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微生物限度、细菌内毒素方法学验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微生物限度检查”和“无菌检查”是药品安 全性检查的重要项目。虽然近几版《中国药典》均 收载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 但在如何保证检验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的准确 性方面与国外药典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其关键是 《中国药典》未强调对检验方法进行必要的方法验 证。为此,药典会设立专项科研课题,对2005年版 《中国药典》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检 查法”增加验证试验的必要性进行研讨。根据研究 结果,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当进行药品的 “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时应进行方法 验证。
结果判断:
与对照管比较,如含供试品各容器中的试验菌均 生长良好,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 无抑菌作用或其抑菌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照此检 查法和检查条件进行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如含供试品的任一容器中微生物生长微弱、缓慢 或不生长,则供试品的该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
有抑菌作用。
消除供试品抑菌的方法
问题:方法描述不够详细,没有可操作性

如:某产品验证资料内容“将规定量的供试 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冲洗,在最后一次冲 洗液中加入小于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 出滤膜接种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集中,或 将培养基加至滤筒中”。
薄膜过滤法滤膜材质选择



普通滤膜 有机膜 低吸附滤膜 1.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 2.应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3.采用全封闭过滤器注意观察膜的状态,某 些油性供试品或采用蓖麻油等作为溶媒的供 试品可以损伤普通滤膜。
验证试验与无菌检查
培养观察时间
Leabharlann Baidu
验证试验:按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 无菌检查:阳性对照培养48~72h应生长 良好
直接接种法

取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硫 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8管,分别接入小于 100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各2管;取 符合直接接种法培养基用量要求的改良 马丁培养基4管,分别接入小于100cfu的 白色念珠茵、黑曲霉各2管。其中1管接 人规定量的供试品,另1管作为对照,按 规定的温度培养3~5天。
中国药典无菌、微生物限度及 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内 容简介

省药品检验所
主要内容

1、无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问题 2、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 问题 3、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学验证关键点及常见 问题

无菌检查的方法学验证
相关规定 无菌检查验证的关键点 验证中常见的问题
一、相关规定

问题:方法选择错误



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如:一般供试品(无特殊说明)采用直接接种法 某厂家胸腺五肽注射液为普通注射剂,完全可以 采用薄膜过滤法,生产单位进行的无菌检查验证 法为直接接种法。 也有的厂家把两种方法的验证都写上,结论中也 没有说明采用那种方法。 CP2005:无菌检查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 法,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 修订:改为薄膜过滤法重新进行验证。
菌种的要求: 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保存中心获得的
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
藏技术,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加菌量:<100cfu。
验证时,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的规定及下
列要求进行操作。对每—试验菌应逐一进行验
证。
验证方法: 直接接种法 薄膜过滤法
薄膜过滤法

将规定量的供试品按薄膜过滤法过滤, 冲洗,在最后一次的冲洗液中加入小于 100cfu的试验菌,过滤。取出滤膜接种 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 养基中,或将培养基加至滤筒内。另取 一装有同体积培养基的容器,加入等量 试验菌,作为对照。按规定温度培养3~ 5天。各试验菌同法操作。

对检验数量和检验量的把握应考虑便于实 际操作,比如处理100ml/袋的样品,取9袋 样品一次分配到一组三联滤器,检验数量 大于药典规定的6个,但检验量似乎不符合 药典规定的每袋样品取半量检验的规定, 仅为1/3,但根据药典检验量即为一次试验 所用供试品总量(g或ml)的解释,这与先 将6袋分配两个滤筒,再将剩下3袋抽入一 个滤筒作为样定对照的方法一样,却更节 省时间。(中检所讲义)
成药,因原料来源、工艺、辅料的不同, 药品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抑菌特性;同一个 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因原料来源不同、 工艺改变或不同实验室等原因,也可能导 致检测结果的差异。因此,不同企业生产 的相同品种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或 “无菌检查”时,其具体试验方法如冲洗 量等不能简单照搬,需通过验证试验核实 该试验方法和检测系统是否适宜。

对国内新药的注册检验,也应请企业提供方法验 证资料,如果企业提供不出方法学验证资料,根 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应在审核意见中明确指出 “方法学未经验证,无法检验”,并建议企业重 新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方法。 监督抽验药品,由于2005年版以前历版《中国药 典》未强调进行方法学验证,故各药检所目前在 进行具体品种检验时难度较大,故也应请企业提 供方法验证资料并进行审核,未经过方法学验证 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结果,决 不能给出“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的结论。
无菌检查验证用菌株:



金黄色葡萄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 104] **拟修订为大肠埃希菌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CMCC(B) 63 501]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sporogenes) [CMCC(B) 64 941]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CMCC(F) 98 001] 黑曲霉 (Asperglllus niger) [CMCC(F) 98 003]

验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试验中供试品应 选择药典中所收载的何种供试液制备方 法、何种测定方法及确定的检测系统是 否适用于该供试品的检验,即只有通过 方法验证,才能确定供试品的检验条件 和方法,保证“微生物限度检查”或 “无菌检查”方法的科学性和检验结果 的准确性。
2.不同企业生产的相同品种,特别是中
验证的类型
●前验证: 建立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无菌 检查法时(当建立药品的无菌或微生物限度检查 法时,应进行方法的验证,以证明所采用的方法 适合于该药品的无菌检查)。 ● 再验证: 修订的检验方法;供试品的组分或原 检验条件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时 ;定期的 方法验证(若药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 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 。
增加冲洗量 增加培养基的用量 使用中和剂或灭活剂: β-内酰胺酶、对氨基苯甲酸
更换滤膜品种
注意:重新进行方法验证。
方法学验证资料试验记录
总的要求:详细、严谨、可操作性 供试品信息 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按照无菌检查的量确定 供试品处理、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检验方法(选择直接接种法说明理由) 实验用菌 代数、稀释级、计数 检验条件:主要是冲洗条件(冲洗液、冲洗次数、 量,必要时说明滤膜材质、仪器、泵速等条件)。 需要中和、酶处理等特殊处理方法的需说明 逐日记录各菌的生长情况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二00五年十月十一日

验证的目的: 验证所采用的方法和条件是否适合 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 即确认供试品在该检验量、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 活性或其抑菌活性以被充分消除到可以忽略不计。
● 验证的意义: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检
验方法的完整性。
二、无菌检查验证的关键点
问题:生长缓慢的判断标准?
敏感菌株与阳性对照菌
阳性对照菌不是验证试验选定的敏感菌 株
问题:降低了阳性对照菌的意义,实际 工作中抑制枯草芽孢杆菌的样品很多 (敏感菌株),但阳性对照只能选择金 黄色葡萄球菌。
关于大肠埃希菌的问题
供试品无菌检查中规定“抗革兰阴性菌 为主的供试品以大肠埃希菌为对照菌”, 但在方法学验证中所用菌株没有大肠埃 希菌。 解决措施: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进 行方法学验证时增加大肠埃希菌。 即将修订,将铜绿假单胞菌修订为大肠 埃希菌。修订后按新方法执行。

3.目前各药检所涉及的检验工作可分为三类: 注册检验(包括进口注册和新药注册)、监督 抽验和进口检验。考虑到各检验性质的差异, 各口岸所在进行进口复核及进口检验时,应请 企业提供方法验证材料或详细的SOP资料进行审 核;各口岸所完成复核时应在修订的进口注册 标准中明确“微生物限度检查”或“无菌检查” 的关键操作点(如供试品的处理方法等)及试 验方法(如平皿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 等),并在复核说明中概述验证实验结果,以 方便以后的进口检验。
问题:冲洗条件、冲洗量的选择
有些厂家提供的验证资料中,对非抑菌
性供试品也采用大量的冲洗,100ml/次 *10次/膜,增加了出现误差的机会。 1. 对膜的损伤 2. 检验方法繁琐,大大增加检验人员 的工作量(检验要按照已经验证的方法 进行) 3. 验证试验方法选择总的原则是由易 到难
实际工作中,药品生产、研发企业和各级药检
所在工作中都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关于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 检查法和无菌检查法有关问题的说明
国药典发[2005]98号

各药品检验所: 根据国食监注[2005]234号“关于颁布和 执行《中国药典》2005年版有关事宜的通知” 规定,《中国药典》7月1日起开始执行,各 药品检验所在执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和 “无菌检查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为 保证《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顺利实施,现 就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冲洗不一定为100ml/次,可少量多次,如50ml/次, 注意充分振摇。 对于抑菌性较强的供试品,可以先用适宜的稀释液 稀释后再过滤,以减少膜的吸附, 减少冲洗量。如: 抗生素品种取规定量,混合至含适量稀释液(如 500ml等)的无菌容器中,然后再过滤。 对于抑菌性较强的注射用无菌粉末或固体原料,一 定要充分溶解、混合均匀。 抗菌药可以根据其抗菌谱选择敏感菌先进行预试验, 找到合适的条件再进行其他菌的实验。 采用开放式薄膜过滤器:滤膜分成几份与取样量、 冲洗条件的选择有关,建议尽量与无菌检查法一致 (最常见为3等分)。
药品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作为中国药 典2005年版增订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药品 微生物检验的标准化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执行
近一年以来的情况表明,方法验证是促使我国药
品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更加合理、科学和 严谨的重要途径。(2006年6月全国会议纪要)
中检所和药典会多次召开会议肯定工作的成绩、 研讨存在的问题,希望各级领导能给予高度重 视,从各方面支持这项工作长期持续发展。
检验数量和检验量

进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所采用的检验 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 结合无菌检查检验数量和检验量确定验 证时取样量。 如同时进行无菌检查一定要按照规定的 检验数量和检验量取样。




生产单位进行方法学验证时检验数量要按照表1 批出厂产品最少检验数量。检验量(每只样品 接入每种培养基的最少样品量)同上市抽验品 种。 无菌检查法中规定: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 将所有容器内的全部内容物过滤。因此,验证 试验中检验量就多不就少,如10ml注射液,虽 然每个滤膜每容器取2ml也符合药典规定,10支 分配至3个或更多滤筒也可,但建议取15支分3 个滤筒(贵重药品和抗生素品种可灵活掌握, 但不能低于最少量)。
方法学验证资料试验结论 采用的方法: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 关键实验点:如冲洗条件、中和、酶处 理等因素

三、验证及资料中常见的问题
薄膜过滤法加菌的时机

按规定应在最后一次冲洗液中加入阳性菌 液,而验证试验主要考虑滤膜/滤器残留抗 菌物质对阳性菌的生长的影响,可以与对 照滤器比较而作出判断,所以验证试验中 加菌时机与方式只要与对照一致即可(中 检所讲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