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2
社会学概论作业答案
2、简述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1.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
2.需要是社会关系的基础;
3.人的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铺相成,推动者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1.生理上的需要;
2.安全上的需要;
3.情感和归属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4、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传授生活技能
2.教导社会规范
3.指点生活目标
4.提供角色人选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群体: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
2、初级社会群体: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根据纯粹理想型观点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
《社会学概论》平时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
2、社会需要:是在人自身的生理、心里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外在环境条件的结合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的。
3、城市化:我们把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4、人文区位学:是借用生物进化论原理,研究社区环境的空间格局及其相互依赖关系的学说。
二、简答
1、试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
答:经济人假设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
七年级历史作业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一、单元作业概况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根据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在细化解读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炼概括单元大概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梳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的知识内容,将知识进行整合归类,通过改编、原创等命题方法,科学设定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本单元的作业。
题目设计以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史料为依托,题型多样,灵活性较强,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二、案例征文(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1、单元大概念:(1)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以青铜器和甲骨文为代表的夏商西周文明;(3)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王室衰微和诸侯争霸。
(4)各诸侯国的变法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5)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本单元主题为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核心概念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主要问题为朝代的更替与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灿烂文化,在此基础上能够感知中国早期国家的建立发展以及源远流长的中华灿烂文明。
1.单元知识结构体系2、构建概念体系,识别关键问题,落实核心素养具体史实重点内容关键问题核心素养夏朝建立、世袭制、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分封制夏商周的更替以及分封制1、朝代更替有何规律可循?给我们什么启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夏商周的灿烂文化:青铜器与甲骨文青铜器的功能变化以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为什么夏商周时期会出现灿烂文化?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大动荡大变革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表现、商鞅变法、都江堰、百家争鸣铁制农具和牛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百家争鸣3、春秋战国时期是如何体现其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特征的?历史解释(三)整体教学流程透视(四)作业具体内容设计1.单元作业设计的学情分析本单元以“夏商周时期”为主题,让学生了解早期国家的更替,以及社会的变革。
人文科学
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2、人人类;3、自然科学;4孕育奠基生成展期拓展反思;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6、阶级社会;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14、分层抽样整群抽样15、观察法。
三、选择题:1、C2、A3、C4、B5、B6、D7、B8、A9、D 10、B四、简答题: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1、参考观点:(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考参考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 一般被说成是”人文学”, 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 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 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 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 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孕育奠基生成展期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三、选择题:1、 C2、 A3、 C4、 B5、 D6、 D7、B 8、 A 9、 D 10、 B。
四、简答题:1、答: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 ( 1) 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 ( 2) 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 ( 3) 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 ( 4) 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 ( 1) 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 ( 2) 具有一定的民族性; ( 3) 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 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 ( 1) 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 2)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 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 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 ( 3) 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 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下载可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2)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
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的。
2.定量研究:就是对事物的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
量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共同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3.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热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4.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5.人学:是对人自身的反思,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综合性学科。
二、填空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
2.科学认识活动中,研究者的理性有(消极)和(积极)之分。
3.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与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定性研究的失当,往往会导致(定量分析)的失效。
4.理性的直觉有三个特性,一是(非逻辑性),二是(综合性),三是(自觉性)。
5.常见的几种抽样方法是:(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分层抽样、整体抽样和多极抽样)方法。
6.实地方法包括以下研究方法:((观察)参与观察)、((无结构访谈)直接观察)、((集体访谈)非参与观察)。
7.文献情报法通常意味着三类不同的研究:内容分析、(统计资料分析)以及(历史——比较分析)。
8.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变化最大(发展最快)、(争斗最烈)、(震荡最多)的一个世纪。
9.20世纪世界格局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和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10.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国开作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国开作业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领域,深受国开学子们的关注与研究。
本文旨在探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概念及其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
更进一步的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如何在国开作业中运用这些知识。
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概念人文社会科学,顾名思义,是研究人类社会、人类行为和人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体系。
它包括了历史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旨在揭示人类社会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二、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1.历史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可以让我们了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
在国开作业中,历史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为国开作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2.哲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哲学是对人类思维和存在的探索和研究。
在国开作业中,哲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子们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哲学的思辨和思考能力,可以提升学子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国开作业任务。
3.社会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的结构、制度和变迁。
在国开作业中,社会学的应用可以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通过社会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分析社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为国开作业的完成提供参考。
4.心理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在国开作业中,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开作业中的挑战和困难。
5.经济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经济学研究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在国开作业中,经济学的应用可以帮助学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经济问题。
通过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评估国开作业中的资源分配和效益,为作业的完成提供有力支持。
三、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开作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答案.do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作业1 一、名词解释:见《学习指导书》P20.名词解释1—3一.填空题: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建设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自觉性14.简单随机抽样多级抽样15.观察无结构访谈集体访谈二.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三.简答题。
见《学习指导》1.P24简答题12.P11—12 1—33.P37简答题3五.论述题:见《学习指导》1.P52论述题12.P13—15(一)—(三)作业2 一、名词解释:见《学习指导》书P74 1、2 P118 1一.填空题:1.战争与革命对抗与对话和平与发展 2.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技术 3.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社会革命学术建设 4.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科学主义人文主义 6.全面真实必然7.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演变与发展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8.索绪尔所指9.乔姆斯基语言能力10.马氏文通马建忠二.选择题:1—5:ACBDC 6—10:CBBCD三.简答题:见《学习指导》书P58、59(一)(二)(三)四.论述题:见《学习指导》书P78 论述题1、3作业3 一、名词解释:1见课本P2592.见课本259 3.见《指导书》P159 2二.填空题:1.行为格式塔精神分析巴普洛夫 2.认识情绪 3.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4.资本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 5.经济自由学国家干预主义 6.迪尔凯姆实证主义韦伯理解7.历史法学部门法学法理学制定解释8.科学的自身发展9.整体综合化全面社会化10.数学计算机三.选择题:1—5:CADAB 6—10:BAACD四.简答题:见《学习指导》书1.P142(2) 2.P142(4) 3.P122(2)五.论述题:见《学习指导》1.P122(1) 2.P162(1)作业4 一、名词解释:见《学习指导》1.P171 2.P183 3.P183一.填空题:1.夸美纽斯近代教育学 2.改变学校教育重心更新教育内容筹建终身教育体系 3.陶行知 4.科学主义评价 5.体制增长方式质量效益 6.生理心理精神文化7.综合性效益滞后8.实事求是为我所用9.教育价值观10.情感和意志心理教师心理11.社会性质社会功能12.35 首位13.非政治政治人14.学校内部和外部依法治教15.教育和文化文化二.选择题:1—5:ACDAD 6—10:BBDA(7无)三.简答题:见《学习指导》书 1.P176(1) 2.P189(2) 3.189(3)四.论述题:见《学习指导》书1.P176(1) 2.P190(1)综合练习(第一至五章)一.名词解释:见《指导书》1.P20(1) 2.P20 3.P98(5)二.单项选择:1—5:ACDDC 6—10:BCBCB三.简答题:见《学习指导》1.P11—12(1)(2)(3) 2.P101(4) 3.P101(5)四.论述题:见《学习指导》P78(3)综合练习(第六至十章)一、名词解释:1.见课本P259 2.见《学习指导》P106 3.见《学习指导》P171 一.单项选择:1—5:AACAD 6—10:ABABC二.简答题:1.见课本P221—223 变革之一至四 2.见课本P209—211 一是…二是…三是…3.见课本P259 三.论述题:见《学习指导》P122(3)。
国开人文科学第二次作业
国开人文科学第二次作业一、引言本文是国开人文科学第二次作业的报告。
本次作业主要围绕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讨论,并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下是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其中一种方法的深入探讨。
二、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概述人文科学是一门涉及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等人文领域的学科。
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历史比较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1. 文献研究文献研究是人文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和数据,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文献研究可以是对已有的著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也可以是对历史文献进行重要事件的考证和解读等。
文献研究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可以通过对多个文献的对比,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2.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一种通过对具体情境进行观察和收集信息的方法。
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实地调查常包括采访、问卷调查等方式。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者可以直接接触到研究对象,了解其真实情况和观点。
实地调查在人文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调查。
3. 历史比较历史比较是人文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可以揭示出共性、差异和变化。
历史比较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原因和影响,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三、深入探讨:文献研究方法在众多的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中,本文将对文献研究方法进行深入探讨。
文献研究作为人文科学研究中最为基础的方法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 文献研究方法的定义和特点文献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评述相关文献资料,以了解特定研究领域的知识和问题的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具有如下特点:•系统性:文献研究需要研究者对大量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和整理,保持研究的全局性和连贯性。
•综合性:文献研究常常需要对多个文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人文社会科学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有互相对立的两部分:一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
由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2、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
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6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7、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和社会决策功能和咨询功能8、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期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9、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个层次内容的物质载体第三个层次是指各种制度、风俗10、现代咨询以周密调查和严格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的11、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包括: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12、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模糊性所以定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河南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作业练习2-98分
河南开放大学《社会学概论》作业练习2-98分
题1:组织的非正式结构的正功能是富有成效地完成组织目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题2: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发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将中国社会划分为10个阶层,其中,排在最后的两个阶层是()。
A.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B.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C.办事人员阶层
D.农业劳动者阶层
正确答案:AD
题3:组织变迁的内部动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组织成员的心理变化
B.组织职能的转变
C.组织结构的改变
D.组织目标的改变
正确答案:ABCD
题4:以下属于后发内生型的国家是()。
A.日本
B.中国
C.德国
D.俄国
正确答案:C。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二、文学的特征
三、文学的分类
四、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概观
五、中国文学历史发展中的优秀传统
六、《离骚》的文学创新
【作业与思考】
1、文学的本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2、谈谈你对屈原作品的理解和看法。
第七章 史学的历史发展和司马迁的《史记》
【目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西史学的历史发展概观;理解史学的性质和
小学生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小学生感知、注意、记忆、言语、智力和思维、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人际关系、品德等心理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
小学生观察力、注意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和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品德的培养方法;
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能力与技能: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与技能:
合计
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采用小组合作策略、交流与分享策略、活跃气氛的策略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上主要是讨论、启发式、探究式为主。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成绩占。
应根据教学计划指出本课程考核方式是考试或考查,并拟定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所占比例的建议。
【主要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学时)
一、宗教的起源
二、宗教的本质
三、原始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四、人为宗教的形成和特征
五、宗教的功能
六、佛教
七、基督教
八、伊斯兰教
【作业与思考】
1、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的本质是什么?
2、简述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教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十章 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篇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的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特别是人的精神生活与精神世界进行探究的学问。
2、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4、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走势的聚焦点,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5、全球问题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6、语言学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其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7、国家干预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内核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占有重要地位。
它主张扩大政府只能,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和干预,并且由国家直接从事经济活动,反对经济领域的放任自由,要求限制私人经济。
8、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内核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的应当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这种思潮主张自由市场的力量支配各种经济活动;国家的基本职能是为自由竞争提供制度与法律保障,只直接担当某些不适当市场机制进行协调的经济活动。
9、人文主义一种极度强调人和人的价值的思想态度,与科学主义相对立。
10、终身教育论终身教育论所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如何适应人的终身发展需求。
它的主要内容是:全程教育、全域教育、全民教育、全面教育。
几乎是由整体大科学体系支撑而形成和拓展的终身教育观,具有划时代意义。
11、教育传播学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共生学科,首先是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阐释教育。
12、比较教育学带有综合性的教育理论学科,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跨文化比较。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1)及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平时作业(1)一、名词解释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4.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帮助人们接触人文科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人文社会现象,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5.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建设功能深刻影响整个文化事业发展。
二、填空题1.人们把客观世界划分为互相联系又相互对立独立的两部分:以人为中心的人类社会和以自然为中心的自然界。
由此,人们对世界认识也就相应分化为两种独立的科学,即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
2.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是以人为中心的科学,同是人类的自我认识。
3.关于人的存在和发展,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未来,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同研究。
4.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奠基阶段,二是生成发展阶段,三是拓展反思阶段。
5.人文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一般具有某种阶级性。
6.人类社会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产生的源泉和动力。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实践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
7.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是指人文社会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功效、作用。
8.人文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决策两个方面。
9.教材将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社会功能分为认识功能、思想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以及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决策功能、咨询功能。
10.一般人所说的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和开化的程度,它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从人类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一起构成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两项基本内容。
11.有人指出,狭义的文化包括了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是指各种思想、意识、观念等;第二个层次是指表现第一层次内容的物资载体;第三层次是指各种制定风俗。
秋季形成性考核要求(专科)
关于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放教育专科各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要求的通知专科各专业学员:课程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是课程总成绩(综合成绩)的一部分,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学员不得参加终结性考试(期末考试),课程总成绩(综合成绩)无效,记录0分。
因此请学员务必认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本学期纸质作业请在2018年11月10日之前上交到教务处(进修校2号楼303室),网上作业请按照“中央电大或福建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发布的各次任务(作业)结束时间前完成。
各专业课程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具体要求如下:1、2018年春季学前教育专业:(1)《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完成《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2)《闽文化概论》课程完成《闽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3)《幼儿文学》课程完成“福建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平台作业(网上作业)2、2018年春季会计学专业:(1)《职业技能实训(一)》课程完成配书光盘作业(上学期未完成的本学期继续完成)3、2018年春季行政管理专业:(1)《公民权利与义务》课程完成“福建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平台作业(网上作业)(2)《实用法律基础》课程完成《实用法律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4、2018年秋季学前教育专业:(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完成《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完成《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3)《学前教育学》课程完成《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4)《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完成《学前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5)《闽文化概论》课程完成《闽文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6)《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完成“福建电大形成性考核系统”()平台作业(网上作业)(7)《职业技能实训(一)》课程完成配书光盘作业。
5、2018年秋秋行政管理专业:(1)《政治学原理》课程完成《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2)《监督学》课程完成《监督学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3)《行政组织学》课程完成《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4)《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5)《社会学概论》课程完成《社会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6)《社区工作专题讲座》课程完成《社区工作专题讲座形成性考核册》(纸质作业)(7)《职业技能实训(一)》课程完成配书光盘作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集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3、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内部结构、功能和发展,揭示语言本质及存在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它经历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
二、填空题:
1、20世纪世界格局的首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世界格局第二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对抗与对话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动前后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2、20世纪自然科学的综合化有三种表现:一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技术各领域内部的综合,二是自然科学各学科之间、技术各领域之间的综合,三是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综合。
3、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社会革命与学术建设之间的复杂联接和冲突,以及这三个序列之间的复杂的关联与撞击,是现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在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世界版图上有着某种特别的位置和色调。
4、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出现了一个日益清晰的聚焦点,人、人的解放和发展。
5、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两大思潮一是科学主义思潮,或者叫做时政主义思潮,二是人本主义思潮,或者叫做非理性主义思潮。
6、历史学作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的反应和阐释,始终追求实现三大基本概念,这三大基本概念是:全面、真实、必然。
7、在文学领域中,文艺理论探讨文艺的性质、原理和批评标准等,文艺史探索文艺的演变发展,文艺批评则是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价。
8、瑞士语言家索绪尔创立了结构语言学。
他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
作为符号,语言的物质性声音叫做“能指”,语言的表意性叫做“所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同一张纸的反面和正面。
9、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拓展开始于他对“语言行为”和“语言能力”的区分,前者研究是什么样子,后者回答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10、中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是《马氏文通》,他的作者是马建忠。
三、选择题:
1、在完整的意义上,“世界格局”指的是(A国际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
2、成为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技术“起飞”的主要信号是(C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建立)
3、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B 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4、下列社会过程和现象尚不属于全球问题(D 普及义务制高等教育问题)
5、系统论的创始人是(C 贝塔朗菲)
6、世界哲学的三大发源地是(C 古代印度、中国和古希腊)
7、20世纪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海德格尔,萨特)
8、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观点的首倡者是(B 克罗齐)
9、19世纪形成高潮、特别强调文学艺术的表现功能的一种重要文艺思潮是
(C 浪漫主义)
10、语言学一历经了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现代语言学三个阶段,现代语言学的正式开端是(C结构语言学)
四、简答题:
1、20世纪推动和制约世界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有哪些?
答:20世纪推动和制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因素主要有:(1)不断深化的时代主题;(2)飞速发展的自然科学技术;(3)日益尖锐化的全球问题。
2、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哪些变革?
答:20世纪世界历史学研究出现的变革主要有:(1)“欧洲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失去其统治地位;(2)传统的“政治史”模式被打破;(3)现代历史学研究的主体性的张扬;(4)历史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更新。
3、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有哪些方面?
答:20世纪世界文艺学的突破性进展表现在:(1)对创作主体文艺思维及心理的深入开掘;(2)对文艺作品形式的重新认识;(3)对文艺接受问题的注重;(4)对文艺与社会---文化系统关系的进一步思索。
五、论述题:
1、试以管理学的发展为例,阐述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特点是:(1)社会实践与科学理念的交互作用日趋明显。
主要表现在: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依存性和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能动作用两方面。
例如:管理学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管理者和管理学家外,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的专家也纷纷介入,从各自的背景,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研究同一对象------管理过程。
从而形成了“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系统化,注重人的因素,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广泛运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统一,面向实际,注重预测,强调创新,强调组织管理集中化等,提示了人类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方法,促进了现代管理水平的提高。
(2)多科性综合性的科学体系逐步形成。
多科性是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广度的扩展和深度的拓进相联系的。
综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对外主动和自然科学联系,内部积极推进各学科交叉联结;二是与自然科学相对应,自身结构具备有机的统一。
例如:管理领域中,除了管理学外,还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数学、哲学等学科知识和相关的研究专家,共同推动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
(3)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的关注。
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都得出了一个共识是:未来是以个人素质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
例如:管理学领域中,由于行为科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人的需要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知识经济的出现等等,使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认识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信息人”的方向发展,就是充分体现了人的解放和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2、当前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
(1)教育是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深受科学文化思潮发展的直接影响。
人类科学的发展,总是沿着较低水平的综合向较为精细的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螺旋式路线分化,再由分化向较高水平的综合才有较高水平的分化。
20世纪下半叶,综合发展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自觉追求。
“打破学科孤立发展的围城”、“不要让一个专业的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理论的力量在于综合,在于协同运用”
的呼声日益强烈;研究骨干通才化;研究人员群体化;出现了文—文沟通,理—理沟通,文—理沟通,共同创造一个综合性的大科学体系的现实可能性。
当前的世界和中国,从小学到大学,都在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强调文理综合。
这正是当代人问社会科学乃至大科学综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物。
(2)教育观念和科学文化思潮,说到底,都是社会实践需求和时代精神的反映。
文理综合的教育观念和倡导综合发展的科学文化思潮,同要反映了20世纪下半叶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所谓新的社会实践的需求,就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对人的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所谓新的时代精神的召唤,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的召唤。
新的世纪,要求人类走出自然科技“指数增长”而人文精神失落的“办个人的时代”;要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结盟、交融;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改变重理轻文、重“智”轻“情”、重知识技能轻态度方法、重分析轻综合、重物质追求轻精神价值的培养“半个人”的倾向。
从这样的角度,去认识以文理综合为重要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践,与科学综合发展趋势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更为深刻地认识教学改革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