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
第23课《马说》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谢谢大家
并列而死。
骈,本意为两马并驾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但是伯乐却不经常
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
一起死在马槽之间,不把它称为千里马。
疏通文意
容量的单位,
十斗为一石
马之千里者,一 食 或 尽 粟 一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定语后置标志
有时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知识检测:
(一)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同“饲”,喂养。
同“饲”,喂养。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根据)它能 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疏通文意 这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
的
同“现”,表现。
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犹,尚且
一样
怎么,哪里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够,它的才能和 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 日行千里呢?
第23课 马说(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
不到。得 ,
它才
的 才
美
能不
和 美
外
好见
的 素 质
,
xiàn
也
就
表
现
不
出
来。
却 吃
食 不
shí 这 样
是 马
不饱,饱 ,
的 马
也
, 虽
,
力 气
力
然 有
虽
不够,不 足
日 行
有
千 里
千
,
的 能
里
耐 ,
之
能
,
文段解读
饥肠辘辘
错误的饲养方法
悲痛
千里马
普通
马
吃饱了!
文段解读
四个“不” 排比句 反问句
愤怒 谴责
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 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 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 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 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 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通“耶”,表疑问, 相当于“吗”
归纳整理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吃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 通“饲”喂养 ) 食 食不饱(吃 )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 )
不以千里称也(用 ) 以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归纳整理 故虽有名马(即使 )
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
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 策
执策而临之(鞭子 )
部编版(五四学制)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课件
中物理
语文(初中 八年级下册)
培优课堂
第六单元 同步教学
第23课《马说》课件(共33张PPT)
如果所托之物表达的是其他意思,如赞美、 批判之类,而没有涉及作者的志向时,则属于 “托物寓意”。
合作探究
在作者看来,伯乐和千里马哪一 个较为重要,为什么?你如何看待 这个问题?
在作者看来,伯乐更为重要。因为“世有伯 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 间,不以千里称也。”这也就是说,没有伯乐的 赏识和调教,再好的马也是枉费。
用马鞭驱赶
竭尽
策之不以其 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按照 正确的方法
才能,才干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通晓
鞭子 面对
识别、识得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大概,恐怕
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 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 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 不识得千里马啊!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 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 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 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 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 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 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 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 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 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林尽水源
(尽头)
当堂训练
1、选出对红色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D)
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本节课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课文朗读与理解:《马说》全文的朗读、解读,把握文章主旨、结构及论证方法。
2.词语学习: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千里马”、“祗辱”、“槽枥”等,理解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此外,我觉得在讲解文章中的难点时,还需要进一步简化语言,用更生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以便让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同时,我要注意在课堂上及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他们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同学们对文章的核心观点有了较好的把握,但如何将这些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仍是一大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关注人才、发现人才,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文章结构及论证方法:分析文章的总分总结构,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
-文化背景及作者观点:了解韩愈的文学成就和本文创作背景,把握作者对人才和伯乐的看法。
举例:在讲解“千里马”一词时,可通过对比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强调其在古文中的特殊含义,使学生理解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结构、修辞手法和作者观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举例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现代社会如何发现和培养人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尝试用文章中的修辞手法来描述一个现代的人才案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笔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笔记一、文章主旨《马说》这篇文章通过描述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不公、人才被埋没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作者韩愈借马寓人才,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罪恶行径,同时表达自己强烈的愤懑和不平。
二、文章结构文章开篇即点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然后通过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揭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伯乐不常有”的现象。
最后作者以“执策而临之”的形象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悲剧性。
三、重要段落及解释1.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这两句话点明了伯乐的重要性,只有伯乐存在,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并得到重用。
同时,也暗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伯乐不常有”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千里马被埋没的主要原因。
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这三句话描绘了人们对待千里马的不当方式,即不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驱使、饲养和了解其叫声的含义。
这也进一步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和千里马被埋没的悲剧性。
3.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句话是对前文所述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千里马被埋没的严重后果。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不公现象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四、写作特点1. 托物寓意:作者通过描述千里马和伯乐之间的关系,将人才比作千里马,将统治者比作伯乐,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人才被埋没的强烈不满和控诉。
2. 对比强烈:文章通过对比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以及常马与千里马的关系,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伯乐不常有”的现象以及人才被埋没的悲剧性。
3. 语言简练:文章用词简练、有力,句式整齐、有节奏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 情感强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不公、人才被埋没的强烈不满和控诉,情感饱满、热烈。
五、重点词语解释1. 伯乐:善于识别、发现和选拔人才的人。
2.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课文原文《马说》蹄上铁衣响,斗转星移间。
铁蹄荡秋千,玲珑十三弦。
悠悠一片心,端坐倚长松。
轻轻抚我鬃,细语我嘶鸣。
我是天上孤月,舞遍长空街。
九天彩云里,相约赛华清。
飞艇入九天,岂复下凡人?随意驾轻云,马蹄不沾尘。
作者:贾谊知识点1. 文学体裁本课文为诗歌,结构为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汉代的一种诗歌形式,指每句七个字,一首四句,用以表达美好的情感和抒发感情。
2. 修辞手法•拟人:将马人性化,赋予了思考、表达的功能。
例如:细语我嘶鸣。
•比喻:如将马比作孤月,表现马在天空中的自由与高傲。
•排比:一连串近似的表达,强化语境,使语言生动有力。
例如:蹄上铁衣响,斗转星移间。
铁蹄荡秋千,玲珑十三弦。
3. 诗歌韵律本课文为七言绝句,韵脚为ABAB CDCD EFEF GG,即一句押一韵。
这种韵律的运用可以让诗歌更加优美动人,让读者更容易记住。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七言绝句这种文学形式;2.加深学生对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3.培养学生欣赏优美的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1.强化学生对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2.帮助学生理解七言绝句的韵脚和节奏,加深对整体语感的掌握。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2.如何让学生在掌握韵脚和节奏的同时感受整体的语感。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七言绝句这种文学形式,以及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
2. 学习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主题,感受诗歌的情感和语感;•学生分析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排比等。
3. 模仿和创作•学生模仿《马说》的韵律和语感,写出一首自己的七言绝句;•学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创作。
4. 总结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回顾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内容。
课后练习1.请你回忆本课文中文学体裁和韵律;2.结合本课文,分析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3.创作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你对自然的感受。
第23课《马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不平则鸣的呐喊——《马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1.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学习内容及学习方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还缺乏字词分类掌握的能力。
因此在这方面需加强指导。
2.因本文所写的年代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受自身的知识和阅历所限,对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寓意的理解必然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托物寓意的写法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有认识和了解。
所以这一环节要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加深理解认识。
3.诵读一直都是接近文学经典的最好方式。
而学生深情并茂读课文在常规教学中还是比较少,而这篇文章的情感态度学生隐藏在虚词里,句式里,字里行间,学生较难把握,所以需精心设计诵读环境,读出学生最真实的诵读感受,从而加深对情感态度的把握。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并分类归纳文言知识;2.通过反复诵读,结合具体文句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细品文中形象,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从而启迪思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类把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把握观点。
难点:诵读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体会作者感情,培养正确人才观。
【教学过程】一、借助文体,巧导入猜一猜1.文体知识“说”是古代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
《文章辨析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
”是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2.《马说》这篇文章会些什么呢?关联旧知《爱莲说》,猜测也是托物寓意。
二、读懂文言,重积累1、理一理,借助注释和词典自主梳理文意。
2、难一难,你读我译,同桌解决了疑难句子。
3、分一分,分类归纳文言知识,重点突破。
老师提问我抢答,落实通假字(“祗”“食”“见”)、一词多义(实词“能”“策”虚词“之”)、古今异义(“是”“或”“安”)、和倒装句(状后:“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定后“马之千里者”)。
三、读懂文意,重思辨辩一辩:辩论促进文意理解。
文中作者刻画了“食马者”和“千里马”之间的矛盾,请你选择一方依据文章内容据理力争。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
第23课 马说知 识 积 累字音字形衹.辱(zh ǐ) 骈.死(pi án ) 槽枥..(c áo l ì) 食.马者(s ì)奴隶.(l ì) 执策.(c è) 粟.米(s ù) 其真无马邪.(y é)通假字(1)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一词多义(1)之:虽有千里之.能(助词,译为的)马之.千里者(不译,定语后置的标志)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代千里马)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不译,补充音节)(2)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食.不饱(动词,吃)一食.或尽粟一石(顿)(3)策: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鞭打)(4)以:不以.千里称也(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5)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虽有千里之能.(能力)(6)其:策之不以其.道(它的,代词)其.真无马耶(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不知马也(其实)词类活用(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形容词作动词,辱没。
(2)一食或尽.粟一石 形容词作动词,吃尽。
(3)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1)倒装句:①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千里”是中心词“马”的后置定语。
)译句:(能日行)千里的马。
②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状语后置,“于”相当于“在”,“于奴隶人之手”是介词结构的后置。
)译句:只好屈辱在低贱的(养马)人的手里。
(2)翻译: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译句:鞭策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能力,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课堂教学八下23《马说》教案
课堂教学八下23《马说》教案课堂教学 | 八下23《马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
本课主要讲述了老马在牧场上的生活,以及它在面对困境时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勇敢。
通过描写老马的形象,作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能够体会作者对老马的描绘手法,分析老马的形象特点。
3. 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分析老马的形象特点,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牧场上的老马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老马的印象,从而引出本课《马说》的内容。
2. 自主学习:(1)老马在牧场上过着怎样的生活?(2)作者是如何描绘老马的形象的?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老马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马形象的理解,以及课文中所体现的劳动观念。
六、板书设计板书《马说》板书内容:老马形象:生活:牧场上辛勤劳作性格:坚韧、勇敢、善良课文主旨:尊敬劳动人民热爱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你对老马的印象。
答案示例:老马是一部勤劳的机器,在牧场上挥洒着汗水,它的身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敬佩不已。
2. 请谈谈你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劳动观念的理解。
答案示例:课文通过描绘老马的形象,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和伟大。
劳动是一种尊严,是一种价值,我们应当尊敬劳动,热爱劳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马说》,使学生了解了老马的形象特点,以及课文中所蕴含的劳动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请学生们课后思考,如何将老马的坚韧和勇敢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马说》(解析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拓展延伸阅读(部编版)
第23课 《马说》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胄①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值复襄阳,平杨幺,不幸相继以死。
今所乘者不然。
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肃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
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①介冑:披上战甲。
②褫(chǐ):解除。
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故.虽有名马 故.常奇之B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介冑而.驰C .食之未能尽其材. 致远之材.也D .不以.千里称也 不幸相继以.死2.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3.(乙)文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说说其表达作用。
4.(甲)(乙)两文均是借马说人,说说两文分别包含着怎样的寓意。
【答案】1.A2.(1)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光一石粮食。
(2)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3.通过将良马与劣马作对比,突出强调了良马饮食有原则、行走有耐力的特点。
4.【甲】文告诉我们应懂得发现人才、善待人才、正确使用人才。
【乙】文告诉我们应学会“厚积薄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原文+译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马说》原文+译文“伯乐相马”是一个古老的传说,讲的是春秋时期伯乐发现千里马的故事。
作者在本文中却另翻新意,提出一新颖的观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作者能有这样的认识,与他的经历有关。
韩愈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
本文可以说是他的一篇“不平则鸣”之作。
阅读课文,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言简意赅的行文特点。
马说文|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马说①文|韩愈世有伯乐②,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③辱于奴隶人④之手,骈死⑤于槽枥⑥之间,不以千里称⑦也。
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
这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题目是后人加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②[伯乐]本名孙阳,字伯乐,春秋时秦国人,擅长相马。
③[祗(zhǐ)]只,仅。
④[奴隶人]奴仆。
⑤[骈(pián)死]成批地死去。
⑥[槽枥(lì)]马槽。
⑦[不以千里称也]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不知道。
【译】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可是伯乐不常有。
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埋没在那些做仆役的马夫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人们当然不会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马之千里者,一食①或②尽粟一石③。
食④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⑤,且⑥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①[一食]吃一次。
第23课《马说》课件(共26页)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 但 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 人!”德彝惭而退。
令:让 举:选举 贤:品德高尚的人 诘:责问
对:回答 但:只是 于:在 长:长处 岂:哪里
于:对,向 惭:感到惭愧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 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不常有。故 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 骈死 于 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然:这样 而:转折 故:所以 虽:即使,虽然 名:名贵 名:①取名,命名②说出③有名,闻名
祗:同“衹(只)”,只、仅 于:在 奴隶人:奴仆
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于:在
槽枥:马槽 以:用 称:著称
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伯乐不常有)以及被埋 没的情形
马之 千里者,一食 或 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 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 千里也?千里:日行千里 或:①有人②有时③或许
患:担心 知:了解 安:怎么
于:在,以,用,对,对于, 到,给,向,对,从,由……
良马对
【北宋】岳飞
高宗(宋)谓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 饮泉一斛(hù量器,一斛十斗),然非精洁即不爱。介(披甲)而驰,初不甚疾, 比(bì,等到)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解脱)鞍甲而不息 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随便)取,裕而不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 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mò,饲料)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驾马)未 安(稳当),踊跃疾驱,甫(刚刚)百里,力竭汗喘,殆(dài,危险)欲毙(死) 然。此其寡(少)取易(容易)盈(满足),好(喜)逞易穷(穷尽,本领完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3课《马说》课件
创作背景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要写一篇谈马的文 章呢?
阅读提示: “ 韩愈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渴望得到 重用,以展才智,但都被冷落。”
大人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
贰
读课文,通文意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下面提示,读准字音和节奏,争取熟读成诵。
世有伯乐(lè),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 (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chēng)也。
用马鞭驱赶 同“饲”,喂。 才能、才干。 凑足音节,无实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
表示惊叹,唉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其实
面对
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 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 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 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虽然
同“衹(只)” 只,仅。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仆
两马并驾, 引申为并列。
不以千里马而著称,指人们并 不知道。
奴隶人之手,骈死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 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 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通假字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同“袛(只)”,只、仅)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才(美同不“外饲见”,喂)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23 马说
(1)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是? (2)千里马不遇伯乐会是怎样的命运? (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4)造成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4)其真不知马也。
文章流露了作者对千里马和食马者什么样的情感?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安求其能千里也?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 。
(4)其真不知马也。
本文不仅仅是在写马,仔细品读课文,千里马、伯 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作者借此要表达什么?这是 一种什么写法?
千里马 食马者 伯乐
人才 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的
悲惨命运,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 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含英咀华,体会情感
文章每段最后都用一个“也”字收住,结合各段 内容,品品“也”字所流露的情感。
• 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 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 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 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 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 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 惜的感情。
不以千里称也:表达作者心中的无限痛 惜 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作者对食马者 (也就是暗指统治者)的愤怒谴责 其真不知马也:表达其愤怒心情和深刻 的讽刺 是马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 示停顿的语气
拓展迁移,链接生活
请同学思考一下,在封建社会里,韩愈的愿望是否 能实现?再联系当今社会,谈一谈我们应树立怎样的 人才观。
23马说
e、本段中哪些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 了中心
第 一 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课 文 分 析
正面论证 “千里马 常有,而 伯乐不常 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 名马…... 不以千里 称也”
第 二 段 第 三 段
进一步从反 面论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 原因“食马者不知其 能千里而食也”
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千里马 食马者 伯乐
人才 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赏识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 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 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在理解了作者的写作目的之后, 请重读课文,思考:
如何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应抓住文章中的哪些词语来着力 表现?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
文体知识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 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 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说”可 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 一个道理。《马说》即谈马、论马。 《马说》是通篇借 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 文体。本文是作者《杂 说四首》中的第四首, “马说”这个标题,是 后来人加的。
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 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 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 里也 ?(愤怒谴责) 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归纳练习
注 音
n o 骈 piá 死于槽枥 cá lì 之间 一食 sì 或进粟 sù 一石 shí 食 sì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 sì 也 n 食 shí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xià 食 sì 之不能尽其材
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第23课《马说》对比阅读(9篇 )
《马说》对比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节选自韩愈《马说》)【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
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chǐ)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注释)介:披上战甲。
褫:解除。
1、解释下列的词或短语。
(1)尽粟一石(2)常马(3)才美不外见(4)常奇之(5)奋迅示骏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在乙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什么?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
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参考答案:1、(1)能吃下一石粮食(2)普通的马(3)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4)经常以之为奇(5)奋振四蹄迅速奔跑2、(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食量来喂养它。
(2)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像不是很快。
3、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4、好的人才应当提供给他所需的东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二】【甲】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第23课《马说》知识点梳理-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马说》考点详细讲解目录:文学常识;考点精讲;习题解析。
一、文学常识1.《马说》的作者是唐代韩愈,是作者《杂说》四篇中的第四篇。
题目是后人加的。
2.《马说》是一篇托物寓意之作,作者借千里马不被赏识,来比喻贤能之人不受重用,同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韩愈年轻时曾在长安应试觅官十年之久,却一事无成,对“伯乐不常有”有切肤之感。
3.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韩昌黎集》。
4.经典评价:清代林云铭在《韩文起》卷八中评价道:“《马说》以千里马喻贤士、伯乐喻贤相也。
有贤相,方可得贤士,故贤相之难得,甚于贤士。
若无贤相,虽有贤士或弃之而不用,或用之而畀以薄禄,不能尽其所长,犹之乎无贤士也。
……末以时相不知贤士作结,无限感慨。
”其概括精当。
“韩文起”指韩愈,因为苏轼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
所谓“八代”是指从汉至隋的八个朝代,其文风一天不如一天,唐代韩愈一出,一扫八代衰靡文风,使古文得以振兴。
二、考点精讲【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
【考点】〔伯乐〕传说中把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
人们也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称为伯乐。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后人以“伯乐”指善于发现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这样。
注意:“然后”本来是两个词,后来发展为一个连词,现在还在用,表示前后相承的关系,因此,翻译的时候也可以保留“然后”。
但如果单独解释这个词,应该理解为“这样以后”。
〔而〕转折连词,译为“但是”或“可是”。
【原文】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说》复习课教学反思
《马说》是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想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文言文复习的一般方法,从而使文言文的复习更系统,更全面。
下面就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及教学效果做简要说明。
教学目标设计上,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能力。
作为复习课,先把握中考文言文的考点,然后围绕中考考点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整理归纳知识点,进而掌握复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
课堂主体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个流程学生们明确文言文的考点;流程二组内两人合作检查《马说》的归纳整理情况,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查看,查漏补缺。
流程三是最后是老师出题整理知识点,展示提问;最后一个流程是学生“实战演练”。
教学时间的安排上,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各个流程的学习中都分别穿插了自学、互学、群学的内容。
教学效果:
根据“少教多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真正的还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各项任务。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善于表现自己,乐于表现自己。
不足之处:1.学习差的学生没有能力根据考点整理知识,还有背诵能力也差。
所以反馈回来的还是没有掌握好;2.合作能力差的学生沟通能力差。
总之,还需要对差生加大帮助和督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