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风湿科护理常规

风湿科护理常规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免疫风湿科护理常规目录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 (1)二、干燥综合症护理常规 (4)三、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6)四、痛风护理常规 (9)五、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 (12)六、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护理常规 (14)七、系统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16)八、成人斯蒂尔病护理常规 (18)九、白塞氏病护理常规 (20)十、反应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21)十一、免疫风湿科常用药物护理常规 (22)十二、风湿性多肌痛与巨细胞动脉炎护理常规 (24)十三、大动脉炎系统性血管炎护理常规 (25)十四、系统性血管炎护理常规 (26)十五、结缔组织病护理常规 (28)十六、结节性红斑护理常规 (31)十七、脂膜炎护理常规 (33)十八、感染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4)十九、发热原因待查护理常规 (35)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制订(修订)者:免疫风湿科审批者: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并有明显的免疫紊乱。

并发症:1.肾脏:狼疮性肾炎2.消化系统:①消化道出血②肝损害③急腹症。

3.神经系统:①神经精神症状(狼疮脑病)②脊髓损伤。

4.心脏:①心包炎,最为常见②心肌炎③心内膜炎④心肌缺血。

5.肺与胸膜:①胸膜炎②狼疮性肺炎③肺间质性病变④弥漫性肺泡出血⑤其他: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等。

6.血液系统:①慢性贫血②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绝对数减少③血小板减少④无痛性轻、中度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腋窝多见⑤脾大。

7.眼:主要包括结膜炎、葡萄膜炎、眼底病变和视神经损害等。

8.其他:感染、骨质疏松、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护理要点:(一)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巡视,做好护理记录。

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生命体征等情况,有肾功能损害者,注意观察血压、24小时出入量,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概念】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疾病。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手足等小关节,也可累及任何有滑膜的关节、韧带、肌腱、骨骼、心、肺及血管。

【评估要点】可从炎症的活动性、关节活动度、残疾评定、整体功能行评估,为国外多数学者推荐的观察者的临床判定。

【护理措施】1、休息与营养适当的休息,无论对病人整体还是病变关节都是有利的和必要的。

注意加强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

2、心理调适由于本病病程长、易复发、难根治,常对患者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病情随着加重或复发。

因此,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更要理解、关心、鼓励和帮助患者,注意倾听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忧虑及内心烦闷、委屈、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宣泄。

3、畸形的预防采用正确体位和姿势,如卧床时床垫不宜太软,仰卧时枕头不宜太高。

采用预防变形的支具如夹板等。

强化病变关节伸肌肌力,对抗屈肌挛缩所致畸形。

4、物理疗法常用物理疗法有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低中频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均可起到镇痛、消除肌痉挛、消肿止痛的作用。

5、运动疗法急性炎症期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在此期以外,患者每日做运动疗法前,先进行热疗如热水浴、红外线等。

然后坚持做关节体操和水中运动疗法。

6、传统医学疗法选择使用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浸泡、针灸拔罐、按摩、练静气功等。

【健康指导】主要的健康指导在于减轻疼痛、消炎退肿、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不可逆的骨改变,尽可能地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预防及纠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

强调早期诊断,尽早使用控制病情的药物,同时治疗方案和用药应高度个体化。

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过去治疗情况,制定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

风湿免疫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一、风湿科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住院患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生冷、油煎之物.过敏性疾病禁食鱼、虾、浓茶、酒等食物及饮品.3.观察生命体征及关节肿、痛的特点、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的症状.4.观察关节僵硬持续的时间、部位、活动受限的程度、有无畸形和功能障碍.5.观察皮损特征及性质.6.观察蝶形红斑、盘状红斑、雷诺现象、舍格伦综合症等现象7.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疗效及副反应,尤其是激素类用药不能随意增减量.8.做好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思想负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急性期卧床休息,限制活动,病变关节注意保暖,预防晨僵.10.保持关节功能位,缓解期进行适当功能锻炼,避免疼痛关节受压负重.11.有皮疹者,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并穿长衣长裤,避免紫外线照射,忌日光浴,以免加重皮疹.12.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勿抓绕,用温水洗浴,禁忌使用刺激性肥皂,避免染发及烫发.13.做好出院指导,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免疫指标等.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肾脏损害时予以低脂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限水钠摄入.3、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皮肤黏膜、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关节肿胀、疼痛情况.4、使用激素患者,注意药物剂量,告知患者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并唱,饭后服药.5、使用免疫抑制时应多饮水,并观察尿色的变化,定期复查血象及肾功能.6、服用氯喹或羟基氯喹期间患者如出现视觉异常应报告医生.7、避免使用诱发本病的药物,如普鲁卡因酰胺、肼苯达嗪等.8、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大便发黑,皮肤痤疮、髋关节痛、视线模糊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10、活动期肌肉关节疼痛明显,应卧床休息,遵医嘱给与药物止痛,保持关节功能位缓解期应动静结合,逐步恢复锻炼,病情稳定后,可参加轻体力劳动.11、保持皮肤黏膜完整,避免紫外线照射,外出时应穿长袖一,衣裤戴防光眼镜,禁日光浴,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碱性肥皂、化妆品等,有雷诺氏现象时冬季避免长时间呆在寒冷的空气中,注意保暖.1、做好出院指导2、育龄期妇女在病情稳定至少半年以上、心肾功能正常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结婚、生育.哺乳期不宜大剂量激素,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3、定期随访,复查血尿常规、生化、免疫指标等.三、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及高钙食物.3、急性发作期高热和内脏受累时应卧床休息,制动关节,病情改善2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恢复期加强关节功能锻炼,注意保暖.4、观察生命体征、关节肿、痛、晨僵、畸形及功能障碍的程度及伴随的症状.5、遵医嘱用药并指导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激素类用药,不可随意停药,换药、增减药量,并观察疗效及副反应.6、帮助患者解除思想的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7、关节护理:关节肿痛明显时可使用热敷、盆浴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出现晨僵时指导患者起床前先活动关节再下床活动,晚上睡觉时戴上弹性手套减轻手的僵硬,注意保持关节功能位,并指导患者关节活动的方法.8、做好出院指导,居住地房屋应通风、阳光充足,适当活动,注意保暖,坚持锻炼,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访,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四、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及高钙食物,少吃寒凉冷冻食品,戒烟酒.3.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脊柱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情况.4.遵医嘱用药并指导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粒细胞降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同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5.帮助患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6.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本病的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使患者能正确对待疾病.7.保持身体各部位处于功能位,睡木板床,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每天早晚各俯卧半小时,注意减少脊柱的负重,避免弯腰活动,防止脊柱弯曲畸形等.8.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9.指导患者进行体疗如深呼吸、颈椎运动、腰椎运动、肢体运动、猫背运动等.10.做好出院指导,遵医嘱用药,掌握长期、规范治疗原则,定期复查.五、痛风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急性期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缓解期可给予平衡膳食,避免饮用啤酒,浓茶、酸奶、鼓励多饮水.3.急性发作期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制动,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开始活动.4.观察关节疼痛部位、性质、时间及生命体征的变化.5.疼痛局部不宜冷敷或热敷,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并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6.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7.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强调痛风发作与饮食的关系.8.指导患者劳逸结合、生活规律、防止受凉、劳累、感染、外伤等.9.指导患者适度运动,保护关节,进行运动疗法,预防痛风发作.10.做好出院指导,严格饮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定期复查血尿酸.六、白塞病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口腔溃疡严重时不食用过热、过烫、过硬、有刺激性食物,应以半流质、流食为宜.3.急性活动期,尤其是重要脏器受累或合并关节痛、关节炎时,应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病情稳定,疼痛减轻后可适当增加活动.4.观察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及有无瘫痪等情况.5.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6.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7.保持皮肤清洁,局部皮肤外敷药物,以促进炎症消散吸收,切忌挤压,皮肤破溃时,按外科换药处理.8.口腔溃疡者,停止使用牙刷,选择适当药液漱口,溃疡处可用锡类散、冰硼散等药物.9.外生殖器溃疡者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避免行走远路,不骑自行车,已婚的妇女出现外阴和阴道壁溃疡加重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勤更换棉质内裤.10.有眼部病变者,避免光线刺激,少看电视,少用电脑,夏天外出应戴墨镜,保持眼部清洁.11.做好出院指导,饮食起居有规律,避免熬夜和劳累,适当身体锻炼,注意保暖,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七、成人斯帝尔病护理常规1.按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多饮用矿泉水或果汁.3.发热及关节疼痛期间应卧床休息,体温正常,关节疼痛缓解后指导病人适当活动.4.观察患者体温、皮疹、关节疼痛、肿胀情况.5.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使用免疫制剂或糖皮质激素时不能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突然停药.6.遵医嘱输液,补充电解质及维生素.7.帮助患者认识疾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配合治疗.8.保持皮肤清洁,指导换着穿的棉质内衣,面部有皮疹时忌用宽松热水擦洗及碱性肥皂、化妆品等刺激性的物质,告知患者避免紫外线及阳光直射.9.保持关节功能位、注意限制受累关节活动.10.做好出院指导,保持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适当关节功能锻炼,预防感冒及各种感染,定期复查.。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风湿科护理常规1.病室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

根据病证性质适当调节温度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

护送患者至制定床位休息。

根据病情安排功能位。

3.根据患者的情况,作有关的健康,卫生宣教,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有一定了解,以积极配合。

4.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观察舌苔,脉象,询问有无过敏史,做好记录。

5.应用望,闻,问,切收集资料,辨别证侯,提出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护理措施以及健康指导。

6.新入院病人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日2次,连续3天。

如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以上者,改每日3次;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上者改为每4小时1次,或遵医嘱执行。

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

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每周测体重1次,或遵医嘱执行。

7.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8.24小时内留取三大常规(血,尿,便)标本送检。

9.重危患者应备齐抢救物品。

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并床头交接班。

10、按医嘱准确给药,正确观察药物的性能及不良反应,如免疫控制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并做好药物有关知识的宣教。

11、掌握熏洗等中医护理操作方法,熟悉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12、经常巡视,及时了解病情,发现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按时的完成各项记录。

13、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生命体制,关节疼痛,晨僵,舌苔,脉象的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抢救。

14、按医嘱给予饮食指导,掌握饮食宜忌,并指导患者执行。

15、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尤其的关节操的练习。

16、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7、做好出院健康指导,并征求意见。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免疫科风湿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饮食中应含有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多进食高脂肪食物。

2.定期进行体检: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
能等检查,以及心电图、X线、超声波等影像学检查。

3.科学用药: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用药,不要随意更改或停止
药物。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控制炎症反应: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一般伴有炎症反应,应采取
控制炎症的措施,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等,以减轻疼痛和
关节肿胀等症状。

5.管理疼痛:对于疼痛患者,可以使用相关的止痛药物进行缓解。

此外,可以尝试热敷或冷敷来减轻疼痛。

6.应激管理:避免过度的精神和身体应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睡
眠质量。

可以尝试一些放松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瑜伽等。

7.适当锻炼: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游泳、瑜伽等,可以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血液循环。

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8.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居住环境的适宜温度和湿度,避免寒
冷和潮湿对病情的不利影响。

9.规律就诊:按医生的要求和治疗计划定期就诊,进行治疗效果的评
估和调整。

定期进行特定检查,如关节X线、超声波等。

10.保持积极心态:免疫科风湿性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大多数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控制和改善。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家人和医生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科一般护理常规一.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病床,并及时通知医师。

二.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

三.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者,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合适的卧位。

四.新入院病人,应及时测量生命体征。

五.责任护士采集主观、客观资料,并对病人进行入院宣教。

六.按患者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按医嘱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七.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

八.及时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制定护理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九.入院24小时内按医嘱留取大、小便,及其他的标本并及时送检。

十.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相关要求,做好患者交接。

十一.按病情及护理问题认真实施护理措施,及时评价护理效果。

十二.根据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十三.了解病人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解释工作,并保护患者隐私。

十四.病人出院做好出院指导。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执行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做好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嘱患者适度活动,避免外伤,急性期卧床休息。

四.患者疼痛时遵医嘱用药,必要时给予理疗。

五.缓解期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必要时给予辅助工具。

六.注意患者关节保暖。

七.做好皮肤护理,有皮疹、红斑或光敏感者,外出时采取遮阳措施,有活动功能障碍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一.定义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二.症状、体征(一)关节表现: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以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最常见,其次为足趾、膝、踝、肘、肩等关节。

可有滑膜炎症状和关节结构破坏的表现:晨僵、关节痛与压痛、关节肿胀、关节畸形、关节功能障碍及特殊关节症状。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性疾病护理常规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体内有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特别是抗核抗体)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有发热、发疹、关节痛、浆膜炎、肾炎等表现。

青年女性多见,好发于15—35岁。

起病多数缓慢,缓解与发作常交替出现。

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消耗,预防并发症发生。

3、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饮食,注意钙质的补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4、病情观察(1)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损、雷诺现象、关节肿痛、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呼吸困难及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对症处理。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每天1 次。

(2)高热时按高热常规护理。

5、药物治疗护理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所致的血压增高、骨质疏松、低钾、低钙、白细胞减少、继发感染、精神异常、内分泌失调等。

6、心理护理本病病程长且病情容易反复,病人易产生悲观心理,应多关心,鼓励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健康指导(1)避免加重病情的各种诱因,如妊娠、感染、某些药物及手术等。

(2)具有光敏性的病人,居家及外出时避免阳光直射,室内应挂有色不易透光窗帘。

(3)女性病人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及其他化学药品,育龄女性注意避孕。

(4)应按时服药,不得自行减量或停药。

(5)病情稳定期可适当工作、锻炼、天气寒冷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二、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小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变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

发病年龄多在20—45岁,男女之比为1:2.4 。

1、按内科疾病病人的一般护理常规。

风湿热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风湿热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风湿热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风湿热是一种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的免疫炎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多伴有关节炎、心肌炎,较少出现舞蹈病、环形红斑和皮下结节。

【护理常规】1.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2周,有心肌炎时绝对卧床,轻者4周、重者6~12周,至急性症状完全消失、血细胞沉降率接近正常时方可下床活动。

伴心力衰竭时待心功能恢复后再卧床3~4周,活动量依据心率、心音、呼吸、有无疲劳而调节。

恢复正常活动量所需时间:①无心脏受累者1个月。

②轻度受累者2~3个月。

③严重心脏受累伴心力衰竭者6个月。

2.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如鸡蛋、牛奶等,少食多餐,心力衰竭患儿应限制钠、水分摄入,详细记录出入量,保持排便通畅。

3.用药护理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反应等,应饭后服药减轻刺激;皮质激素可引起精神症状、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骨质疏松等;洋地黄药物用药期间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4.心理护理关心爱护患儿,及时解除患儿的各种不适,如发热、出汗、疼痛等,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注意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心律及心音变化,如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多汗、气促等表现,应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6.降低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注意热型,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7.减轻关节疼痛疼痛时让患儿保持舒适体位,避免患肢受压,移动肢体时动作应轻柔,可用热水袋热敷镇痛。

注意患肢保暖,做好皮肤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生活,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受凉。

2.用药指导坚持长期预防用药,首选长效青霉素,每个月1次,至少坚持5年,最后持续到25岁,有风湿性心脏病者,宜终身药物预防。

3.康复指导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封闭的地方,预防交叉感染。

注意防寒保暖,增强抵抗力,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发生链球菌感染时,应及时彻底的治疗。

4.复诊须知一般为2~4周门诊复查。

最新版护理常规

最新版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目录第一章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肺炎护理常规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常规四、发热护理常规五、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六、支气管扩张护理常规七、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八、胸腔积液护理常规九、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十、肺栓塞护理常规十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十二、肺结核护理常规十三、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十四、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常规十五、肺脓肿护理常规十六、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七、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八、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二章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二、胃食管反流病护理常规三、消化性溃疡护理常规四、消化性溃疡急危重症的观察与处理五、肝硬化护理常规六、慢性肝炎护理常规七、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八、溃疡性结肠炎护理常规九、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十、肝性脑病护理常规十一、有机磷中毒护理常规十二、胰腺炎护理常规十三、胰腺炎急危重症的观察与护理十四、胃癌护理常规十五、食管癌护理常规十六、三腔两囊管止血护理常规十七、高血压护理常规十八、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九、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三章心内科护理常规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三、高血压护理常规四、心绞痛护理常规五、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六、心力衰竭护理常规七、心律失常护理常规八、心肌病护理常规九、病毒性心肌炎护理常规十、心脏介入护理常规十一、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四章神经内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脑出血护理常规三、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四、脑梗死护理常规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常规六、震颤麻痹护理常规七、面神经炎护理常规八、癫痫护理常规九、眩晕综合征护理常规十、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一、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五章血液肾内科护理常规一、风湿免疫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常规三、类风湿关节炎护理常规四、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五、痛风护理常规六、白塞氏病护理常规七、干燥综合征护理常规八、肾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九、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十、急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十一、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十二、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十三、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十四、肾盂肾炎护理常规十五、血液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十六、缺铁性贫血护理常规十七、巨幼细胞贫血护理常规十八、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常规十九、溶血性贫血护理常规二十、白血病护理常规二十一、淋巴瘤护理常规二十二、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二十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护理常规二十四、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二十五、血友病护理常规二十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二十七、高血压护理常规二十八、糖尿病护理常规二十九、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六章儿科护理常规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护理常规三、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四、毛细支气管炎护理常规五、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六、高热惊厥护理常规七、小儿腹泻护理常规八、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九、新生儿护理常规十、早产儿护理常规十一、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十二、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七章保健科护理常规一、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糖尿病护理常规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常规四、甲亢护理常规五、高血压护理常规六、眩晕综合症护理常规七、脑梗死护理常规八、心绞痛护理常规九、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十、肺炎护理常规十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八章肿瘤科护理常规一、肿瘤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三、胃癌护理常规四、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五、乳腺癌护理常规六、直肠癌护理常规七、卵巢癌护理常规八、食管癌护理常规九、疼痛护理常规十、恶心与呕吐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九章普外一科护理常规一、普外科护理常规二、甲状腺次全切围手术期护理常规三、急性乳腺炎护理常规四、乳腺癌护理常规五、胃癌护理常规六、直肠癌护理常规七、阑尾炎护理常规八、腹股沟疝护理常规九、肠梗阻护理常规十、直肠肛管疾病护理常规十二、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十三、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常规十四、PICC护理常规十五、结肠镜检查前后护理常规十六、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七、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八、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章普外二科护理常规一、普外科护理常规二、甲状腺次全切围术期护理常规三、乳腺癌护理常规四、胰腺炎护理常规五、胆囊结石护理常规六、肝癌护理常规七、阑尾炎护理常规八、肠梗阻护理常规九、腹股沟疝护理常规十、腹部损伤护理常规十一、下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十二、烧伤病人护理常规十四、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五、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一章骨一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二、皮牵引护理常规三、骨牵引护理常规四、石膏固定护理常规五、骨折护理常规六、关节脱位和损伤护理常规七、骨盆骨折护理常规八、股骨颈骨折护理常规九、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常规十、脂肪栓塞综合征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二章骨二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二、皮牵引护理常规四、石膏固定护理常规五、四肢骨折术后护理常规六、手外伤护理常规七、断指再植术后护理常规八、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常规九、腕管综合征术后护理常规十、截肢术后护理常规十一、麻醉苏醒期间护理常规十二、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三、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四、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三章骨三科护理常规一、骨科一般护理常规二、皮牵引护理常规三、骨牵引护理常规四、石膏固定护理常规五、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六、颈椎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护理常规七、四肢骨折内固定护理常规八、脊柱骨折护理常规九、创伤性高位截瘫护理常规十、椎间孔镜术护理常规十一、PVP与PKP护理常规十二、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三、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四、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四章神经外科护理常规一、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三、颅底骨折护理常规四、颅内血肿护理常规五、脑震荡护理常规六、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七、脑出血术后护理常规八、脑挫裂伤护理常规九、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十、脑疝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五章胸泌外科护理常规一、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二、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护理常规三、前列腺癌护理常规四、膀胱肿瘤护理常规五、肾肿瘤护理常规六、泌尿系结石护理常规七、精索静脉曲张护理常规八、睾丸鞘膜积液护理常规九、泌尿系统损伤护理常规十、胸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十一、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十二、肋骨骨折护理常规十三、气胸护理常规十四、肺癌护理常规十五、食管癌护理常规十六、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七、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八、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六章妇科护理常规一、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异位妊娠护理常规三、子宫肌瘤护理常规四、卵巢肿瘤护理常规五、宫颈癌护理常规六、子宫脱垂护理常规七、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护理常规八、前庭大腺脓肿护理常规九、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常规十、急性盆腔炎护理常规十一、化疗病人护理常规十二、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三、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四、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七章产前护理常规一、产前一般护理常规二、第一产程护理常规三、第二产程护理常规四、第三产程护理常规五、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六、胎膜早破护理常规七、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常规八、子痫护理常规九、前置胎盘护理常规十、产后出血护理常规十一、胎盘早剥护理常规十二、早产护理常规十三、过期妊娠护理常规十四、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八章产后护理常规一、产褥期护理常规二、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三、产褥感染护理常规四、产后子宫出血护理常规五、妊娠期高血压护理常规六、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七、妊娠合并糖尿病护理常规八、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护理常规九、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十九章口腔、耳鼻喉科护理常规一、突发性耳聋护理常规二、鼻窦炎护理常规三、鼻骨骨折护理常规四、扁桃体炎护理常规五、鼻出血护理常规六、急性喉炎护理常规七、鼻中隔偏曲护理常规八、气管切开护理常规九、腮腺混合瘤护理常规十、颌骨骨折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二十章眼科护理常规一、眼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常规三、青光眼护理常规四、翼状胬肉护理常规五、眼球破裂伤及角膜穿通伤护理常规六、眼球化学烧伤护理常规七、斜视护理常规八、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护理常规九、眼内异物护理常规十、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护理常规十一、高血压护理常规十二、糖尿病护理常规十三、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二十一章急诊科护理常规一、颅脑损伤护理常规二、多发性创伤护理常规三、腹部创伤护理常规四、四肢、脊柱创伤护理常规五、犬咬伤护理常规六、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七、一氧化碳中毒护理常规八、急性有机磷中毒护理常规九、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十、心前区疼痛护理常规十一、心脏骤停护理常规十二、急性脑梗塞护理常规十三、脑出血护理常规十四、蛛网膜下隙出血护理常规十五、呼吸困难护理常规十六、昏迷护理常规十八、发热护理常规十九、淹溺护理常规二十、电击伤护理常规二十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二十二章ICU护理常规一、 ICU一般护理常规二、休克护理常规三、压疮护理常规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常规五、脑出血护理常规六、颅脑损伤护理常规七、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八、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九、呼吸衰竭护理常规十、有创机械通气护理常规十一、心肺复苏术后护理常规十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十三、脑室、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的护理常规十四、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症护理常规十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护理常规十七、糖尿病护理常规十八、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二十三章手术室护理常规一、局麻病人护理常规二、全麻病人护理常规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护理常规四、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护理常规五、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护理常规六、无张力疝修补术护理常规七、阑尾切除术护理常规八、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护理常规九、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护理常规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十一、右半结肠切除术护理常规十二、半肝切除术护理常规十三、胃切除术护理常规十四、乳癌根治术护理常规十五、直肠癌根治术护理常规十六、四肢钢板内固定术护理常规十七、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护理常规十八、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护理常规十九、硬膜下及脑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二十、肺叶切除术护理常规二十一、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护理常规二十二、睾丸鞘膜切除翻转术护理常规二十三、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护理常规二十四、经腹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二十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护理常规二十六、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常规二十七、卵巢囊肿切除术护理常规二十八、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护理常规二十九、腮腺摘除术护理常规第二十四章注射室护理常规一、发生输液反应的护理常规二、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常规三、过敏性休克的护理常规四、输液过程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护理常规五、高热惊厥的护理常规六、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七、腹痛护理常规八、发热护理常规九、肺炎护理常规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唊炎)护理常规十一、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十二、小儿腹泻的护理十三、眩晕的护理常规第二十五章血液净化科护理常规一、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二、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三、股静脉置管护理常规四、动静脉内瘘护理常规第二十六章危重患者护理常规第一章呼吸内科护理常规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

一、呼吸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环境:保持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体位: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高热期绝对卧床休息。

3、掌握给氧方法和氧流量,合理给氧。

4、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药品,配合抢救,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5、慎用镇静剂,禁用吗啡,防止呼吸抑制。

6、及时留取各种标本送检。

7、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高热与昏迷病人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8、同一致病菌感染的病人集中一室,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绿脓杆菌等感染性疾病,应进行呼吸道隔离,其痰液应消毒处理后再倒掉。

9、做好卫生宣教,指导病人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探视。

【健康指导】1、促进有效排痰。

2、合理功能锻炼。

3、预防感染。

4、合理饮食。

一、心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饮食: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宜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戒烟酒。

3、活动:遵医嘱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6、及时准确的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治疗、护理。

7、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

8、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9、保证抢救器械、药物及用物处于完好状态。

一、神经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一、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按医嘱给予饮食,戒烟,戒酒。

3、患者恢复期可下床活动,病情危重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评估患者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及其特点,有无脑疝形成。

5、及时做好专科各项检查或治疗护理,做好患者健康指导。

6、凡有意识不清、定向障碍、精神症状及癫痫病史者,应加床栏,防止坠床。

必要时加约束带。

7、保持呼吸道通畅。

帮助或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排出痰液。

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对神志不清、反射减弱者应及时吸痰并报告医师,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风湿免疫科护理常规考试试题1'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的肺部受累表现为()A.结节样变B.肺间质病变,)C.胸膜炎D.肺动脉高压E.肺栓塞2、红斑狼疮最具特征性的皮疹是()A.尊麻疹B.缺血样皮疹C.盘状红斑ID.皮肤紫瘢E.网状青斑3、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受累的脏器是OA.肺脏B.胃肠道C.心脏D.肾脏「E.中枢神经系统4、非僚体抗炎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B.转氨酶升高C.肾功能损伤D.皮疹E.出血5、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90%的患者HLA-B27阳性B.病因可能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C.可以同时累及中轴及外周关节D.能骼关节是本病累及的部位E.对称性上肢小关节炎为特征,工)6.血中尿酸水平的正常值是()A.男性<380μmol∕L,女性<350μmol/LB.男性<460μmol∕L,女性<380μmol∕LC.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D.男性<440μmol∕L,女性<370μmol∕L7.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程发展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A能骼关节B腰椎C胸椎D四肢关节A、须终身治疗B、避免皮肤直接阳光照射C、忌用可能诱发本病的药物D、育龄妇女可口服避孕药避孕,防止疾病恶化i9.患者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蹲下后站立困难,平卧时下肢可抬高并抗部分阻力,请问该患者下肢肌力为()A、1级B、2级C、3级D、4级TmW10.AS最基本的病理改变是()A.滑膜炎B.附着点炎C.关节软骨变性D.中、小血管炎E.关节腔炎症11.下列食物中喋吟含量最高的是()【单选】A.牛肝「「B.牛舌C.牛肉D.牛奶A.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B.质硬C有压痛D.常出现在关节伸侧受压部位的皮下组织13.骨质疏松症早期症状是()A.肌无力B.骨折C.骨痛(⅛LD.驼背14.系统性红斑狼疮何系统损害提示病重预后差()A∙肝B•心C.肺D•中枢神经损害E∙牌15.下列哪种疾病中以雷诺现象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类风湿关节炎B.强直性脊柱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D.系统性硬化症E.大动脉炎16.下列那项不是干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A.眼部症状B.口腔症状C.关节疼痛D.皮肤干燥E发热,1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不包括()A.补体增高B.抗核抗体阳性C.抗Sm抗体阳性D.抗双链DNA抗体阳性E.抗磷脂抗体阳性18.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近端指间关节肿痛B.远端指间关节肿痛C.掌指关节肿痛D.腕关节肿痛E.膝关节肿痛19.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A.骨质变性B.滑膜结节C.关节肿胀,不规则D.皮肤坏疽20.下列关于骨关节炎的描述正确的()A.受累关节多为负重关节(,B.男性发病多于女性C.随年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D.放射学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E.患者可出现关节的晨僵表现I )21.白塞病心脏受累可出现()A.心包积液{制'」;)B.房室传导阻滞,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心肌梗死I IE.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22.下列关于SLE的一般治疗说法正确的是()A.活动期病人应卧床休息,B.慢性期或病情稳定患者可适当活劫I IC.疾病缓解期也不可进行疫苗接种D避免日晒:涧二?:)E.避免皮肤接触刺激性物品I23.痛风常与以下哪些伴发,称为代谢综合征()A.糖尿病(B.高血脂,C.高血压,D.肝功转氨酶升高E.肥胖24.干燥综合征病人的健康教育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勤漱口,减少斜齿和口腔继发感染的可能停止吸烟,饮酒(止,答案)做好眼部护理,保持角膜避免受损害(定期门诊随访(.确「J25.类风湿关节炎潜在并发症()A.贫血、动脉粥样硬化IB.心脏病、肺病IC.腕管综合征D.骨质疏松。

中医院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简单)

中医院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简单)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概述】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以关节、筋骨、肌肉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红肿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临床表现】晨僵、关节疼痛和肿胀、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类风湿结节【护理措施】1、起居护理⑴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髋、膝关节应避免放在屈曲位,膝关节不要垫高,以免膝关节屈曲挛缩。

⑵避免长时间采用一种体位.仰卧与侧卧交替。

⑶嘱病人劳逸适度,合理调节休息与活动。

⑷加强皮肤的护理,防止褥疮发生。

疼痛缓解后,及时下床锻炼,恢复关节功能。

2、症状护理⑴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治疗护理手法要轻。

⑵热痹者中药薰洗时药液宜偏凉,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⑶鼓励患者做适度的伸张、旋转、环绕、收展运动,使关节得到充分的运动。

⑷晨僵护理:鼓励病人早晨起床后行温水浴,或用热水侵泡僵硬的关节,而后活动关节。

3、情志调护⑴经常与病人谈心,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保持心情舒畅。

⑵做好患者家属的情志护理,嘱其关心爱护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4、饮食护理⑴饮食宜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以健脾补肾,壮骨补养气血为主,可食用猪、牛蹄筋、骨头汤、黄豆。

⑵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香菇、黑木耳、海参、甲鱼。

⑶对风寒湿痹者,饮食宜温热,忌生冷。

风湿热痹者,饮食以清热疏利食品为主,忌食辛辣刺激之物,可多吃丝瓜、苋菜、绿豆、冬瓜、西瓜等。

⑷缓解期可适当进补,并增加含钙丰富的食品如牛奶、鸡蛋、鱼虾类。

5、服药护理⑴属热痹者,汤药宜凉服.属寒痹者,汤药宜热服。

⑵在给予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时,嘱病人饭后服,并随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有无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给予强的松时,为使该药在短时间内发挥激素抗炎的最大效力,嘱病人早餐后顿服。

【康复指导】1、避免感染、寒凉、潮湿、过劳等诱因,注意保暖。

2、休息与活动:强调休息和治疗性锻炼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疾病缓解期每天有计划地进行锻炼。

风湿病护理常规

风湿病护理常规

风湿病护理常规护理常规:风湿性疾病一、一般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生命体征等变化,包括是否发热、头昏、乏力、纳差等。

2.观察皮肤黏膜情况,是否有红斑、皮疹、皮损、肢端硬化、雷诺现象,以及口腔、外阴黏膜是否有溃疡、霉菌感染等情况。

3.观察关节肿胀、压痛等情况,是否有晨僵、畸形等症状。

4.观察其他系统受累的表现,包括是否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咳嗽、水肿、尿少、高血压等症状,同时还要关注病人的情绪、心理状态。

5.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以及家庭应对和社会支持情况。

护理措施:1.按照内科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护理等级,指导病人卧床休息或下床活动,急性期多卧床休息,保持关节功能位。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增加光敏食物,如有并发症则按医嘱治疗饮食执行。

3.遵医嘱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体重并记录,高热者做好高热护理,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4.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5.对于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注意预防感染,同时也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健康教育:1.注意口腔、皮肤黏膜的清洁卫生,做好防晒,尽量避免使用化妆品。

2.适当运动,注意功能锻炼,劳逸结合,同时也要注意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3.定期到门诊复查,遵医嘱调整药物的用量及决定能否妊娠,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观察要点:1.观察关节肿痛情况、活动情况、自理情况、关节症状等。

2.观察贫血情况。

3.观察肺部情况,包括肺间质纤维化等。

4.观察神经压迫症状。

5.观察关节周围皮损情况,是否由于血管炎引起。

6.了解关节炎影响程度的测量标准。

护理措施:1.对于急性期关节肿痛明显、全身症状较重的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宜睡软床垫,枕头不宜过高。

2.类风湿病人关节及周围血管、神经受侵犯,血管收缩缓慢且不充分,使皮温升降迟缓,应注意关节的保暖,避免潮湿寒冷加重关节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免疫疾病护理常规
风湿免疫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以下是针对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常规:
1.定期遵循医生的治疗计划:按医生的处方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遵循治疗计划可以减轻疾病症状,控制疾病进展。

2.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某些免疫抑制剂可能对免疫系统有影响,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需要密切关注药物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

3.控制疼痛:针对风湿免疫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可以使用物理疗法、温热敷、理疗等方式减轻疼痛。

4.保持适当的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减轻关节疼痛和僵硬,增强肌肉力量。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低负荷运动,如游泳、太极拳等。

5.维持良好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加重疾病症状。

维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轻关节的压力。

6.合理膳食: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避免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

7.减轻压力:适当的减压有助于缓解疾病的症状。

可以通过运动、放松技巧、亲友交流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

8.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规律的作息时间和充足的睡眠对于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9.定期复诊: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了解病情变化。

以上是风湿免疫疾病的护理常规,但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