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中南大学网络教育2014年6月课程考试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
《社会语言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试题:
就某地的语言兼用(双语)现象进行实地调查,并撰写出调查报告。(100分)要求:1.调查数据准确无误,真实可信;
2.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调查报告必须附上调查问卷样本和典型的访谈材料;
4.语言表达准确、流畅,行文规范。
凤凰县七良桥乡语言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湖南省凤凰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主要有苗、壮、侗、土家、汉五个民族居住,其中汉族较少。每个民族都使用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有的少数民族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汉语是汉族的主要语言工具,但是也会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七良桥乡七良桥村是一个土家族村子,其中也居住着少数汉族。本文在对七良桥乡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整理资料,对土家族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做出了分析,以此反映该地区的语言和谐状况。
一、调查情况概述
1. 调查情况概述
2010年7月20日,中央民族大学调研团共10人,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翠里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查。其中包括七良桥乡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态度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等,结合田野调查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为七良桥乡的详细调查报告。
2. 七良桥村情况概述
七良桥村全村共98户,390人,两个自然村。七良桥村村委会所在地约81户。其中有一个自然村叫安吉。在村中,男女老少均讲土家语,儿童入学前大多不通汉语,六七十岁的老年人有一部分也不会讲汉语。
周边村寨有宰垮、宰转、乌雅。跟瑶族交流主要用客话(汉语方言),跟侗族交流主要使用侗语,跟苗族交流可以使用苗语,但苗族会讲土家语的比较少。
土家族(潘姓)自称从贵州黎平迁到湖南凤凰。平时本村交流均用土家语,在集市上,认识的人用土家语,不认识的人用客话。
每年节日有春节、元宵、村社(时间不定,根据通书来确定)、清明(不过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初二、七月十四、八月中秋,九月以后没有节日。
族际通婚的情况比较普遍,主要通婚对象为苗族和侗族,少数为汉族和瑶族。
外出打工者一般到广东、桂林、玉林、石家庄、山西等地。
村中有小学一所(一至六年级),老师主要来自本村,也有从外面调进来的。低年级的儿童要用母语进行辅导教学,没有推行过壮文,大多数人没有见过壮文读物。
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0来人,大多数人上过高中,解放前没有出现过请私塾先生教书的情况,因此,老一辈人大多是文盲。
经济收入除主要依赖外出打工以外,就是靠栽种椪柑,基本上每户都种植。
3. 受访者基本信息概
二、七良桥村语言使用情况
为了解七良桥村的语言使用情况,我们分为个人、家庭,社区以及跨社区四个方面对其语言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据此次调查显示,调查对象由于生活地、工作和学习等原因,调查对象几乎为双语或多语使用者。在语言使用上,他们会根据场合、对象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呈现出双语或多语使用的特点,单位和学校语言社区的特点,语言使用环境类型层次分明。在村中,他们均使用本民族语即土家语,也使用汉语方言,少数年轻人和学生会使用普通话。呈现出本民族语、汉语方言、普通话三种语言共同运用的现象。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个人语言使用情况
表1: 语言程度调查
说明: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人对自己的本民族语非常熟悉并且运用得非常好。对于汉语方言,很多人也是能够掌握,运用水平也不错。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人都能够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语言使用范围较广。
(2)家庭语言使用情况
表3:家庭语言使用调查
说明:调查对象均为双语使用者,调查对象在语言使用明显的年龄指向性。此次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年龄30岁以上的人约占54.76%。这类调查对象已经为人父母,家庭结构以三代人为主,在家几乎都使用土家语即本民族语,少数人会使用汉语方言。一些学生在家则希望使用普通话。语言使用因为自身的需要和家人的期望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语言使用的多样性。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家讲汉语,认为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帮助。
(3)社区语言使用情况
说明:从统计的数据中可以分析,在社区语言使用上跟调查对象与对方的熟悉程度有着主要的关系。同时,大多数人表示,社区语言的使用跟对方和自己交谈时使用哪种语言也有关系。
(4)跨社区语言使用情况
说明:在对方是本民族并且使用本民族语时,大多数人都会使用本民族语。如果遇到的是其他民族,大多数人会使用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到乡政府办事时,很多人都会使用汉语方言。赶场时会遇到不同民族的人,他们会根据对方使用哪种语言来进行相应的选择。比如,对方讲汉语方言,他们就讲汉语方言;对方讲侗语,他们就讲侗语。
总结:语言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造成的部落迁移使得本民族的语言或多或少存在差异,有的差异很大,甚至不能沟通。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碰到土家族同胞时都愿意用土家语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属于不同的民族支系,所使用的民族语也有差异,甚至有的互相之间已经不能通话的时候,便会借助另外一种大家都能懂的语言进行沟通。此外,民族通婚的情况使得家庭语言使用上产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教育、经济发展的因素的影响,在社区和跨社区语言使用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在汉族居多数的地区,汉文化的影响融入各个地方,汉语也就理所当然成为大家除本民族语外的常用语言。
三、七良桥村语言态度
语言态度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对母语和兼用语的主观评价、其在语言选用方面的行为倾向以及被调查者的语言能力。
1.主观评价
我们所说的主观评价主要是指被调查者对母语和兼用认知程度和情感认同。为了解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围绕认知程度和情感认同两个点,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以下方面的内容,具体调查结果如下:问题○1:你认为自己最熟练的语言是哪种?
结果: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