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说课稿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
说课稿教学反思设计意图: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其更加流畅,易于理解。
】教材解读】:《我们不乱扔》是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第10课。
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设计理念】: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具有生活性,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
少年儿童要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要保护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尚处于直观动态思维发展阶段,因此本课主要以活动体验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综合性实践智慧。
教学目标】:1、通过图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初步树立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2、依据绘本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公共场所卫生不只是为了干净,还是遵守规则及讲文明的表现,从而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惯。
3、初步了解垃圾分类,增强保护公共场所卫生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公共场所卫生不只是为了干净,还是遵守规则及讲文明的表现,从而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惯。
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增强保护公共场所卫生意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问题情境、幻灯片;学生准备搜集公共场所不讲卫生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忆行为出示课件:教师自己在学校操场上和教室等处拍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引发学生回忆自己的行为、思考这样的不好,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新课研究活动一:情境对比,引发思考我喜欢哪种情景出示课件:校园整洁、国旗迎风飘扬的图片和漂亮的教室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从而初步树立保护公共环境的意识。
活动二:绘本情景,认知规则不只是为了干净通过绘本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了解保护公共场所卫生不只是为了干净,还是遵守规则及讲文明的表现,从而养成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的惯。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处理方法,学会分类垃圾,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乱扔垃圾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自觉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卫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垃圾的分类方法,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道德需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看到乱扔垃圾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
2.讲授新课: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4.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自觉保护环境。
5.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监督家长不乱扔垃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我们不乱扔》2.垃圾分类方法: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
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们不乱扔》(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学情分析小学生对学校的公共卫生和家居周围的公共卫生已有直接感受,且对公共场所的公共卫生已经直接接触过。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环境意识很差,随地乱吐痰,随手乱扔废弃物,导致有些地方的公共卫生很差。
针对现实情况,教育小学生分清是非,从小培养保持公共卫生的好惯显得十分必要。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道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比较环境是否卫生的不同感受,说明应当保持公共卫生。
2.情感与态度(1)喜欢干净的卫生环境,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反感。
(2)愿意保持公共卫生,做到“以保持公共卫生为荣,以破坏公共卫生为耻”。
3.行为与惯(1)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以及其他废弃物;不在墙上乱涂乱画。
(2)养成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惯。
4.过程与方法经由过程观察记录等方法,理解个人在大众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1.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以及怎样保持公共卫生。
2.难点: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二、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研究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说教学过程好了,但能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应该说效果还是不错。
《我们不乱扔》教案
1.丰富实例,让理论讲解更生动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垃圾分类的难点;
4.增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环保任务。
5.培养责任意识:教育学生肩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为构建美丽家园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使学生明白垃圾分类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讲解垃圾分类的难点时,可能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有些抽象和难以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加强实例的运用,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的方法和重要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表现得相当积极。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这可能影响到了整个小组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引导学生们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提高每个人的参与度。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垃圾分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做到不乱扔垃圾。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他们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以及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垃圾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垃圾应该扔进垃圾桶。
但是,他们在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不足,不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以及垃圾回收的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垃圾回收的意义,养成垃圾分类和回收的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垃圾、垃圾桶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垃圾环境,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模拟垃圾分类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4.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第15课 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一年级的学生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来强化不乱扔垃圾的意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儿歌、故事等形式比较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4.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说板书设计
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
一、乱扔垃圾的危害
二、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三、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八、说教学反思
《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教学反思
在教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时,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3.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关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可以在课堂上多关注那些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我还可以在课后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总之,通过对《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我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丰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5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垃圾分类、爱护环境。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
但他们对于乱扔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仍然缺乏深入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提高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互动讨论法: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觉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乱扔垃圾的关注,导入新课。
2.讲解演示:教师讲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演示垃圾分类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4.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成果展示:各组展示垃圾分类成果,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3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十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做到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分类垃圾、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自觉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环保意识,但部分学生在生活中仍然存在乱扔垃圾的现象。
他们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但分类意识不强,缺乏系统性的垃圾分类知识。
此外,学生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保行动,将垃圾分类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垃圾分类小游戏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个乱扔垃圾导致环境污染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导入新课。
2.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标准,让学生了解各类垃圾的归属。
3.讨论与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垃圾分类,并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乱扔垃圾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五四制)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课题:我们不乱扔课时:1课时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在公共场所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
学会正确处理垃圾,养成不随地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如何在公共场所正确处理垃圾。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爱护公共环境的责任感,培养公共场所讲文明、讲卫生的道德品质。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形成绿色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在公共场所保持环境卫生的必要性,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树立“不乱扔垃圾”的自觉意识,内化为自身行为规范。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乱扔垃圾的图片、视频)。
2. 准备垃圾分类箱与模拟垃圾(图片或实物)。
3. 环保小故事或相关公益广告片段。
(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展示一组图片或播放短视频,内容为乱扔垃圾后产生的各种不良现象,如街道上的垃圾、河流被污染等。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感受?这些垃圾会对我们生活造成什么影响?”预设学生回答:“看起来很脏。
”“影响环境。
”“会有细菌,可能会生病。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强调乱扔垃圾带来的视觉污染和卫生问题。
接着引入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保护我们的环境。
”2. 设置问题,激发思考教师继续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垃圾呢?难道只能扔掉吗?”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
(二)、新授环节(15分钟)1. 环节一:讨论乱扔垃圾的危害(8分钟)1) 乱扔垃圾的现象: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的乱扔垃圾的现象,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们平时在公园、学校、马路上有没有见到过垃圾被随意丢在地上?这些垃圾都是怎么处理的?你觉得这些行为对环境有什么影响?”预设学生回答:“有人随手丢垃圾。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说课稿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们不乱扔》这一课共设计了四个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
旨在告诉学生要自觉保持公共卫生,不能随便乱扔垃圾,并让学生知道把垃圾整理好带走,不只是为了干净、还是保护环境、尊重环卫劳动者、更是每个人文明的做法、负责任的表现。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初步懂得公共环境卫生需要大家共同维护,知道爱护公共环境卫生是文明的表现。
但他们年龄小,自控力尚不足,虽在监督力度较强的公共场所能自觉爱护公共卫生,但是在其他公共场所,就不能保证自己不出现乱扔垃圾、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
因此,二年级学生仍需进一步加强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意识,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2.知道不乱扔垃圾,不只是为了干净,更是为了环保、尊重、文明、责任。
3.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四、教学重难点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五、说教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片《不乱扔垃圾》导入课题。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教案三篇
10《我们不乱扔》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激学法、补学法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教学课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学生:记得教师:谁来读一读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课件出示: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通榆县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
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实验小学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实验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课题)二、学习新课:1、不只为了干净⑴小调查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三、总结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二、新课小活动: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我们不乱扔》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不乱扔》。
通过第三单元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这是本单元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
教材内容结构由“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和“我能做到的”四项活动内容组成,使学生通过阅读、交流、思考等形式,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
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树立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懂得把东西扔在一定的地方是做事有条理的表现,从小养成这种好习惯很重要。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重视公共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分。
《15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制)详细版
《15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五四制)详细版1. 教师展示一些乱扔垃圾导致环境脏乱差的图片,如垃圾堆积的街道、被污染的河流等。
2.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乱扔垃圾会带来哪些危害?可以从对环境、动物、人类健康等方面进行思考。
3.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 教师总结乱扔垃圾的危害,如破坏环境美观、污染空气和水源、危害动物生存、影响人类健康等。
(二)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故事讲述和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保持环境整洁的好处。
1.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美丽村庄的故事,村庄里的人们都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村庄变得非常美丽。
2. 教师将整洁的村庄图片与乱扔垃圾的场景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两者的差异。
3. 提问:同学们,从这个故事和对比中,你们体会到了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吗?4.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如让我们生活得更舒适、保护生态平衡、提升城市形象等。
(三)不乱扔垃圾的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让学生掌握不乱扔垃圾的具体方法。
1. 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可以从自身行为、提醒他人、参与环保活动等方面进行思考。
2.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教师总结不乱扔垃圾的方法,如随身携带垃圾袋、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提醒身边的人不要乱扔垃圾、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正确处理垃圾。
三、巩固练习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不乱扔垃圾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 开展“垃圾分类小游戏”,教师准备一些垃圾卡片和垃圾分类道具,让学生将垃圾卡片正确分类投放。
2. 组织学生制作环保宣传海报,用彩色笔和画纸绘制环保标语和图画,宣传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
3. 请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周围的环境,找出乱扔垃圾的现象,并想办法进行改善。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我们不乱扔》第二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0.我们不乱扔》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们不乱扔》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二课。
本单元共有四课,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是从不同的点切入,培养孩子在公共场所应具备的文明素养。
《这是大家的》主要涉及对校园这个公共场所中公物的了解和保护;《我们不乱扔》培养孩子在公共场所(包括校内和校外)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做有修养的小公民;《大家排好队》是在教育孩子们,身处公共场所的时候应该有秩序地排队;《我们小点儿声》则是在培养孩子公共场所中降低说话的分贝,不影响他人,因为公共场所是大家共享的空间。
本课是课标“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公物、行为文明”,第7条“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第8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教学要求的具体落实。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由4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我喜欢哪种情景”,通过观察公共场所不同的图片,感受良好的公共环境不但让人心情愉悦,而且会保持人们的身体健康;第二部分“不只是为了干净”,是启发孩子对自己产生的垃圾应该要及时收集,结合我们的校园活动初步渗透“垃圾分类”的意识。
懂得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对整洁的社会环境负有责任。
这两个部分是教学的第一课时,可是说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要是从意识层面让孩子明白“在公共场所为什么不能乱扔垃圾”“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三部分“这样可不行”是将上一节课的内容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身边有哪些乱扔垃圾的现象,并进行简单分析,尝试给出一些建议。
第四部分“我能做到的”是将不乱扔垃圾的要求和自我进行对照,发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不足,学会一些不乱扔垃圾的具体方法,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0我们不乱扔 第一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0我们不乱扔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十单元,第一课时,教材中的主题是“我们不乱扔”。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乱扔垃圾的后果;2.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能力目标1.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3.培养积极地对待环境的态度。
情感目标1.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2.讲究卫生;3.具有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乱扔垃圾的后果;2.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教学难点1.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正确处理垃圾的习惯。
四、课前准备教师:教学PPT、视频、干净的垃圾桶、不同类型的垃圾。
学生:笔、纸、教材。
五、教学过程Step 1 课堂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展示环境被污染的场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2.叫学生们说出自己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哪些垃圾,如:饮料瓶、废纸、剩菜剩饭、水果皮等;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闻到垃圾的气味时,尽快把垃圾处理好;4.提醒学生们,如果把垃圾乱扔的后果有哪些。
Step 2 阅读教材内容(2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本课的教学重点;2.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页内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垃圾劣化的原因,并引导学生思考合理的垃圾处理方式;3.提醒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可以逐句理解,并标记出生词和难点。
Step 3 观摩案例(20分钟)1.老师为学生展示垃圾分类的好处,为学生树立垃圾分类的正确意识;2.带领学生真实观察不同类型的垃圾,让学生分辨这些垃圾所属的种类,重新强调,准确且及时的垃圾分类有益于身边环境的卫生与健康;3.让学生结合垃圾分类的好处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垃圾分类。
Step 4 学生反思(10分钟)1.叫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坦白回答,自己曾经犯过哪些垃圾处理错误;2.让学生思考,犯错的原因是什么?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3.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应如何改善垃圾分类。
《10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导入新课
(一)播放一段乱扔垃圾的视频
师: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生:很不好,环境变得很脏。
师:没错,乱扔垃圾会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脏乱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 我们不乱扔》。
(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乱扔垃圾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情感,引出课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公共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指出每个同学在情景模拟中的优点和不足。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互评,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了正确处理垃圾和保持公共环境整洁的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2. 播放一段垃圾分类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和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习惯。
(三)保持公共环境整洁的方法
1. 师:除了正确处理垃圾,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持公共环境整洁呢?
生:不随地吐痰。
生:不乱涂乱画。
师: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要保持公共环境整洁,不仅要正确处理垃圾,还要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涂乱画、不破坏公共设施等。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乱扔垃圾的行为。他们对乱扔垃圾的危害认识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容易被故事和图片所吸引。
《15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
《15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五四制(2024)教材分析《15 我们不乱扔》是统编版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和环保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展示了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同时,教材还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如“垃圾分分类” 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
此外,本课也为后续学习关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校和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乱扔垃圾的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乱扔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对于新的知识和行为规范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们能够逐渐认识到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了解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处理垃圾,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乱扔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乱扔垃圾的危害。
(2)通过游戏活动、实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垃圾。
(3)通过小组合作、互相监督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文明素养,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营造整洁、和谐的校园氛围。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3.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1
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3.10《我们不乱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不乱扔》是人教版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二上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垃圾分类和爱护环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道德与法治二上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对环保的认识程度入手。
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但对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具体影响认识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环保的认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乱扔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学会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活动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乱扔垃圾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乱扔垃圾现象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乱扔垃圾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互动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垃圾分类的游戏,增强学生对垃圾分类方法的掌握。
4.小组讨论:教师提出一些关于环保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5.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不乱扔垃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我们不乱扔》和教学内容的关键词,如乱扔垃圾的影响、垃圾分类方法等,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关注和回顾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治《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导入、展开、巩固和拓展。
1.导入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兴趣。
2.展开
通过四个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保持公共卫生的意义和方法,并让他们自主思考、讨论和探究。
3.巩固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加深对保持公共卫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4.拓展
通过观察记录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个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会影响到他人的健康,引导他们形成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的好惯。
四、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板书:
1.主题:“我们不乱扔”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过程与方法”
3.重点:“为什么要保持公共卫生”、“怎样保持公共卫生”
4.难点:“保持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5.活动主题:“我喜欢哪种情景”、“不只是为了干净”、“这样可不行”、“我能做到的……”
通过清晰明了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改写:
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我们不乱扔》,旨在教育学生保持公共卫生,不随意乱扔垃圾,并让他们了解整理垃圾是文明的做法和每个人的责任。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行为与惯、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将采用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展开、巩固和拓展四个部分,板书设计清晰明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为了让孩子理解“我喜欢哪种环境”的意思,我以垃圾成堆的环境图片作为范例,出示一组垃圾成对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感受。
然后,我展示了XXX现实生活的场景图片,
并与前一组环境图片做比较,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喜欢哪种情境。
虽然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不乱扔果皮纸屑”的教育,但大多数人很难做到。
因此,我除了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看图说话”外,还让学生互相监督,养成随时捡拾垃圾的好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孩子们不能时时刻刻想到环境保护,但我们可以通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此次活动。
虽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得很好,但有一部分孩子自己主动地去扔垃圾了,效果还是不错的。
孩子不把垃圾扔到垃圾箱并不是因为他们懒惰,尤其是小学的孩子。
他们对环保的概念还没有定位、没有记住,孩子们的乱丢垃圾现象多数是无意识的。
老师的工作就是在孩子这个模糊的意识下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问题。
现在,班里有意识的孩子不仅自己能做得很好,还能提醒其他小朋友扔垃圾。
如果有小朋友没有将垃圾扔到垃圾箱,有的孩子会替他捡起来,有的就一直追着那个孩子叫他把垃圾重新扔进去。
这表明孩子的确有能力,我们要相信孩子!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根据统编教材的精神与理念,把表达与表现有机地进行整合,为孩子们创造了条件,使他们成为研究的主人。
我们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为基础,尊重孩子,把孩子们自己发现的问题交由孩子们自己解决。
我们让孩子们各抒己见,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达表现自己的认识,让孩子与老师、孩子与孩子、孩子与环境发生互动,互相研究,互相感染,真正发挥了幼儿研究主人的作用,使孩子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在秋游活动中,我们特意选择了环保课程,让孩子们明白在秋游活动中应该如何爱护环境,让环保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我们特意设计了一项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认识不同垃圾的标志和概念,让学生知道垃圾分类的好处,引导学生垃圾分类。
最后,我们希望把XXX文明校园的创建、宁国市文明城
市的创建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我们的板书设计如下:
我们不乱扔
不乱丢果皮、纸屑,保持环境卫生
不乱吐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基本卫生规定。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的感受。
因此,不应该随地吐痰,这不仅会
影响到他人的健康,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
我们应该自觉地养成良好的卫生惯,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另外,在使用公共设施时,我们也应该遵守公共规则,不在建筑物上涂抹乱画,不在地铁吃东西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破坏公共设施的卫生环境,还会对他人的使用造成不便。
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我在板书上突出了教学重难点,力求简单明了。
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掌握知识点,提高研究效果。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自觉地研究,积极参与课堂,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