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法
对外关系法主要内容

对外关系法主要内容对外关系法主要内容1. 概述对外关系法是一门研究国际关系中各国之间相互交往的法学分支。
它涵盖了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处理国际争端和解决国际纠纷的法律原则和规则。
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主权平等原则根据国际法,各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事务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
这一原则是国际关系法的基石,对于维护国际秩序至关重要。
非干涉原则根据国际法,各个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包括使用武力、给予经济制裁、干涉内政等行为。
这一原则的遵守有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合作与共赢原则国际关系法倡导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共赢,通过互利互惠的合作,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这一原则在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国际协定与条约协商与签署国际法主要通过国际协定和条约来规范国家间的行为。
国家在协商过程中就特定问题达成共识,并最终签署协定或条约,确立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条约的效力与遵守国际协定和条约的效力取决于各国的批准和遵守。
各国应当遵守所签署的协定和条约,如果出现违反,可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
4. 国际争端与纠纷解决和平解决原则国际关系法强调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纠纷。
这包括通过谈判、调解和仲裁等方式来寻求公平和持久的解决方案,避免冲突和战争的发生。
国际法院与国际仲裁机构为了解决国际纠纷,各国可以选择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或国际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这些机构依靠国际法的规范和原则来裁决争端,并为各方提供公正和合法的解决方案。
5. 外交特权与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根据国际关系法,外交使团和外交官员享有一定的特权和豁免权。
这些权利包括豁免法律管辖、免受逮捕、免税等,以确保外交使团和外交官员能够履行其外交任务。
外交特权的限制外交特权并不是无限制的,根据国际法,外交特权的行使应当遵守宿主国的法律和国际法的规定。
外交使团和外交官员不得滥用特权,否则可能被宿主国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
中国 对外关系法

中国对外关系法中国对外关系法是指规范和管理中国与外国或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法律体系。
这些法律旨在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国家尊严,促进与外国的友好合作和互利共赢。
中国对外关系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
从那时起,中国通过签订双边和多边协议,与其他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国对外关系法源于国际法和中国宪法。
它涉及许多领域,包括外交、领土与边界、国际条约、领事关系、外国投资、贸易和海洋法等。
中国对外关系法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
这五项原则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保护各国的独立和尊严。
中国对外关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交法。
外交法规定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和维护外交关系的程序和要求。
它包括规定外交代表团的地位、外交特权与豁免、领事保护和领事机构、外交文书、外交通信保密等内容。
外交法还规定了外交关系的终止和解决外交争端的机制。
中国对外关系法涉及到领土与边界问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面积广阔,领土边界复杂。
中国对外关系法明确规定,中国的领土及其海洋权益是不可侵犯的,任何外国或组织都不得侵犯中国的领土完整。
中国通过与邻国进行谈判和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对外关系法还涉及国际条约的签署和执行。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承担国际义务,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准则。
中国的对外关系法要求中国政府依法签署和履行国际条约,并与各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
外国投资和贸易是中国对外关系法的重要方面。
中国大力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对外关系法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益,促进公平竞争和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
另外,海洋法也是中国对外关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辽阔的海洋领土和资源,维护海洋权益对中国至关重要。
中国对外关系法确立海洋领土的原则和标准,保护和管理中国的海洋权益,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和国内法规规范海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简介摘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背景和意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主要内容3.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实施和影响正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背景和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是我国关于对外关系的一部基础性法律,它规定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目标和任务,明确了国家在对外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为我国处理国际事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制定一部对外关系法,规范和引导我国的对外交往,已成为我国对外工作的迫切需要。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共分为八章,包括总则、基本原则、外交事务、经济事务、文化事务、领事关系、国际组织和条约。
1.总则: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等基本内容。
2.基本原则:明确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
3.外交事务:规定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程序和外交代表的法律地位等。
4.经济事务:规定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
5.文化事务:规定了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
6.领事关系:规定了领事关系的基本原则、领事职责和领事特权等。
7.国际组织:规定了我国参加国际组织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
8.条约:规定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签订条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实施和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为我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指导,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有利于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国际法 第七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5)其他特权。
13、外交官特权与豁免:
1)外交官的人身和财产不得侵犯。
2)司法管辖的豁免。
3)行动及旅行的自由。
4)面纳税、关税与海关的检查。
14、使馆其他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1)外交官的家属。
2)行政技术人员的家属。
3)服务人员。
国际法 第七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概说
1、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及领事关系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
2、 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以相互的外交活动为基础。
3、 领事关系是指一国根据与他国达成的协议,相互在对方一定地区设立领事馆。执行诸如护侨、商业和航务等领事职务而形成的国家间的关系。
4、 领事馆的人员和使馆的一样,不论领馆的等级如何,领事馆的人员编制都是想同的,也分为领事官员、行政技术人员、服务人员三类。
5、 领事特权与豁免
领事馆特权与豁免
1) 领馆馆舍不可侵犯。领馆只享有“有限制的不可侵犯权”其所受到的保护水平无疑较使馆为低。
2) 其他方面的特权与豁免。领馆在档案文件、通讯自由、免税、使用国旗国徽等方面所享有的特权豁免水平,仍与使馆大体相当。
4)私人仆役。
15、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享有
1)时间范围,享有豁免权的时间范围,从使馆人员进入接受国领土前往就任时起算,如果使馆人员在接受国内,则从其委任通知到达接受国外交部时起算。而特权豁免的终止时间,是该使馆人员在结束职务离境之时,或者离境指合理期间终了之时。
2)在第三国的地位,外交官在前往所就任或返回国时,有可能进过第三国。第三国若增发给所需的护照签证,就应给与外交官以不可侵犯权,确保其享有过境或返回所必须的其他特权与豁免。外交官的同户家属与其同性,或者单独旅行前往聚会或返回其本国时,第三国也应给予同样的特权豁免。至于使馆的其他人员,如行政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第三国只需让他们过境,而不必给予不可侵犯权和豁免权。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 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些学生占领美国驻 1979年11月 伊朗大使馆,扣留美国使馆人员做为人质, 伊朗大使馆,扣留美国使馆人员做为人质,要求美国把正 在纽约医治癌症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引渡回国受审。 在纽约医治癌症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引渡回国受审。5月, 伊朗宗教领袖发表谈话,表示支持学生的行动。 伊朗宗教领袖发表谈话,表示支持学生的行动。7日,他 又拒绝了美国两名特使前来就释放人质问题的会谈。 又拒绝了美国两名特使前来就释放人质问题的会谈。从此 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 两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危机。许多国家和一些国际组织出 面从中调停,未发生多少效果。 面从中调停,未发生多少效果。
一、外交关系、外交机关 外交关系、 和外交关系法的渊源
• (二)外交代表机关 1.临时外交代表机关 政治性特别使团 礼节性特别使团 2.常驻外交代表机关 • 三、外交关系法 • 是关于外交机关及其人员在外交往来中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别是关于国家的派出外交机关及其人员的派遣和接受 以及这些机关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的国际法规范。 • 二战前主要是习惯法。战后,国际社会缔结了一系列的 外交关系法条约: •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961年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 1969年《特别使团公约》、 1969年 特别使团公约》 • 1973年《关于防止和惩治侵犯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 1973年 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 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等。
• • • • • • •
三、使馆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及根据 • (一)概念: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在接受国所享有的 概念: 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 • (二)根据,三个观点: 根据, 1.治外法权说 2.代表性说 3.职务需要说 •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序言:“确认此等特权和豁免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序言: 之目的不在于给予个人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 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 如果接受国有权扣留或拘禁外国使节、搜查其住宅、检 查其通信、扣押其档案,使节们根本不可能完成使命。
第九章外交关系法

服务人员也称事务职员。包括汽车司机、厨师、
此外,《公约》中还列有一种“私人仆役”, 是指上述各类使馆人员的私人服务员,如保姆。 私人服务员不属于派遣国的工作人员,也不属 于派遣国雇用的人员,不在使馆人员编制之内。
•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国与国 之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 之。”至于协议采取什么形式,则由有关国家 决定。过去往往缔结条约,近来多用换文 (exchange of notes)或双方发表联合公报 (joint communique) • 一个国家同哪些国家、经过什么程序、按照什 么条件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属于该国自 由裁夺的事项。
第九章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外交机关体系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和根据 使馆及外交人员的特权和豁免 领事制度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概述
一、外交与外交关系 广义的外交关系,是指国家之间为了实现 各自的对外政策,通过互设常驻使馆、派 遣或接受特别使团、国家领导人访问、举 行国际会议、参加国际组织等方式进行交 往所形成的关系。 狭义的外交关系,是指国家在对方领土内 互设使馆并通过它们进行交往的关系。 外交关系法主要是调整国家之间外交关系
携带国书赴任
外交代表的人选经接受国同意后,派遣国就可以 正式任命,并使其携带国书赴任。馆长到达接受 国首都后,应立即拜会外交部长,商定递交国书 事宜。 国书(credential)是一国元首发给接受国国家元首 用以证明大使或公使身份的正式文书。其中写明 馆长的姓名和等级,并请接受国元首予以信任等。 国书由派遣国元首签署,由外交部长副署。由大使 或公使向接受国元首递交。 代办级使节是由一国外交部向接受国外交部派遣 的,其委任书由派遣国外交部长向接受国外交部长
第八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
(一)含义 外交特权和豁免是指为了外交代表机关及其 工作人员作为派遣国的代表能独立、有效地 执行职务,外交代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接 受国所享有的特殊权利和优惠待遇的总称。
第一节 外交关系法
(二)理论依据
1、治外法权说:根据这种观点,使馆被看作是派遣 国领土的延伸,因而外交官虽然在接受国领土上,但在 法律上被视为在本国领土上,所以不接受接受国的管辖。 2、代表性说:此观点认为外交官或使馆是派遣国及 其国家元首的代表。 3、职务需要说:此观点认为为了使外交使节不受干 扰和独立地执行职务,应当在必要的范围内予以其外交 特权和豁免,以便使馆和外交官可以自由地代表本国进 行谈判,自由地同本国政府联系。 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兼采代表性说和职务需 要说,“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能有效执行职务”。
Hale Waihona Puke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案第二节 领事关系法
五、领事特权与豁免
(一)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1、设立馆舍 2、领馆馆舍在一定程度内不受侵犯 3、领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 4、为公务目的的通讯自由 5、免纳捐税、关税 6、使用国旗、国徽 7、与派遣国国民通讯联系
第二节 领事关系法
(二)领馆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1、一定限度的人身不得侵犯 2、管辖的豁免 3、领馆人员行动和旅行自由 4、免纳捐税、关税和行李免受查验 5、其他
1992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当局以涉嫌谋杀罪逮 捕了一名巴拉圭国民布里尔德,并判处死刑, 定于1998年4月14日执行。有关法院以国内法中 的“程序缺失”为由否决了布里尔德的上诉、 申请人身保护令等多种措施。此间,美国弗吉 尼亚州当局既未告知其依据《维也纳领事关系 公约》享有的权利,也没有将此事通知巴拉圭 驻美国领馆,以致巴拉圭1996年才从自己的消 息来源获知此事。1998年4月3日,巴拉圭以违 反《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为由,向国际法院 对美国起诉。美国在案件进程中承认自己的确 违反了《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所规定的义务, 并对此道歉。但由于美国于1998年4月14日对布 里尔德执行了死刑,巴拉圭决定不再继续诉讼, 本案未能进入实质审理阶段。 返回
第八章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二)外交特权与豁免
由于使馆是国家的外交代表机关,馆长及其他外交官 代表国家行使外交职权,并且为了保证他们能正常执行 职务,所以使馆及外交人员应享有一定的外交特权与豁 免,使馆的其他人员也享有一些特权与豁免。我们主要 应掌握使馆及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1.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的内容有:①使馆馆舍及其财产不 可侵犯;②使馆的档案文件不可侵犯;③使馆有通讯自 由;④使馆馆舍、使馆办公所收的费用免纳接受国的直 接税。使馆的办公用品免纳关税。⑤使馆人员有行动自 由和旅行自由。
(一)使馆制度
1.使馆人员及其派遣与接受 使馆是根据国家间的协议建立的,一国派驻别国的常 驻外交代表机关。它的人员有馆长和其他职员,馆长是 全权外交代表并领导使馆的工作。它有三个等级:大使、 公使和代办。国家现在基本上都设大使级馆长。与每个 馆长等级相应的使馆名称为大使馆、公使馆和代办处。 使馆中馆长以外的职员有外交人员,包括参赞、秘书、 武官和随员,行政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使馆人员的派 遣和接受只涉及馆长和武官。馆长的派遣通常有两个程 序,一是派遣国将其拟派的馆长人选通知接受国以征得 其同意。二是得到接受国同意后就可以派遣,使馆馆长 到达接受国要递交国书。
二、领事关系法
领事关系法是调整国家间领事关系的原则、规 则和制度。编纂领事关系法的主要条约是1963年 《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关系法涉及的主 要内容是一般领事制度及领事特权与豁免。 (一)领事制度 1.领事的概念和类别 领事是根据国家间的协议,一国派往别一国特 定地区或城市执行领事职务的官员,他们是职业 领事。此外还有从所在地聘任的名誉领事。领事 办公的处所称领事馆、有总领事馆、领事馆、副 令馆和领事代理处。
(三)使馆和外交代表的义务使馆和外交代表在接受国享有特权与豁 免,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主要有五 项:①尊重接受国的法律规章;②不干涉 接受国的内政;③不得将使馆馆舍用于与 使馆职务不相符合的用途;④与接受国洽 谈业务,一律应与该国的外交部或经商定 的部门进行,不得与其他部门联系公务; ⑤外交代表不应为私人利益从事商业或专 业活动。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二、领事关系与领事关系法
(一)领事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的协议,派往他国 某一城市或地区执行领事职务,以保护派遣国及 其公民和法人在当地合法权益的代表。
(二)领事关系则是指国家之间在互相设立常驻 领事代表机关、派遣和接受领事以及领事在执行 职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国际关系。
2. 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 外交人员在接受国享有民事和行政管辖的豁免。
3. 作证义务的免除。 4. 管辖豁免与执行豁免的放弃。 (四)免纳捐税、关税
四、外交特权与豁免的适用范围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适用的人员范围 1. 使馆馆长和外交职员享有全部的外交特权与豁
免。 2. 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户口的家属,若非接受国
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一)外交人员人身不受侵犯 (二)寓所、文书、信件和财产不受侵犯 (三)管辖豁免 1. 刑事管辖豁免。 外交人员的刑事管辖豁免没有例外,但接受国
对犯罪的外交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 措施,包括要求其派遣国放弃他的豁免权,以便 对他进行审判,或者宣布他为不受欢迎的人。
(三)领事关系法是调整国家之间领事关系的原 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是规范国家从事 领事活动的行为准则。
返回
第二节 外交机关制度
一、外交机关的种类
外交机关是指代表国家制定和执行外交政策, 从事具体外交活动的机构和人员的总称。国家外 交机关可以分为国内外交机关和国外外交机关两 类。国内的外交机关包括以下三类:
(六)外交代表职务的开始和终止 1. 外交代表(即使馆馆长)根据接受国统一适用的
惯例,在递交国书或向接受国外交部门或另经商 定的其他部门通知到达并递交国书正式副本以后, 即可视为已在接受国内开始执行职务。
第十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六)使馆人员职务的开始与终止
(一)开始 使馆馆长在呈递国书后或者向接受国外交部通知到 达并将所奉国书正式副本递交后,即视为已在接受 国内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 (二)终止 1、任期届满: 2、派遣国召回 3、接受国要求召回 4、两国中止或断绝外交关系 5、国家或政府发生革命
三、特别使团
特别使团是指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派往他国或 国际组织执行特定任务的临时性使团。 特别使团的派遣应通过外交或其他途径,事先取得 接受国的同意。 特别使团应由派遣国的一名或几名代表组成,派遣 国可以从其中指定一人为团长。特别使团也可以包 括外交人员、行政和技术人员在内。 特别使团的职能应由派遣国与接受国双方同意而予 以决定。
四、特别使团及其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与使馆及其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大体相同, 某些方面有所区别: 1、房舍不可侵犯受到一定限制 2、在交通工具上使用国旗和国徽的权利仅限 于“用于公务” 3、在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的例外方面,增加 了一类诉讼
五、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对接受国 的义务
1、尊重接受国的法律规章
(二)领事关系与外交关系的联系与 区别 联系
1、二者同属国家对外关系的范畴,两国同意
建立外交关系,同时意味着同意建立领事关 系; 2、外交代表和领事同属外交人员组织系统, 由外交部领导; 3、外交代表可以同时执行领事职务,而在两 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场合,领事经授权也可兼 办某些外交事务。
(一)外交关系和使馆的建立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第2条规定,“国与国
之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之建立,以协议为 之。” 过去往往缔结条约,近来多用换文或双方发 表联合公报等形式。
(二)使馆的职务
1、代表。在接受国中代表派遣国。 2、保护。在国际法许可的限度内在接受国内保护 派遣国国家及其国民的利益。 3、谈判。为解决派遣国与接受国之间发生的问题, 代表本国政府与接受国政府进行交涉谈判。 4、调查和报告。通过合法的方法,掌握接受国的 国内情势及发展情况,并报告派遣国政府。 5、促进 。促进派谴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并加强两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合 作关系。
中国外交关系法

中国外交关系法中国外交关系法是指中国政府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用于管理和规范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大国,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外交关系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关系法遵循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既体现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规范。
首先,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其次,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独立、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些原则成为了中国外交的基石,也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中国外交关系法还强调了国际法的适用和尊重,同时也呼吁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二、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基本内容中国外交关系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了对外交使团的组织和管理、对外交官的权益保护、对外交特权和豁免的规定等。
首先,中国外交关系法规定了外交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中国设有驻外使、领馆,并派遣外交官员代表国家参与国际事务。
这些机构和人员的设置和管理,都遵循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以保证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中国外交关系法还保障了外交官员的权益。
外交官员享有特权和豁免,包括免于扣留和逮捕、免于司法管辖等。
这些特权和豁免的设定,有助于保护外交官员的安全和尊严,同时也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三、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实施和意义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实施需要依靠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外交部作为主管外交事务的部门,负责协调和监督外交关系法的执行。
同时,外交部还负责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沟通和协商,以促进友好合作和共同发展。
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国家的利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解决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外交关系法的实施,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国际法(外交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二)区别 1、使馆全面代表派遣国与接受国政府进行外交 往来;领馆通常只就护侨、商业和航务等领事 职务范围内的事务与所在国的地方当局交往。 2、使馆在接受国全面代表其本国,活动范围是 接受国全境;而领馆在接受国特定地区代表其 本国,活动范围一般限于有关的领事辖区。 3、外交特权与豁免大于领事特权与豁免。
第二节 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
(三)使馆人员的类别 1.使馆馆长。2.外交职员。3.行政和技术职 员。4.事务职员。 (四)使馆馆长的等级 分为大使(教廷大使)、公使和代办。 临时代办与代办的区别。
第二节 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
(五)使馆人员的派遣与接受 1、使馆馆长的选派 须获得接受国同意。接受国无须向派遣国说明不予同意 之理由。 2、使馆职员的选派 武官须获得接受国同意。其他职员原则上可自由选派。 3、不受欢迎的人(外交职员)与不能接受的人(其他职 员) 4、派遣国书(国家元首签署)与委任书(外交部长签署)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3)事务职员。事务职员在其执行公务时的 行为享受豁免,受雇酬金免纳捐税等。 (4)私人仆役。私人仆役如果不是接受国 国民,而且不在该国永久居留,其受雇 所得免纳捐税。其他方面只能在接受国 许可范围内享受特权与豁免。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开始与终止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开始。凡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的人员,自其进入接受国国境前往就任之时起 享有此项特权与豁免。如果人员已在接受国国 境内,自其委派通知接受国外交部或另经商定 的其他部之时开始享有。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终止。享有特权与豁免人员职 务终止了,这种特权与豁免通常于该员离境之 时或听任其离境之合理期间终了之时停止。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二)使馆其他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不同类别的人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有差 别。 (1)外交人员的家属。与外交人员构成同一 户口的家属,如果不是接受国国民,应 享有全部外交特权与豁免。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一)外交关系和使馆的建立
→ 国家之间的协议
(二)使馆的职务 (三)使馆人员的类别 (四)使馆馆长的等级 (五)使馆人员的派遣和接受
→使馆馆长 、陆、海、空军武官的派遣, 需事先征求接受国同意
→其他使馆职员,派遣国可自由派遣 → 接受国宣告不受欢迎或不能接受的人员
(六)使馆人员职务的终止
(1)代表派遣国。 (2)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之利益。 (3)与接受国办理交涉。 (4)调查和报告。 (5)促进和发展派遣国与接受国 之间的友好关系。
(一)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二)使馆其他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 区分接受国国民与非国民
(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开始与终止
→ 一般始自就任时,终于离任时
(四)使馆人员在第三国的地位
→不可侵犯权和相应的豁免
1. 人身不可侵犯
→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或拘禁 → 受特别尊重和保护
2. 寓所、文书、信件、财产不 可侵犯
→ 与使馆及其人员的大体相同
五、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对接受国 的义务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 条例
理 论 依 据
法根 律据
治外法权说 代表性说 职务需要说
特权与豁免之目的不在于给予个人 以利益而在于确保代表国家之使馆 能有效执行职务
1. 使馆馆舍不得侵犯 2. 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得侵犯 3. 通讯自由 4. 行动及旅行自由 5. 免纳捐税、关税 6. 使用国旗和国微
2. 管辖豁免
→ 两类民事诉讼不能免除管辖
3. 作证义务的免除
→ 除法定情形外,领馆人员得被请 在司法或行政程序中到场作证
4. 免除捐税、关税和免受查验 5. 其他特权与豁免
第五节 保护外交人员安全的法 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全文内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全文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全文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法旨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任务,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第二章外交关系•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外交活动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原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第三章外交任务•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任务是维护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第四章外交手段•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可以采用外交手段、经济手段、军事手段等相关手段,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第五章外交机构•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外交机构,包括外交部、驻外使领馆等,负责处理国家的外交事务。
第六章对外合作与交往•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与交往,推动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同时,也要遵守国际法律法规,履行国际义务。
第七章对外援助与援助接受•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际间的友好关系和互助原则,向有需要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援助,并接受国际援助。
第八章外交特权与豁免•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际惯例和相互利益原则,为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和外国官员等提供相应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第九章对外条约与协议•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家的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和履行对外条约与协议。
第十章外交信息与公开•第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国家的需要和法律规定,及时发布有关对外关系的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
第十一章法律责任与追溯•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违反外交法律与国际义务的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附则•第十二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律知识:外交法的条例和限制

法律知识:外交法的条例和限制外交法是规范国家间外交关系的重要法律框架,在国际社会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外交法包括了各种条例和限制,目的在于保障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
本文将针对外交法的条例和限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外交法的条例1.外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建立外交关系是国家间相互认可的重要标志,建立和维护外交关系有着具体的规定。
根据国际法和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国家或政府团体与其他国家或政府团体建立外交关系必须尊重彼此的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以及互利合作等原则。
2.外交使节和外交官员的权利和义务外交使节和外交官员是国家代表团体的代表,他们在履行外交使命时,具有一定的豁免权,并享有特别的待遇。
同时,他们也必须遵守国际法和驻在国家的法律,不能干涉驻在国的内政。
3.干涉他国内政的禁止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中的基本原则,任何国家或政府团体都不得干涉他国的内政。
如此规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不代表着国家或政府团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对他国的人权状况和政治状况进行关注和表态,只要采取了适当的方式和手段即可。
4.外交豁免权外交豁免权是外交官员的一种特权,他们可以在驻在国家享有一定的法律豁免权,以便他们顺利地履行使命。
外交官员和外交使节享有豁免刑事和民事诉讼的权利,也不受地方的海关检查和税务检查等。
二、外交法的限制1.不得侵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国际法规定,任何国家或政府团体都不能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或领土完整。
这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原则,任何违反这一原则的行径都是不得容忍的。
2.不得侵犯其他国家的民主和人权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政府团体都应该尊重其他国家的社会与政治体制。
国际社会不得侵犯他国的民主和人权,不能有意造成其他国家的社会动荡与内乱。
国际社会鼓励各国扩大民主权利,实现人权的协调发展,并为规范各国在这方面的行为制定了一系列准则和标准。
3.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间谍活动国际法规定,任何国家或政府团体都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间谍活动。
外交学中的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

外交学中的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在外交学领域中,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外交法是指国家之间在外交活动中采取的规则和原则,而国际法规制则是指国际社会在处理国际关系和争端时所遵循的法律框架和规范。
本文将对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进行论述和探讨。
一、外交法的概述外交法是指规范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一系列法律原则和规定。
它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外交特权和豁免、国际条约等方面内容。
外交法的核心原则是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国际关系的非武力解决。
这些原则是维护国家尊严和国际和平的基石,确保国际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外交法的重要性在于为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法律框架和指导。
通过外交法的规范,国际社会可以确保国家间的交往和互动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外交法还涉及到国家间的外交特权和豁免,保障外交使团和外交人员的安全和权益。
外交法对于国际秩序的维护和国际关系的平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国际法规制的概述国际法规制是指国际社会在处理国际关系和争端时所遵循的法律框架和规范。
它主要包括国际法源、国际条约、国际法律实践和国际习惯法等内容。
国际法规制的核心原则是主权平等、互利合作、和平共处和争端和平解决。
国际法规制在国际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确保了各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通过国际条约的签署和遵守,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互信和互利合作。
同时,国际法规制也为国际争端的解决提供了法律依据和程序,维护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三、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的关系外交法是国际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二者密切相关且相辅相成。
在国际法规制的框架下,外交法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规范和原则,指导着各国在外交活动中的行为和决策。
外交法为国家间的外交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确保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互动在法治的基础上进行。
外交法与国际法规制的关系体现在各个层面。
例如,国家之间的外交活动需要依照国际法规制中的原则和规定进行,并通过国际法律实践的方式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2年9月25日毛主席与田中角荣
民间外交的思想来源
现代民间外交思想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本 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首 倡并实践。
1776年秋天,他被派往法国,以特使身份促请法国 政府支持援助美国的独立战争。
当法国政府对与美结盟采取观望态度时,他利用私 人关系,与狄德罗、伏尔泰等法国社会活动家、思 想家及著名学者进行交往,通过他们对法国政府施 加影响,收到了明显的外交效果。
外交关系法是调整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国际法 原则和规则的总称。所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 : 外交代表机关的建立和派驻程序 , 外交代表 机关的职务 , 外交代表机关及其人员的特权 与豁免等。
领事关系法是调整国家间领事关系的国际法 原则和规则的总称。其主要包括 : 领事关系 和领事馆的建立 , 领事的派遣与接受 , 领事的 职务 , 领事馆和领事的特权与豁免等。
(2) 治外法权说。此说认为 , 使馆是本国领土 的延长 , 虽在接受国领土上 , 但在法律上视 为本国领土 , 而不受接受国管辖。
(3) 职务需要说。此说以使馆和外交人员执行 职务的需要来说明特权和豁免 , 认为外交代 表之所以需要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 因为这是 保证他们正常执行职务所必需的。
系上的代表权公约》 1963 年《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 120 多个缔约国。
外交机关体系
国内外交机关 1.国内外交机关 (1) 国家元首 (2) 政府 (3) 外交部
驻外外交机关
1)驻外使馆 2)国家派驻国际组织的
常驻使团
3)外交团
第二节使馆制度
一、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和根据 为了保证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其他外
宋美龄的“夫人外交”
宋美龄在美国国会和各地的成功演讲,掀起了一股 美国民众援华的旋风。
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 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
宋美龄兼具中国古典气质和 西方优雅风度,而又带有犀 利、精明的作风,使西方人 如醉如痴、又爱又恨。罗斯 福、威尔基、史迪威、陈纳 德、魏德迈、马歇尔、麦克 阿瑟、鲁斯、霍普金斯、雷 德福,以及二次大战前后其 他美国军政首长和媒体大亨, 都对蒋夫人有着错综复杂、 莫可名状的情结。
交人员能够有效地执行正常职务和尊重所代 表的国家,各国根据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 的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和有关协议相互给予驻 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和其他外 交人员某些特殊权利和优待。
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
(1) 代表说。此说认为外交代表是君主或国家 的代表 , 根据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的原则 , 外交代表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接进行外交谈判 , 互设某种联络机构为主要特征。 (4) 国民外交关系 , 又称“民间外交” 。
民间外交
1971年4月15日,中国运动员杨瑞华和美国运动员 迪克·迈尔斯在上海比赛前握手。
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会见尼克松
1962年11月9日,廖承志和高琦达之助签署了 关于《中日长期综合贸易备忘录》
使节的赴任 :国书 、颂词、礼服 、礼车 、 仪仗队 、国歌 、酒会
“民间外交”面向社会,接触面宽,渠道多,方 式方法灵活多样。它有力地协助和支持“官方外 交”,与“官方外交”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美日两国政府里,往往由“鹰派”唱白脸,而 “鸽派”唱红脸;或由上层摇橄榄枝,下层挥大 铁棒;又或是通过一些民间渠道,将政府不便公 开宣示的外交攻击言论散布开来,以达成既定国 家利益诉求,却又不必政府承担外交责任。如此 一阴一阳,一打一哄,政府与民间相互配合,共 同为本国追求最大利益。
100美元(1988版,1996版),头像为本 杰明·富兰克林
Denis Diderot 1713
10 5 - 1784 7 30 ,
18
全代美
狄
书表学 世月德
》 主
人 物
家 ,
纪 法
日
罗 (
编,文 国
。第学 唯
一 部
家 ,
物 主
年
法 国
百 科
义 哲
月
《 百 科
全 书 派
学 家 ,
日 )
年
劳动是快活的根源--伏尔泰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1.使馆馆舍和财产不可侵犯 2.使馆档案及文件不可侵犯 3.行动和旅行自由 4.通讯自由 5.免纳捐税、关税 6.使用国旗和国徽
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人员的类别: a. 使馆馆长。 b. 外交职员 , 指具有外交官职位之使馆职员 , 包括参赞、武官、秘书和
2003年10月23日于纽约逝世,享年106岁
安娜·埃莉诺·罗 斯福是一位不同 寻常的第一夫人, 她不是以传统的 白宫女主人的形 象,而是作为杰 出的社会活动家、 政治家、外交家 和作家被载入历 史史册的。
罗斯福夫人与《世界人权宣言》
1948年12月10日 《世界人权宣言》: 全球第一次声明人 人享有与生俱来的 尊严和平等。
许多历史事实表明,别国针对中国外交此一机械 呆板作派的外交策略运作每每得手。因应此一新 时期的国际政治斗争形势,我国亟须为民间的外 交舆论及力量松绑,开展新世纪的中国民间外交, 通过密切而互补的官民合作,对一切损害我国国 家利益的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共同切实维 护我国的各类国家利益。
法国总统夫人布吕尼 出席外交晚宴居然没有穿胸衣, 引起英国与俄国媒体阵阵质疑。
二、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1.使馆馆舍和财产不可侵犯 使馆馆舍是指供使馆使用和供使馆馆长寓居之用的
建筑物或建筑物之各部分 , 以及所属之土地与其他 财产。 (1) 非经使馆馆长许可, 接受国官员不得进入使馆馆 舍。 (2)接受国负有特殊责任, 采取一切适当步骤保护使 馆馆舍免受入侵或损害, 并防止一切扰乱使馆安宁 或有损尊严之事情。 (3) 使馆馆舍及设备, 以及馆舍内其他财产与使馆交 通工具免受搜查、征用、扣押或强制执行。
国际条约
1815 年《维也纳议定书》 1818 年《亚琛议定书》 1946 年《联合国特权及 豁免公约》 1961 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 140 多个缔约国 。 1969 年《特别使团公约》 ( 于 1985 年 6 月 21 日
生效 ) 1946 年《联合国特权及 豁免公约》 1974 年《联合国专门机构特权及豁免公约》 1975年《维也纳关于国家在其对普遍性国际组织关
3 . 1943年11月随蒋介石 参加开罗会议 ,“母仪 开罗”称为开罗会议的 “第四巨头”。
《时代周刊》在文中 表示:《超级女声》 这个节目代表着一种 民主运作的模式,由 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 偶像,挑战了中国传 统的规范,在中国来 说很不容易。另外, 文中还认为李宇春所 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过 了她本身,她满不在 乎的个性、她对待比 赛的态度及双性色彩 的演出,使得她成为 中国的新偶像。
在五十年代,周总理提出我国人民外交的指导方 针是“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七十年代则改为 “官民并举,相辅相成”。
中国外交有一个传统习惯,即在与别国政府进行 外交活动时,每每在条约声明中,或政府舆论上 附加过多的“道德表述”。诸如“世世代代友好 下去”,“鲜血凝成的友谊”等等
某些阴险狡诈的国家还专门利用中国外交的这个 特点,表面附和“友谊”高调,暗中却大搞各类 “小动作”,蚕食我国的各种权益。
中国驻阿 联酋大使 馆武官滕 红大校 (右)与 武官助理 段建伟 (左)在 除夕夜联 欢会上表 演诗朗诵 《永恒的 忠诚》。
中国驻阿联酋使馆举行盛大招待会庆祝国庆60周年
三、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1.人身不可侵犯权 2. 寓所、文书、信件和财产不得侵犯 3.管辖的豁免
刑事管辖豁免 民事管辖豁免 行政管辖的豁免
蒋介石的抗日、“剿共”和 保卫台湾,处处需要美国的 助力,而宋美龄就是他获取 美国物资援助与道义支持的 最大本钱。
1943年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宋美龄
1 .1949年美国艺术家协 会颁布宋美龄当选为“全 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 且名列榜首。
2 .1943年二月十八日在 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成为 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 说的中国人,也是第二位 女性(第一位是荷兰女 王),并在美国刮起“宋 美龄旋风”。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已成为世 界各国所共同恪守的外交原则。
英国的犹太人首相
本杰明·日 – 1881年 4月19 日) 英国保守党领袖、英 国首相(1868、1874~ 1880)。他还是一个小说 家。
“没有永恒的朋友,没有 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各种随员。 参赞 , 是指馆内协助馆长办理外交事务的高级外交官 , 在未设公使的使
馆中 , 其位置仅次于馆长 , 他是馆长关于国际法和外交事务的顾问。在 馆长离职期间 , 由参赞担任临时代办 , 代理馆长。 秘书 , 秉承馆长旨意办理外交事务及文书的外交官 , 分 一、二、三等秘 书。 武官, 一国军事部门向另一国军事部门派遣的代表 , 按军种的不同分为 陆、海、空军武官。是沟通两国军事机关的关系、举行有关军事问题谈 判和观察有关军事情况的外交宫,是馆长的军事顾问。 随员 , 是使馆内办理各种事务的最低一级的外交官 , 位于秘书之后。由 外交部和其他部门派遣。 c. 行政技术职员 , 指承办使馆行政及技术事务的使馆职员 , 包括译员、 会计、无线技术员和打字员等。 d.事务职员 , 指为使馆仆役之使馆职员 , 包括司机、信使、厨师、传达 员等。
为《联合国宪章》 加上一个路线图, 保障每一个人的权 利,无论在什么地 方,永远永远!!
美国人送给斯大林的雕有斯大林和罗 斯福下棋形象的烟斗
1974年9月多哥总统埃亚德马赠送给 毛泽东的礼品——贝镶羚羊角帽。
1974年3月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赠予 毛泽东的礼物——斑马皮鼓。
二、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宋美龄的“夫人外交”:从风光无限到遭受冷 遇
“夫人外交”,是国际交往中不 可缺少的形式,但通常只是礼 仪性的。蒋介石在国际交往中, 喜欢采用“夫人外交”的形式, 打夫人宋美龄这张牌。他把礼 仪性的外交形式,变成了具有 实质性意义的外交活动。而宋 美龄利用她对西方世界的了解, 尤其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熟悉, 加上自己的知识涵养与外交天 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一个 东方女性的外交风采。然而, 她的命运是与蒋家王朝的命运 息息相关的,当蒋家王朝濒临 覆灭时,她的外交魅力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