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管理运筹学 第5章 单纯形法
广工管理运筹学第五章 整数规划
0,若工序B采用了新加工方式 y2 = 1,若工序B不采用了新加工方式
于是两个互斥的约束条件可以下述三个约束条件统一
起来:
0.3x1 0.5x2 150 M1 y1 0.2x1 0.4x2 120 M 2 y2 y1 y2 1
其中M1与M2都是形式上的大正数。
x21+a21 x11+M(1-y1) x32+a32 x22+M(1-y2) x33+a33 x13+M(1-y3) x24+a24 x14+M(1-y4)
第 五 章
整 数 规 划
第一节 整数规划实例与一般模型
在前面讨论的线性规划问题中,最优解可能 是整数,也可能不是整数,但某些实际问 题,例如,人数、机器设备的台数、项目 的个数等,这都涉及到要求部分或全部变 量取整数的规划问题,我们把这一类的规 划问题称为整数规划,整数规划又分线性 整数规划和非线性整数规划。
再比如 x1+x2+x3=1表示方案A1, A2, A3中恰好采用一个 x1+x2+x3 ≤2表示方案A1, A2 ,A3中最多采用两个 x1+x2+x3 ≥ 2表示方案A1, A2 ,A3中至少采用两个 x1 ≥ x3 表示如果采用方案A3,则必采用方案 A1
••••••
例如p130例2
0-1型变量还常常用来表示在多个不相容的条 件(目标)之间的选择。
x1≤1
LP2
C
LP1
x1=1, x2=7/3
z=10/3
问题LP2是否应继 续分支。
LP12
x2≤2
D x1=33/14, x2=2
z=61/14
第5章_单纯形法
初始可行解:第一个找到的可行域的顶点。
三、单纯形法试算程序框图(见图5—1)
开始
转变为标准型[增加额外 变量(松弛、剩余、人工 变量)]
建立初始单纯形表
最优
是
停
否 找出“换入”“换出”变量
修正单纯形表
图5—1
5.2 线性规划模型的变换
一、线性规划模型标准型的特点 ⑴目标函数是求极大值或极小值; ⑵所有的变量都是非负的; ⑶除变量的非负约束外,其余的约束条件都
ABCD 含量(单位/千克)
最低需求量 (单位)
糖
5 2 4 2 60
蛋白质
3 2 1 4 40
脂肪
3 1 2 5 35
单价(元/千克) 1.5 0.7 0.9 1.2
例3是例2的对偶问题,例3与例2互为对偶线性规 划原规划与对偶规划具有对称性,如图所示:
食品
单一营
养成分单价
AB C D
单一营养
(x1) (x2) (x3) (x4) 成分需求量
m
c a Z j
i ij
i 1
解b
b 1
b 2
…… b
n
目标函 数
例1
求max Z=7x1+10x2 满足 7x1+7x2≤49 10x1+5x2≤50 x1,x2≥0
用单纯形法求解。
例2
第2章例1中我们得线性规划模型为: 目标函数:max Z = 50x1+100x2
满足 x1 + x2 ≤300 2x1 + x2 ≤400 x2 ≤250 x1,x2 ≥0
…… am1x1 + am2x2 + ……+ amnxn ≤(≥,=) bm x1,x2 …… xn≥ 0
05第五章 单纯形法 管理运筹学课件
–与基向量对应的变量称为基变量,记为
XB = ( x1 , x2 , … , xm )T,其余的变量称非基变量,记 为 XN = ( xm+1 , xm+2 , … , xn ) T ,
故有 X = (XB ,XN )T
● 线性规划的基矩阵、基向量、基变量、非基变量
基、可行基、最优基
可行解、基解和基本可行解举例
标准型:
max f ( x) 6 x1 4 x2
2 x1 x2 10
s.t.
x1 x2 8 x2 7
x1 , x2 0
max f (x) 6x1 4x2
2x1 x2 x3 10
x1, x2 , x3 , x3, x4 , x5, x6 0
一、关于标准型解的若干基本概念
线性规划问题标准型的矩阵形式:
Max Z = CX
(a)
s.t. AX=b
( b)
X 0
(c)
a11 a12 …. a1n
C (c1, c2 , , cn );
X (x1, x2 , , xn )T
做为一个基 (可行基)
基变量 : x3 x4 x5 非基变量: x1 x2
可见,单位矩阵 作为初始可行基, 基变量在目标中 的系数为0
非基 变量
基变量
图中的点 解
x1, x2 x3 =10 x4 =8 x5 =7 O 基可行解
x1, x3 x2 =10 x4 =-2 x1, x4 x2 =8 x3 =2 x1, x5 x2 =7 x3 =3
x5 =-3 x5 =-1 x4 =1
F
运筹学5-单纯形法
保持可行性 保持可行性 保持可行性
保持可行性
X1
X2
X3
...
Xk
保持单调增 保持单调增 保持单调增
Z1
Z2
Z3
...
保持单调增
Zk
当Zk 中非基变量的系数的系数全为负值时,这时的基 本可行解Xk 即是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迭代结束。
(2) 线性规划的典则形式
标准型
Max Z CX AX b
s.t X 0
j 1
j 1
j 1
j 1
与X 0 相比,X 1 的非零分量减少1个,若对应的k-1个 列向量线性无关,则即为基可行解;否则继续上述步
骤,直至剩下的非零变量对应的列向量线性无关。
几点结论
❖ 若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可行域是一个凸多边形或 凸多面体(凸集),且仅有有限个顶点(极点);
❖ 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可行解都对应于可行域上的 一个顶点(极点);
10
令 x1 0 x2 0
则 x3 15
X 0 0 15 24T
x4 24
为基本可行解,B34为可行基
B
0
X 24
3
108
A
0
X 34
0
15 24
0
0
X 23
12
45 0
1 基本解为边界约束方程的交点; 2 基对应于可行解可行域极点; 3 相邻基本解的脚标有一个相同。
1 0
1 0
B23 1 0 B24 1 1 B34 0 1
C42
2!
4! 4
2
!
43 21 21 21
6
由于所有|B|≠ 0, 所以有6个基阵和 6个基本解。
运筹学讲义-单纯形方法(ppt 78页)
7 2020/11/2
五、 单纯形方法
2、判别向量与判别数: (的b)判λ别N=向CN量-C,BB其-1中N为任对一应分基量Bλ的j=c所j-C有BB非-1基Aj变量XN 为-非---基-, 变n。量xj关于基B的判别数,j=m+1,m+2, ----(c)所有基变量的判别向量是零向量,所有基变
(一)人工变量消除法——M法 2、M法的辅助线性规划问题:
原问题:
Max z=c1x1+c2x2+……+cnxn s.t. a11x1+a12x2+……+a1nxn=b1 a21 x1+ a22x2+…… +a2nxn =b2
……
am1x1+am2x2+……+amnxn=bm x1,x2, ……,xn ≥ 0
函数值Z/ >0,则原问题无解。 [证明](请同学们自己做一做)。 (3)辅助问题在最优基B下目标函数的值Z/=0,此时有 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若辅助问题的最优基B对应的 基变量中无人工变量,则该最优基也是原问题的可行 基,这时候只要在单纯形表中去掉人工变量所在的列 和最后一行,即可得到原问题的初始可行单纯形表。
9 2020/11/2
五、 单纯形方法
(三)单纯形方法:表上作业法
1、单纯形表的构造
方法1:C-CBB-1A=(CB,CN)-CBB-1(B,N) =(0,CN-CBB-1N)
两边同乘上X得:
(C-CBB-1A)X= (0,CN-CBB-1N)X,化简得: Z=CBB-1b+(CN-CBB-1N) XN
3 X2 1.5 0.5 1 0.25 0
单纯形法的几种特殊情况
管理运筹学
17
50 150 250
12500
50/1 150/2 —
50 50 250
15000
— 50/1 250/1
8
§4 几种特殊情况
这样我们求得了最优解为x1=50,x2=250,s1=0,s2=50,s3=0,此线性规划的 最优值为15000.这个最优解是否是惟一的呢 由于在第2次迭代的检验数中
除了基变量的检验数 1,2,4等于零外,非基变量s3的检验数也等于零,
首先我们把松弛变量剩余变量、人工变量都用xj表示,一 般松弛变量剩余变量的下标号列在决策变量之后,人工变量的 下标号列在松弛变量剩余变量之后,在计算中,遵守以下两个 规则: 1在所有检验数大于零的非基变量中,选一个下标最小的作为 入基变量. 2在存在两个和两个以上最小比值时,选一个下标最小的基变 量为出基变量.
2x1 x2 s2 400, x2 s3 250, x1, x2 , s1, s2 , s3 0.
填入单纯形表计算得:
管理运筹学
7
迭 基变 CB x1 代量
次 数
50
s1 s2 0 s3
01 02 00
zj
0
cj-zj
50
s1 s2 1 x2
01 02 50 0
zj
0
cj-zj
50
x1 2 s2
管理运筹学
12
§4 几种特殊情况
迭基
CB x1
x2
x3
s1
s2
s3
b
比值
代变
次 数
量
2
0
3/2
0
0
0
x1 3 x3
s3
21 3/2 0 00
5第五章 单纯形法
zj = (cB1 ,..., cBm ) p′j = (cB ) p′j ,
其中,(cB )是基变量目标函数依次组成的有序行向量。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是把用单纯形法求出的基本 可行解、检验最优性、迭代等步骤都用表格的方式表 现。其计算的方法基本使用矩阵的行的初等变换。
以下用单纯形表格来求解第二章的例1。 max 50x1 + 100x2 + 0∙s1 + 0∙s2 + 0∙s3 约束条件: x1 + x2 + s1 = 300, 2x1 + x2 + s2 = 400, x2 + s3 = 250, x1, x2, s1, s2, s3 ≥ 0.
282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把第i个约束方程移项就可用非基变量来表示基变量xi??1122112iiimmimminnniijjjmxbaxaxaxbaxim???????????????把以上的表达式代入目标函数有??1122110101mnnniijjijmnjjjjmnjjjmzcxcxcxcxcxzczxzx???????????????????????292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最终有表达式
z z0 j x j
jJ
注:对于求目标函数最小值的情况,只需把σj ≤0改为σj ≥0。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当所有的 x j ≥0,且σj ≤0,此时
jJ
j
xj 0
实际上目标函数:
z z0 j x j z0 (
jJ xs 为基向量
s xs) (
x2 = 250.
求解得到新的基本可行解
x1=0,x2=250,s1=50,s2=150,s3=0.
运筹学单纯形法
第二步:寻求初始可行基,确定基变量
1 2 1 0 0
1 0 0
A
4 0
0 4
0 0
1 0
10
B P3,
P4 ,
P5
0
0
1 0
0 1
对应的基变量是 x3,x4,x5; 第三步:写出初始基本可行解和相应的
目标函数值
两个关键的基本表达式:
写出用非基变量表示基变量的表达式:
由 x4 3 x1 x2 x3 → x1 3 x2 x3 x4
x5 9 x1 4x2 7x3
x5
6
3x2
6x3
x4
得新的基本可行解 X(1)=(3,0,0,0,6)T
⑤ 写出用非基变量表示目标函数的表达式:
Z 2x1 3x2 3x3 2(3 x2 x3 x4 ) 3x2 3x3 6 x2 x3 x4
可得相应的目标函数值为Z(1)=6
检验数仍有正的, 返回①进行讨论。
三、单纯形法的一般描述:
1、初始可行解的确定
(1)初始可行基的确定 观察法——观察系数矩阵中是否含有现成 的单位阵?
于是,若LP只有唯一最优解,这个最 优解所对应的点一定是可行域的一个顶点; 若LP有多个最优解,那么肯定在可行域的 顶点中可以找到至少一个最优解。
转移条件?
转移结果?
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改善
得到LP最优解,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为了使目标函数逐步变优,怎么转移? (2)目标函数何时达到最优——
要求:
管理运筹学 第5章 单纯形法
16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迭代 基变
次数 量
cB
x1
x2
s3
50 100 0
s4
s5
0
0
比值
b
Bi/ai2
s1
0
1
1
1
0
0
s2
0
0
s3
0
2
1
0
0
1
0
1
0
0
1
zj
0
00
j cj zj
50
100 0
0
0
0
0
300
300/1
400
400/1
250
250/1
z=0
• 按照线性规划模型在表中填入相对应的值,如上表所示; • 在上表中有一个m*m的单位矩阵,对应的基变量为s1,s2,s3; • 在 z2=z0j行*1中+0填*1入+0第*1j列=0与,c所B列在中zi行对中应的的第元2素位相数乘填相入加0;所得的值,如
0 0 1
在第一次找可行基时,所找到的基或为单位矩阵或为由单位矩阵的各 列向量所组成,称之为初始可行基,其相应的基本可行解叫初始基本可行 解。如果找不到单位矩阵或由单位矩阵的各列向量组成的基作为初始可行 基,我们将构造初始可行基,具体做法在以后详细讲述。
管理运筹学
7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所有变量的解都是大于等于零,才能断定这个解是基本可行解,这个基是可行
基。那么我们能否在求解之前,就找到一个可行基呢?也就是说我们找到的一个
基能保证在求解之后得到的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呢?由于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中
要求bj都大于等于零,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基是单位矩阵,或者说一个基是由单位 矩阵的各列向量所组成(至于各列向量的前后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事)例如,
运筹学单纯形法
X2
Q4 3 2 1
0
x1+2x2 =8 4x1=16
Q3
4x2=12
Q2
Q1
X1
1
2
3
4
解: 首先:将该问题化成标准形
max z 2x1 3x2 0x3 0x4 0x5
x1 2x2 x3 8
s.t
.
4 4
x1 x2
x4 x5
16 12
xj 0, j 1, 2 ,, 5
基向量、非基向量、基变量、非基变量: 称pj(j=1,2,…,m)为基向量,其余称为非基向量; 与基向量pj(j=1,2,…,m)对应的xj称为基变量,其全体写成 XB=(x1,x2,…,xm)T;否则称为非基变量,其全体经常写 成XN。
基解:对给定基B,设XB是对应于这个基的基变量 XB=(x1,x2,…,xm)T; 令非基变量xm+1=xm+2=…=xn=0, 由(2)式得出的解X=(x1,x2,…,xm,0,…,0)T 称为基解。
(xi0 aij )Pi Pj b
(5)
i 1
由(5)式可以找到满足约束方程的另一个点X(1),其中是点X(1)的第j 个坐标值
X (1) x10 - a1j xm0 - amj 0 0
j
要使X(1)是一个基本可行解,则要求 xi0 - aij 0
§3 单纯形法(Simplex Method)
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可以从基可行解中找到 图解法有局限性; 枚举法计算量大;
§3.1 单纯形法的引入
例子: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2x1 3x2
x1 2x2 8
运筹学单纯形法ppt课件
•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计算所得的单纯形表划去人工变量 所在的列,并将目标函数换为原问题的目标函数作为第二 阶段的初始单纯形表,进行进一步的求解。
14
s.t.
32x1x133xx2 22
x3 x3
100 120
x1, x2 , x3 0
cj
40 45 25 0 0
CB XB bi x1 x2 x3 x4 x5 θ
0 x4 100 2 [ 3 ] 1
1
0
100/3
0 x5 120 3 3 2 0 1
40
σj
40 45 25
两阶段法的算法流程图
MaxZ=-3x1+x3 x1+ x2+ x3≤4
-2x1+ x2- x3≥1 3x2+x3=9
xi ≥0,j=1,2,3
求解辅助问题,得到辅助 问题的最优解
引进人工变量x6,x7,构造辅助 问题,辅助问题的目标函数为
所有人工变量之和的极小化
Max W= -x6 - x7
x1+ x2+ x3+x4
取值
xj无约束 令xj = xj′- xj″
xj ≤ 0 令 xj′= - xj
xj′ ≥0 xj″ ≥0
右端项
bi < 0
约束条 件两端 同乘以
-1
等式或不等式
≤
=
≥
加松 弛变 量xs
加入 人工 变量
xa
减去 剩余 变量xs
加入 人工 变量xa
运筹学单纯形法
问题:本例的A中一共有几个基? —— 6个。
一般地,m×n 阶矩阵A中基的个数最多有多少个?
——Cm个。 n
(3)基本解与基本可行解
当A中的基B取定后,不妨B设表示中的前m列,则可记
A=(B N),相应地 X= (XB XN)T
约束中的 AX=B
可表示为
B
N
XB XN
b,
即 BB X NN X b
①将目标函数转化为求极大型,即得
②对第一个约束添加松弛变量x4≥0,得 ③对第二个约束减去剩余变量x5≥0,得 ④对自由变量x3,令
原规划化为标准型:
练习3: minZ=x1+2x2-3x3
x1+x2+x3 ≤9 -x1-2x2+x3 ≥2 3x1+x2-3x3=5 x1≤0,x2≥0, x3无约束
解:本例中A, 12
2 1
1 0
10,A中的2阶可逆子阵有
1
B 1
0
10,其相应的基向P量3 , P为4 ,基变量为 x 3 ,
x
,X
4
B1
x3 ; x4
1
B 2
2
21,
其相应的基向量P为 , P
1
2
,
基变量为x , 1
x
2
,
X
B2
x1 。 x2
k
j
j
k
令 l m i i ni
(B 1b)
i
(B 1P)
ki
(B 1P) ki
0 对应 P l出 的 基
称作检验比。 i
以例1为例,可按上述单纯形法的步骤求出其最 优解,其大致的过程如下。
5管理运筹学单纯形法
– 保持原非基变量x1 =0, – x2变成基变量时应保证 x3 , x4,, x5非负,即有
x3 =8 ≥0 x4 =12- 2x2 ≥0 x5=36 -4 x2 ≥0
x2 ≤12/2 x2 ≤36/4
12 36 12 即x2 min{, , } 6 2 4 2
管 理 运 筹 学
管 理 运 筹 学
37
二、建立初始单形表
4、完善的单形表的说明
1)Zj 行的计算
CB 列中的元素与其在 A 阵中第 j 列元素两两对应相乘后再 全部相加
2)Cj -Zj 行的计算
等于将Xj 变为非基变量时,单位Xj 引起目标函数的净增加值。
3)o. f. 的计算 CB (当前基之系数)与 b 列系数两两相乘后相加所得。
管 理 运 筹 学
36
二、+ 2)设立检验行 + 3)反映出 o.f. 当前基 x1 x2 s1 s2 s3 C行 Basic CB 50 40 0 0 0 b s1 0 3 5 1 0 0 150 s2 0 0 1 0 1 0 20 s3 0 8 5 0 0 1 300 Zj 0 0 0 0 0 0 Cj - Zj 50 40 0 0 0 o.f. 检验行
管 理 运 筹 学
49
五、课堂练习
1、模型
Max 4x1 + 6x2 + 3x3 + x4 s.t. 3/2 x1 + 2x2 + 4x3 + 3x4 550 4 x1 + x2 + 2x3 + x4 700 2 x1 + 3x2 + x3 + 2x4 200 x1,x2,x3,x4 0
管 理 运 筹 学
五 单纯形法
0 1 0 0
0 1 0 0 -1/5 3/10 -21/10 -1/10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90 200 210 0
30 80 210 -210 14 24 42 -218
j 7 5
0
j
基
B A1 , A2 ,, Am
1 0
0 … 1 …
0 0
… … … 0 0 … 1
对应基可行解
X x1 , x2 ,, xm , 0 ,,0 b1 , b2 ,, bm , 0 ,,0
c b
i 1 i m i
T
T
得到目标函数值为
xi bi aij x j
0 0 Ak 1 0
(1) 主元所在行各元素均除以主元素 (2) 主元所在列各元素,除主元变为1外,其余均变为0;
(3) 除主元行、主元列各元素外,其余元素按公式计算。
j列 i行
k列
aij
ai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i
l行
alj
alk
bl
a
' lj ' ij
(4)若存在某一非基变量检 验数 k 0, 若所有aik ' 0, i 1,2,m, 则该问题无界 , 计算终止。否则转( 5)。
(5)若 k max j | j 0 , 则对应的变量 xk为引入变量。
(6)计算最小比值 ,若
xBi ' xBl min ' | aik 0, i 1,2,, m ' aik alk
xi bi aik 0 i 1,, m xk 0
单纯形法图解法及原理
则称X为 D的顶点。
31
定理1:LP问题的可行解域一定是凸集。
引理1: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X为基可 行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X的非 零分量(>=0)所对应的系数矩阵
A的列向量是线性无关。?
32
定理2: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对应线性 规划问题可行域(凸集)的顶点。
10 20
30 40
x1
11
例2 解线性规划
max z x1 x2
2x1 x2 2
s.t
.
x1 x1
2
x2 x2
2 5
x1 0, x2 0
有唯一最优解
2x1 x2 2
x2
z 3 x 1,4T
z 1.5
A2
z0
A1
40 2x1+x2 50
30
20 可行域
10
目标函数是以Z作为 参数的一组平行线
x2 = Z/30-(5/3)x1
4x1+3x2 120
10 20
30 40
x1 9
x2
50
当Z值不断增加时,该直线
40 2x1+x2 50 x2 = Z/30-(5/3)x1
沿着其法线方向向右上方移
30
动。
令X4=X5=0 X=(12, 12, -6, 0, 0)T
基本解, 但不可行
Z=40X1 +50X2
=40[12-(1/3 X4 -1/3 X5)] +50[12- 1/2 X5 ]
= 1080+(- 40/3 X4 -35/3 X5 )
第五章单纯形法
17
基解:在约束方程组(1.7)中,令所有非基变量为 xm+1=xm+2=…=xn=0零,以因为有|B|≠0,根据 克莱姆法则,由m个约束方程可解出m个基变量的唯 一解XB=(x1,…,xm)T。将这个解加上非基解中变量 取0的值有X=(x1,x2,…,xm,0,0,…,0)T,称X为线 性规划问题的基解。显然在基解中变量取非零值的个 数不大于方程数m,故基解的总数不超过Cnm个。
基本解:记基变量为XB=(xj1,xj2,…,xjm)T,非基变量构成
的列向量记为XN,并令XN =0,则有AX=ΣPjxj=BXB=b,于是有 XB=B-1b。称XB=B-1b, XN =0为线性规划(L)的一个基本解。
基可行解:若基本解中XB=B-1b≥0,则称该解为基可行解,这时
基B也称为可行基。
减去非a1负1x1变+a量12xx2n++1,+称a为1nx剩n -余xn变+1=量b1,有 ⑷令变xj量= xxjj无- x约j束,。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代换。
(5)对于x≤0的情况,令x =-x,显然x ≥0。
12
(6)对于b<0的情况,不等式两边同乘以-1
例:将下述线性规划化为标准型
max z x1 2x2 3x3
同理,取B5=(P2,P4),可得x2 =3,x4=18, x1 =x3 =0是基可行解。
同理,取B6=(P3 , P4 ),可得x3=15,x4=24, x1 =x2 =0是基可行解。
22
可行域极点的数量
如果线性规划有50个变量,20个约束条件,全部是等号约
束。按照以上的算法,每计算一个基础解,要从50个变量中选
4.711 03 1.510 6 (年) 360204365
《管理运筹学》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 基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0
– 非基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0.
(注意:目标函数形式 z = 2x1 + 3x2)
– 若目标函数为方程形式:
检验数
z - 2x1 - 3x2=0,则需非基变量的系数>=0
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Q3:如何找下一个相邻的基本可行解
• 迭代步骤1:确定移动的方向
确定进基变量
例:z = 2x1 + 3x2 – 选择 x1 ?Z的增长率=2 – 选择 x2 ?Z的增长率=3 – 3>2,选择x2!
• 进基变量的选择:
检验数的 绝对值哦
~~~
– 选择非基变量的系数最大的!
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Q3:如何找下一个相邻的基本可行解
• 迭代步骤2:确定在何处停下 – 增加x2 的值, x1 =0
• 选择单元阵作为初始基:
1 1 1 0
A 1
2
0
1
(a1
,
a2
,
a3
,
a4
)
1 0
B
0
1
(a3
,
a4
)
令非基变量 x1= x2 = 0得:X0 = ( 0,0,3,4)T
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Q2:最优性检验
• 非最优:增加非基变量的值,可以使 得目标函数Z值增加
x1,
x2,
x3,
=1 +x4 =2 x4 ≥0
然后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X0 = (0, 0, 1, 2)T z0 = 0
最优性检验:一切σj ≥ 0 ?
当前解 X0 非优; 须由X0 转化为另一个基本可行解 X1。 思路:让X0 中的一个非基变量进基,去替换原来的一个基变量(离基)。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 第5章 单纯形法 课后习题解析
《管理运筹学》第四版课后习题解析第5章单纯形法1.解:表中a 、c 、e 、f 是可行解,f 是基本解,f 是基本可行解。
2.解:(1)该线性规划的标准型如下。
max 5x 1+9x 2+0s 1+0s 2+0s 3 s.t. 0.5x 1+x 2+s 1=8 x 1+x 2-s 2=100.25x 1+0.5x 2-s 3=6 x 1,x 2,s 1,s 2,s 3≥0(2)至少有两个变量的值取零,因为有三个基变量、两个非基变量,非基变量取零。
(3)(4,6,0,0,-2)T (4)(0,10,-2,0,-1)T (5)不是。
因为基本可行解要求基变量的值全部非负。
(6)略 3.解:令333x x x ''-'=,z f -=改为求f max ;将约束条件中的第一个方程左右两边同时乘以-1,并在第二和第三个方程中分别引入松弛变量5x 和剩余变量6x ,将原线性规划问题化为如下标准型:j x '、j x ''不可能在基变量中同时出现,因为单纯性表里面j x '、j x ''相应的列向量是相同的,只有符号想法而已,这时候选取基向量的时候,同时包含两列会使选取的基矩阵各列线性相关,不满足条件。
4.解: (1) 表5-10,,,,,, 24423 1863 1334 7234max 65433216332154332143321432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f 约束条件:(2)线性规划模型如下。
max 6x 1+30x 2+25x 3 s.t. 3x 1+x 2+s 1=40 2x 2+x 3+s 2=50 2x 1+x 2-x 3+s 3=20 x 1,x 2,x 3,s 1,s 2,s 3 ≥0(3)初始解的基为(s 1,s 2,s 3)T ,初始解为(0,0,0,40,50,20)T ,对应的目标函数值为0。
运筹学单纯形法讲解
运筹学单纯形法讲解一、单纯形法基本概念在运筹学中,单纯形法是一种在给定点搜索可行解集合的一种技术。
设有m个点x、 y、 z分布在两点P、 Q,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这样的点组成了单纯形。
单纯形是可以用于求解最优化问题的一种简单的对象,因而又称为对象或对象群。
由单纯形求出的最优解就叫做单纯形的最优解。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来求最优解的都是单纯形。
二、单纯形法适用条件和范围在运筹学中,单纯形法常用于求解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整数规划等,还可以求解网络的流量、质量等。
但当运输问题用单纯形法求解时,解不存在,无最优解,也无单纯形。
非线性规划只能得到对象最优解。
三、单纯形法具体步骤和算法介绍1、明确问题的目标。
2、计算出所有解,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排列。
3、计算出各解在横坐标上的相对位置,即计算每个解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再根据此距离大小,取其中的最小值作为该点的最优解。
四、单纯形法的误差和精度1、明确问题的目标。
一般在最优化问题中,用最小值对准目标是最理想的,但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人们往往要求越多越好,甚至有时只要求几个较小的值。
但要注意所得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也要尽可能减少计算过程中的误差。
2、计算出所有解,按确定的先后顺序排列。
首先,找出最优解,再在这个最优解附近寻找另外的比最优解更好的最优解,直到所有点都达到满意的精度。
这种方法称为“穷举法”。
穷举法通常用于没有更好的方法时,常用于工程实际中。
3、计算出各解在横坐标上的相对位置,即计算每个解在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再根据此距离大小,取其中的最小值作为该点的最优解。
4、单纯形法的误差:由于人们认识上的错误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如排除法的计算次数与数据采集次数之比,以及采样值的平均数与真值之比,与取值的个数有关,与取值的精度也有关,必须合理确定取值范围。
5、单纯形法的精度:根据问题的规模,计算数据量和计算次数,反复调整取值点,改进计算方法,从而得到尽可能高的精度。
单纯形法的精度可达0.01或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在这个基本解中s1=-100,s3=-150,不满足该线性规划s1≥0,
s3≥0的约束条件,显然不是此线性规划的可行解,一个基本解可以是 可行解,也可以是非可行解,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所有变量的解
是否满足非负的条件。我们把满足非负条件的一个基本解叫做基本可行
解,并把这样的基叫做可行基。
管
理
运
a
j 1
n
ij
x j bi
(i 1, 2, , m )
学
15
管
理
运
筹
考虑标准形式的线性规划问题: Max z = c1x1 + c2x2 + … + cnxn s.t. a11 x1 + a12 x2 + … + a1n xn = b1 a21 x1 + a22 . 2 + … + a2n xn = b2 x . . am1 x1 + am2 x2 + … + amn xn = bm x1 , x2 , … , xn ≥ 0
基,我们将构造初始可行基,具体做法在以后详细讲述。
管
理
运
筹
学
7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二、 最优性检验 所谓最优性检验就是判断已求得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是最优解。
1. 最优性检验的依据——检验数σ
j
一般来说目标函数中既包括基变量,又包括非基变量。现在我们要求 只用非基变量来表示目标函数,这只要在约束等式中通过移项等处理就可
x2+s2=400,
x2=250, 求出基本解:x1=0,x2=250,s1=50,s2=150,s3=0。因为此解满足非负 条件,是基本可行解,故s3可以确定为出基变量。 能否在求出基本解以前来确定出基变量呢? 以下就来看在找出了初始基本可行解和确定了入基变量之后,怎么样的 基变量可以确定为出基变量呢?或者说出基变量要具有什么条件呢?
x= .
.
x1 x2
C= .
.
c1 c2
B= .
.
b1 b2
A= .
.
a11 a12..a1n a21 a22..a2n
. . . .
xn
cn
管
bn
理 运 筹 学
am1 am2..amn
16
这里,矩阵A表示为: A = ( p1 ,p2 ,…,pn ) , 其中 pj = ( a1j ,a2j , … ,amj )T Rm。若找到一个可行基,无防设 B = ( p1 ,p2 ,…,pm ) ,则m个基变 量为 x1 , x2 , …, xm ,n-m 个非基变量 为 xm+1 ,xm+2 ,…,xn 。通过运算,所 有的基变量都可以用非基变量来表示:
管
理
运
筹
学
19
2.旋转 (从一个基可行解转换为相邻的可行解)
若基可行解不是最优解,则需要转到一个相邻的基 可行解,并使得目标函数值增加。 所谓相邻的基可行解是指两个基可行解只有一个基 变量不同而其它的基变量都相同。 要从一个基可行解转到与它相邻的基可行解,意味 着需要将一个非基变量变成基变量,而且将一个原 来的基变量变为非基变量,前者称为换入变量,后 者称为换出变量。
筹
学
5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基是否是可行基,只有在求出其基本解以后,当其基本解 所有变量的解都是大于等于零,才能断定这个解是基本可行解,这个基是可行 基。那么我们能否在求解之前,就找到一个可行基呢?也就是说我们找到的一个 基能保证在求解之后得到的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呢?由于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中 要求bj都大于等于零,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基是单位矩阵,或者说一个基是由单位
σ 1=50,σ 2=100,σ 3=0,σ 4=0,σ 5=0。
管 理 运 筹 学
8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2.最优解判别定理 对于求最大目标函数的问题中,对于某个基本可行解, j 如果所有检验数 ≤0,则这个基本可行解是最优解。下面 我们用通俗的说法来解释最优解判别定理。设用非基变量 表示的目标函数为如下形式 z z0 j x j
(2-2)
其中 j=cj-(c1a’1j + c2a’2j + … + cm a’mj) 我们把由非基变量表示的目标函数形式称为基 B相 应的目标函数典式。
管 理 运 筹 学
18
初始基可行解
通常都是从一种特殊的基可行解出发求解LP 问题,这一特殊的基可行解称为初始基可行解。 初始基可行解对应的基,也称初始可行基,它 具有特定的形式,它是单位矩阵或者由单位矩 阵经过交换列以后得到的矩阵。相应的基变量 称为初始基变量,它是一组变量,具有特点: 共有m个变量,恰好每个约束方程包含一个变 量,且该变量的系数为1。
1 1 B3 1 0 1 0 0 为A的一个基,令这个基的 0 1
非基变量x1,s2为零。这时约束方程就变为基变量的约束方程:
管
理
运
筹
学
4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x2+s1≤300, x2=400,
x2+s3=250.
求解得到此线性规划的一个基本解: x1=0,x2=400,s1=-100,s2=0,s3=-150
从最优解判别定理知道,当某个σ j>0时,非基变量xj变为基变量不取 零值可以使目标函数值增大,故我们要选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换到基
变量中去(称之为入基变量)。若有两个以上的σ j>0,则为了使目标函数
增加得更大些,一般选其中的σ j最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在本例题 中σ 2=100是检验数中最大的正数,故选x2为入基变量。
管 理 运 筹 学
3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非基变量:与非基向量pj相应的变量xj叫非基变量,非基变量有n-m个。 由线性代数的知识知道,如果我们在约束方程组系数矩阵中找到一个
基,令这个基的非基变量为零,再求解这个m元线性方程组就可得到唯一
的解了,这个解我们称之为线性规划的基本解。 在此例中我们不妨找到了
x1 x2 s1 300, 2 x1 x2 s2 400, x2 s3 250.
在第二步中已经知道x2为入基变量,我们把各约束方程中x2的为正的系数除 对应的常量,得
b1 300 300, a12 1
b2 400 400, a22 1
管 理 运 筹 学
以用非基变量来表示基变量,然后用非基变量的表示式代替目标函数中基
变量,这样目标函数中只含有非基变量了,或者说目标函数中基变量的系 数都为零了。此时目标函数中所有变量的系数即为各变量的检验数,把变
量xi的检验数记为σ i。显然所有基变量的检验数必为零。在本例题中目标
函数为50x1+100x2。由于初始可行解中x1,x2为非基变量,所以此目标函 数已经用非基变量表示了,不需要再代换出基变量了。这样我们可知
b3 250 250. a32 1
12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其中
b3 T 的值最小,所以可以知道在原基变量中系数向量为 e3 0, 0,1 a32
的基变量s3为出基变量,这样可知x2,s1,s2为基变量,x1,s3为非基变量。 令非基变量为零,得 x2+s1=300, x2+s2=400, x2=250. 求解得到新的基本可行解x1=0,x2=250,s1=50,s2=150. 这时目标函数值为 50x1+100x2=50×0+100×250=25000。 显然比初始基本可行解x1=0,x2=0,s1=300,s3=250时的目标函数值为0要好 得多。 下面我们再进行检验其最优性,如果不是最优解还要继续进行基变 换,直至找到最优解,或者能够判断出线性规划无最优解为止。
解,或者能判断出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为止。
通过第二章例1的求解来介绍单纯形法: 在加上松弛变量之后我们可得到标准型如下:
目标函数: max 50x1+100x2
约束条件:x1+x2+s1≤300, 2x1+x2+s2≤400,
x2+s3≤250.
xj≥0 (j=1,2),sj≥0 (j=1,2,3)
管 理 运 筹 学
17
x1=b’1-(a’1m+1xm+1+a’1m+2xm+2+…+a’1nxn) x2=b’2-(a’2m+1xm+1+a’2m+2xm+2+…+a’2nxn)
.` . .
xm=b’m-(a’mm+1xm+1+a’mm+2xm+2+…+a’mnxn) (2-1)
把它们代入目标函数,得 z = z’+m+1xm+1+m+2xm+2+…+nxn
矩阵的各列向量所组成(至于各列向量的前后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事)例如,
0 0 1 1 0 0 0 1 0 那么显然所求得的基本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这个单位矩阵或由单位矩阵各列向
量组成的基一定是可行基。实际上这个基本可行解中的各个变量或等于某个bj或等 于零。
管
理
运
筹
学
6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基本概念。
基: 已知A是约束条件的m×n系数矩阵,其秩为m。若B是A中m×m阶非 奇异子矩阵(即可逆矩阵),则称B是线性规划问题中的一个基。 基向量:基B中的一列即称为一个基向量。基B中共有m个基向量。 非基向量:在A中除了基B之外的一列则称之为基B的非基向量。 基变量:与基向量pi相应的变量xi叫基变量,基变量有m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