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电影《朗读者》:读解人性的多维命题
104电影《朗读者》:读解人性的多维命题平方园(上海大学 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444)摘 要:电影《朗读者》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小说《生死朗读》,该小说由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改编为电影,并赋予其全新的想象。
相比于小说文本的含蓄内敛,影像的表达则更为直观、深刻。
本文透过爱情与背叛、真实与掩饰、角色与身份、朗读与救赎的多维命题去读解影像中映射的人性密码。
关键词:《朗读者》;爱情;救赎;人性;密码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04-03收稿日期:2017-04-17作者简介:平方园,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电影史研究。
《朗读者》作为德国著名作家哈德·施林克的小说,被翻译为多种语言而畅销全球,也是首部刊登《纽约时代》且占据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籍。
世界文学奖给予小说版本的《朗读者》这样的评价,以文学上的精打细磨同时引人入胜的形式表述了对德国历史的拷问,具有高度精神上的独立性和人性上的理解力,并将其融汇在强大的叙事中。
以上足以说明小说本身具备的影响力,以至拓宽了电影版本的受众范围。
小说和电影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比于小说,电影利用影像、镜头、视听语言巧妙地完成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朗读者》作为2009年度奥斯卡电影节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获得了美国学院奖的充分肯定,同时英国演员凯特·温莱特因出演该片被授予美国学院奖和金球奖的最高奖项。
除演员精湛的演技与出色表演外,故事的发展、人物关系的设置、以及在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下透视出的复杂人性堪称完美。
除此之外,二战、纳粹、集中营、奥斯维辛…这些词汇构成欧洲民众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记忆,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深远的历史伤痛。
影片《朗读者》再次挑拨人类内心的底线,将人性深处的伤疤与痛楚进行赤裸裸的展现,重构纳粹的残忍与罪行,抛开宏大叙事主题,巧妙借助小人物的情感表达重构不堪回首的历史,力图寻找历史与当下语境和解的平衡点,淡化战后成长起来的群体审视历史的态度。
《朗读者》的多层意蕴_文学艺术论文
《朗读者》的多层意蕴_文学艺术论文论文导读::《朗读者》是一个有着多个主题、多重意蕴的文本,通过文本细读,揭示出文本隐藏的多层意蕴,展示作品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朗读者》一、短暂而长久的爱恋文章的第Ⅰ部的重点是讲述米夏与汉娜如昙花绽放般的情感。
在对米夏和汉娜的情感表述中,很多研究者使用了不伦之恋这一词语,从传统的意义上来说,确实如此。
米夏是15岁的少年,而汉娜已是36岁的中年妇女,他们相差21年的岁月足以使汉娜做米夏的母亲文学艺术论文文学艺术论文,但摒除传统和道德上的看法,我们似乎更应该关注的是,在这段以肉欲开始,以情感升华结束的情感纠葛中,当事人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不可否认的是,米夏先是被汉娜的肉体所吸引:她的一番姿态让我的目光无法离开,离不开她的颈背;离不开她的肩膀;离不开她的胸部;离不开她的屁股;离不开她的大腿3情窦初开的少年,面对成熟强壮的中年妇女,因理性而作出的落荒而逃只是延宕了对欲望的渴求,却更进一步刺激了这种欲望。
汉娜的心知肚明与接纳的姿态,使他们开始谱写这一段由肉欲开始的爱恋。
然而,假设这一段感情仅止于此,确实是有悖人伦和道德的。
但随着他们朗读沐浴做爱并排小睡这一相处模式的形成,他们开始了灵魂上的交流,到达了灵肉上的合一。
这些场景,没有了淫荡,也没有了不洁之感。
从他们的相识、相恋,再到分别,是第一局部的内容,汉娜在米夏的心里留下了诸多难以磨灭的画面,它们从不消散,永不变色4:其中一幅是她在厨房里拉上长筒袜;另一幅是她站在澡盆前,伸出双手,手里拿着浴巾;还有一幅就是汉娜在骑自行车奔驰,裙边儿在车子带起的风中飘拂;最后,就是她站在父亲的书房里。
5从这些记忆中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交往的轨迹,而这轨迹既是真实的经历,也是米夏精神上的轨迹,那就是对汉娜的感觉与认知从肉体到灵魂。
在一步步的相处过程中,米夏也一步步的涤荡自己对汉娜的肉体欲望,看到汉娜别样的美好。
汉娜在离开米夏之前,还遗赠给了米夏一幅画面:她套一条短裤,穿一件衬衫,衣襟敞开,腰间扎紧,在对我张望过来,我却从这里读不出任何意思。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
论《朗读者》中的罪与赎作者:王诗琪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6期摘要:《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成名作,它以深刻的主题和庄重的文风而闻名世界。
文章通过把握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从基督教的角度透视文中关于罪恶与赎罪的书写。
在指出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影响及意义的同时,由表及里地展示了创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对我们研究和把握宗教、作品与人物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朗读者》宗教罪救赎《朗读者》是一本由侦探小说家写的爱情小说,它的出版不仅在德国引发了讨论热潮,而且风靡世界,成为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
它的作者本哈德·施林克运用侦探小说家独特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为读者展示了一段浪漫又神秘的爱情,随着爱情的逝去,隐藏在其背后的牵动着百万人思绪的历史被揭开了面纱。
作者曾说:“‘朗读者’的主题确实是我一直关注和思考的,它就是我这一代人的主题。
”①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朗读者》虽篇幅精简,但其主题的多义性却使其成为一本读不完、读不透的书。
本文拟通过基督教的视角,考量书中众人的罪恶与救赎,在基督教的观照下更好地剖析文本,以期推动《朗读者》一书的研究走向深入。
一、宗教审判:人性的罪责罪的问题,是基督教的核心问题,基督教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罪为中心的。
德国地处欧洲,人民长期生活在基督教的宗教环境中,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曹文轩在为《朗读者》写的序中曾提及《朗读者》具有宗教文本中庄重的文风,看似以一个爱情故事来引出历史的遗留和两代人的纠葛,但是深藏在故事背后的罪恶和挣扎却属于宗教的解释范畴,因此探索《朗读者》中的罪与赎的问题,应该充分运用基督教的宗教观来加以分析。
分析女主人公汉娜,就必定要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盲有没有罪感意识?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汉娜有工作,有人际关系,有社会生活,她并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因此她必定会产生罪感意识,文盲这一干扰因素只影响了她罪感意识的深浅。
《朗读者》读书心得
《朗读者》读书心得《朗读者》的作者施林克是大学法律系教授,同时是法律学家和法官。
小说故事曲折,构思独特,不华丽、不卖弄,笔触冷静,叙事语言纯净清澈、严谨缜密。
这使《朗读者》庄重却毫不晦涩,严肃又直指人心。
小说在朗读与倾听、诉说与沉默、罪恶与遗忘、逃避与短兵相接、激情与蓦然惊醒的故事里沉浮,演绎了一个让人无法释怀、无所适从、无能为力的故事。
作家钱定平的翻译有着非常深厚的语言功底,多处妙用诗词佳句,贴切而富有韵味。
比如米夏在多年后回忆和汉娜的灵肉际会的感受时,就用了一句李商隐《锦瑟》里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年已惘然”;还有“家乡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米夏和汉娜热恋时的情诗“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诀,各自东西不回首”。
《朗读者》从15岁的中学生米夏在家养病时偶然认识了公共汽车售票员36岁的汉娜忆起。
汉娜身上的新鲜气味迷乱了情窦初开的少年。
他们的每一次幽会,汉娜都要求米夏给她朗读一段书。
汉娜说:“朗读吧,我的小家伙。
”于是,米夏翻开书,开始朗读。
汉娜靠在床边,听得十分认真。
她有时莞尔一笑,有时提出疑问,有时就那样入迷的听着。
朗读,大约每次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对于米夏而言,他在汉娜身上发现了一个突然令自己成熟而自信的世界,而汉娜也因为有了米夏的朗读而安静且散发着柔和的光辉。
米夏朗读完了,汉娜放一浴盆热水,为他洗澡。
她往他身上抹上香皂,再撩一些水,弄出好多泡沫,给他揉搓着,然后用清水冲掉,再用毛巾擦干。
洗完澡,他们一起上床。
那是一段神出鬼没般的美好时光,汉娜按时下班,米夏按时来到这所房子。
米夏与汉娜日复一日的幽会,没有破绽。
但只要有爱情,就会有意外发生的。
一天下午,汉娜来到米夏学校的游泳池边,远远望了一眼米夏,转身就走了。
米夏当时觉出那个女人是汉娜,却又不敢确定。
米夏没有从水里跳出来,他迟疑了一下,汉娜就消逝了。
当他放学后,去那所房子找汉娜,房子空了。
《朗读者》隐喻结构中爱与罪的救赎
《朗读者》隐喻结构中爱与罪的救赎《朗读者》是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本哈德?施林克于1995年撰写的长篇小说,被戏称为“侦探笔法的爱情故事”,内容神秘而又迷茫。
书中包含着对爱与罪、人性与宗教的多重反思。
本文从这个角度入手,分析朗读者中的表层结构、隐喻结构,爱与罪的救赎三方面,剖析爱与朗读、罪与朗读、人性转换之间的关系,探析作者通过《朗读者》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含义和深刻主旨,为其他读者提供一个参考。
标签:朗读者;爱;罪;救赎1、引言本哈德?施林克是二十世纪极具盛名的法学家,小说作家。
《朗读者》创作于他一生的鼎盛时期,人到中年的作家对人性、爱与罪有了深刻的理解,欲望丛生的世事经历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朗讀者》这一作品是作者一生创作的黄金时期,将作者的半生感悟表达的淋漓尽致。
书中主要讲述了36岁的成熟女人汉娜和15岁的少年米夏相互交割的人生经历。
一次偶然相遇,二者拥有一段短暂并且享受的非常态的爱情,但在朗读、洗澡、相爱的背后,有着汉娜身为文盲的秘密、米夏恐为人知的秘密,当在法庭上再次相见时,自尊与自卑、宗教与信仰相互纠缠,米夏没有讲出汉娜文盲的事实、汉娜自愿担罪锒铛入狱,二者都有其尊严背后更为深刻的东西,即爱与罪的救赎,故事的最后,汉娜自杀于米夏接她出狱前的黎明。
下面本文对此展开了详细的叙述。
2、朗读者中的表层结构朗读者中的表层结构即为爱、罪、朗读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在作者的小说中时时刻刻牵连在一起,互相影响,难以分割,下面我们具体来分析。
2.1爱与朗读(1)从爱中看朗读,小说的开头便是以爱开始的。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描述的:还记得那是我十五岁那年的夏天,我得了红猩病。
正逢上了礼拜一下学回家,突然一阵恶心上来,我就难以忍受的在墙角恶心起来,大量的呕吐物牵扯着我的胃,我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只能用手扶着路边的墙壁,正在我疼痛难捱的时候,一位亲切的妇女挺身而出了,她扶住我无力的身子,搀着我走进了家里的院子里,并为我打来了清水洗脸,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
言说与倾听——《朗读者》对人性的多维透视
言说与倾听——《朗读者》对人性的多维透视论文关键词: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灵与肉罪与罚祈祷与救赎论文摘要:《朗读者》是当下畅销的德国小说之一,其意图传达的已非关涉某一群体的个别现象,而是值得全人类感叹的生存悖论。
小说由三个部分组成,“朗读”作为一种言说方式、叙述手法,是贯穿其间的核心线索。
作家施林克的爱情观、历史意识及对生命的思考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向读者娓娓道来。
《朗读者》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境内,15岁的米夏·伯格由于黄疸病发作邂逅了比他年长将近20岁的汉娜·施密茨太太,~段隐秘的恋情在两人中间迅速蔓延。
但某一天,汉娜突然在米夏的视线内消失了,无奈、怨恨、感伤的情绪错综交织,令米夏的灵魂久久不得平息。
两人再度会面时已是在法庭现场,汉娜由于担任纳粹集中营看守一职而受到审判,为了遮掩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对包括与之无关的一切罪行供认不讳,最终迎来了终生监禁的厄运。
在狱中,汉娜在米夏为其录制的磁带的协助下学会了阅读。
出狱当天,她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正如施林克所言,《朗读者》的题材非常德国化,是对德国历史的一次透视。
他同时指出题材又似乎太过个性化了,因为乱伦之恋备受争议。
然而,瑕不掩瑜,小说对人性发掘的尺度令人叹为观止,深沉厚重的精神扣问震撼人心。
《朗读者》,正如标题所言,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究竟谁是真正的朗读者?为什么要朗读?朗读是为了什么?仅是为了聆听,获得审美腧悦,还是有其他什么意涵?评价历史的标准是什么?绝对客观性是否存在?上述系列疑问是《朗读者》吸引读者的直接缘由,也是其风靡世界的重要原因,更是其内在张力的有效见证。
灵与肉米夏与汉娜的邂逅看似平常,是什么促使两人迅速坠人爰河?又是么维系着那股浓郁的爱情味道?面对妙龄少女,米夏为何特别迷恋成熟女性?汉娜身上的哪些特质令米夏难以忘怀?这些问题令两人本就难以捉摸的恋情蒙上了层层迷雾。
米夏坦言汉娜在厨房与过道中间换衣服的场景扰乱了其心境,对汉娜的爱慕之情就此萌生开来。
电影朗读者赏析论文
电影朗读者赏析论文电影《朗读者》赏析论文。
《朗读者》是一部由斯蒂芬·戴尔德利执导,大卫·克罗斯执导的德国电影,于2008年上映。
该片改编自德国作家贝尔纳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名年轻男孩与一名年长女性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二战后德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本文将对电影《朗读者》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主题、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
首先,电影《朗读者》主要围绕着文学、道德、爱情等主题展开。
影片以二战后的德国为背景,通过男主角迈克尔与女主角汉娜之间的情感纠葛,探讨了战后德国社会的道德困境。
汉娜是一名年长的女性,她在二战期间担任纳粹党的守卫,负责看守一批犹太人。
而迈克尔则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他在法庭上成为了汉娜的朗读者,两人之间展开了一段情感纠葛。
影片通过这段特殊的关系,探讨了个体与集体、过去与现在、责任与道德等多重主题,引发了观众对于历史、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塑造非常精彩。
汉娜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角色,她在战争期间做出了残忍的行为,却又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承受着巨大的内疚和痛苦。
她的形象既是一个罪犯,又是一个受害者,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得她成为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角色。
而迈克尔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好奇心的年轻人,他在与汉娜的相处中逐渐成熟起来,也在与她的关系中面临了道德和情感的挑战。
两位主演的精彩表演赋予了这些角色更加丰富的内在世界,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影片的情节设计也非常巧妙。
故事的开头以法庭审判的场景展开,通过迈克尔作为汉娜的朗读者这一设定,引出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逐渐了解到了汉娜的过去,以及她与迈克尔之间的情感纠葛。
影片通过不断回溯和穿插的手法,将过去和现在进行了巧妙的对比和呼应,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同时,影片还通过对文学和朗读的描绘,赋予了故事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情感共鸣,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产生共鸣和思考。
最后,影片的艺术表现手法也非常出色。
朗读者
论《朗读者》的多重主题摘要:《朗读者》是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一部关乎爱情、道德、伦理与法律的书,作者施林克以其独特的视角,庄重的文笔,用侦探的笔法写成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单纯的爱情故事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凝重的历史感,直指人性深处,拷打着战后人们的良知与道德,引发了人们对战争无尽的思考。
关键词:朗读;性与爱;罪与罚;救赎一、性与爱的主题《朗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境内, 15岁的少年米夏.伯格由于黄疸病的发作在路边偶遇了36岁的汉娜.施密茨,而后两人开始了一段秘密的恋情,米夏每次放学后都偷偷地跑去与汉娜约会,他给她朗读《荷马史诗》、《奥德赛》,她静静地聆听,正当两人的爱情伴随着朗读与情欲发展时,汉娜却突然不告而别。
无奈、怨恨、感伤的情绪错综交织, 令米夏的灵魂久久不得平息。
七年后,两人相遇于法庭,这时,米夏已经是法学系参加法庭实习的一名大学生,而汉娜则成了受审的纳粹集中营女看守。
不得否认,米夏与汉娜之间真爱过,也许在世人的眼里,他们之间的爱情只是一段不伦之恋。
以汉娜的年龄足以担任米夏的母亲,然而,正是这一对年龄相差21岁的妇女与少年坠入了爱河,他们沉浸在狂热的爱情之中。
当米夏看见汉娜把“袜子卷过小腿肚,卷过膝盖,提到大腿。
他目不转睛的盯着她……”①这也许就是少年米夏眼中朦胧的爱情。
他的爱起于性,他被汉娜美丽的身体所吸引,对她有着强烈的渴望,而汉娜也无法遏制冲突内心的本能渴求,于是,他们抛开世俗的眼光,以爱的名义交融在了一起。
如果此时的米夏和汉娜还只是情欲的结合,是用欲念在朗读者生命,那么当米夏为汉娜朗读经典名作时,二者的灵魂在文学的世界里徜徉遨游时,他们的关系就完成了灵肉结合的过渡,身体与精神的交融让他们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用心灵在朗读着生命。
二、罪与罚的主题汉娜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的事实, 承认了一切罪过,米夏明白汉娜不识字,但他此时并没有揭穿汉娜是文盲的真相,也许是羞于公开他与汉娜之间曾经有过①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M].译林出版社,2006的秘密关系,也许是为了维持她最后的一点自尊心,可结果都未曾改变,汉娜最终迎来了终生监禁的命运。
影片《生死朗读》的多层故事和主题
影片《生死朗读》的多层故事和主题随着叙事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电影艺术产生很大影响,无论是电影的拍摄还是电影批评都对叙事学有所借鉴。
《朗读者》是20世纪末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小说一发表就引起轰动,其中丰富的叙事技巧更是令人称赞,导演斯蒂芬•戴德利10年后将小说搬上了大银幕。
影片运用小说的叙事方式,向我们传达了至少三个层次的故事,一个故事套着另一个故事,使电影就形成了框套式故事层次,这种故事层次传达了多重主题。
叙述者问题是叙事理论的核心问题,德国叙事学家热奈特把叙述者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
这种对叙事者的划分也是叙事方式的分类。
零聚焦是指叙事者以无所不能的眼光讲述故事。
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深入到人物内心,更可以随意作主观评价,是一种宏观的全景式叙述。
内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叙述故事,是叙述者一个人或几个人物所感觉到的事情。
电影中白格和汉娜的叙述属于这种类型。
外聚焦是指叙述者从故事外部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仅仅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而不进入人物内心,不作主观评价。
导演向人们所呈现的画面,大多是全景式展示,很少作主观评价,相当于文学中零聚焦和外聚焦的故事叙事方式。
一、框套式结构的内部层面——汉娜讲述的故事影片中汉娜讲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采用了内聚焦的叙事模式。
镜头向观众展示了她在二战集中营做看守的所作所为,即汉娜自己的故事,这是故事的内部层面。
按照韦恩布斯对叙述者的划分,汉娜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不可信的叙事者与“隐含作者”的思想规范背道而驰。
显然影片导演与汉娜的观念是不同的(这里的导演相当于叙事学中所说的隐含作者)。
汉娜在集中营作看守时,让300个犹太人活活烧死。
并且问法官“如果是你该怎么办”?“如果一个同故事叙述者‘是不可靠的’,那么他关于事件、人、思想、事物或叙事世界里其他事情的讲述就会偏离隐含作者可能提供的讲述。
”汉娜是不可靠的叙述者,她始终认为,她只是按照理性行事,遵守的是第三帝国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只是没有得到别人的理解:“人家不了解我,没人晓得我本是什么人,干过些什么事。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论本哈德·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作者:殷倩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第01期[摘要]德国法学教授,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在小说《朗读者》中通过给读者展开一段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包括爱情在内的多层次的主题。
在令人震撼的爱情故事主线索下,呈现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纳粹统治的德国人对待历史的沉思和反思;探讨了爱情与罪孽,情欲与道德。
故事结局以曾经是文盲的女主人公的自尽提出了小说自身也一直在询求答案的另一个主题,那就是:在自尊与生命面前孰轻孰重?[关键词]文学德国文学教育小说小说的多重主题引言作为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无疑使德国的文学在20世纪又重新吸引了世人的注意。
这位出生在1944年的德国作家真正的职业是柏林洪堡大学法律哲学教授。
小说《朗读者》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为他获得了4项文学大奖,并一举成为首部登上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德语书籍。
这部小说语言简朴流畅,通过讲述一段忘年之恋,透视了藏在爱情背后的沉重话题:如何正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历的这段历史;战后成长起来的德国青年如何对待自己的父辈在第三帝国时期的行为;他们如何在战后一个伤痕累累的德国重新树立这个民族的理智?通过朗读这个看似简单的线索,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部多主题的,远远超越爱情这个范畴的德语文学作品。
作品中的文盲女主人公汉娜也藉此成为德国教育小说中最具知名度的的角色之一。
对纳粹第三帝国及犹太大屠杀的历史谴责故事与二战中的德国有关。
作者的不同寻常就是把故事安排到战争结束后的1958年而非纳粹德国时期;另一不同寻常之处是施林克没有直接从受害者的角度讲述纳粹的罪恶行径而把一个曾经是党卫军奥斯维辛犹太集中营女看守的文盲汉娜推上了女主角的位置。
“在其他描写纳粹时期的德国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作者总是把重点放在研究那场空前灾难的根源上,大多把注意力放在描述魔首希特勒的个人思想,形象,性格,气质和心理上。
《朗读者》赏析
《朗读者》赏析(正文开始)《朗读者》是一部由德国作家贝尔恩哈德·施林克创作的小说,于1995年首次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对这部作品进行赏析,并从情节、主题、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朗读者》以二战背景为背景,通过主人公迈克尔与一位长辈女性汉娜之间的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深化了对战争背景下人性的思考。
小说的情节错综复杂,展现了汉娜作为纳粹集中营看守的过去,以及迈克尔成长为一名法律学生后,重新与汉娜相遇并陷入情感纠葛的经历。
通过追溯汉娜的过去和揭示真相的过程,作者深入探讨了罪恶、良心、记忆和道德等重要主题。
在《朗读者》中,人物塑造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每个角色都有其特殊的性格和影响力。
汉娜作为一位看守犯人的集中营守卫,在行为上体现出冷酷无情和后悔痛苦并存的矛盾心态。
她不仅通过大规模屠杀犹太人而受到法律追究,同时也为自己的过去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
迈克尔则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角色,他在探索汉娜过去的真相时,也逐渐认识到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同时,作者所运用的语言和叙事手法也使得《朗读者》更加引人入胜。
施林克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句子,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故事情节的紧张和情感的张力。
他运用了回忆、插叙和对话等手法,将过去与现在交织在一起,以此展示出时间和记忆的重要性。
作者还通过精心选择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氛围,使读者对战争和人性的深思不已。
总结起来,《朗读者》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罪恶和道德问题的探讨,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人性和记忆的思考。
作为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历史事件的残酷与悲剧,也揭示了个人选择和权衡的重要性。
贝尔恩哈德·施林克通过精湛的叙事和深入的人物刻画,创作了一部富有感染力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思考。
(正文结束)。
对《朗读者》历史意识的解读
对《朗读者》历史意识的解读[摘要] 施林克的《朗读者》是一部充满历史意识的小说。
作者企图通过《朗读者》的写作逃脱过往历史的纠缠,然而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身陷历史的囹圄。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巨大碰撞以及人面对历史时“逃脱”与“承担”的两难挣扎,施林克探询了现实应如何去承担历史、现实如何与历史共处以及人在现实与历史的夹缝中所应持有的态度等问题。
[关键词] 《朗读者》;历史意识;解读苏珊•桑塔格认为:“阐释本身必须在人类意识的一种历史观中来加以评估。
在某些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
它是改写和重估死去的过去的一种手段,是从死去的过去逃脱的一种手段。
”[1]施林克的《朗读者》是一本企图“逃脱”历史的小说,然而在写作过程中,施林克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身陷进去。
正如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施林克的米夏与汉娜也是一个时代人的映射。
在小说中,米夏即说道:“我爱汉娜,这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命运,是德国人的气数!”[2]150在我看来,《朗读者》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以及施林克在“逃脱”与“身陷”中的挣扎。
对德国战后一代而言,企图“从死去的过去逃脱”是一种普遍的情绪。
米夏们纷纷“同自己的父母,同整整一代罪犯,包括见事旁观者、遇事逃避者、对事容忍者和凡事接受者划清了界限”,企图以此“免除羞耻本身”或“由羞耻而产生的痛苦”。
[2]150但事实上,“对于某段历史究竟有什么遗产留下来,我(米夏)们完全闭目塞听,而恰恰是我(米夏)们,又深深打下了历史的烙印;恰恰是我(米夏)们,又生活在历史当中。
”[2]158当无法“逃脱”而“身陷”历史时,米夏们的存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朗读者》探询的正是这个问题。
有论者认为,作者“将米夏定位于一个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让他与曾经的纳粹女看守相遇并演绎出一段爱情故事,这本身就体现了现实与历史的碰撞。
”[3]或者,需要思考的恰恰是当历史与现实衔接时,现实将担当怎样的角色,将成为怎样的历史注脚?当现实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时,现实应当怎样去承担历史,并进而发问?当个人成为“历史的人质”时,究竟是错在历史还是失之个人?在小说文本中,“朗读”是一个关键词。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
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论德国小说《朗读者》的罪责反思摘要:德国小说《朗读者》是德国反思文学的一部力作。
作品涉及亲历第三帝国时期的父辈之罪责“平庸的恶”、后代的罪责以及罪责的延续性。
对于罪责问题的讨论与作者的职业有关。
作为法学工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对罪责的高度敏感在其作品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德国小说《朗读者》本哈德・施林克罪责反思德国小说《朗读者》自1995年出版包揽众多文学奖项,受瞩目程度在德国现代文学作品中实属罕见。
小说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
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
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①《朗读者》中关于罪责的反思可分两方面探讨:一方面是以汉娜为代表的父辈的罪责,即“平庸的恶”;另一方面是以米夏为代表的后代的罪责,他们别无选择地成为道德良心的负罪者。
一、父辈之罪责“平庸的恶” 政治理论家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平庸的恶”。
艾希曼是二战头号战犯,他曾是第三帝国的犹太人问题专家、大屠杀的前线指挥官,欠下五百万条人命,血债累累,罪大恶极。
然而在对艾希曼审判的过程中,阿伦特惊奇地发现在艾希曼的身上找不到任何邪恶的动机、狂热的信念或是痛恨犹太人的证词。
他为自己作为一个“守法公民”而感到骄傲,他身上似乎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特征能把他和他所犯的罪行联系起来。
这种现实促使阿伦特思考人的“穷凶极恶”并不是犯下滔天大罪的必要条件,恶可能采取一种平庸的形式,不仅魔鬼可以毁灭世界,像艾希曼这样平庸的人同样可以毁掉世界。
于是,阿伦特提出了一个在她政治学理论上具有创新意义的概念:“平庸的恶”。
《朗读者》中冷漠麻木的“小人物”身上都承载着这种“平庸的恶”,女主人公汉娜被塑造为“平庸的恶”之代表。
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与自由 ——小说《朗读者》中秘密的主题探究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作为主体的人的尊严与自由——小说《朗读者》中“秘密”的主题探究亓畅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摘 要: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中秘密这一主题是其中心线索,在小说中主人公汉娜为掩盖自己是文盲这一秘密甚至不惜承受更长时间的监禁。
本论文从小说中秘密这一主题着手,结合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探究主人公汉娜的心路历程,解析其为了尊严与自由最终走向自杀的原因。
关键词:《朗读者》;存在主义哲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110-01《朗读者》是本哈德•施林克最轰动的作品,讲述了叙述者“我”——15岁的米夏在一次突发疾病中受到了36岁女人汉娜的帮助,从此“我”和汉娜开始交往,而后汉娜突然不辞而别,在几年后的纳粹审判法庭上“我”与她再次重逢。
汉娜为掩藏自己的秘密,维护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与自由,被迫承认了法庭及其他人对她的指控,而被判终身监禁。
十八年后,汉娜的赦免申请被批准,在米夏去接她处于的清晨她自杀了。
秘密这一主题是贯穿整部小说的线索。
汉娜有两个秘密:第一个秘密是她不愿意向他人透露她的过去,即她的纳粹经历的过去,这一点在米夏的叙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有些事我想了解得确切点儿,她却回答不上来。
她也弄不明白我为什么对她父母亲是什么人感兴趣……以及她在当兵时都干了些什么。
[1]”另一个就是她是文盲这个秘密。
在小说中,汉娜用各种方法对自己是文盲这一秘密进行掩盖,在二人郊游时,汉娜对“我委以重任,我不仅要选择旅行方向和决定路线,找过夜住的旅馆也是我一个人的事[2]”,因为汉娜不识字,所以这些事情只有米夏去负责,而汉娜只需要签上自己的名字,而这一切在米夏的眼里是汉娜对他的信任。
在米夏留下字条去买早点时,汉娜发脾气怪米夏突然失踪,而不明所以的米夏只能自问“难道,刮来了一阵风,把字条吹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难道刚才的一切都是一场误会?她发的脾气,我破的嘴唇,她那受伤的脸,我这无助的情,这一切都只是一场阴差阳错吗?[3]”汉娜发脾气的原因表面上来看,是字条不见了,她担心米夏不告而别,而这一误会完全可以在解释清楚后得以释怀,而汉娜发了很大的脾气,甚至用皮带朝米夏的脸上抽过去,导致米夏“嘴唇马上破裂了,满口血腥[4]”,在她发脾气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对自己是文盲这一事实的怨恨,无法与人言说,只有诉诸怒吼和暴躁来发泄心中的郁结。
《朗读者》的空间叙事
《朗读者》的空间叙事[摘要]电影《朗读者》中的空间既是叙事背景,又是叙事结构。
本文试图将电影与小说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影片中先后出现的五个具有特定含义的空间,探讨空间叙事在影片中的主要功能,解读时间的空间化、缺失空间所隐含的秘密和成长及其符号的意义。
通过阐明影片空间叙事的结构与功能,寻找隐藏在空间叙事背后的社会深层文化内核。
[关键词]空间叙事;时间;秘密;成长本纳德•施林克所著的小说《朗读者》(Der Vorleser)于1995年问世,书中涉及了许多充满深刻内涵的多层次主题。
正如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所言,《朗读者》中展现了情与法、尊严与负罪、代际之间的冲突,而这些主题又全都被置于沉重的历史之下。
[1]1-5从小说中使用的叙事手段和策略来看,作者一反当代许多文学作品所追求的实验性和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平实中见深刻,朴素又透着精巧。
[2]108-1132008年底,由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The Reader)正式公映。
虽然导演史蒂芬•戴德利曾说,“并不想做一部电影让人一下就想到这本书,只是依据这本书来创作”,但是电影的拍摄还是相当忠于原著的。
[3]戴德利本人是从舞台剧转向大银幕的,这使他能够很好地理解“在影片的叙事中,空间其实始终在场,始终被表现。
”[4]107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发挥电影空间叙事的表现力,观众提供独特的直观视听感受。
因此,对影片中空间的解读绝不能仅仅局限在叙事的背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空间构成了一个“叙事的结构”。
[5]82-88基于此,本文试图透过对空间叙事的分析,寻找隐藏在叙事空间背后的社会深层文化内核。
一、时间的空间化故事的叙事以米夏为中心,他是整部电影的旁白者,也是讲述人。
影片始于1995年“现实”生活中的米夏,当他走近窗户眺望窗外的电车之时,导演运用当事人的回忆巧妙地将观众引入即将展开的故事。
时间伴随着电车的穿行回到了1958年,米夏与汉娜初次见面是在她家楼下,这栋楼墙面表层脱落,已经露出砖块,内部光线阴暗,建筑物的斑驳展现了历史的沧桑。
《朗读者》读书笔记三则
《朗读者》读书笔记三则《朗读者》读书笔记三则尊严、人性、爱情,这是《朗读者》重要叙说的元素。
“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本书作者施林克这样解释。
汉娜是一个自愿参加党卫队的人,是一名纳粹分子,然而在与米夏交往期间,她始终隐瞒这一点。
她为什么要隐瞒呢?是因为羞愧?屈辱?害怕?还是因为那是一段不可碰触的伤疤?但是,如果她会因为这些而羞愧而屈辱的话,那么当初她就不应该去从事这一职业,可是很遗憾地,她从事了,并且不知不觉中一次次地实施了惨绝人寰的罪行。
在战争结束之后她辗转于许多城市之间直到受到法庭的审讯。
本书作者正是从这样的一个觉度去发掘二战期间一些人们普遍忽视的东西,那就是施害者的悲剧。
在日耳曼民族对犹太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的事情上,无疑无数人都对这一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恨和谴责,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实施大屠杀的或者在集中营里对犹太人进行疯狂虐待的,有这样一部分的人(大多数是妇女比如汉娜):无知、文盲、软弱、无依靠,她们受雇于党卫队,听从党卫队的指挥,对囚徒实施让良心遭受谴责的罪恶。
在法庭上当法官问及汉娜为什么不给被困在起火的教堂的囚犯开门的时候,汉娜笨拙地回答说因为怕她们跑了,“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们对她们有责任”,“我们一直在看守她们,在营里,在路上,这才是关键”——在生命与纪律面前,汉娜和其他看守一样遵从纪律。
“要是您的话,你咋办”汉娜两次如此问法官——这不是胡搅蛮缠,而是当作一个严肃的问题提出来——汉娜在做那些连自己都觉得恐怖屈辱的事的时候,是这样的茫然而不知所措。
她的一句“我要是之前没有在西门子报名参军就好了”更是让人对她由于无知而造成的于己于人的伤害产生同情和怜悯。
我感动着15岁的涉世未深的少年和一个饱经沧桑的36岁中年女性之间的令人不可思议的恋情,我觉得如果这事发生在中国,可能人们会很难接受这样巨大差距的爱情。
但国情不同,我竟觉得他们的爱情如此美好,令人感动!这确实是不可思议!还有一份感动就是米夏一直在为汉娜朗读,从15岁一直到她做牢也没有间断过,那些《战争与和平》《阴谋与爱情》等世界名著里的华彩乐章经过米夏声情并茂的朗诵而使大墙内外的他们心与心的交流虽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似乎这种状态可以就一直让它持续下去,绵绵无尽。
浅析《朗读者》的反思主题
浅析《朗读者》的反思主题摘要:《朗读者》是德国反思小说的一部代表作。
它不同于其它的反思小说,它不只是限于叙述宏大的故事,还着眼于二战后德国的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经历与成长,对二战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剖析。
在深受毕飞宇教授讲座启发的基础上,本文着重从对二战历史悲剧的反思、主人公对自身的反思以及对多元复杂的人性的反思等角度分析《朗读者》这部小说独特的反思主题。
关键词:《朗读者》;反思小说;成长小说;主题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先后被译成四十多种语言。
这部小说出版后就风靡全球,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
这部小说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男女主人公之间奇特的爱情故事之外,还在于作者着眼于描写社会底层贫苦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和复杂的人性,对德国二战之后的政治、道德、人性等方面进行了反思,用独特的反思视角,激起全人类对战争、人性和自我成长的思考。
一、爱情故事背后对二战历史悲剧的反思表面上看,《朗读者》是一部着重写缠绵悱恻的旷世奇恋的爱情小说。
小说一开始就交代了男主人公米夏和女主人公汉娜的爱情故事。
他们相恋之时,汉娜36岁,米夏才15岁,他们之间相差了21岁,这在世人眼中无疑是不合时宜的奇特之恋。
初见之时,汉娜热心帮助因生病而在放学路上呕吐的米夏。
米夏被这位善良的女子所吸引,于是两人快速坠入爱河。
每次约会时,汉娜都会要求米夏给她朗读文学作品。
在米夏朗读时,汉娜像个孩子似的,有时痛哭,有时大笑。
那个夏天,是他们一生中最短暂、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不久之后,汉娜不辞而别,米夏到处寻找她的踪迹,但一无所获。
八年时间过去了,昔日的恋人竟然在法庭上重逢。
令米夏大吃一惊的是,汉娜竟然曾经做过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而米夏正是作为法学系大学生旁听了这场对汉娜的审判。
之后,米夏从汉娜入狱第八年开始,就一直为她朗读,直至汉娜自杀死亡。
毫无疑问,米夏是深爱汉娜的。
有人却说汉娜并不爱米夏。
然而在汉娜的遗物当中,米夏发现了从一张报纸上剪裁下来的自己中学毕业典礼的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解析施林克《朗读者》的多重主题
摘要: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中唯美的爱情,直面深刻的纳粹历史,关于人性尊严的反思以及关于生存价值的思考使小说熠熠生辉,具有时代的力量和感召力。
本文主要通过对《朗读者》小说主题中关于爱情、战争、人性、价值的探讨来进一步解析小说的主题。
关键词:《朗读者》;多重主题;反思;尊严
1 米夏和汉娜的爱情
爱情可以说是小说中永恒的主题,这本小说当然也不例外。
《朗读者》中作者将15岁的米夏和36岁的汉娜的爱情描写的美丽而又动人。
让读者感受到男孩的心灵成长和跳动的青春。
作者在专访中曾经这样说:“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
” 因性而爱,这是小说最初男女主人公相爱的方式。
米夏因为与汉娜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深深的爱上了她。
他在懵懂的青春期遇到了让自己难以忘怀的女人。
这样的经历和体验是他从未体会过的,他喜欢这样的感觉。
在他发病难受的时候一个女人及时出现给他洗脸,送他回家。
他为了感谢汉娜而去拜访。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米夏对汉娜的心理描写透露出了他心底隐秘的想法。
她烫衣服的动作,她的外形都深深的烙在了男孩的心里。
她的一个简单的动作,在米夏看来是那么的美丽,使他的视线无法离开。
“她的这一番姿态让我的目光无法离开,离不开她的颈背;离不开她的肩膀;离不开她的胸部,她的内衣与其说是遮盖着,不如说是饱孕着她这一双乳房。
”简单的一段心理描写将他内心对汉娜的渴望、对她的探究展现的淋漓尽致。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以米夏的回忆来展开的,在米夏的回忆中,汉娜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渐渐清晰的被展现了出来。
汉娜身上散发的味道让米夏深深的迷恋。
他喜欢闻香水味儿,新鲜的香汗味儿,还有她从工作里带回来的电车味儿。
他不仅仅是迷恋她的味道,其实更迷恋的是她带给自己的各种新奇的感受,以及对于爱的满足。
当两人之间出现朗读这件事之后,“朗读、淋浴、做爱和并排小睡,成了我们幽
会的常规节目。
”“朗读”这个词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作为线索,它将米夏和汉娜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她是一位专心的听客。
她时而嫣然一笑,她忽而嗤之以鼻;她一会儿愤怒难当,她一忽儿又击节赞赏。
”然而突然有一天,汉娜消失在米夏的生命中。
米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难以适应。
等再次见到汉娜是在涉嫌纳粹集中营罪行审判的法庭上了。
米夏已经成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大学生,而汉娜则成了被审判的人。
时隔7年两个人的境遇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
米夏从刚开始的震惊到后来的时刻关注,以及汉娜被判为终身监禁后内心的挣扎与彷徨,可以看到米夏依然爱着汉娜。
汉娜对他的影响一直伴随着他,以至于他和妻子无法相互忍受而离婚。
但是要直面对汉娜的感情对他来说又是那么难,他一直在逃避对她的爱,否认对她的爱。
直到他重新为她朗读,将磁带邮寄到监狱。
汉娜每次在收到磁带时都会满怀期待的问有没有她的信,可是每次都是让她失望的回答。
米夏一直处于内心的挣扎和矛盾状态,他放不下汉娜,可是又没有勇气直面她,没有勇气承认自己依然爱她。
而当米夏终于和汉娜见面时,这次见面却是两个人的最后一面。
汉娜在出狱前一天的凌晨上吊自杀了。
两个人的一段爱情因为汉娜的离开而无疾而终。
但是在米夏今后的日子里,他会永远记得那个叫他“小家伙”,给他洗澡的执着、固执的汉娜。
2 二战的反思
“二战以来对法西斯历史的反省是德国文学主流话语,揭露法西斯罪行是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
德国作家对二战历史的发问和反思一直没有停止。
”《朗读者》这部小说也涉及战后反思这个主题。
犹太人大屠杀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是二战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
小说中对于审判法庭上对法西斯的揭露可以说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足以反映出法西斯的残忍。
集中营解散,营地关闭,所有的囚犯被勒令向西行军。
那时正是隆冬时节,大雪纷飞。
她们衣服单薄,在营房里刚够裹住身体,在工厂都已经觉得是冻僵了一样,哪抵得住天寒地冻?全体妇女不是在走路前进,她们是被驱赶的牲口,被强迫着奔跑。
炮弹落在教堂上,教堂里的妇女因为教堂门不能打开而被活活烧死在里面。
“燃烧着的屋顶终于坍塌到教堂内部,四周的墙壁一时简直变成了烟囱。
大部分女人并非给浓烟滚滚
呛死,而是给烈焰腾腾烧死的。
”犹太妇女们就这样被烧死在教堂里,最后只有一对母女生还。
小说对法西斯的罪行揭露的直接而深刻,通过受害者的讲述和法庭的审判,将这一段黑暗的历史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作为一部成功的德国小说,其中的反思的意义是深刻的。
小说中汉娜作为当时集中营的看守被带上了审判的法庭。
因为汉娜是文盲,所以当西门子要提升她的时候她为了隐瞒自己是文盲的秘密,而辞职加入了党卫队。
她为了隐瞒,而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
最后其他的被告将责任推给了汉娜,其他人反而成了清白无辜的人。
作为一个文盲,汉娜成了那个时代的失语者。
她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看法,看不懂起诉书。
对于审判长对她的批判没有能力应对。
汉娜没有办法在那个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想法。
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给着火的教徒开门时,她说:“我们就是不能让她们给跑了!我们对她们有责任”汉娜在这件事上没有关于善与恶的概念,她只知道交代的任务就必须认真的完成。
她看守犯人,就不能让她们逃走。
作为文盲,她是失语者,被剥夺了话语权。
她不能为自己进行辩护,而只能任他人指手画脚,把责任推给自己。
汉娜作为社会中失语者的代表,她的结局也暗示了这个弱势群体的结局。
汉娜在出狱前的一个凌晨上吊自杀了。
3 人性与尊严
小说从一开始汉娜要求米夏为她朗读,到汉娜在知道自己可以升职后又不告而别。
以及后来在审判法庭上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
汉娜这么多行为的背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隐瞒自己是文盲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无疑将萦绕读者心中的这么多谜团解开来了。
为什么汉娜要让米夏为她朗读?为什么汉娜看到米夏留下纸条之后会勃然大怒?
为什么在工作有希望得到提升时又不告而别?为什么当审判长要求
辨认笔迹时,汉娜承认报告是自己写的?原来汉娜是一个文盲,而她所作一切的目的都只是想掩盖这个事实,她想维持自己的尊严!据她曾经的回答,她干过了所有自己能够干的工作。
汉娜的经历养成了她自立自强的个性,她不依靠别人,也从不把自己的弱点给别人看。
所以当米夏和汉娜一起出游时,米夏为了不吵醒她,出去买早餐时在床头柜留了字条。
当米夏回来时,汉娜“手里握着箍在连衣裙腰间的细
皮带,朝后退了一步,一皮带就向我脸上抽过来。
”她觉得这个纸条是对她的侮辱,将她是一个文盲这个事实赤裸裸的呈现在她的面前,所以她不可遏制的爆发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汉娜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暴露自己的秘密。
在她看来这是关乎一个人的尊严的问题,而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她也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即使是在审判席上,汉娜为了守护自己的秘密,接受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惩罚。
在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后。
米夏去了离德国最近的集中营。
在路上,他和司机关于“人居然干得出那么恐怖的事情”进行的讨论将冷漠、麻木的人性以及德国人机械的价值理念直接的暴露了出来。
这个司机将杀人的理由解释为“他是在完成工作,刽子手处死的也并不是他所憎恨的人,他更不是向那些人报仇雪恨。
杀死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挡了他的路……他们对刽子手来说根本无所谓。
无所谓到什么程度?杀不杀他们都一个样!”如此解释杀人的理由实在是不可思议,但是就是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才有二战时惨烈的大屠杀的场景,才会有这么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
究其理由竟然是“无所谓”。
当米夏说“那就是您吧?”的时候,“他立刻把车刹住,脸色一下子就苍白了,太阳穴上的胎记闪着油光。
”当自己被暴露的时候,那个本来抱着无所谓态度的罪犯就换做了一副做贼心虚的嘴脸。
作为灾难的制造者,司机的观点其实也正代表了许多逃脱惩罚的法西斯分子的真实想法。
在历史面前,人性的脆弱暴露无遗。
参考文献
[1]相远方.《朗读者》:生命中不能忘却的回忆[J].名作欣赏,2013(6).
[2]南楠,杨静.《朗读者》对战后德国反思文学的传承与发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3(4).
作者简介
沈红,女,浙江杭州人,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生。
------------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