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docx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知道雨水的形成过程。
3.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画出小雨点的旅行场景。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小雨点在天空中的旅行经历,包括遇到云朵、雾气、露水等自然现象。
2. 自然现象:雨水的形成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落等环节。
3. 旅行场景:小雨点在不同地方遇到的景色和生物,如花朵、小鱼、河流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课件或图书。
2. 画纸、画笔、彩色笔等绘画材料。
3. 小组讨论卡片:自然现象和旅行场景的图片或文字描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天空,引导他们发现小雨点的出现。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或图书,讲述《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雨点的旅行经历,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不同的自然现象,如云朵、雾气、露水等,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5.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小雨点的旅行场景。
6.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发小组讨论卡片,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自然现象和旅行场景进行讨论和分享。
7.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小雨点的旅行经历,让他们知道雨水的形成过程。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反应,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兴趣。
2.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听取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分享,了解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综合评价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描述能力,以及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实验: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雨滴游戏,让幼儿观察雨滴在不同的介质上的现象,如水滴在纸巾上的形状,雨滴在泥土上的印记等。
大班科学活动《小水滴旅行记》教案范文
一、活动名称:大班科学活动《小水滴旅行记》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知道水滴是如何变成云、雨、雪等形态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活动准备:1. 教具:水滴玩偶、云、雨、雪等图片,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
2. 环境:安静、舒适的活动室,适当的光线和温度。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水滴玩偶,引导幼儿说出水滴的特点和用途。
2. 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讲解水的循环过程,让幼儿了解水滴是如何变成云、雨、雪等形态的。
3. 实践:让幼儿亲自体验水的变化,如用水杯倒水、观察水滴在毛巾上的扩散等。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水的循环过程,让幼儿明白水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观察水的循环过程,如雨后观察云朵、雪后观察冰融化等。
2.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中设置“水的循环”主题墙,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成果。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水的循环”探究角,提供相关教具和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
六、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小水滴的旅行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和实物,直观地向幼儿展示水的循环过程。
3. 操作实践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水的变化。
4. 引导探究法: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七、教学内容:1. 水的循环过程:水滴蒸发成云,云朵聚集形成雨,雨水滋润大地,水流回海洋。
2. 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基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3. 水的变化: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原因。
八、教学步骤:1. 引入:讲述小水滴的旅行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水的循环过程。
2. 讲解: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讲解水的循环过程,让幼儿了解水滴是如何变成云、雨、雪等形态的。
3. 实践:让幼儿亲自体验水的变化,如用水杯倒水、观察水滴在毛巾上的扩散等。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水的循环过程,让幼儿明白水的重要性。
大班语言教案:《小水滴旅行记》(最新5篇)
大班语言教案:《小水滴旅行记》(最新5篇)幼儿园《小水滴旅行记》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产生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纸、画笔、《小水滴旅行记》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1、提出旅行的问题,引出故事。
提问:你们喜欢旅行吗?如果小水滴想去天上旅行,怎么去呢?2、利用教学挂图或教师教学资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了解小水滴旅行的原因及过程。
听故事后提问: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他们的身体怎么样了?他们变成什么了?在很高的地方,小水滴觉得很冷,他们怎么样了?又变成了什么?很多小水滴在天上飘来飘去,变成了什么?几个小水滴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3、游戏:小水滴去旅行。
进一步感受小水滴旅行的过程。
教师告诉幼儿,地上的长条曲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河。
请幼儿扮演小水滴跳进小河里。
教师边讲故事,幼儿边念:“我是一滴小水滴,邀请太阳来帮忙,照得浑身暖洋洋,快快带我到天上。
”幼儿将自己想象成小水滴,根据教师讲述的故事顺序表演小水滴旅行的过程,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水滴旅行发生变化时的状态。
4、启发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小水滴的旅行路线。
活动延伸:1、可以请幼儿活动后观看幼儿学习资源4第32~33页,巩固对小水滴旅行过程的认识。
2、可以引导幼儿在科学区玩“抓住小水滴”的游戏。
幼儿园《小水滴旅行记》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了解水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变化。
2、能安静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冰块、干、湿毛巾、水杯、水、电水壶、小水滴变化过程幻灯片等。
知识准备:小朋友对于水的三态有一点点了解。
活动过程: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一杯水(透明的杯子装的),并提问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幼:是一杯水。
师:恩。
小雨滴旅行记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小雨滴旅行记》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了解雨的形成过程,知道雨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能够观察和描述雨后的现象,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认识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2.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理解雨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2. 手工制作环节的技巧。
二、教学准备1. 课件:《小雨滴旅行记》故事动画。
2. 手工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户外活动场地。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小雨滴旅行记》故事动画,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2. 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
3. 观察: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雨后的现象,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4. 手工制作:教师示范制作小雨滴的手工,引导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小雨滴。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雨后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完成手工制作,将小雨滴作品带回家与家长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的了解程度。
2. 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表现。
3. 幼儿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展现。
七、家长沟通与协作1. 教师与家长分享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家长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2. 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手工制作环节,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互动。
3. 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八、教学拓展1. 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雨后的环境变化。
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气象知识。
3. 组织家长座谈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家长育儿心得。
九、课程表1. 第一周:教学基本信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学反思。
2. 第二周:教学评价、家长沟通与协作、教学拓展。
十、教学资源1. 《小雨滴旅行记》故事动画课件。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雨点的特点,知道小雨点的作用。
2.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小雨点的特点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培养探究精神。
三、教学准备1.课件:小雨点的旅行记动画。
2.实物:雨伞、雨衣、小雨点图片。
3.纸杯、水、色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雨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的形状、颜色。
(2)教师提问:“你们见过小雨点吗?小雨点是什么样子的?”2.观察小雨点(1)教师播放课件,展示小雨点的旅行记动画。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雨点在旅行过程中的变化。
(3)教师提问:“小雨点都去了哪里?它遇到了哪些朋友?”3.讨论小雨点的特点(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雨点的特点。
(2)教师提问:“小雨点有哪些特点?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4.小实验:小雨点的魔法(1)教师准备纸杯、水、色素。
(2)教师演示将色素滴入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雨点在水中的变化。
5.小游戏:小雨点找朋友(1)教师分发雨伞、雨衣,让幼儿扮演小雨点,寻找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分享小雨点的快乐。
(2)教师鼓励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关心大自然。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动画、实物、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小雨点的特点及其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同时,通过小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
3.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幼儿参与度高,但部分幼儿在讨论环节表现较为紧张,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5.不足之处:在实验环节,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6.针对不足之处,教师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教师通过互动问答,让幼儿深入理解小雨点的特点及其作用。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听懂《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内容,了解小雨点的旅行过程以及它所遇到的各种景物。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能简单描绘出小雨点的旅行路线。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听懂《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内容,了解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难点:让幼儿能够简单描绘出小雨点的旅行路线,并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故事的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小雨点的手偶、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雨点的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是谁啊?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幼儿对小雨点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利用故事课件,讲述《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和小雨点的旅行路线。
3. 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幼儿谈论故事中的情节,提问:“小雨点都去了哪些地方?它遇到了哪些景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绘画表达: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绘画出小雨点的旅行路线和所遇到的景物。
5. 展示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内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家长引导幼儿复述故事给家长听,巩固故事内容。
2. 家长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小雨点的旅行路线和所遇到的景物,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价幼儿在绘画表达环节的参与度,观察幼儿是否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创作。
3.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对故事内容的复述和表达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小雨点和其他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 开展户外自然观察活动,让幼儿观察雨水对大自然的影响,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3. 学习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4.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难点:1. 学习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
2. 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雨点旅行记》2. 小雨点贴纸3. 画纸、画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a. 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雨点。
b. 引导幼儿说出小雨点的特点和颜色。
c. 引出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a.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b. 引导幼儿说出小雨点旅行的地方和发生的事情。
c. 教师与幼儿互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
3. 情景体验:a. 教师带领幼儿扮演小雨点,体验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b.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描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体验。
4. 延伸活动: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小雨点的存在。
b. 邀请幼儿讲述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
c.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创造性地描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2. 幼儿能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小雨点的存在,并讲述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
3. 幼儿表现出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内容:1. 复习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2. 学习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
3. 培养关爱大自然的情感。
七、教学过程:a. 教师简述故事《小雨点旅行记》。
b. 引导幼儿说出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c.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学习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和价值:a. 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小雨点在不同地方的作用,如滋润大地、清洗污染物等。
小雨点旅行记的大班科学教案范文
小雨点旅行记之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对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有基本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2. 了解小雨点旅行的过程,感受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点。
3. 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原因。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冰块、水、热水、玻璃杯、放大镜、画纸、彩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科学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冰块,引导幼儿说出冰块的特点,如透明、硬、冷等。
2. 讲述故事《小雨点旅行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水的三态变化。
3. 实验一: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将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热水,引导幼儿观察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
4. 实验二:观察水在冷却过程中的变化。
将热水倒入另一个玻璃杯中,加入冰块,引导幼儿观察水慢慢凝固成冰的过程。
5. 实验三:观察水蒸气的产生。
用热水蒸腾,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的形成。
6. 总结: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及其特点。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如冰雪融化、水蒸发等,并记录下来。
2. 延伸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三态变化,如玩雪、游泳等。
六、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故事《小雨点旅行记》,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2. 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幼儿直观地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及其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原因。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冰块,引导幼儿说出冰块的特点,如透明、硬、冷等。
2. 讲述故事《小雨点旅行记》,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水的三态变化。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现象;2.了解小雨点的变化过程;3.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学习天气现象,探究其中的道理;2.在户外进行天气观测,了解小雨的变化;3.观察和感受小雨的性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4.通过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自我发现和探究兴趣;5.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创意活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播放与小雨滴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以及与幼儿进行互动,了解幼儿对小雨滴的认知程度。
2. 学习天气现象,探究其中的道理在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与展示天气现象的图片或视频来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现象,从而培养幼儿对天气现象的认知。
3. 在户外进行天气观测,了解小雨的变化在户外,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观察小雨的变化过程,例如:落下的速度、不同强度小雨的差异等。
4. 观察和感受小雨的性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老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感受、体验等方式,探究小雨的性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并让幼儿实践操作,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知识。
5. 通过体验、互动、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的自我发现和探究兴趣通过多种方式,如互动、游戏等来激发幼儿的自我发现和探究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6. 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创意活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通过手工制作、绘画等创意活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小雨的性质、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反思1.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这也得到了幼儿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在下一次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在启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加强对幼儿个体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各年龄段幼儿的需求。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教案及反思
上海市音乐幼儿园:程老师活动名称:故事《小雨点旅行记》活动目标:1、在听听议议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经历,知道生活中许多自然现象都与水有关。
2、进一步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故事录音、PPT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重点难点:活动重、难点——了解水的三态及变化需要的条件。
一、说说生活中的水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扩张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处真正大。
3、说说“水魔法师”能变成哪些样子。
4、介绍故事名称,引导幼儿仔细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节·完整听录音故事提问:1、故事的名称;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老师完整地讲故事(播放PPT)提问:1、小雨点经历了一次怎样的旅行?2、这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根据幼儿的回答,播放PPT进行验证。
·总结: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师”变成的?变化时分别需要哪些条件?三、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水,就连常见的自然现象中也有许多与水有关。
(鼓励孩子继续探索、发现)大班科学活动《小雨点旅行记》教学反思《小雨点旅行记》这一大班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故事化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雨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从而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经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首先,在活动设计上,我尝试将科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中,通过讲述小雨点的冒险旅程,引导孩子们认识雨水的形成、降落以及最终回归大海的过程。
这种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在讲述故事时,可能过于注重情节的趣味性,而忽略了科学知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有些细节描述可能不够准确,导致孩子们对雨水循环的理解产生偏差。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雨点旅行记》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雨点旅行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和作用,初步认识气象现象。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观察、分析问题、探究、合作等能力。
3.情感目标:透过对雨的探究,让孩子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培养他们的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书,准备一些有雨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学生:准备好带好雨伞、雨衣、雨鞋或玩具等符号化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入天气话题,呈现一些有关雨的图片、小视频或雨伞等具体化道具。
让学生们发表对雨的感受或背景知识。
2. 深入学习(1)阅读故事教师将故事书《小雨点旅行记》讲给孩子们听,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想象雨滴的历险。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用手指示孩子们雨滴的旅行路线,让孩子们感知和探究雨水的流动变化。
(2)合作探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以下问题:•为什么雨滴会从云层中落下来?•雨滴可以滋润植物和补充水资源,它还有别的作用吗?•哪些情况下会出现雾、霜或冰?教师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有目的、有意义地探究。
(3)实验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发雨衣和雨伞,并带领孩子们进行一次雨中实地探究活动。
小组成员用雨伞接住落在自己手上的雨滴,并观察雨水的颜色、形状、量等,感受雨水落在自己身上的感觉。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化学方法,将红色草莓切碎,加入适量白醋,在白板上提供这只杯子,并让孩子们逐个将自己接到的雨滴滴在杯壁上,观察清晰的雨水和被混浊了的杯壁。
3. 总结反思教师和孩子们进行课前期望与课后反思,引导孩子们在口头或绘画的方式下,记录自己在活动中的探究发现与心得体会。
特别是提问“最让你惊讶的事情是什么?”来增强知识的长久保留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课堂问答互动游戏。
四、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让我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
首先,我利用了各种具有感召力的教学道具,增强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情感体验。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优秀15篇)
《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优秀15篇)《小水滴旅行记》大班教案篇一教育策略: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发展规律,为了给幼儿今后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奠定基础,本次活动运用的方法有:倾听表述法、视听讲结合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补充,配合生动的课件、教师亲切自然的激励性语言、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等,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和理解力。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
2.喜爱文学作品,并能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变化。
3.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
重难点分析重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
难点:用语言来模仿故事中角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PPT、故事课件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提出旅行问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行吗?都去哪里旅行了?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位好朋友,它也想去旅行,让我们来认识认识它。
2、出示小水滴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认识它吗?小水滴也想出去旅行,它该怎么去呢?去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3、出示课件,分段欣赏故事。
(1)第一段:小水滴想去哪里旅行?它怎样才能和大雁姐姐一样到天上旅行呢?谁会帮助它呢?下面,让我们继续欣赏故事,看看到底是谁帮助小水滴的。
(2)第二段:是谁帮助小水滴的?那太阳公公是怎么帮助小水滴的,小水滴变成了什么?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之后又去哪了?(3)第三段:水蒸气飞呀飞呀,它又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成云的?变成云之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情?(4)第四段:这一次,它们又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成雨滴的?(5)第五段:最后,它们又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变成小雪花呢?(6)教师总结:小水滴从大海出发去旅行,经过了许多有趣的事情,小水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变成云,云变成雨滴,在变成雪花,最后它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大海。
4、师幼共同完整讲述故事,加深对小水滴的`变化的过程的认识。
5、教师出示水循环的引导图,引导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科学教案第一节:引入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天气和季节变化。
2. 学生能够理解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 小雨点旅行记故事书。
2. 大型展示地球仪。
3. 学生天气和季节变化的记录表。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放映小雨点旅行记的封面,并询问学生他们对小雨点旅行记这个故事的了解。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猜测。
2. 教师展示大型地球仪,并向学生解释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公转的原理。
鼓励学生提问和观察地球仪的特点。
3.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地球是怎么变化的?季节是如何变化的?引导学生思考季节变化与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
第二节:观察天气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
2. 学生能够记录天气的变化。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如晴天、雨天、多云天等。
2. 学生能够记录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1. 学生天气记录表。
2. 天气观察工具,如温度计、风向标、雨量计等。
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气。
鼓励学生描述当天的天气特征,如风大、有雨、阳光明媚等。
2. 教师分发学生天气记录表,并解释如何记录天气的变化。
鼓励学生每天在记录表上填写当天的天气特征。
3. 教师带领学生使用天气观察工具,如温度计、风向标、雨量计等,观察和记录更详细的天气信息。
第三节:季节变化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
2. 学生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如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
2. 学生能够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如地球公转和倾斜等。
教学准备:1. 季节变化图片。
2. 大型展示地球仪。
教学过程:1. 教师展示季节变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季节的特征,如春天的花开、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等。
幼儿园大班 科学主题教案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
幼儿园大班科学主题教案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雨的形成过程,知道雨水对植物和人类生活的作用。
2. 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雨的形成过程:水蒸气、云、雨滴2. 雨水的作用:植物生长、人类生活3. 小雨点的旅行:雨滴在植物上的旅行过程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2. 环境:户外观察雨水的条件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雨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思考雨水的作用。
2. 主体活动:观察雨水在植物上的旅行过程,进行实验操作。
3.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雨水,了解雨水对植物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幼儿能简单描述雨的形成过程和雨水的作用。
2. 幼儿能观察并描述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3. 幼儿对科学产生兴趣,愿意参与科学活动。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雨滴舞蹈(教师带领幼儿做雨滴舞蹈,模仿雨滴落下的样子)2. 主题活动:小雨点的旅行记(幼儿通过图片、视频了解雨点的旅行过程)3. 操作活动:制作雨滴挂饰(幼儿用彩纸、水滴形状的塑料片等材料制作雨滴挂饰)4. 户外活动:雨中探秘(幼儿在户外观察雨水,了解雨水对植物的作用)七、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了解雨的形成过程和雨水的作用。
2.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雨滴挂饰,增强动手能力。
3.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雨水,让幼儿亲身体验雨水的作用。
4. 情景扮演:让幼儿扮演小雨点,讲述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注重启发式教学。
2. 注意安全,户外活动时需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合作精神。
4. 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九、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了解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名称和主要内容,理解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2. 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发挥想象,讲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学会分享,懂得关爱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雨点旅行记》2. 小雨点的手偶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小雨点的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手偶,猜测小雨点的故事。
2. 讲述故事:利用课件展示故事图片,逐幅讲述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如小雨点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 讨论与分享:引导幼儿谈谈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以及为什么。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4. 创作活动:邀请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小雨点的旅行故事。
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关注故事情节、角色和背景。
五、课后总结与反思1. 总结课堂收获:回顾故事内容,巩固幼儿对小雨点旅行的理解。
总结幼儿在讨论、分享和创作中的表现,表扬优秀行为。
2. 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
-关注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表现,为下一节课提供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幼儿能够完整讲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幼儿在创作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力。
幼儿在讨论与分享环节能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评价方法: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幼儿在创作活动的作品质量。
通过问答和讨论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家庭作业1. 请家长协助幼儿,用家庭生活中的物品(如雨伞、雨衣等)来重现小雨点的旅行场景。
2.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观念,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他人。
八、课程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雨中体验小雨点的旅行感受,观察雨水对大自然的影响。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幼儿园大班《小雨点旅行记》科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雨点旅行记》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科学活动,幼儿将能够: - 认识小雨点和大雨滴的区别; - 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验,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 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准备《小雨点旅行记》绘本或故事卡片;2.准备水滴、放大镜、小水瓶等实验器材;3.准备素描纸、水彩颜料和画笔;4.准备模拟云朵和雨滴的材料(棉花、玻璃瓶等);5.准备幼儿科学实验记录表格。
三、活动流程1.开场故事时间(15分钟)–展示绘本《小雨点旅行记》,讲述小雨点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小雨点的旅行轨迹。
2.实验探究时间(30分钟)–指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水滴的形态,让幼儿感受不同大小的水滴;–进行模拟云朵和雨滴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
3.创意绘画时间(20分钟)–引导幼儿将自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进行绘画表达,鼓励幼儿用水彩颜料创作。
4.回顾总结时间(10分钟)–与幼儿一起回顾实验过程及结果,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鼓励幼儿将科学实验记录表格补充完整,并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
四、活动延伸1.观察雨滴的声音:下雨天去听雨声,感受雨滴落在不同物体上发出的声音。
2.制作云朵模型:利用棉花和瓶子制作云朵模型,与幼儿一起探讨云朵形成的原理。
3.水的颜色混合实验:让幼儿尝试将不同颜色的水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五、活动评估通过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创意绘画作品和实验记录表格的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活动反思回顾本次活动,总结幼儿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反馈情况,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进的方法,为未来的科学活动提供借鉴。
以上即为幼儿园大班《小雨点旅行记》科学活动教案,希望能够激发幼儿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科学教育充满乐趣和启发性!。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
《小雨点旅行记》大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3. 学习小雨点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4. 关注环境,感知雨水的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
难点:1. 学习小雨点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2. 关注环境,感知雨水的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小雨点旅行记》2. 角色头饰:小雨点、太阳、花朵、小草等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雨点,引导幼儿关注小雨点的特征和情绪。
2. 讲述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为幼儿讲述《小雨点旅行记》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小雨点的旅行过程。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表演,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4. 创作环节:引导幼儿运用画笔、彩泥等材料,表现小雨点的旅行经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五、作业与延伸: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小雨点旅行记》,讲述小雨点的旅行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 观察身边的雨水,了解雨水的用途,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开展“小雨点音乐会”活动,让幼儿用水杯、雨伞等道具,创造性地表现雨水的声音,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在讲述故事时,适时提问幼儿,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创作活动: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4. 环境教育:通过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供参考
大班科学小雨点旅行记
活名称:故事《小雨点旅行》
活目:
1、在听听故事中,了解小雨点旅行的,知道生活中多自然象都与水有关。
2、一步激自然科学的探究趣。
活准:
材料准——故事音、 PPT
知准——幼儿自然界中的各种象有一定的知基。
重点点:
活重、点——了解水的三及化需要的条件。
一、生活中的水
1、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水,水的作用是什么。
2 、提升:美容院用水蒸汽毛孔;制造气氛桑拿院用水蒸汽帮助减肥;舞台上用水制成的干冰⋯⋯水的用真正大。
3 、“水魔法”能成哪些子。
4、介故事名称,引幼儿仔聆听。
二、理解故事情
·完整听音故事
提: 1 、故事的名称;
2、故事中有哪些角色。
·听
老完整地故事(播放 PPT)
提: 1 、小雨点了一次怎的旅行?
2、次旅行,小雨点到了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根
据幼儿的回答,播放 PPT 行。
· :故事中哪些角色是由“水魔法” 成的?化分需要哪些条件?
三、小:
我的生活中到都有水,就常的自然象中也有多与水有关。
(鼓励孩子探索、)
文档供参考
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
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文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