括晶格点和晶格向量。

晶格点是晶体结构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所处的位置,而晶格向量则是晶格点之间的连线。

晶体结构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晶体,如氯化钠(NaCl)晶体。

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如金刚石(C)晶体。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等相互作用力组成,如冰(H2O)晶体。

每种晶体结构都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结构。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明确定义的晶面和晶体学符号,这些特征使得晶体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并且可以通过X射线衍射等技术进行结构分析。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一.选择题1.反应的焓变可代表KCl晶格能的是()(A)K+(g)+Cl-(g)=KCl(s)(B)K(g)+Cl(g)=KCl(s)(C)K(s)+Cl(s)=KCl(s)(D)K(s)+1/2Cl2(g)=KCl(s)2.反应的焓变可代表NaCl晶格能的是()(A)Na(g)+Cl(g)=NaCl(s)(B)Na(g)+1/2Cl2(g)=NaCl(s)(C)Na+(g)+Cl-(g)=NaCl(g)(D)Na+(g)+Cl-(g)=NaCl(s)3.极化能力最强的离子应具有的特性是()(A)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大(B)离子电荷高、离子半径小(C)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小(D)离子电荷低、离子半径大4.能和钠形成最强离子键的单质是()(A)H2(B)O2(C)F2(D)Cl25.关于晶格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格能是指气态阳离子与气态阴离子生成1mol离子晶体所释放的能量(B)晶格能是由单质化合成1mol离子化合物时所释放的能量(C)晶格能是指气态阳离子与气态阴离子生成离子晶体所释放的能量(D)晶格能就是组成离子晶体时,离子键的键能6.下列各组离子中,离子的极化力最强的是()(A)K+,Li+(B)Ca2+,Mg2+(C)Fe3+,Ti4+(D)Sc3+,Y3+7.下列各组离子中,离子的变形性最大的是()(A)I-,S2-(B)F-,Br-(C)Cl-,O2-(D)N3-,H-8.比较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正确的是()(A)NaCl>NaF(B)CCl4>CBr4(C)H2S>H2Te(D)FeCl3<FeCl29.下列有关离子变形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外层8电子构型的离子的变形性小于其他电子构型的离子(B)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负离子中,所带电荷越多变形性越小(C)同种原子形成的阴离子比阳离子变形性大(D)离子半径大,则变形性大(其他条件相同)10.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KCl(B)CO(C)Na2SO4(D)NH4+11.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和共价键相比,作用范围更大(B)所有高熔点物质都是离子型的(C)离子型固体的饱和水溶液都是导电性极其良好的(D)阴离子总是比阳离子大1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A)AlCl3(B)SiC(C)CaC2(D)BN13.下列各组离子化合物的晶格能变化顺序中,正确的是()(A)MgO>CaO>Al2O3(B)LiF>NaCl>KI(C)RbBr<CsI<KCl(D)BaS>BaO>BaCl214.下列物质熔点变化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NaF>NaCl>NaBr>NaI(B)NaCl<MgCl2<AlCl3<SiCl4(C)LiF>NaCl>KBr>CsI(D)Al2O3>MgO>CaO>BaO15.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A,ⅡA,ⅢA族金属的M3+阳离子的价电子都是8电子构型(B)ds区元素形成M+和M2+阳离子的价电子是18+2电子构型(C)ⅣA族元素形成的M2+阳离子是18电子构型(D)d区过渡金属低价阳离子(+1,+2,+3)是9~17电子构型16.下列离子中,离子的磁矩最大的是()(原子序数:V23,Cr24,Mn25,Ni28)(A)V2+(B)Ni2+(C)Cr3+(D)Mn2+17.用Born-Haber循环计算晶格能时,最不合适的化合物是()(A)NaCl(B)MgO(C)CaCl2(D)BN18.18电子构型的阳离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s和p区(B)p和d区(C)p和ds区(D)p,d和ds区19.下列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F->Na+>Mg2+>Al3+>O2-(B)O2->F->Na+>Mg2+>Al3+(C)O2->F->Al3+>Mg2+>Na+(D)Na+>Mg2+>Al3+>F->O2-20.下列分子中,两个相邻共价键间夹角最小的是()(A)BF3(B)H2S(C)NH3(D)H2O21.下列分子中相邻共价键的夹角最小的是()(A)BF3(B)CCl4(C)NH3(D)H2O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型化合物中(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D)离子键没有极性23.下列分子中,具有配位键的是()(A)CO(B)CO2(C)NH3(D)H2O24.下列化学键中,极性最弱的是()(A)H-F(B)H-O(C)O-F(D)C-F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F2的键能低于Cl2(B)F的电负性低于Cl(C)F2的键长大于Cl2(D)F的第一电离能低于Cl26.下列分子中含有两个不同键长的是()(A)CO2(B)SO3(C)SF4(D)XeF42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的键能大(B)形成σ键比形成π键电子云重迭多(C)在相同原子间形成双键比形成单键的键长要短(D)双键和叁键都是重键28.下列原子轨道中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电子,则沿x轴方向可形成 键的是()(A)2s-4d z2(B)2p x-2p x(C)2p y-2p y(D)3d xy-3d xy29.下列原子轨道的n相同,且各有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电子,则x轴方向可形成π键的是()(A)p x-p x(B)p x-p y(C)p y-p z(D)p z-p z3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XeF2(B)NCl3(C)CO32-(D)PCl4-31.下列分子中C与O之间键长最短的是()(A)CO(B)CO2(C)CH3OH(D)CH3COOH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B)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C)分子轨道是由同一原子中能量近似、对称性匹配的原子轨道线性组合而成(D)p y和d xy的线性组合形成π 成键轨道和π*反键轨道33.下列分子中,离域π键类型为∏33的是()(A)O3(B)S O3(C)NO2(D)HNO334.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成键轨道不是sp2杂化的是()(A)NO3-(B)HCHO(C)CH2CHCl(D)NH335.OF2分子的中心原子采取的杂化轨道是()(A)sp2(B)sp3(C)sp(D)dsp236.下列化合物中不存在的是()(A)BN(B)POCl3(C)OF6(D)SiF437.NCl3分子中,N原子与三个氯原子成键所采用的轨道是()(A)二个sp轨道,一个p轨道成键(B)三个sp3轨道成键(C)p x p y p z轨道成键(D)三个sp2轨道成键38.下列分子中的电子为奇数的分子是()(A)F2O(B)NO2(C)CO(D)Cl2O739.CH4分子中,C─H键是属于()(A)离子键(B)p-p 键(C)s-sp3 键(D)配位共价键40.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轨道是()(A)sp(B)sp2(C)sp3(D)dsp241.下列关于O22-和O2-的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离子都比O2分子稳定性小(B)O22-的键长比O2-键长短(C)O22-是反磁性的,而O2-是顺磁性的(D)O2-的键能比O22-的键能大42.在气态C2中,最高能量的电子所处的分子轨道是()(A) σ2p(B)σ*2p(C)π2p(D)π*2p43.互为等电子体的是()(A)CO,NO,NaH,N2(B)SO2,NO2+,N3-,OCN-(C)CO32-,NO,BCl3,SO3(D)NH3,PH3,HCl,C244.下列各分子或离子中,最稳定的是()(A)N2(B)N2+(C)N2-(D)N22+4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呈反磁性的是()(A)B2(B)O2(C)CO(D)NO46.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3d,且分子(离子)构型为直线型的是()(A)ICl2-(B)SbF4-(C)IF3(D)ICl4-4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显反磁性的是()(A)O2(B)O2-(C)O2+(D)O22-48.N和O并不存在类似PCl5,SF6的化合物,其原因是()(A)N和O的原子半径太小(B)N和Cl,O与F之间的电负性差太小(C)N和O是第二周期的元素,不存在d轨道(D)目前尚无法解释49.按分子轨道理论,O2-的键级是()(A)1(B)2(C)11/2(D)21/250.按分子轨道理论,O2,O22-,O2+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O2>O2+>O22-(B)O2+>O2>O22-(C)O22->O2>O2+(D)O2+>O22->O251.按分子轨道理论,N2,N2-,N22-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N22->N2->N2(B)N2>N2->N22-(C)N2->N22->N2(D)N2->N2>N22-5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磁性最强的是()(A)O2(B)O2-(C)O2+(D)O22-53.下列各组双原子分子中,均具有顺磁性的是()(A)O2,B2(B)C2,O2(C)B2,Be2(D)Be2,O254.下列分子中至少有两个不同长度的键的是()(A)CS2(B)BF3(C)SF4(D)XeF455.下列各对物质中,是等电子体的为()(A)O22-和O3(B)C和B+(C)He和Li(D)N2和CO56.CO2分子中,碳原子轨道采取的杂化方式是()(A)sp(B)sp2(C)sp3等性杂化(D)sp3不等性杂化57.在下列物质中,氧原子间化学键最稳定的是()(A)O22-(B)O2-(C)O2(D)O2+58.下列分子中存在单电子 键的是()(A)CO(B)NO(C)B2(D)NO+59.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以sp3d2杂化的是()(A)IF5(B)PCl5(C)SF4(D)XeF260.下列双原子分子或离子中,键级为21/2的是()(A)N2(B)H2+(C)O22-(D)NO61.下面四种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 键的是()(A)CO2(B)C2H4(C)CN-(D)CH462.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键级最高的是()(A)O22+(B)O2+(C)O2(D)O2-63.下列各组原子轨道中不能叠加成键的是()(A)p x—p x(B)p x—p y(C)s—p x(D)s—p z4564.用分子轨道理论来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2+的键能比N2分子的小(B)CO+的键级是2.5(C)N2-和O2+是等电子体系(D)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中,只有Be2分子不能稳定存在65.根据分子轨道中电子排布,下列分子的稳定性大小顺序为()(A)O 2>O 2+>O 2->O 22-(B)O 22->O 2->O 2+>O 2(C)O 2+>O 2->O 22->O 2(D)O 2+>O 2>O 2->O 22-66.第二周期元素双原子分子中有未成对电子的分子有()(A)O 2,Be 2两种(B)C 2,N 2两种(C)B 2,O 2两种(D)Be 2,C 2两种67.按分子轨道理论,下列分子(离子)中键级等于2的是()(A)O 2-(B)CN -(C)Be 2(D)C 268.当H 和F 沿z 轴结合成HF 分子时,F 原子中和H 的1s 轨道对称性相同的轨道有___________,其中因能量不匹配而不能和1s 组成有效分子轨道有_______。

第三章晶体结构

第三章晶体结构
设按六方密堆的O2-分别为OA层与OB层,则-Al2O3中氧与铝 的排列可写成:OAAlDOBAlEOAAlFOBAlDOAAlEOBAlF∥OAAlD…, 从第十三层开始才出现重复。
三.其它晶体结构 1.金刚石结构
金刚石结构为面心立方格 子,碳原子位于面心立方的所 有结点位置和交替分布在立方 体内的四个小立方体的中心, 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四个碳, 碳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
一.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结构
4. CaTiO3(钙钛矿)型结构 钙钛矿结构的通式为ABO3,其中,A2+ 、B4+或A1+ 、B5+金
属离子。CaTiO3在高温时为立方晶系,O2-和较大的Ca2+作面心 立方密堆,Ti4+填充于1/4的八面体空隙。Ca2+占据面心立方的 角顶位置。O2-居立方体六个面中心,Ti4+位于立方体中心。Z=1, CNCa2+=12 CNTi4+=6 ,O2-的配位数为6 (2个Ti4+和 4个Ca2+)。
一.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结构 1. NaCl型结构
Cl-呈面心立方最紧密堆积,Na+则填充于全部的八面体空隙
中,(即阴离子位于立方体顶点和六个面的中心,阳离位于立
方 体 的 中 心 和 各 棱 的 中 央 ) 。 两 者 CN 均 为 6 , 单 位 晶 胞 中 含 NaCl的个数Z=4 ,四面体空隙未填充。
一.面心立方紧密堆积结构 2. β-ZnS(闪锌矿)型结构
S2-位于面心立方的结点位置,Zn2+交错地分布于立方体内 的1/8小立方体的中心,即S2-作面心立方密堆,Zn2+填充于1/2的 四面体空隙之中,CN均为4,Z=4。β -ZnS是由[ZnS4]四面体以 共顶的方式相连而成。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首先,分子结构是由分子间的化学键连接而成的,是一种离散的、不规则的排列方式。

分子结构所组成的物质通常是气体、液体或溶液形态。

分子结构的特点包括:1.分子之间通过化学键连接,分子间力较弱,可以通过能量的变化来改变分子之间的位置。

2.分子结构可以是线性的、非线性的或者是支链状的。

3.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一般在纳米的量级。

4.分子结构的稳定性相对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相比之下,晶体结构是由原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地排列而成的,是一种具有长程有序性的结构。

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物质通常是固体形态。

晶体结构的特点包括:1.晶体的构成基本单位是晶胞,晶胞通过晶格点连接而成。

2.晶体结构的排列方式有规律,具有周期性性质。

3.晶体结构的稳定性较高,分子之间的力较强,难以改变晶体的形态。

4.晶体结构中的原子或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一般在埃的量级。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在形成机制上也有显著的不同。

分子结构的形成是由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导致的,当温度或其他条件变化时,分子之间的键连接可以相对容易地断裂或改变,从而形成新的分子结构。

而晶体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长程吸引力相互作用导致的,它们在结晶过程中会按照特定的规则排列,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在性质上也存在差异。

由于分子结构的离散性和分子之间较弱的连接力,分子结构的物质通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容易变化。

而晶体结构由于原子或分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力导致,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并且在相变时需要吸收或释放较大的能量。

最后,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在应用上有着不同的方向。

分子结构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化学和生物领域,如有机合成、药物研发、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等。

而晶体结构的应用涉及到材料科学、能源存储、光电子学等领域,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周期性特征使其具有很高的物理性能和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是物质呈现不同组织形态的两种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HCl(B)H3 BO3(C)CH3 F(D)C2 H4(E)PH3
13、下列哪种化合物具有(sp—sp)杂化轨道重叠所形成的键(),以(sp—sp3)杂化轨道重叠所形成的键()。
3
2
22
+
+
+
2+
-
+
2+
-+
-+
2+
+
-2+
+
+
(A)CH3—CPH3≡CH(B)CHCH3
10、中心原子仅以sp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BeCl2和HgClp2(B)CO2和CS2(C)H2S和H2O(D)BBr2和CCl2 11、BCl3分子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B与Cl所成键是()。(A)(sp—p)σ键(B)(sp—s)σ键(C)(sp—s)σ键(D)(sp—p)σ键12、在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氢键的是()。
--

-2-
28.下列各对物质,熔点高低对比,正确的是()
(A) MgO Pb(IV) (稳定性) (C) Si Al (密度)
30、下列物质(假设均处于液态),只需克服色散力就能使之沸腾的是g) P U7 (A) HCl;(B)Cu;(C) CH2Cl2;(D)CS2。
31、NaF、NaCl、MgO、CaO晶格能大小的次序正确的是--------()。BiH3>NH3>PH3;(2)熔点BeO>LiF;
23、应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的A、SO3 B、PCl3 C、PH3 D、BF3
24.下列化合物中氢键表现最强的是()A.NH3B.H2OC.H2SD.HF
25.ClF3的立体结构是()A.平面三角形B.三角锥形C.T型D.变形四面体
2
2
2
3
3
+
+
26.下列分子和离子中,键能最大的是()A.O2B.O2C.O2D.O227.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与O3为等电子体的是()A.SO2 B.N2 C.NO2
(答:0,0,0;1/4,1/4,1/4;3/4,1/4,3/4;3/4,3/4,3/4,1/4,1/4;1/4,3/4,3/4,晶胞体对角线上的四个碳原子也可位于3/4,1/4,1/4;3/4,3/4,1/4;1/4,1/4,3/4;3/4,3/4,3/4)
21、下列原子轨道中各有一个自旋方向相反的不成对的电子,则沿x轴方向可形成σ键的是()。
(A)2s—4dz(B)2px—2px C)2py—2py(D)3dxy—3dxy 22、晶体熔点高低正确的顺序是
A. NaCl>SiO2>HCl>HF B.SiO2>NaCl>HCl>HF C.NaCl>SiO2>HF>HCl D. SiO2>NaCl>HF>HCl
(C)1 mol气态A离子与1 mol气态B离子反应形成1 mol AB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D)1 mol气态A原子与1 mol气态B原子反应形成1 mol AB离子晶体时放出的能量17、N2很稳定是因为氮分子()。
(A)是非极性分子(B)形成叁键(C)满足八隅体结构(D)分子比较小18、下列物质的沸点最高的是()。(A)H2O(B)H2S(C)NH3(D)PH3 19、乙烯分子中,碳-碳原子间的化学键为()。
(A)Cl、K、Ca、Na(B)Cl、Ca、K、Na(C)Na、K、Ca、Cl(D)K、Ca、Cl、Na 7、下列固态物质由独立小分子构成的是()。(A)金刚石(B)铜(C)干冰(D)食盐8、在下列化合物中()不具有孤对电子。(A)H2O(B)NH3(C)NH4(D)H2S 9、形成HCl分子时原子轨道重叠是()。(A)s—s重叠(B)py—py(或py -py)重叠(C)s—px重叠(D)px—px重叠
3、在下列各种晶体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A)SiCl4(B)HF(C)Ag(D)NaCl(E)SiC 4、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A)SiO2>HCl>HF(B)HCl>HF>SiO2
(C)SO2>HF>HCl(D)HF>SiO2>HCl
5、乙醇的沸点(78℃)比乙醚的沸点(35℃)高得多,主要原因是()。(A)由于相对分子质量不同(B)由于分子极性不同(C)由于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D)由于乙醇分子间取向力强6、下列微粒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14、通过测定AB2型分子的偶极矩,总能判断()。(A)分子的几何形状(B)元素的电负性差(C)A—B键的极性(D)三种都可以
15、现有下列物质:(A)NH3(B)C6 H6(C)C2 H4(D)C2H5OH(E)H3 BO3(F)HNO3(G)OH ,其中属于分子间氢键的是(),属于分子内氢键的是()。16、离了晶体AB的晶格能等于()。(A)A—B间离子键的键能(B)A离子与一个B离子间的势能
(3)SiCl4比CCl4易水解;(4)金刚石比石墨硬度大。
~?36、
-+
-4-,
+
+
----
键可由s-s、s-p和p-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构建而成,试讨论LiH(气态分
键分别属于哪一种?
~?子)、HCl、Cl2分子里的
37、NF3和NH3的偶极矩相差很大,试从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差异分析原因。
38、一氧化碳分子与酣酮的羰基(>C=O)相比,键能较小,键长较小,偶极矩则小得多,且方向相反,试从结构角度作出解释。39、给出金刚石晶胞中各原子的坐标。
(A)一条sp—spσ键,一条p—pπ键(B)一条sp—spσ键,一条p—pπ键(C)一条sp—spσ键,一条p—pπ键(D)三条p—pσ键20、下列物质熔点变化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A)NaF>NaCl>NaBr>NaI(B)NaCl<MgCl2<AlCl3<SiCl4(C)LiF>NaCl>KBr>CsI(D)Al2O3>MgO>CaO>BaO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第三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合物熔点高低顺序为()。
(A)SiCl4>KCl>SiBr4>KBr(B)KCl>KBr>SiBr4>SiCl4(C)SiBr4>SiCl4>KBr>KCl(D)KCl>KBr>SiCl4>SiBr4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A)NaCl(B)AgCl(C)CaS(D)Ag2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