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通感"修辞手法
整认 错独 坐 独语 的情景 。是 听觉转 为 视 钱钟 书先 生认 为通 感 是 “ 在 日常 经验 里 , 视觉 、 听觉 、 触觉、 嗅觉 、 吟唱 的牵动 下愁思 无眠 , 味觉 往往 可 以彼此 打通 或交通 , 眼、 耳、 舌、 身各 个官 能 的领 域 可以 觉 。 不分界 限 。颜 色似乎会 有 温度 , 声 音 似乎会 有 体质 , 冷 暖似乎 会 有
要: 通感是 一 种形 象思维 , 在 古代 诗歌 中 得 到 广泛 的运 用 , 它通 过联 想 和想 象使 感 觉转 移 , 将各 种 感 觉相 互 沟通起 来 , 由虚到
实、 化 实为虚 、 虚 实转化 、 虚 实交错 , 渲 染和 深化 诗 意境 , 形成 独特 的 审 美体验 空间 , 把 读 者带入 各 种 各样 奇 妙 的诗 词 意境之 中 , 从 而获 得更加 清晰 、 生动 的 审 美感 受 , 让我们 的文 学表现 竞加 饱满 、 各 种感 觉 交相辉 映 , 让 作者的 感情 淋漓尽 致倾 泻而 出, 更 具感 染力 。
妙 的语境中, 感受诗句特有之韵味 , 让平常不可触摸的情状 , 触手 人胜 的新 天地 。 可及 , 从而造就出独特的诗词意境。如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 漠
漠 水 田飞 白鹭 , 阴阴夏 木啭 黄 鹂 , 见 白鹭“ 飞 而听 得 白鹭翅 膀 扇 参考 文 献 : 动之声 , 听黄鹂 “ 啭~ 啭 ” 叫声 而 见 黄鹂 辗 转 呜 叫的 神情 , 视 觉 与 [ 1 ] 钱钟书. 管 锥篇[ M ] . 中华书局, 1 9 7 9 . 听觉 交 错 沟 通 , 使 得 诗 歌 意 境 生 动 活泼 , 意 境 中 平 添 无 限 生趣 。 [ 2 】 徐汉华. 写作技法词典[ M 】 . 陕西人民 教育出 版社, 1 9 8 7 . 同时王 维 的诗句 中 时常 在 通 感 的 运 用 中加 入 心理 感 觉 的细 微 体 [ 3 ] 钱钟书. 钱钟书论学文选[ M ] . 花城出 版社, 1 9 9 0 .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列子*汤问》“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它把听觉的形象转换成可 看见的“绕梁”丝带,这样的视觉形象,给人以更形象、真实的感受。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孔子在谈他听 到美妙的韶乐后的感受,他不是直接用听觉形象来描绘。而是用味觉来 感受,美味佳肴的感觉和优美的音乐是一样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视觉与听觉间的通感
唐代学者孔颖达有言:“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 如此。”
以听觉表现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红杏枝头春意闹) 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音本无形,用视上 的形象化来形容,更是虚实结合。(大珠小珠落玉盘)
精选
通感的类型
• 听觉与嗅感 视觉和嗅觉
• “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原》 • “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李白《酬殷佐明
精选
什么是通感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 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就是“向人这个整体说话”的。它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称红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白色为 冷色,这就赋予颜色以温度特点。我们称赞歌手的歌声圆润、甜脆,仿 佛声音有了形状滋味的特点。
精选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精选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
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展开全文谈谈诗词中通感的修辞手法文/郑万才笔者曾点评当代诗人王亚平先生五绝五首发到论坛。
其中有句“盏内有溪声”一句,读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有人认为,盏内盛秋色合理,盏内有溪声不合理。
秋色可以到盏内来,秋声却不会到盏内来;也有人认为,盏内有溪声,这是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
这样的句子,如杨万里的“剪剪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显然,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移情、通感、拟人、移就等修辞手法,在诗词表达中,常见妙处。
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修辞手法。
当然,也就无法理解其中的妙处了。
尤其是通感,按照常规思维去想,必然不合情理。
比如,我们常说的“秀色可餐”,按照常理,应为“秀色可看”。
看用眼睛,餐用嘴巴。
因此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那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呢?网络发达的今天,查资料十分方便。
遇到不知道的东西,往往我们会上“百度”搜索。
首先,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对通感的解注。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百度百科)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为之通感。
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可以相互沟通,不分界限。
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是分不开。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如可以说“光亮”,也可以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
再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
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百度百科)从一些资料对通感的解注来看,我认为“百度百科”的解注比较合理,也比较好懂。
但是,对通感的定义似乎有些过于复杂化了。
下面,我根据自己对通感的理解,给通感重新下一个简单的定义。
谈《荷塘月色》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谈《荷塘月色》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荷塘月色》是一篇孤寂温婉而又抒情细腻的诗文,充满深情而又细腻的感受,作者运用了自然的手法用流动的字节将灵和肉的高度融合。
作者展示出一种深情的心灵,即:微风过湖面,冰花在潭水中,芦笙传着远近的传讯,这是一种普遍的感受,它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出现,甚至只要闭上眼睛即可感受到这种自然,自然而又深情的心灵感觉,隐而不至,但凡后半部分里就可以看出作者关于自然界的热爱。
作者也将具体的事物与抽象概念相结合,如太阳静静的升起,星星照耀在湖面夜幕之中,犹如一般诗文中描述的广袤星空,引起了对宇宙的热爱之情,情绪的强大程度之超凡也让人们能感受到力度。
艺术家使用一种叫做通感的手法,来诉说这种遐想或联想,使读者能在文中轻易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这也就是为什么《荷塘月色》会有强大的感受力的原因所在,作者借助各种具体的比喻,赋予文章极具现实感和深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真挚而茕茕孑立的情感融合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景。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王国里,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能通过感官的互通,将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转化为具体而生动的文字。
试看这句著名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诗人王安石巧妙地运用了通感,将春天的气息转化为绿色,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象的景物,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通感在诗歌中不仅可以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通过通感将风声、天声、猿声转化为水声、鸟声,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登高的悲凉和寂寥。
除了诗歌,通感也可以在其他艺术形式中使用,比如绘画、音乐、文学等。
比如在毕加索的画作中,他经常运用通感将色彩和形状转化为抽象的情感和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了绘画的艺术之美。
在古典音乐中,通感也可以是指将不同的音乐元素相互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音乐形式。
通感是一种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和情感。
无论是在诗歌、绘画、音乐还是文学中,通感都可以创造出令人陶醉的艺术之美。
荷塘月色中通感的表达效果
荷塘月色中通感的表达效果通感,这玩意儿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文学世界里一扇扇独特的门。
在《荷塘月色》里,通感的运用那可真是妙啊!咱们先来说说啥是通感。
通感呢,简单讲就是把不同的感觉互相沟通、挪移。
就好比你看到一幅画,却能闻到花香,听到鸟鸣一样奇怪又有趣。
这就像是把你五官的界限给模糊了,让它们能互相串门儿。
在《荷塘月色》里,通感就像是一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穿梭。
你看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怎么能像歌声呢?这就是通感的妙处啊。
这清香本来是鼻子闻到的,可作者偏说像渺茫的歌声,这就把嗅觉和听觉联系起来了。
就好像你吃了一颗糖,那甜甜的味道突然让你想起了小时候妈妈温柔的抚摸,看似不搭界的东西,在一种特殊的情感和想象下就联系起来了。
这就好比在一个大花园里,各种不同的花朵,本来各自开着,可突然一阵风吹来,把它们的花粉都混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气息。
这种通感的表达效果,一下子就把那种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的香味给写活了。
你要是只说这香味很淡很轻,那多没意思啊。
可一说像渺茫的歌声,哎呀,那种感觉就像一阵轻烟,悠悠地飘进了读者的心里。
还有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月光和月影本来是眼睛看到的视觉形象,可作者说有和谐的旋律,像小提琴拉出来的名曲。
这就像你看到一个舞者在跳舞,可你却感觉像是听到了一首激昂的交响曲。
这视觉和听觉之间的转换,真的是神来之笔。
这就好比你走在一条铺满彩色石子的小路上,本来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石子,可突然感觉像是听到了一阵欢快的鼓点,每一颗石子的颜色和形状都像是鼓点的节奏一样。
这种通感的写法,让那荷塘里的月色不再是简单的光影,而变成了一种能让人陶醉的艺术享受。
你想啊,如果只是说月色不均匀,那能有啥感染力呢?但这么一写,就好像把读者拉进了一个梦幻的音乐会现场,月光和月影就是那跳动的音符。
通感在《荷塘月色》里的表达效果,就像是给一幅本来就很美的画又添上了几笔神奇的色彩。
简论诗歌创作中通感辞格的运用
简论诗歌创作中通感辞格的运用诗歌创作利用通感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创造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
而往往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神灵活现、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通感与比喻有很多相似之处,但通感是在两种或更多种感觉之间打比方。
因此,它比一般的比喻表意更加痛快淋漓,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标签:诗歌修辞通感运用杜牧《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两句诗:“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从字面看,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声是温暖的,如同春光那样融和。
”“歌声是温暖的”,这是不合生活逻辑的。
声音怎么能给人以温暖的触觉感呢?这就关涉到一种修辞手法——“通感”。
按照逻辑思维,人体的五种感官各有分工,任何一种感官都不能跨越自己的职责范围,去代替另一种感官进行工作。
“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附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耳不能坚,手不能白”(《公孙龙子·坚白论》)。
这就是说触觉和视觉是井水不犯河水的。
陆机在《演连珠》中也说:“目无尝音之察,耳无照景之神。
”实际上,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融,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里去。
又譬如“热闹”和“冷静”。
钟子期能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列子·汤问》)。
孔子鼓琴时见到一只老鼠,其弟子便从其琴声中听出杀气。
这些都是生活中感觉沟通的例证。
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种现象就叫“通感”,或者叫感觉挪移。
一诗人们进行诗歌创作时正是利用这种感觉的挪移进行形象思维,造出了很多“不合生活常理”的句子。
往往又正是那些“令人费解”的字眼,使诗句顿时鲜活起来,含义隽永,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诸如“小星闹若沸”(苏轼《夜行观星》),“山花焰火然”(庾信《奉和赵王〈隐士〉》)等。
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谈古代诗歌中的通感手法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刘鹗在读《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第2回中的这段: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人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开始读了这段之后,那种感受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现在想来,作者就是运用了通感手法。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吕氏春秋·本味》中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的句子,实则就是运用了了通感修辞手法,把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的情景。
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其中,“晨钟云外湿”中的“湿”字就是运用了通感,即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诗人借此表达了所闻钟之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的情景。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主要介绍三种:1、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比如,李贺《蝴蝶飞》: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其中,“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就是将视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2、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比如,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鸟声香。
诗人就用将听觉形象转化为嗅觉形象。
3、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如,杨万里《又和二绝句》: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
一生情重嫌春浅,老去与春无点情。
其中,“翦翦轻风未是轻,犹吹花片作红声”,就用将嗅觉形象转化为触觉形象。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往往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合用。
钱钟书说过:“本联想而生通感。
”也就是说,必须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把一种感觉挪移到另一种感觉上。
这样,才能如梅尧臣所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通感的审美效果就是能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动态化,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使诗歌的意境更为高远,构成特殊的艺术美,从而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人以新鲜隽永的审美享受。
李贺诗中通感艺术手法的运用
张 溶 婷
想 象 和 联 想 , 人 们 对 客 观事 物 的认 识 产生 更 加 全 面 、 使 清 晰 、 刻 、 至 是 神 奇 的 印 象 , 而 获 得 更 高 层 次 的 深 甚 从 审美享受。” 如 果 他 生 活 在 二 十 世纪 的 中 国 , 则
他 必 然 也 写 现 代 诗 。 的难 懂 , 的超 现 实 主 义 和 意 象 他 他
主义 风 格 , 现 代 诗 是 呼 吸 于 同一 种 气 候 的 。 ” 贺 的 和 李
生 命 与 创 作 , 成 了一 种 强 烈 的 吸 引 力 。 深 厚 的 文 化 形 其
羲 (秦 )“ 底 蕴 在 他 的 内心 中慢 慢 积 聚 ,也 使 他 的诗 歌 成 为 唐 诗 其 他 如 “ 和 敲 日玻 璃 声 ” 《 王饮 酒 》 、 烹 龙 炮 凤 玉 脂 泣 ”《 进 酒 》 (将 )等 等 ,都 是 以 听觉 写 视 觉 的典 型例 中不 可 多 得 的 可 细 读 范 本 。 子 。 以视 觉 来 写 听觉 的例 子 也 十分 常 见 。 李 贺 的诗 歌 风 格 受 到后 人 的 万 千 追捧 。 毛 泽 东 对 如 《 凭 箜 篌 弓 》 “ 山 玉 碎 凤 凰 叫 , 蓉泣 露香 李 l中 昆 芙 李 贺 诗 歌情 有 独钟 . 比如 他 写 “寂 寞 嫦 娥舒 广 袖 . 里 万 兰 笑 ” 像 昆 仑 美 玉 碰 击 声 声 清 脆 , 凤 凰 那 激 昂 嘹 亮 : 像 长空 且 为 忠 魂 舞 ” 从 天 上 看 人 间 . 的就 是 李 贺 的 跟 , 用 的歌 喉 。在 此 描 写 中 , 然 属 于 声 写 声 , 却 是 诉 之 于 虽 但 光 : 在喜 好 之余 也 大 胆 化 用 , 如 “ 唱 雄 鸡 天 下 白 ” 他 比 一 视觉 的。 这样 的例 子 很 多 , “ 凤语 ” “ 如 双 、 敲水 玉 ” 作 者 。 之 类 , 成 点 睛 之 笔 。毛 泽 东 曾 向陈 毅 专 门推 荐 “ 贺 俱 李 在这里 , 诉诸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 , 用 这样 可 以让 读 诗 很 值 得 一 读 ” 为 自己 在古 诗方 面 的 成 就 也 起 了 不 可 , 磨 灭 的作 用 。 而在 我 国历 代 诗 人 的 作 品 中 , 感 运 用 然 通 十分 普 遍 , 贺则 可 称 为 通 感 运 用 的 好 手 。 李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一)
试论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表现艺术(一)论文关健词:通感表现个性想象论文摘要:通感手法,在李贺诗歌中的运用,其数量之多,运用之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表为突出的。
客现物象在李贺的笔下往往不是按其自然的本性和方式存在。
而是经过位移和变形,再依作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重新组合在一起,使他的诗歌更加富有个性。
在这种切刽组接中,通感手法的运用起到了关健作用。
这也是李贺诗歌风格形成的直接动因。
通感原为心理学概念,是一种心理现象,也称“感觉移借”或“感觉变换”。
“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它们虽由不同的器官分别感受,并由不同的神经分别传送,但在神经中枢却可以发生这样的‘暂时联系”’仁‘〕。
而这种“暂时联系”,往往表现为由一种感觉引起对另一种感觉的联想,也称为“感觉转移”。
这种心理活动,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描对象,其文学表现方法,钱钟书先生6O年代的哎通感》一文借用心理学上的术语,称为“通感”。
张寿康先生在《关于移觉修辞格》一文中,把“感觉变换”和表现“感觉变换”的修辞格分开,且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乱,给这种修辞格取名为、‘移觉”。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为了突出事物的某方面特征,或突出表现某种感情,常需运用联想或想象活动,把某一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通过另一感官的感受表现出来。
这就是通感手法的表现。
通感的表现可以强化事物的某种特征和性状,可以巧妙地揭示作家瞬间的艺术感受。
反应在诗歌上则更为生动,艺术形象所引起的各种官感,在诗人特殊的主观感受里统一起来,使之表现得新鲜生动。
华兹华斯的诗句:“布谷鸟啊!你可是一只鸟儿,还是一个飘荡的声音?”诗人的主观感受上,布谷鸟已不再是一只鸟儿,而是倏忽飘荡着的美妙的声音。
这一形象不是比鸟的客观形象更加空灵美好么?通感在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也有它生动、鲜明的表现。
王维《过青溪水》’‘色静深松里”,以触觉表现视觉感受到的松林的幽静、凝绿之美。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中“哀响馥若兰”一句,用嗅觉中兰草的幽香表现听觉中婉转动听的琴声,形象而又真切。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浅谈李贺诗歌中通感手法的运用冯琴【摘要】通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和文学表现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唐诗人李贺在其诗歌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构思精妙,体现出一种奇异、冷艳及瘦硬的风格。
本文阐述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和分析李贺诗歌中的通感手法。
%Shazitang New City New World Primary School Changsha China Feng Qin Synaesthesia as a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and literary performance practice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famous poet Li He, who lived in the mid-tang dynasty, displayed many artistic technique of synaesthesia in his poetry with vagaries of fly fast, sophisticated ideas, to reflect a strangeness, elegant and thin-hard style. The article elaborate the im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and its effect in the poetry and focused on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synesthesia rhetoric in the poetry of Li He.【期刊名称】《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2页(P79-80)【关键词】李贺;诗歌;通感【作者】冯琴【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砂子塘新世界小学,湖南长沙,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一、通感的含义及在诗歌中的作用通感就是人的诸种感觉的相互交通,也叫“移觉”或“感觉借移”。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
杨万里的诗中如何运用通感手法杨万里是南宋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才华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活泼生动著称。
在其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通感手法的运用为其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感,是一种将不同感官的感觉相互沟通、相互挪移的修辞手法。
杨万里巧妙地运用通感,使读者在阅读其诗作时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细腻和新奇的感受。
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通过视觉上的“碧”和“红”,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莲叶的清凉和荷花的热烈。
这里的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仿佛能传递出触觉上的感受,让人仿佛能触摸到莲叶的光滑与凉爽,感受到荷花的炽热与娇艳。
这种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交融,让夏日西湖的美景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再看《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中描绘了儿童追逐黄蝶的场景。
黄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瞬间消失不见。
这里视觉上的“黄蝶”与“菜花”的相似色彩,给人一种难以分辨的视觉错觉,仿佛让读者的眼睛也迷失在这片金黄之中。
同时,这种视觉上的混淆又仿佛让人在内心产生一种迷茫和不知所措的感受,仿佛是一种心理上的迷失感。
杨万里通过这种视觉与心理感受的通感,将儿童追蝶的有趣场景和那份瞬间的失落与困惑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的酸味似乎在牙齿间留存,这是从味觉到触觉的通感。
让人不仅能想象到梅子的酸,还能感受到那种酸在齿间引起的微微刺激。
芭蕉的绿色仿佛主动“分”给了窗纱,这是视觉上的主动与被动的转化,仿佛绿色具有了生命和动作,给人一种活泼而新奇的感受。
在《过百家渡四绝句(其二)》中“园花落尽路花开,白白红红各自媒。
莫问早行奇绝处,四方八面野香来。
”这里的“野香来”,将嗅觉的感受通过“来”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出来,仿佛香味具有了形态和方向,主动地向诗人袭来。
眼里“闻”声 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
眼里“闻”声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www.5y眼里“闻”声耳中“见”色——谈“通感”在《望庐山瀑布》阅读中的运用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赣榆县石桥镇大庄小学韦有成“通感”是一种奇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人通过学习和生活实践得来的大量信息储存于记忆之中,当受到外来刺激时,感受会在一刹那间与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发生联系,产生某种信息流。
“通感”就是“分析器”在生活经验中建立特殊联系的结果,是不同感觉器官之间建立一定联系而生成的。
“通感”用得好,可以使景物的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作者的主观感受抒发地更细腻深刻,引起读者更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在古诗阅读中,教师可以抓住文字多元性的特点,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器官的功能和体验,挖掘多种知识和各方面经验储备,展开联想和想象,向多方面延伸扩展。
如此,就能得到“眼里闻声,耳中见色”的艺术感受。
《望庐山瀑布》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6册中的一首古诗。
诗中有奇特的夸张、飞腾的想象的妙用;有磅礴的气势、壮观的画面的勾勒;有高远的意境、雄奇的景界的展示……情景交融,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诗的特点,运用通感手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步入诗的意境,领略大自然的壮观奇景和诗人发自肺腑的感受。
、从视觉方面感知色彩鲜明的静态画面:红日高照,奇峰披翠,紫烟缭绕,瀑布高悬,飞花碎玉;在阳光的照耀下,赤橙黄绿青蓝紫诸色交织融汇,多姿多彩尽铺山间;光与色的互相辉映,色与景的和谐搭配,使画面格外明丽,秀色可人。
2、从听觉方面感受庐山瀑布飞流冲撞的赫赫声势的动感画面:银瀑飞泄,气势涌动,如雷贯耳,令人惊叹。
3、从嗅觉方面品位庐山香炉峰景象的奇特:艳阳下,云遮雾绕的香炉峰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宛如一座巨大的香炉升腾着燎人的香气,叫人心醉。
双关手法的运用,把香炉峰奇特的景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叹服。
4、从空间方面拓展想象:高峰耸立,直插蓝天,生机勃勃的绿叶似翡翠,如宝石点缀在天幕;瀑流飞动,上接九重天际,下连滔滔碧水,天、水、山、川浑然一体,无比高远广阔。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标题:通感的诗句
正文:
在诗歌的世界中,通感是一种美妙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一个感官词汇与另一个感官词汇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形象。
以下是一些使用通感的诗句:
1.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不仅仅是描述江南岸边的颜色,更是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月色如水照山林",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诗中的"水"和"月"不仅仅是描述景色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3. "繁花似锦觅安宁",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中的"花"和"锦"不仅仅是形容春天的美景,更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4. "飞鸟相与还",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中的"飞鸟"和"还"不仅仅是描述景象的元素,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
拓展:
通感是一种非常强大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感受到诗歌中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使用通感,诗人可以将一个简单的词汇转化为一个具有丰富含义的形象,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
艺术价值。
不仅如此,通感还可以帮助诗人更好地表达生命和情感,让他们的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中国诗歌中语言张力和通感手法的运用
我国诗歌中语言张力和通感手法的运用一、引言我国诗歌作为我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便以其精致的文学艺术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其中,语言张力和通感手法的运用是我国诗歌中的两大重要特点,它们赋予了诗歌以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更富有生命力和审美价值。
本文将对我国诗歌中语言张力和通感手法的运用做一探讨。
二、语言张力的运用语言张力是我国诗歌的一大特色,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生动的描写我国诗歌中常常运用生动而形象的描写,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和感官体验。
苏轼的《赤壁赋》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些用词生动而富有张力,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当时的场景,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烈情感。
2.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我国诗歌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
李白的《将进酒》中就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将酒与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张力和感染力,使人感慨万千。
3.音韵的优美和节奏的变化我国诗歌中注重音韵的优美和节奏的变化。
通过对音节的运用和对押韵的处理,使诗歌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张力。
杜甫的《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里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都是优美的音节和丰富的押韵,增强了诗歌的张力。
三、通感手法的运用通感是我国诗歌中常常运用的一种手法,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声音、味道的交融诗人常常通过对色彩、声音、味道的描绘与交融,使读者产生多重感官的体验。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里色彩、声音与情感交融,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2.意象的穿插与交融通感手法还表现在意象的穿插与交融上。
诗人常常通过对不同意象的穿插和交融,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与张力。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写道:“鸳鸯瓦冷霜华重,苔色铺前沈水绿。
使用通感的诗句
使用通感的诗句
通感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使用感官形象的词语来刺激读者的感官体验。
在诗歌中,通感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情感和意境。
一句通感的诗句可以是:“阳光洒落在青翠的山林之间,温暖的呼吸融化我的心灵。
”这句诗通过描绘阳光洒落和温暖的呼吸,使读者可以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和暖意,以及作者内心的愉悦与融化之感。
在这个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创作。
例如,可以描述阳光洒落在山林中的细节,如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投下斑斓的光斑;或者描绘作者面朝太阳,感受到暖阳轻轻拂过脸颊,温暖透彻心灵的情景。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阳光的光芒和温暖。
除了阳光的描述,通感的诗句也可以运用到其他感官的描绘中。
例如:“湖水泛起涟漪,微风拂过,带着水的清凉与花香。
”这句诗通过描绘湖水泛起涟漪和微风拂过,使读者可以感受到湖水的清凉和微风的轻柔,同时也联想到花香的幽香。
这种通感的描写方式,使诗句更加丰富多样,增添了一种多重感官的体验。
总之,通感是一种能够丰富诗歌描写的修辞手法,通过运用感官形象
的词语,可以使诗歌更加生动、感染人心。
无论是描绘阳光的明媚,还是湖水的清凉,通感的诗句都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运用通感,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诗歌作品。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应用
折花绣香,闹字当头——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价值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移的一种表述,而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比如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还有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种由抽象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诗中通感是“闹”字当头。
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大好春光都点染出来了。
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在古诗中有很多种通感的类型,比如以听觉表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嗅感、视觉和嗅觉(哀响馥若兰)(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触觉与听觉、触觉与视觉(“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杨花扑帜春云热” 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天高夜气严,列宿森就位。 大星光相射,小星闹若沸。
——苏轼《夜行观星》
“闹”字当头
• 鉴赏 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 个"闹"字。“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 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 点染出来了。“闹”字写出杏花争鲜斗艳之神, 也表现出作者的欣喜之情。“闹”字不仅有色, 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 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 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 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文艺中 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 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 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所以 《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 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 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 有焉。”(《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 “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
物有所通 心有所感
•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 移的一种表述,正是因为赏者有情,才会 对环境有所独特的感触。
• 因为心中有和谐的旋律,才会动用自己的 身心来感触周围的一切。
• 物有所通,心有所感
通感之与诗词
•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 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 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而这两种境界的 融合,便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浅谈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诗歌鉴赏中的通感修辞是一种很好的解读诗歌的方法,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本文将就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期对通感修辞的应用和发挥提供精致的参考。
首先,通感修辞是一种文化修辞。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意义,把诗歌中蕴涵的文化背景更好地表达出来。
通感修辞涉及到广泛的文化内容,如宗教信仰、传统文化、历史传说和当代文化等,所以在理解诗歌时可以把这些专业术语纳入考虑范围,以便更好地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其次,通感修辞可以让读者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诗歌的艺术美感。
在诗歌的表达中,通感修辞可以灵活地运用比喻、拟人、拟物等手法,以帮助读者发掘作者表达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通过这种修辞手法,读者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作者所试图表达的深刻哲理,从而使诗歌的艺术美感更加强烈。
此外,通感修辞也可以帮助诗人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让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他们可以以比喻的方式来描绘情态,从而使诗歌的艺术性更加凸显出来。
此外,还可以运用某些文化术语来帮助诗人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情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方式。
由此可见,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要想把握好诗歌的含义,需要我们在理解诗歌之前,先了解诗歌所表达的文化内容,以便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艺术性,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只有先通过这种修辞方式来理解诗歌,才能有助于更深入地探究诗歌的深刻内涵,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通感修辞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优秀的解读诗歌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加深读者对诗歌艺术性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通感修辞的研究上,以便使我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在 李贺 的诗 《 南府试 十二 月乐 河 词・ 四月》 中 : 晓凉暮凉树如盖 ,千山浓绿生云外。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f. li ,霜重鼓寒声不起 。 f ll  ̄ l易水 i
、
着重 运用 突 出的颜 色 来表 现
不 同 的 感 觉体 验
二、通 过 写气 味而渲 染不 同 的感
觉体 验
在李 贺的代表诗作 《 雁门太守行》 中 ,诗句 用浓烈 的色 彩表 现 出紧 张悲
壮 的战斗场 面 :
在 我 国古 代 诗 文 的 描 写 手 法 中 ,
通感 是常 用 的一种 。唐代 是诗 歌 创作 的繁荣 期 ,许 多诗人 在诗 中运 用 了通 感 形式 来 表现不 同的感觉 体验 。诗 人
学术研究
XU E sHU YAN 删
浅议李贺诗中通感手法的运用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
摘
杨
彦
要 :在李贺的诗歌 创作中 ,通感手法的运用较 为多见 ,艺术感染力突出。视 觉、味 觉、触觉和听觉等人体感官的不 同功能 ,在李贺
的诗 中相互贯 通 , 调动 着、激发着诗人 所有的感觉体验 。 关键 词:李贺诗歌 ;通感手法;运用
嗅觉并 不能表 现 出春 雨 的特征 。但 用
“ 雨 ”两 字足 以写 出 四月 春景浓 绿 、 香
仿 佛 置身其 间 ,增添 了深 山丛 林 的僻 静 之 感 。 自居 易 的 诗 歌 《 琶行 》 琵 :
“ 弦 嘈嘈 如 急雨 ,小 弦切 切 如 私 语 大
… …
春花清香 的雨 中景象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花绣香,闹字当头
——浅谈通感手法在古诗中的运用价值
什么是通感?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都能产生美感,同时每个人的眼耳鼻舌身各个感官的领域也都不是绝缘的。
通感把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乃至情感、思绪、意念等都沟通起来。
在现代修辞学中,钱钟书先生首先用到了“通感”的概念,他是在总结许多诗文的写作手法时找出其规律的。
通感是人们对与客观事物的主观感觉的转移的一种表述,而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可以积极推动欣赏者的审美再创造,把欣赏者从一种美的境界带入另一种美的境界,这两种境界的融合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愉快。
诗歌借助于通感作用,还有助于使艺术形象被感受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统一起来,扩大了欣赏者对艺术形象感受的范围。
比如唐代的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冷的色调和冰凉的水给人的感觉是一致的,因此让人有了立体的感受。
还有宋代的林浦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一种由抽象变具体,由可感成可见的现象自然呈现了出来,人们的感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容。
诗中通感是“闹”字当头。
宋祁的《玉楼春》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红杏枝头饱含春意竟然“闹”起来了。
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生机勃勃大好春光都点染出来了。
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
在古诗中有很多种通感的类型,比如以听觉表视觉,给事物以动态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视觉表现听觉,使虚化的东西实话。
(大珠小珠落玉盘);听觉与嗅感、视觉和嗅觉(哀响馥若兰)(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触觉与听觉、触觉与视觉(“寒磬满空林”,以触觉上的寒形容磬声的深远,寒磬衬空林,旧日辉煌的场所如今是衰草寒烟,十分凄凉。
)(“杨花扑帜春云热”杨花在春风中飘落,而春云也让人产生了热的感觉,春意热闹盎然的意境因“热”字而更形象。
)
通感不是某个时代某位诗人的创造,从本质上讲它来源于人的本能,从艺术上说则是人的想象所造成的。
通感的手法用于文学的创造,便赋予了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通感用形象化的比喻展示出了没有具体形象的事物,重在表达对某种事物的体验感受,是不同感官之间相同部分的联系。
大量经验表明通感对于沟通造型艺术与语言艺术的意境表达、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意境感受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文艺中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乐中有画”“画中有乐”的意境,离开了通感,便都成了无稽之谈。
在修辞过程中,通感还往往与比喻、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融合在一起。
运用通感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使读者在欣赏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如品其味,身受其冷暖的真实感。
由于从古至今各个时代,从古诗到白话文小说各种文体,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广泛应用导致到今天还有谁会对“笑的甜蜜”、“表情冷漠”、“一弯寒月”这种最基本的通感的应用提出质疑吗?大概大家已经不把这些当成通感来对待了。
而这也是通感的魅力所在,古诗由于通感更富于美,通感也由于古诗对它的应用而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