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知识点教学教材
八年级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化学全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化学全册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们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1.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质的宏观特征:颜色、味道、气味、形状等
2. 空气与氧气
- 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水蒸气和其他气体
-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不可压缩
- 氧气的性质:支持燃烧、促进呼吸
3. 酸、碱和盐
- 酸的性质:酸味、酸腐蚀性、酸与金属反应产生气体等
- 碱的性质:苦味、碱腐蚀性、碱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 盐的性质:无味、无臭、有结晶性
4. 金属与非金属
-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可塑性等
- 非金属的性质:不导电、不导热、脆性等
5. 溶液的制备与性质
- 溶液的制备方法:固体溶解、液体溶解
- 溶液的性质:透明、无色、能导电等
6. 化学方程式
-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反应物、生成物、化学符号和化学式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以上是八年级化学全册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祝大家学业进步!
---编写人:助手。
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通过研究化学,我们能够了解许多事物的本质和性质。
下面是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的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的基本结构
1.1 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1.2 物质的组成
1.3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第二章: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2.1 固体的分离
2.2 液体和气体的分离
第三章:化学式
3.1 化合价和化学式
3.2 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3.3 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第四章: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4.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4.2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4.3 化学反应的分类
第五章:酸、碱和盐
5.1 酸的性质
5.2 碱的性质
5.3 酸碱中和反应
5.4 盐的性质和分类
第六章:氧气和氧化物6.1 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6.2 氧化物的命名和性质6.3 碳酸盐和硫酸盐
第七章:金属和非金属7.1 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7.2 非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7.3 金属与非金属的化合物第八章:水和溶液
8.1 水的性质和用途
8.2 溶解度和饱和度
8.3 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含义第九章:电和化学反应9.1 电和电流
9.2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9.3 电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第十章:热和化学反应
10.1 热的基本概念
10.2 热和化学反应的关系
10.3 热反应和热力学
总结:沪科版八年级化学全一册涵盖了化学基本概念、常见物
质的分离与提纯、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酸碱和盐、氧气和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水和溶液、电和化学反应、热和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
学好化学,需要不断地练习和积累。
人教版五四学制初中八年级化学全一册全套PPT课件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交流讨论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2.什么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质
物
物质不需要
理
性 发生化学变化就
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请列举一些实例。 水变为水蒸气或冰
铁 生 锈
木 柴 燃 烧
食 物 腐 烂
从化学角度看,这些物质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水的沸腾
现象:加热后有 水蒸气放出,水蒸气 遇玻璃片变为液体。
无新物质产生
(2)胆矾的研碎
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
3.设计实验
4.实验验证
收集证据 ①空气的组成;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③燃着的木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等。 解释与结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空气 中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较少。 反思与评价
知能训练
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 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烛, 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 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 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 )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知能训练
(2016•邵阳)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该物 质物理性质的是A( ) A.石墨用于铅笔芯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锈
课堂小结
谢谢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书知识点
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书知识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科学,是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
在八年级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一、化学的基础概念1.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
2.元素的概念: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3.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二、化学反应1.化学反应的定义:指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
3.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是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新物质。
三、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2.物质的分类:可分为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三类。
其中,单质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种,化合物又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种。
四、原子结构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和电子组成。
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3.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而成的表格,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五、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化合物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表示。
2.离子化合物的离子式:表示正负离子基数目比的式子,又称为离子配位式。
3.化合价:反映元素缔合的修正电荷量,由共价电子数决定。
六、溶液和浓度1.溶液的定义:指固体、液体、气体在液态主要成分中的分子或离子,称为溶质;使其扩散均匀的液态物质称为溶剂。
2.溶液的分类:可以根据溶剂和溶质的不同分类,比如水溶液,无水乙醇溶剂,酸性溶液等。
3.浓度:指单位溶剂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或质量,浓度是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础。
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程中反应物消失或产物增加的速率称为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平衡:指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的稳定状态。
人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请列举一些实例。
水变为水蒸气或冰
铁 生 锈
木 柴 燃 烧 食 物 腐 烂
从化学角度看,这些物质的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水的沸腾
现象:加热后有 水蒸气放出,水蒸气
遇玻璃片变为液体。
无新物质产生
(2)胆矾的研碎
现象:胆矾由块状变为粉末状。
实验探究的过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观察和 描述;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
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
2015年3名学者获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其DNA修复研究
重复的实验探究是他们成功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古代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发展成一门科学做出了贡献
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 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 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交流讨论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物理性质
氧气
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2.燃着的小木条在氧气中继续燃烧,且燃烧更旺。在 二氧化碳中很快熄灭,说明两种气体分别具有哪些化 学性质?
燃着的 小木条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中 国 古 代 炼 丹 设 备
西方17世纪的化学实验室
你会观察实验吗? 实 验 前 参加反应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
密度等物理性质。
实 验 时 观察到的光、热、火焰、沉淀、气 体等现象的产生。 实 验 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知能训练
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 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 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 ) A.调查取证 B.上网查资料 C.做实验 D.组织讨论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
一.物质的基本性质
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有一定组成和性质的永久或暂时存在的实体。
2、物质的性质:物质具有形状、质量、占体积、密度、可塑性、导
电性等性质。
3、物质的构成:物质由原子、离子、分子等组成。
4、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
二.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最小的具有独立化学性质的物质组成单位。
2、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电子组成。
3、原子的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中
子的电荷为零。
4、原子的电子构成: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形成电子云。
电子云又分
为原子能级和化学电子层:原子能级由多个能量级组成,能量级由多个电
子构成;化学电子层由多个化学电子组成,化学电子云的形状决定了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
三.物质的混合
1、物质的混合:物质的混合是指将不同物质混合起来形成的混合物。
2、物质混合的形式:物质混合可分为混合液、混合气体、混合固体
三种形式。
3、物质混合的分类:物质混合可分为集中混合和分散混合两类。
四.溶液
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的一种混合物。
2、溶液的性质:溶液具有清澈、透明、无色或有色等性质。
八年级化学(全册)知识点(鲁教版)
. . .. . .22 22 2 4点燃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异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1、自然材料:木材、棉花、石料等自然界中原来就存在的人造材料: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通过化学变化制的的,属于化学制品2、与人类社会进展的关系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研制、生命过程探究等二、观看化学变化1、镁条燃烧(1) 现象:①发出白光②放出热量③生成白色粉末(2) 结论: 镁+氧气氧化镁Mg OMgO 2、锌与稀盐酸反响 (1) 现象:产生气泡(2) 结论:锌+盐酸→氯化锌+氢气Zn HCl ZnCl H 3、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响〔1〕现象:生成蓝色沉淀〔2〕结论: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NaOH CuSO4 Cu(OH) ↓ Na SO 4、化学变化:生成物质的变化(1) 特征:有物质生成. .... .(2)伴随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产生气体(3)伴随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光能、电能5、物理变化:没有生成物质的变化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是否有物质生成7、绿色化学:课本P7 又称环境无害化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的抱负是不在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原料百分之百转变成产物,生产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三、物质组成的奇特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铜是由铜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其次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头:擅长觉察问题和提出问题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根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设计试验、进展试验等〕、获得结论、沟通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展反思走进化学试验一、生疏常见的化学仪器. 专业.专注.. .... .试管酒精灯滴瓶量筒烧杯锥形瓶集气瓶水槽坩埚钳长颈漏斗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玻璃棒托盘天平二、试验根本操作1、原则:“三不”〔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2〕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3〕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2、用量:(1)严格按试验规定用量(2)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 3、剩余药品的处理:三不一要〔1〕不能放回原瓶〔2〕不要任凭丢弃〔3〕不要拿出试验室〔4〕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4、固体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操作为“一横二放三慢立”(2)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操作为“一横二送三慢立”5、液体药品的取用:(1)较多量:倾倒法〔瓶塞倒放、试管倾斜、标签向手心、瓶口挨着管口〕(2)较少量:用胶头滴管吸取〔一捏二吸三悬空,不能倒置或平放〕(3)极少量:用玻璃棒蘸取6、肯定量药品的取用:(1)固体:用托盘天平称量A、构造:托盘、指针、分度盘、标尺、平衡螺母、底座、游码。
【人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人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物质的变化、性质及用途一、物质的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物理变化中变现出的性质,如:挥发性、溶解性和吸附性等。
一个是不需要变化就有具有的,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和密度等。
2.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如:可燃性、还原性和酸碱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基本的特征,是变化的依据;而变化是只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性质和变化在描述上是不同的,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会、能”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条可以燃烧”是性质;而“镁条燃烧”则是变化。
4.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即物质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结构特点的反映。
考点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等)、解释结论、反思评价和表达与交流等。
3.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等;化学性质:能否燃烧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考点三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及注意事项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
2.酒精灯:用于加热。
3.量筒:用于度量液体体积,不能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4.试管夹:用于加持试管。
5.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6.石棉网:用于间接加热,使被加热的器皿受热均匀。
7.广口瓶:存放固体试剂。
细口瓶:存放液体试剂。
滴瓶:存放液体试剂。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册)一. 单元一:物质的组成1.1 物质的分类与性质-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辨和描述不同物质的特点。
- 教学重点:掌握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与性质的关系。
- 教学内容:1. 物质分类的基本概念2. 物质性质的基本分类3. 物质分类与性质的关系1.2 物质的转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物质的转化与性质的关系,能够描述和解释物质的转化过程和性质的变化。
- 教学重点:理解物质的转化与性质的关系,掌握物质转化实验的基本步骤。
-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产物形成原理。
- 教学内容:1. 物质的转化与性质变化的概念与关系2. 物质转化实验的基本步骤3. 物质转化实验的现象与解释二. 单元二:溶液2.1 溶液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常见性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溶液的形成和性质。
- 教学重点:理解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溶液的形成条件。
- 教学难点:理解溶液的微观结构和相关概念。
- 教学内容:1. 溶液的基本概念和组成2. 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和区别3. 溶解实验与实验现象的讨论2.2 饮料中的溶质-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饮料中的溶质种类、含量和功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饮料。
- 教学重点:了解饮料中的常见溶质种类和含量,理解饮料的功能和选择标准。
- 教学难点:理解有关健康的相关知识。
- 教学内容:1. 饮料中的常见溶质种类和含量2. 饮料的功能和选择标准3. 饮料与健康的关系的讨论三. 单元三:空气中的氧气3.1 空气与燃烧- 教学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能够解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过程,并能进行相关实验。
- 教学重点:理解空气的组成,掌握燃烧的必要条件和过程。
- 教学难点:理解燃烧过程中氧气的作用。
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旱无化等冬界物质的变彻颇1、化学研究的对象】研究物质的和冲;<2性房和变化规衡2、物质的变化:(O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本贩征:册物质皿>伴fit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体、生成沉淀等.>如:燃烧、腐蚀、生锈、曦酒、BWI、食物腐烂(变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燃毙弓I起的爆炸等.(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物质的化、涪解、结晶、择发、粉碎、变形、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化学变化的瞄看是否有松质皿3、物质的性质:(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痂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皱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就性、腐蚀性等.(2)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她I出来的性质.>如:颤色、状志、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凝固点、着火点、港解性、导电导热性等.4、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变化是f±a而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JI性。
在语言描述上,性质通常用“能、可以、会、容易、是、具有”等词描述.购3袖化学1>实验观察的内容:>变化前: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变化牝观察脂发光、放热、毗"$化、是醉T,体、水勘:淀仙,>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2、药品取用的原则】>三不原则:不用药品气味;不尝药品味血不能用手触摸药品・>节约原则,按实验规定用童取药,不要浪费.若没说明,应取最少虽(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滴试管底部)。
>剩药处理原则:不能放回原濒瓶,不能随意丢掉,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里.3、导炫操作及^*妍◊药品的取用:(1)块状固体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粉末状固体的取用:f,二^三直立.(2)液体的取用】dm盖倒放在桌面上,防止药液污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药液流下腐蚀标签;②酬口紫靠试管口,防止药液商出浪费.◊用潸糖灯给物质加热,(D给固体加热:①in热前先预热,使试管受热灼匀,防止试管破熟②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⑧W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装试管I<2)给液体加热:①^热、用外焰加热;②W曾与桌面成45<»角向上髓h。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
结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下面是各个单元的概要:
第一单元: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 介绍了物质的概念和性质;
- 讲解了常见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方法;
-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物质的特点。
第二单元:分子和离子
- 介绍了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其特点;
- 讲解了化合物的分子构成和电离过程;
-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离子的生成和消失。
第三单元:化学方程式
- 讲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表示法;
- 引导学生研究如何平衡化学方程式;
- 介绍了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
第四单元:元素与化合物
- 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
- 讲解了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 介绍了常见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第五单元:常见气体
- 介绍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特点;
- 引导学生研究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 讲解了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第六单元:溶液和晶体
- 讲解了溶液和晶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 介绍了溶解度和溶解过程;
- 引导学生认识晶体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的性质。
这份文档详细总结了八年级化学上册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八年级上册全册PPT课件 (每章多篇参考)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 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物 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同时发生化 学变化
对比联系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判断依据) 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
蓝色氢氧化 有 铜沉淀等
二氧化碳 有 气体等
温故知新
归纳整合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仅是形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
特征:①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变 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 放热、发光等。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下面是关于碱式碳酸铜受热的描述,分析
下列画有横线的文字,判断属于哪一种情 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
A. 反应条件B. 反应现象C.化学变化D. 反 应结果
给绿色粉末状的碱式碳酸铜加热( A),
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管壁出现小水珠,
同时,也有气体放出( )。B 这是生成了 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D说明碱式 碳酸铜受热分解出新的物质( )。C
1、化变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 象,但伴随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 定都是化变,化变也不一定都有 明显现象。
2、燃烧一定是化变,爆炸不一 定是化变。
1.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下雨
瀑 布
物理变化
落 下
化学变化
木柴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2、下列变化过程中不会发生化
学变化的是B( ) A、石灰石溶于稀盐酸
【新人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上册(全书)教学课件汇总(477张)
含本书所有课时
省级获奖课件精编
一次下载 终生使用
全网最全 最精美的立体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海导航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归纳升华
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知识与技能 1、归纳整合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对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得出区别与联系; 3、辩证统一化学变化与化学现象的区别联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归纳整合、对比联系、辩证统一的方法
A. 灯泡通电后亮了 B. 矿石由块状碾成粉末 C. 木炭燃烧 D. 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的是( C)
A.火药爆炸 B.牛奶变酸
C.石蜡熔化 D.钢铁生锈
3.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 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
种变化是( D )
A、蒸发 B、变形 C、蔗糖溶解
D、植物光合作用
4、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 有化学变化的是( B ) A.从矿山开采矿石,再将矿石粉碎 B.石蜡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条,钢条又拉成钢丝 D.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 C、胆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 D、将自行车放置于潮湿的空
气中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 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C)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 学变化的依据是( D)
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
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
化学变化。
1、 下列关于物变与化变的描述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点第一章化学的科学方法和常用实验仪器-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 化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制定实验计划→ 实施实验→ 记录实验结果→ 分析实验结果。
- 常用实验仪器:三角瓶、燃料棒、显微镜、左旋糖、拉曼光谱仪等。
第二章空气的组成和净化-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组成的。
- 空气中的杂质包括固体颗粒、液体颗粒和气体颗粒,需要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进行清洁。
- 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需要进行控制和净化。
第三章离子的生成和检验- 离子是由带电荷的原子或团簇组成的。
- 离子的产生方式包括化学反应、电解和辐射等方式。
- 检验离子的方法包括一些实验操作,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氯离子检验反应等。
第四章化学式和化学计算-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包括分子式、离子式等。
- 化学计算的类型包括化学反应计算、物质计算、电化学计算等。
- 化学计算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例如:摩尔质量、摩尔比等。
第五章酸和碱- 酸是指能够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够产生氢氧离子(OH-)的物质。
- 酸碱中和反应可以产生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第六章氧化还原- 氧化指的是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指的是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损失和获得必须是相等的。
-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单质氧化反应、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等。
第七章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例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金属元素有很大区别。
-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之间可以产生化学反应,例如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第八章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加工- 金属材料的生产包括选矿、冶炼和精炼等步骤。
- 金属材料的加工包括热加工和冷加工两种方式。
- 金属的加工性与其晶体结构、组织结构等相关。
第九章化学能和化学反应热- 化学反应会产生热,这就是化学反应热。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文重难点讲解(全)
新目标八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文重难点讲解(全)第一单元物质的分解和组成此单元主要讲述了物质的分解和组成。
学生们将研究到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以及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会了解到常见物质的分解和组成原理。
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学生们将研究到不同物质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食品和人体健康此单元主要围绕食品和人体健康展开。
学生们将研究到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四单元金属及其化合物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学生们将研究金属的性质、特点和应用。
同时,还会了解到不同金属间的化学反应以及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反应。
第五单元酸、碱和盐此单元主要围绕酸、碱和盐展开。
学生们将研究到酸、碱和盐的定义、性质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和探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特性和化学反应。
第六单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学生们将研究到化学反应中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
第七单元燃烧和火焰此单元主要围绕燃烧和火焰展开。
学生们将研究到燃烧的条件、类型和过程。
同时,还会了解火焰的构成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燃烧和火焰的本质和应用。
第八单元空气和氧气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空气和氧气的相关知识。
学生们将研究到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氧气在燃烧和呼吸中的作用。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气和氧气的重要性。
第九单元水和溶液此单元主要围绕水和溶液展开。
学生们将研究到水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溶液的形成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水和溶液的组成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十单元蒸汽和纯净水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蒸汽和纯净水的相关知识。
【鲁教54】八年级化学(全一册)考点总结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一、材料:1.天然材料: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
如:木材、棉花、石料、沙子、蚕丝、竹子、亚麻、羊毛、真皮等。
2.人工合成材料(人造材料):自然界中本来没有,经过人类加工制造的材料。
如:塑料、玻璃、钢铁、陶瓷、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二、变化:1.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3.主要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4.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
5.注意:(1)有上述现象发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
(如:电灯发光)。
(2)化学变化可能没有任何现象。
只要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
6.常见的例子:(1)化学变化:生锈、燃烧、腐烂、变质、酿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毒、煮熟、消毒、生长、衰老等。
(2)物理变化:外形的改变、物质的三态变化、电器的工作过程(电熨斗,电饭煲等)。
(3)注意: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但其中蜡烛熔化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7.知识提升:(1)从宏观角度看:定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和结构与原先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液氧是同种物质,氧气和氢气是不同物质。
)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2)从微观角度看:物理变化:分子和原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
区别:有无新的分子生成。
共同点:原子都不变。
特别注意:核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1.世界万物都是由对应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1)有的由分子构成,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H2O;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O2;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2)有的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Fe;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C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
人教版化学(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课件
化学变化常伴随有发光、放热、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交流讨论 1.只要有发光放热现象,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吗? 2.什么是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 化
但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实验室
下图中是一些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说出它们的名 称
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猜想与假设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 碳、水蒸气的含量不同
3.设计实 验
4.实验验 证
收集证据
①空气的组成;②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③燃着的木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的燃烧现象等。
解释与结 论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相比,吸入的空
课堂小结
化学 是一 门以 实验 为基 础的 学科
实验
化学学科的基础 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对蜡烛及 其燃烧的 探究
实验现象观察与描述 化学学习的特点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 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科学探究的步骤 实验结论
•谢 谢
走进化学实验室
学习目 标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规则,认识实验常 用仪器名称及使用范围; 2.通过实验探究,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连 接、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能概述操作要求; 3.知道严谨的态度、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障。
燃着的 小木条
为什么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性质
决定 体现
用途
知能训练
• (2016•邵阳A)下列物质的用 途,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 是( )
• A.石墨用于铅笔芯 • B.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D.稀盐酸用于铁制品表面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知识点八年级全一册绪言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古代化学:①、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和简单的工具,改善了自身的生存条件。
②、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近代化学(进入物质研究的微观阶段)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目前,人们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有几千万种。
4、化学现象:(1)、纳米铜属于纳米材料(金属材料)具有超塑延展性,在室温下可拉长50多倍而不出现裂纹。
(2)、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3)单晶硅为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提供了基础材料(4)用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制成的船体。
5、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4、重点实验(1)右图仪器的名称:研钵和研杵(2)颗粒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实验现象:固体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烧杯中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现象:①向硫酸铜溶液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溶液有蓝色变无色②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③记住下列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蓝色固体硫酸铜白色固体胆矾溶液(硫酸铜溶液)蓝色液体氢氧化铜蓝色固体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1)点燃前:白色固体,质地较软,有气味,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密度比水小。
(2)燃着时:黄色火焰,发黄光,发热,冒黑烟,熔化成液态后又凝固。
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内焰最暗。
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另一个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3)熄灭后:冒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又重新燃烧。
2、验证蜡烛燃烧的生成物(1)在进行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验证燃烧后生成了水的方法是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则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了水。
(2)验证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则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3、证明火焰那一部分温度最高的方法: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一秒后取出,观察现象,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1、某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步骤1 :取两个空集气瓶,用玻璃片将瓶口盖好,这样两瓶空气样品就收集好了。
步骤2 :取另外两个集气瓶,用排水收集两瓶呼出气体。
步骤3 :(检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不同的方法)步骤:将燃着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空气样品中,观察现象。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变化,木条正常燃烧;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熄灭。
结论: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的少。
步骤4 :(检验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不同的方法)步骤: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无明显现象,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多。
步骤5:(检验呼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的不同)步骤: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或镜片,对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两块玻璃片或镜片上发生的现象。
现象:哈气的玻璃片上有小水珠,放置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没有明显现象。
结论: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多。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注意事项: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事项:(1)、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冷,一般要先均匀受热,然后才能对准药品部分集中加热。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且未冷却前试管不能直立,避免管口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的角度(增大受热面积,防止暴沸)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2、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注意事项:加热时放置在石棉网上,使之受热均匀。
3、量筒:量度液体体积。
注意事项: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配制溶液。
4、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注意事项:不能加热。
5、酒精灯:用于加热注意事项:(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两次),不可用嘴去吹;(4)不要碰到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5)酒精灯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6、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事项:(1)、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2)、不要把滴管放在试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3)、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
7、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8、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试验操作。
9、漏斗:用作加液器,将液体注入小口径容器中去;在装上滤纸后也可用作过滤器,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的混合物。
注意事项:用作过滤器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倾入滤物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漏斗应置于漏斗架上,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处要紧靠器内壁。
10、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
注意事项:(1)、从底部往上套,夹在距管口1/3处(防止杂质落入试管)(2)、不要把拇指按在试管夹短柄上。
(3)、防止烧损和腐蚀。
11、玻璃棒: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注意事项:(1)、搅拌不要碰撞容器壁。
(2)、用后及时擦洗干净。
二、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用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常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
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实验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三、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1)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一横二放三慢竖):仪器:镊子步骤: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一斜二送三直立)仪器:药匙或纸槽步骤: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要避免药品粘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2、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1)、少量液体药品可用胶头滴管取用,排尽胶头内的空气,吸取药品,垂直悬空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2)、大量液体药品可用倾倒法。
步骤:①、瓶塞倒放在试验台(防止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试液留下来,腐蚀标签)③、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防止液体外洒或飞溅)④、倾注完毕后,立即盖上瓶塞。
(防止某些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或挥发到空气中,同时打开多个试剂瓶后还容易盖错瓶塞)放回原处(便于下次使用)。
(3)、一定量的液体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步骤:选合适规格的量筒、慢注、滴加。
注意事项:①、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②、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若仰视则读数比真实值低,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大,俯视则读数比真实值高,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
3、固体药品的称量(1)、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g)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2)、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内称量,干燥的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湿的药品要在(烧杯或表面皿等)玻璃器皿中称量。
(如氢氧化钠固体)(3)、注意: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应先放砝码,在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四、物质的加热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1)、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2)、注意事项:①、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③、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④、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3)、试管炸裂原因:试管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底部接触灯芯;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
2、给试管中固体加热(1)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2)注意事项;用干燥的试管,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试管夹夹住离试管口1/3处,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先预热,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集中加热,加热后不能骤冷。
(3)、试管炸裂原因;试管没有预热;试管外壁有水;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了;试管底部接触灯芯了;加热后立即用冷水洗试管。
五、连接仪器装置1、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胶皮塞:应把胶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4.检查装置气密性①、连接装置,将导管的另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气泡冒出,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②、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规象的原因:试管内气体受热,温度升高,管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在管内压强的作用下,气体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