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语文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

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下面是本店铺分享的小学语文古诗说课稿12篇小学古诗说课稿范文,以供参考。
七年级语文上所有古诗词

七年级语文上所有古诗词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的地位十分重要。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语文上所有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古诗词1、观沧海曹操(抒发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次北固山下王湾(把江南景物写得新鲜而极致,抒发了思乡之情)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描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惆怅凄苦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表达对朋友关切之情)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夜雨寄北李商隐(表达了旅人深沉的离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泊秦淮杜牧(全诗以叙事带出议论,谴责了不顾国家艰难,只顾自己享乐的上层人士)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后古诗词1.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语文必背古诗

语文必背古诗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7、《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0、《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2、《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3、《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4、《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5、《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6、《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7、《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123篇(含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七年级上册 (4)1、观沧海 (4)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3、次北固山下 (4)4、天净沙.秋思 (5)5、咏雪 (5)6、陈太丘与友期行 (5)7、《论语》十二章 (6)8、峨眉山月歌 (6)9、江南逢李龟年 (6)10、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11、夜上受降城闻笛 (7)12、诫子书 (7)13、狼 (7)14、穿井得一人 (8)15、杞人忧天 (8)16、秋词.其一 (9)17、夜雨寄北 (9)18、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9)19、潼关 (9)七年级下册 (10)1、孙权劝学 (10)2、木兰诗 (10)3、竹里馆 (11)4、春夜洛城闻笛 (11)5、逢入京使 (11)7、卖油翁 (12)8、陋室铭 (12)9、爱莲说 (12)10、登幽州台歌 (12)11、望岳 (13)12、登飞来峰 (13)13、游山西村 (13)14、己亥杂诗.其五 (14)15、河中石兽 (14)16泊秦淮 (14)17、贾生 (15)1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5)19、约客 (15)八年级上册 (15)1、三峡 (15)2、答谢中书书 (16)3、记承天寺夜游 (16)4、与朱元思书 (16)5、野望 (17)6、黄鹤楼 (17)7、使至塞上 (17)8、渡荆门送别 (18)9、庭中有奇树 (18)10、龟虽寿 (18)11、赠从弟.其二 (19)12、梁甫行 (19)13、钱塘湖春行 (20)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15、富贵不能淫 (20)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17、愚公移山 (21)18、周亚夫军细柳 (21)19、饮酒.其五 (22)20、望岳 (22)21、雁门太守行 (23)22、赤壁 (23)2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3)2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24)25、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24)26、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24)27、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4)八年级下册 (25)1、桃花源记 (25)2、小石潭记 (25)3、核舟记 (26)4、关雎 (26)5、蒹葭 (27)6、式微 (27)7、子衿 (27)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7)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8)10、北冥有鱼 (28)1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28)12、虽有嘉肴 (29)13、大道之行也 (29)14、马说 (29)15、石壕吏 (30)16、卖炭翁 (30)17、题破山寺后禅院 (31)18、送友人 (31)19、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1)20、卜算子.咏梅 (31)九年级上册 (32)1、岳阳楼记 (32)2、醉翁亭记 (32)3、湖心亭看雪 (33)4、行路难.其一 (34)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4)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4)7、月夜忆舍弟 (35)8、长沙过贾谊宅 (35)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5)10、商山早行 (36)11、咸阳城东楼 (36)12、无题 (36)13、行香子.树绕村庄 (37)1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7)九年级下册 (37)1、鱼我所欲也 (37)2、唐雎不辱使命 (38)3、送东阳马生序 (38)4、渔家傲.秋思 (39)5、江城子.密州出猎 (40)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0)7、满江红.小住京华 (40)8、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40)9、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1)10、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1)11、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41)12、曹刿论战 (41)13、邹忌讽齐王纳谏 (42)14、陈涉世家 (43)15、出师表 (43)16、十五从军行 (44)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1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6)19、过零丁洋 (46)20、山坡羊.潼关怀古 (46)21、南安军 (46)22、别云间 (47)23、山坡羊.骊山怀古 (47)24、朝天子.咏喇叭 (47)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古诗文原文译文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七上古诗文班级:姓名:12首古诗(背诵、默写)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
水何 澹dàn 澹dàn ,山岛竦sǒng 峙zh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xiāo 瑟sè,洪波涌yǒng 起。
日月之行xíng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shèn 至哉zāi ,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xuán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shòu 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qiāng 江水流。
文学_适用于高一学生的语文古诗词鉴赏

适用于高一学生的语文古诗词鉴赏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杆一作:阑干)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赏析: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
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
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楚天”的“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
“千里清秋”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
“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
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山如碧玉”之句,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
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篇因此而生动。
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
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是恨之深、愁之大者。
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
高二语文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诗说

高二语文上册人教版电子课本诗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
课内古诗文02:《世说新语》二则-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和名著知识梳理(统编版2024)

第二讲《世说新语》二则一、考点人物形象分析重点实词二、知识点讲(一)文章概述《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这一章出自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
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
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二)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任荆州刺史。
南朝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
文学家,政治家。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色,且十分被看重。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之人的代表作。
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上、中、下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三)创作背景《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这篇《咏雪》就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陈太丘与友期》也是当时名士之间交往言谈的记载。
此外,《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名士有管宁、邴原、王子猷、谢安、阮籍等。
(四)三行对译咏雪谢安家庭聚会子侄辈讲解诗文不久急高兴的样子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及反思 共二篇 (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

2020部编版语文四年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说课稿(一)《夏日绝句》《出塞》《凉州词》一、说教材《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一首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
《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夏日绝句》整个诗的文字高亢、激昂,字里行间,包含两段历史,三个典故,作者借古讽今,从而将爱国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说学情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可以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三、说教学建议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内容,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还可以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为我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自豪及热爱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养成主动诵读课外诗歌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体把握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赏析中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古诗文化,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3课时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诗人?你对这些诗人了解多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首先学习的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初一下语文必背古诗与文言文

初一下册语文必背古诗与文言文一、古诗(14首)1.《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6.《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宋]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4.《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关于语文的古诗

关于语文的古诗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眺》)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赠汪伦》)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7、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8、读书勤乃成,不勤腹中空。
(韩愈)
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12、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别云间》)
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1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
15、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白药)
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17、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8、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19、一勤天下无难事。
(韩愈)
2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章学诚《师说》原文及翻译(通用)

章学诚《师说》原文及翻译【原文】师说章学诚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
”又曰:“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
韩氏盖为当时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
《记》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
”此为传道言之也。
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
业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之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
巫医百工之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
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
知师之说者,其知天乎?盖人皆听命于天者也,天无声臭而俾君治之;人皆天所生也,天不物物而生而亲则生之;人皆学于天者也,天不谆谆而诲而师则教之。
然则君子而思事天也,亦在谨事三者而已矣。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
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
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
非情亲也,理势不得不然也。
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
经师授受,章句训诂;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
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
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
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苟如是者,生则服勤,左右无方,没则尸祝俎豆,如七十子之于孔子可也。
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而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虽学问文章,亦末艺耳。
其所取法,无异梓人之及琢雕,红女之传吃绣,以为一日之长,拜而礼之,随行隅坐,爱敬有加可也。
必欲严昭事之三而等生身之义,则责者罔,而施者亦不由衷矣。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章学诚《师说》原文及翻译

章学诚《师说》原文及翻译【原文】师说章学诚韩退之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又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道之所在,师之所在也。
”又曰:“巫医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而因怪当时之人以相师为耻,而曾巫医百工之不如。
韩氏盖为当时之敝俗而言之也,未及师之究竟也。
《记》曰:“民生有三,事之如一,君、亲、师也。
”此为传道言之也。
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
业有精粗,惑亦有大小,授且解者之为师,固然矣,然与传道有间矣。
巫医百工之相师,亦不可以概视也。
盖有可易之师与不可易之师,其相去也,不可同日语矣。
知师之说者,其知天乎?盖人皆听命于天者也,天无声臭而俾君治之;人皆天所生也,天不物物而生而亲则生之;人皆学于天者也,天不谆谆而诲而师则教之。
然则君子而思事天也,亦在谨事三者而已矣。
人失其道,则失所以为人,犹无其身,则无所以为生也。
故父母生而师教,其理本无殊异。
此七十子之服孔子,所以可与之死,可与之生,东西南北,不敢自有其身。
非情亲也,理势不得不然也。
若夫授业解惑,则有差等矣。
经师授受,章句训诂;史学渊源,笔削义例;皆为道体所该。
古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竹帛之外,别有心传,口耳转受,必明所自,不啻宗支谱系不可乱也。
此则必从其人而后受,苟非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学问专家,文章经世,其中疾徐甘苦,可以意喻,不可言传。
此亦至道所寓,必从其人而后受,不从其人,即己无所受也,是不可易之师也。
苟如是者,生则服勤,左右无方,没则尸祝俎豆,如七十子之于孔子可也。
至于讲习经传,旨无取于别裁;斧正文辞,义未见其独立;人所共知共能,彼偶得而教我;从甲不终,不妨去而就乙;甲不我告,乙亦可询,此则不究于道,即可易之师也。
虽学问文章,亦末艺耳。
其所取法,无异梓人之及琢雕,红女之传吃绣,以为一日之长,拜而礼之,随行隅坐,爱敬有加可也。
必欲严昭事之三而等生身之义,则责者罔,而施者亦不由衷矣。
巫医百工之师,固不得比于君子之道,然亦有说焉。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七年级上册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写作特点】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1.故事完整,语言简洁。先交代咏雪的背景,涵盖了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接着写事情的起因——咏雪;最后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2.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对话为主,仅仅描写了三人的对话,人物
性格却跃然纸上。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知识归纳整理】 1.古今异义
友人惭. 本义:惭愧
句中意思: 感到惭愧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5.重点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 行. (2)期日. 中. (3)太丘舍. 去 (4)下车引. 之
期行: 相约同行 日中: 正午时分
舍: 舍弃 引: 拉,牵拉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6.重点虚词
(1)陈太丘与. 友期行 (2)去后乃. 至 (3)相委而. 去 (4)下车引之.
2023年语文中考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
七年级上册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原文呈现
译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 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 妻也。
与: 介词,和,跟,同 乃: 副词,才 而: 表顺承关系 之: 代词,他
第1篇 《世说新语》二则
7.特殊句式 省略句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省略主语。应为“太丘舍
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翻译:陈太丘丢下(他) 而离开,离开以后(友人)才到。]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
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一会儿,雪 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 雪像什么呢?” 他二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 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大哥的女儿( 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太 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就是太傅的 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少年中国说》原文及翻译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原文: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译文:
今天的责任,不在别人身上,全在我们少年身上。
少年聪明我国家就聪明,少年富裕我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我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我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我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我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我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我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前途象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将与祖国万寿无疆!。
关于语文的诗句

关于语文的诗句《咏鹅》(诵读)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诵读)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二)》(诵读)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节选)(诵读)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风》(诵读)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春晓》(必背★)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必背★)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必背★)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必背★)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画鸡(新增)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必背★)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必背★)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新增·必背★)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语文高一第三单元古诗

语文高一第三单元古诗
哎呀呀,说到语文高一第三单元的古诗,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世界的大门。
你想想看,那些古诗不就是古人跟我们说的心里话嘛!比如说,曹操在诗里那叫一个豪迈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何等的气魄呀!就好像他在大声地对我们喊:人生短暂,得抓紧时间干大事啊!
还有,陶渊明描绘的田园生活,那简直让人向往极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哇,这画面感,不就像我们在乡下看到的那种宁静祥和的场景吗?这感觉就像我们也能走进他的田园,和他一起享受那份惬意。
再看看,李白这家伙,想象力简直太丰富啦!他在梦里都能去那么神奇的地方,“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这得多好玩呀!就好像他带着我们一起去冒险一样。
在学习这些古诗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像是穿越了时空,和那些诗人成了朋友。
我会好奇曹操当时为啥要写,陶渊明是不是真的那么喜欢田园生活,李白的梦里到底还有啥奇妙的东西。
咱就说,这些古诗不就是我们和古人沟通的桥梁吗?它们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
这多宝贵呀!我们能从中学到好多东西呢。
我觉得呀,语文高一第三单元的古诗真的是超级棒,它们让
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让我们对古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们一定要好好去品味这些古诗,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呀!。
诗词中的语文

诗词中的语文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更展示了独特的语文魅力。
在诗词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丰富的语文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诗词的精髓和韵味。
诗词的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锤炼。
诗人们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将情感、景象和意境融入字里行间。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丰富了诗词的表达方式,也展现了语文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也是语文的重要表现。
诗人们通过押韵、对仗等手法,创造出优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使诗词更具音乐性和感染力。
这种对韵律和节奏的掌握和运用,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华和匠心,也展示了语文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此外,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它们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展现了人民生活的面貌,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这些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诗词这一载体得以传承和发扬。
诗词中的语文元素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构成了诗词的精髓和韵味,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的魅力,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说语文王永恒原创《劝学》篇谁解开蒙劝学篇,三才人字学为先。
玉非雕琢不成器,人不学习道难参。
积字为学第一义,不舍天下无难关。
用心专一绳断木,遑论师徒青蓝间。
《师说》篇敢为人师抗流俗,无惧喧嚣与孤独。
师道不传已太久,矛头直指轻师族。
传道授业兼解惑,择师警言灌醍醐。
术业专攻有先后,为学何必论师徒。
《为了忘却的记念》篇无端白发送青丝,万马齐喑乏生机。
悲愤自由以血祭,哀伤思友学子期。
依稀笑靥如在昨,惊诧香魂忽已失。
荏苒时光近百载,犹闻烈士深叹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篇斯人已逝神长留,事业英名永不朽。
发现社会运行律,揭开剥削神秘手。
坚持斗争遭流放,创立国际常奔走。
一生敌人有无数,却无一人是私仇。
《乔治.桑》篇一代女杰乔治桑,风流倜傥着男装。
当时男子皆侧目,后世女子沐其光。
浪漫爱情传佳话,文学音乐同流芳。
斯人已逝百余载,魂魄至今溢奇香。
《谈读书》篇书海泛舟漾涟漪,望洋兴叹忧自失。
莫夸读书破万卷,点水蜻蜓实自欺。
泛览可学蜂采蜜,精通却要专精一。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荷塘月色》篇月色如烟笼荷塘,通幽曲径独彷徨。
花如美女新出浴,风送清荷香悠长。
杨柳婀娜留倩影,远山一抹欲躲藏。
蝉声阵阵惊月色,忽忆六朝采莲忙。
《烛之武退秦师》篇十面围城军情急,家国危殆谁却敌。
老臣壮年不得志,大义当前不容辞。
胸有韬略施离间,寸舌说得秦晋离。
雄师百万何其壮,不抵片言有神奇。
《赤壁之战》篇曹公横槊气盖世,扫荡残敌如卷席。
北地诸侯皆归土,挥戈直指赤壁矶。
力排众议孙权断,帷幄运筹诸葛奇。
烈火烧尽一统梦,三足鼎立铸新词。
《荷花淀》篇蒹葭苍苍烟波渺,淀里风光无限好。
燕赵自古产壮士,冀中当下出贤嫂。
寻夫无端惹尴尬,助战被讽麻烦找。
可恨冤家太自大,多情却被无情恼。
《故都的秋》篇千载秋风吹故城,霜染枫叶又几层。
青碧天色鸽哨远,蝉声衰残雨迷蒙。
梧桐一叶知秋意,文士几番叙愁情。
最是达夫知秋韵,文成堪匹欧苏名。
《归去来兮辞》篇渊明高唱归去来,痛悔半生堕尘埃。
衣袂临风飘飘举,稚子相迎扑入怀。
把盏闲观山远近,涉园足迹印苍苔。
息游自有息游乐,安命乐天有别材。
《赤壁赋》篇泛舟赤壁载酒行,新月初生波光明。
一曲美人泣嫠妇,南飞乌鹊引悲情。
青山依旧人非是,长恨光阴不我停。
水月自在人何羡,清风杯酒慰生平。
《荷塘风起》篇常忆荷塘少年时,风吹碧荷光迷离。
半明半暗丰采现,忽聚忽分有神奇。
可恨人兽餍口欲,攀折清圆当美食。
虽有高楼平地起,怎敌清荷出淤泥。
《听听那冷雨》篇江南春雨杏花天,水墨淡浓山连山。
最是清明纷纷雨,断魂游子迷酒幡。
芭蕉总爱雨为伴,梅子黄时味带酸。
雨巷姑娘何幽怨,独撑纸伞形影单。
《再别康桥》篇默默无言别康桥,西天云彩正妖娆。
婀娜杨柳风情盛,欲挽离人影飘摇。
心旌摇荡夜如梦,梦绕魂牵情满箫。
长篙撑往何处去,来也悄悄去悄悄。
《游褒禅山记》篇安石探洞未穷尽,遗憾悟得哲理篇。
奇境总在险远处,俗景多从平易观。
有志有力不懈怠,无船亦难渡广川。
尽己所能虽不至,无怨无悔不难堪。
《张衡传》篇大汉星辉何绚烂,张衡才华世所无十年结撰两京赋,文采何逊前相如。
更铸神器测地震,准精古今皆叹服。
做官威严有法度,整肃豪右匡时俗。
《琵琶行》篇秋风起兮芦荻白,欲离别兮愁满怀。
举酒饮兮无乐伴,悲莫悲兮两离散。
悠悠何处传悲声,似断似续使人惊。
此处僻远无音乐,奈何此音有京声。
移船相邀重奏弹,半推半就生赧颜。
千呼万唤始出来,琵琶半遮犹羞惭。
轻拢慢捻情何深,江上月色尽氤氲。
轻重缓急有法度,悲欢离合皆动心。
一曲弹罢无言语,浑忘酒杯频频举。
听闻琴女生平事,顿感沦落无彼此。
随兴为尔度一曲,姑且称作琵琶行。
天涯相逢同此旅,聚散相依琵琶情。
中秋抒怀平分秋色中秋月,照见几家不团圆。
灶冷无心点灯火,夜凉有意伴孤残。
都云姮娥多寂寞,谁晓长夜月更寒。
织女牛郎应有恨,鹊桥相会月正弦。
《鸿门宴》篇咸阳一破形势变,楚汉相争谁胜算?云诡波谲风骤起,千钧一发项伯现。
项庄舞剑意沛公,樊哙勇闯鸿门宴。
霸王优柔放虎归,亚父撞斗发长叹。
《套中人》篇杰作何须文字多,短篇精辟更称绝。
套中人物有无数,别里科夫冠旧俄。
可叹群氓常自役,套人套己恋甲壳。
莫嗤此人多可笑,谁自心里不纠结。
《项链》篇天生丽质心不甘,薄命红颜欲涅槃。
项链妆成千娇媚,风流高士皆垂涎。
沉酣旧梦犹未醒,项链一失百事残。
酸辛半世赎孽债,熟料事奇心更寒。
《沁园春﹒长沙》篇独立寒秋湘江边,万山红遍色欲燃。
鹰击长空何苍劲,鱼翔浅底颇悠闲。
峥嵘岁月书生气,指点江山动宇寰。
谁主沉浮暗自问,人生自信二百年。
《陈情表》篇命乖运蹇少孤身,七尺全仰祖母亲。
皇恩优渥难为报,易代不改一片心。
忠孝自古难兼顾,最难相依两离分。
皇天后土可为鉴,乌鸟私情寸寸真。
《我与地坛》篇幸哉不幸史铁生,廿岁困于轮椅中。
如火青春倏忽逝,恨断青天怨愤增。
所赖地坛心博大,更兼慈母爱如灯。
一腔奇气终化碧,唯憾心音母难听。
《项脊轩志》篇百年老屋项脊轩,承载多少悲与欢。
偃仰啸歌读书地,嘘寒问暖母叩闩。
龙钟祖母殷勤语,贤惠娇妻笑声憨。
十载枇杷冠如盖,人非物是泪满衫。
《屈原列传》篇子长挥笔写屈原,笔法精气风骨传。
破解离骚大义在,直通心底得真诠。
满篇写尽是楚史,身系家国言不烦。
江畔行吟表心志,耸身一跃千万年。
《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篇壮志难酬意气昏,半生落拓酒慰心。
常称杰作待来日,一等倏忽三十春。
直到琼珊命欲尽,点数藤叶算余身。
千叶尽飞一叶在,平生愿望终成真。
《纪念刘和珍君》篇本为在校读书日,却累上街表寸心。
血色青春虽化碧,故国千岁犹沉昏。
白发总是送黑发,后来几多刘和珍。
最悲民族皆沉默,道路以目阴森森。
《兰亭集序》篇阳春三月惠风轻,修禊群贤多精英。
曲水流觞无限乐,游目骋怀极视听。
俯仰一世马过隙,情随事迁感慨生。
死生虽大不由我,留下诗文供感兴。
《诗经﹒氓》篇是谁涉河笑嘻嘻,借口贸丝订佳期。
情动芳心已难唤,只图彼此两相知。
谁知为妇方三载,拳脚相加将我欺。
莫怪夙兴夜寐苦,独恨当初太心痴。
《祝福》篇其一生为女子已不幸,偏又做了童养媳。
可恨丈夫命不永,私逃又被婆相逼。
再嫁难拒夫又死,新生小儿遭狼袭。
不贞克夫不祥物,祝福声中与世辞。
其二男人世道是凶手,女子何尝非帮凶。
若问其中谁之罪,病根尽在基因中。
莫嗔鲁四多虚伪,莫怪四嫂假惺惺。
儒家名教双面刃,岁岁祝福祭牺牲。
《念奴娇·赤壁怀古》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谁堪传。
赤壁千年悠然在,三国故事涌眼前。
风流倜傥周郎帅,羽扇纶巾扫敌残。
寻常巷陌刘裕在,金戈铁马曾凯旋。
封狼居胥空有志,一败至今是笑谈。
佛狸祠下响社鼓,谁晓老将曾姓廉?《六国论》篇春秋战国五百秋,秦定一统承大周。
千载聚讼千遍问,奈何六国王气收。
苏家父子逞才气,机杼各出论未休。
借古讽今大宋事,赂秦二字意深幽。
《阿房宫赋》篇始皇一举扫六合,造殿营宫矗巍峨。
曲曲折折三百里,横跨泾河与渭河。
六国妃嫔掳掠尽,夜夜笙箫夜夜歌。
举首翘望空回首,帝王车辇音尘隔。
唯恐六国复故地,尽销兵器铸铜驼。
奈何戍卒一声喊,嬴氏皇帝三世绝。
西楚霸王何其怒,阿房终难逃火劫。
殷鉴不远谁记取,前仆后继蹈覆辙。
《滕王阁序》篇滕王阁上观日落,秋水长天共一色。
孤鹜落霞双双飞。
渔舟唱晚西江月。
南飞雁阵声惊寒,萍水相逢尽是客。
少年才气可凌云,挥洒名文正落魄。
《林黛玉进贾府》篇寄人篱下何滋味,黛玉慧心最深知。
任是贾母千般爱,依然生分常悲戚。
似曾相识初见面,前世缘定惺惺惜。
贾府兴衰多少事,付与法眼观得失。
《报任安书》篇名山事业数第一,甘苦备尝有谁知?忍辱负重不赴死,一腔奇气著史诗。
从来圣贤好发愤,意有郁结生深思。
华夏三千年间事,篇篇奇崛尽珠玑。
孰料年少种孽缘,三十年后藤相缠。
《雨巷》篇江南烟雨正苍茫,小巷曲折更凄凉。
落魄如我多哀怨,雨敲伞面余味长。
丁香五月最浓郁,白日梦迷思女郎。
散尽芳菲人已去,丁香雨里独彷徨。
《雷雨》篇彤云滚滚暮雷沉,湿热重重情欲焚。
孰料孽缘终有报,奈何门户尽丑闻。
血亲孽恋谁之罪,霹雳一声俱失魂。
雷雨之夜繁花谢,感天动地泣鬼神。
《苏武传》篇一年一度南归雁,岁岁持节仰首看。
卧雪吞毡节不改,牧羊朔北雪漫漫。
赤心何惧软言诱,归志从来未曾变。
一旦归来须发白,名垂千载谁不赞!《齐桓晋文之事》篇曾怪孔孟崇古多,周游列国费口舌。
颠沛流离多狼狈,痴心不改倡仁德。
王道衰微霸道盛,三皇五帝失衣钵。
齐桓晋文造时势,诸侯纷纷竞兵戈。
孔子雍容孟子辩,诸王不睬可奈何!推及仁爱老吾老,赤子之心最难得。
明君治民重恒产,恒产被夺怎苟活?民重君轻千古律,奈何千古蹈覆辙!《孔雀东南飞》篇其一心性高傲刘兰芝,嫁于仲卿遭婆欺。
不堪忍受請自遣,府吏苦言挽爱妻。
无奈婆心意已决,反责犬子没出息。
长吁短叹对妇语,发下誓言莫相欺。
无论如何难共枕,举手劳劳长依依。
玉户帘中藏不住,贤媛深巷有人知。
高官公子来络绎,纷下聘书订佳期。
家有父兄性情暴,兰芝有志却难依。
大张旗鼓排场大,府吏忽然得消息。
霹雳一声心欲裂,仲卿悲恸马悲嘶。
马行如风见旧人,发下死誓苦相逼。
吉日夫妇双赴死,留于后人长唏嘘。
其二读罢诗篇长太息,两情相悦却相失。
欲究焦母过专断,更恨刘兄太自私。
谁赋大权助为虐,谁防权势捡弱欺?焦刘悲剧谁记取,梁祝化蝶谁不知?《西厢记﹒长亭送别》篇见说元稹会真记,几世孳乳长相传。
实甫天才补天裂,西厢绝美越千年。
才子佳人传佳话,爱情书写新宣言。
长亭送别离人泪,古道夕阳马不前。
《我有一个梦想》篇其一一百年前署宣言,恍如春至驱严寒。
奈何枷锁依然在,黑色无端受侵害。
空头支票何时兑,平等自由怎缺位?千万黑人千万心,意志坚定将理申。
大人老爷莫轻忽,毋使国家生冲突。
争取权利讲理性,黑人兄弟不认命。
废除隔离五十州,不达目的不罢休。
人人生来应平等,黑白无间同热冷。
男孩女孩共骨肉,黑色白色无左右。
不以肤色定优劣,正义绿洲遍沙漠。
惟愿平等扎深根,祖国处处都是春。
更祝自由早来到,全国同胞齐欢笑。
其二五十年前路德金,追求正义一颗心。
一篇梦想惊寰宇,甘为自由不恤身。
人去未睹梦实现,血滴沃土扎深根。
栽得平等花常在,万紫千红都是春。
《逍遥游》篇北冥巨鲲化大鹏,振翅千里始南行。
扶摇直上九万里,背负青天任纵横。
草间小鸟仰头笑,井底之蛙嗤大能。
试问逍遥何境界,无己无功更无名。
《离骚》篇忧愤全因邦国发,出身王室本楚家。
秋兰美质恐迟暮,伤感灵修眼昏花。
哀叹民生常掩涕,深憎执事无修姱。
遭逐仍旧恋故地,何悔高洁随鱼虾。
《蜀道难》篇立国盆地隐群山,座座高山道道关。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谁修栈道绝壁上,谁笑猿猴愁登攀。
莫信蜀国是天府,当年贼寇曾屠川。
《远方》篇自古人心思远方,追寻万里恋梦乡。
但丁历险写地狱,莫尔倾心乌托邦。
颠倒乾坤康德笑,爱因斯坦扭曲光。
史上诸神今何在,窄门无径使人伤。
《廉颇蔺相如列传》篇一文一武堪称绝,珠璧联辉将相和。
当初秦欲夺宝璧,微贱相如出大泽。
完璧归赵声名震,渑池会上秦王折。
功高位重廉颇怨,后己先国解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