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7周)复制移动文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7单元 利用平移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7单元 利用平移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a7354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3.png)
第课时利用平移解决问题1.学生掌握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3.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美。
【重点】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平移的理解。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请画出小树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让学生说一说,平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参考答案】方法一出示:师:同学们想一想,怎样去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预设生1:长方形周长=(长+宽)×2或长×2+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
生2: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揭示课题:如果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图形,我们怎样求它的周长和面积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利用平移来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利用平移解决问题)回顾了旧知识,唤醒了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后面的学习。
方法二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的一些知识,利用我们学习的平移知识,还能解决一些图形面积计算问题。
下面我们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利用平移解决问题) 通过简单的谈话,直接揭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地直接导入新课。
教学例4,利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面积问题。
1.提出问题。
师:现在在方格纸上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你能够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2.提出要求,独立解决。
师:请你自己求一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在图上标一标,写一写,画一画。
(学生自己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选取典型案例)3.讨论交流。
师:这里有几位同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
预设生1:数方格的方法。
数一数这个图形占有多少个方格,当数到不是整个格时,要拼一拼。
生2:算一算的方法。
《图形的移动、复制与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
![《图形的移动、复制与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d044675acfa1c7aa00ccb3.png)
《图形的移动、复制与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贵州版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七课教学课题:图形的移动、复制与大小的变化教学目标:1、学习选框工具的使用,会移动、复制选择区域。
2、能调整图像选择区域的大小,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通过设计比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教学重点:复制和粘贴方法的掌握教学难点:找到并掌握其它的复制与粘贴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孙悟空吧,它有哪些拿手本领呢?对,它会飞,一个筋斗能去十万八千里,但它最大的本事是会变,会变大变小,吹口气会变出很多个孙悟空。
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它的本事。
板书课题:图形的移动、复制与大小的变化二、探究图形的大小变化与移动1、出示图片,认识选框工具2、了解选框工具的使用①选择:单击选框工具——在要选的区域外面单击,然后按住不放拖到对角②移动:当选框工具框住对象后,把指针移到框的里面,按住左键不放,拖到想要的地方,放开鼠标③大小变化:当选框工具框住对象后,把指针移到选框的8个控制点任意一个上时,指针会变成双向箭头,这时按住左键不放,向箭头方向拖动,就会使图形变大或变小。
三、探究复制与粘贴选定图形后,用下列方法都可以进行复制与粘贴1、编辑+复制——编辑+粘贴2、右键+复制——右键+粘贴3、ctrl+c ——ctrl+v4、按住ctrl+拖动四、变身大比武。
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同学,分别用上面的一种方法,看哪组变出来的气球多。
学生根据比赛结果,得出结论:按住ctrl+拖动最快。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比赛,把今天所学的图形的移动、大小的变化、复制与粘贴的几种方法都运用和掌握了,还发现了通过比赛的具体实践,知道了最快的方法,那我们以后就要多去实践和探索,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七 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 七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54cb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ef.png)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认“糕、糕、饼”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猫和小狗的不同性格特点。
(3)掌握课文的写作手法,学会描写动物的外形和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交流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小猫和小狗的喜爱之情。
(2)学会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等方法,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增进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生字新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的朗读与情感体会。
3.动物外形和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
三、教学难点1.生字新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描绘动物外形和性格特点的写作技巧。
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小猫和小狗。
2.生字新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教师重点讲解生字新词,让学生理解并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3.课文朗读与情感体会(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小猫和小狗的喜爱之情,体会课文的情感。
4.动物外形和性格特点的描写方法(10分钟)5.课堂小结(5分钟)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
(2)实践作业: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描绘出来,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本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掌握和动物描写方法的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关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重难点补充:1.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能告诉我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2.生字新词学习(10分钟)教师:“请大家翻到课文第X页,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生字。
糕、糕、饼这些字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讲解生字新词)学生:“老师,糕和饼的区别是什么?”教师:“糕通常是指甜的食物,而饼则是指面制的食品。
说课稿-贵州省《信息技术》课件:第7课图画的移动、复制和大小变化(四年级上)(贵州版)
![说课稿-贵州省《信息技术》课件:第7课图画的移动、复制和大小变化(四年级上)(贵州版)](https://img.taocdn.com/s3/m/52b91c6dddccda38376bafa2.png)
白云区“精彩一课”说课稿课题:第七课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材(贵州科技出版社)学科:小学信息技术年级:四年级学校:白云十小执教教师:苏远光时间:2013年11月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本课教材是《小学信息技术》(贵州科技出版社)四年级的教材中的第三单元“画图的技巧”中的“第七课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2、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前后联系“图画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掌握了“画图”软件中应用各种画图工具和一般技巧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画图后而进行的提高教学,让学生在画图中更好地画好一幅漂亮的图画,让学生熟练掌握画图软件的使用技巧,进而掌握更实用的特殊技巧。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裁剪工具的使用,会移动、复制选择区域。
能调整图像选择区域的大小。
(二)教程与方法:经历图画的变化的移动、复制与大小变化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画图的这些特殊技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比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发展的目的。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图画移动、复制及改变大小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画图的技巧方法。
二、说教法本课我采用了讲解与演示的教学法。
教师只是通过初步的讲解,对图画的移动、复制和大小变化的操作过程的初步演示,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
三、说学法1、观察、比较的方法。
图画的特殊技巧的操作方法在成人来说可能较为简单,但是因为小学生四年级的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在对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掌握。
2、实际操作的方法。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的过程,学生要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各种有用的信息操作技术,而且要在操作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00c4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c.png)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主题。
2.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故事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展开想象。
3.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正确朗读本节课的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思,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阅读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课文录音3.教学反馈表格4.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让学生放松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 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听读课文(15分钟)•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和语音语调。
4. 分组朗读(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
5. 口头表达(1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看法。
6. 考察(10分钟)•针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或写一份读后感,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通过听读、口头表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朿学生们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能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f82f2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3.png)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教案标题: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在不同平台和应用程序中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技能,在实际应用中复制和移动文字。
教学准备:1. 一台计算机或平板电脑。
2. 安装有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的设备。
3. 复制和移动文字的相关示例和练习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解释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概念。
复制文字是指将选定的文字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个位置,而移动文字是指将选定的文字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使用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情景。
示范(10分钟):1. 在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上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并输入一段文字。
2. 选定一部分文字,并演示如何复制选定的文字到另一个位置。
3. 选定另一部分文字,并演示如何移动选定的文字到另一个位置。
4. 强调复制和移动文字的区别和用途。
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材料,包括一些文字和相关的任务。
2. 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在文字中选定并复制或移动指定的部分文字。
3. 监督学生的练习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在不同平台和应用程序中如何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方法。
2. 提供一些不同平台和应用程序的示例,并演示如何在这些平台和应用程序中复制和移动文字。
3. 鼓励学生尝试在自己熟悉的平台和应用程序中复制和移动文字,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发现。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复制和移动文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确保学生掌握了复制和移动文字的基本技能,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在不同平台和应用程序中复制和移动文字,并记录他们的体验和发现。
下节课将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扩展:1. 可以引入更复杂的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技巧和方法,如使用快捷键、拖拽等。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1ff307647d27284b7351c6.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日第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平移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7单元平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dc3464aaea998fcc220e43.png)
2平移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86~89的2个例题和练习二十一。
本小节由两个例题组成。
例3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出不同方向、不同格数平移图形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例4是在方格纸上运用平移的知识解决面积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转化的思想。
1.掌握图形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2.掌握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运用平移的方法解决简单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加深对“平移”这种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4.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热情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重点】理解并掌握平移的特征。
【难点】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利用图形的平移解决数学问题。
第课时平移1.学生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平移现象。
2.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平移的特点和图形平移的两个关键要素。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方格纸。
下面的运动是平移吗?如果是,在后面的括号里面画上“√”,不是的画“✕”。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电梯的运动 ()风扇叶片的运动()火车的直线运动()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飞机的螺旋桨转()【参考答案】√✕√√✕√✕✕方法一课件演示:一个图形在方格图中从左往右平移。
师:图形做的是什么运动?预设生:平移。
师:往哪个方向平移的?预设生:往右平移。
师:为了能看清平移的情况,用实线表示平移前的图形,虚线表示平移后的图形,用箭头表示平移的方向。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图形变换的另一种形式:平移。
(板书课题:平移)[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个图形的运动,调出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很轻松地回答出这个图形的运动是平移,从而创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第7周 我的饮料我做主 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辽师大版
![第7周 我的饮料我做主 教案2022-2023学年综合实践活动四年级上册辽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d81d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f.png)
第7周我的饮料我做主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选择健康饮料,提高对身体健康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二、活动过程1. 引入活动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概念:•饮料:指喝的液体,包括水、茶、果汁、饮料等;•饮料的分类:包括矿泉水、苏打水、果汁饮料、能量饮料等;•健康饮料的重要性:能提供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而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 学习健康饮料学生手持各自带来的饮料,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饮料的营养成分和对身体的影响,并让学生借助学校图书馆的相关书籍或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料,了解健康饮料的相关知识。
同时,老师分发调查表格,让学生进行饮料健康度的评估,以便后期的讨论和分析。
3. 讨论和分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各自带来的饮料以及课堂上所学知识,共同探讨以下问题:•如何判断一种饮料是否健康;•健康饮料的常见分类和特点;•如何选购健康饮料。
4. 制作健康饮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健康饮料,能够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掌握制作健康饮料的方法。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并介绍一些有关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等。
5. 展示和品尝让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健康饮料进行展示和品尝。
在品尝过程中,学生可以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学方法本次活动采取交互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自主学习、探究发现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主动性。
四、课后作业1.回家后自己选购一瓶健康饮料,并写出自己的选择理由;2.饮料健康度调查表的完成和归纳;3.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健康饮料知识,写一篇有关健康饮料的文章。
五、教学总结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仅学会了如何选购健康饮料,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和对饮食习惯的重视,这将对今后的饮食和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
同时,本次活动也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2dfd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2.png)
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教案标题:复制和移动文字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 学生能够熟练地在不同应用程序中复制和移动文字。
3.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有效地复制和移动文字以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2. 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基本知识3.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4. 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演示材料5. 练习作业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剪切和粘贴文字的知识,并与复制和移动文字进行对比。
2.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复制和移动文字?在哪些场景下会使用到这些操作?讲解:1. 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学生介绍复制和移动文字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a. 复制文字:选中要复制的文字,使用快捷键(如Ctrl+C)或右键菜单中的复制选项将其复制到剪贴板。
b. 移动文字:选中要移动的文字,使用快捷键(如Ctrl+X)或右键菜单中的剪切选项将其剪切到剪贴板,然后将光标移动到目标位置,使用快捷键(如Ctrl+V)或右键菜单中的粘贴选项将其粘贴到目标位置。
实践:1. 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在文字处理软件中进行实践操作。
2. 给予学生一些练习作业,要求他们复制和移动不同段落的文字,并将其粘贴到指定位置。
巩固: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2.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提供更多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
3. 强调复制和移动文字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
扩展:1. 鼓励学生探索更多文字操作技巧,如批量复制和移动、剪贴板的使用等。
2. 提供更多复杂的练习作业,如跨应用程序的文字复制和移动等。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2. 提供一些练习题或小测验,以检验学生对复制和移动文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文字处理的效率。
2.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相关的文字操作技巧,如搜索和替换、格式调整等。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7周中心发言稿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7周中心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c4b9070ca6c30c2259019eb7.png)
主备人:年级:四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3-3-27第六周集体备课备课内容:《祁黄羊》、《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材简析:《祁黄羊》是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共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讲述了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赞扬了公仪休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品质。
课文剧情简单,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幕剧的特点。
教学目标:《祁黄羊》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公仪休拒收礼物》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他清正廉洁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祁黄羊》重点: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难点: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公仪休拒收礼物》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质。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课时划分《祁黄羊》…………………………2课时《公仪休拒收礼物》………………………2课时作业安排习字册、补充习题、练习册教学流程《祁黄羊》第一课时一、传承诵读二、谈话导入中华民族的祖先一向有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优良传统。
我们今天学习的《祁黄羊》(板书课题)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历史故事。
1.齐读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
2.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三、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和不理解的词语;(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3)将课文读通读顺读正确。
四年级信息技术《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公开课PPT课件
![四年级信息技术《文本的选定复制与移动》公开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d561611eb91a37f1115ca1.png)
谢谢你们!
大家一起评一评!
请把下面几组答案复制或移动到每个问题“答” 的后面。 A、熟练 B、撑握 C、基本撑握 例如: 问题一、选定文字的操作你学得怎么样? 答:A、熟练
拓展学习展示
所有操作必先选,熟练选定好处多。 左边单击选定行,左边双击选定段。 编辑菜单可“全选”,Ctrl+A功能 同。 选定方法有很多,常用就是鼠标拖。
剪
炒好了,我把它盛在菜盘里。
选
移
语文作业——排序
星期天,我在家学炒菜。
粘
我先把茄子洗干净,再把它 切成小块,同时切好葱花。我点燃 了火,放上锅,往锅里倒进适量油。 等油热了,我便放进葱花,再放入 茄子,然后添加酱油、盐、味精等 佐料。我连忙在锅里翻来炒去。
剪
炒好了,我把它盛在菜盘里。
选
操作步骤
选 剪 移 粘
问题: 它的长是几米? 它的宽是几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
根据上面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三道的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花池,面积6平方米,宽2米,它 的长是几米? 2、一个长方形花池, 3、一个长方形花池,
2、复制
条件: 长3米, 宽2米, 面积6平方米。
问题: 它的长是几米? 它的宽是几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
移动
选剪移粘
原文字不在了!!
复制
原文字还存在!!
选复移粘
信息作业——计划
6:30 起床,早锻炼 7:30 吃早饭,上学 12:00 吃午饭,午休 17:00 做家庭作业 19:00 吃晚饭 18:30 看动画片 19:30 看课外书,做小手工 20:00 复习、预习课文 20:30 睡觉
信息作业——计划
数学作业
条件: 长3米, 宽2米, 面积6平方米。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428545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8.png)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共有4篇文章,分别是《小英雄雨来》、《尊严》、《骆驼和羊》、《猫的天性》。
这些文章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还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在书写和表达能力上也有所差异,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
2.难点:学生对一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分享观点等方式,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制移动文字块》教案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制移动文字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e7a9d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4a.png)
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制移动文字块》教案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制移动文字块》教案Lesson plan of copying mobile text block北京版一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复制移动文字块》教案前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移动文字”、“复制文字”和“替换文字”的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三、教学过程:(一)移动文字直接导入:同学们,让我们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起唱起来,开始我们今天愉快的学习之旅。
同学们一起唱《太阳升起的地方》,发现歌词里有两句歌词不对,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改呢?提示四年级时学过的文件夹的剪切操作,引导同学们用剪切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会的同学当小老师演示剪切操作,全体学生练习。
在同学们练习的过程中可能发现有同学会使用直接拖动的方式来调整歌词的顺序,请学生演示这种更快捷的方法后,开始一轮小组学习比赛,比赛的内容为调整英文字母的顺序,使他们能够在熟悉的情境下加强移动文字操作的练习。
(二)复制文字听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个故事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个故事是?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接下来是什么吗?我们怎样用最快的方法将这个故事继续编写下去呢?引出复制的方法,同学们练习编故事后总结复制文字的操作要点,来进行第二轮小组学习比赛,内容为不同的文档之间的文字的复制操作,难度有所加大。
最后比较移动文字与复制文字的不同。
(三)替换文字听诗歌《乡愁》的第一段,请说出这首诗的题目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全册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课教案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a999274176c66137ee0619bd.png)
杨广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师:教学计划第1单元电子报刊第1课电子报刊的要求课题:电子报刊的要求授课年级:四年级授课地点:微机室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四年级下教科版)第1课教学目标:1.了解电子报刊的概念;2.知道电子报刊的要素;教学重点:知道电子报刊的要素。
教学难点:知道电子报刊的要素。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尝试法。
教学准备:网上搜集的一些好的电子报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们先来欣赏如图1-1所示的两个电子报刊版面。
你们知道这电子报刊是怎样诞生的吗?——是由我们上年四年级电脑小高手撰写、录入、编辑、排版、设计制作出来的。
这些同学是不是很了不起?同学们想不想学会这项本领呢?(——想!)那好,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用Word 2003制作电子报刊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第1课电子报刊)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电子报刊欣赏。
1.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份电子报刊,谁来说说电子报刊是什么?(电子报刊是运用文字、绘画、图形、图像等素材和相应的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
)2.电子报刊的特点是什么?(电子报刊以文字表达为主,辅之适当的图片、视频或动画)(二)电子报刊的要素及要求自学课本,电子报刊应包括哪些要素?(报名、报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和版面数——一般为8个版面、导读栏等报纸所包含的要素,还应有封面、封底、目录页、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且要有相应的网址和电子信箱,报刊内容的原创成分应达到60%以上。
)(三)制作电子报刊的常用软件自学课本,常用的制作电子报刊的软件工具有哪些?(Word、PowerPoint、Frontpage和Acrobat)(四)电子报刊作品的评价1.参照P3表1-1的评价指标,为图1-1的两份电子报刊提提意见。
2.同学互相汇报。
(五)作业。
基础练习①②教学反思:同学们对教师播放的电子报刊很感兴趣,但它的制作有一定难度,让学生有畏难情绪,经过教师的引导,大部分同学转变许多,学起来也认真多了。
2.小学四年级第七周语文教案
![2.小学四年级第七周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25ea04028915f804dc2fe.png)
16.台湾蝴蝶甲天下
第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细读第三段,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
3、背诵3、4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教学难点
细读第三段,感受台湾蝴蝶的美和奇。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2)板书课题:回忆课题中“它们”指的是什么?
(3)板书:野草 小鸟
2.指名分别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野草在自由生息的?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小鸟在自由生息的?
3.日内瓦人怎样让野草“自由生息”的?找出课文中有关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现学生谈到的重点语句,朗读、理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危害,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危害,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默读课文:思考:蒲公英做了一个怎样的梦?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你对课文中的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教学难点
迫不及待、酸雨、呼啸、改善、污染等词语的理解。
教 学 流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谈话导入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习“梦”:
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中的“梦”字。
2.学习“梦”:如何记忆?
3.谈话:你做过什么梦?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做梦?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https://img.taocdn.com/s3/m/4ab8407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34.png)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3.能够掌握诗歌《小锄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能够进行短文朗读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在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语文表达水平。
3.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激发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和力量。
3.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教学难点1.短文朗读的表达能力提高。
2.对诗歌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情感营造介绍诗歌《小锄头》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思考勤劳劳作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2. 学习诗歌呈现诗歌《小锄头》,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展示表现。
4.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包括课文填空、诗歌朗读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引导和讨论。
下一堂课计划增加联系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为教案内容,仅供参考)。
(四年级第7周)复制移动文字教案
![(四年级第7周)复制移动文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7fd49fec3a87c24028c488.png)
如果想取消选定的内容,只要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被选定的文字区域之外,单击左键,选定就被取消。
3、示范操作
哪位同学能到前面用老师的机器给大家演示选定古诗正文,用两种不同的选定顺序来选定古诗。
哪位同学能选定古诗的前两行(这里强调把光标放置到第一行末尾是不能选定前两行的。)
题目:第9课复制移动文字
预计授课时间
10.23-10.27
实际授课时间
课时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段
中段
年级
4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选定要操作的内容。
2、使学生理解复制粘贴的用途,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方法。
①选定要复制的文字即“小小的船”。②单击菜单栏“编辑”中的“复制”命令。
③将光标移动到文字要放置到的地方,如移动到儿歌中第二段的开头。
④再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项,选定的内容就复制到当前光标的位置。
3、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使用“复制”和“粘贴”完成“小小的船”的输入。
4、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一首儿歌: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
要问我们画什么?画我祖国好河山。
在这一首儿歌中,有重复出现的词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想出几种复制的方法。也就是你在输入时可以选择哪些词句来复制。(可能有选择“蜡笔”;选择“蜡笔,画”或选择“绿蜡笔,画竹子”等的。)
大家在录入文章时,应该做到灵活选择复制内容,提高录入效率。说明:“复制、粘贴”命令也可以使用工具中栏中的“复制”按钮和“粘贴”按钮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这一首儿歌中,有重复出现的词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能想出几种复制的方法。也就是你在输入时可以选择哪些词句来复制。(可能有选择“蜡笔”;选择“蜡笔,画”或选择“绿蜡笔,画竹子”等的。)
大家在录入文章时,应该做到灵活选择复制内容,提高录入效率。说明:“复制、粘贴”命令也可以使用工具中栏中的“复制”按钮和“粘贴”按钮来完成。
①选定要复制的文字即“小小的船”。②单击菜单栏“编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的“复制”命令。
③将光标移动到文字要放置到的地方,如移动到儿歌中第二段的开头。
④再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粘贴”项,选定的内容就复制到当前光标的位置。
3、下面请同学们尝试使用“复制”和“粘贴”完成“小小的船”的输入。
4、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一首儿歌:绿蜡笔,画竹子,蓝蜡笔,画河川,青蜡笔,画石头,黑蜡笔,画小燕。
5、请同学们使用工具中栏中的“复制”按钮和“粘贴”按钮快速输入上面这一首儿歌。
(三)文本的“剪切”和“粘贴”
1、今天我们来学习“剪切”和“粘贴”命令。
这组操作命令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哪?请同学们打开原来录入的古诗,来尝试操作“剪切”“粘贴”命令。
2、汇报试验结果:
“剪切”和“粘贴”操作,可以达到目的。
选定时,也可以把光标移动到要选定内容后面,按住左键,向前拖动来选定内容。
如果想取消选定的内容,只要将鼠标指针移动到被选定的文字区域之外,单击左键,选定就被取消。
3、示范操作
哪位同学能到前面用老师的机器给大家演示选定古诗正文,用两种不同的选定顺序来选定古诗。
哪位同学能选定古诗的前两行(这里强调把光标放置到第一行末尾是不能选定前两行的。)
3、使学生理解剪切与粘贴的用途,掌握剪切与粘贴的方法。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复制、粘贴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复制与移动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剪切、移动、复制、粘贴文字是常用的编辑操作。学会使用后,使得文章的修改变的轻松、快捷,大大提高我们编辑文章的速度。今天开始,我们就通过对儿歌《小小的船》的操作,来学习这些编辑方法。
4、学生自主练习。
两名同学分别选定古诗,进行字号的变化。要求一台机器上的两名同学必须都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选定。
(二)复制与粘贴文字
1、请同学们来看看这一首儿歌“小小的船”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这首儿歌里,“小小的船”四个字出现了四次,如果我们按照原来的输入方法,要反复输入四次同样的文字,重复劳动,工作效率不高。在很多文章中,常常遇到重复现象,这时,利用“复制”的方法可以提高输入的速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复制与粘贴”2、现在我们就以《小小的船》为例,来学习如何复制与粘贴文字。
题目:第9课复制移动文字
预计授课时间
10.23-10.27
实际授课时间
课时
第1课时/共1课时
学段
中段
年级
4年级
教材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熟练的选定要操作的内容。
2、使学生理解复制粘贴的用途,掌握复制与粘贴的方法。
在Word中要想对文字段落进行操作,首先要选定要操作的文字内容,文字被选定之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这节课我们就首先来学习如何选定文字。
二、新授:
(一)文本内容的选定
1、教师用多媒体教室软件广播演示:打开原来保存在电脑中的古诗《江南春》
2、说明:现在如果我们要对这首古诗进行操作,像把古诗的题目“江南春”字号变大些,就要首先先选定这三个字。选定时,先把光标移动到“江南春”前,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将鼠标指针移动到选定内容的结尾处,即“春”字后。此时,被选定的内容显示为黑底白字,通常称为“反白”
“复制”和“粘贴”操作,可以达到目的。
2、说明:在执行下次剪切或复制命令之前,内容可以粘贴无数次。3、输入下面一段文字,并重新排列顺序。父亲的手没有落下来。
小明和小刚的父亲是个篮球裁判员。
父亲举手就打,小刚马上吹起哨子:“打人犯规!”一天,哥儿俩在家中玩皮球。
小明不小心把父亲的茶杯打破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