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管理指导性文件汇编

技术管理指导性文件汇编
技术管理指导性文件汇编

技术管理指导性文件汇编

文件目录

1、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2、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3、工艺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4、检验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5、技术服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6、工艺纪律守则(试行)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说明:本导则等同采用XXXX公司《产

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当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技术管理文件的内容与本导则的内容发生抵触时,以本导则的内容为准。)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的编制导则(试

行)

1.范围

本导则用于指导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的编制,规定了产品设计、试制、生产验证过程中应具备的过程文件及过程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产品。

2.文件编制的基本要求

2.1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中应编制相应的过程文件作为各阶段工作的指导文件和结果记录文件,文件编制应满足完成该阶段任务的需要。

2.2 文件应完整、真实、有效。

3.产品立项阶段

3.1 产品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满足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明确项目任务,确保项目任务的可行性,为实现立项产品的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提供产品保证。

3.2 项目立项建议书

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产品开发的构想,组织开展针对性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市场需求,符合经济性、可行性要求的项目立项建议书,并形成项目立项建议书。项目立项建议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项目来源;

b) 拟开发产品的目标销售对象、销售区域和需求(功能、性能、价格、外观等)及这一类产品的市场总量、变化趋势;

c) 主要开发内容、产品使用条件和使用范围、功能、特点、基

本参数及技术性能指标;

d) 主要经济性指标(包括成本、预期终端市场销售数量、销售

价格、毛利测算等);

e) 执行标准与法规;

f) 开发费用预算;

g) 项目周期;

h) 其他内容。

3.3 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对项目立项建议书建议开发的新产品从市场、技术、生产、经

济性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可行性分析论证和评审,并形成结论意见,

作为新产品是否立项的决策依据。可行性分析报告及其附件应能充

分论证每一可行性分析子项的结论和最终结论。内容一般应包括:

a) 产品立项必要性及市场需求量分析;

b) 项目市场竞争能力分析(调查竞争性品牌同类产品的功能、

性能、价格、外观、创新点、销售状况,并与拟立项产品进行比较

分析);

c)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产品符合性、安全性、可靠性、工艺

可行性、关键技术攻关可行性、合规合法性);

d) 生产可行性分析(包括生产、配套能力分析);

e) 项目经济性分析(具体测算验证产品成本、销量、终端销售

价格、毛利及开发费用投入等);

f) 结论。

第1页共6页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试行)3.4 项目任务书

项目经可行性论证评审通过后,应下达项目任务书。明确产品

的技术、经济、开发周期、开发费用等方面的完整要求,作为产品

设计、试制、评审的依据。内容一般应包括:

a) 执行标准与法规;

b) 适用范围;

c) 使用条件(包括使用、储存的环境条件及使用、储存的特殊

要求);

d) 主要技术指标及性能要求;

e) 功能要求、外观要求;

f) 安全性要求;

g) 工艺性要求、可配套性要求;

h) 使用、仓储、装卸、运输的可靠性要求;

i) 成本、开发费用;

j) 完成时间;

k) 其他要求。

4.产品初步设计及样机试制阶段

4.1 产品初步设计及样机试制阶段的主要任务

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制订产品设计方案,开展产品初步设计,编制样机试制用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通过产品样机试制来验证设计文件、检验文件的正确性和产品的结构、性能、功能、安全性、可靠性是否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同时对设计的工艺性、经济性、配套协作可行性进行评价。

4.2 产品预研

一般包括摸底试验和对需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先行研究、试验。必要时应制订技术研究试验大纲,明确试验目的、要求、条件、方法、步骤、记录、进度计划等。试验结束后应形成试验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

a) 试验项目及任务来源;

b) 试验目的和要求;

c) 试验条件、试验方法、试验步骤、起止日期;

d) 试验数据或曲线、图表;

e) 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处理情况;

f) 试验结论和建议;

g) 试验部门和人员;

h) 其他内容。

4.3 设计方案

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根据前期摸底试验和研究试验的结果制订设计方案。内容一般应包括:

a) 基本原理;

b) 总体布置;

c) 基本结构;

d) 基本配置;

e) 基本的设计计算(应附设计计算书);

f) 需研究试验的项目及结果(应附研究试验报告);

g) 技术设计说明及其他内容。

4.4 设计方案评审报告

对设计方案的各项内容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设计方

案。内容一般应包括:

第2页共6页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a) 设计方案是否满足项目任务书的要求;

b) 对设计所采用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工艺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合理性、可维修性及是否有效规避专利侵权风险进行评审。

4.5 样机试制用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

依据修改完善、评审通过的设计方案进行产品初步设计,编制试制必须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等。样机试制文件须加盖“样机试制”章。试制用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需满足样机试制和验收、评审需要,保证达到样机试制要求。

4.6 样机试制大纲

样机试制大纲用于指导样机试制工作,内容一般应包括:

a) 样机数量;

b) 工艺装备清单和要求;

c) 原辅材料清单和要求;

d) 配套及协作单位清单和要求;

e) 试制进度计划;

f) 执行部门(人员);

g) 试制工作要求。

4.7 初步设计和样机试制评审大纲

评审前应制订评审大纲,用以明确评审的对象、内容、方法、人员,作为评审依据。其中评审对象包括:

a) 产品试制用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

b) 样机实物;

c) 样机型式检验报告;

d) 相关试验报告、验证报告;

e) 产品早期故障分析报告;

f) 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验证报告;

g) 初步工艺验证报告;

h) 成本分析报告;

i) 其他内容。

评审内容至少包括:

a) 设计文件的正确性,特别是检验文件的全面性、正确性、合

理性;

b) 样机试制是否严格按试制文件执行,并使试制文件得到验证;

c) 样机性能、功能是否符合项目任务书要求;

d) 样机的工艺可行性、合理性;

e) 在非正常操作或超出使用条件下,使用后果分析和相关试验报告;

f) 样机的安全性能设计和试验确认情况;

g) 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质量、工艺等)及其解决措施是否有效、有无验证;

h) 样机经济性指标是否经济、合理,是否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i) 产品的使用简便性、可维修性;

j) 协作、采购可行性分析;

k) 评价样机试制文件的标准化、通用化贯彻情况;

l) 其他内容。

4.7 初步设计和样机试制评审报告

按初步设计和样机试制评审大纲规定的内容,逐项进行专题和会议评审,并完整记录评审意见、问题、处理意见、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应明确是否通过样机试制评审进入小批试制阶段或需重新修

第3页共6页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改设计再次进行样机试制。评审记录、评审报告应经所有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5.产品小批试制阶段

5.1 产品小批试制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产品初步设计和样机试制通过的基础上,编制完善的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通过产品小批试制,来验证上述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和合理性。同时对产品的经济性和可配套性进行初步确认。

5.2 小批试制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

按《设计文件编制导则》、《工艺文件编制导则》、《检验文件编制导则》要求正式编制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全部设计文件、工艺

文件、检验文件。文件须加盖“小批试制”章。

5.3 小批试制大纲

小批试制大纲用于指导小批试制工作。内容一般应包括:

a) 小批试制数量;

b) 适应适应生产要求的工艺装备、检具、工具等设计或采购任务;

c) 配套协作单位清单工要求;

d) 小批试制中对技术文件、工装的验证要求;

e) 小批试制工作要求;

f) 小批试制进度计划;

g) 执行部门(人员);

h) 其他内容。

5.4 小批试制评审

5.4.1 小批试制评审大纲

评审前应制订评审大纲,用以明确小批试制评审的对象、内容、方法人员,人员作为评审依据。其中评审对象包括:

a) 全部小批试制用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

b) 抽样样机实物;

c) 产品型式检验报告、关键零(部)件质量检验报告;

d) 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验证报告;

e) 标准化审查报告;

f) 工艺验证报告;

g) 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h) 其他内容。

评审内容至少包括:

a) 小批试制是否严格按小批试制技术文件执行,并使技术文件得到了验证;

b) 产品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合理性;

c) 产品性能、功能是否符合项目任务书要求;

d) 工艺路线、工艺方法、工艺成本、工艺装备是否满足批生产要求;

e) 小批试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分析和试验确认是否满足项目任务书要求;

f) 对质量稳定性进行评价;

g) 产品成本是否经济、合理,是否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h) 评价产品协作、配套供应能力能否满足批量生石灰的要求;

i) 项目任务书规定的其他方面要求是否能满足;

j)其他内容。

第4页共6页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5.4.1 小批试制评审报告

按小批试制评审大纲要求,逐项进行小批试制专题和会议评审,并完整记录评审意见、问题、处理意见、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应明确是否通过小批试制评审进入批生产阶段或需修改设计、工艺文件重新进行小批试制。评审记录、评审报告均应经所有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6.批生产验证阶段

6.1 批生产验证阶段任务

完善所有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技术服务文件,并按正式文件进行批生产,验证确认工序能力、零(部)件质量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稳定性及质量保证体系、供配体系是否能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

6.2 批生产文件准备

批生产前应对所有前期过程性文件进行整理完善,按《设计文件编制导则》、《工艺文件编制导则》、《检验文件编制导则》、《技术服务文件编制导则》规定整理完善全套技术文件,并加

盖“生产用图”、“生产用文件”章。

6.3 批生产评审

产品批生产完成后,应进行批生产评审,评审应按评审大纲进行。

6.3.1 批生产评审大纲

评审前应制订评审大纲,用以明确批生产评审的对象、内容、方法、人员,作为评审依据。其中评审对象包括:

a) 全部正式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技术服务文件;

b) 产品、零(部)件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工程能力指数分析报告;

c) 关键工序工序能力指数分析报告;

d) 产品成本核算分析报告;

e) 其他内容。

评审内容至少包括:

a) 产品质量、零(部)件质量、工序质量的稳定性是否能保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b) 全部设计、工艺、检验、技术服务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合理性评审;

c) 工艺纪律的贯彻执行到位情况;

d) 全部的工艺装备、工具等手段验收,人员培训考核情况;

e) 确认供配体系级力是否能满足批量生产要求;

f) 确认产品成本是否稳定达到项目任务书要求;

g) 产品相关信息化编码工作是否已按要求完成;

h) 其他内容。

6.3.2 批生产评审报告

按批生产评审大纲要求,逐项进行专题和会议评审,并完整记录评审意见、问题、处理意见和评审结论。评审结论应明确是否通过批生产评审或需重新进行批生产验证。评审记录、评审报告均应经所有参加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7.文件整理

产品批生产评审通过后,应将所有修改完善的过程文件(明细见附录A:《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目录》)、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技术服务文件整理、汇总,编制相应的过程文件目录、设计文件目录、工艺文件目录、检验文件目录、技术服务文件目录,按规定审批归档和发放执行。

第5页共6页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附录 A

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目录

序号文 件 名 称

1项目技术、市场调研报告

2项目立项建议书

3项目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报告

4项目任务书

5设计方案

6设计计算书

7试验研究大纲

8试验研究报告

9技术设计说明书

10设计方案评审报告

11早期故障分析报告

12样机试制大纲

13样机型式检验报告

14样机试制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验证报告15样机试制小结

16样机试制评审大纲

17样机试制评审报告

18小批试制大纲

19小批试制型式检验报告

20小批试制零(部)件质量检验报告

21小批试制质量问题分析及改进验证报告22小批试制产品成本分析报告

23小批试制小结

24小批试制评审大纲

25小批试制评审报告

26批生产产品、零(部)件质量检验报告和相关工程能力指数分析报告

27关键工序工序能力指数分析报告28产品设计成本核算分析报告

29批生产总结

30批生产评审大纲

31批生产评审报告

第6页共6页

设计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说明:本导则等同采用XXXX公司《设计文件编制导则》,当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技术管理文件的内容与本导则的内容发生抵触时,以本导则的内容为准。)

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1.范围

本导则用于指导设计文件的编制,规定了产品设计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适用于瓮开发的所有产品。

2.设计文件的基本要求

设计文件是工厂一切技术工作的基础性文件,必须贯彻完整、统一、正确、合理的要求。

3.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要求

设计文件完整、成套、满足制造、检验、使用的需要。

3.1 总图

总图表达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结构概况、相互关系和基本性能的图样。如总图已具备外形图和安装图所要求的内容,则可不单独绘制外形图和安装图。内容包括:

a) 产品轮廓或成套设备的组成部分的安装位置图形;

b) 产品或成套设备的基本特征类别、主要参数及型号、规格等;

c) 产品的外形尺寸(无外形图时)、安装尺寸(无安装图时)及技术要求;

d) 机构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

e) 操作机构的手柄、旋钮、指示装置等;

f) 其他。

3.2 产品、部件装配图

产品和部件均应绘制装配图。如产品装配图具有总图所要求的内容时,可作为总图使用。内容包括:

a) 产品和部件结构及装配位置的图形;

b) 主要装配尺寸和配合代号;

c) 装配时需要加工的尺寸、极限偏差等要求;

d) 产品或部件的外形尺寸、连接尺寸及技术要求。

3.3 零件图

零件图是制造与检验零(部)件使用的图样,应包括必要的尺寸、公差数据和技术要求。零件图应完整。

3.4 包装图样

应按相关标准绘制包装箱图及内包装图,表达产品及附件在包装箱内的轮廓图菜、安放位置和固定方式,标注必要的尺寸和相关技术要求。产品包装的设计在符合相关标准、项目任务书要求的同时应保证在实际的储运、装卸状态下产品得到保护。

3.5 明细表

明细表是表明产品或部件组成部分构成的清单。应根据产品的组成结构将产品、部件、各级分部件的组成逐级逐项详细填写。

明细表编制排列顺序一般如下:

—— 配套产品;

—— 部件;

—— 专用件(基本件);

—— 通、借用件;

—— 外购件

—— 标准件;

第1页共3页

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 随产品出厂的零(部)件、材料。

注:每节间应留有间隔。

3.6 汇总表

汇总表是根据明细表进行分类、综合整理而编制的表格。一般包括:

a) 专用件(基本件)汇总表;

b) 通、借用件汇总表;

c) 外购件汇总表;

d) 标准件汇总表。

3.7 原理图

原理图用于表达产品工作程序、功能及主要组成部分的结、动作等原理的简图。如电气原理图、制冷系统原理图、气动原理图、液压原理图。

3.8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表明系统中各电气元件间安装、连接、布线要求。

3.9 产品质量特征值重要度分级表

按产品质量特性值对产品安全性、可靠性、寿命、性能等的影响度进行分级。重要度一般可用A、B、C标识。其中A表示重要度最高,B表示重要度次之,C表示重要度一般。

3.10 装箱清单

一般应包括:

a) 产品名称、规格、数量;

b) 随机附件、工具名称、规格、数量;

c) 随机备件名称、规格、数量;

d) 从产品上拆下单独包装的零(部)件名称、数量;

e) 随机文件名称、数量。

3.11 外购外协件技术协议书

应包括:

a) 零(部)件名称、图号、规格型号;

b) 适用范围;

c) 引用文件;

d) 技术要求;

e) 检验项目及方法;(应包括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

f) 检验方案及结果判定;(应包括型式检验和验收检验)

g) 包装及运输要求;

h) 技术更改办法;

i) 其他需要明确的技术内容。

3.12 使用说明书

按相关产品标准进行编制。

3.13 图样目录

汇总产品和零(部)件的全套图样。

3.14 标准化审查报告

对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贯彻标准化综合要求进行审查。3.15 产品标准

按企业标准格式要求编制。除符合相关产品执行标准外,应包含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特殊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同时还应总结研究历年的产品质量问题典型案例,制订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第2页共3页

设计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4.设计文件统一性要求

4.1 不同种类的设计文件之间相关内容应统一。

4.2 设计文件所采用的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4.3 各车间、部门及人员所使用的相同设计文件其版本、状态、内容应一致且有效。

5.设计文件正确性要求

5.1 设计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标准化要求,按相关标准绘制图样、编制文件,规定内容填写齐全、正确并按程序、职责完成规定审查和签字手续。

5.2 设计文件内容应清楚、明确,理解应唯一,无多义性,不得使用产生岐义或含义模糊的语言文字。设计文件编号应符合相关规定。

5.3 产品零(部)件的尺寸链及误差分析应全面、正确。

5.4 产品图样及相关设计文件应经评审和验证并形成验证评审报告。

5.5 产品设计应全面满足相关法规、标准和项目任务书要求。6.设计文件合理性要求

产品设计应通过大量先行试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产品结构工艺性和产品及零(部)件技术要求,以最简便的工艺和结构、最少的材料和人工消耗实现产品标准要求。产品设计还应满足使用的简便性、可维修性要求。

7.设计文件更改验证要求

7.1 设计文件更改必须符合设计文件完整性、统一性、正确性、合理性的要求。

7.2 重大设计更改应按《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规定进行样机试制、小批试制、批生产验证,并通过相应的评审。

7.3 设计文件的更改(包括零(部)件、材料及相关技术要求的更改)如可能会驿产品的质量特性造成不良影响时,则必须对可能受影响的所有质量特性项目按产品型式检验大纲、零(部)个检验大纲规定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7.4 设计文件的更改如可能会对工艺工作和检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则必须对可能受影响的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进行有效的工艺验证和检验验证。

7.5 对具有设计更改性质的零(部)件,材料让步代用,按以上要求执行。

第3页共3页

工艺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说明:本导则等同采用XXXX)公司《工艺文件编制导则》,当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技术管理文件的内容与本导则的内容发生抵触时,以本导则的内容为准。)

工艺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1.范围

本导则用于指导工艺文件的编制,规定了产品、零(部)件工艺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适用于公司开发的所有产口。

2.工艺文件的基本要求

工艺文件是指导作业人员操作和生产、工艺管理的主要依据,必须贯彻完整、统一、正确、合理的要求。

3.工艺文件完整性要求

企业应具备完整的工艺文件,并保证相关作业人员均得到有效的工艺文件。完整性总体要求:工艺文件种类齐全,必须覆盖的部门、车间、工序所需工艺文件齐全,每份文件应表达的内容完整。产品常用工艺文件要求如下:

3.1 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记录

对产品设计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审查,记录审查意见和处理结果。

3.2 工艺方案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生产纲领要求,结合企业生产能力、工艺手段现状,提出工艺技术准备具体任务、目标、实施方案等。3.3 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表

产品全部零(部)件(外购件除外)在生产过程中所经过部门(车间、班组、工序等)的工艺流程。一般企业可用工艺过程卡代替。

3.4 装配系统图

用以指导装配关系复杂的产品、零(部)件的装配。可与工艺过程卡配合使用。

3.5 工艺过程卡

用于表达装配或加工工序的划分、流转顺序、工序操作内容、流转部门、所需设备及工艺装备、所需使用的辅助材料及工时定额等。工序划分、流程布置应合理、高效。工时定额应不断结合实际进行完善,确保定额准确、先进。

3.6 工艺卡片

工艺卡片是按零(部)件的每一个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

格式。用于具体指导操作者操作,如压力铸造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锻造工艺卡片、表面处理工艺卡片、塑料件注射工艺卡片、热处理工艺卡片、冲压工艺卡片等。卡片中“工序内容”栏应详细填写备料内容、备料检查内容、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技术要求、操作者自检内容等。

3.7 工序卡片

对工序的操作步骤、详细操作方法、技术要求等进行具体规定,用于具体指导工人操作。包括装配工序卡片、零件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电气装配工序卡片等。卡片中“工序内容”栏应包含:备料内容、备料检查内容、操作步骤、操作方法、技术要求、操作者自检内容。

3.8 调整卡片

用于指导模具安装、机床调整等。

3.9 工艺守则

某一专业工种所通用的基本操作规程,用以明确该工种操作者应遵守的操作要领和基本的注意事项,可与其他工艺文件、图样配合使用。

第1页共3页

工艺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3.10 工艺附图

与其他工艺文件配合使用,以表达零(部)件加工或装配关系和要求。

3.11 工艺关键件明细表

产品中所有技术要求严,工艺难度大的关键零(部)件及其关键内容。

3.12 外协件明细表

用以明确产品所有外协件的名称、图号、协作加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等。

3.13 ()零件明细表

产品中按同一工种划分的零件明细。如油漆、热处理、表面处理等,用于指导组织生产。

3.14 配作件明细表

明确产品中所有需配作或合作的零(部)件及加工内容、技术要求等。

3.15 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用于汇总表达产品或零(部)件质量控制点名称、控制项目、控制标准、技术要求、负责部门等。可分为产品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和零(部)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

3.16 工序质量分析表

用于指导编制质控点操作指导卡片。通过分析质量控制点的每个特征值(打伤者、设备、工装、材料、方法环境)对质量的影响程度,制订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手段。

3.17 操作指导卡片

用于指导质控点操作人员操作。每一质量控制点均应编制操作指导卡片。与工序卡片内容相比较,操作指导卡片须增加质控点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包括检查项目、精度范围、测量工具、检验频次、项目重要度、控制手段等内容。

3.18 专用工艺装备设计文件

对专用工艺装备必须要有相关的设计任务书、图样、设计文件、技术要求。

3.19 专用工艺装备验收文件

对专用工艺装备实物制作后进行验收并形成验收报告。

3.20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按材料(如铀村、油漆、焊料等)分车间编制。材料明细应完整,定额须细化到工序。

要求: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克定应结合实践并按照先进的要求合理确定,不得凭经验、按低水平、高消耗确定工艺定额。

3.21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汇总单位产品消耗的所有材料明细及定额。

3.22 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

汇总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工装的编号、名称等。

3.23 工位器具明细表

汇总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工位器具的编号、名称等。

3.24 工具明细表

汇总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全部工具的名称、规格、精度等。3.25 组合夹具明细表

汇总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全部组合夹具的编号、名称等。

3.26 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记录表

按相关标准对工艺文件进行审查,并记录审查意见和处理结果。

3.27 工艺验证书

详细记录对工艺装备的适用性和工艺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

统一性、合理性的验证情况和正理意见及处理结果。应完整记录所有工艺文件每一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2页共3页

工艺文件编制导则(试行)

3.28 工艺文件目录

产品所有工艺文件的清单。

4.工艺文件统一性要求

4.1 工艺文件应以设计文件、图样、技术要求为编制依据,保持名称、规格、图号、术语的一致,工艺基准与设计基准保持统一。4.2 不同种类工艺文件相互之间应保持相关内容的统一。

4.3各车间、部门、人员所使用的相同工艺文件其状态、版本、内容应完全一致且有效。

5.工艺文件正确性要求

5.1 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符合标准化要求,正确按相关工艺规程格式和要求编写,术语统一、规定内容填写齐全、正确并按程序、职责完成规定审查和签字手续。

5.2 工艺文件内容表达应全面、清楚、明确、通俗易懂,理解应唯一,能正确指导生产,不得使用产生歧义或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文件编号应符合相关规定。

5.3 工艺文件应能正确、全面实现产品的设计要求。

5.4 工艺文件的正确性必须经过相应的评审和验证,并形成报告。

6.工艺文件合理性要求

6.1 工艺文件的编制在满足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保证实现设计要求的前担下,应对工艺流程工序划分、工艺方法、工艺手段不断进行研究、验证、完善,以达到保证质量稳定、减少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6.2 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的克定应依据先进性原则,结合类似产品实际消耗水平核算制定。工艺定额实施后,应不断分析研究减少消

耗的方法并验证后修订工艺沧海横流定额。

7.工艺文件更改验证要求

7.1 工艺文件更改必须符合工艺文件完整性、统一性、正确性、合理性的要求。

7.2 重大工艺改进应按《产品开发、生产验证过程文件编制导则》规定进行样机试制、小批试制、批生产验证,并通过相应的评审。

7.3 工艺文件的更改如可能会对产品的质量特性造成不良影响时,则必须对可能受影响的所有质量特性项目按产品型式检验大纲、零(部)件检验大纲规定要求进行型式检验。

7.4 工艺文件的更改如可能会对工艺文件的统一性、正确性、合理性和产品、零(部)件、工序质量控制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时,则必须对可能受影响的所有方面进行有效的工艺验证和评审。

第3页共3页

检验文件编制导则

(试行)

(说明:本导则等同采用XXXX公司《检验文件编制导则》,当本公司的质量体系管理文件和技术管理文件的内容与本导则的内容发生抵触时,以本导则的内容为准。)

公共管理_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

[收稿日期] 2002211222 [作者简介] 蔡立辉(1965—),湖南益阳人,法学博士,中山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公共管理研究。 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与 功能目标的内在统一 蔡立辉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 要] 公共管理是在西方国家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共行政理 论派别。当代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和完善公共部门自身的责任机制来建立和发展社会公共责任机制,通过公共部门自身切实履行义务来让公众履行义务,通过维护与实现公共利益来最终实现政治统治利益。它强调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和维护现有的基本社会秩序、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公共责任机制,从而增强公共组织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公众的凝聚力。公共管理充分体现了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内在统一的特性。 [关键词] 公共管理;公共性本质;功能目标;内在统一[中图分类号] D0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5420(2003)022******* 西方国家针对政府管理极权化和官僚主义化所导致的垄断、低效率、财政赤字和各种社会危机,以及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要求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等社会现实,进行了一场以市场化为取向,旨在推行绩效管理和强调顾客至上的政府改革运动。有人把这场运动称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公共管理理论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共行政理论派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去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行政管理”概念及其理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共管理教育和理论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为此,我们从知识发展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揭示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本质与功能目标之间内在统一的 特性,对于正确理解公共管理和开展政府改革来 说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一、公共管理的理论缘起与知识发展 公共管理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管理活动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自从产生了国家及其附属物———政府公共部门,就产生了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公共领域和公共事务,因而也就产生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实践活动。但是,公共管理作为一种运动或理论,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产生与形成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缘起与知识发展经历了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 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和政府管理改革的实践是 — 44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J OU RNAL OF RENM IN UN IV ERSIT Y OF CHINA No.2 2003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 1 目的 采用PDCA/过程方法/基于风险的思维,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管理,规定了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有关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其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艺系统涵盖的生产过程(进货检验、组焊、精加工、装配过程等)。 3 定义 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现场作业人员正确、安全、规范操作的工艺文件。 4 职责 4.1 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筛选车间、组焊车间) 4.1.1 负责本部门主管过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对作业指导书的适用性负责; 4.1.2 筛选车间/组焊车间负责组织、实施进货检验/组焊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1.3 工程技术部负责进行精加工/装配岗位培训,使员工能较快掌握和达到操作要求。 4.2 品质管理部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工序管理及控制要求的符合性进行会签。 4.3 工程技术部部长 负责对各部门所编制作业指导书的批准。 4.4 各使用部门 4.4.1 负责组织对批准后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宣贯,并按作业指导书要求执行。 4.4.2 作业指导书在操作岗位悬挂,维护其清洁。 5 工作程序 Q/1QAG112-11-2017 6 控制要求 6.1 作业指导书编制总则 6.1.1 要求作业指导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可视化强,员工易学易懂;

6.1.2 作业要领一目了然,以期达到实操性强、易懂、工艺要求明确的目的。 6.1.3 编制作业指导书,执行Q/1QAG102《文件控制》。 6.2 作业指导书编制内容要点 6.2.1 组焊车间/精加分厂/装配分厂 6.4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 6.4.1 作业指导书的更改控制 附录1 精加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2 装配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附录3 筛选车间入检作业指导书模板 (G01)附录4 组焊工序作业指导书模板 7 相关文件 Q/1QAG102 文件控制 Q/1QAG112 生产过程控制 Q/1QAG102-03 工艺文件的有效管理规定 8 记录 附表1 112-11-J01 作业指导书更改单 9 附则 9.1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提出。 9.2 本办法需宣贯到公司品质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精加分厂、装配分厂、组焊车间、筛选车间等部门的相关人员。 9.3 本办法由工程技术部管理,并负责解释。 9.4 本办法自2017年8月1日起实施。

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教程文件

文件编号:《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济南华鲁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 目的及范围 本制度分别对《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批、执行及反馈等方面的工作做出规定,明确了《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预备条件、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技术、安全措施、环保措施、作业过程的质量检查重点等。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建工程的全部作业活动,包括主体工程、临建工程及其它辅助工程施工等。 2. 相关文件 《技术管理手册》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制度》 《施工图纸会审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文件包管理制度》 《作业指导文件编码原则》 3. 管理职责 3.1. 在公司总工的领导下,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的指导、 监督、考核工作。 3.2. 《作业指导书》编、审、批流转过程原则上在项目部实施,由项目部单项 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总工进行编制、审核、批准工作。 3.3.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管理制度》在本项目部的控制实施;项目 部专业工程师负责《作业指导书》实施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单项工程师(或单项技术负责人)负责《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并按要求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 3.4. 《作业指导书》中某些工序卡涉及特殊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 编写执行后,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工程技术部专工负责审核,定期对公司工序卡库进行修改与更新,实现公司技术信息

共享。 3.5. 信息中心负责相关信息传递媒体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工序卡库并提供信息 界面;对已完工程《作业指导书》整理归档,建立模块。 4. 管理流程 4.1. 《作业指导书》目录建立 4.1.1.对具体的承建工程,各专业根据施工范围,将包含的单位工程列表、规 划主要《作业指导书》目录纳入施工组织专业设计中。(见《施工组织设 计管理制度》)。 4.1.2.按专业设计中规定的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师编制单位工程施工顺序方案 (见《文件包管理制度》),确立单位工程对应的所有《作业指导书》目 录,交项目部专业工程师审核后,由项目部总工批准。批准后的《作业 指导书》目录由项目工程部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 4.1.2.1.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对象,原则上是该单位工程中所含工序关联性 强的项目,也可以按分部或分项工程项目设立。 4.1.2.2. 同一项目的调试与安装工作必须分开编制《作业指导书》。 4.1.3. 按《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专业施工处根据施工计划,确定各《作业 指导书》的编制人员,报公司工程技术管理部专工(或施工处主任)、项 目工程部专工审批,对编制人员资格进行确认。编制人员必须具备一定 的技术经验或施工经验。 4.2. 《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审核、批准: 4.2.1. 《作业指导书》由已批准确定的人员进行编制,项目工程部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审核,项目部总工批准。 4.2.2.分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由项目工程部相应的机务专工编制,其他专 业专工配合提供对应资料。编制完成后,由项目工程部主任或分部试运 指挥审核,再交项目总工批准。 4.2.3.项目部认为有必要经总部副总或工程技术部专工复核的项目《作业指导 书》,由项目工程部专工报总部相关人员,总部相关人员提出指导意见,

工程-10泳池设备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

工程-10泳池设备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 工程管理手册版本:第3版泳池设备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PLPM/WS/MT/UGZ/10 泳池设备运行管理作业指导书 1、目的规范和指引泳池设备维护,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2、适用范围适用于住宅项目泳池设备维护管理。 3、责任归属 3、1物业服务中心项目经理监督本项目泳池设备运行管理工作。 3、2工程主管(设备管理负责人)负责组织、监督泳池设备管理工作。 3、3工程技术员(具体的设备责任人)定期巡检及维护泳池设备。 4、方法与过程控制 4、1 泳池设备维护标准 4、1、1水质循环系统各种阀门位置正确,操作人员熟悉设备操作、沙缸冲洗及注意事项。 4、1、2过滤水泵无异常声音、震动,水泵轴无泄漏;过滤网无堵塞、破损现象;电机温升正常。 4、1、3加药泵加药速度适中,管网无堵塞、渗漏现象。

4、1、4管道水流标识清晰、正确,管道无渗漏现象;阀门应有状态标识,止回阀能够防止水倒流,闸阀关闭正常,管网各压力表正常,表内无进水。 4、1、5沙缸多档阀转动灵活,无漏水、裂纹,中文功能标识齐全,张贴“水泵运行时,严禁转换多档阀”的警示标识。 4、1、6泳池水底灯能正常开启、无松动、无进水现象,灯罩无裂纹或破损。水中灯具电压不大于12V;电源变压器必须采用双圈变压器,严禁采用自偶变压器;变压器初、次级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7MΩ,变压器绕组对金属外壳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 4、1、7泳池区域应有充足照明,无照明死角,配备足够的应急照明或双回路供电。泳池机房、卫生间(厕所)、更衣室、淋浴室内抽风装置运转正常。 4、1、8泳池活动区域内(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泳池周边等)插座及照明均应设置漏电保护,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毫安,动作时间不大于0、1秒。 4、2 泳池设备设施定期巡检及维护要求 3、2、1泳池设备定期巡检及维护要求 4、2、1、1日巡检及维护要求: a) 控制柜电源是否正常,所有电器元器件是否正常,漏电保护试验是否动作灵敏。b ) 泳池灯变压器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c )

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生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技术文件的管理。 3.技术文件内容及编码原则 技术文件是指用于产品实现的相应技术文件;文件类别及编码原则详见《技术文件类别清单》。 4.职责 4.1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负责内部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归档和借阅的管理;负责外来技术文件的识别、转换、发放和归档。 4.2各部门负责对技术文件的接收、使用、保管。 4.3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文件及有关标准要求,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组长汇报,有责任保管好自己所用的技术文件。 4.4车间班组长负责保管本班组所用的技术文件,生产作业时将技术文件放置在生产现场指定位置。保证技术件不丢失、不损坏、干净整洁。 5.技术文件管理内容 5.1编制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5.1.1凡用于指导生产作业的技术文件均应履行审批、签署手续,外来文件的审批不是对文件内容的审批,而是对文件的适用性的确认。责任签署手续完备的正式技术文件是指导生产及其管理活动的有效文件。 5.1.2 收到顾客提供的产品图纸、产品规范/标准、技术协议、变更文件等与质量 有关的技术文件后,技术部要在两周内或按照顾客要求的进度进行组织评审,确定以上文件的详细的实施方法、实施日期及实施要求,由技术部长批准,及时将

顾客的相应标准转换为公司内部要求并保存相应记录。顾客提供的质量协议由质量部按上述要求评审,由质量部长批准,并保存记录。 5.1.3 FMEA的编制应参考FMEA库进行编制,每个项目应对其涉及到的所有工序的FMEA组织评审后定版; 5.1.4 CP的编制应将定版后的FMEA中的要求有效的传递至CP中且前后保持一致;CP的编制应参考CP的编制模板。 5.1.5 WI的编制应将CP中的要求关联到WI中(excel公式),防止产生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5.1.6 技术文件编制质量问题纳入技术部人员的绩效考核,具体按《技术部人员绩效考核表》进行考核。 5.2 技术文件的签署人及其职责 5.2.1 设计/编制——由授权职能部门的设计人或编制人签署,并对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先进性、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负责。 5.2.2审核——由设计/编制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对技术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顾客要求、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进行综合审查后签署,对其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负责。 5.2.3会签——由相关部门委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技术文件是否满足相应专业要求的可行性予以审查并签署。 5.2.4 批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以及厂内有关部门需共同遵照执行的技术文件由技术部长(或被授权人)签署,并对技术文件负总的责任。文件发布后,使用部门在执行中或相关人员在检查,发现有问题需更改时应及时反馈,技术部接到反馈后应及时更改相应技术文件并再次批准。 5.3受控标识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公共性”

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第一小组讨论发言稿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明确下什么是“公共性”——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而从“公共性”的本源及演变来看,最早意义上的“公共性”是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的民主制。那么现代的“公共性”究竟是什么,它在公共管理中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小组通过讨论,将从以下四个角度来阐述。 一、公共性在公共管理之中的内涵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组找到了学术界三个不同的观点来阐述公共性在公共管理之中的内涵—— 1.1王乐夫的观点 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体现在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执掌公共权力,谋求公共利益,管理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它表明,公共性致力于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的推进、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方式。具体分为: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邵门;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公共部门内部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3.公共管理的职能是协调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的关系,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管理的过程体现了公共管理权力运作的多向度和公开性。 1.2付翠莲的观点 1.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 2.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 3.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 4.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 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 5.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Foshan SmartHar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程序文件 文件名称: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A/0 生效时间:2017.10.30 总页数:6页 制订:__________________ 会签: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1/6 生效日期:2017.10.30 版本 修订状况 记录 修订原因修订时间 A /0初次发放 2017.10.30

分发部门□制造中心□品质管理□研发工程□供应链管理 □综合管理□财务管理□市场部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作业指导书管理办法 页次:2/6 生效日期: 2017.10.30

一、目的 为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工作,提高生产作业质量和安全文明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作业指导书的管理。 三、定义 作业指导书即 WI ( Working Instruction ):为保证过程的质量而制订的作业操作规范,是对作业 者进行标准化作业的指导基准。 四、职责 4.1 工程部负责所有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完成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审核、批准、发行、更换、管 理、 归档及有效性的定期监控。 4.2 使用单位负责保存作业指导书(不得出现缺失、损毁,污脏等),作业时能及时张贴出正确清晰的作 业指导书。 五、工作流程 5.1 编制: 5.1.1 编制依据:作业指导书编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PFMEA》等相关要求进 行编制。 5.1.2 编制内容: 5.1.2.1 文件信息: 5.1.2.1.1 公司LOGO、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版本、管理编号/版本。 5.1.2.1.2 工序名称:填写文件应用的生产工序。 5.1.2.1.3 文件页码:填写文件的页码数。 5.1.2.1.4 制订日期:填写文件的编制完成日期。 5.1.2.1.5 编制/审核/批准:由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5.1.2.2 客户及产品信息: 5.1.2.2.1 客户名称:填写客户名称。 佛山市晟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文件编号: 版次:A/0

2016设备维修作业指导书

在化工生产装置检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如果作业人员没有能够充 分地进行风险识别和安全评价,防范措施不到位,很可能导致在工作中产生某种失误, 造成事故的发生。有关数据表明,在化工企业生产、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中,由于 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8%,由于工作中的不安全条件 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0%,其余2%是综合因素造成的。在相同的工作条件 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地进行风险识 别和安全评价,认为落实防范措施,杜绝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安全生产、检修 的基本保障。在此,对化工生产装置区内以下种典型的检修作业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相 应安全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归类。 1.目的:通过本规定,确保设备保持良好性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保证生产 正常运行。 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维修管理。 3.工作职责: 3.1机修部门负责监督、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维修,制订年度保养计划并执 行 。 3.2生产设备部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保养,及故障设备的维修申请。 3.3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保养、维修费用进行审核及管理。 4.管理内容及要求: 4.1设备的日常保养 4.1.1日保养。每天由操作人员(设备维护责任人)进行保养,主要是上班前、上 班中和下班后进行保养。 4.1.2上班前。要求机台操作工班前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按规定加注润滑油,

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 4.1.3下班前。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填写相关记录;班后清扫维护。 4.1.4机修工实行区域保养负责制,按照区域分工对所管范围设备每日进行1-2 次日常巡回检查,及时处理点检或日常保养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记录和预防维修工作; 设备的一级保养为每天,二级保养原则上以三个月为一个周期,设备累计运行时间根据各机械制定的保养时间按计划进行二级保养。 4.2设备的故障维修 421生产设备部在使用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后,由设备班长(或车间主任)及时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经部门主管签字后及时报送机修主管。 422机修主管接到《设备维修申请单》后及时安排机修人员进行处理,初步判定故障原因,确认修复时间及所需配件,如无配件填写采购申请单,由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配件后及时对故障设备进行修复。 4.2.3故障设备经机修人员判定故障原因后,如无法自行修复,填写《设备委外维修申请单》,经采购部审核批准后进行委外维修。 4.2.4生产设备部负责对设备修复情况进行验收并签字。 4.3封存、闲置设备由使用部门报告机修部门进行实施,各车间组织专人定期进行维护。 5.腐蚀性介质检修作业 5.1作业风险 泄漏的腐蚀性液体、气体介质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肢体、衣物、工具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对环境造成污染。 5.2安全措施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保持已有技术工艺文件的完整性,统一技术文件的管理标准,确保所编制和管理的技术文件是正确、有效和一致的;有效控制技术文件,使之能完全指导生产,以保证质量和生产正常进行,避免混乱,为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生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涉及到的所有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产品图样、工艺图样和工艺文件等技术文件,也包括一定范围的外来标准和客户提供的图样等。 三、职权和职责 1.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是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并负责所有技术文件编号、发放、回收、归档,以及文件更改、作废的处理。 2.技术文件的编制和管理;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编制,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3.生产用工艺文件,如工艺路线单、工序卡、过程卡、工艺图纸、作业指导书,由制造中心各生产部专人编制,完成后送技术研发中心技术部负责人审核,由技术研发中心总监批准。 4.外来图样、标准由负责人识别、核对,经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审核报总经理批准。 四、管理标准和管理要求 1.技术文件是公司的核心机密,是公司进行生产和管理工作共同的依据,是公司在同行中保持一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公司的技术文件属于公司所有,每一位员工都有义务和责任保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一致性以及保密性。 2.技术文件的定义 技术文件是指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工艺文件,操作规范、客户提供的图纸图样、各种技术标准、技术通知以及技术培训资料等。 3.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文件、结构:或生产;图纸、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外来标准和图样,生产设备操作规程等。 4.技术文件管理包括:技术文件发放、复制借阅、修改、重新发放、收回、作废、外来文件的识别和使用等。 5.技术文件的分类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

1.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2.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在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3.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个青春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遗憾,每个遗憾都有它的青春美。 4.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 公共管理包含着两方面要素:管理性与公共性。 从管理性分析,法约尔等早就指出,为实现管理中高效,需要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样,“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毫无疑问,公共管理中需要研究计划、组织、控制等问题。 从公共性分析,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的主体(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他们拥有着公共权力,承担着与企业目标不同的公共责任。这些目标是有效公平地向民众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为了实现目标,公共组织需要不断制订与实施可以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广义)。为了保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强化公共监督,倡导高尚的公共道德。因此,对公共管理可从两方面定义: 从区别企业管理与各种形式的私域管理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追求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定义的前半部是区别企业管理,定义的后半部是区别非企业化的私域中一切形式的管理。 从公共管理所包括的基本内容出发,公共管理可以定义为:“公共管理是政府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在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处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XXXXXXXX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制定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版本: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有限公司发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定 1.目的 确保生产按操作规范作业,辅料、工具、物料的合理使用,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过程顺畅,和作业指导书的制作和管理。 2.范围 管理办法规定了制造生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依据、结构内容、格式、文本要求及应用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制造中心现场管理的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和管理,其它二级企业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无) 4.定义 4.1现场标准化作业 以企业现场安全生产、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及其要素为主要内容,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客观规律与要求,制定作业程序标准和贯彻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4.2全过程控制 针对现场作业过程中每一项具体的操作,按照技术标准、工艺标准、规程规定的要求,对制造现场作业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细化、量化、标准化,保证作业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不出现偏差和错误,以获得最佳秩序与效果。 4.3现场作业指导书 对每一项作业按照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对作业计划、准备、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明确具体操作的方法、步骤、措施、标准和人员责任,依据工作流程组合成的执行文件 5.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原则 5.1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包括设备验收、运行检修、缺陷管理、技术监督和反 措要求等内容;体现对现场作业的全过程控制。 5.2现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应依据工程部提供的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

性清单,防错计划书等工艺文件内容和技术标准内容,应施行刚性管理,变更应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5.3应在作业前编制,注重策划和设计,量化、细化、标准化每项作业内容。做到作 业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 5.4针对现场实际,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5.5应体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编写、审核、批准和执行应签字齐全。 5.6围绕安全、质量两条主线,实现安全与质量的综合控制。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 率、降低成本。 5.7每工序的作业任务编制一份作业指导书。 5.8应规定保证本项作业安全和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工序及验收内容。 5.9以人为本,贯彻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XXXEQ)的要求。 5.10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文字简练、格式统一。 5.11每工序的作业任务应体现工程操作所需时间,应含宽放时间的设定体现。 5.12应结合现场实际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写(IE),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审批。 6.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依据 6.1、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技术标准编制现场的作业指导书。 6.2.在流程图、控制计划、PFMEA、特殊特性清单,防错计划书、BOM清单、包装要求等工艺文件和技术指标,总成图等冻结后,开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指导书按照产品复杂程度不同所需时间也不同,时间范围一般在3-7天内完成。 7.现场作业指导书的应用与管理 7.1应用 7.1.1 各单位按照本导则,参照范本,结合现场实际,具体编写现场作业指导书。 7.1.2 作业指导书须进行专题学习,作业人员应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要求。 7.1.3 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指导书,逐项打勾或签字,并做好记录,不得漏项。 7.1.4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符合实际、图纸及有关规定等情况,应立即停止

文件管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规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与控制及正确实施。 二、职责: 1.企业法人、企业负责人负责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批准发布; 2.质量负责人负责质量管理文件的审核; 3.质量管理部会同各部门负责人拟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使用与保管。 三、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的管理与控制。 四、主要内容: 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从事药品经营活动和质量保证活动的依据和准则。文件管理系统涉及到GSP各个方面,贯穿于药品经营有关的一切活动中,包括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以及修改、撤销、替换、销毁等应按照文件管理操作规程进行,并保存相关记录。 文件系统的建立与严格管理可以保证药品经营的全过程有章可循,有章必循,有据可查,最大限度地减少药品经营中的混淆和差错,确保药品经营的一切生产活动都在有效的控制之下。 2、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四类,即:

2.1质量管理规定制度类; 2.2质量管理岗位职责类; 2.3质量管理工作程序类; 2.4质量记录类。 3、修改与修订的条件:遇有以下情况时,可以修改或修订。 3.1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改进时 3.2有关法律、法规修订后 3.3组织机构职能变动时; 3.4使用中发现问题时; 3.5经过GSP认证检查或内部质量体系评审后以其他需要修改的情况。 4、文件编码要求 4.1为规范内部文件管理,有效分类,便于检索,对各类文件实行统一编码管理,编码应做到格式规范,类别清晰,一文一号。 5、文件的审批 5.1 审核 5.1.1文件编制(或修订)的初稿,首先由起草部门负责人对文件进行初审,再由编(修)人根据文件内容所涉及的部门,组织以传阅或会议的形式进行会审。 5.1.2会审后,由编(修)人与会审部门对文件会审意见逐条确认并修改(如需再次会审,仍执行会审程序)后,一并交给由质量管理部审核文件形式及制定程序是否符合要求。 5.1.3文件审核定稿后,由质量负责人审核。 5.2批准 5.2.1审核通过的文件,由总经理签字批准并注明日期,签署生效日期,定稿,准予颁布,并返回质量管理部安排印制。 6、文件的印制 6.1文件经批准后,各种标准文件的复制,在公司统一复制;各种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及内容由办公室送印刷厂印刷。 7、文件颁发 7.1文件由质量管理部分发,并在文件生效之日前发放。

CMK设备能力作业指导书

CMK设备能力作业指导书 (IATF16949:2016) 1.目的 本程序提供机器能力调查的方法,使该过程规范、受控;为后期过程能力提升和分析提供基础。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的能力调查。 3.职责 3.1总师办负责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新设备和在用生产设备的能力调查。 3.2 各车间参加设备能力调查采集数据,计算机器能力指数。 5.3 生产部、动力能源部、研究院在过程控制及优化过程中参与改进。 5.4 车间工艺员完成分析用控制图,操作者完成控制用控制图。 5.5计量中心负责确保测量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术语定义 cpk:是现代企业用于表示制程能力的指标。(过程能力指数-短期的)制程能力是过程性能的允许最大变化范围与过程的正常偏差的比值。 ppk:spc中控制图中用来计算工序能力或过程能力的指数,(过程性能指数-长期的)是指考虑过程有偏差时,样本数据的过程性能。 cmk:考虑短期离散,强调设备本身因素对质量的影响.

5.工作程序 5.1测量系统:在对一项目或过程进行统计之前,首先须对该项目或过程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msa),确保该测量系统是可接受的,否则须改进测量系统后才可进行统计分析,此过程参照《监测装置管理程序》,相关标准见msa手册。5.2选定控制对象:选定控制的对象应是影响产品质量的特性(质量特性、质量指标、工艺参数),这些特性要是能够计量或者计数的,并且在技术上可以控制。 5.3 机器能力调查要求/说明 5.3.1 对于机器能力调查必须确定特性值和方法。对于机器设备包括工装,在新购时由机器和工装制造商或用户在使用以前验证其能力。在能力调查时,机器应同工装,必要时同一体化的检具和调整装置一起被视为一个实体。 5.3.2 在特定情况下,重复能力调查。例如: a、新设备 b、新零件订单 c、工程更改 (精度提高时) d、机器维修后(对产品有影响) e、机器搬迁后(对机器有影响) f、长期停产后(十二个月以上) 5.3.3 机器能力的证明应该提供给机器能力的评价。当发现工序能力不足时,

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

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 1.技术文件分为“受控”个“非受控”文件两大类。“受控”文件指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关文件。 2.文件的更改须填写《文件更改申请单》由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更改并标识,文件更改幅度较大时,予以换版。换版文件下发后,必须将原文件由行政部收回,以保证使用有效版本。 3.文件领用者,因文件丢失或者损坏需要领用新文件时,到行政部填写《文件处理单》,经常务副总审核、批准后方可领用。 4.文件管理者、文件持有者要派专人管理文件,并保持文字清晰,外来借阅者需填写《文件借阅登记表》,经常务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阅。 5.作废文件销毁时,由该部门填写《文件处理单》,由总经理审核、批准后统一销毁。需要留用的加盖“作废留用章”后方可保留。 6.质量记录的格式和内容由使用部门设计,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统一编号控制。质量记录表需要更改时,仍由原审批部门审批。

7.质量记录填写:要求个部门质量记录填写人员在填写时要及时、完整、自己清楚、数据准确、使用中性笔或者圆珠笔笔填写。质量记录原则上不准更改,如有失误或者计算错误时,在改动处划改并签名。 8.质量记录的`借阅:外来人员借阅质量记录经常务副总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借阅,公司人员经行政部部长批准后,办理借阅手续。 9.质量记录的管理和保存:质量记录由本部门制定专人负责保管,注意防潮、防腐、防盗、防火、防蛀、保存期按《质量记录清单》的要求实施。 10.各类质量记录由各部门指定专人手机、分类并装订,行政部负责归档并规定期限保存。 11.质量记录销毁:对于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由行政部和使用部门负责签字,包常务副总审核批准后,进行销毁并填写《质量记录销毁清单》,需要保留的记录加盖“作废保留”章后由行政部统一保存。

公共管理复习名词解释重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p5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匪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匪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破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进行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公共物品的上述特征以及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的特点,使得私人企业或市场不愿意提供、难以提供或提供难以做到有效益,因而一般由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一种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另一种是分为有形公共物品(硬公共物品)和无形公共物品(软公共物品)。还有一种划分是将其分为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包括政府机构、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是仅包括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的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 2、公共选择理论p25、P65、P364 公共选择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政治经济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理论,80年代以后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领域。它是一个政治学和经济学交叉研究而产生的流派或学科,更准确的说,是一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学主题的跨学科学派。 公共选择理论假定组织中的个体是“经济人”。个体行为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其一,经济人是理性的,总是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的选择。其二,经济人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人们加入组织,目的同样是要通过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行为一个非常有影响的重要论点,便是政府及其官员是预算最大化者。政府作为经济人,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政府被要求追求非金钱目标,并且处于垄断的环境中,自身又没有提高效率、降低损耗的激励机制,过分增加政府产出不但没有被指责浪费的危险,反而可以提高在公众中的声誉和威望,增加官员的薪水与特权,这完全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因此,政府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增加预算、扩大支出。 3、公共组织p42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分、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为目的的组织,他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了第三部门组织。而狭义的公共组织指的就是国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生产之产品遵循标准制程进行,制订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以达质量与效率之提升。 2.0范围: 本公司开发的产品及OEM加工产品的作业指导书编制。 3.0职责: 3.1研发部(产品工程课):负责提供产品之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和BOM及其它有关数据。 3.2研发部(制造工程课):协助检讨制程的合理化及提供治具或机台名称等。 3.3制造工程课: 3.3.1参与新产品设计审查会议并制订初步作业流程。 3.3.2参加新产品试产并拍摄作业图片,制订临时版工作指导书。 3.3.3依据研发提供之尺寸管控图面和已检讨OK的制程、零件,产品料号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制订,并负责对新产品作业指导书审核及依据《制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 3.3.4负责主导《作业指导书》检讨确认直至改善OK。 3.4生产部:提供有关数据(冲速,模穴数等)和生产流程中问题点,并负责对作业指导书进行会签,提出合理建议。 3.5.品管部: 3.1.5.1根据SOP制作SIP或者QC工程图。

3.1.5.2负责提供产品测试条件、管控尺寸、检验频率等。 4.0定义:无 5.0内容及要求: 5.1试产计划: 5.1.1由研发提出该产品的试产计划,并提供新产品BOM表及蓝图(零件图、成品图、测试条件、管控尺寸、包装方式)。 5.2工艺确认制作: 5.2.1IE通过对产品制样时所记录的工艺流程,制作临时版本的《作业指导书》。 5.2.2产品试产时,IE根据现场状况对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修正。 5.2.2.1IE工程师根据试作对产品每道工序的标准操作方法进行进行规范并拍摄图片,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对作业内容,作业要点,检验标准等加以描述。IE工程师根据产品研发部和品管部所提供的各项图面,对重点管控尺寸用AUTOCAD 图示加以标注,对重点尺寸要用“▼”加以强调,需作CPK管控应加“【Χ】”管制符号,临时版SOP不发行,经部门主管审核后盖临时章或参考章提供产线使用,临时版SOP在正式版SOP发行之前一直有效,正式版发行后生产单位需到DCC审请正式版SOP,同时要将临时版归还于DCC处。 5.2.2.2原则上每种料号都有对应的作业指导书,若出现在同一系列产品中流程作业人力相同,作业方法相同,使用设备完全相同时可以考量制作一份“通用作业指导书”,但作业指导书中必须对每种料号之间的差异处重点描述清楚。 5.2.2.3全套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均需修订型或增减工序型:IE工程师根据《工程变更申请单》之要求进行修订并更换版本,版本依26个英文字母变更;即B0、B1版、C版……。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操作规程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了规范质量管体系文件起草、修订、审核、批准、分发、保管、修改、撤销、替换、销毁等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细则。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 四、责任部门/人 各部门。 五、内容 1、文件的编制原则 1.1文件编号的唯一性: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要求,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码。

1.2文件格式的统一性: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 理制度》要求,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格式。 1.3文件构成的规范性:依照《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细则规定,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制度》要求,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4文件内容的适宜性:结合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5文件规定的可行性:根据文件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既定目标。 2、文件的控制 2.1文件的分类和保管 2.1.1指导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制度、职责、规程)由质量管理部统一管理,其他记录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管,涉及GSP内容的文件按年度归档质量管理部。 2.2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和发放 2.2.1文件应由使用部门起草,如使用部门不具起草质量文件的条件可由质量管理部代为起草;质量管理部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变化要求编制。 2.2.2文件编写完成后,交质量副总审核。 2.2.3通过审核后的文件报总经理签字批准执行。

2.2.4文件由行政部登记、发放。 2.2.5质量管理部对质量文件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2.3文件更替、作废和销毁 2.3.1每年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部门结合内部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实施修订或废止。 2.3.2由文件的修订部门提出文件修订申请,填写《文件修订申请表》,经质量副总批准后,实施修订。修订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经审核、批准后发放至使用部门和岗位,回收废止版本文件。 2.3.3废止文件由行政部及时收回,除存档备查外不得再次出现在工作现场使用。 2.3.4销毁作废文件,行政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表》,总经理批准后,行政部统一销毁并记录。 3、记录的控制 3.1各部门按《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操作规程》真实的、规范的填写记录。 3.2记录必须由记录人签名,有审核要求的应审核签字。 3.3记录应妥善保管,定时收集、归档、保存。 3.4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总经理同意后,实施销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