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明明要说愁,为什么却说天气了?表现作者怎样 的心情?
因为愁多愁深而无法说清;因为投降派把持朝政,说了也于 事无补;因为在当时抒发这样的忧愁是种大忌,只能顾左右而言 他了。表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
·分析“却道‘天凉好个秋’!”中的“却”字的表达效果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精彩课堂用语(听说读问写)(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你的见识可真广,懂得这么多的知识,好像百度一样,同学们以后有问题要就找你帮忙。 5.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 喜欢登高远望, 喜欢登高远望, 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 想说却说不出, 想说却说不出, 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人少年时有没有愁?
少年时没有愁,所谓的愁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 作者登上高楼,效仿前辈的文人雅士抒发所谓的忧苦之 情,只是故作深沉。
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怀国事、怀 才不遇的愁之深重。
-:
【小结下片】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词的上片是追忆,下片转入记实。
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
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 投
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
-:
“而今识尽愁滋味”的“而今”和“尽”字分别有什么表 达效果?
“而今识尽愁滋味”, “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 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 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尽:·概括、包含着词人一生众多的艰难与辛酸 ·使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作了一大转折 ·领起“欲说还休”
-: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 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著有 《稼轩长短句》,流传至今的词作有620多 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了苏 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爱国词创作推向顶峰。 他的词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满同仇敌忾 的爱国热情。
-: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为豪放派词人
代表,人称“词中之龙”。其词
1. 你虽然没有完整地回答问题,但你能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对提问思考学生激励性语言(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1、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 2、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来,真了不起! 3、会提问的孩子,就是聪明的孩子! 4、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5、这种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 6、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一个会想的孩子! 7、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 8、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9、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 10、你又想出新方法了,真会动脑筋,能不能讲给大家听一听? 11、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 12、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 13、你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真谢谢你! 14、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15、你发现了这么重要的方法,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16、你真爱动脑筋,老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 17、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欣赏你这点! 18、××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同学! 19、你的思维很独特,你能具体说说自己的想法吗? 20、这么好的想法,为什么不大声地、自信地表达出来呢? 21、你有自己独特想法,真了不起! 22、你的办法真好!考虑的真全面! 23、你很会思考,真像一个小科学家! 24、老师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 25、你的记录很有特色,可以获得“牛津奖”!
【小结上片】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 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 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他不知何为“愁”, 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 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 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 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 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 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 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 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成因果关系。即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
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
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
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叠句把两
个不同层次联系起来,起到“中间枢纽”
作用。
-: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教师课堂用语辑录(收藏打印版,此页右键可以删除)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
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
见。
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
-:
【赏析】
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 应。
前一句“欲说还休”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 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 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A
B
下阕中又有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A紧承“尽”,愁到极点无言说。B紧连下文忧国伤时,报国无门 之意在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形下,不便直言,转言天气。秋色入心即 为愁,深沉含蓄。
下片叠句与上片互为呼应,表现自己愁闷已极,反映出作者饱经忧 患的心路历程。
后一个句“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 文。因为,如今作者胸中的忧愁不 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 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 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 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
言天气,“天凉好个秋”。 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 实则满含辛酸,将词人无 处倾诉的苦衷写了出来。
-:
问题探究一
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
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
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
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
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
并称。苏词“豪旷”,辛词“豪
壮”。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
“稼轩体”。著有《稼轩长短
句》。
-:
王国维《人间词话》
-:
【诗歌背景】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 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 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 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 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 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 了这首词。
词人少年时没有愁,为什么还要写? 作者描述这一矛盾现象,真实地写出了他少
年时的生活,既是回忆,也是自省。
-: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A
B
找出文中的一处叠句,思考其作用?
此叠句有力带起下文,A同首句构成因果
关系,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
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B同上片结句构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词人成年以后的愁又是一种怎样的愁呢?请结合时 代背景和作者生平说一说。
成年以后愁太多了,作者归南宋三十年来,深受投降 派的排斥,空有满腔抗金救国热情,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只能过着闲居的生活,白白地虚度年华,这是一种忧国 忧民、怀才不遇的哀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 南人。出生时北宋已沦亡十多年,出生地早已被金兵占 领。他曾组织起义队伍,投入抗金斗争。他将恢复中原 的希望寄托在南宋统治者身上,但仕途不顺,几经沉浮。 1207年9月病卒。
当时南宋朝廷一直存在和战之争。辛弃疾是主战派, 他智勇兼备,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力主恢复, 矢志不渝。但南宋小朝廷长期由主和派把持朝政,对主 战派多般排挤打击,对辛弃疾这样的爱国志士,始终不 敢放手使用,使他一生不得重用,最终抱憾而终。
-: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博山: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 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
层楼:高楼。 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 “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其内涵是否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