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孙子定理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稿及全部定理内容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及全部定理内容一、平面几何1、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2、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3、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4、几何不等式;5、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6、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7、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二、代数1、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2、第二数学归纳法;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4、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5、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6、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7、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三、立体几何1、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2、正多面体,欧拉定理;3、体积证法;4、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四、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4、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5、圆的幂和根轴;五、其它抽屉原理; 容斤原理; 极端原理; 集合的划分; 覆盖;数学竞赛中涉及的重要定理1、第二数学归纳法:有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如果:1当n=1时,命题成立;2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由此可推得当n=k+1时,命题也成立;那么,命题对于一切自然数n来说都成立;2、棣美弗定理:设复数z=rcosθ+isinθ,其n次方z^n = r^n cosnθ+isinnθ,其中n为正整数;3、无穷递降法:证明方程无解的一种方法;其步骤为:假设方程有解,并设X为最小的解;从X推出一个更小的解Y;从而与X的最小性相矛盾;所以,方程无解;4、同余:两个整数a,b,若它们除以整数m所得的余数相等,则称a,b对于模m同余,记作a ≡ b mod m ,读作a同余于b模m,或读作a与b关于模m同余; 比如26 ≡ 14 mod 12定义设m是大于1的正整数,a,b是整数,如果m|a-b,则称a与b关于模m同余,记作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有如下事实:1若a≡0mod m,则m|a;2a≡bmod m等价于a与b分别用m去除,余数相同.5、欧几里得除法:即辗转相除法; 详见高中数学课标人教B版必修三6、完全剩余类:从模n的每个剩余类中各取一个数,得到一个由n个数组成的集合,叫做模n的一个完全剩余系;例如,一个数除以4的余数只能是0,1,2,3,{0,1,2,3}和{4,5,-2,11}是模4的完全剩余系;可以看出0和4,1和5,2和-2,3和11关于模4同余,这4组数分别属于4个剩余类;7、高斯函数:fx=ae-x-b^2/c^2 其中a、b与c为实数常数 ,且a > 0.8、费马小定理:假如p是质数,且a,p=1,那么 a^p-1 ≡1mod p 假如p是质数,且a,p互质,那么 a的p-1次方除以p的余数恒等;9、欧拉函数:φ函数的值:通式:φx=x1-1/p11-1/p21-1/p31-1/p4…..1-1/pn,其中p1, p2…pn为x的所有质因数,x是不为0的整数;φ1=1唯一和1互质的数就是1本身;若n是质数p的k次幂,φn=p^k-p^k-1=p-1p^k-1,因为除了p的倍数外,其他数都跟n互质;欧拉函数是积性函数——若m,n互质,φmn=φmφn;特殊性质:当n为奇数时,φ2n=φn, 证明于上述类似;10、孙子定理:此定理的一般形式是设m = m1 ,… ,mk 为两两互素的正整数,m=m1,…mk ,m=miMi,i=1,2,… ,k ;则同余式组x≡b1modm1,…,x≡bkmodmk的解为x≡M'1M1b1+…+M'kMkbk modm;式中M'iMi≡1 modmi,i=1,2,…,k ;11、裴蜀定理:对任何整数a、b和它们的最大公约数d,关于未知数x和y的线性丢番图方程称为裴蜀等式:若a,b是整数,且a,b=d,那么对于任意的整数x,y,ax+by都一定是d的倍数,特别地,一定存在整数x,y,使ax+by=d成立;它的一个重要推论是:a,b互质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整数x,y使ax+by=1.11、梅涅劳斯定理: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 且D 、E 、F 三点共线,则FB AF EA CE DC BD ••=1 12、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且满足FB AF EA CE DC BD ••=1,则D 、E 、F 三点共线; 13、塞瓦定理:设O 是△ABC 内任意一点,AO 、BO 、CO 分别交对边于N 、P 、M,则1=••PA CP NC BN MB AM14、塞瓦定理的逆定理:设M 、N 、P 分别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且满足1=••PA CP NC BN MB AM ,则AN 、BP 、CM 相交于一点;15、广勾股定理的两个推论:推论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平方和;推论2:设△ABC 三边长分别为a 、b 、c,对应边上中线长分别为m a 、m b 、m c则:m a =2222221a c b -+;m b =2222221b c a -+;m c =2222221c b a -+16、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如果∠1=∠2,则有AC AB DCBD = 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AD 是△ABC 中∠A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与D,则有AC AB DC BD = 17、托勒密定理: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则有AB ·CD+AD ·BC=AC ·BD18、三角形位似心定理:如图,若△ABC 与△DEF 位似,则通过对应点的三直线AD 、BE 、CF 共点于P19、正弦定理、在△ABC 中有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a 、b 、c 为△ABC 的边,则有:a 2=b 2+c 2-2bc ·cosA; b 2=a 2+c 2-2ac ·cosB; c 2=a 2+b 2-2ab ·cosC;20、西姆松定理:点P 是△ABC 外接圆周上任意一点,PD ⊥BC,PE ⊥AC,PF ⊥AB,D 、E 、F 为垂足,则D 、E 、F 三点共线,此直线称为西姆松线;21、欧拉定理:△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O,半径为R,内切圆圆心为I,半径为r,记OI=d,则有:d 2=R 2-2Rr.22、巴斯加线定理:圆内接六边形ABCDEF不论其六顶点排列次序如何,其三组对边AB与DE、BC与EF、CD与FA的交点P、Q、R共线;。
竞数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一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1、平面几何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莫佛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
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
4、平面解析几何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高中数学联赛常用定理
相关性质的证明 连 AH 延长线交圆于 G, 连 PG 交西姆松线与 R,BC 于 Q 如图连其他相关线段 AH ⊥ BC,PF⊥BC==>AG//PF==> ∠ 1=∠2
A.G.C.P 共圆==> ∠2=∠3 PE⊥ AC,PF⊥ BC==>P.E.F.C 共圆 ==>∠ 3=∠4 ==>∠1=∠ 4 PF⊥ BC ==>PR=RQ BH ⊥AC,AH ⊥BC==> ∠5=∠6 A.B.G.C 共圆 ==>∠6=∠7 ==>∠5=∠ 7 AG ⊥ BC==>BC 垂直平分 GH ==>∠8=∠ 2=∠4
合,连结 AM 、GM 、A1G( 同上 ),则 AA1<A1G+GM+MA=AM+BM+CM. 所以费马点到三个顶点 A、B 、C 的距离最短。 平面四边形费马点 平面四边形中费马点证明相对于三角型中较为简易,也较容易研究。 (1)在凸四边形 ABCD 中,费马点为两对角线 AC、 BD 交点 P。
托勒密不等式是三角不等式的 反演 形式。
二、
设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 。 在弦 BC 上, 圆周角 ∠BAC = ∠ BDC ,而在 AB 上,∠ ADB = ∠ACB 。 在 AC 上取一点 K,
1 / 16
费马点
(2)在凹四边形 ABCD 中,费马点为凹顶点 D(P)。 经过上述的推导,我们即得出了三角形中费马点的找法:
当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或等于一百二十度的时候,费马点就是这个内角的顶点;如果三个内角都在
费马点就是使得费马点与三角形三顶点的连线两两夹角为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1.平面几何基本要求:掌握初中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筒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
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斯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质。
3.立体几何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
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
4.平面解析几何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
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简称奥数。
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
我国的高中数学竞赛分三级:每年10月中旬的全国联赛;次年一月的CMO(冬令营);次年三月开始的国家集训队的训练与选拔。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创办于1981年),承办方式与初中联赛相同,每年10月举行,分为一试和二试,在这项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全国约90名学生有资格参加由中国数学会主办的“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暨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每年元月)。
全国数学联赛分为一试、加试(即俗称的“二试”)。
各个省份自己组织的“初赛”、“初试”、“复赛”等等,都不是正式的全国联赛名称及程序。
一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平面几何基本要求:掌握初中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周长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全套)
高中数学竞赛资料一、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但在方法的要求上有所提高。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二试)与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接轨,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的内容是:1.平面几何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中的几个特殊点: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3.初等数论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类,二次剩余,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注: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二、初中数学竞赛大纲1、数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完全平方数;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修订稿)及全部定理内容之欧阳家百创编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竞赛大纲及全部定理内容欧阳家百(2021.03.07)一、平面几何1、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2、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3、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4、几何不等式。
5、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6、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7、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二、代数1、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2、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4、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5、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6、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7、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三、立体几何1、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
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2、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3、体积证法。
4、截面,会作截面、表面展开图。
四、平面解析几何1、直线的法线式,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束及其应用。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区域。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4、圆锥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5、圆的幂和根轴。
五、其它抽屉原理。
数学竞赛中几个重要定理
数学竞赛中几个重要定理1、 梅涅劳斯定理: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 且D 、E 、F 三点共线,则FB AF EA CE DC BD ∙∙=12、 梅涅劳斯定理的逆定理:如果在△ABC 的三边BC 、CA 、AB 或其延长线上有点D 、E 、F ,且满足FB AF EA CE DC BD ∙∙=1,则D 、E 、F 三点共线。
3、 塞瓦定理:设O 是△ABC 内任意一点,AO 、BO 、CO 分别交对边于N 、P 、M ,则1=∙∙PA CP NC BN MB AM4、 塞瓦定理的逆定理:设M 、N 、P 分别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且满足1=∙∙PA CP NC BN MB AM ,则AN 、BP 、CM 相交于一点。
5、 广勾股定理的两个推论:推论1: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四边平方和。
推论2:设△ABC 三边长分别为a 、b 、c ,对应边上中线长分别为m a 、m b 、m c则:m a =2222221a c b -+;m b =2222221b c a -+;m c =2222221c b a -+6、 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内角平分线定理:如图:如果∠1=∠2,则有AC AB DC BD =外角平分线定理:如图,AD 是△ABC 中∠A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与D ,则有AC AB DC BD =7、 托勒密定理: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则有AB ·CD+AD ·BC=AC ·BD8、 三角形位似心定理:如图,若△ABC 与△DEF 位似,则通过对应点的三直线AD 、BE 、CF 共点于P9、正弦定理、在△ABC中有RCcBbAa2sinsinsin===(R为△ABC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a、b、c为△ABC的边,则有: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10、西姆松定理:点P是△ABC外接圆周上任意一点,PD⊥BC,PE⊥AC,PF⊥AB,D、E、F为垂足,则D、E、F三点共线,此直线称为西姆松线。
奥林匹克数学知识点汇总
四点共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2)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外角等于其内对角;(3)圆幂定理;(4)托勒密定理Ptolemy;(5)弦切角定理。
四点共圆的判定:1把四个点连成共底边的两个三角形,且两三角形都在这底边的同侧,证明其顶角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2把四点连成四边形,证明其对角互补或一个外角等于其内对角。
3把四点连成相交的两条线段,证明它们各自被交点分成的两线段之积相等;或把四点两两连结并延长相交的两线段,证明自交点至一线段两个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等于自交点至另一线段两端点所成的两线段之积。
4根据托勒密定理的逆定理。
(性质和判定的前4条互为逆定理)5从四点中先选出三点作一圆,然后证另一点也在这个圆上。
(反证法)6证被证共圆的点到某一定点的距离都相等,从而确定它们共圆。
即连成的四边形三边中垂线有交点,即可肯定这四点共圆。
7同斜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个顶点共圆,其斜边为圆的直径。
直角三角形中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长等于斜边的一半。
(逆定理也成立)射影定理:RT△ABC中,CD是斜边上的高,则CD2=AD·DB;AC2=AD·AB;BC2=BD·BA。
三角形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中角的平分线将对边所分成的两部分和两邻边成比例(反之也成立)。
三角形的外角平分线也有类似性质。
设AD、AE是∠A及外角的平分线,则有AB/AC=BD/DC=BE/EC。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反之也成立(可用于证明切线)。
圆外切四边形定理:圆外切四边形两组对边的和相等;反之也成立。
斯特沃特定理(Stewart):如下图,设BD=p ,DC=q ,则pq q p q c p b AD -++=222在△ABD 和△ABC 中,运用余弦定理cosB 相等可证。
该定理可得以下结论:(1) 当AD 是中线时,p=q=2a ,得中线长公式 2222221a c b AD -+=; (2) 当AD 是内角平分线时,)(2a s bcs c b AD -+=,其中2c b a s ++=; (3) 当AD 是高时,ABC S a c b a a c c b b a a AD ∆=---++=222221222222222, 其中 ))()((c s b s a s s S ABC ---=∆,即海伦公式。
AMC10常用公式汇总2023
美国AMC 10数学竞赛常用公式汇总几何板块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射影定理3、角平分线定理4、利用正弦求三角形面积5、斯图尔特定理代数板块6、韦达定理7、算数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8、二项式定理9、合分比定理10、余数定理数论板块11、孙子定理12、费马小定理假如p是质数,若p不能整除a,则a^(p-1) ≡1(mod p),若p能整除a,则a^(p-1) ≡0(mod p)。
若p是质数,且a,p互质,那么a的(p-1)次方除以p的余数恒等于1。
13、威尔逊定理若p为质数,则p可整除(p-1)!+1。
14、欧几里德算法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指两个数的共有约数中的最大一个,例如,(6, 9) 的最大公约数为3; (10, 15) 的最大公约数为5; (252, 105) 的最大公约数为21.欧几里得算法可以高效地求解两个正整数(a, b) 的最大公约数(greatest common divisor, GCD). 该算法基于如下定理:对于正整数(a, b), 其最大公约数等于(b, c) 的最大公约数,其中,c = a % b; 基于上述思想,可以将该算法写成递归的形式:保证a > b.当a % b == 0 成立时,表明 b 为 a 的约数,且b 为(a,b) 二者的最大公约数,所以返回 b.若a % b != 0 成立时,重复步骤2, 寻找(b, a % b) 的最大公约数。
15、立方和公式立方和的公式是:a³+b³=(a+b)(a²-ab+b²)16、欧拉定理计数板块17、互补计数互补计数,顾名思义就是计算所求集合中补集的元素个数。
典型的例子是找出“至少有n 个”的互补情况,也就是“至多有n-1”。
结合题目中出现的"至多"、“至少”这样的关键词,利用互补的思想,可以使一些计数和概率计算变得更简洁有效。
18、容斥原理两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UB=A+B-A∩B(∩为重合的部分)三个集合的容斥关系公式:AUBUC=A+B+C-A∩B-B∩C-C∩A+A∩B∩C。
高中数学竞赛专题讲座---同余理论及其应用(二)
数论定理一. 知识要点1. 欧拉定理和费尔马小定理缩系的定义:设m 为正整数,一个模m 的剩余类称为与模m 互素的余类,如果它中的数与m 互素.在与模m 互素的各个剩余类中分别取一个代表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模m 的一组缩系.很显然,缩系具有以下性质:(1)模m 的缩系中含有ϕ(m )个数(ϕ(m )是小于m 的正整数中且与m 互素的个数).(2)设()m r r ϕ ,1是ϕ(m )个与m 互素的整数,则()m r r ϕ ,1模m 两两不同余.(3)设()1,=m a ,且()m r r ϕ ,1是模m 的一组缩系,则()m ar ar ar ϕ,,,21 是模m 的一组缩系.欧拉(Euler )定理:设m 是大于1的整数,a 为整数,且()1,=m a ,则()()m a m mod 1≡ϕ.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解:设()m x x x ϕ,,,21 是模m 的缩系.因为()1,=m a ,所以()m ax ax ax ϕ,,,21 也是模m 的缩系.这两个缩系分别乘起来得()()()m x x x ax ax ax m m mod ·2121ϕϕ ≡,且()()1,21=m x x x m ϕ .从而()()m a m mod 1≡ϕ )()m a m mod 1≡ϕ.特别地,取m 为质数p ,有费尔马(Fermat )小定理:设p 为质数,a 为整数,p a ,则()p a p mod 11≡-.它也常常写成()p a a p mod ≡.这里不需假定p a ,但p 应为素数.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 中国剩余定理(孙子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设k m m m ,,21是两两互质的正整数,k a a a ,,,21 是任意整数,则同余方程组()()()⎪⎪⎩⎪⎪⎨⎧≡=≡.mod ,mod ,mod 2211k k m a x m a x m a x 对模k m m m 21有唯一解. 解:设()k i m m m m M iki ,,2,121 ==.依题设,有()1,=i i m M ,由裴蜀定理知,存在整数i b ,使得()i i i m b M mod 1≡,k i ,2,1=.对k k k M b a M b a M b a x +++= 222111,其中i i i M b a 能被k i i m m m m ,,,,111+-整除,而被i m 除的余数恰为i a .从而∑==ki i i i M b a x 1是同余方程组的解.又设x ,y 均为同余方程组的解,则有y x m -1,y x m -2,…,y x m k -,即y x m m m k - 21,亦即()k m m m y x 21mod ≡.所以同余方程组对模k m m m 21有唯一解.3. 威尔逊(wilson )定理威尔逊(wilson )定理:设p 为质数,则()()p p mod 1!1-≡-.解:对于任意整数a ,且1≤a ≤p -1,由裴蜀定理知,存在整数a ’,使得()p aa mod 1'≡.称a ’为a 的数论倒数,且不妨设1≤a ’≤p -1.若有整数b ,满足()p ba mod 1'≡,则将此式两边同乘以a ,有()p a b mod ≡.这说明对于不同整数a ,1≤a ≤p -1,对应着不同的数论倒数a ’.又若整数a 的数论倒数是它自身,则()p a a mod 1≡⋅,亦即()()()p a a mod 011≡-+,故1≡a 或()p mod 1-.当2=p 时,显然有()()p p mod 1!1-≡-.当p >2时,有2,3,…,p -2这p -3个数恰好配成互为数论倒数的23-p 对数,故它们的积()()p p p mod 1123223≡≡-⨯⨯⨯- .于是()()()p p p mod 1111!1-≡-⨯⨯≡-.4. 拉格朗日定理设p 为质数,n 是非负整数,多项式()01a x a x a x f n n +++= 是一个模p 为n 次的整系数多项式(即p a n ),则同余方程()()p x f mod 0≡ (※),至多有n 个解(在模p 的意义下).证明:我们对n 用归纳法.当0=n 时,()0a x f =,因为p a 0,故同余方程(※)无解,命题成立.设当l n =时命题成立,则当1+=l n 时,若命题不成立,即同余方程(※)至少有2+l 个解,设为()p c c c x l mod ,,,221+≡ ①,我们考虑多项式()()()()()11111111c x a c x a c x a c f x f l l l l l l -++-+-=-+++ )()111c x a c l l-++- ()()()()x h c x x a c x l l 111-=+-=+ ②,其中()x h 是l 次多项式并且首项系数1+l a ,满足1+l a p ,从而由归纳假设知l 次同余方程()()p x h mod 0≡ ③,至多有个l 个解,但由①,②可知同余方程③至少有l +1个解.()p c c c x l mod ,,,232+≡ ,矛盾!故当1+=l n 时命题成立.综上所述,命题得证.二. 典型例题例1. 已知正整数k ≥2,k p p p ,,,21 为奇质数,且()1,21=k p p p a .证明:()()()111121----k p p p a 有不同于k p p p ,,21的奇质因数.证明:由()1,21=k p p p a ,有()1,1=p a .由费尔马小定理,()11mod 11p ap ≡-.又k ≥2,p p p ,,,32 k p p p ,,,32 为奇质数,则()()()211121---k p p p 为正整数,从而()()()()12111mod 121p ak p p p ≡--- ,即()()()12111121----k p p p ap .同理,()()()1211121--⋯--k p p p a能被P 2,P 3,…P k 整除,从而()()()1211121+-⋯--k p p p a不能被k p p p p ,,,,321 整除.注意到()()()211121---k p p p 是一个偶数,则()()()0211121≡---k p p p a或1(mod4),因此4不整除()()()1211121+---k p p p a,故()()()1211121+---k p p p a异于k p p p ,,,21 的奇质因数.所以()()()()()()⎪⎪⎭⎫ ⎝⎛-=-------1121111112121k k p p p p p p a a()()()⎪⎪⎭⎫⎝⎛+---1211121k p pp a有异于k p p p ,,,21 的奇质因数.例2. 对于自然数n ,如果对于任何整数a ,只要1-n a n ,就有12-na n ,则称n 具有性质P .(34届IMO预)(1)求证:每个素数n 都具有性质P . (2)求证:有无穷多个合数也都具有性质P .证:(1)设p n =为素数且1-p a p ,于是()1,=p a .由费尔马小定理知11--p a p ,而()()1111-+-=--a a a a p p .故1-a p ,即()p a m o d 1≡.因此,()p a i mod 1≡,1,,2,1,0-=p i .上述p 个同余式累和,得()p p a a a p p mod 0121≡≡++++-- .故()()11212++++---a a a a p p p ,即12-pa p .(2)设n 是具有性质P 的合数.若1-na n ,则()1,=a n .由欧拉定理,有()()n a n mod 1≡ϕ,又因()n a n mod 1≡,由阶的性质知,()()()n a n n mod 1,≡ϕ.如果()()1,=n n ϕ,则()n a mod 1≡,于是利用(1)中证明可得12-na n .因此,问题化为求无穷多个合数n ,使()()1,=n n ϕ.对任何素数p ≥5,取p -2的素因数q ,并令pq n =.这时()()()11--=q p n ϕ.因为()2-p q ,所以q (p -1).又因q ≤p -2<p ,故p (q -1).因此,有()()1,=n n ϕ.对于每个这样的合数n ,若()1-na n ,则()1-a n ,因而()n a k mod 1≡,,2,1,0=k .故()12-n a n .因为对于每个素数p ≥5都可按上述程序得到具有性质P 的相应合数()p n ,且p <()p n <p 2,所以,有无穷多个合数n 具有性质P .例3. 求所有整数n ≥2,满足:对所有的整数a ,b ,且()()1,,==n b n a ,()n b a mod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n ab mod 1≡.(第41届IMO 预选题)解:若n 有奇素因子p ,设n p a||,记1n p n a⋅=,N a ∈.由中国剩余定理知,存在Z x ∈,使()n x mod 1≡,()a p x mod 2≡,则()1,=n x .取x b a ==,即知()n x mod 12≡,从而()a p mod 14≡,故3=p ,且1=a .因此()1,5=n .取5==b a ,即知()n mod 125≡,从而24n ,故,12,8,6,4,3,2=n 24,12,8,6,4,3,2.下证:当n 取上述值时,满足条件.注意到,当2 a 时,有()8mod 12≡a ;当3 a 时,有()3mod 12≡a ,又24n ,32243⨯=,故必有()n a mo d 12≡(因为()1,=n a ).对Z b a ∈,,且()()1,,==n b n a ,()n b a mod ≡,则()n ab mod 1≡.对Z b a ∈,,且()()1,,==n b n a , ()n ab mod 1≡,则()n ab a mod 12≡≡.从而()a b a n -又()1,=n a ,有()b a n -,即()n b a mod ≡.综上,所求n 的值为2,3,4,6,8,12,24.例4. 求所有正整数n ,满足对所有的正整数n ,存在一个整数m ,使12-n是92+m 的因子.(第39届IMO 预选题)解:引理1:若p 为4k -1(k ≥2)型质数,则不存在Z m ∈,使()p m mod 92-≡.证明:设)p m m mod 31≡()p m m mod 31≡(∵()13,=p ,∴m 1存在),N m ∈1.又∵()p m mod 912-≡, ∴)(mod 121p m -≡.由费马小定理知,()()()p m m p p p mod 11121212111-=-≡=≡---,矛盾.引理2:当1≤i <j 时,有()112,1222=++ji )112,12=++j,且()13,122=+i .证明:∵()()()()12mod 211121222222+≡+-≡+=+--i i j ij ij ,∴()()12,1212,12222=+=++ij i )()12,1212,122=+=++i j.又∵()()3mod 2111222≡+-≡+i i ,∴()()13,23,122==+i.对于原题,若()()9122+-m n,n ≥2.设t n S ⋅=2,2 t .若t ≥3,则()()1212-+n t ,从而()()9122+-m t .又必存在4k -1型素数p ,且3≠p ,()12-tp (否则,()4mod 1111121≡⨯⨯⨯≡-≡- t ,矛盾).此时()92+m p ,与引理1矛盾.故t =1,从而S n 2=,且()()()1212123121212222+++⋅=--S S.由引理2及中国剩余定理知,存在N m ∈1,使()()12m o d 22211+≡-ii m ,i =1,2,…,s -1.故()((2m o d0121222211≡+≡+-i m )()()12mod 0122221+≡+≡-ii .令13m m =,有()()()12mod 013922122-≡+=+Sm m .因此,()()9122+-m n .综上,所求正整数n 为2的幂次2i (i =1,2,…).数论中存在性问题是最常见的,除了运用数论存在性定理来解决外,还需要有直接构造的能力.例5. 证明:每个正有理数能被表示成3333d c b a ++的形式,且其中a ,b ,c ,d 是正整数.(40届IMO 预选题)证明:设该正有理数为p .(1)当⎪⎭⎫⎝⎛∈2,21p 时,()()()()333321121p p p p p -++-++=,其中2p -1,2-p ,p +1+∈Q .(2)当p ≥2时,由于⎪⎭⎫ ⎝⎛∈⎪⎭⎫ ⎝⎛1,41323,故有N n ∈,使⎪⎭⎫ ⎝⎛∈⋅⎪⎭⎫ ⎝⎛2,21323p n,由(1)有333333333322132132213223⎪⎪⎭⎫ ⎝⎛⎪⎭⎫ ⎝⎛-+⎪⎪⎭⎫ ⎝⎛+⎪⎭⎫ ⎝⎛⎪⎪⎭⎫ ⎝⎛-⎪⎭⎫ ⎝⎛⋅+⎪⎪⎭⎫ ⎝⎛+⎪⎭⎫ ⎝⎛⋅⎪⎭⎫ ⎝⎛=p p p p p n n n n n .(3)当⎥⎦⎤ ⎝⎛∈21,0p 时,由于()4,1233∈⎪⎭⎫ ⎝⎛,故有N n ∈,使⎪⎭⎫ ⎝⎛∈⋅⎪⎭⎫ ⎝⎛2,21233p n ,由(1)有333333333232123123212332⎪⎪⎭⎫ ⎝⎛⎪⎭⎫ ⎝⎛-+⎪⎪⎭⎫ ⎝⎛+⎪⎭⎫ ⎝⎛⎪⎪⎭⎫⎝⎛-⎪⎭⎫ ⎝⎛⋅+⎪⎪⎭⎫ ⎝⎛+⎪⎭⎫ ⎝⎛⋅⎪⎭⎫ ⎝⎛=p p p p p n n n n n .综上,总有+∈Q d c b a m 1111,,,,,使()()31313131313131313d c mb ma d c b a m p ++=++⋅=,设ma 1,mb 1,c 1,d 1的分母公倍数为n ,则取N mna a ∈=1,N mnb b ∈=,N nc c ∈=1,N nd d ∈=1,且3333dc b a p ++=.结论成立. 说明:这里是直接构造证明,首先发现恒等式()()()()333321121p p p p p -++-++=,进一步对p ≥2,或0<p ≤21构造.例6. 证明:不存在非负整数k 和m ,使得()mk k !14848+=+.证明:注意到0=k 或0=m 时,上述不定方程无解,于是,可设满足上述方程的k ,m 为正整数.(1)若1+k 为合数,设pq k =+1,2≤p ≤q ,注意到,应有48 | k !.故k≥6,于是1<2p ≤k ,故(1+k )| k !,进而(1+k )| 48,结合1+k ≥7,可知1+k =8,12,24或48,分别代入,两边约去48后,可得矛盾.(2)若1+k 为质数,由威尔逊定理,可知k !()1mod 1+-≡k ,于是,1+k | 47,进而1+k =47,这要求46!+48=48×47m ①,从而m >1,两边除以48可知m 47148!46=+,两边模4,可知()()4mod 11≡-m ,故m 为偶数.设m =2k ,则由①可知2()()14714748!46+-=k k ,由232 |48!46,而()23mod 2147≡+k,故232 | 147-k,利用二项式定理()()223mod 146123247+≡+⨯=k k,从而23 | k ,进而m ≥46,这时,①式右边比左边大.矛盾.注:一般地,若n >4,且n 为合数,则n |(n -1)!,依此可以证明威尔逊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 例7. 设p 是质数,证明:存在一个质数q ,使得对任意整数n ,数p n p-不是q 的倍数.(第44届IMO 试题)证明:由于()212mod 1111p p p p p p p p p +≡++++=--- .则11--p p p 中至少有一个质因子q ,满足q 对2p 的模不等于1。
高中数学竞赛数论
高中数学竞赛数论剩余类与剩余系1.剩余类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1设m 为正整数,把全体整数按对模m 的余数分成m 类,相应m 个集合记为:K 0,K 1,…,K m-1,其中K r ={qm+r|q ∈Z,0≤余数r ≤m-1}称为模m 的一个剩余类(也叫同余类)。
K 0,K 1,…,K m-1为模m 的全部剩余类.(2)性质(ⅰ)i m i K Z 10-≤≤= 且K i ∩K j =φ(i ≠j). (ⅱ)每一整数仅在K 0,K 1,…,K m-1一个里.(ⅲ)对任意a 、b ∈Z ,则a 、b ∈K r ⇔a ≡b(modm).2.剩余系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2设K 0,K 1,…,K m-1为模m 的全部剩余类,从每个K r 里任取一个a r ,得m 个数a 0,a 1,…,a m-1组成的数组,叫做模m 的一个完全剩余系,简称完系. 特别地,0,1,2,…,m -1叫做模m 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下述数组叫做模m 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当m 为奇数时,21,,1,0,1,,121,21--+----m m m ;当m 为偶数时,12,,1,0,1,,12,2--+--m m m 或2,,1,0,1,,12m m -+-. (2)性质(ⅰ)m 个整数构成模m 的一完全剩余系⇔两两对模m 不同余. (ⅱ)若(a,m)=1,则x 与ax+b 同时遍历模m 的完全剩余系.证明:即证a 0,a 1,…,a m-1与aa 0+b,aa 1+b,…,aa m-1+b 同为模m 的完全剩余系, 因a 0,a 1,…,a m-1为模m 的完系时,若aa i +b ≡aa j +b(modm),则a i ≡a j (modm), 矛盾!反之,当aa 0+b,aa 1+b,…,aa m-1+b 为模m 的完系时,若a i ≡a j (modm),则有 aa i +b ≡aa j +b(modm),也矛盾!(ⅲ)设m1,m2是两个互质的正整数,而x,y分别遍历模m1,m2的完系,则m2x+m1y历遍模m1m2的完系.证明:因x,y分别历遍m1,m2个整数,所以,m2x+m1y历遍m1m2个整数.假定m2x/+m1y/≡m2x//+m1y//(modm1m2),其中x/,x//是x经历的完系中的数,而y/,y//是y经历的完系中的数.因(m1,m2)=1,所以,m2x/≡m2x//(modm1),m1y/≡m1y//(modm2),从而x/≡x//(modm1),y/≡y//(modm2),矛盾!3.既约剩余系的定义与性质(1)定义3如果剩余类K r里的每一个数都与m互质,则K r叫与m互质的剩余类.在与模m互质的全部剩余类中,从每一类中任取一个数所做成的数组,叫做模m的一个既约(简化)剩余系.如:模5的简系1,2,3,4;模12的简系1,5,7,11.(2)性质(ⅰ)K r与模m互质⇔K r中有一个数与m互质;证明:设a∈K r,(m,a)=1,则对任意b∈K r,因a≡b≡r(modm),所以,(m,a)=(m,r)=(m,b)=1,即K r与模m互质.(ⅱ)与模m互质的剩余类的个数等于)m(ϕ,即模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由)m(ϕ个整数组成()m(ϕ为欧拉函数);(ⅲ)若(a,m)=1,则x与ax同时遍历模m的既约剩余系.证明:因(a,m)=1,(x,m)=1,所以,(ax,m)=1.若ax1≡ax2(modm),则有x1≡x2(modm),矛盾!(ⅳ)若a1,a2,…,aφ(m)是)m(ϕ个与m互质的整数,并且两两对模m不同余,则a1,a2,…,aφ(m)是模m的一个既约剩余系.证明:因a1,a2,…,aφ(m)是)m(ϕ个与m互质的整数,并且两两对模m不同余,所以,a 1,a 2,…,a φ(m)属于)m (ϕ个剩余类,且每个剩余类都与m 互质,故a 1,a 2,…,a φ(m) 是模m 的一个既约剩余系.(ⅴ)设m 1,m 2是两个互质的正整数,而x,y 分别历遍模m 1,m 2的既约剩余系,则m 2x+m 1y 历遍模m 1m 2的既约剩余系.证明:显然,既约剩余系是完系中所有与模互质的整数做成的.因x,y 分别历遍模m 1,m 2的完系时,m 2x+m 1y 历遍模m 1m 2的完系.由(m 1,x )=(m 2,y )=1, (m 1,m 2)=1得(m 2x,m 1)=(m 1y,m 2)=1,所以,(m 2x+m 1y,m 1)=1,(m 2x+m 1y,m 2)=1,故(m 2x+m 1y,m 1m 2)=1.反之若(m 2x+m 1y,m 1m 2)=1,则(m 2x+m 1y,m 1)=(m 2x+m 1y,m 2)=1,所以,(m 2x,m 1)=(m 1y,m 2)=1,因(m 1,m 2)=1,所以,(m 1,x )=(m 2,y )=1.证毕.推论1若m 1,m 2是两个互质的正整数,则)()()(2121m m m m ϕϕϕ=.证明:因当x,y 分别历遍模m 1,m 2的既约剩余系时,m 2x+m 1y 也历遍模m 1m 2的既约剩余系,即m 2x+m 1y 取遍)(21m m ϕ个整数,又x 取遍)(1m ϕ个整数,y 取遍 )(2m ϕ个整数,所以,m 2x+m 1y 取遍)()(21m m ϕϕ个整数,故)()()(2121m m m m ϕϕϕ=.推论2设整数n 的标准分解式为k kp p p n ααα 2121=(k p p ,,1 为互异素数, *1,,N k ∈αα ),则有)11()11)(11()(21kp p p n n ---= ϕ. 证明:由推论1得)()()()(2121k k p p p n αααϕϕϕϕ =,而1)(--=αααϕp p p ,(即从1到αp 这αp 个数中,减去能被p 整除的数的个数),所以,)11()11)(11(21kp p p n ---= . 4.欧拉(Euler)与费尔马(Fermat)定理欧拉(Euler)定理设m 是大于1的整数,(a ,m)=1,则)(m od 1)(m a m ≡ϕ.证明:设r 1,r 2,…,r )(m ϕ是模m 的既约剩余系,则由性质3知a r 1,a r 2,…,a r )(m ϕ也是模m 的既约剩余系,所以,a r 1a r 2…a r )(m ϕ≡r 1r 2…r )(m ϕ(modm),即≡)(21)(m m r r r a ϕϕ)(21m r r r ϕ ,因()(21m r r r ϕ ,m)=1,所以,)(m od 1)(m a m ≡ϕ.推论(Fermat 定理)设p 为素数,则对任意整数a 都有)(m od p a a p ≡.证明:若(a ,p )=1,由1)(-=p p ϕ及Euler 定理得)(m od 11p a p ≡-即)(m od p a a p ≡;若(a ,p )≠1,则p |a ,显然有)(m od p a a p ≡.例1设m>0,证明必有一个仅由0或1构成的自然数a 是m 的倍数.证明:考虑数字全为1的数:因1,11,111,1111,…中必有两个在modm 的同一剩余类中,它们的差即为所求的a .例2证明从任意m 个整数a 1,a 2,…,a m 中,必可选出若干个数,它们的和 (包括只一个加数)能被m 整除.证明:考虑m 个数a 1,a 1+a 2,a 1+a 2+a 3,…,a 1+a 2+…+a m ,如果其中有一个数能被m 整除,则结论成立,否则,必有两个数属于modm 的同一剩余类,这两个数的差即满足要求.例3设f(x)=5x+2=f 1(x),f n+1(x)=f[f n (x)].求证:对任意正整数n,存在正整数m,使得2011|f n (m).证明:因f 2(x)=f[f(x)]=5(5x+2)+2=52x+5×2+2,f 3(x)=f[f 2(x)]=53x+52×2+5×2+2,...,f n (x)=5n x+5n-1×2+5n-2×2+ (2)因(5n ,2011)=1,所以,x 与f n (x)同时历遍mod2011的完系,1≤x ≤2011,所以,存在正整数m(1≤m ≤2011)使得f n (m)≡0(mod2011),即2011|f n (m).例4设123,,,a a a 是整数序列,其中有无穷多项为正整数,也有无穷多项为 负整数.假设对每个正整数n ,数123,,,,n a a a a 被n 除的余数都各不相同.证明:在数列123,,,a a a 中,每个整数都刚好出现一次.证明:数列各项同时减去一个整数不改变本题的条件和结论,故不妨设a 1=0.此时对每个正整数k 必有∣a k ∣<k:若∣a k ∣≥k,则取n=∣a k ∣,则a 1≡a k ≡0(modn),矛盾.现在对k 归纳证明a 1,a 2,…,a k 适当重排后是绝对值小于k 的k 个相邻整数.k=1显然.设a 1,a 2,…,a k 适当重排后为-(k -1-i),…,0,…,i(0≤i ≤k -1),由于a 1,a 2,…,a k ,a k+1是(modk+1)的一个完全剩余系,故必a k+1≡i+1(modk+1),但 ∣a k+1∣<k+1,因此a k+1只能是i+1或-(k -i),从而a 1,a 2,…,a k ,a k+1适当重排后是绝对值小于k+1的k+1个相邻整数.????由此得到:1).任一整数在数列中最多出现一次;2).若整数u 和v(u<v)都出现在数列中,则u 与v 之间的所有整数也出现在数列中.????最后由正负项均无穷多个(即数列含有任意大的正整数及任意小的负整数)就得到:每个整数在数列中出现且只出现一次.例5偶数个人围着一张圆桌讨论,休息后,他们依不同次序重新围着圆桌坐下,证明至少有两个人,他们中间的人数在休息前与休息后是相等的。
高中数学联赛常用定理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高中数学联赛常用定理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常用定理1、费马点(I)基本概念定义:在一个三角形中,到3个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
(1)若三角形ABC的3个内角均小于120°,那么3条距离连线正好平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
所以三角形的费马点也称为三角形的等角中心。
(2)若三角形有一内角不小于120度,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距离和最小的点。
(II)证明我们要如何证明费马点呢:费马点证明图形(1)费马点对边的张角为120度。
△CC1B和△AA1B中,BC=BA1,BA=BC1,∠CBC1=∠B+60度=∠ABA1,△CC1B和△AA1B是全等三角形,得到∠PCB=∠PA1B同理可得∠CBP=∠CA1P由∠PA1B+∠CA1P=60度,得∠PCB+∠CBP=60度,所以∠CPB=120度同理,∠APB=120度,∠APC=120度(2)PA+PB+PC=AA1将△BPC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60度与△BDA1重合,连结PD,则△PD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PD=60度又∠BPA=120度,因此A、P、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又∠CPB=∠A1DB=120度,∠PDB=60度,∠PDA1=180度,所以A、P、D、A1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故PA+PB+PC=AA1。
(3)PA+PB+PC最短在△ABC内任意取一点M(不与点P重合),连结AM、BM、CM,将△BMC以点B为旋转中心旋转60度与△BGA1重合,连结AM、GM、A1G(同上),则AA1<A1G+GM+MA=AM+BM+CM.所以费马点到三个顶点A、B、C的距离最短。
关于高年级初中中学数学竞赛定理大全
欧拉(Euler)线:同一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三点共线,这条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且外心与重心的距离等于垂心与重心距离的一半。
九点圆:任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三高的垂足及三顶点与垂心间线段的中点,共九个点共圆,这个圆称为三角形的九点圆;其圆心为三角形外心与垂心所连线段的中点,其半径等于三角形外接圆半径的一半。
费尔马点:已知P为锐角△ABC内一点,当∠APB=∠BPC=∠CPA=120°时,PA+PB+PC的值最小,这个点P称为△ABC的费尔马点。
海伦(Heron)公式:塞瓦(Ceva)定理:在△ABC中,过△ABC的顶点作相交于一点P的直线,分别交边BC、CA、AB与点D、E、F,则(BD/DC)·(CE/EA)·(AF/FB)=1;其逆亦真。
密格尔(Miquel)点:若AE、AF、ED、FB四条直线相交于A、B、C、D、E、F六点,构成四个三角形,它们是△ABF、△AED、△BCE、△DCF,则这四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共点,这个点称为密格尔点。
葛尔刚(Gergonne)点:△ABC的内切圆分别切边AB、BC、CA于点D、E、F,则AE、BF、CD三线共点,这个点称为葛尔刚点。
西摩松(Simson)线:已知P为△ABC外接圆周上任意一点,PD⊥BC,PE⊥ACPF⊥AB,D、E、F为垂足,则D、E、F三点共线,这条直线叫做西摩松线。
黄金分割:把一条线段(AB)分成两条线段,使其中较大的线段(AC)是原线段(AB)与较小线段(BC)的比例中项,这样的分割称为黄金分割。
帕普斯(Pappus)定理:已知点A1、A2、A3在直线l1上,已知点B1、B2、B3在直线l2上,且A1 B2与A2 B1交于点X,A1B3与A3 B1交于点Y,A2 B3于A3 B2交于点Z,则X、Y、Z三点共线。
笛沙格(Desargues)定理:已知在△ ABC与△A'B'C'中,AA'、BB'、CC'三线相交于点O,BC与B'C'、CA与C'A'、AB与A'B'分别相交于点X、Y、Z,则X、Y、Z三点共线;其逆亦真摩莱(Morley)三角形:在已知△ABC三内角的三等分线中,分别与BC、CA、AB相邻的每两线相交于点D、E、F,则△DEF是正三角形,这个正三角形称为摩莱三角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拉定理、费马小定理、孙子定理
函数;
互质的个数,称为欧拉中与,,,是个有互质,这样的同余类共中每一个数均与互质,那么与如果个剩余类有,则模、设m m m m m M m i m i Z k km i M m m m i i 21)(,)(1
,,2,1,0},|{01
);(m od 1,1),(12)(m a m a m m 则,、欧拉定理:设
k
i m M M m b M M b M M b M M x m b x m b x m b x m m m m m M k i M m m m m m m k m m m p p p n n p p p n n p a a p m ax m x m a i i m a a m a a a m m a a a m m i i i k k k k k k i i i i i k k k
k p i i m m k ,,2,1),(mod 1)
(mod )
(mod )(mod )(mod ,),,,2,1(,,6)1
1()11)(11()(5);
(mod 4,1),()3();
(),(mod )()2()()1(3''22'
211'12211112121212121212121
其中有唯一解则同余方程组
设个两两互质的正整数,是、、、孙子定理:设,则:
的标准分解为:、若为素数,则、费马小定理:若的缩系;也是通过模的缩系,则是通过模且、若的充要条件是的一组缩系是模、、互质的整数,则个与是、、、若个数;
的一组缩系含有、模、缩系的几种性质:
)( 原命题成立;上式不成立,则有:
也是一组完全剩余系,另一方面又同理有::
的一组完全剩余系,则是、、证:的一组完全剩余系。
不是、、求证:,的一组完全剩余系,且分别是、、和、、、设例
,2
0|2)(mod 2
)()()
(mod 0)(mod )()(mod 2
)(mod 22)1(|211
1
1
11
2122112121n n
n n n
b a b a n n n b a n n
b n n
n n i a n a a a n b a b a b a n n b b b a a a n
i i i i i n
i i i n i i n
i n i i n n n n n
}
{}32{1,,,1),(mod 1321),(mod 122)(3
2,,,,}32{}32{21211)()
((()(1)(12121212121i n k k i u u u i u u u u u u u u u k k n n u k u u u u k
i u k
i u x u u u u k k k k k 互素的无穷子数列中一定有一个任意两项数列依此方法一直下去项两两互素的子数列,是、数列=理有:
是欧拉函数,由欧拉定其中作项是两两互素的,记为中已有证明:设数列其中任意两项互素;中有一个无穷子数列,、证明:数列例))
)11()(321,2,1)(,2,1),(,2,13111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互质其他的数均与个共有,,,,的倍数有:中是在又互质,并求中有多少个数是与问题即为:为素数
解为素数。
互质,并求中有多少个数是与、在例
不可能成立;
【练习】证明:n 4
1
)4(
1
|2401
|531653161
|51
|31
),5(,1),3(16422)1)(1)(1(1111,1,1)
1)(1)(1(1,72401744442242244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两两互素,则与,又费马小定理有:又整除=能被是相邻的偶数,则:
和均为偶数,且又是奇数
素数证:整除;能被时,、证明当素数例
)(,|273013N n n n 【练习】证明:
j
i l n m q p q p n k m k p q q a n k p
p a m k a N k k a a p a a p q p q p n m l q p j i p n p m n m l n k m k k n m j i j i
l j i l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mod 1)
(mod 0,1)11,(,
11|11,|11,,11,11111111115即:=也不成立
同理,产生矛盾,假设不成立=另一方面:又且使得:,整数由孙子定理有:存在正假设,只需证明,使为证明存在某个整数为非负整数,且其中证:设。
,使在某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证明存具有相同与和与,意自然数是自然数,满足:对任和、设例
某个素数平方所整除。
,即能被个都含有二重的素因子个连续整数,使得每一【练习】是否存在1000000
不可能成立假设不成立上式不成立,左边是一个奇数,上式右边是一个偶数,
又即:即:为奇质数,则:
设n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n p p p p p p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4
1
)4()
1()1)(1(4)
1()1)(1(22)1()1)(1(2241)(,,),2(,221212111
21121222112121212121212
1212
1
)
(|2730137532),(137532)(|2),(|3),(|5),(|7)(,)(,)(,)(,)()
1)(1)(1)(1)(1()
1)(1)(1()
1)(1(),
(|13),(,)(1375322730)
(,|273043212433527162263366131313n f n f n f n f n f n f n f n n n f n n n f n n n f n n n f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f N n n n n f N n n n 两两互素,故,,,,且均整除,,,,即由费马小定理可知:的因式
都是故由于可知则由费马小定理,,若记=证明:【练习】证明:
个连续整数;
的则可得到满足条件要求取子,即有每个都有一个二重素因个连续整数则存在一解,设此解为定理,下列同余式组
个相异的素数,由孙子是证明:令某个素数平方所整除。
,即能被个都含有二重的素因子个连续整数,使得每一【练习】是否存在1000000,1000000|,,2,1)
(mod )
(mod 2)(mod 1,,1000000222
2
2121 s i n p s n n n s n
p s x p x p x s p p p i s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