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doc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确定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含量。
在化学分析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两个基本的概念。
定性分析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用于确定物质中每个成分的含量。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
一、定性分析原理1. 离子反应法离子反应法是最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之一。
它基于不同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特征性质来确定待测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例如,铁离子与硫化氢反应产生黑色沉淀,可以确定铁的存在。
2. 沉淀反应法沉淀反应法是通过观察物质在溶液中是否形成沉淀来判断其成分。
不同物质的溶液混合后,如果形成了可见的沉淀,则可以确定存在特定成分。
例如,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
3. 酸碱中和法酸碱中和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待测物质的酸碱性质。
通过将待测物质与酸或碱溶液反应,观察pH变化或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酸碱性质。
例如,酚酞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可以用于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二、定量分析原理1. 重量法重量法是最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含量。
在重量法中,常用的工具是天平。
通过称量待测物质和反应产物的质量变化,可以计算出物质的含量。
2.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特定成分的含量。
在滴定法中,待测物质与已知浓度的滴定试剂进行反应,通过滴定试剂的使用量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滴定试剂包括酸碱滴定试剂、氧化还原滴定试剂等。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透射或散射特性来定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光的吸收、透射或散射强度的变化,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
例如,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性来测定物质的浓度。
总结: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原理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技术之一。
定性分析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和物质特性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体积或光学特性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第四章__化学物质成份的鉴定方法
四、未知的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分析
未知的植物化学成分,需要通过波谱的综合解析, 还需要配合适当的化学、生物方法(主要是降解) 来进行结构研究。 一般地,要判断一个化合物的准确结构,往往需要 通过多种波谱数据及理化常数相互印证,概括起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子量、分子式的确定
由分子式可计算不饱和度,进而推测化合物的大 致类型,如是否为芳香化合物,是否含有双键等。 植物化学成分最可能的分子量、分子式可利用元 素分析、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或其同位素峰 (M+1)、 (M+2)的相对强度来得到。 另外,对于一些高极性或热不稳定的化合物,需 用软电离方式,才有可能得到其质谱的分子离子 峰。
3.比旋光度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不对称时,分子与它的镜影 不能相互重叠,而通过它的平面偏振光需偏转一定的 角度,即产生旋光现象。
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a.样品的本质 b.样品的厚度 c.样品的浓度 d.溶剂的温度和波长。
4.比重的测定
估计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凡比重小于1.0 的化合物通常不会含有一个以上的官能团,而含多官 能团的化合物比重大于1。
例如芦丁的甲醇溶液及加入各种诊断试剂后的UV谱如下:
λmax 谱带1 甲醇 甲醇钠 三氯化铝 乙酸钠 259 272 谱带2 359 410
试剂
275 271
OH OH HO A O C
O-Glu-Rha
433 393
强碱,可使所有的羟基解离,进而使谱带1和谱 带2均发生明显红移; 三氯化铝可分别与B环的邻二酚羟基、C环的羰基和A环的 5位羟基形成配合物,也能使谱带1和谱带2均发生明显红 移; 乙酸钠为弱碱,只能是酸性较强的A环7位羟基和B环4位 羟基解离,使谱带1和谱带2均发生明显红移,但若与甲醇 钠。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确定样品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体、环境样品等广泛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
一、重量分析重量分析又称量化分析,是通过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成分的方法,常包括: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和荧光分析。
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物质中某一元素的含量来确定组成成分。
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有:化学量析法、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等。
其中,化学量析法通过元素化学配比的方法,使用一定数量的定量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来计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则是利用元素在高温物质中激发电子的方式,测量其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光谱线来测定元素的含量。
2.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化学计量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的数量,来测定被滴溶液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复合滴定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滴定方法,通过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样品中含酸、碱程度的方法。
3. 荧光分析荧光分析是一种测定有机或生物体分子在光的激发下发出的荧光强度来计算成分含量的方法。
荧光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等领域中,特别是在药物组分的定量分析等方面。
二、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又称为光谱学,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光谱等方法。
这些方法是以物质对电磁波不同能量的吸收、发射或偏振等为基础,通过测量荧光、吸收、发射等性质,对样品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分析。
1.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能够分析有机和无机分子结构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样品会通过过滤器或特定检测器中的红外光的特定波长,对被检测样品的振动吸收谱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鉴别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等。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原理
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原理化学分析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确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和数量。
定性分析是指确定化学物质的成分和特性,而定量分析则是确定化学物质的数量。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方法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原理。
一、定性分析原理定性分析是通过判断样品中所含物质的特定性质,如颜色、溶解性和反应等,来确定其成分。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原理:1. 化学试剂反应法化学试剂反应法是通过加入特定的试剂,观察样品是否发生颜色变化或特定的沉淀生成来判断成分。
例如,加入氯化铅试剂后,如果样品产生白色的氯化铅沉淀,则可以判断样品中有氯离子的存在。
2. 功能团反应法功能团反应法是通过加入特定试剂来观察样品中的功能团发生反应,从而推断化合物的结构和成分。
例如,碘水试剂可以与双键发生加成反应,通过观察是否生成蓝色溶液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不饱和化合物。
3. 能谱分析法能谱分析法是利用样品对射线或光的吸收或发射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样品的能谱图与已知物质的能谱图,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例如,通过使用质谱仪来分析样品中的各种离子或分子的质荷比比值,从而得知其成分。
二、定量分析原理定量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设备测量样品中某种物质的含量,从而确定其数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原理: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通过滴定剂滴加到反应溶液中,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电位计的读数,来确定反应物的比例或量。
例如,利用硫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当指示剂酚酞变成粉红色时,表示反应到达表观中和点,可以通过计算滴定液的用量来确定氢氧化钠的浓度。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利用比尔定律可以将吸光度与溶液中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确定物质的浓度。
3. 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中的电势和电流来确定物质的浓度。
电化学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解法和极谱法等。
分析化学原理
分析化学原理1. 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基本原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化学反应、测定方法等。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是分析化学的第一步,它包括样品的采集、清洗、分解、萃取等步骤,以获得可分析的物质。
化学反应是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与样品中的分析对象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定量或定性分析。
测定方法是分析化学的手段和工具,包括重量法、容量法、电位法、光谱法等,可以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精确测定。
3. 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组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法、络合反应等。
定量分析是确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比色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分析结果的获得非常重要。
4. 仪器设备分析化学依赖于仪器设备的支持,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的光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色谱仪可以通过将混合物分离后,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分析;质谱仪可以通过样品中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这些仪器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化学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
5. 应用意义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环境监测中,分析化学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食品安全中,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在医药工业中,分析化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和成分进行测定,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分析化学可以对矿石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完整版)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
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
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
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
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
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
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虽然可定量进行的沉淀反应很多,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而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银量法。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化学成分分析是指对物质样品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化学成分分析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基础和最常见的实验之一,用于确认物质的性质、检测成分的含量和纯度,并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一、物质的定性分析方法:1.火焰试验法:火焰试验法是通过观察物质在火焰中产生的颜色来确定其成分。
根据火焰颜色的不同,可以判断出物质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或其它特定的成分。
例如,钠离子在火焰中燃烧时会产生黄色的光,因此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测钠离子的存在。
2.气体的鉴定方法:气体的鉴定方法主要通过观察气体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来确定其成分。
例如,氧气能使一根点燃的木条继续燃烧,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检测氧气的存在。
二、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1.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通过滴定试剂与待测溶液中所含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以滴定剂的准确浓度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来确定溶液中所含的物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酸、碱或化合物中所含的酸或碱的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确定待测溶液中的成分含量。
滴定剂的浓度、滴定剂与待测溶液的体积反应比,在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和终点的观察都是确定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
例如,利用碘滴定法可以测定物质中含有的亚硝酸钠的含量。
3.光度法:光度法是通过测量物质溶液吸收或透过光线的程度来定量测定其中的成分。
该方法基于光的吸收特性,利用物质分子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能力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的原理进行测定。
常见的光度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
4.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在电势作用下产生溶液或固体中的电流差异来实现定量分析的方法。
电化学分析法包括电位滴定法、极谱法、恒电流电位法等。
该方法主要通过测量电流、电势和电荷浓度等电化学参数来实现对物质的分析。
总结起来,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观察物质的特性来确定其成分,而定量分析则通过测量物质中特定成分的含量来确定其浓度。
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研究植物中不同成分的组成和化学性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植物的生理活性物质、药物活性成分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测定植物中化学成分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和液相色谱(LC)等。
气相色谱常用于分离挥发性成分,如香气物质和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非挥发性成分,如植物中的多种类生物碱和多酚类物质。
二、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现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等。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可以用于检测植物中的花色素和生物碱等成分;红外光谱分析能够提供植物中功能性基团的信息,并可以检测有机物的结构;质谱分析则可以测定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等。
三、质量测定法质量测定是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或质量变化,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质量测定方法包括荧光法、比色法和重量法等。
荧光法可用于测定植物中的荧光素、酚类物质等;比色法可用于测定植物样品中的多酚类物质,如茶多酚和花青素等;重量法则通过称量样品的质量差异来确定其中的化学成分。
四、核磁共振核磁共振(NMR)技术是利用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发生能级跃迁,产生特定频率的电磁辐射,进而对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研究植物中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和存在状态等。
核磁共振技术在确定植物中的有机物质和天然产物结构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五、微生物学方法微生物学方法是通过诱导并利用微生物的特异代谢来对植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例如,利用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对植物样品进行发酵,可以产生特定代谢产物,通过对代谢产物的分离和分析,可以揭示植物中的特定成分。
综上所述,植物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生化分析技术的种类及其原理
生化分析技术的种类及其原理生化分析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领域的技术,主要通过对生物体内化学反应进行分析,来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情况等。
现代生化分析技术种类繁多,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优劣点和适应范围。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常用的生化分析技术及其原理。
1.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技术,主要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判断其中某一化学组分的含量。
光度法的原理是,当光通过含有溶质的溶液时,会被溶质吸收,而溶质吸收光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
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溶液吸收光的强度来计算其中化学物质的含量,从而实现溶液中某个成分的量的测定。
2.比色法比色法也是一种利用溶液的吸光度进行分析的技术,与光度法相似。
比色法的原理是,溶液的吸光度与其中每个化学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如果对比溶液的吸光度,就可以计算出其中某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因此,比色法常常被用来检测蛋白质的含量。
3.电泳电泳技术也是生化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利用物质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差异来对不同物质进行分离和分析。
特别是在蛋白质分析中,电泳技术被广泛应用。
电泳技术的原理是,将物质置于电场中,不同量、不同形状、不同电荷的物质会受到不同的电场作用力,从而在分析设备中产生运动。
这种运动的速度取决于物质的大小和电荷,因此,不同的物质会在电泳中分别移动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它们的分离和测定。
4.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生化分析中的一种复杂的技术,它通过利用液相在调节压力、流速和溶液种类等条件下尽可能快地流过反应器,从而实现对物质的快速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是,将物质溶于某种溶剂中,然后通过某种色谱柱对其进行分离,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分离样品中的化合物,是当前生化分析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以上就是生化分析技术的一些种类及其原理的介绍。
当然,目前在生化分析技术中,各种技术是互相结合使用的。
另外,由于生化分析技术通常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人员较高的技能水平,因此普通人不要随意尝试。
化学分析工作原理
化学分析工作原理化学分析是一种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组成和性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学诊断等等。
化学分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测量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特性。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与电磁辐射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研究样品组成和分子结构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其中,紫外可见光谱通过测量样品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红外光谱则通过测量样品吸收或发射的红外光谱带,来分析样品的有机和无机成分。
质谱则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样品中的分子结构。
二、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样品中物质在固定或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层析等。
气相色谱是利用物质在气相流动相中的分配行为实现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液相色谱则是利用物质在液相流动相中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离和鉴定。
层析则是利用物质在液体静相或气体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
三、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过程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电解、电沉积和电催化等。
电解是将样品溶解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施加电场使溶液中的离子发生电解,从而确定样品的成分和浓度。
电沉积则是通过电化学方法将样品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从而定量测定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含量。
电催化则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使被测物质发生催化反应,并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四、光谱仪器分析法光谱仪器分析法是利用光谱仪器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质谱、拉曼、荧光等。
核磁共振通过测量样品中核自旋的能级差距和各能级上核子的自旋取向,来研究样品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质谱通过测量样品中离子的质量和丰度,来确定样品中的分子结构和相对含量。
拉曼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频率和强度,来分析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振动状态。
分析化学讲义
分析化学讲义1. 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旨在探究样品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等信息。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讲义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
2. 基本原理2.1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物质样品。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种类和含量。
2.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化学将分析过程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通过一系列试验,鉴定出待测样品中存在的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则是准确测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含量。
3. 常用分析方法3.1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通过称量待测样品和标准物质,计算它们的质量差来确定化学成分的含量。
重量法常用于固体样品的分析,如矿石中金属含量的测定等。
3.2 滴定法滴定法是基于化学反应进行的分析方法,通过向待测样品中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到反应终点出现可观察到的颜色变化,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
3.3 光谱法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包括紫外-visible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等。
3.4 色谱法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固体或液体载体上的不同吸附或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等。
4. 数据处理技术4.1 数理统计与误差分析数理统计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同时,对于测量数据存在的误差,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4.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包括日常仪器校准、样品处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控制。
5. 结束语分析化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概述:定量分析是化学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主要用于确定样品中某一特定成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定量分析和化学定量分析两大类。
本文将主要介绍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包括常用的几种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基于物质质量变化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的含量。
重量法常用于定量分析中的溶液配制、物质纯度测定等方面。
1. 干燥法干燥法是一种常见的重量法,适用于含有水分或其他挥发性成分的样品。
该方法通过加热样品使其水分蒸发,并根据失去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2. 火焰法火焰法是一种重量法,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加热至高温,使其转化为其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然后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原始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一种基于体积的定量分析方法,常用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测定。
该方法通过测量反应液体体积的变化,来推算出溶质的浓度。
1. 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见的体积法,用于酸碱中和反应的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一种溶液来与待测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推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此外,还可以根据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终点。
2. 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体积法,用于测定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浓度。
该方法通过滴加标准溶液使反应过程达到终点,并根据所滴加的体积计算待测溶液中氧化还原剂的浓度。
三、光度法光度法利用测量溶液对光的吸收或散射来确定被测物质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被测物质与特定波长的光发生相互作用,吸收或散射光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多种物质的浓度。
该方法通过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量,来推算溶液中物质的浓度。
2.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发出荧光的光度法,用于对特定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该方法通过激发样品中的分子产生荧光,测量荧光强度并与标准曲线对比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成分分析取样化学分析法
二、化学分析法
2-2.滴定分析法
2-2-1.滴定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1)原理 根据滴定所消耗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以 及被测物质与标准溶液所进行的化学反应 计量关系,求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种方 法被称为滴定分析法 (2)种类 滴定分析分为酸碱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二、化学分析法
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的对象是什么?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凡具有多次重复使用和需要 制定标准的具体产品,以及各种定额、规划、要求、方法、 概念等,都可称为标准化对象。
标准化对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标准化的具体对 象,即需要制定标准的具体事物;另一类是标准化总体对象, 即各种具体对象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体,通过它可以研究各种 具体对象的共同属性、本质和普遍规律。
99.9% 以上,这是定量计算的基础 (2)反应能够迅速的完成(有时可加热或用催化剂
加速反应) (3)共存物质不干扰主要反应,或用适当的方法消
除其干扰。 (4)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确定计量点(指示滴定终点)
合适的指示剂。
三、关于标准的一些基础知识
3-1标准化的定义和对象
何为标准化?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
华晨金杯——J02.03.39——转向节技术规范 伯特利 ——BMS-01-03--01---球墨铸铁材料要求
二、化学分析法
2.化学分析法的定义和种类
(1)定义 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称为化学分析法。 (2)种类
包含重量分析法 和滴定分析法
二、化学分析法
2-1.重量分析法
2-1-1.重量分析法的原理和种类
(1)原理 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将 被测组分转化为一种组成固定的沉淀或气体形式, 通过钝化、干燥、灼烧或吸收剂的吸收等一系列 的处理后,精确称量,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 种方法称为重量分析法 (2)种类 重量分析分为沉淀重量法,挥发重量法和提取重 量法
化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化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化学分析是化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和检测各种化学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现象。
在化学分析中,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化学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一、分析的原理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是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之一,它指的是利用不同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性质,对样品进行分析。
例如,在化学分析中常用的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都是基于不同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原理来进行的。
2.物理性质原理除了化学反应原理外,物理性质原理也是一种常用的分析原理。
物理性质包括分子量、密度、比旋光度、光吸收度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测量来确定分析样品的成分。
例如,通过比色法测量样品的光吸收度,可以确定其含量等。
3.仪器分析原理仪器分析原理指的是利用现代科技发展的各种分析仪器仪表,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例如,分子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这些仪器的出现和应用,让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分析的方法1.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对样品中某种成分的数量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
常用的定量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标准曲线法等。
其中,重量法是利用称量精确的物质来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来得出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而容量法则是通过滴定法来测定含量。
2.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指对样品中所含成分的种类进行准确确定的方法。
常用的定性方法包括颜色反应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纸层析法等。
其中,纸层析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分析方法,它可分离出不同种类的物质,并且使不同物质之间的分离效果更加明显。
3.半定量分析半定量分析则是介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间的一种方法,它通过测量样品的吸收度、发射度等物理性质,来计算样品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范围。
半定量分析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得到比定性分析更加准确的结果,但是相较于定量分析,其分析结果仍有一定误差。
总之,化学分析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它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分析原理和方法。
物质的组成成份分析方法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从大类分就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与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就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就是指质量法。
容量法就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
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就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就是指以酸碱中与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就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
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就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就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就是以溶液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
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
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
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就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虽然可定量进行的沉淀反应很多,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而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就是银量法。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教程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教程
一、光谱分析
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方法叫光谱分析.其优点是灵敏,迅速.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
光谱分析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
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以后处于激发态,但激发态电子是不稳定的,大约经过10-8秒以后,激发态电子将返回基态或其它较低能级,并将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去,这个过程称原子发射光谱。
可见原子吸收光谱过程吸收辐射能量,而原子发射光谱过程则释放辐射能量。
二、质谱分析
质谱:按照离子的质量对电荷比值(即质荷比)的大小依次排列所构成的图谱,称为质谱。
质谱分析法:利用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质谱分析法原理:质谱法是采用高速电子来撞击气态分子或原子,将电离后的正离子加速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然后按质荷比(m/z)的大小顺序进行收集和记录,即得到质谱图。
质谱不是波谱,而是物质带电粒子的质量谱。
其基本程序为:真空系统→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记录系统
三、色谱分析
色谱法,又称层析,是一种分离和分析方法,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
— 1 —
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 2 —。
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一种通过实验室技术和仪器仪表,对化学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在化学研究、生产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和应用。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与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样品的特征信息。
其中,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等。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通过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法利用物质吸收红外辐射的特性来确定化学结构和功能基团。
核磁共振分析法可以通过物质在强磁场中的响应来得到样品的结构和分子组成等信息。
二、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利用质谱仪对物质的离子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使用离子化技术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转化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然后通过质谱仪进行质量分离和检测。
质谱分析法主要包括质谱仪的工作原理和样品处理方法。
其中,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有质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
三、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电解分析、电位滴定法、电解激发法等。
电解分析通过测量物质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导性来确定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电位滴定法利用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溶液中的物质浓度。
电解激发法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来激发和测量样品的发光强度,从而得到样品的定量分析结果。
四、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中成分在色谱柱上的分配行为进行物质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气相色谱法通过气相色谱柱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分离和检测。
液相色谱法则是利用液相柱将待分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从而得到各成分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离子色谱法则是用于测定水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分析方法。
五、热分析法热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质量、体积、导电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热分析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等。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通过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异和能量变化,来研究样品的热力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通过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分离、鉴定和定量不同物质的化学成分。
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和质谱分析。
一、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方法。
它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检验样品的特征和使用相应的试剂等手段,推断样品中所含的成分。
定性分析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包括颜色、形状、晶体结构等的观察与判断;化学方法则是指根据化学反应的性质,通过试剂的加入和反应产物的形成来推断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测定样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适当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反应产物的生成量或吸光度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来测定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含量。
定量分析方法主要分为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等。
其中,重量法通过称量或电子天平的重量测定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容量法则是利用滴定、酸碱中和等反应,通过溶液的体积计算出目标物的含量;光度法则是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吸收或发射特性来测定其浓度。
三、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被开发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分析速度。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
这些仪器在分析过程中,通过检测样品与特定物理量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和分析样品的信息,如吸收光谱、质谱图和色谱图等。
四、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样品中的离子质量谱图来确定化学成分的方法。
质谱分析方法在分析多种样品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
它主要包括质谱仪的离子化产生、质谱中的质量筛选和测量等步骤。
质谱仪将样品中的物质分离成离子,然后根据离子的质量-电荷比(m/z)进行分析和测量。
质谱图能够提供物质的分子结构信息以及相对丰度等数据,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和有机化学领域。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是一种科学方法,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和结构。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的基础知识,包括化学分析的类型、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一、化学分析的类型化学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目的的不同,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组成,即确定物质中存在的元素、离子或化合物的种类。
2、定量分析:旨在确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或化合物的数量。
3、结构分析:旨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包括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化学分析的基础是化学反应和计量关系。
通过选择适当的化学反应,可以确定待测物质中的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
同时,根据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物质中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
三、常用化学分析方法1、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滴定计量液体中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根据所用试剂的不同,滴定法可分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物质的含量。
分光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3、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分析方法。
它通过高能电子束轰击样品分子,产生带电粒子,进而确定分子的分子量和结构。
质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4、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样品中的组分分离成不同的色谱峰,进而确定各组分的性质和含量。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等优点。
5、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某种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等优点。
6、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一、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
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
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
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
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
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
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
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沉淀滴定分析: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又称银量法(以硝酸银液为滴定液,测定能与Ag+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的一种容量分析法)。
虽然可定量进行的沉淀反应很多,但由于缺乏合适的指示剂,而应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目前比较有实际意义的是银量法。
二、仪器分析2.1电化学分析是指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是利用原电池模型的原理来分析所测样品的电极种类及电解液的组成及含量和两者之间的电化学性质的关系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现在一般是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来对样品进行测试。
其特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应用范围广。
根据测量的电信号不同,电化学分析法可分为电位法、电解法、电导法和伏安法。
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电极电动势以求得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若根据电极电位测量值,直接求算待测物的含量,称为直接电位法;若根据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以确定滴定的终点,称为电位滴定法。
电解法是根据通电时,待测物在电他电极上发生定量沉积的性质以确定待测物含量的分析方法。
电导法是根据电解质溶液中溶质溶度的不同,其电导率也不同的原理,而测量分析溶液的电导以确定待测物含量的分析方法。
伏安法是将一微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根据被测物质在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压变化曲线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
2.2光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是基于能量作用于物质后,根据物质发射、吸收电磁辐射以及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进行分析的化学分析方法。
其主要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光谱法是基于辐射能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测量有无之内不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而进行分析的方法。
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荧光分析法(AFS)、红外光谱法(IR)等。
非光谱法是基于光的波动性而对物质进行测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和旋光法等。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气态原子可以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使原子中外层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现象而建立的。
由于各种原子中电子的能级不同,将有选择性地共振吸收一定波长的辐射光,这个共振吸收波长恰好等于该原子受激发后发射光谱的波长,由此可作为元素定性的依据,而吸收辐射的强度可作为定量的依据。
其基本原理是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长相同的特征谱线。
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
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A=KC 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
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
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
2.2.2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原子发射光谱法是依据各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热激发或电激发下,发射特征的电磁辐射,而进行元素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光谱学各个分支中最为古老的一种,可同时检测一个样品中的多种元素。
其基本原理是各物质的组成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外围绕着不断运动的电子,电子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
从整个原子来看,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它也是处在一定的能级上,具有一定的能量。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原子处在最低的能级状态,即基态。
基态原子在激发光源(即外界能量)的作用下,获得足够的能量,其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状态的激发态,这个过程叫激发。
处在激发态的原子是很不稳定的,在极短的时间内(10s)外层电子便跃迁回基态或其它较低的能态而释放出多余的能量。
释放能量的方式可以是通过与其它粒子的碰撞,进行能量的传递,这是无辐射跃迁,也可以以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其释放的能量及辐射线的波长(频率)要符合波尔的能量定律。
原子荧光分析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
但所用仪器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近。
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宽,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是介于原子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之间的光谱分析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一定波长的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而进行定量分析。
原子荧光的波长在紫外、可见光区。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约经10-8秒,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态,同时发射出荧光。
若原子荧光的波长与吸收线波长相同,称为共振荧光;若不同,则称为非共振荧光。
共振荧光强度大,分析中应用最多。
在一定条件下,共振荧光强度与样品中某元素浓度成正比,从而通过测试共振荧光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的含量。
2.2.4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分光光度计测试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
再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
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
2.2.5旋光法旋光法是基于许多物质都具有旋光性(又称光学活性)如含有手征性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从而利用物质的旋光性质测定溶液浓度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在指定的溶剂中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采用旋光计测得样品的旋光度并算出比旋光度,然后与标准比较,或以不同浓度溶液制出标准曲线即工作曲线,求出含量。
2.3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指通过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色谱法中有两个相,一个相是流动相,另一个相是固定相。
如果用液体作流动相,就叫液相色谱,用气体作流动相,就叫气相色谱。
2.3.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仪中的一根流通型的狭长管道(色谱柱)。
在色谱柱中,不同的样品由于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特定的柱填充物(固定相)有着不同的相互作用而被气流(载气,流动相)以不同的速率带动。
当化合物从柱的末端流出时,它们被检测器检测到,产生相应的信号,并被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在色谱柱中固定相的作用是分离不同的组分,使得不同的组分在不同的时间(保留时间)从柱的末端流出。
其它影响物质流出柱的顺序及保留时间的因素包括载气的流速,温度等。
而气相色谱法中可以使用的检测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火焰电离检测器(FID)与热导检测器(TCD)。
2.3.2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两相亲和力的差别。
根据固定相的不同,液相色谱分为液固色谱、液液色谱和键合相色谱。
应用最广的是以硅胶为填料的液固色谱和以微硅胶为基质的键合相色谱。
根据固定相的形式,液相色谱法可以分为柱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
按吸附力可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
近年来,在液相柱色谱系统中加上高压液流系统,使流动相在高压下快速流动,以提高分离效果,因此出现了高效(又称高压)液相色谱法。
检测器主要有紫外吸收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折光示差检测器,其中以紫外吸收检测器使用最广。
2.4波谱分析波谱分析是指物质在光(电磁波)的照射下,引起分子内部某种运动,从而吸收或散射某种波长的光,将入射光强度变化或散射光的信号记录下来,得到一张信号强度与光的波长或波数(频率)或散射角度的关系图,用于物质结构、组成及化学变化的分析,这就叫波谱法。
波谱法主要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简称为四谱。
除此之外还包含有拉曼光谱等。
2.4.1红外光谱法(IR)红外光谱法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是通过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
主要是应用于测试有机分子的价键结构以及官能团的种类等。
其基本原理是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由原来的基态振(转)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转)动能级,分子吸收红外辐射后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该处波长的光就被物质吸收。
所以,红外光谱法实质上是一种根据分子内部原子间的相对振动和分子转动等信息来确定物质分子结构和鉴别化合物的分析方法。
2.4.2紫外光谱法(UV)紫外光谱法是测定物质分子在紫外光区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