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我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迅速,坐享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声誉,但是因为我国电影市场发展的不成熟与不完善,存在影片成本投入畸形、产业链垂直垄断、融资渠道有限、票房泡沫、资本炒作等问题。
通过借鉴美国好莱坞和印度宝莱坞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电影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一)我国电影市场全球增长最快根据广电总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我国电影市场票房从2002年的不到10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457亿元,观影人次从2002年的不足7000万上涨到2016年的超过13亿人次,电影银幕数量从2002年的1845块增加到2017年的4.1万块,银幕数量已经超过美??成为世界第一,已连续数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有专家预测在2020年代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例如《摔跤吧!爸爸》的北美票房收入为1200万美金,约合8100万人民币,然而在我国突破了10亿人民币的票房。
可见我国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
电影市场不仅是我国高速增长的行业之一,也是全球电影产业增长最快的市场,年复合增长约46%左右。
虽然年电影票房457亿人民币的收入不到格力电器营业收入的一半,是一个小体量行业,但是目前处于空前繁荣的时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及资本。
(二)我国电影产业竞争力不强在我国的电影市场上,国产片上映数量远超进口片,但是进口片的票房贡献率只稍逊于国产片。
以2016年为例,全国共上映国产电影476部,总票房约为267亿,占比约为585。
进口电影上映90部,其中分账片39部,批片51部,总票房约为190亿,占比约为42%。
虽然国产片的电影数量是进口片的5倍多。
但是票房收入并未占有优势。
单银幕产出指标体现了影院和观众之间的供求关系。
根据广电总局官网公布的数据,我国的银幕数截至目前已经有41179块,超过了美国电影协会统计的美国银幕数40759块,成为全球第一,且银幕数一直在增长中。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问题
中国电影产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当前中国的电影也正面临着改革的问题,但是与其他行业来比较,电影业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市场一路低迷、下滑。
这一局面的形成,由多种因素造成。
分析归结为下面几个方面:(一)电影体制和电影市场存在矛盾低成本与“两极分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国家电影体制,主要是考虑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效果而不是商业利润。
1993年,电影界选择了面向市场的行业机制改革,打破了中影公司的垄断发行;但由于电影界的方方面面都准备不足,一时间造成了电影市场的无序和混乱。
在这种背景下,制片厂更是把压低成本作为控制风险的唯一选择。
在这种低成本的情况下,从人物到故事,尤其是场面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不可能拍出有强烈的视听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景观的电影”。
囿于成本,一些被世界各国电影证明,对抓住、激发观众的观赏热情和兴趣是行之有效的各种商业性手段、元素和技巧在导演拍片之前就要主动舍弃掉。
可以说,很多年轻导演只能走向“艺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资金短缺的无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电影当下所谓艺术电影特别发达也不仅仅是创作层面的问题,也涉及到电影体制,尤其是投资、融资体制。
由于低成本影片几乎不大可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所以2004年完成的200多部影片中,最多不超过40部能进入主流电影院线,绝大多数则是所谓“见光死”,造成了极大的产业浪费。
与低成本运作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等投资上亿元人民币的大片。
一些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大牌导演借助于外国资本和外国公司极其老道的商业化运作,用铺天盖地的炒作来保证和获取高票房收入。
但是,大制作已经成为某些大牌导演的“特权”,不应当是当下中国电影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化的主流运作模式。
而问题还在于,电影体制和机制以及电影市场本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造成了制作上的两极分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发行和放映方面的两极分化:发达省份、大城市、大影院、大影片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
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建议作者:张丽来源:《电影评介》2014年第12期【作者简介】张丽,女,山西人,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文化管理研究。
电影产业是文化、知识和技术高度关联,也高度依赖创新和创造的产业。
在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当下,如何保护创造力、激发创造力,实现中国电影从大国到强国的梦想,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道难题。
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200亿大关,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随着电影票房的不断上涨,电影产业暴露出诸多问题,一些不适应创造力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因素对电影产业的瓶颈作用开始显现,中国电影产业仍然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一)电影评价体系不科学,产业创造力精神不足创造力的保护和激发主要来自于健康的产业环境和追求创造的产业精神。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的评价体系并不科学,唯票房论的倾向非常明显。
评价一部电影的标准是票房,而一部电影的票房甚至影响到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浮动,“股票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形成直接关联。
” [1]同样,在唯票房论的时代,院线建设毫无特色,档期排片考虑的是大片,许多中小成本、艺术特色类的电影根本无缘上线。
截止2013年底,中国城市院线为45条,农村院线为249条[2],院线建设同质化严重。
电影产业说到底是创意产业,其创造力表现为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文化创新。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关注电影的经济属性和艺术属性,合理地引导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下电影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适应市场多元需要的产品供给不足目前,中国电影产量不断增长,但大多数电影产品市场适应性差,产品竞争力弱。
2013年,中国故事片产量638部,其中仅三成左右的影片能进入电影院,而这三成中能赚钱的不到三分之一。
大部分国产电影的美学观念、制作水平,或是艺术质量、娱乐效果都无法满足电影市场的需要。
一方面,受电影商业化的冲击,电影在艺术性上出现普遍滑坡。
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与美学辨析
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与美学辨析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与美学辨析中国电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在票房和市场份额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且在技术水平和创作层面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如今,中国电影面临着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技术路径和美学两个方面进行辨析,探讨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和创作方向。
首先,技术路径对于电影的生成和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已经成为了电影制作的核心驱动力。
传统的电影制作过程中,需要借助胶片的拍摄和处理等方式,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电影的制作更加灵活和便捷。
例如,数字摄影机技术的引入,使得电影制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拍摄,不再受制于胶片的数量和成本。
此外,数字特效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电影可以更加精确地表达导演的创意和想象力,提升电影的观赏体验。
然而,技术发展并不能保证电影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技术基础上实现创意和艺术的突破。
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电影的美学价值和创新性。
首先,中国电影需要注重剧本的创作和故事的讲述。
一个好的剧本可以为电影提供强大的灵魂,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振。
同时,中国电影还需要注重角色刻画和人物性格的塑造,通过深入细腻的人物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冲突。
其次,中国电影需要在视觉上追求创新和独特性。
电影是一种视听艺术,视觉效果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新的电影镜头、构图和配色可以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提升电影的观赏价值。
例如,中国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通过镜头语言和美术构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题材有机结合,呈现了独特的视觉美感。
最后,中国电影需要更加注重电影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探索。
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情感的传达和思想的探讨来触动观众的内心。
中国电影应当注重社会现实和人文关怀,通过电影来反映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探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意义。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方法对策
浅析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方法与对策摘要:保障影视产业发展战略实现的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制定市场外的“外部性”产业政策,解决影视产业发展初期的瓶颈制约,促进影视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其次是建设高效的影视产业市场体系,革除阻碍市场体系正常运转的各种因素;第三,需要科学完善的电影文化体制。
关键词:产业政策;市场体系;文化体制中图分类号:j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62-01一、“外部性”产业政策1.加大对影视事业单位建设的政策性扶持力度。
在影视产业为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同时,国家也应该不断加大对于影视博物馆、影视节目资料中心、影视院校、影视制作基地等公益性单位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提高全民影视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创新能力的大本营。
2.积极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通过在全社会弘扬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素质,引导他们扩大文化消费,使文化产业在就业人口、总体经济规模方面不断增长,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强化对艺术创新的奖励机制。
艺术创新是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的保证。
目前,我们的一些古典名著改编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走出了国门。
4.集中对关系到影视产业升级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国家攻关,要对重点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以数字技术的最前沿应用为代表的数字电影和数字电视,国家可以通过集中攻关,并以此带动相关信息技术、商务营销技术等的产业发展。
5.对与影视业前后相关的文化生产进行配套扶持,保证影视产业的均衡发展。
在文化产业内部,影视业与音像业、出版业和演艺业以及版权代理业务等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各产业间可以互为上下游关系。
如果解决了盗版等问题,不仅是影视作品的发行收入将相应增长,影视业还将得到来自音像业在原创作品方面的直接投资。
二、高效的影视产业市场体系1.破除影视业的行政垄断,改革市场进入管制制度,建立退出援助制度,构建不同竞争主体间的平等关系。
以科技创新赋能电影产业链为电影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中影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综述
以科技创新赋能电影产业链为电影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中影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综述以科技创新赋能电影产业链为电影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中影自主科技创新成果综述近年来,科技创新不仅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也为电影产业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家电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工业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电影产业链的升级与发展。
本文将综述中影集团自主实施的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了中国电影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视频技术创新1. 4K超高清技术中影集团清晰意识到4K超高清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自主研发,成功实现了4K超高清技术在电影拍摄、后期制作、放映等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
这一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观赏质量与竞争力。
2. 3D技术中影集团积极研发3D技术,并在电影制作上进行广泛应用。
通过自主创新,中影集团成功设计了一套全新的3D拍摄系统,充分提升了电影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体验,为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更高的声誉。
二、音频技术创新1. IMAX声音技术中影集团自主研发了IMAX声音技术,通过更高的音频质量和更真实的声音呈现,将电影的音效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IMAX声音技术在中国电影院线中的推广,使观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电影的音乐和声音效果,增加了电影观赏的乐趣。
2. 杜比Atmos音效技术中影集团引进并自主应用了杜比Atmos音效技术,通过该技术将音频的立体感和环绕感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电影中的声音可以精确地定位和移动,使观众沉浸在一个逼真的音频环境中。
这种创新的音效技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电影的音频质量,为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
三、数字化技术创新1. 数字化院线建设中影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数字化院线建设,通过自主创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数字化放映系统。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影放映更加高效、稳定和便捷,并有效降低了制作、发行和放映成本,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中国电影大片产业的发展
S o2 1 e .0 0
文 艺 理 论
Ll ER A RY TH E 0 R Y T
浅 谈 中国 电影 大 片产 业 的发展
石 慧 、
( 浙江传媒 学院, 浙江 杭 州 3 0 1 ) 108
摘 要 : 文 从 大片 生 产 的现 状 、 本 问题 以及 创 新 途 径 三 个 方 面探 讨 了 中 国式 大 片发 展 道 路 上 的种 种 。 文献 t1码 : g. A -, n 文章 编号 :0 5 5 1 (0 0 1 ~ 0 4 O 1 0 — 3 22 1 )7 0 9 一 1 关键 词 : 电影 ; 片 ; 业 大 产 中 图分类号 :9 J0
随 着 电 影 产 业 的发 展 , 渐 形 成 “ 人 和 贴 片 广 告 收 入 、 逐 置
在近几年 , 电影产业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 电影制作成本
影院票房收入 、 海外版权收入 、 费电视点播收入 、 费电视 付 付 频道订 购收入 、 新媒体 收入 、 音像收入 、 开路 电视播映收入 、 授
国票 房 纪 录 , 先 , 融 资 方 面 创 新 , 现 了 多 渠道 融 资 , 有 首 在 实 既
内资 , 外资 , 政府融资 , 还有 国企 , 民企的资金 。 其次 , 在技术上
何谓大片?虽说理论界一直没有 对这 一通俗概念有 明确 的定义 ,但是业界人士 和广大观众 的心 目中一直有一个 自己 的定义 : 大投资 、 大场面 、 大明星 、 大宣传 。中国的电影产业深
营销策略 , 但也会因此 忽视 了电影的本身的质量 。 一味地追求 高票房 , 通过种种宣传手段 引起 大家 的注 意 , 取 了高票房 , 获 从某种程度上也 给观众带来 了很大 的心理落差 。如《 无极》 中
对影视行业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
ACCOUNTING LEARNING187对影视行业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文/沈颖摘要:影视行业作为一种文化娱乐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整体的盈利能力和未来发展情况仍具有多重不确定性。
本文首先通过对影视行业的发展状况、经营模式的分析,总结出该行业目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其次本文通过分析提醒影视行业企业要注重成本管理与控制,拓宽营业收入的渠道,并为进一步提高企业利润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盈利能力;影视行业;现状分析;建议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内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多元化,影视行业作为文化娱乐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迎来了新一轮的契机。
2011年中国人均GDP 突破4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发展。
而我国居民消费,也从传统的基本生活品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移。
这为我国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015年我国国内总票房突破440亿,影视业前景一片利好,电视剧作品也不断刷新了历史最高收视率。
而15年出台的“一剧两星”政策使得电视剧收视率出现两极分化,年轻观众的增多对电视剧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视剧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业公司发布的近几年年度报告,诸多数据显示影视业整体业绩同比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成本的不断上升,实际盈利水平不容乐观。
(二) 研究意义合理地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可以为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做出正确投资决策和经营决策的依据,帮助企业的管理层发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漏洞,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和解决的建议,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和质量,降低风险。
弄清该行业的盈利现状,有利于对该行业盈利能力做出更客观、全面的评价,反映企业盈利是否持续稳定,未来的发展及潜在风险。
同时,企业自身进行盈利分析有利于企业明确其业务结构和利润方式,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利润率,降低经营和财务风险。
25好莱坞,中国的电影如何做强?
• 好莱坞对电影文化及其产业的充分认识, 使好莱坞不仅生产电影,更生产品牌。电 影品牌收获利润的关键是相关商品开发。 • 美国电影工业总收益的20%来自于银幕营 销,80%来自于非银幕营销,即后电影产 品开发。 • 17年前的3部《星球大战》,票房总收入不 过10亿美元,而相关商品开发至今已有40 亿美元之巨。 • 《泰坦尼克号》光画册就有20多种,船模、 扑克、T恤衫等,不计其数。
• 还通过将成功的影视产品系列化和连续化, 打造品牌是推广电影的最高境界。系列电 影是塑造品牌的一个有效手段之一。中国 电影只有培育品牌、启动品牌化运作,才 能取得长远发展。
• 相对与电影品牌塑造的繁杂,利用明星策略则更 能快速有效的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忠诚度,从而 获取高额而稳定的利润,这也更利于电影的宣传 推广与销售。 • 此外,通过相关产品的销售,不但能提高影片的 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影片带来更多的额外收 益。例如,“变形金刚”在20多年前只是一个简 单的动画形象,在制造商美国孩之宝公司成功的 商业化运作下,变形金刚摇身成为风靡几十年的 “变钱金刚”,一年的营业额达到40多亿美元。 • 据不完全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变形金 刚仅仅抢购,衍生出来的产业链 不断延伸,变形金刚的成功成为商界的一个营销 传奇。
• 现阶段,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产量和 社会效果两方面也越来越好,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 •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三月份对外宣 布将在未来五年实现娱乐和其它文化产业的翻倍 增长。该计划将着力于促进中国的影视剧产业发 展。数据显示,2010年国产影片同比增加15%, 外海票房高达5.32亿美元。 • 随着我国影片的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影 片受到越来越多的外国观众的欢迎,国际市场也 有了新的开拓,商业价值也趋于提高。 • 但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的海外竞争力仍然很 弱,还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关注 和反思。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电影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览电影作为一种受众广泛、影响力大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娱乐、放松和思考的重要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影市场也在快速发展。
本节将从产业规模、市场需求等方面对电影行业市场进行概览。
二、产业规模目前,电影行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涉及到制作、发行、放映、影院等多个环节。
据统计,全球每年制作的电影数量已超过20000部,票房收入达千亿元级别。
在被视为电影大国的美国,电影市场规模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市场需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电影成为人们娱乐和放松的最佳选择。
不论是商业大片还是文艺片,都能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年轻人更喜欢新奇激动的动作片和科幻片,而中老年观众则更倾向于剧情片和文艺片。
此外,家庭观众对于动画片和家庭片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四、市场竞争力电影市场竞争激烈,不仅来自国内电影企业之间的竞争,还有来自好莱坞以及其他国家的电影。
好莱坞电影凭借其制作水准和市场推广能力一直占据着电影市场的制高点。
本土电影企业在面对外来竞争时,需要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电影质量和内容创作。
五、经济利益电影行业不仅仅是一项艺术创作,也是一个产业。
电影投资、票房收入和衍生品销售等都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
尤其是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六、技术创新科技对于电影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从2D影像到3D和4D影像,从传统放映到IMAX技术,技术的创新使得观影体验更加逼真、震撼和激动人心。
随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电影将进一步与科技结合,给观众带来更多全新的体验。
七、市场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推动下,电影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
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有更多的国内电影企业将兴起。
电影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也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同时,新兴媒体和平台对电影市场构成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计划
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及现状2014年3月21日蓝乐概述 (1)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位居全球第二 (2)二、影院的快速建设积极推进电影产业发展 (5)三、中国电影院线的发展 (7)四、优质影片是电影票房的保障 (10)五、中国影院数量与电影票价同发达国家的对比 (15)概述提起电影文化产业,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美国、好莱坞之类的概念,美国拥有全球最强的电影制片公司和发行院线,好莱坞汇集了全球实力最强的电影公司和电影人。
电影早已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而向全球推广。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不断推进,中国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影公司,中国导演也不断的推出令人满意的影视作品。
中国作为世界历史文明大国,拥有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
现代中国也在努力开拓进取,逐步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一员。
一方面,电影作为现代最流行的视听娱乐方式,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愈来愈大。
另一方面,电影也已成为展示地域人文形象和传播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的发展壮大除了依靠物质文明的建设和输出外,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既文化的支撑,中国文化必将和世界文化交融在一起,互相认识、交流和学习。
电影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是整合、包装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优良平台,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中国,让中国文化、中国形象“走出去”的便捷窗口。
国家提出要将文化产业做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做为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电影文化产业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断提升。
随着影院建设的日新月异,电影票房的突飞猛进,国产影片的被世界认可,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知不觉中强势崛起。
一、中国电影票房市场位居全球第二2014年马年伊始,电影市场就捷报频传,2月2日大年初一,便有两部影片以首日票房一亿的佳绩震撼全国影市,其中由星皓传媒制作的《大闹天宫》以首日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打破国内华语影片首映票房最高纪录,由天娱传媒、蓝色火焰、光线传媒等仅用5天拍摄,1个月便制作推出的超小成本电影《爸爸去哪儿》,也以9167万元的“意外”首映票房让国内影坛“大惊失色”。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电影逐渐走向国际舞台,通过国际化的经验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本文将从国际化背景、合作模式和挑战与机遇三个方面,探讨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进程。
一、国际化背景中国电影产业国际化的背景源自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电影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消费需求逐渐增长,为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
其次,中国电影在技术和质量方面的不断提升也为国际化做好了准备。
中国电影工作者通过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提升了电影制作水平,使得中国电影能够与国际电影接轨。
同时,中国电影剧作在叙事和创意方面也逐渐深受国际认可与欢迎。
最后,政府对电影产业国际化的政策支持是中国电影崛起的重要因素。
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国电影走向世界,并为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促进。
二、合作模式中国电影产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继而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
首先,与好莱坞等国际电影巨头的合作是中国电影国际化的重要方式。
多个中国电影制片公司与好莱坞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大制作,推出具有国际视野和高品质的影片。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借助好莱坞的市场影响力和技术优势,也能将中国的文化元素与国际大片相结合,形成互惠双赢的局面。
其次,中国电影产业通过参与国际性电影节和展览等活动,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电影人参展国际电影节,向国际电影界展示中国电影的创新成果,加深与海外电影人的交流,为中国电影人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口碑和信任,打下了基础。
此外,引进外国电影和合拍片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实现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中国电影市场引进了大量优秀的外国电影,通过提升观众的审美和电影制作水平,培养了国内观众对高品质电影的需求。
同时,通过与外国制片方的合作拍摄合拍片,既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也提高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上的曝光度和竞争力。
《2024年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范文
《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篇一一、引言电影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不仅是对本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本文将从文化自信自强的内涵、电影强国的意义以及如何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文化自信自强的内涵文化自信自强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自豪和信心,以及在文化发展中的自我创新、自我提升的能力。
它既是对本国文化的历史底蕴和价值的认识,也是对自身文化在全球多元文化格局中地位的清醒判断。
只有拥有文化自信自强的民族,才能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发出独特的声音,实现文化价值的输出。
三、电影强国的意义电影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建设电影强国,不仅可以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还能提高国际文化竞争力,传播国家的价值观和形象。
同时,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四、以文化自信自强推动电影强国建设的途径1. 强化文化自信,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在电影创作中,应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家的历史底蕴和价值观。
同时,要强化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敢于在电影中展现本民族的特色和风格,让世界看到一个多元、包容的文化大国。
2. 培养电影人才,提升创作水平要建设电影强国,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电影人才队伍。
这包括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等各个方面的专业人才。
要鼓励创新、提高创作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人才。
3.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项目扶持等方面。
同时,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建设电影强国,必须拓展国际市场,让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
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从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谈起
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国际影响——从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谈起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影响力成为一个国家走向世界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作为文化领域的一项重要产业,电影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还能够通过媒介传播的方式扩大国际影响。
因此,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不仅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为中国走向世界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中国电影产业的崛起是近年来中国文化领域的一大亮点。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在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电影市场的第一大市场。
这一巨大的市场规模为中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国际电影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包括电影制作、发行、院线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化趋势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中国电影产业也开始逐渐走向国际化。
中国电影公司与国际电影公司的合作越来越频繁,中国电影公司的海外拍摄和投资也越来越多。
同时,中国电影作品也在国际电影节上屡获殊荣,例如去年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导演奖的中国导演顾长卫。
除了在电影制作方面的国际化,中国电影产业在电影发行和院线方面也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
在中国电影公司和国际电影公司的合作中,海外发行和放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领域。
而在中国电影公司自主进军国际市场方面,华语电影节目在全球各大影展和院线中的参展和放映也越来越普遍。
三、电影产业的重要意义电影产业的崛起和国际化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体现,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首先,电影产业是一个以创意和文化为核心的创新产业,其发展能够推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的产业生态。
其次,电影产业是一个复合性产业,涉及到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包括文化、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因此其发展还能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作者:孙祎彤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5期【摘要】经过十多年高速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跻身于世界电影大国行列。
可以说,现在中国电影正处于“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刻。
在现今的背景下,要制定其战略并找到其实现路径。
本文就对中国电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认识入手,就对电影新力量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主动力方面进行深入论述。
【关键词】电影大国;电影强国:电影新力量:影视教育前言: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和票房高歌猛进,一路飘红,国内电影票房从 2012 年的 170. 7 亿元增长到2018 年的 609. 76 亿元,以平均增长速度超过 25%的增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飞速增长的行业,2018 年全国电影银幕总数超 6 万块,稳居世界第一。
无论是票房容量、电影产量、银幕数,中国都跻身于世界电影大国行列,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电影市场。
正文:一.迈向电影强国的中国电影电影大国与电影强国的区别可以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形似一个人体,电影大国是一个身体肥胖者,电影强国是一个身体健硕者。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关键是强身健体。
2010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颇具划时代意义的文件《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确认“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高度肯定电影产业的经济能量和朝阳产业性质,提出要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
同时,提出了“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的总体要求,吹响迈向“电影强国”的号角。
“中国电影乘着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进入了‘黄金机遇期’。
中国跃居世界‘电影强国’不是梦。
”2014 年 5 月,七部委出台的《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中再次发出“推动中国电影在关键时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的号召,并且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如加大电影精品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借力文化产业专项资金扶持电影产业,并对电影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良性举措,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重点支持电影创作和推进电影全行业发展。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
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司马 夏雨天一二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制作发行放映影院衍生国有制片机构民营制片机构国有发行机构民营发行机构合资发行机构海外发行电影频道城市院线农村公益院线衍生品视频网站付费电视DVD音像制品院线自有影院加盟影院衍生品开发影视城主题公园原声专辑前期项目、主创的市场调研EPK物料的收集与制作前期新闻的投放与线上互动商务合作和品牌植入的洽谈首映礼、明星见面会的策划与执行社会化媒体互动与点映会、媒体观影营销的整合与推进预告片、海报的制作与投放观众认知指数与购票指数的监督与调查社会化媒体互动与口碑维护纪录片或制作特辑的投放案例库的更新与反思26电影行业的季节性主要体现为档期。
我年春节期间播放的由著名导演影视行业技术特点三中国影视行业公司四五影视行业的人才需求影视行业一直是热门行业,也是公认的朝阳产业。
影视六影视行业的编剧七影视行业相关院校简介▲上海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也是老牌的专业类院校,主要培养编剧人才的专业是戏剧文学系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该专业同时培养学生的文艺编导和理论研究能力。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戏剧文学系在成立之初便迎来了洪深、欧阳予倩、曹禺、李健吾等著名戏剧家的执教,孕育了良好的戏剧文学底蕴。
新中国成立后,熊佛西、魏照风、李健吾、余秋雨等一大批文学名家相继在此授课,为上海戏剧学院培育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戏剧文学系倡导学生“读书、读剧、读世”,在培育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进行剧本创作。
上海戏剧学院培育了许多优秀的编剧,老一辈剧作家有陈恭敏、陈耘、谢民、沙叶新、王仁杰、孙惠柱等,他们创作了《年青的一代》《布谷鸟又叫了》《陈毅市长》《钱学森》《焦裕禄》等优秀作品,给后辈树立了标杆。
戏剧文学系坚持优化教学方法,坚持小班教学,夯实基础,培育精英,先后走出了如于正(代表作品《美人心计》《宫锁珠帘》《美人制造》《延禧攻略》)、饶俊(代表作品《花千骨》《醉玲珑》《颤抖吧,阿部!》《画江湖之不良人》)、张鸢盎(代表作品《暗黑者》《老九门》《香蜜沉沉烬如霜》《司藤》)、汤祈岑(代表作品《执念师》《老九门》《沙海》《暗黑者》)等新生代编剧,在影视行业尤其是电视剧方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
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及展望近年来,中国电影业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不断打破票房记录,参加国际影展获奖,中国电影逐渐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重要一份子。
本文将分析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
1. 观影人数持续增加自2010年起,中国电影市场每年观影人数都在持续增加,2018年更是达到了6.35亿人次,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这与中国人口众多有关,也与电影院的普及化、票价的降低等因素有关。
2. 电影产量不断攀升中国电影从2012年的589部,到2019年的1092部,电影产量正不断攀升。
随着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优秀的电影导演、编剧、演员的加入,推动了中国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
3. 电影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中国电影市场规模与票房收入迅速增长,2018年票房收入高达6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国家对电影产业的政策不断完善,电影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
4. 电影类型多元化中国电影类型也从单一的“革命题材”向多元化、丰富化发展。
现今国产电影已无固定题材,有历史、文艺、喜剧、科幻等各种类型,与国际接轨。
二、中国电影的未来展望1.坚持“原创论”中国电影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意水平,通过优秀的原创作品吸引观众。
同时,在市场扩大的过程中,坚持对原创电影的扶持,鼓励多样化、创新化的电影制作。
2. 引进外国电影技术中国电影要向世界一流技术接轨,吸收国外电影技术思想及实践,提升中国电影技术创新能力,为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打造中国电影品牌中国电影要在电影品牌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及策划界别的影响力,力争让中国电影品牌成为国际电影市场的“标杆”。
4. 深改型企业发展各大电影公司要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强化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地位,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发掘年轻人对电影消费的需求和潜力,为中国电影的进一步发展做好深改型企业发展的准备。
总之,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着一个很好的开端,与世界电影市场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研究综述马沄引言:电影是传媒的一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从2003年开始真正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效益逐年大幅提高,电影市场空前活跃,国产影片放映份额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国产电影参加国际影展的数量和获奖数都逐年增多,也因此电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中心话题。
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与西方国家电影产业的比较不可避免,这就可以看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中国电影应该怎样发展去避免这些导致产业发展瓶颈的问题呢,中国电影产业未来发展的研究不可避免。
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特点我国电影业的发展所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
从历史来看,我国电影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内的市场化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化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化发展。
这四个阶段中只有后两个阶段可以以电影产业命名,这之前只有电影事业,而无产业。
从空间来看,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城市和东部的市场化改革较为成功,产业发展成果显著,而农村和西部则比较落后。
电影产业的地域空间上的这种发展不平衡,源自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我国电影产业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地方。
二、关于当前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优势纵观近几年国内电影产业发展状况,中国电影呈现出飞跃式发展的良好态势,无论从影片生产、电影票房、电影投融资还是院线影院建设等都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少嗅觉灵敏的资本相继进入,同时电影的媒体价值也愈发凸显,这一切都表明电影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
1、政策环境—电影产业成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在继2009年7月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之后,2010年1月再次具体针对电影行业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在宏观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求大力推动我国电影产业跨越式发展,实现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明确把电影产业提高到了战略产业的高度。
电影产业可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
电影产业可成为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一是直接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
电影产业是国民经济产业构成的重要子行业。
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二是通过产业链方式或产业关联方式带动国民经济增长。
一方面通过序列发行而涉足电视、录像、网络等行业;另一方面通过对相关市场的开发,进入其他产业,共同构成电影产业链,直接带动了后电影产品发展。
三是创造需求和增强国家软实力,间接引导国民经济发展。
一方面通过电影中的各种时尚元素,引导和促进消费增长。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容易对电影中的时尚元素进行模仿,从穿着、消费等方面引导需求。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国际贸易提高本国的软实力。
四是在经济危机特别是经济萧条时期发挥反周期调节的作用。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包括电影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
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娱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
虽然经济萧条也会带来文化投资的压缩,但同样会促进成本低但内容更富创意的产品大量涌现,降低文化消费门槛。
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业产量和收入大幅增长。
2003年至2009年,我国电影产量和收入以连续超过两位数的增幅高速增长。
2009年我国电影产量高达456部;电影总票房高达62.06亿元;电影综合收入高达106.65亿元。
二是大量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多元投资局面初步形成。
三是院线与影院建设增长迅速。
2009年,全国院线范围内影院为1687家;全国银幕总数达到4723块。
四是组建了一批大型影视集团,电影产业集中程度不断提高。
五是电影产业科技进步显著。
包括胶片影片摄制、洗印加工技术质量稳步提高;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但是,我国电影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还有限。
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电影产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仅为0.075%,对GDP的贡献率仅为0.032%,对GDP的拉动率为0.0028%,是第三产业中一个并不太重要的行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加速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我们站在现实的制高点,放眼全球科技的迅猛发展,思索中国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中的未来走向时,我们应当认识到: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国进口影片数量的增加与外资影院的出现将带来更大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领域的交流将更加广泛;观众观赏需求的多样化将对电影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国际化的电影市场,电影企业和电影产品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更加完备的电影产业体系与之匹配;这就要求,电影业必须要加快法制建设、加强电影资源管理、进出口管理、经营管理以及技术管理。
那么如何如何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产业,加速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呢,以下补充介个战略策略:一、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制度是一个企业充满活力的基础。
曾经成功推出国内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在1996年横空出世,在其首任总经理张和平的带领下,紫禁城影业公司推出一系列卖座影片。
张和平说:“紫禁城影业公司的成功源于一种适应市场新形势的新机制。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是一家国有股份制电影企业,由北京市文化局下属的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和北京市广电局下属的北京电视台、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参股组成。
正是这种现代企业形式下的“强强结合”,有利于科学的决策,同时能够把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以资产为纽带的跨系统重组的形式,从体制到内容真正实现了电影业呼唤多年的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
股份制的新的组合方式充分发挥了优势互补的长处,从各个股东单位调集人才汇聚在一起进行电影策划、制片、发行一条龙的流水线作业,各个单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为“紫禁城”创业。
“紫禁城”的新体制更有利于发挥出面对市场对艺术产品进行“创作加运作”的优势。
各地的电影厂在去年都已完成改制,目前还面临着改制后如何突围出去的问题。
对于在机制上还没有完全走顺的地方电影厂,丹增认为,国家还是应该“扶上马,送一程”,对其进行资金和政策的配套扶持,不然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各地电影厂容易自生自灭。
二、开拓融资渠道在融资策略上,应努力培育资本市场,提高电影产业的公信力,吸纳更多不同行业资金进入电影行业,拓展融资渠道;也可吸纳国际资本,利用国外游资,促进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
对于中国电影业来说,尽管我国电影企业或中小电影企业投融资难,但是渠道和途径可以开发,通过学习,可以在电影投融资方面借鉴到很多东西。
三、在市场运作上,应引进一整套的国际惯例,在对市场进行研究后,探寻适宜于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在探寻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时,应从横向沿着电影产业链的发展脉络,在注重相关产品逐级开发的过程中,将营销观念贯穿始终,以使电影产业在整合营销的过程中,整体向前推进发展。
具体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如:在制片策略上,应注重电影产品结构的类型化和多样化。
应特别注意娱乐片的拍摄,以开阔的文化视野,来寻找创作题材,尽量拍出具有国际性的影片来,如《黄河绝恋》、《洗澡》等,就试图通过一种国际化的商业运作方式来强化电影的全球性,使之走向国际电影市场。
关于电影的全球化与民族化的问题,我认为,无论是主旋律电影还是娱乐片,都应在广泛吸收融合世界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本着对本土生活的一种真诚和挚爱以及一种深刻的洞察和体验,来表现和诉说一种“东方主义”的精神和情怀。
如,中国三、四十年代最卖座的影片《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最好的例证。
香港电影以全球华人题材的娱乐片为主流,照样形成了与美国影片抗衡的局面。
这些都应值得业内人士仔细研究。
四、3D是电影未来2009年岁末,《阿凡达》3D飓风袭来,重塑电影工业。
“电影行业正受益于先进技术的发展,《阿凡达》通过最新的技术,改变了电影的制作和展现的方式。
”鲍勃·皮萨诺如是说。
《阿凡达》全球破纪录吸金27亿美元,全世界都看了3D新技术带来的收益。
为此,韩国专门成立政府基金支持3D技术发展,一些保险公司也对3D电影启动了支持程序。
至今年3月初,国内影院的立体银幕已经增至1100块,并以每月30%的速度增长,到10月预计将至少有2000块。
数目如此之大,发展中国自己的3D影片产业已箭在弦上。
不过,专家认为,目前我国的3D影片与国外相比,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和经验。
曾执导过《太极旗飘扬》等作品的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坚信“3D一定是电影的未来”,但他提醒,拍3D电影时仍然要从市场的反应来考虑,不能盲目拍摄。
“3D救不了烂片,讲好故事才是基础。
”这也是众多业内人士达成的一致共识。
五、培养、造就和云集一批能与国际接轨的具有综合实力的电影业各类人才“只要能够明智地运用各种资源,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那么人类就可以摆脱危机,而且几乎可以实事求是地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建立未来世界。
”(罗马俱乐部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态度)目前电影产业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正是由于人才的不足,优秀人才的造就、整合不足所致。
中国的电影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急需组织类似于突击队式的团队,这一团队需要整合匹配一批具有良好素质和实战技能的各类优秀电影人才,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个人创新精神和团队整合作用,形成一种态势。
六、整合打造具有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集团,要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包括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兼并联合与重组,实现电影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和集团化。
从对跨国企业竞争力的考察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的竞争力是由规模经济、技术优势、出口能力以及广告促销等多方面的优势共同构成的。
企业在兼并联合与重组中,不仅可逐步强化自身的竞争力;还可在面向全球市场时,实现价值链的重构与优化。
以“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的并购为例,两种不同经济的重组融合必然加速新旧媒体合纵连横的脚步,强化整体竞争力和创造力。
因此,中国的电影企业在实行强强联合的优化与重组时,不仅应着力整合组建具有综合实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如,中国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等,以启动激活国内电影市场,形成竞争的格局;同时还应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影企业集团,民营企业也不例外。
应当把全国有实力的制片资源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使其形成一种工业化的生产体系,构成一种流水线似的生产方式,即:将大规模的制作基地、完备的制片部门、衍生产品的开发部门、各类专业化的电影人才、懂市场善经营的营销管理人才、法律人才、以及所拥有的院线等,即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环环相扣的运作机体,分工缜密的人员体系,形成自己的整合威力,以使中国电影能有效地强化自身的创造力,从而有可能参与国际电影市场的竞争,更好地寻求进入国际电影市场的最佳通道。
对于中小电影企业也应着力培育其核心竞争力,发挥其各自灵活、新颖、专业化的特色,游刃有余地占领市场。
七、研究分析中国电影自己的观众群,创立中国自己的商业类型电影体系,打造中国电影的标准化产品中国的电影要走向市场、走向世界,就必须要研究市场,研究受众,要与全球华人的观赏心理和审美习惯对接,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创作标准。
还要尽快提高电影产品的标准化程度,电影产品标准化的直接标志就是类型电影的大量出现,如,香港的武打片、台湾的言情片、日韩的浪漫爱情片、好莱坞的西部片等,大规模的电影产业必须要有成批量的标准化产品,因此,电影创作者要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和提炼创作素材,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类型电影体系。
在发行策略上,应采取院线制和分账制的建构和操作,应形成多个发行集团化公司竞争的格局,这样由中国电影人操纵和控制的一个新的电影发行网,才有可能抵御外国影片的侵袭。
这就需电影发行人踩出两条路来:一是,到电影院去,组建现代化的放映群落;二是,到全国电影市场上去,组建新型的发行公司。
应将IMC整合营销的传播体系运用到发行营销的市场活动中,以实现电影企业所有传播活动的统筹策划,充分而完整地发挥电影企业的良好形象,以达到扩大影片销售,提高影片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价值链多项利润回收的目的。
在影院经营上,应更好地谋求综合性影院的开发建设,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在市场规范上,应在逐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使电影企业向着集团化发展,以使电影市场在竞争中走向规范和有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小组,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及全球50家媒体娱乐公司已占据了当今世界95%以上文化市场份额的情势下,提出国家的应对策略应是:一方面鼓励文化企业投身市场;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逐步开放更多的市场领域,这样有利于提高电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使之能尝试以各种方式、逐步地向国内外资本或企业开放。
国家还应以立法手段对市场进行规范。
政府的经济职能,不仅应对市场实行规范和监管,还应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的规则制定,以利于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
并运用超市场手段扶持精品创作。
有学者提出,应打造电影市场的新平台。
而其中首要的要求就是专业化,然后是细分市场,最后是要能利用电影整合商业、资本、娱乐、传媒等资源,形成电影运作的现代化操作系统,其中的六大要素是:“目标、市场、计划、成本、利润、专业”。
在探寻电影产业化发展模式时,还应从纵向对电影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如,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电影市场模式,宏观管理模式等有所把握,因为它影响和制约着电影产业链的整体走向,它所营造出的政策、经济环境,将规范着电影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策略之六:全球化的趋势,要求电影产业必须加强与相关产业间的协作与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经济纽带,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电影产业可以其规模化、系统化吸收众多相关产业的参与和支持,开发相当广泛的辐射领域,渗透拓展更大的市场,争取更多的商业机会。
如:影院音响器材的更新换代;电影广告业的拓展;电影旅游业的开发等。
电影企业应善于“寻找有特殊生存力的新的商业生态系统”,“在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从协作关系的核心开始,在不断增长的规模和范围中投资”,在对市场和空间的不断占领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结束语总之,面对当今世界电影发展的特点:1、高科技特别是数码技术在制片及影院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2、电影后产品开发越来越多样化,电影经济效益的实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3、电影制作的故事背景和表现手段越来越国际化;4、跨国影视集团的兼并与重组步伐加快,许多影视业务和制度在其机构方面都越来越全球化;5、跨国电影制作变得越来越普遍,电影产业化的实现路径变得越来越广阔开放。
因此,中国的电影业要具有竞争实力,就必须把自己放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开放的视野去推动和发展。
电影的产业化,就是要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集约化经营、产品系列化开发、现代化生产、社会化参与。
因此,中国的电影业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