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子结构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共价键教案2

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共价键教案2

第一节共价键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

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共价键的粒子、类型,能辨识物质中含有的共价键的类型及成键方式,了解键能、键长及键角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共价键中σ键和π键的区别,建立判断σ键和π键的思维模型,熟练判断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存在及个数。

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概念和特征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微点拨: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并不是所有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如两个s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就没有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按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1)σ键形成由成键原子的s轨道或p轨道重叠形成类型s-s型s-p型p-p型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做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2)π键形成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p-p π键特征π键的电子云形状与σ键的电子云形状有明显差别:每个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称为镜面对称;π键不能旋转;不如σ键牢固,较易断裂(3)判断σ键、π键的一般规律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有一个σ键,另一个是π键;共价三键由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构成。

二、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1.键能(1)键能是指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键能的单位是kJ·mol-1.键能通常是298。

15_K、101_kPa条件下的标准值。

例如,H—H的键能为436。

0 kJ·mol—1。

(2)下表中是H-X的键能数据①若使2 mol H—Cl断裂为气态原子,则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吸收863.6_kJ的能量。

②表中共价键最难断裂的是H—F,最易断裂的是H-I。

③由表中键能数据大小说明键能与分子稳定性的关系:HF、HCl、HBr、HI的键能依次减小,说明四种分子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即HF分子最稳定,最难分解,HI分子最不稳定,最易分解。

2.键长(1)键长是构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的核间距,因此原子半径决定化学键的键长,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的键长越短。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

选修3第二章第2节《分子的立体结构》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学会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能够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重点:1.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教学难点:1.VSEPR模型的理解和应用。

2.杂化轨道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模型3.分子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些具有不同立体结构的分子模型,引发学生对分子立体结构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性质有什么影响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

b.分子的立体结构对物质的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性等有着重要影响。

2.讲解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VSEPR模型的原理和步骤。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VSEPR模型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3.讲解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a.介绍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

b.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案例分析1.分析案例一:水分子H2O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H2O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H2O的立体结构。

2.分析案例二:氨分子NH3的立体结构a.运用VSEPR模型预测NH3的立体结构。

b.运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NH3的立体结构。

四、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分子,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其立体结构。

2.各组汇报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六、作业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会了运用VSEPR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预测和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教案:共价键的极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教案:共价键的极性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2.3.1共价键的极性【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共价键和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分子的一些性质,包括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并由此引出一些共价分子的性质及其应用;范德华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特别是物质的熔沸点及溶解性等;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念来理解和解释分子的性质。

【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教学难点: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教学过程】【情境引入】微波炉的加热原理任务一:分子的极性【讲解】分子的极性(1)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使分子的某一部分呈正电性,另一部分呈负电性,这样的分子是极性分子。

如HCl、H2O等。

(2)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中心和负电中性重合,使分子没有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部分,这样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如P4、CO2等。

【设疑】为什么水分子内部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即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讲解】有些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由于电负性不同,那么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便不同,即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有些共用电子对的两个原子由于电负性相同,那么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周围出现的机会相同,即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可以将共价键分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任务二:键的极性【讲解】2.键的极性以HCl分子为例,HCl分子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Cl原子的电负性大于H原子,致使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那么会使H原子呈正电性、Cl原子呈负电性。

以Cl2分子为例,Cl2分子是由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每个Cl原子的电负性相同,致使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使成键原子呈电中性。

【讲解】判断分子的极性可依据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极性向量和。

从向量的角度认识分子的极性,若分子中共价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0,则分子中没有带正电和带负电的两部分,为非极性分子,如BF3、CH4等。

分子结构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结构教案初中化学

分子结构教案初中化学教学目标:1. 了解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不同分子结构的特点;3. 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掌握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2. 理解不同分子结构的特点;3. 探究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分子结构的三维空间构型;2. 掌握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分子模型、显微镜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分子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结构的概念,并与实际物质联系起来。

二、讲解(15分钟)1. 分子结构的概念: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

2. 不同分子结构的特点:直链分子、支链分子、环状分子等。

3. 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影响物质的性质,如溶解性、熔点、沸点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观察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的性质,加深学生对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小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并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总结不同分子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写出至少三个例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分子结构的特点,理解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二章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一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课标要求]1.生疏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简单性。

2.能依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简洁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1.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CO 2呈直线形,H 2O 呈V 形,HCHO 呈平面三角形,NH 3呈三角锥形,CH 4呈正四周体形。

2.价层电子对是指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中心原子形成几个σ键就有几对σ键电子对,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可由下式计算:12(a -xb ),其中a表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 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 表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3.价层电子对为2时,VSEPR 模型为直线形;价层电子对为3时,呈平面三角形;价层电子对为4时,呈四周体形,由此可推想分子的立体构型。

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有直线形和V 形两种化学式 电子式结构式 键角 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O 2O===C===O180°直线形H 2O105°V 形2.四原子分子大多数实行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构型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 2O约120°平面三角形NH 3107°三角锥形3.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构型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周体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 4109°28′正四周体形CCl 4109°28′正四周体形1.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ABCD解析:选D CO 2分子是直线形,A 项错误;H 2O 分子为V 形,B 项错误;NH 3分子为三角锥形,C 项错误;CH 4分子是正四周体结构,D 项正确。

2.硫化氢(H 2S)分子中,两个H —S 键的夹角都接近90°,说明H 2S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CO 2)分子中,两个C===O 键的夹角是180°,说明CO 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甲烷(CH 4)分子中,任意两个C —H 键的夹角都是109°28′,说明CH 4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 教案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分子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可以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2.熟悉两种常见的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和氢键;了解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作用,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分子的手性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难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手性分子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水的结冰、气体的液化,讨论、交流。

二、新课讲授1、共价键的极性【师】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

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问】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

如:H2、N2、C60、P4。

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

如:CO2、BF3、CCl4。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

如:HCl、NH3、H2O。

【总结】2、分子间的作用力【师】降温加压时气体会液化,降温时液体会凝固,这些事实表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称为范德华力。

【提问】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有哪些呢?【学生活动】讨论回答【师】①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范德华力逐渐增强;②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③ 分子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物质(即为同分异构体),分子的对称性越强,范德华力越小。

化学 分子结构 教案

化学    分子结构 教案

化学分子结构教案化学 - 分子结构教案目标本教案的目标是为学生介绍化学中的分子结构,并帮助他们理解分子结构的重要性和如何表示分子结构。

教学内容1. 什么是分子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排列和连接方式。

- 包括原子种类、原子间的键、键的类型等。

2. 分子式- 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的组成,显示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相对数目。

- 如H2O表示水分子,CH4表示甲烷分子。

3. 结构式- 结构式用图形表示分子的连接方式和原子之间的键。

- 有线性结构、二维平面结构和三维立体结构等形式。

4. 分子模型- 分子模型是用空间模型、球棍模型、骨架模型等方法来表示分子结构。

- 通过模型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分子的形状和排列方式。

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向学生介绍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 实例演示:通过实际的分子示例,展示不同的分子结构并解释其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讨论给定分子的结构式,并解释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4. 分子模型制作:让学生使用材料制作分子模型,以加深对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估1. 课堂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分子式和结构式,让他们写出其组成和连接方式。

2. 模型展示: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分子模型,并解释模型中的原子种类和键的类型。

3. 小组讨论汇报:要求每个小组根据给定的分子结构,向全班讲解其特点和重要性。

扩展阅读在学生理解了分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后,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化学书籍或文章供他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化学中分子结构的概念和表达方式,为他们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复习教案1)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复习教案1)

分子结构与性质错误!1.(1)分类 共价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σ键(头碰头、轴对称)s­p σ键s­s σ键p­p σ键π键(肩并肩、镜面对称)p­pπ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X —Y)非极性键(X —X)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双键单键三键――→一方提供电子对一方提供空轨道配位键(特殊共价键) (2)存在错误!)(3)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键长――→决定 分子的稳定性――→决定 分子的 性质键能――→决定 分子的空间构型键角 2.等电子原理(1)概念: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数也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性,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2)常见的等电子体类型实例二原子10个价电子N2CO NO+CN-三原子16个价电子CO2CS2N2O NCO-NO+2N-3SCN-BeCl2(g)三原子18个价电子NO-2O3SO2(1)组成:一般包括配离子和其他离子(2)配离子的组成: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及配位数如:说明:配离子一般为难电离的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开。

(2013·广元高二质检)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R形成的单质分子式为________,含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2)H2X2分子中含的键有_______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3)Z离子与R的气态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其结构式为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_,配体是________。

(4)Q、R、X、Y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杂化轨道理论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杂化轨道理论教案-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的空间结构2.2.2 杂化轨道理论【教材分析】本节从分子结构的测定、三原子、四原子、五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例,介绍典型分子立体构型;然后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根据上述理论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构型。

【课程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杂化轨道理论教学难点:杂化轨道理论【教学过程】【思考交流】甲烷呈正四面体形,它的4个C—H键的键能、键长相同,H—C—H的键角109°28′,按照我们已经学过的价键理论,甲烷的4个C- H单键都应该是σ键,然而,碳原子的4个价层原子轨道是3个相互垂直的2p轨道和1个球形的2s轨道,用它们跟4个氢原子的1s原子轨道重叠,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形的甲烷分子。

请解释原因。

【释疑解惑】当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甲烷分子时,碳原子的2s轨道和3个2p轨道会发生混杂,混杂时保持轨道总数不变,却得到4个新的能量相同、方向不同的轨道,各指向正四面体的4个顶角,夹角109°28',称为sp3杂化轨道,表示这4个轨道是由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杂化形成的。

当碳原子跟4个氢原子结合时,碳原子以4个sp杂化轨道分别与4个氢原子的1s轨道重叠,形成4个C-H σ键,因此呈正四面体形的空间结构。

【过渡】了解了CH4的杂化方式,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学习杂化轨道理论。

【讲解】1.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理论是一种价键理论,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提出的。

①轨道的杂化: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发生混杂,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的过程。

②杂化轨道:原子轨道杂化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③轨道杂化的过程:激发→杂化→轨道重叠。

(2)杂化轨道理论要点:①原子在成键时,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重新组合成杂化轨道。

①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等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

①杂化改变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方向。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1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1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课时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 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3.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识回顾]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_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4.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其电子总数不一定相同。

[要点梳理]1.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AB2型)(2)四原子分子(AB3型)(3)五原子分子(AB4型)最常见的为正四面体形,如CH4、CCl4等,键角为109°2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内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2)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

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确定方法如下: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结构H2O的中心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上的σ键电子对相加等于4,它们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形VSEPR模型。

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因而H2O的立体结构为V形。

知识点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的键角和空间结构[问题探究]1.四原子分子都为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吗?[答案]不是。

H2O2分子的构型类似于一本打开的书,两个氧原子在两页书的交接处,两个H原子分别在翻开的书的两页上,如图1所示:再如白磷(P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如图2所示。

2.五原子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答案]不是,如CH3Cl、CH2Cl2、CHCl3等,虽为四面体结构,但由于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原子不相同,四个原子电子云的排斥力不同,使四个键的键角不全相等,所以并不是正四面体结构。

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教案2

高中化学第2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3节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教案2

第1课时共价键的极性范德华力发展目标体系构建1.能从微观角度理解共价键的极性对分子极性的影响,能说出范德华力对分子某些性质的影响。

2。

通过键的极性及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的探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一、共价键的极性1.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分类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成键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同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对发生偏移不发生偏移成键原子一个原子呈正电性(δ+)呈电中性的电性一个原子呈负电性(δ-)(2)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3)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之间的关系①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②含有极性键的分子,如果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③极性分子中一定有极性键,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例如CH4是非极性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为非极性分子,如H2O2是含有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微点拨:键的极性只取决于成键原子的元素种类或电负性的差异,与其他因素无关.2.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键的极性对物质的化学性质有重要的影响.例如,羧酸是一大类含羧基(—COOH)的有机酸,羧基可电离出H+而呈酸性.羧酸的酸性可用p K a的大小来衡量,p K a越小,酸性越强。

羧酸的酸性大小与其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有关,如下表所示.不同羧酸的p K a羧酸p K a丙酸(C2H5COOH) 4.88乙酸(CH3COOH) 4.76甲酸(HCOOH)3。

75氯乙酸(CH2ClCOOH) 2.86二氯乙酸(CHCl2COOH) 1.29三氯乙酸(CCl3COOH)0。

65三氟乙酸(CF3COOH)0。

23为什么甲酸、乙酸、丙酸的酸性逐渐减弱?[提示]烃基是推电子基团,烃基越长推电子效应越大,使羧基中的烃基的极性越小,羧酸的酸性越弱。

所以,甲酸的酸性大于乙酸的,乙酸的酸性大于丙酸的……随着烃基加长,酸性的差异越来越小。

二、范德华力1.分子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1)概念: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把这类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范德华力。

人教新课标 选修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整章教案

人教新课标 选修三 分子结构与性质 整章教案

峨边中学高中化学 选修III 教案 §2—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 1 页2-1 共价键【教学目标】之知识与技能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和σ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3、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4、能举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含***义及应用【教学目标】之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原子轨道模型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σ键和π键的特征2、运用类比、归纳、判断、推理的方法理清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熟悉掌握各知识点的共性和差异性【教学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分子的某些性质,并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体验科学的魅力,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σ键和π键的特征和性质2、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教学难点】⎩⎨⎧1、σ键和π键的特征2、键角、等电子原理【教学方法】指导阅读法、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法、类比、制作模型等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复习提问】⎩⎨⎧1、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是靠什么作用而结合在一起?这个作用叫什么?2、什么是离子键?什么又是共价键?共价键的成键本质什么?一、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学与问】请用电子式表示H2、HCl 、Cl 2分子的形成过程【思考与交流】为什么不可能有H 3、H 2Cl 、Cl 3分子的形成?【讲解】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H 原子、Cl 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 2、HCl 、Cl 2分子,不能形成H 3、H 2Cl 、Cl 3分子【思考与交流】我们学过电子云,如何用电子云的概念来进一步理解共价键?2、价键理论 【讲解】我们以H 2分子为例来说明共价键是如何形成的【讲解】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的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价键理论要点:⎩⎪⎨⎪⎧⑴电子配对原理:两原子各自提供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彼此配对⑵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 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第 2 页 §2—分子结构与性质 选修III 教案 峨边中学高中化学3、σ键⑴σ键的形成过程①s-s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s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②s-p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s 电子与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 原子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共价键③p-p σ键的形成:成键原子的p 电子与p 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p x p x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 原子轨道相互重叠 形成共价键【问题探究】从σ键的三种形成方式来看,σ键是如何形成的?⑵σ键的形成方式:σ键是由成键原子的s 电子或p 电子沿轴方向“头碰头”重叠形成 【问题探究】仔细观察σ键的电子云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讲解】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⑶σ键的特征:⎩⎨⎧①轴对称②稳定性较强(原子轨道重叠程度较大)⑷σ键的分类:⎩⎪⎨⎪⎧①s -s σ键②s -p σ键③p -p σ键【思考与交流】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而成的是σ键,那么,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外,还有没有其他的重叠方式?如果有,那又是什么键?4、π键⑴π键的形成:两个原子的p 轨道以“肩并肩”重叠【问题探究】仔细观察π键的电子云图,与σ键比较,它有什么特点?【讲解】π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这种特征为镜像对称【思考与交流】在我们已知的物质中,你知道哪些物质含有σ键?哪些物质含有π键?它们的活泼性如何?s 轨道 p x 轨道峨边中学高中化学 选修III 教案 §2—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 3 页【讲解】在我们已知的物质中,含有典型的σ键如烷烃(比如乙烷),通常烯烃、炔烃等的双键或三键中就含有π键。

生物分子结构教案模板高中

生物分子结构教案模板高中

生物分子结构教案模板高中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常见的生物分子结构包括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3. 能够描述生物分子结构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的概念和分类;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3.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4.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重难点1. 理解生物分子的分类和特点;2. 掌握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方法1. 阐述法:通过讲解和示范来介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生物分子的特点和作用;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来加深学生对生物分子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生物分子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 介绍生物分子的概念和分类;- 分析生物分子的特点和作用。

2.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讲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蛋白质的特点;- 讨论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意义。

3.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讲解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核酸的特点;- 讨论核酸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20分钟)- 讲解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实验操作来观察碳水化合物的特点;- 讨论碳水化合物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和意义。

六、教学反馈1. 学生展示: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能够讲解或展示生物分子结构的相关内容;2. 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讨论生物分子结构的重要性和功能;3. 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整理所学知识,加深对生物分子结构的理解。

七、作业布置1. 完成相关练习题;2. 思考生物分子结构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生物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生物分子的重要性和功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生物技术的联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_《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二章教学案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教材分析本章比较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较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则、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等。

化学2已介绍了共价键的概念,并用电子式的方式描述了原子间形成共价键的过程。

本章第一节“共价键”是在化学2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的第一章学过的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概念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共价键,通过电子云图象的方式很形象、生动的引出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它们的差别,并用一个“科学探究”让学生自主的进一步认识σ键和π键。

在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中,首先按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数直间给出了三原子、四原子和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并配有立体结构模型图。

为什么这些分子具有如此的立体结构呢?教科书在本节安排了“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来判断简单分子和离子的立体结构。

在介绍这两个理论时要求比较低,文字叙述比较简洁并配有图示。

还设计了“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等内容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理论。

在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中,介绍了六个问题,即分子的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溶解性、手性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除分子的手性外,对其它五个问题进行的阐述都运用了前面的已有知识,如根据共价键的概念介绍了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根据化学键、分子的极性等概念介绍了范德华力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电负性的概念介绍了氢键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根据极性分子与非非极性分子的概念介绍了“相似相溶”规则;根据分子中电子的偏移解释了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强弱等;对于手性教科书通过图示简单介绍了手性分子的概念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和生产手性药物方面的应用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1.1共价键 (精品教案)

 2.1.1共价键  (精品教案)
2.过程与方法
1.在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基础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
2.在共价键概念的基础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3.介绍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讲解]
我们可以看到两原子在成σ键时,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σ键是轴对称的,可以围绕成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进行旋转。σ键可以分成3种,s-s σ键、s-p σ键、p-p σ键。以形成氢分子为例,s-s σ键,两个氢原子相互靠拢,即氢原子中的1s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了s-s σ键。在形成HCl分子时,氢原子和氯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相互靠拢,即氢原子中的1s轨道与氯原子中的3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了s-p σ键。在形成Cl2时,两个氯原子相互靠拢,即氯原子中的3p轨道相互重叠,形成了p-p σ键。
[思考交流]
4、原子轨道除了以“头碰头”的方式重叠以外,还有没有可能以其他的方式重叠成键?
[展示]
p-pπ键的形成
[思考交流]
5、π键与δ键相比有何不同点呢?
[讲解]
1对比两个p轨道形成的δ键和π键可以发现,δ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而π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
[思考交流]
6、通过氮气中氮氮三键形成过程的分析,如何判断共价键是σ键或是π键?
[讲解]
氮原子p轨道与氮原子中的p轨道以“头碰头”相互重叠,形成一个σ键;氮原子中另外两个p轨道与氮原子中的两个p轨道以“肩并肩”相互重叠,形成两个π键。
[学生活动]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教案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 教案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2.1.2 键参数—键能、键长与键角教案【教材分析】本章比拟系统的介绍了分子的结构和性质,内容比拟丰富。

首先,在第一章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根底上,介绍了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以及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接着,在共价键概念的根底上,介绍了分子的立体结构,并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解释。

最后介绍了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键的极性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等概念,以及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并从分子结构的角度说明了“相似相溶〞规那么等。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键参数解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教学难点:通过键参数解释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课前准备】多媒体调试、讲义分发【教学过程】【新课导入】N、O、F非金属性依次增强,N2、O2、F2与氢气的反响能力依次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其原因是什么?不同分子空间构型不尽相同,其原因是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共价键的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讲授】共价键的强弱可用键能来衡量。

1.键能概念:气态分子中1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

单位:kJ•mol-1条件:键能可以通过实验测定,但更多的是推算获得的,通常是、100kPa条件下的标准值,获取平均值。

【过渡】键能可以估算化学反响热效应,某一化学反响是吸热反响还是放热反响,键能数据可以查出相关化学键的键能,通过计算便可知道。

【展示】展示某些共价键的键能【学生活动】1、N2、O2、F2与氢气的反响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如何理解这一事实?2、1mol H2分别与1mol Cl2、1mol Br2(蒸气)反响,分别形成2mol HCl和2molHBr,哪一个反响释放的能量更多?如何用计算的结构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溴化氢分子哪个更容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3、总结键能的应用。

【答复】1、N—H、O—H、H—F的键能依次为kJ•mol-1、kJ•mol-1、568 kJ•mol-1,键能依次增加,分子的稳定性增强,故N2、O2、F2与氢气的反响能力依次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2H2→CH4
2、方向性(对称性匹配):
2N:1s22s22px12py12pz1→N≡N (一个σ键,二个π键)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5、8
二、杂化轨道理论(掌握)
(一)杂化轨道理论要点
1、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若干个价层原子轨道重叠组合为一组新的原子轨道的过程,称轨道的杂化,新组成的轨道叫杂化轨道;
第二章化学键与分子及晶体结构
教学目标
1、学会价键理论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
2、熟练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三原则及sp、sp2、sp3等杂化轨道类型及实例;
3、学会区别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分子轨道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为主,讨论,练习为辅。
四、离子晶体
(一)有较高熔点和硬度
(二)延展性差、比较脆
(三)熔融态或水溶液均有导电性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9、11、12
第二节共价键
一、价键理论(Vb法)(理解)
(一)共价键的形成
(二)价键理论
1、一对自旋相反的单电子互相接近时,将自发地组成电子对,获得一定的稳定化能。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3、10
四、子,如:CO2、HCl、H2O;
2、质点间作用力为分子间力;
3、熔点硬度较高。
(二)原子晶体
1、晶格结点上的质点是原子,如:金刚石、硅、碳化硅、二氧化硅;
2、质点间作用力是共价键;
3、熔点硬度高;
4、除石墨为导体、硅碳化硅为半导体外,一般不导电。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7、13
第三节分子间作用力与和氢键
一、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例O2、N2、Cl2、CH4、BF3、CO2、BeCl2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例HCl、CO、NO、SO2、NO2、NH3、H2O
(二)氢键种类
分子间氢键:H2O、HF、NH3等,使熔沸点升高,价电常数增大;
分子内氢键:邻羟基苯甲醛。
(三)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对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降低。
2、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溶解度增大;
分子内氢键:使溶解度减小。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4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演示
计划学时
2
教学内容
第一节离子键(了解)
一、离子键的形成
阴阳(金属离子和NH4+)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二、离子键的特点:
1、无方向性
2、无饱和性(空间允许即可)
三、影响离子键强度的因素
(一)离子的电荷
离子的电荷越高,离子键就越牢固。
(二)离子半径
离子的半径越小,作用力就越大,键也越牢固。
2、多少个原子轨道参加杂化,组成多少个杂化轨道;
3、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强。
(二)杂化类型(实例)
1、sp杂化BeCl2Be:2s1
注意:π键电子不参加杂化,不影响构型,作用是增强键能,缩短键长。
2、sp2杂化BF3B:2s22p1
sp2杂化每个轨道含1/3s、2/3p成分,键角120°,BF3是平面三角形分子。再如:
二、分子间作用力(范德华力)
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
极性-极性有有有
极性-非极性有有
非极性-非极性有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14、15
三、氢键:
(一)氢键的形成
与电负性极强的F、O、N原子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F、O、N原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
氢键键能42kJ•mol-1以下,比化学键能小的多,比分子间力大一些。
2、共价键具有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单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单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
3、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方向成键。
(三)共价键的类型
1、σ
2、π
(四)配位键(略)
(五)共价键的特点
1、饱和性:一个原子有几个单电子(含激发态),便
可与其他有单电子的原子形成几个共价键;
C:1s22s22p2→1s22s12px12py12pz1
两个H原子的1个1s轨道电子与sp3杂化轨道中两个单电子配对成键。
键角104.5°,是孤对电子间排斥力大的结果。
NH3中心原子N:2s22p3
三个单电子分别与H1s1形成σ键,因为含1个孤对电子,键角为107˚
[课堂练习]教材P31,单项选择题2、6
三、共价键参数
键参数: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如:键级、键能、键长、键角、键的极性。
本章小结
(一)化学键
1.离子键
2.共价键
3.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
(二)共价键理论
1.现代价键理论
2.杂化轨道理论
(三)分子间作用力
1.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2.氢键
课后作业
教材P33,简答题3、4(1)(2)。
乙烯分子中的C原子sp2杂化,留下一个pz轨道不参加杂化,即是(sp2)1(sp2)2(sp2)1(2pz),与另一个C和两个H形成三个σ键,两个C的(2pz)形成π键。
3、sp3杂化CH4C:2s22p2
每个sp3杂化轨道含1/4s和3/4p成分,键角109.5˚正四面体构型。
4、不等性杂化:
H2O中心原子O:2s22p4
1、键长: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称键长。
2、键能:101.3kPa,298K下断开1mol气态分子中A
—B键所需能量。
3、键角。NH3中∠HNH=107.3,H2O中的∠HOH=104.5
4、键的极性:
非极性键:H2、F2、O2、N2中的H—H、F—F、O—O、N≡N;
极性键:HCl、H2O,两元素电负性差越大,极性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