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说中母亲杀子的叙事对母性神话的解构
张爱玲小说对“母性神话”的解构
张爱玲小说对“母性神话”的解构作者:李颖慧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11期母亲在中国历史中历来被看作是最伟大、无私的人。
无数的文学作品歌颂母亲以无比的慈爱与坚韧养育子女,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下一代的幸福,构筑了一个个母性神话。
直到张爱玲的出现,她以女儿特有的敏感,发现母爱的残缺,用犀利的笔触,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母亲形象,毫不留情的打破了母亲头上笼罩的神的光环。
孤苦无依的悲情女儿她们也曾索求母爱,却在被母亲疏忽、与母亲冲突后决然地站在母亲的对立面来审视母亲,在这种审视中,笼罩着母亲的神性之光被剥离,女儿看到的是母亲卑微、自私的生命本相。
对于母亲们来说,她们不是不爱女儿,而是更爱自己。
以至于在面临选择时,本能的选择自己,放弃女儿。
在女儿的心目中,母亲是与她不对等的成人,具有她尚不具备的能力,是人世中第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是遇到困难时最本能的想到的求助者。
但母亲却在感情与经济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
这不能不说是女儿的一种悲哀。
《倾城之恋》中,离婚的白流苏受到哥嫂的排挤而向母亲寻求安慰时,白老太太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抛下一句:“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跟着我,总不是长久之计。
倒是回去是正经”,然后翻身朝里睡了。
流苏在她母亲的床前凄凄凉凉地跪着,当她想抓住母亲作最后的哀求时,发现母亲不知何时离开了。
流苏心里终于明白:“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头也撞不进去。
她似乎是魔住了,她所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
”在女儿需要倾诉沟通、寻求保护的时候,流苏的母亲是缺席的,在女儿身陷囹圄呼救的时候,《十八春》中的曼桢的母亲更是恶意缺席。
曼桢被软禁在大姐曼露家中,受到姐夫的摧残和凌辱达一年之久,最盼望的是得到母亲的帮助,但她知道母亲害怕家丑外扬,又是个没主意的人,指望母亲的搭救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希望是母亲肯把这件事情的真相告诉她的男朋友世钧。
但是母亲在这里又一次扮演了一个令女儿深感痛心和失望的角色。
为了钱,为了靠上暴发户的大女儿曼露,顾太太不但没有挺身而出,设法救出女儿,相反当曼桢的男朋友世钧到她家寻找曼桢时,也依然守口如瓶,该说的没说,从而丧失了救出曼桢的最后机会,也彻底葬送了女儿的爱情和幸福。
方方创作中的“恶母”形象探析
方方创作中的“恶母”形象探析【摘要】文章解析了女作家方方笔下一系列的“恶母”形象。
认为作家对“恶母”的描述,是对缺失母性、妻性的展示,方方忠实于现实和自己人性体验,才使得“恶母”形象的书写鲜活而细腻逼真。
方方以“新写实主义”的写作方法,对母性神话进行解构,还原出真实的母亲,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对母亲形象的超越和补充;是方方女性意识的体现;是“审丑”发现“恶”中之美。
【关键词】方方小说;“恶母”形象;原因和价值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风格各异的女作家,她们书写女性的生存困境,寻找女性的出路。
湖北女作家方方就是其中的一个,她也提起笔对女性进行思考和描摹,并重新书写母爱主题,塑造出一些“恶母”形象,解构了传统“圣母”形象,丰富了文学人物画廊。
一、对缺失母性、妻性的展示作为家庭成员,女性有着妻性和母性两种本能。
传统男权社会要求女性温柔贤淑,但方方遵循“新写实主义”,一反传统文学中的贤妻良母形象,塑造出一批失却了母性、妻性的立体而鲜活的“恶母”形象,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方方写尽了母亲的丑陋的外表。
《落日》中的祖母肮脏邋遢,用一双脏手准备食物,喜欢甩完鼻涕揩在衣襟上。
她用脏话辱骂自己的亲人,骂儿子为“狗杂种”,用“妖精”、“婊子养的”“小娼妇”等来指代儿媳孙媳。
《风景》中母亲嗓门大、说话尖酸刻薄又下流,她低头剪脚上的硬皮和“朝父亲吐唾沫”的动作,都让我们见识到了母亲生活的邋遢和粗俗,挣脱了“女为悦己者容”的框架。
她们“张嘴便说谁家的公公与媳妇如何,谁家的岳母勾引女婿。
”(《风景》)【1】“丁如虎欲再娶妻,祖母不依,便暴露家丑发动邻里老太婆来骂儿子”(《落日》)。
方方通过对武汉小市民现实生活的观察和逼真书写她们搬弄是非,喜欢谈论别人的行为,展现出母亲作为“人”所具有的“窥视欲”和好奇心,消解母性的崇高。
母性崇拜根植在华夏子孙的血脉中,“慈母”让人的依恋使人慰藉,但方方却描绘出一幅残酷的母子关系画卷,塑造出“恶母”们的冷漠、专制、自私和对“性欲”的舒展等特点。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们设 身处地 地想象 主人公 的果 敢行 动 , 尝试对此 做一个 为还有讨论和商榷之处 。 同情 式 的理解 与把握 , 尽管我 们 同时也 知道小说 文本 大
第一、 本文认为单纯地停 留在 复仇说 是不够 的, 因为 多 属虚构 , 但 探究其 激情属 于何种性 质与类 型则是必要 通过 复仇概念解 释行 为本源 动机还不究 底 。其 次 , 如果 一种 否定 , 那么当事人的毁灭性 的否定 的。就外在 视角而 言 , 我们也 要设身 处地思 索作者创作 复仇是一种绝对 、 意图 , 探究其叙事所追求 的社会影 响力 。毫无 疑问 , 每一 也应该显现 出一个 肯定 , 即对 于一种价值 的捍卫和恢复 。 复仇说 总是针对 着仇 家、 仇人, 可是 孩子毕 竟不是 位 小说作 者是希望 读者尽 可能地都 来 阅读 , 变成人生 智 第 三 ,
何看 待其 中的情感决 断 , 如何 反思其 中的伦理 冲突呢 ?
后 夫所 生之子 。总之 , 基本上 都把动 机归结 为复仇 。在
பைடு நூலகம்
实 际上 , 对于 “ 母 杀子 ”我们可 以尝试采 用 内外 两个分 对复仇 动机 的解 释上 , 论者 分别讨论 了两 种情况 。其 一
析视 角。其一 就是故 事的 当事 人母 亲的动机分 析 , 其二 心理学角度的妇人 的偏执与残忍特征 ; 其二 , 文化 角度的 是小 说作者 如此叙述 的叙事 分析 。就 内在视 角而言 , 我 妇人 “ 行侠 仗义 ”特征 。对 这样 的分析 和解 释 , 我们 认
上整个杨 门女将 就是讴 歌女性 的 巾帼情怀 。近代史上 的 夫不忠 而复仇 , 即妻子对 丈夫寻花 问柳 的不忠举 动产生
秋瑾也被称作 “ 鉴湖女侠 ” , 其侠肝义胆也足 以彪炳史册 。 嫉妒之情 , 进而杀子 复仇 , 多少类似 于古 希腊埃斯库罗斯
硕士论文母性的的追问西方文学中杀婴母题的解读
硕士论文- 母性的追问——西方文学中杀婴母题的解读单位码:!!!!!分类号:一密级:一一学200420443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墨壁煎垫塑二二重左塞生土菱墨量塑鱼竖鎏登皇查指导教师:蕉壹垂专业技术职务:号:作者:教授学科专业:出筮圭.堂鱼生竖圭堂答辩日期:学位授予日期:二00 七年六月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同时,本人保证,毕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大学。
萎裹蓑妻凳篓妻霎?量氆导教师签名: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箜羔! 兰!丝指导教师签名:d 应笙幺。
—7年J月。
1日扩7年万月1j 日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抖丢礁97 年6月ff 日摘要传统文化语境中,母亲意味着生命的希望和世界的延续;母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奉献;母性被定义为对子女爱护的本能。
然而现实世界中的母亲,有时却因种种原因的逼迫而呈现出另一种面孔。
本文以西方文学中母亲杀婴现象作为切入点,以女性主义批评为理论基础,适当引入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美狄亚》、‘榆树下的欲望》和宠JD 三部不同时期的文进行解读,剖析了杀婴母题所蕴含的文化隐因,对传统母性概念提出质疑,并尝试对母性重构提出具体设想。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_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10.10odern chinese土地庙捐了门槛,就以为可在祭祀时“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了,谁知四婶见了她还是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语气中显然比先前更加严厉和不满。
结果,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丝毫也没改变。
从“讪讪的缩了手”写到“受了炮烙似的缩手”,从“疑惑的走开”写到“失神的站着”,作者藉助细节强化,揭示卑怯人生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不幸也许更多的不是直接来自自身的遭遇,也不是直接来自上层统治阶级的压迫,而是来自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一些封建卫道士和伪善者。
作者欲告诉人们,祥林嫂生活在这些人中间,其处境是多么可悲。
尤其像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的伪善者,更易将祥林嫂推向苦难的深渊。
看来,妇女解放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将套在脖子上的精神枷锁解开就万事大吉,难的是不易铲除制造精神枷锁的环境和土壤。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很善于运用强化艺术技巧的。
只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他总是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感知觉和思维力集中于某个方面,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也不断重复强调,以引起人们对其笔下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
事实也表明,强化思维不仅是鲁迅小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
这种技巧在他那里,既能深刻的刻画人物,巧妙的表达创作倾向,又能拓展读者的感受空间,提高读者的鉴赏力。
其短篇小说享有“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4] 的美称,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1]鲁迅:“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
”(《鲁迅全集》卷六265页)鲁迅的创作正具有这一强烈的主体意识。
[2]这里只以《祝福》为例,其实鲁迅的其它小说如《孔乙己》、《风波》、《长明灯》、《示众》等也是很好的实例。
母性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试论当代诗歌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义
母性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试论当代诗歌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义李自芬
【期刊名称】《江汉论坛》
【年(卷),期】2004(000)011
【摘要】母亲形象的塑造历来是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然而,由于母亲作为女性同时也作为人类生命的繁衍和养育者,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在对母亲形象进行阐释时总充满矛盾.综观当代诗歌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文化在阐释"母性"价值观时走过了一条曲折道路,母亲形象逐渐从由50-70年代建构起来的一种单调的刻板模式中突破,从纯粹的精神化想象向人性的物质化转移,变得有血有肉,具有了人的多重性和可能性.这一过程实质上折射出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社会文化形态的历史演变.
【总页数】3页(P138-140)
【作者】李自芬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成都,6100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7
【相关文献】
1.“母亲神话”的解构——论萧红对母亲形象的书写 [J], 王学谦;刘森
2.解构"母亲神话"与重建"母性关怀"——切入女性文本的一种视角 [J], 王虹艳
3.母性的思考真实的言说——解读现当代女性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J], 赵琴玉
4.母性神话的解构:"五四"女性作家关于母亲的书写 [J], 伍友云
5.母性神话的解构与重建——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J], 寿静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摘要】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展现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纠结关系,同时深刻探讨了道德与伦理的交织。
在这些故事中,道德与法律往往发生冲突,引发观众对正义观念的多元化思考。
悲情背后隐藏着对道德的探讨,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边界。
通过古代文学中对正义的多维度探讨,母杀子叙事呈现了道德的边界,同时也引起了关于正义的思考。
这些故事带给读者不仅是悲情的故事,更是对正义观念的反思,让人们深入思考悲情背后隐藏的道德困境。
【关键词】母杀子叙事、悲情、道德、伦理、法律、正义观念、多元化、正义的多维度探讨、道德边界、悲情故事、正义思考。
1. 引言1.1 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在古代文学中,“母杀子”叙事是一个极具震撼力和争议性的主题。
这种题材往往涉及到母爱与道德、正义之间的冲突与较量,引发人们对伦理、法律和正义观念的深度思考。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类叙事往往以悲情和复杂的心理描写为特色,让读者不禁陷入沉思。
“母杀子”叙事常常揭示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纠结复杂的关系。
母亲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做出伤害孩子的决定,这种举动对母亲和孩子都是一种折磨。
这种叙事也引起了对道德与伦理的碰撞。
母亲是否应该遵循道德规范来对待孩子?伦理和道德之间的矛盾使得叙事更加扑朔迷离。
在这些叙事中,伦理与法律的冲突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母亲的行为可能违背了法律的规定,但往往引起读者对伦理和正义的重新思考。
这种叙事揭示了正义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对道德边界产生质疑。
在古代文学中,“母杀子”叙事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悲情,更是对道德的深度探讨。
这种叙事背后隐藏着许多关于正义的多维度探讨,让人对悲情背后的正义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1.2 悲情与道德的交织在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中,悲情与道德常常交织在一起,使人们陷入深思。
这种叙事往往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伦理道德的挑战。
母亲与子女之间的纠结关系常常成为悲情与道德的源泉。
母亲的爱和责任感驱使她们做出令人痛苦的选择,而子女则常常成为道德困境的牺牲品。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
正义的别样寻求:古代“母杀子”叙事中的悲情与道德【摘要】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揭示了一种别样的正义追求,涉及道德与悲情的探讨。
母亲为何选择母杀子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悲情描写,在叙事中展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性挣扎。
这种行为的道德背景和对正义的挑战,揭示了社会伦理与文化信仰的碰撞。
母杀子叙事背后的道德冲突,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伦理观念的多样性。
通过对古代母杀子叙事的正义探讨,可启发对道德与正义的多维度解读,引发对人性、伦理、文化的深入思考。
这些叙事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也提供了对当代社会伦理挑战的启示与反思。
【关键词】母杀子叙事、古代文学、道德、正义、悲情、挑战、冲突、探讨、多维度解读1. 引言1.1 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古代文学中的母杀子叙事源远流长,这一主题在古代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引起人们对道德与正义的深思。
母杀子这一行为不仅反常而且令人震惊,然而在古代文学中,母亲选择母杀子往往出于复杂的原因。
在古代社会,母子关系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亲情之一,母亲为子孙所作的母爱和牺牲更是无法估量的。
古代文学作品中却出现了母亲选择母杀子的情节,这种悲剧性冲突令人难以理解。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母杀子叙事往往描绘了母亲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道德与伦理观念的碰撞。
这些叙事通过探讨母子关系、道德选择和正义观念,展现了古代社会的伦理困境和人性的复杂性。
在古代文学中,母杀子叙事不仅是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更是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规范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古代文学中母杀子叙事的分析与解读,我们可以深入探讨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正义观念以及人性的多重面向。
这一主题所展现的悲情与道德挑战,引发了人们对正义的别样寻求和对道德的多维度解读。
1.2 道德与正义的探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母杀子叙事中,道德与正义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母杀子行为往往涉及到伦理、道德以及社会规范的讨论,引发人们对于正义的思考。
传统的道德观念中,母亲是应该呵护自己的子女,守护他们的生命,而母杀子叙事中母亲的行为却颠覆了这一道德信念。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在其中流传,其中不乏暴力、悲剧和复仇。
而“弑亲”这一母题在希腊神话中却是比较常见的,代表着对权力、家庭和道德的挑战,也是古希腊文明中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
在古希腊文明中,弑亲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本文将就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意义。
需要明确的是,“弑亲”并不仅仅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杀害,也包括配偶对配偶的杀害以及亲属之间的杀害。
在希腊神话中,有许多关于“弑亲”母题的故事,比如克洛埃和卡拉姆用陷阱杀死了他们的父亲,伊阿宋因为不满继母的虐待,派人杀死了他的父亲,并且在复仇的过程中,也导致了亲属之间的相互杀戮。
那么,希腊神话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频繁的“弑亲”情节呢?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张性。
在古希腊社会中,家庭是整个社会组织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权力斗争和复仇的温床。
家庭成员之间的恩怨纠葛、争斗不断,这种紧张的家庭关系也在希腊神话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而“弑亲”母题正是这种复杂家庭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了亲情与仇恨、信任与背叛之间的微妙平衡。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还反映了古希腊社会对家庭伦理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行为往往会导致复仇的惩罚,而这种惩罚又进一步印证了古希腊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和道德的看重。
古希腊社会高度重视家庭伦理和道德规范,对于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忠诚、对于丈夫对妻子的尊重和保护都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而弑亲行为的出现,则被视为是对这种家庭伦理和道德的严重践踏,必然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也反映了古希腊文明中对于权力、复仇和正义的思考。
在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和复仇是常见的现象,而这种斗争和复仇又常常围绕家庭内部的权力和地位展开。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情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方面反映了古希腊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激烈和残酷,另一方面也探讨了权力、复仇和正义之间的微妙关系。
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何金梅
【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7)002
【摘要】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并分析其历史建构的文化内涵,认为经过历代主流文学的塑造,"母亲"与受难、牺牲、无私、爱等意义形成了一定的转化规则,母亲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母亲意义承载沉重的家庭伦理信息,这种信息随着叙事的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道德评价与要求.
【总页数】5页(P5-8,4)
【作者】何金梅
【作者单位】三明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传统重压之下的被扭曲——《灶神之妻》中雯丽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J], 周聪贤
2.跨文化文本空间中的性别对话——从《女勇士》中花木兰形象解读汤亭亭的跨文化叙事 [J], 张鲁宁
3.安·恩莱特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J], 刘常轩;
4.安·恩莱特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J], 刘常轩
5.空间、话语与身体叙事: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书写及其文化隐喻——以张艺谋电影为例 [J], 江素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在古希腊神话中,弑亲母题是一个极为常见的主题。
从克洛伊斯的屠杀到奥伯隆的儿子们的罪行再到荷美罗斯的复仇,神话故事中不乏这种恶性事件。
这种母题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是提醒人们不要伤害亲人的道德教育,还是揭示出一些文化或心理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一母题,同时试图寻找其中的象征和隐喻。
在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故事通常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情节:一个儿子或女儿要么故意杀害自己的母亲,要么在无意中杀了她。
这种情节的普遍存在说明了一些事情:它既能够通过故事对道德进行教育,告诉人们不要伤害亲人,同时也说明了某些文化现象。
首先,弑亲母题表明了一种对母亲的态度。
在古希腊社会,母亲的地位并不高。
在家庭中,女性往往被视为低等的。
这种视角在希腊神话中也得到了反映。
神话中,母亲角色经常被描述成弱小无助,为了孩子们的生存而牺牲自己。
在许多情况下,母亲被绑架、杀害或背叛,从而激发了孩子们的复仇心理。
虽然这种描述与历史事实可能有所不同,但提供的文化信息说明了母性在希腊文化中的困境。
弑亲母题也许可以被视为对于母亲角色的平衡和强化。
其次,弑亲母题也表明了关于个体心理的问题。
恶性的弑亲行为表明了某种程度的行为分裂,即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分离。
正如弑亲者通常都是激烈的激情表现者和极度情感化的人,他们的行为可以被解释为个性中把憎恨和爱合并在一起的一种表现方式。
此外,弑亲母题还暴露出了希腊文化中一些关于权力和统治的问题。
在许多希腊神话中,君主或国王往往是主人公或反面人物。
这表明了文化中的权力分布是不平衡的。
弑亲行为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权力分配不满的一种表现。
特别是对于儿子而言,他们通常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和监视,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父亲或君主的反感。
最后,弑亲母题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象征和隐喻。
在希腊神话中,母亲经常被视为代表大地、丰收和无限的生殖能力。
弑亲者可能被视为对这种力量的反叛者,试图夺取大地的力量。
此外,在古希腊墓葬中,弑母者也被视为追求永生的人,他们希望通过杀妈妈获得自己的不朽之名。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希腊神话源远流长,其中许多故事涉及到家庭内部的争斗和重要人物之间的矛盾,而“弑亲”这一母题恰恰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之一。
该题材赋予了故事更多的戏剧性和紧张感,同时也反映了希腊神话的宗教和文化特征。
那么,本文将对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尝试,以揭示其中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最早源于基督耶和华和乌拉诺斯之间的冲突。
基督耶和华是天神,乌拉诺斯是天空之神,两者之间矛盾重重。
一度,乌拉诺斯的儿子,也就是克洛诺斯通过暗中阴谋杀害了自己的父亲,最后成为新的天空之神。
这个故事的背景中,反映出希腊神话中弑亲的根源就在于血统和权力的争夺。
在古代的希腊,血缘亲情是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而权力的争斗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弑亲”这一母题就凸显出了其重要性和戏剧性。
其次,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也和希腊神话中的许多悲剧性事件有着紧密的关联。
例如,俄狄浦斯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罗马神话中的提奥斯塔斯则用藤蔓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这些故事中,人们都无法摆脱血缘的束缚,并且面临着自然现象的压迫。
这种事件往往会导致天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除此之外,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还与人性的弱点和缺陷息息相关。
在许多故事中,人们往往被自己的欲望和野心所驱使,从而导致了许多不幸的事件。
例如,在《奥德赛》中,吴劫后的奥德修斯杀死了自己的老师,赵武灵王在赵国内部分裂时,也不惜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并且抛弃了自己的父亲。
这些事件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弱点和缺陷,而“弑亲”这一母题就是为了暴露这种弱点和缺陷,并以此来告诫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涉及到了血缘亲情、权力争斗、人性的弱点和缺陷等多个层面,因此其意义和内涵也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
在今天,我们仍然能够从这一母题中汲取教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杀子及其现实意义
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杀子及其现实意义虞离注:这是一篇旧闻。
当时只是做了笔记并没有完善,前几天看到这里有提及这个论题,我就直接复制粘贴了;今天又扫了一眼,发现有许多的问题,有些话我语焉不详,下边的是我修缮之后的,把其中一些部分做了更加详尽地解释,方便好事者理解。
几个世纪以来,美狄亚一直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的刻板印象里,一直是作为她孩子们的凶残母亲的典型形象而被书写于人类历史当中的。
令人浮想联翩的自然是她著名的杀婴典故。
但在当下,对于她的传统认定是否正确,我觉得还是值得再商榷一二。
楔子至少对我来说,唤起古希腊那个父权为尊的社会中的女性和母性的表征很重要。
柏拉图认识到,排他性的母子关系可能会带来过度的激情、亲密的依恋,以及这种关系可能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愤怒或仇恨。
他想通过在《共和国》中倡导建立妇女和儿童的理想社区来避免在他的理想乌托邦城市中存在母亲过度权利的可能性。
在这个社区中,他们(妇女和儿童)都属于同一个家庭,但是通过虚构的亲属关系联系在一起(即非亲生无血缘关系)。
至少被声称是有效的,被标榜在这些个虚构的亲缘关系中不会因金钱、孩子和亲人而发生任何争吵。
鬼信。
但,这是我几年前最开始反思美狄亚杀子典故的初衷。
美狄亚神话法国女性学者妮可·洛萝(Nicole Loraux)在《哀悼的母亲(Les mères en deuil)》一书中强调了古希腊城邦对采取措施反对孕产妇过度行为的关注。
正如当时的古希腊葬礼立法所表明的那样,它不承认悲伤母亲的痛苦。
这也源于对被亚该亚希腊人摧毁的母系世界的恐惧。
美狄亚是这个古老的、被埋葬的世界、一个处于神话领域的世界的见证。
希腊学者马勒维齐斯(C hrēstos M alevitsēs)认为,被压抑的美狄亚神话并没有播下对凶残女人的恐惧,而是一种超越善恶的元素。
它是被父权制击败的女性元素,并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回到无意识:浪漫的理想,和神奇的、破坏性的元素。
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
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第27卷第2期玉林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V o1.27No.22006年JOURNALOFYULINTEACHERSCOLLEGE(Philosophy&SocialScience)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冰口何金梅(三明学院中文系讲师文艺学硕士,福建三明365004)【摘要】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文学叙事中的母亲形象,并分析其历史建构的文化内涵,认为经过历代主流文学的塑造,"母亲"与受难,牺牲,无私,爱等意义形成了一定的转化规则,母亲形象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母亲意义承载沉重的家庭伦理信息,这种信息随着叙事的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道德评价与要求.【关键词】古代叙事;母亲形象;文化符码;历史建构【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71(2006)02—0005—04ACulturalInterpretationOfTheFiguresOfMother InChineseAncientNarrativeTextsneseAncienHEJin—mei(Lecturer,/vIA,ChineseDept.,SanmingCollege,Sanming,Fujian365004)Abstract:Afterreviewingthefiguresofmotherandtheirculturalconnotationin Chineseancientna~ativetexts,thispaperconsidersthatthefiguresofmotherinChi- neseancientnarrativetextsturnedintoaculturalsymbol,whichmeanssuffering,SAC-- rifice,selflessnessandaffection.ThissymbolcarriessomeheaWinformationabout familyethic,andtheseinformationpenetrateourmoralevaluationanddemandon mothersindailylife.Keywords:Chineseancientnarrativetext;thefiguresofmother;culturalsym—bol;historicalconstructing一,女娲母神:神话中的母亲原型团果我们把神话看作是叙事文体的雏形的话,女娲就是个文字记载中最早的大母神形象,是汉民族文化中母亲形象的神话原型,也是一种超越个人的集体记忆.在世界各民族的远古崇拜中,母神崇拜是一个基本的宗教崇拜形式.埃利希P诺德曼认为,"大母神来自于母权文化背景"【l】(,大母神作为一种"象征",是非个人化的.女娲作为中国神话中的着名母神,在神话记载中有两个主要的基本业绩,一是造人,一是补本文为福建三明学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A0402.天.女娲作为女性母神的身份应是中国文化所认可的,在中国民间的很多地方,生殖女神享受着祭祀的荣光,一直到现在.女娲在国人的观念中也是作为"地母"偶像的原型.《抱朴子?释滞》语:"女娲地出",《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江淮谓母为社","社"即桑社,是古人祈生殖,祭地母的标志.对地母的崇拜实际上也是对生殖力的崇拜.关于补天,在《列子?汤问》中记载:"昔者女娲炼五色石以补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在《淮南子?览冥训》中也有记载.女娲造人之后又独立地修补残破国一莩嗣''龆'h韩'立.聃h*韩'立再"''越反复试探.●謦阍:士∥固巨.苷琳肚由山山轴7毒Ef兰喜:.时,很赞同儿子洁身自好的作法,还唯恐其心不坚,何金梅古代叙事中母亲形象的文化解读人,她牺牲了自己保全了阿斗,书中用"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充分肯定了她的牺牲精神,其对母性的价值塑造和情感态度与《史记》无异.母亲作为人的丰富性没有被展示,而被类型化为牺牲的典范.在西汉刘向《列女传》中,这些品质再次以传记形式被标榜为女性的行为与道德的典范,对女性的价值取向与司马迁一脉相承.《列女传》分别为107位女性人物立传,包括传说中的,按照编撰主旨和目的,根据不同的事迹,把她们分为七类,分别是:母仪,贤明,仁智,贞顺,节义,辩通,孽嬖.其中"母仪"是被彰显的第一类.在传中他歌颂这样的母亲:一,"行为仪表,言则中义,胎养子孙,以渐教化"的妇女;二,"成晓事理,知世纪纲",能母仪天下,辅国佐君之贤后妃;三,才智出众,聪颖过人,能够"豫识难易","归义从安,危险必避"的母亲.刘向比司马迁更进一步把所谓"母仪"的准则实用化,类型化,即最大限度为"子孙"和"天下"的利益服务,自觉维护以"子"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除了男性书写者在叙事中建构母性的准则外,对以"子"为中心的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自觉维护又经历代的女性认同化书写内化为传统女性的自我约束,东汉班昭的《女诫》,西晋张华的《女史箴》,唐宋若华的《女论语》及清初王相编的《女四书》等成为了古代妇女自我教育的读本广为流传,"三从四德","相夫教子"等条律成为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规范,其中对"母亲"的价值认同完全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价值体系为标准,母亲价值的形成不是女性生命的自主选择,而带有强烈的"他性"强制.由于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对母亲牺牲精神的热烈赞颂与推崇实际上成为对男性社会秩序的充分肯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虽然女人在历史上没有"历史",但"母亲"却是有史可查的.虽然母亲在伦理中也是享受子孙的祭祀,孝道的对象,然而在历史叙事里,她只是承载父权文化,没有主体地位的一个抽象符号.三,强权母亲——父权文化的代言人除了"深明大义"的母亲外,古代叙事中还有一类所谓"恶母"形象,人们之所以把她们称为差§主慧至曩妻自孝敬,她运用家长权威安排了"金玉良缘",但终归同还是无法挽回家族没落的运道,是一个封建文化式目微下"补天"无力的"女娲"母亲原型的变形.圉作为礼教的卫士的权力母亲一方面是"父"的舅舅权威的执行者,一方面是部分作家抨击礼教时的代幽差羔≥蓑国类母亲形象的评价态度往往也是以"良母"作为参——四,传统母亲形象的文化渗透按照弗莱的观点,"原型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人物,也可以是结构单位,它们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具有约定性的语义联想.原型体现着文学传统的力量,它们把孤立的作品联结起来,使文学成为一种社会交际的特殊形态.原型的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它把文学同生活联系起来,成为二者相互作用的媒介."【5】(P16-17)历史典籍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模式化的母亲形象及其在阅读过程的解读与接受程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历史中形成的母亲形象及其道德评价模式的延续,也可以从中看出母亲观念的渊源及日常渗透.一是后代创作中母亲原型的反复出现.从现代文学的书写历程看,主流文学的母亲叙事与历史叙2006钲玉林师范学院第2期事一脉相承,现代文学中母亲"爱"的形象与《史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中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母亲形象一样充满理想化色彩.而"母亲"作为"祖国"或"地球"的隐喻符号从"五四"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中还反复出现.另外, "母亲"作为男性叙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符码,在建国之后的宏大叙事中被赋予了新的革命色彩.无私,牺牲,奉献依然是"母亲"熠熠生辉的精神旨韵,不过这时的奉献对象被置换为团体,阶级,政党,国家等,如《苦菜花》,《高山下的花环》等作品和样板戏中的母亲.而像《小二黑结婚》中小芹妈那样"不觉悟"的人物则是被人们嘲笑和改造的对象.在现代的国家主义叙事中,"母亲"这一符号的使用频率相当高,但除了某种替代品之外,从来就没有建立过明确的母亲形象."母亲"不是具体的妈妈,而是一个象征性的事物.在不同的语境里有各种各样的变体.如母亲形象与民族,国家,大地,领袖,政权,河流等无数巨大的事物相关联.从虚构与现实的关系看,作为"人"的存在的母亲形象确实被隐没了.可见,主流叙事中频繁出现的"母亲"还是作为符号,与作为存在实体的母亲还相去甚远.考察当代叙事文学的母亲形象,我们可以发现,"女娲"型母亲的反复出现体现了历史文化强大的渗透能力,母亲的生殖力量,抚育功能,无私牺牲,对苦难的忍受力等已被抽象和定型的母亲价值依然是母亲书写的重要主题,既体现了生活中作家的母亲观念和母亲生存的文化语境,又延续了文学传统中的以男性为中心母亲神话的书写历史.莫言的《红高梁》,《丰乳肥臀》,岳恒寿的《跪乳》,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郭宝昌的《大宅门》,包括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的《大明宫词》中的母亲形象都没有超越出"女娲"母亲的原型模式.二是解读过程中对母亲形象的评价.在母亲文化的历史建构过程中,书写者几乎都是男性,或者说男性文化的认同者.母亲神话的建构不仅体现在叙事虚构中,也体现在对虚构的解读中.无论是对虚构的母亲形象的评论还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母亲行为的评价定位,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规范化的表述,这种规范与以上我们分析的历史模式一脉相承.三是大众的母亲观念中体现的历史文化的潜意识.不用说中国广大的农村妇女大都自觉的以传统文化的要求定位自己的家庭身份,把照顾家庭当作生命的主要职责,即使是有文化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当谈论到母亲话题时也很少能摆脱母亲身份的家庭属性,往往都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评价母亲,而很少能从独立的个体存在的角度看待作为母亲的女性.为此我们对在校的四百名大学生(文理科各两百名)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400份,回收文卷374份)当问及对母亲的主要成就时,在"A抚育儿女B照顾家庭C自我实现"三个选项中,有54.8%的人选择"照顾家庭",98人选择"抚育儿女",只有1684%选择"自我实现"的占,其实,"照顾家庭"不仅包括照顾儿女,还包括其他得家庭成员,如丈夫,公婆等,也就是说,83.16%的被调查者对母亲价值得评价还是体现在家庭方伦理方面,很少人能意识到"母亲"是一个独立存在得个体,给予全面得价值评价.而在列举"你认为成功的母亲(人物)"中,高居榜首的是孟母(44.9%),其次是岳母(25.9%),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这两位母亲也因此成为"教子有方"的母亲典范.除此之外,大部分人列举的是名人之母,如爱迪生,乔丹,朱德,毛泽东,成吉思汗,尼克松,姚明,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人的母亲,即使人们对有些名人的母亲一无所知,可见人们对母亲的价值评价与其儿女的成功密切相关,这典型地反映了"母以子贵"的传统伦理观念.还有一类就是大众传媒如影视等塑造的虚构的母亲形象,如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漂亮妈妈》,《后妈》等影视作品中无私,牺牲,坚强充满母爱地传统母亲形象,而这些形象都是模式化形象,可以看作是女娲原型地反复出现.五,结语从先秦到晚清直至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从古代神话,历史典籍到文学叙事,"母亲"基本上是男性书写者叙事文本中的滑动的一个文化符码. 在符号学中,"符码就是符号系统中控制能指和所指关系的规则.符号是指信息的发送者按照一定的规则(符码)把他要传达的意义转换成某种特定的信息,而符号的接受者又根据同一套符码把这一信息转换成他能接受和理解的意义."【7】(经过男权社会的种种叙述,"母亲"成为生殖崇拜的对象,伦(上转第4页)2006钲玉林师范学院第2期这些词中虽有因离别而起的眷念与不舍,但送者与被送者极不平等的地位,以及官妓迎来送往的职业特点,都损害了词作中的情感真实性与动人性,这种泛泛的离别之辞,很难说不是由于她们地位的卑微与被动而唱的言不由衷之歌.宋代歌妓能词者很多,她们在当时必创作了不少作品.只可惜人贱物亦鄙,大多随时间的流逝而散失.幸存下来的,大多是附属在文人士大夫的"本事"之后得以流传.说到底,这些词作正如它们没有独立人格的作者,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它们只不过是士大夫文学的附庸,大抵仍是以士大夫的审美意趣为圭臬.由于她们的处境,教养和阅历,她们的词作在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上要逊于同时代的男性词人,但那些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抒发真情实感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这些没有独立人格没有正当权利的歌妓们的生活和遭遇, 展示了她们丰富的心灵世界.而文人笔下歌妓的喜怒哀乐,只不过是文人——男性社会心理期待下女子的喜怒,歌妓的神情意态所思所想,就呈现出他们心里所需要的那个样子,而且,"无论文人怎样肆力去体会女子的心情,总不如妇女自己所了解的真切;无论文人怎样描写闺怨的传神,总不如妇女自己表现的恰称."她们真正是"以我手写我心",她们至少向我们揭示"歌妓"作为人之一类所存在的深层真实状况.此外,在封建社会"妇人识字多诲淫"②,"莫纵歌词,恐她淫污"@的社会背景下,歌妓作为特殊的一群,反而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鼓励,不仅读书识字还填词作曲,她们的作品,与淑女词闺妇词一起汇聚成中国古代女性文学之一支,虽不能与同时代的男性文学平分秋色,却也别具风姿.所以,尽管她们低贱,但不能抹煞她们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所作的贡献.■注:①《宋刑统》卷六《名例律》,窦仪等撰,吴翊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①胡云翼《中国妇女与文学》,转引自谭正璧《中国女性文学史》第一章《绪论》第15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②归有园《尘谈》,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一章《绪论》第13页.③唐?宋若华《女论语?训男女章》,转引自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第117页.【参考文献】[1]王书奴.中国娼妓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2]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收稿日期2005--00-20】【责任编辑吴庆丰】(下接第8页)理纲常的体现者,牺牲的典范与家族延续的力量,母亲意义承载沉重的家庭伦理信息,这种信息随着叙事的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对母亲的道德评价与要求."母亲"符号与"母亲"意义之间通过历史的叙事形成了一定的转换规则,同时,这种规则也在不断的建构过程中被内化为对具有"母亲"身份的女性价值评价标准和母亲的日常行为准则,这样的历史建构实际上也完成了一种性别文化的建构,女人的"母性"被放大,而"人性"则被限制.■【参考文献】[1]埃利希?诺德曼.大母神——原型分析[M].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2]萧兵,叶舒宪.老子的文化解读——性与神话学之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3]高世瑜.从礼到法:中国古代性别制度的法典化,李小江等,历史,史学与性别[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王靖宇.中国早期叙事文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5]叶舒宪选编.神话一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6]薄刚,王金城.从崇拜到亵渎:莫言小说的母性言说[J]. 北方论丛,2000,(3).[7]罗刚.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05—11—14】【责任编辑吴庆丰】。
希腊神话故事《母亲害死儿子的惨剧》
希腊神话故事《母亲害死儿子的惨剧》卡吕冬国王每年都把丰收的果物虔诚地献给神衹:谷物献给谷神得墨忒耳,葡萄献给酒神狄俄尼索斯,油料献给智慧女神雅典娜……却单单忘记了狩猎女神。
狩猎女神十分生气,她朝卡吕冬的原野上放出一头巨大的野猪。
这野猪十分凶恶,经常在庄稼地里肆意践踏,人们受尽苦头。
国王的儿子墨勒阿革洛斯召集一批勇敢的猎人捕杀野猪,其中有女英雄阿塔兰忒。
阿塔兰忒把头发挽起,肩上挂着箭袋,右手拿弓,脸色红润,十分漂亮。
墨勒阿革洛斯对她产生了好感。
猎人们来到山谷,山谷里长满了浓密的芦苇和水杨,野猪就躲在这里。
它被猎犬的狂吠声惊起,窜了出来,冲断了许多树木。
猎人们齐声呼喊,纷纷朝野猪投掷出矛枪和飞镖。
这些行为使野猪野性大发,它顿时冲倒了三个猎人,当场把他们踩死了。
幸好,阿塔兰忒及时赶到,朝野猪射去一箭,射中它的耳根。
猪鬃第一次染上了血迹。
墨勒阿革洛斯看到野猪受了伤,立即把这消息告诉了猎人们。
大家又把长矛和飞镖朝野猪掷去,可是没有一支击中野猪。
最后,墨勒阿革洛斯连投两矛,第一支矛落在地上,第二支矛正好击中猪背。
墨勒阿革洛斯趁机举起长矛,刺中野猪的脖子。
猎人们都跑过来帮忙,野猪挣扎了一会,慢慢死去。
墨勒阿革洛斯把猪皮连同猪头一起送给勇敢的阿塔兰忒,“收下战利品吧!按理说它应该归我,可是更大的一份荣誉应该归于你!”猎人们认为阿塔兰忒不该享受这份荣誉。
墨勒阿革洛斯的几个舅舅更是不服,他们一把抢过猎物扬长而去。
墨勒阿革洛斯感到了羞辱,他拿起长矛朝一个舅舅刺了过去,第二个舅舅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时,墨勒阿革洛斯的长矛已刺进了他的胸膛。
墨勒阿革洛斯的母亲阿尔泰亚听说儿子围猎得胜,她立即前往神庙给神衹献祭。
途中,看到的却是两个兄弟的尸体。
当阿尔泰亚听说儿子是凶手时,她悲痛万分,想替兄弟报仇。
阿尔泰亚想起墨勒阿革洛斯出生时,命运三女神曾告诉她:“你的儿子将成为一个英雄。
”“你的儿子寿命像……”“ 像炉子上的木柴一样,直到被火烧完。
“母亲神话”的解构——论萧红对母亲形象的书写
“母亲神话”的解构——论萧红对母亲形象的书写
王学谦;刘森
【期刊名称】《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1)004
【摘要】针对目前学界对萧红有关母亲形象书写的研究仅停留在萧红对母亲的直面丑化层面上,并将萧红对母亲形象的丑化描写与其童年母爱的缺失联系起来,缺乏全面性与深刻性了解的现状,认为萧红主要从母亲形象的越轨性书写,女性的悲剧意识和女性社会角色的转变3个方面,共同完成了对“母亲神话”的解构,具体表现为对母亲形象的直面丑化、对儿童形象不同常规的塑造和对女性生育的颠覆性书写.通过对母亲形象的消解,反映出萧红自身女性意识的自审性和反思性,它最终实现了萧红独立、自主、坚毅人格的自我重建.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王学谦;刘森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42;I054
【相关文献】
1.赛珍珠《母亲》与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母亲形象对比r——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书写"为视角 [J], 丛银平
2.母性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试论当代诗歌中母亲形象的文化意义 [J], 李自芬
3.母爱神话的颠覆——解读萧红笔下的母亲形象 [J], 高芳艳
4.母性神话的解构:"五四"女性作家关于母亲的书写 [J], 伍友云
5.母亲神话的营构与民族革命的寓言——夏衍电影中母亲形象的生成与意义探寻[J], 王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情节分析
作者: 郑琚
作者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16-17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31期
主题词: 古希腊神话;杀子情节;社会历史原因;中西文化差异
摘要:文章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母亲杀子、父亲杀子相关情节进行分析,挖掘其背后历史心理原因与社会文化意义。
并将希腊神话中杀子情节与中国古代传说中相关杀子情节进行比较,从侧面探究中西方文化精神内核的差异,揭示以古希腊神话为源头的西方文学强调个体意识与自我意识的特征。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论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
童真
【期刊名称】《外语与翻译》
【年(卷),期】2012(019)003
【摘要】在古希腊神话中,存在着“杀子”母题,它作为原型隐藏在后世的各类文本中。
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母题有四种类型:捍权型、牺牲型、复仇型和莫名型。
“杀子”母题,是原始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模式,是集体无意识对原始社会生活中的生活秩序和行为习惯的继承,其产生原因在于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及对自我尊严的维护。
古希腊神话的“杀子”母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其内涵的剖析,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和社会。
【总页数】6页(P45-50)
【作者】童真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7
【相关文献】
1.古希腊神话中的“杀子”情节分析 [J], 郑琚
2.古希腊神话的精髓——从古希腊神话的三大母题谈起 [J], 李娜
3.关于文化人类学视野下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探究 [J], 陈静
4.古希腊神话中英雄驱魔母题的研究 [J], 陈静
5."杀子"与"弑父":哪吒故事的童话母题 [J], 李丽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小说中母亲杀子的叙事对母性神话的解构摘要:传统母亲形象的特点是博大宽厚、温顺慈祥的,在浩如烟海的歌颂母亲的文学作品中,母性神话也就被建构起来。
然而在中国古代小说中早已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常态的杀子母亲形象,本文对这些形象进行了列举评述,探讨了母性神话被解构的古代小说史渊源,并简要分析了出现这些杀子母亲形象的原因。
这些多元化的母亲形象是对母性神话的拆解和颠覆。
关键词:母性神话;杀子母亲;父权制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67-02温暖慈爱的母亲历来是古今中外的作家、学者们所歌咏称颂的对象。
古人孟郊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流传至今、广为人知的是那首朴实无华却引起千万游子共鸣的《游子吟》。
今人称颂母亲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像老舍、胡适等怀念母亲的佳作就被选入中小学乃至大学语文教材,成为浸润学生心灵的优秀读物。
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母亲被确立为无私奉献、慈爱温顺的形象,同样母性神话也从此被建构。
然而中外文学史上“恶母”形象的出现颠覆了母性神话,希腊神话有美狄亚、普洛克涅,中国的小说中也有贾人妻、细侯这类的杀子恶母。
下面就以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杀子母亲为例,探讨母性神话被解构的小说史渊源。
一、追求孝义的杀子母亲唐代是中国封建史上少有的女性得以相对自主自立的时代,而唐传奇中的女侠更是表现出与传统女性决然不同的崭新精神面貌,如武艺超凡的红线、忍辱负重的谢晓娥等。
在这些豪迈阳刚的侠女事迹中,有一种女侠因复仇而隐忍断爱即杀子以斩断情丝的方式引起了笔者的关注。
唐代贞元末、元和初发生了一件女报父仇之事,时人争相记述,甚至有人为其做传,惜不传。
这些记载始于唐李端言的《蜀妇人传》,并在后来的豪侠小说中不断演变流传。
其中唐薛用弱《集异记》中的《贾人妻》最为有名,该篇记述了唐朝官吏王立在京城候选因故流落街头,偶与一丧夫之妇即贾人妻相好并得一子。
两年后,妇人报仇取人头颅,与夫别后更杀亲子以绝亲情,后妇人不知所踪。
皇甫氏《原化记》中的《崔慎思》内容结构与《贾人妻》故事颇为相似,但文稍短,写博陵崔慎思贞元中应进士举,遇少妇以为妾,及少妇报父仇后杀子断爱而去。
稍早于这两篇的有李端言《蜀妇人传》(佚)、崔蠡《义激》(撰于元和十二年前后)、李肇《唐国史补》中《妾报父冤事》(撰于开元至长庆),事类而文异。
《义激》中主人公蜀妇人之父为蜀小吏,有罪当笞,遇在位而酷者阴以非法绳之。
妇人年幼而佣居长安,后嫁里人为妻,报仇后杀其子并与夫诀。
该篇塑造的隐忍复仇的女性形象实为其后贾人妻、崔慎思妾这类形象的发轫。
李剑国先生在其著作《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中将唐人小说中的豪侠依作品的题材及所表现的侠义行为概括为八种类型,其中蜀妇人型被列在第一类,表明这已成为了一种文学原型。
为何会出现这类侠女形象,笔者以为这是血亲复仇原则和任侠使气的豪侠精神投射在女性身上的结果。
这些故事除未说明贾人妻的复仇原因外其他侠女皆是为报父仇杀死仇人后杀子以断其情。
儒家经典《礼记·曲礼》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使得这些女儿们承担起手刃仇人以全孝义的重任,并且作者们对侠义精神的向往也赋予了这些女性“逾垣而去,身如飞鸟”的非凡武艺。
而《义激》的作者崔蠡在作品中写道:“按蜀妇人……杀其子,捐其夫,子不得为恩,夫不得为累,推之于孝斯孝已,推之于义斯义已,孝妇人也”。
此评论最能代表这些小说作者们的创作动机即宣扬血亲复仇的孝义精神,而《崔慎思》的作者皇甫氏谓“杀其子者,一绝其念也。
古之侠莫能过焉。
”的评论更是表明了其鲜明的赞赏态度。
然而为绝念而杀子,终究太过刚烈,实非常人所能接受。
这些按照儒家的孝义标准塑造出的为报父仇而杀子的母亲形象,真可谓是天下之忍人也。
这些忍人们开始在父权制社会所塑造的母性神话的完美外衣里撕开一个口子。
二、反抗夫权的杀子母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中国女性长期受到夫权的压迫和束缚,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便是大量的节妇、义妇、怨妇、弃妇等形象的塑造。
然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一些有异于传统要求的妇女形象,即被载录者称为“天资鸷忍”的妒妇恶母形象。
宋洪迈的《夷坚志·蔡郝妻妾》中便记载了两个这样的故事:第一个是蔡待制之子某在任官途中私挟外舍妇人乘一小艇,而让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另乘一舟。
妻子知道后就把儿女的头作为“点心”派仆人送去,接着便自刎身亡,使得蔡某以“持身不谨”获罪,不久也死了。
另一个是忠州垫江令郝师庄暂寓夔府僧寺,因有人猜疑郝妾与寺僧有染,他信以为然,对他的小妾日夕诃责,疑忌百端。
她不胜冤愤,杀子并藏刀衣下准备刺杀丈夫,但未成功,后自戕。
这两个故事都是恶性家庭纠纷,却被具有浓厚男权思想的作者评为“妇人天资鸷忍,故杀子殒身而不惮。
”第一个故事中的蔡妻杀子为何如此残忍,一定要杀死儿女然后自杀身亡呢?这位母亲杀子的理由可以说是为了惩戒自己喜新厌旧、背信弃义的丈夫。
而与她同样有着自我意识的郝妾对待丈夫的无端猜忌和责骂选择了奋起反抗,她用刀杀死儿子进而想杀死丈夫,这种胆识无不令人生畏。
她们并没有考虑自己作为一个母亲应当慈祥包容,复仇的欲望战胜了母性,从而杀死了在封建社会中象征着父亲的财产、生命的子女,这是对丈夫最严厉的惩罚,同时也是自己感情最强烈的宣泄。
其实,这与上一类母亲为尽孝义而杀子的叙事有着内在的联系。
女儿替父报仇而不惜自身的一切,表现了父子(女)血亲在人伦关系中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妻子杀子女以惩戒作为父亲的丈夫,正是以父亲最可宝贵的血亲关系作为破坏的对象,以戕害丈夫最珍贵的东西作为对他最大的报复。
与驾着龙车驮着孩子们的尸体消失在天边的美狄亚不同,这些女性最后都选择了自杀或自戕。
虽然由于笔记体短小简单的叙事和作家创作水平的局限,文中并未展开对她们作为妻子与母亲的情感痛苦与心灵挣扎的分析,但仍然能引发我们对她们选择死亡的原因的思考。
作为妻子被丈夫怀疑甚至背叛,却被夫权这条沉重的绳索勒得不能发出一丝辩白。
于是在权力与武力、伦理道德甚至社会舆论都占下风的她们选择了间接式复仇,以儿女作为复仇的工具。
然而作为母亲,儿女无疑是她们最可宝贵的,在她们亲手杀死儿女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作为母亲的灵魂,并失去了活下去的理由。
尽管创作者仅仅是将这类故事当作妇人“天资鸷忍”的例证来记录的,但这却并未妨碍这类故事对传统文化中博大宽厚的母亲形象的又一次冲击和瓦解。
三、醒悟嫁仇的杀子母亲“杀子复仇”这一母题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学传统,除了上文中提到的两种复仇形式,一种被学者称为“醒悟嫁仇”的模式自宋代出现以来便不断流传演变,成为这一母题中流传最广、演变最多的题材。
该模式是某妇被杀夫仇人骗娶生子,若干年后在特定情境下真相大白,某妇或手刃仇人,或杀子,或告官,复仇成功后自杀。
这种模式突出了复仇女性的节烈。
而这种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种:水泡作证型(后演变为蛤蟆避水型)、奸僧离间型、富商骗娶型。
下文主要以水泡作证型故事的流变来探讨这类杀子母亲的复仇动机。
同载于宋庄绰《鸡肋篇》、高文虎《蓼花洲闲事》、徐积《节孝先生文集》的“淮阴节妇”的轶事:商人与友人外出经商,友人因贪恋商人妻子美色将商人推入水中,商人指着水泡说以此为证。
接着友人骗娶商人妻,偶遇雨天,友人失笑说出真相,妻子告官后自杀身亡。
当时可能发生过类似的新闻,经人们口耳相传,加上小说家的艺术加工,使之具有传奇色彩,因而敷演出水泡作证的故事题材。
宋洪迈的《夷坚志补》成书稍晚于《鸡肋篇》,其中卷五有“张客浮沤”与此情形相似,只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有异,这正可说明此故事的流传情况。
而明陆容的《菽园杂记》卷三中记述了类似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于“洪武中”,地点又在京城,足以说明宋代的“水泡作证”故事颇具生命力,绵延至明初,已经开始演变为“蛤蟆避水”的形式了。
“蛤蟆避水”与“水泡作证”相比,由凶犯看见水泡哑然失笑变为凶犯看见蛤蟆在水中挣扎,酷似当年谋杀现场的情景,不觉说出真相。
这样描写更为真实可信,也更为生动形象。
当时的俗文学大都因袭了这一说法,并在情节的展开上大加润色,出现了一批类似的文学作品。
如明万历年间刊刻的《轮回醒世》卷十二《谋妻报》、雷爕《奇见异间笔坡丛脞》的《池蛙雪冤录》等。
而在人文思潮盛兴的明末清初,一篇收在《生绡剪》中题为《疾丑生贪姿害友韩珠娘深智殉仇》的小说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小说主人公韩氏与聂星子一起生活了五年后,当蛤蟆在水中挣扎的情景触动聂说出杀害妻子前夫的真相后,她毫不犹豫地割断孩子的咽喉,并将烂醉的聂砍死以报前夫的血仇后自杀。
尽管这篇小说与以上文学作品相比在描写妻子与前夫感情的发展上有所补益,女主人公的仇恨更能为读者所理解,但“与现任丈夫五年的朝夕相处和母子之情都敌不过与前夫一夜的感情,这实在是令人胆战心惊”。
上述杀死丈夫、儿子并自杀的妇女们都是基于对前夫的忠贞意识,即传统文化中对女性从一而终的伦理要求。
有意思的是,在这种特殊情景中,贞洁意识战胜了母子之情,这便是对母性神话的再一次强有力的冲击和瓦解。
上述三类杀子母亲完全异于传统文化中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些母亲形象的出现,显示出了母性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出现这些杀子母亲形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这些杀子母亲形象是作者作意炫奇的叙事追求与读者尚奇审美心理的产物。
二、这些按照儒家孝义和贞洁道德标准塑造出的杀子母亲是作者宣扬封建道德的工具。
三、在复杂的生存状态下母性所显示的多元复杂性。
这些杀子母亲的母性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的母亲属性,而是在儒家文化为主流、女性地位卑微的夫权社会,长期受封建礼教荼毒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社会的母亲属性。
因而对母亲形象的分析需要将她们置身于其复杂的生存环境,这些母亲选择杀子固然有自身人格的缺陷,但这更是女性生存状态被社会歪曲甚至异化的表现。
当然这些母亲在忍心杀子的同时也拆解并摧毁了母性神话,她们“因此而显示出一种不安分因素,让人得以抛开惯常的逻辑方式对母性和女性重新思考。
”参考文献:[1]王立.美狄亚复仇与中国古代“醒悟嫁仇”及杀子雪怨传说[j].中国比较文学,1995(1).[2]顾希佳.多行不义必自毙——“夺妻败露型”故事解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1).[3]陈蕾蕾.西方文学中母亲杀婴母题和母性的重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