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内贬外升思考

合集下载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

人民币何以形成“外升内贬”趋势陈光磊【期刊名称】《中国中小企业》【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1页(P15)【作者】陈光磊【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要从根本上改变时而通胀、时而通缩的局面,则既要改革货币发行机制,也要改革汇率制度。

受到全球制造业泡沫破裂,美国制造业回流等实际因素的影响,作为承接全球化低端制造业的国家,中国的工业化和人口结构都处于比较不利阶段,未来两三年内,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压力巨大。

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持续贬值,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

这个调整过程的特点是,人民币对外贬值,同时对内升值,即名义汇率进入下降通道,而同时国内出现通货紧缩。

这种局面正好与过去几年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立。

归结起来,当前影响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实际因素,主要有三点:首先,美国制造业回流,全球产业链处在再平衡的过程中。

美国制造业回流难以避免,这也代表全球化方向的逆转,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大大削弱。

近几年来,中美制造业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持续缩小,考虑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工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

其次,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外净资产达到1.78万亿美元,其中政府部门的外汇储备3.2万亿美元,非政府部门对外净负债1.5 万亿美元。

中国对外资产绝大部分集中在货币当局和金融机构,分别占70%和11%,其他部门只占19%。

而中国对外负债绝大多数集中在其他部门,占75%,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分别只占3%和22%。

尽管国家整体上对外净资产,民间部门还是对外净负债。

在民间部门对外净负债的现有格局,以及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阶段和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下,人民币作为一种新兴市场货币,仍是风险资产而非避险货币,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不会是单边的。

历史上,每次国际金融机构去杠杆化,都会加大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风险。

有人将上半年外汇占款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居民企业持有更多外汇,而非“热钱”流出境内,居民而非海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不算是资本流出。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货币价值的变化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人民币在内部和外部市场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人民币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升值。

这一现象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原因与机制,以期对理解货币价值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汇率走势以及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将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进行简要描述,明确研究的核心问题。

接着,从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政策、市场供求关系等多方面出发,深入探讨导致人民币“内贬外升”的内在原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内贸易、对外贸易、资本流动等方面。

文章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货币价值变化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通过对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研究,我们还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货币价值管理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的描述与分析近年来,人民币出现了“内贬外升”的奇特现象,即在国内市场上购买力下降,而在国际市场上价值上升。

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为了全面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与分析。

我们来看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贬值情况。

这主要表现在物价上涨和购买力下降两个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导致物价普遍上涨。

同时,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人民币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相对下降,人们需要用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同样数量的商品和服务。

然而,在国际市场上,人民币却表现出了升值的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国际收支的改善。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规模逐渐扩大,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对内贬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对内贬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摘要: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在理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

就近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就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说,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还主要是针对食品而言,这其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物价水平,资产价格,金融资产,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贬值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

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 56%, 2006年升值3. 35%,2007年升值6.9%。

到今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己经突破7.0的关口, 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高出2006年1. 3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

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上涨趋势被进一步强化,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二月份则同比上涨8.7%,三月份上涨8.3%,一季度CPI上涨8%,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人民币汇率体现的是人民币的对外比价关系,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则是体现了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和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比价关系。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结果将是亏了自己富了别人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结果将是亏了自己富了别人

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结果将是亏了自己富了别人现在,许多人陷入了货币困惑:人民币在国内发行量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而不断贬值,可对他国货币尤其是美元,人民币却在不断升值。

由此,人民币长期处于内贬外升的怪圈。

当然,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并不怪。

中国巨大的廉价劳动力,造成了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国际大转移,引发了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同时出现,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导致经常项目顺差;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导致资本项目顺差。

这种双顺差使人民币面临着升值压力。

央行通过抛出人民币买入美元的方式人为压低汇率必然是人民币基础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

由于中国长期高顺差,外国需要以本币兑换人民币来购买中国商品,导致人民币需求增大,央行同时扩大货币供应量,其实质是这些货币仍然国内流通,只是有等额的外汇储备而已。

正是因为有这种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存在,资本项目中热钱不断流入,导致国内货币泛乱,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凸现。

人民币的内贬外升,导致的后果是亏了自己富了别人。

在目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每进来一美元就按汇率发相应的人民币,也就是进来美元,央行要印人民币,这时外汇增加会令人民币贬值。

而人民币贬值,让国人的财富大幅缩水,过去一百元人民币可以购卖的东西,现在得用一千元人民币购买。

可民众的工资收入增长幅度远远低于人民币贬值的幅度。

相反,美元在中国的一进一出,仅靠人民升值便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眼下,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采取竞争性货币贬值,也就是相关国家政府通过使自己国家货币贬值的方式来促进商品的出口。

美国采取多次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的压力下,一场竞争性货币贬值竞赛在全球上演。

最近,日本为提振本国经济,采取了让日元贬值的量化宽松的政策。

4月8日,日本央行宣布实施新的公开市场操作,即购买1.2万亿日元的长期国债。

受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近期日元相对人民币贬值加速。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的分析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的分析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的分析摘要:从不同角度分析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并列举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方面和负面作用。

结合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给出了应对建议。

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现象从根本上看是我国经济对内失衡和对外失衡的表现,需要有步骤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

关键词:人民币对内贬值;人民币对外升值;国际收支平衡一、背景在现代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一些令人迷惑的经济现象,这些现象与已有的经济概念似乎背道而驰,其中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并存就是其中之一。

一方面,“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如北京“丰泽园”刀切馒头从2006年的2.50元/袋(五个装,500克)涨到现在的4.70元/袋,价格上升的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见图1)。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吃”这个方面以外,老百姓从住房、医疗、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都深刻地感受到了物价的不断上涨以及人民币购买能力的降低。

另一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中最多的话题却是人民币升值问题,2013年美国财政部发表半年一度的贸易伙伴货币政策审核报告,如同十多年来的惯例一样,在报告中虽然没有给中国正式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但是美国财政部保留了对于人民币“被严重低估”的描述。

而欧盟、日本和美国站在一起,千方百计逼着人民币继续升值。

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进行汇率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此以后人民币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中。

2006年6月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破8”,2008年5月“破7”,2014年1月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是6.1042,“破6”指日可待。

可以看出,2006-2013年的八年间,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32.37%。

为什么人民币在国际上对美元明显升值,而在国内相对于资产有大幅贬值呢?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率和汇率的变动想法,也就是说通货膨胀率上升,本币贬值;反之,通货膨胀率下降,本币就会升值。

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

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

浅析我国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及其原因摘要: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4年的8.276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不断升值至2011年8月的6.38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且升值态势不减。

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明显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让居民倍感压力。

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原因。

关键词: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一、人民币的“外升内贬”现象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日益突出,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越来越吸引全世界的注意。

自2005年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的趋势。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内浮动。

2007年7月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升至7.5951,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接近6.35%。

人民币对外持续不断升值,且升值态势不减。

而对于国内的物价水平,人们却明显感受到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

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问题也成为百姓日益关注的话题。

从2000年至2010年,贸易顺差由241亿美元增至1831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从8.2781降至6.6227。

201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3.3%,而2000年的消费物价指数为0.4%。

由此可以看出,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怪现象十分明显。

为何人民币会有如此现象,下面本文将阐述其产生原因。

二、人民币对外升值原因(一)外因1.国际收支失衡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处于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由于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国际收支失衡势必会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

国际收支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且由于我国出口量庞大,使得人民币在国外市场上供小于求,因此,人民币对外不断升值。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2005年7月起,为提高汇率的市场化水平,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整体上的升值状态。

与此同时,自2007年起近一年多时间,我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逐月攀升,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日益明显。

本文在剖析2005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外升内贬”根源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的走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外升内贬” 金融危机走势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形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简单来讲就是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和国内通货膨胀背景下对内购买力的持续下降。

本文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作为人民币对外价值的代表,用物价总水平来界定其对内价值,其中,物价总水平通常用CPI来表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一直保持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上升,从而形成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经济基础。

特别是在2005年8月至2008年5月,人民币在升值的外在压力下,其对美元月平均增速高达0.46%。

与此同时,国内CPI单月环比增速从1.3%上升至7.7%,超过了5%的临界值。

根据这两个统计数据可以判断,自2007年8月起,人民币就形成了“外升内贬”的走势,而这恰好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时点大致吻合(见图1)。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原因剖析(一)引发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偏离的直接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自2005年7月之后的两年里,人民币在保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国内始终保持着温和的通货膨胀。

而2007年7月以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速度明显加快,而且CPI增速也从7月末的5.6%飙升至2008年2月的8.7%。

可见,2007年夏天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和国内通胀水平的高起,是人民币内外购买力发生明显偏离的催化剂。

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造成美元大幅贬值,加快了人民币升值的步伐。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

由人民币“外升内贬”看我国货币政策提要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一直处在对外升值的通道中,同时国内的通货膨胀较为温和。

但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继续保持了较强的升值趋势,而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却不断攀升,形成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态势,这种现象与经典的经济学原理相悖。

央行多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进行控制,却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我国利率、汇率联动性研究,剖析我国货币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升内贬;CPI;联动性;Granger检验一、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趋势2005年7月我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

此后,人民币一直处在升值通道之中。

国内物价水平在1998~2002年出现通货紧缩后,较为稳定,除2004年由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国内消费价格指数(CPI)全年达到3.9%外,其余年份的CPI均保持在2%以内。

但进入2007年后,国内的物价逐月攀升,至2008年2月CPI达到了8.7%,成为近11年以来的单月最高通货膨胀率,而且人民币实际利率呈现负利率趋势,出现了明显的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

为了控制高涨的CPI,央行采取从紧型货币政策,先后6次上调存贷款利率,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人民币汇率稳步高涨,然而国内CPI指数一路高涨,货币政策的执行似乎陷入“流动性陷阱”。

本文通过对利率与汇率联动性分析,剖析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良性互动,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二、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原理分析利率是本币资金的价格,汇率是以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利率和汇率也是衡量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

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和汇率是相互影响、相互传导、相互制约的,对经济的内外均衡起着重要影响。

(一)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传导途径。

利率政策对汇率的传导途径主要是通过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衡状况来实现。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通俗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是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汇率值在上升,而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却在下降。

通俗地理解,可以将其比喻为一个人在国外旅行时,手中的外币购买力增强,但回到国内后,用同样的外币购买物品的能力却减弱了。

造成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国际投资者对国内经济的看法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如果国内经济增长放缓,投资者可能会将资金转移到其他国家,导致人民币供应减少,汇率上升。

同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担忧也会导致人民币外升。

其次,贸易顺差也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

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强劲,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上升。

最后,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之一。

如果中国央行采取紧缩政策,例如提高利率或加强货币管控,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导致人民币供应增加,从而造成汇率上升。

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有一定影响。

首先,汇率上升会导致国内进口商品变得更加昂贵,从而增加了国内居民的购买成本。

这可能会导致物价上涨,减少居民的消费能力。

其次,汇率的变动可能会对出口行业产生冲击。

由于人民币升值,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降低了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人民币外升内贬的挑战,中国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可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管,避免过度波动。

其次,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控制人民币供应量,从而影响汇率的走势。

此外,还可以通过提高国内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减少对外需求的依赖,从而减轻人民币外升内贬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总之,人民币外升内贬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涉及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了解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汇率机制和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

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人民币的“外升内贬”

光阴荏苒,转眼间距离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已有七年之遥。

2005年6月至2012年5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由8.28上升至6.31,升值幅度达到31%。

同期内,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由86.5上升至106.1,升值幅度达到23%。

然而,就在人民币对外升值之时,中国国内却出现了两轮比较显著的通货膨胀。

2008年2月与2011年7月,CPI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7%与6.5%的高点。

为什么在过去七年间,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会同时并存呢?笔者将从以下三个视角来加以解释。

购买力平价视角人们之所以会认为人民币的“外升内贬”是一个奇怪现象,其逻辑大致是,一种坚挺的货币应该同时在国内与国外保持强劲的购买力,即“外升内升”,反之亦然。

上述逻辑事实上与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暗合。

该理论指出,两个国家相比,通货膨胀率较高国家的货币应该贬值,因为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降低了该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的国际购买力。

不过,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在初始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应满足购买力平价汇率水平。

这就意味着,相对购买力评价理论不能直接用于分析当前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尽管过去七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高于美国,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却升值了31%。

原因在于,当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率可能依然显著低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

尽管关于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的估算存在较大争议,但很多研究认为当前该汇率水平大致在5.0左右。

中国通胀率持续高于美国,的确会导致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不断贬值(已经由1994年的3.0贬值到目前的5.0)。

但由于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市场汇率依然显著低于其购买力平价汇率,且市场汇率有向购买力平价汇率回归的中长期趋势,因此人民币的“外升内贬”就同时出现了。

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以及人民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的贬值,将会导致上述两种汇率的差距不断缩小。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解析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解析

⼈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解析2019-05-24摘要:⼈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看似⽭盾,实际上是⼀致的,后者是前者的推⼿,其深层原因在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即重投资,轻消费,出⼝导向。

主张汇率升值来抑制通胀,乃是混淆了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即便是名义汇率升值,从理论和实践两⽅⾯看,都不能抑制国内通胀。

治本之策乃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投资、消费和出⼝协调发展。

关键词: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实际汇率;⼈民币中图分类号:F820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3-291X(2014)01-0114-03引⾔2005年7⽉⼈民币名义汇率形成机制改⾰,汇改核⼼内容就是⼈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美元,⽽是参考⼀篮⼦货币,此后,⼈民币即启动单边升值过程。

到2013年7⽉19⽇,美元兑⼈民币中间价为6.1751。

⼋年的时间,⼈民币对美元已升值达34%。

与此同时,CPI却从2005年的1.4%⼀路上升到2008年7⽉份令⼈忧⼼的8%以上(2013年5⽉回落⾄3%左右),导致国内真实利率长期为负,普通存款者为此付出⾼昂的代价――这相当于存款者补贴银⾏等⾦融机构。

资产(房地产、字画等)价格⾼企,就连⽣活⽤品价格也轮番上涨,“⾖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糖⾼宗”不绝于⽿。

由此可以明确,⼈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确属事实。

⼀、⽂献综述⼈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趋势愈加剧烈,业界和学界纷纷给出解释。

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史焕平(2007),王朝阳、何德旭(2008),贺根庆、王国瑞(2008)等认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个阶段性表现。

国内基础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导致国内通胀;另⼀⽅⾯⼈民币名义汇率单边升值预期刺激热钱滚滚流⼊,加剧国内基础货币投放和信⽤创造。

政策建议多是主张汇率升值,遏制国内通胀。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商敏肖(2013),陈传兴、何丽亚(2011),曹红辉、刘华钊(2007)。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

浅析人民币内贬外升的现象2005年7月人民币实施汇率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一直出现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人民币内外价值的偏离违背了经典经济学原理。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式,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并根据国家采取的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标签:人民币内贬外升原因影响政策2005年7月21日以后,我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2005年至今,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

同时,人民币对内严重贬值,CPI指数一路上扬。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提出的购买力平价说理论,在货币流通条件下,两国的汇率主要应该由两国的购买力之比决定,即两国货币在某一时点上的汇率水平取决于两国物价指数之比。

也就是说,汇率取决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之比取决于通货膨胀之比,而两国的通货膨胀之比又取决于两国的相对货币数量。

人民币出现内贬外升的现象,与传统理论相违背,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货币现象。

本文对其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后,辩证看待其影响,并根据我国现行宏观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人民币对内贬值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货币供给量过多,流动性过剩导致的。

根据货币数量论,M*V=P*Y在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M过多,流通速度不变,且长期的产出Y是固定不变的,那么过多的货币必然会滞留在流通领域,导致价格P上涨和通货膨胀。

从1994年到2014年,我国M2保持在18%上下的年均增速,远远超过9%的GDP增长率。

特别是2006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广义货币供给量M2逐年增加。

如下表所示,2010年11月,流通中现金M0余额4.22万亿元,同比增长16.30%,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25.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10%,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0%。

2011年,央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增长幅度开始下降。

浅谈人民币的怪异现象

浅谈人民币的怪异现象

浅谈人民币的怪异现象:对内贬值,对外升值根据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不同国家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异决定的,名义汇率等于其过去的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率之商,即如果本国通货膨胀率超过外国,则本币将贬值。

但在实际中,例如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显然不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可毕竟实际情况复杂难料,导致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

在此浅析一下,发生此现象的原因。

对内贬值:1.表面上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市场上的商品有限,因此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再者货币发行量跟国家的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我国在金融危机的很长时间,一直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利率都很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社会贷款增加,这些原因也造成了人民币的贬值。

个人认为这种政策有抵制人民币升值,维护中国出口贸易的考量。

3.经济发展过快,国内外农产品,资源等供求不平衡,导致物价上涨。

(在外:全球近来粮食减产,全球能源有限等,在内:我国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之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推动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国内房源有限供不应求等。

)4.国际危机后,国际环境恶化,通货膨胀在各国之间传播转移。

例如十一月三日美联储决定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向市场释放六千亿美元回购国债,这无形中,将引发美国国内通胀,以及全球物价上涨。

5.实际上第一是因为我国有大量的贸易顺差,因而储存了大量的外汇。

企业收回外汇,央行就要向市场投放等值的人民币,外汇存量越大,人民币的市场投放量就越大,从而造成通货膨胀。

6.第二是因为金融系统不成熟,投资与储蓄不协调,社会上有很多资金却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致使资金滞留,无法被社会消化,影响了投资的有效转化。

7.第三是国内市场创新实体经济领域太少,个人认为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使得本应投放入实体经济的价值转向资本市场。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3、大量热钱涌入导致货币供应量过多,流动性过大,引发 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品价格水平和生产要素价格 水平。(世界工厂、国际贸易、供求关系) 2、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巨大的贸易差额形成大量的外汇 储备,兑换成人民币后,直接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增 加,进而引发人民币贬值。 3、国际价格动荡。( 部分国家2010年遭遇干旱和洪灾 造成粮食减产,因而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国内 价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
二、对策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对策 1、减少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 (1)调整外贸政策,要控制出口,扩大进口,并进一步扩大内 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2) 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与中国的产业 结构及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促进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对中国外贸格局的转变至关重要。 2、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增强人民币分散风险和减轻通胀 压力的能力。 3、积极倡导和推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完善。
由于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热流动性过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超过gdp两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及对策
二、原因 一、原因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 (汇率问题)
1、内因 (1)国际收支顺差。双顺差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源头。国 际收支理论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而外汇 的供求又是由国际收支决定的。若一国收入大于支出,即 国际收支出现顺差,这意味着该国外汇市场上汇供给大于 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本币必将升值。
二、人民币对内贬值的问题 (购买力问 题)
内因: 1、纸币发行量过大。由于2007年前中国经济一直过 热、流动性过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后中国实 施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货币量发行太多(理论上 超过GDP两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2、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太规范,社会炒作严重。中央 政府调控房地产后,社会上的很多游资从楼市退 出后对农产品进行严重炒作。在当前货币流动性 过大的情况下,资本的保值增值投资性需求造成 了通货膨胀。(例:2012年以来,以大蒜、绿豆 为代表的多种农副产品在短时间内轮番成倍涨价, 出现了大蒜、绿豆价格超猪肉的经济异象。此种 经济异象被媒体戏称为“逗你玩”,“蒜你 狠”。)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及其对策讨论对策

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及其对策讨论对策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分析在学习国际金融的这段时间里,对金融方面有了初步了解。

我国在对外开放,又加入WTO,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也起到关键影响。

在最近几年,发生了很多经济问题,2008年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在最近各国国内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

稳健的货币政策对各国经济稳步增长有积极作用。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越来越明显。

自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

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

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7.1的关口,到今年4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6.4910。

可见人民币对外升值越来越明显。

一、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第一:人民币汇率自1994年以来已近10年没有进行调整,而这10年中国经济和国力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二:90年代以来,一些权威的国际机构和贸易伙伴一直就认为人民币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低估。

第三: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外汇结余过多本身就表明外币定价过高,本币定价过低,本币有升值压力。

第四:从2001年以来,世界各主要货币包括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的汇率一直没有调整,即人民币实际上也随便跟美元对其他货币大幅度贬值。

且不说90年代人民币是不是过度贬值或定价过低,单说近年来其他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没有动,仅此一条,就可以判断人民币对美元的价值有可能低估。

第: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决定论”认为,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本币贬值,而对于中国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贸易一直是顺差,贸易顺差使得我国今年来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已经超过了满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储备水平,所以,根据国际收支状况,人民币也会产生升值趋势。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第一篇: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引言:汇改以来,人民币外汇升值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人民币兑美元从2006年的8.0630元到今年的6.4990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超过20%;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对内价值却呈下降趋势,例如现今的北京商品房房价成交均价14127元/平米,相比较 2006年北京市商品房平均价格为6776元/平方米,增长了一倍之多。

那么人民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对内贬值的原因什么是对内贬值?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内价值的高低是通过购买力来体现的,而衡量购买力的是一般物价水平指数(通货膨胀率)。

物价指数持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通胀压力的产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

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5.5%,食品价格上涨11.7%。

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粮食、猪肉、能源等商品价格大幅上涨,这些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又是工业、纺织业商品的来源。

价格上涨的根源是需求过热,需求过热的根源呢?是什么炒热了粮食能源呢?涌入中国的“热钱”到底有多少?2011年02月17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第一个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度披露了中国官方对“热钱”的估算数据:2010年“热钱”净流入355亿美元,占外汇储备增量的7.6%,占当年GDP的0.6%。

抛多少热钱,央行就得要兑换多少,而央行的兑换,实际是靠新发行人民币换来的。

央行回收的外汇愈多,发行的人民币就愈多,人民币当然贬值。

二、对外升值的原因什么是对外升值?人民币升值是相对于其他货币而言的,就好像1元人民币可以买到更多外币,这种升值在国内市场基本无法显示。

人民币升值这一现象是多个因素、各种力量共同压力下的产生的。

一是我国的国际贸易上出口大于进口,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即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使我国的国际货币储备持续增长,这意味着我国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外币将贬值,而人民币必将升值。

[论文]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论文]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

如何理解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现象近期,人民币的两面性——对外升值却对内贬值让人们大为不解。

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不断升值,另一方面,国内通货膨胀形势严峻,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猪肉、蔬菜、房产等价格的上涨让更多人切身体会到“钱越来越不值钱”。

“通胀是因为食品、住房等与通胀休戚相关的行业供需链出现了问题,但是总体来说,人民币的投资回报还是富有吸引力的,因此人民币兑美元升值趋势还会持续。

“升值对持有外债比较多的企业或者进口类企业比较有利。

根源在于内外部失衡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且也可以互相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趋势会吸引外资涌入,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超过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导致流动性泛滥,进而推动物价上涨,引发人民币对内贬值。

‘通胀会减轻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帮助缓解通胀。

“两者之间是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流动性泛滥会带来通胀动力,但通胀压力并不只来源于流动性泛滥。

“对外升值的核心要素是实际汇率向均衡汇率的趋势回归;对内贬值的核心要素是通货膨胀,两种现象的耦合是国际金融局势大幅震荡和中国金融改革稳健前行的"擦肩"。

”程实表示,流动性过剩、投资加速、信贷投放加速以及资产泡沫的潜在堆积,是内部失衡的重要原因;外部失衡原因在于经济周期的国别错位,以及开放的不对称性以及资本的非自由流动等。

二、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一旦通货膨胀大面积出现,所谓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快会变成人民币贬值预期。

就像现在市场上,由风险偏好情绪主导的市场向风险厌恶情绪主导的市场转变,往往只是一眨眼的事一样——股市大涨到大跌就是例子。

当前,在多种现实的压力之下,中国央行仍然在被迫加大货币发行量,这将直接导致人民币从当前的升值趋向转向贬值趋向。

”“老百姓应对货币如此贬值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增加投资,一种是转移储蓄到资金避风港。

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范本)

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范本)

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内‎容简介: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论文网论‎文频道。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文网为您编辑了‎“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关于人民币‎升贬值问题的思考”,‎论文网论文频道。

‎内容简介:‎近年来,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

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碳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中国碳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臭氧‎层耗竭,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反复出现以及灾‎害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近‎年来,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问题‎之一。

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碳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中国碳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臭氧层耗竭‎,各种极端气候现象的‎反复出现以及灾害频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多‎地关注全球变暖问题。

‎研究发现,大气层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因此,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国际‎社会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为附件Ⅰ国家‎(即发达国家)确定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规定可以通过联合履约‎(JI)、排放贸易(‎E T)和清洁能源发展‎机制(CDM)三种灵‎活机制实施项目,以完‎成各自温室气体排放任‎务。

前两种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清洁能‎源发展机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

清洁能源发展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并转‎让先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或增加温‎室气体吸收(碳汇)项‎目,所获得的碳信用指‎标,可以用于抵减发达‎国家的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双赢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人民币的内贬外升的思考
一、人民币现状
1、人民币对内贬值
从前年的年底开始,”蒜你狠”、”豆你玩”、”棉花掌”这类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友运用谐音字词来调侃物价的上涨--去年三月,大蒜价格疯狂上涨,原来一斤只要一两块钱的大蒜涨到了近十元,大蒜商人在短短的几个月中能赚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随后绿豆也急剧上涨,至今已涨到13块多钱一斤,棉花、苹果、生姜、白糖等等也加入了涨价的大潮之中。

根据国家统计局在去年11月份发布的cpi统计中显示2010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4.4%,创下年内新高,其中,八大类商品价格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

食品价格的一路高歌猛进,让”以食为天”的人们倍感物价上涨的压力。

而这些调侃市场的诙谐词语则是人们对现今物价快速上涨的直观感受和直接表达。

大家都有着相同的感慨--钱真的是不值钱了。

人民币的购买力水平显著下降,对国内居民来说人民币贬值了。

在2011年1月5日到6日在北京刚刚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民银行工作的主要任务,其中最先提出的便是”稳物价”--”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金融
宏观调控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调控的针对性,有效管理流动性,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

人民银行将物价的稳定放在工作任务的首位,这一方面充分表明目前的物价的确是处在一个不太合
理的水平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人民银行着力调控物价的决心。

2、人民币对外升值
同时,新一波的留学热,反映出的却是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持续升值。

2010年1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中间价为6.6349,同比上年的6.8279,降低了1930个基准点。

再看这近半年来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见上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虽然有起有伏,但是整体来看是在下降,人民币升值的态势非常明显。

自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币值就一直处在上升状态,至今为止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23.2%。

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影响并非是绝对的好或坏,其中有利也有弊。

首先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币值升值增强了我国的购买力,对外进行投资和购买外购资产都会更加便宜;而且,如果存在继续升值的预期就会有更多的资本涌入国内,这不仅可以抵消由于成本增加而减少的投资额,并且还有可能超出原本的投资额;同时,人民币的升值也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人民币升值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缩水,不仅如此,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出口产品数量减少,同时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两方面同时作用可能改变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甚至于使得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同时,人民币升值所造成的对我国直接投资的减少和国内生产的减少还会使得就业减少,带来失业增加的问题;人民币升值还有可能加剧资本出逃的情况,由于在我国市场存在利用汇差套
利的机会,会有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市场,若是人民币继续升值,投机商就可以拿到大量的收益,使得大量的资本外逃,造成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这对于整个亚洲乃至世界都是巨大的经济冲击。

二、人民币内贬外升的成因
对于同一种货币来说,其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应当是一致的,然而人民币的这种内外不均衡的状态的存在有着其特殊的原因。

人民币对内贬值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货币发行过量,这也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冲击下,国际市场的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急剧上涨。

同时,今年我国的自然灾害频发、天气时有异常致使农产品的产量减少,价格上升。

不仅如此,由于去年房地产政策收紧,大量热钱流出房地产业,而这些热钱又流入其他行业,特别是农产品方面存在着热钱的恶意炒作。

同时又由于城镇化的迅猛发展趋势,土地、资本、劳动力流出农村,一方面使得农产品产量降低,另一方面又使得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因素主要是经济的增长和外汇储备的增加。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2007年更是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一直表现得比较坚挺,由于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国际投资者更多的将美元资产转化为人民币资产,使得让人民币需求增加,推动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

同时,外汇储备的增加也是人民币升值的重要内部因
素之一。

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利于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利于我国进行国际贸易和吸引外来投资,而且增加了外币的供给进而使得本币升值而外币贬值。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主要是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为获取利益而给人民币升值所施加的压力,这些国家基本上有一个公共点就是与中国的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

他们一方面希望人民币升值使得他们的商品能够更多的进入到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希望借人民币升值的这把利刃来挤压我国出口商的利润:在合同协议价格既定的情况下,再加上国内通货膨胀,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无疑会给我国出口商带来经济损失。

而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汇率成为了一些政治团体的利用工具,一方面借之打压其他国家,另一方面用之为自己辩护、推卸责任。

三、总结
作为极具国际化潜力的人民币,面对着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困局,需要着力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尽量保持币值的稳定,要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深化汇率改革,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坚挺性、国内物价的稳定性之中找准平衡点。

相信,在汇率自动调节的机制下,在政府政策大力的支持下,国内的通货膨胀将得到一定的抑制,人民币的币值也不会继续大幅度的增长,而会保持一个合适、合理且合时的水平上。

人民币的这种困局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人民币内外价值的相对统一的均衡状态终究会达到的。

参考文献:
[1]曹勇,《人民币内贬与外升的错位格局困境》。

财经透视,2010年10月。

[2]关志雄,《通货膨胀与汇率升值并存的分析--人民币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的原因》。

世界经济研究,2008(6)。

[3]张新东,《论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硕士论文,2009年11月。

[4]魏雅华,《人民币会变成断线的风筝吗?--在升值与贬值中腹背受敌的人民币》。

经济导刊,2008(5)。

[5]李婧,《人民币汇率制度与人民币国际化》。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