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2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2 苏教版 必修2

我与地坛一自读导言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3.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解说: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本篇尤其如此,它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

阅读本篇,可以说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文章比较长。

因而把握线索非常重要。

文章对我们情感的冲击,对我们心灵的敲打,都是通过语言传达出来的。

二自读程序1.默诵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体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我的思绪。

第二部分,写对母亲的追思,对母亲生命的理解。

2.让学生深入思考,边思边读,抽象概括贯穿全文的思路是什么?明确:全文的总体思路是:追寻,解答。

前半部分是追寻,后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学生注意第一部分中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这实际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

也就是说,这就是史铁生的“追寻”的“问题”,共三个: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关于第三个问题。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这个问题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问题。

如果师生找准了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那么,就等于找到了一把解读这篇佳作的“钥匙”。

可以说,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3.再让学生深入思考一下,边读边思考:既然如何面对命运是本篇的追思核心,那么第一部分那么多风景描写和第二部分写母亲是为什么?明确:非常概括地说,写母亲,实际是写“我”(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写史铁生对母亲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态度的“理解”。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标: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体味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体味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命运的造就也就决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担的方式。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1.欣赏作者笔下地坛的美。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3.领会作家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作家简介2.朗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3.欣赏文章第一部分进入古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古园,古园是怎样的古园呢?(师生共同诵读:“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我”又是怎样的“我”呢?(师生共同诵读:“两条腿残废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去……”)“我”眼中“荒芜并不衰败”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满园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碎碎片刻不息。

”)“我”在古园中的沉思(师生共同诵读:“一个人,出生了……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

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沉思”时的古园(师生共同诵读:“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

《我与地坛》公开课教学详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品味本文几处景物描写理解作者对生死的感悟。

2、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生死观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体味生命的崇高和庄严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悟作者铁生对生死的感悟。

三、授课过程:(一)导入:幻灯片(1)悬崖雪松图片,图片上显示文字:选取“加拿大雪松顽强存活于悬崖上”;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导入。

(这一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眼睛有所停留,图片材料又能对学生写作起素材积累的作用)(二)作者介绍:图片1:健康年轻的作者。

图片2:双腿瘫痪的作者。

提出疑问: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面对21岁就残废双腿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过的?(联系到地坛)(三)关于地坛:图片,提问从图中感受到的地坛特点。

(生答):大,雄伟,冷清……(四)内容分析:1、录音朗读1—5自然段,提回3个思考问题:(提示:用课文里的句子或者词语回答)(1)地坛有什么特点?(明确)荒芜但并不衰败。

(问)荒芜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明确)“四百年里……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2)残废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状态如何?(明确)失魂落魄。

(3)作者为什么喜欢到地坛去?(明确)因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问)作者和地坛的感情联系?(明确)同病相怜,精神家园。

(问)地坛的不衰败体现为文中的哪些句子?(明确)第五自然段对小生命的描写。

2、重点分析:第5段,园子里小生命活动对作者关于“如何看待死”疑问的启示。

分析方式:提问学生感兴趣的描写。

强调:露珠—生命能量的积蓄达到最美的时刻。

蝉蜕—摆脱旧我,走向新生。

“露珠轰然坠地”“草木窸窸窣窣”—对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关于“死”的问题思考所得:“一个人出生了……必然的节日”?明确:好好地活,顺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导学生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师问)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说“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那到底要怎么样活呢?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讨论: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精选】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说课稿设计苏教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说课稿设计苏教必修2

【精选】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说课稿设计苏教必修2【精选】高中语文《我与地坛》说课稿设计苏教必修2我与地坛〔案例〕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高一第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围绕以“分析评价,借鉴吸收〞为重点的单元学习要点,我们本着学生已经在教师的两篇课文的讲读教学下,来充分认识这篇课文的地位与价值,他完全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能力的一篇典范之作.该篇作者史铁生将十五年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感受,用他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我们的学生。

这种传达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会从某一点入手,找到与作者心灵触动的契机,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的学习过程。

这种沟通其实正是学生开始学会从自己的个体需求去阅读、去学习。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篇课文所饱含的母爱之情足以感动每一位血肉之躯。

希望学生能从中反思自己是否已珍视与母亲共处的每一天。

这种情感撞击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最宝贵的东西,他足以唤醒学生阅读的原动力,激发他们去自我寻找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提高研究性阅读能力。

此篇课文仅为节选的一、二部分,读本上还有剩余的三至七部分。

相应的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均可以拿来阅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

2、理清本文两条线索并行交织的结构。

3、体会景物描写的情味。

情感目标:1、、体悟地坛所给予作者的特殊意义。

2、体悟作者设身处地设想母亲的种种心理。

3、体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对人生的超越态度。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优美或平淡的语言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自己,获得启示,阐发感受。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式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本课作为自读课仅有一课时的时间,教材处理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围绕地坛给予作者的特殊意义。

找出对地坛中几处景物描写的语句,分析每处描写的情态,体会描写中包含的意味及所折射的作者当时的心态.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让他尽量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学会自己找寻相关信息并加以解读.而在第二部分的设计中更注重的是学生如何与文本沟通、与作者沟通。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1.培养诵读能力,读中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性思考。

2.培养整体感知散文结构的能力,学会有真情实感的口语表达。

三、情感目标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2.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超越身体的、心灵的局限,把握好生命的过程。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教学难点】1.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2.体会语言深沉绵密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简介贝多芬失聪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运的喉咙,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请大家看看这个“人”字,你们知道它为什么会稳稳地站着吗?因为它有一撇一捺,因为它有两条“腿”,正是这两条腿撑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健康的人。

而著名作家史铁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属于他的世界轰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终勇敢地站了起来。

那么,到底是什么给了他人生的支点,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史铁生,走进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1.第一部分:我与地坛的关系2.第二部分:对母亲的追思,对母爱的理解。

(过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三、师生互动,解读课文1.“我”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入地坛的?地坛呢?★提示:“我”——颓废、迷惘。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地坛——废弃、荒芜、冷落。

(我……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我”被社会遗弃,地坛被人们遗弃,所以我对地坛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情。

2. “我”与地坛有怎样的宿命?★(1)我家与地坛很近。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课设计苏教版必修2我与地坛(节选)·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迪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尝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点。

【教课难点、难点】1、领会作者笔下地坛安静庄严、活力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课假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指引学生经过速读掌握文章纲要,经过细读与频频吟诵重要语段体会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悟思想的深沉。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样柔弱,当病痛、残疾措手不及地降临,命运残忍地愚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堕入无尽的难过、无奈与无助之中。

当史铁生以自己对世界特有的感觉、体悟、认知为基础,对生命存在进行本真的考虑和审美的观照时,我之外的世界就成为我的世界 --独语的世界。

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专心灵去测量他从难过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速读 --带问题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挑选信息,并概括。

问题 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丧、迷茫指导: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先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突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老是到它那边去,仅为着那边是能够躲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问题 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虑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何要出生,此刻能否应当立刻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并且只需出生就必然会死亡,不用焦急。

此后,他挣脱了自杀的念想,走出了死亡的暗影。

指导:我一连几小时全神贯注地想对于死的事,也以相同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何要出生。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能够争辩的问题,而不过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趁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用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剩下的就是如何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时就能完整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平生的魔鬼或恋人。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 第1专题《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苏教版高一必修2语文教案
小结:
在第一部分作者提出了哪三个问题?核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 三个问题:
第一个,我该不该去死?
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
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
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实际已经找到答案了,已经对那“生”与“死”这两个问题释然了,解答了。第三个是核心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活下去?——为了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应怎样面对冷酷、残忍、不公平的命运?
明确:“荒芜但不衰败”。
荒芜景:蚀了浮夸的琉璃 淡褪了炫耀的朱红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 散落了玉砌雕栏 四周的老柏树,到处的野草荒藤老柏
不衰败景:树愈见苍幽 野草荒藤自在坦荡 蜂儿、蚂蚁、瓢虫自得其乐 蝉蜕、露水、草木各显其美
分析:园子的荒凉,“剥蚀。。。淡褪。。。。坍圮。。。。。散落。。。。“
那古柏呢,苍幽,就是苍翠、幽绿的意思。把他放在一起是对比,如果都是荒凉,史铁生怎能参悟生命?我认为只有荒凉中的苍幽才能给史铁生以启示!所以说“荒藤野草叶茂盛的自在坦荡”也不是荒芜,而是写生命力旺盛,也就是后文说的“荒芜但不衰败”。也就是说,史铁生把自己的生命和古园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的身残和古园的荒废联系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不屈和的柏树联系在一起。
明确: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变得不再那么可怕”。决定面对所遭遇的苦难打击,不再逃避、颓废和自伤,就是他“决定”活下来了。
5、思考第7段描写对作者思考“怎样活”的问题有何作用?
(如:石门中的落日将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灿烂-------- 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课目标:一、抓住要点句,品尝推测作者深邃绵密而富裕真理意味的语言。

二、熟读课文,解读作者对本文的真理性思虑,培育学生面对磨难的蒙受能力。

三、经过学习,体会作者对亲情的独到感悟,领会母爱的伟大 ,培育学生养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拥有 ,学习谅解父亲母亲从而宽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观。

教课要点:地坛和母亲对我生命求索的启迪,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课难点: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生与死”的考虑。

教课步骤:一、设置情境,激情导入(放映背景音乐 )导语 : 有这样一个人,从小生长在北京城,16 岁时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 18 岁时响应“上山下乡”的呼吁,主动去陕北乡村插队落户,21 岁时因积劳成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天正是他的诞辰,他此后此后再也没能站立起来。

曾有的年少狂妄,所有的激情壮志一下子都成了空中楼阁,他一度痛不欲生。

此后,在母亲的奔忙下进了街道的一家小厂,每日在那边画彩蛋。

再此后,他成了一名作家,当他第一次获奖,他的健康的朋友们把他从轮椅上抬为他喝彩时,他向来倔强的昂着头,但委屈的泪水却不由得流流下来。

这个人就是史铁生,今天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走出当时那痛不欲生的窘境的。

二、抓住要点,整体掌握问: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可是作者不过是写了我和地坛吗?还写了母亲。

此刻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坛”、“母亲” 三者联系在一同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当年我老是单独跑到地坛去,以前给母亲出了一个如何的难题”。

第一部分我与地坛1、问:他是“跑”到地坛去的吗?不是。

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课文的原句来回答)“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活到最傲慢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

2、问:“单独”跑到地坛去。

为何“单独”去?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找出课文的句子来剖析。

“在满园洋溢的宁静光辉中,一个人更简单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写出了作者那时的孤单、颓丧郁闷、难过自伤的心境。

3、问:“老是”到地坛去。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教案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苏教版必修2
作品名称学科语文
作品
大小
492KB
作者信息
姓名手机电子邮箱
代瑞152******** 821480281@
通信地址冠县武训高中邮编252500
课件设计思路
(包括:1、整体教学环节设计说明。

2、课件每页面的设计意图。

3、概括本课件的特点。


1、播放贝多芬《命运》以感染学生情绪,带学生走进课文。

2、明确学习目标:理解文章主旨——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及这种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读准字音、辨识词语意思,丰富学生字词知识,巩固基础知识。

4、学生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结构。

5、仔细阅读第一部分,了解我与地坛的关系,我与地坛的命运的相似之处,作者面对地坛的景色的感悟。

作品安装
运行说明
需要音频《命运》mp3格式。

苏教版语文高一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语文高一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从把握文章的线索入手,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速读——带问题迅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筛选信息,并归纳。

问题1:“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颓废、迷惘问题2、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着什么问题?结果如何?他在想人为什么要出生,现在是否应该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着的问题。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给人的一个事实,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会死亡,不必着急。

从此,他摆脱了自杀的念头,走出了死亡的阴影。

三、详读——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从课文的景物描写中体会地坛对作者的影响。

1、地坛在等待“我”来临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

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

2、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

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

当然,人也不例外。

3、地坛在不断地变化中显现出永恒的一面,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

尽管十五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坛不断地被不懂其价值的人雕琢、破坏,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个细微处渗透出来,直达人内心的深处。

无论的赋予万物生机的太阳,还是一群高歌的雨燕;无论是孩子的脚印,还是默默伫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风忽至时落叶的歌舞与气息都深深地打动“我”;最博大与最纤细,最沉静与最轻盈,最古老与最年轻,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属于自己的身影;地坛上不断上演着季节的离去与来临;所有这一切都鉴证了生命本身的律动的真实。

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

语文苏教版必修二:《我与地坛》教案我与地坛【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的生命异常脆弱,病痛、残疾会猝不及防地降临,命运会残酷地捉弄,人的身体、心理、精神都会陷入无尽的痛苦、无奈与无助之中。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

二:(出示幻灯片三、四)下面让我们来地坛与作者的近照。

(简介史铁生)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协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出版。

(出示幻灯片五)史铁生面对残疾,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面对困难,勇敢的活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

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我们就需要这份沉重,所以希望大家上课时用心思考,用心感悟。

三: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学目标,请同学读。

(出示幻灯片六)。

(一):整体把握课文,解决生字词,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四:课前我们要求大家认真地预习了文章的第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一专题《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语文必修2苏教版第一专题《我与地坛(节选)》教案

《我与地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课文节选了一、二两个部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

作者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流变,超越了个体生命中有限的必然,把自己的沉思带入到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之中。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的景物描写特色。

2、能力目标:(1)体会作者瘫痪后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2)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

难点:解读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理清“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我与地坛》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国现当代散文、外国散文中的一篇,是一篇自读课文。

高中语文分别在第一册和第三册共安排了了三个单元的散文教学,其中第一册的散文教学要求要使学生在初中散文学习的基础上对散文的欣赏能力有所提高。

这个单元的散文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在二单元的前两篇散文中学生已经学生学习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针对《我与地坛》这篇自读课文,我将着重培养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文体的能力。

抓住核心内容,了解文本特点。

《我与地坛》(节选)这篇散文第一部分写地坛,写自己在地坛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第二部分写母亲,写自己感受母爱后对生存有了更深层的领悟。

这篇课文最突出的艺术形式是借景抒情。

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决定了这篇课文解读的核心内容是感悟生命,品味生存;学习并借鉴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二教案

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二教案背景介绍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一直认为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在苏教版必修二中,地坛文化作为一篇重要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十分有帮助。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地坛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教案。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地坛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地坛文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地坛文化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产生对地坛文化的兴趣并了解地坛文化的大致内容。

第二步:课文解读1.第一遍朗读课文,通过互动提问让学生了解地坛文化的基本情况;2.第二遍朗读课文,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点,分析课文具体内容,以此来深入了解地坛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过程;3.第三遍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地坛文化在宗教、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点及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第三步:文本解剖分小组让学生聚焦课文的一个段落,要求他们通过阅读、讲解、思考的方式,找出段落主题和主旨,理解文中难点,并总结文中形成段落的手段。

第四步: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就地坛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个主题进行讨论,从不同角度出发,分享各自的想法,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第五步:总结提高通过展示相关文化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地坛文化兴趣;引导学生对地坛文化的分类总结,加深印象,并在课后作业中要求学生查找、翻译和编辑地坛文化的相关信息,并对地坛文化进行评价。

教学效果在该教案的实施中,我发现学生对地坛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地坛文化的历史和地位,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在课后的评价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是一节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趣有益的地理课。

结语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

《我与地坛》教学案(第二课时)

《我与地坛》教学案(第二课时)
母亲的为所爱的人承担一切苦难,献出一切,她的这种活法,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让史铁生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思考。
但是,怎样活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
其实还没有,母亲只是给他树立了一盏航标,人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他去慢慢解决。
在没节选的几节,他又写了这样几个人,如一个长跑家,第一年,他参加春城环城赛,跑了第十五名,新闻橱窗挂了前十名的照片,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橱窗里挂前三,第三年他跑第七,挂前六,第四年他第一,挂第一,第五年,他跑了第一,橱窗只挂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还有一个小姑娘,长得很漂亮,小时候常和哥哥在一块玩,当长成少女时,别人欺侮她,她只知道躲避,而不知道羞耻,史铁生这才知道她是弱智。史铁生就此说:“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他指的是上帝给了小姑娘漂亮的同时又给了她弱智,说“由谁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的言下之意是命运没有公平可言,可以看得出来,他仍然有郁结的心结。
苏教版必修二第一专题板块一精神支柱
主备人:审核人:用案时间年月日NO.
教学课题
《我与地坛》
教学课时
总2课时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难点
1.寻找线索,把握文意,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却非常理智,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她在心力交瘁中去世了。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2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2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的]通过学生自读和老师指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并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1、理解、体味史铁生对生命以及其苦难的感悟。

2、学会感受母爱、理解母爱。

3、理解地坛描写与抒情的关系。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

2、作者传达怎样的复杂感受。

3、反复诵读文章、讨论与指导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听音乐。

说出音乐名和作曲者?简介贝多芬:贝多芬,28岁开始耳朵有病,听力逐渐衰退,到32岁基本上已丧失听力。

《命运》交响曲是在他完全丧失听力的情况下创作的,面对不幸,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谱下了音乐史上光辉的乐章,也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

历史上象贝多芬这样勇敢抗争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也是这样的一位勇敢的和命运抗争的典型例子。

他曾这样解释他的名字:“心血倾注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便不断的去看它,不是不断的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踌躇的脚印不断看那一向都在写作着的灵魂,看这灵魂的可能与大向”,到底他的这些文字是怎样的体现出他的灵魂,让我们一起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内心,去获得我们自己的体会。

二、作者简介1951年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中初中。

1969年去陕西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

而后加入中国作协。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务虚笔记》、散文《合欢树》、《我与地坛》等。

其中《务虚笔记》、《我与地坛》曾入选“九十年代十大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1 苏教版 必修2

高中语文我与地坛教案1 苏教版 必修2

我与地坛一、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的关键句,理解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及母爱的伟大;2、鉴赏精彩语段,体味作者对生命的珍爱以及对亲情的感悟。

二、学习重、难点:1、理解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2、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3、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思考,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走近“大师”(一)走进作者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996年11月,史铁生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

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

有人称誉它:“怀旧但不感伤,冲淡悠远,充满寓意。

”《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获得《作家报》1996年十佳小说奖。

1997年当选北京作协副主席。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二)走进时代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于1990年1月,全文一万三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课文节选的是《我与地坛》中的第一第二两个部分。

所选部分设计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作者在突遭不幸双腿瘫痪后对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个问题是作者悔恨在母亲过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作者是在双腿残废的沉重打击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走”进地坛的,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写这篇散文时的15年间,“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高中语文 1.1《我与地坛》》学案 苏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1.1《我与地坛》》学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学案:1.1《我与地坛》》(苏教版必修2)走进作者:史铁生(1951~),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

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没站起来。

他在做了7年临时工之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我与地坛》一、【课前预习】1、识记字音坍圮窸窣颓墙猝然声名狼藉熨帖恪守隽永宿命亘古不变嘈杂蝉蜕雕琢撅起雕琢玉砌2、完成黄金讲义P1基础字词1-2题及P3检查基础第1、3、5题二、【自主学习】 1、“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到地坛的?2、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体现地坛“荒芜但并不衰败”这一特点的。

?3、黄金讲义P2“你说我说”第1题(重点题)三、【合作探究】1、在作者的眼中,地坛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一个地坛给予了作者怎样的“启示”2、人应该怎样看待生命中的挫折、苦难?四、课堂作业——黄金讲义P4 “文采 T台”第1、2题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 1、母亲给了儿子哪些关爱?找出这些感人的细节,有感情地朗读,并仔细体会母亲复杂的心情2、母亲这种对待苦难的态度给了我什么生存启示?二、【合作探究】 1、课堂练笔——我们如何看待母爱?(150字)2、文题是《我与地坛》但文章实质部分分为“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两部分,探究母亲与地坛之间的联系?三、【巩固练习】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强xiáng 强攻倔强勉强强迫C.宿sù宿命宿敌一宿星宿D.隽juàn 隽永隽语隽秀隽俏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C )A.沪指连续七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B.泰国的“大象画家”彼得为它的大象伙伴画的肖像画惟妙惟肖,色彩缤纷,游客们都觉得不可理喻,惊得目瞪口呆。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我与地坛》教案 苏教版必修2

《我与地坛》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领悟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培养珍爱生命的意识,感受深切的母爱。

2、揣摩深沉恳切的语言,披文入情,感受其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品味语言,体验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以及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作家巴金在他的一篇《灯》的著名散文中说过一句话:“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

是的,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精神,人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在那里?在自己的心中,在对生命的珍爱中,在对理想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中。

精神家园就是寻找,在寻找中获得一切:真理和幸福。

……今天,我们学习史铁生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

二、检查预习,了解史铁生。

三、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

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教“我”怎样生活。

四、文本研读。

仔细品读第一部分思考:1、第一部分内在的文脉是怎样的?明确:是以地坛为线索:走进地坛、亲近地坛、感悟地坛。

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失魂落魄、逃避、考虑死、如何活得好一些。

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人生的转折点、再生地,作者与地坛有不解之缘。

2、找出写地坛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个关键句: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哪儿等待了四百年。

写故园的一个关键句“园子荒芜但不衰败”。

问:荒芜在哪里?为什么又说不衰败呢?……这一部分有三处写景文字,作者关于生与死的思考与地坛的景物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语言,体会其思想和艺术的魅力。

五、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困难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是无法逃避的。

但不同的人却作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著名女作家张洁在《我的四季》中说“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另一次的灾难中沉没。

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让我们感谢挫折,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

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一、教学目的1、了解体会作者审视了自己以往15年尤其是病残以后的心路历程,重新获得的对人生、命运的智慧认识;2、体会、借鉴本文的写作艺术。

二、教学过程一、解题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停薪留职回家。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合欢树》等。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

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0年1月,全文1万3千余字,共分七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于人生的思考。

二、解读第一部分1.阅读第一部分2.对这一部分的解读应从整体感知文章开始,抓住课文的感情脉络可以看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至少曾以如此。

为什么地坛对作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是因为在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可以不夸张地说,是地坛不动声色地拯救了作者,这便构成了第一部分的抒情基础。

3.接着分析作者怎样抒写他与地坛的关系。

课文没有浅薄地写地坛如何美丽壮观,如何生机盎然,让人不由得恢复对生的留恋和热爱。

事实是课文倒写了不少园子里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地坛对作者的影响不是在简单比照中完成的,地坛给予作者慰藉和启示有其独特的方式。

(文中第四段写道“我一下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什么意图呢?“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这就是了,一边是大都市的喧嚣,一边是世外桃源般的宁静。

一下就打动作者的,就是地坛的宁静。

)4.作者从地坛公园的景物中感悟到了人生真谛,那么地坛公园的景象如何?试用一句话概括。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作者感悟到的真谛又是什么?进入史铁生眼中的是些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繁华都市中行色匆匆的健康人无暇也无意关注它们,可是它们不是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则在生存吗?它们并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有了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毫无疑问,正是这些原来不能引人注意的现象让作者发现了原先不曾想过的朴素道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作者在这里以沉凝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告诉我们他经过几的思考: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则。

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

当年,他在21岁时,“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可以想像他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么巨大,他内心的痛苦有多么深重,特别是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时候,他自然想到了死。

但他通过思考,终于在生死问题上作出了明智的抉择。

十五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抉择是正确的,他努力读书,苦练写作,终于成功,连连获奖,以自己原有的初中文化的底子而成为一名作家。

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成功。

作者对于生死问题的正确抉择,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司马迁说过的一句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作者在述说自己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所思所想,并没有谈论这样严肃的内涵,而是以一种平静的语调向读者作了倾诉,并且还提到了“上帝的安排”。

作者真的相信有个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运吗?显然不是。

不难理解,当一个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他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

三、解读第二部分1.阅读第二部分2.终于,地坛从我们眼前退后了,在第二部分课文,地坛淡化为背景,是人物活动的场所,更清晰地浮现出来的是一个忧心忡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母亲形象。

解读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我们可来寻根溯源。

课文最后写道:“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从全文看,此处的“车辙”“脚印”是可以有象征意义的。

从对第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作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肯定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直到最后,作者才完成了他思想的涅槃。

然而,这结果可不是史铁生个独立完成的,也许他曾经这么认为过,但后来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

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的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

现在,史铁生终于明白了母亲在那个阶段的作用,这是他的第二次涅槃。

3.作者对母亲理解的过程,可以体现为以下几个抒情层次:首先,课文写母亲“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然后,作者写母亲内心的斗争。

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

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忡,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

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治愈了灵魂,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再就是写儿子对母亲的回报。

同朋友一样,史铁生也想让母亲为儿子骄傲;同朋友不一样,史铁生的母亲死在49岁。

这样情况就倒了过来:曾经叫母亲操碎了心的儿子,现在该为母亲心碎了。

于是史铁生开始反省自己,在可能有过的许多追悔莫及的事中,他写了一件,听任母亲找不到自己而不开口叫她,他沉痛地说“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这是永远无法补赎的错误,谁都不会怀疑史铁生的真诚。

最后,作者留下了一个悬念:“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可以想象,作者将永远带着对母亲的怀念,背负着母亲的期望,继续探索他的人生之路。

四、合二为一,整体驾驭首先以作者要解决是否生存下去的思想冲突为起点,这是课文的“原始冲突”。

其次,作者的特殊问题需要一个特殊环境来解决,这个特殊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

再其次,作者对生死问题的感悟得益于地坛公园和谐、平静的自然关系,得益于他独处其间受到的心灵启迪。

又次,是母亲保障了他去地坛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是母亲协助他走过了参悟生死的路程。

又次,母亲在帮助儿子解脱精神重负的同时,自己背上了一点不比儿子轻松的精神负担,因为她深知自己如果下错决心就将送儿子入死地,这是她平凡生活中所可能犯的最严重错误,但她为了儿子愿意冒险。

最后,是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敬意和永久的怀念。

地坛是史铁生获得生存信心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因为地坛是上述一切的见证,这条思路可叫做“我和母亲的地坛”。

五、地坛—我—母亲我们在对“地坛”“我”“母亲”三者的关系分析中,逐渐明朗下面的连环组合:母亲向我提供了地坛,地坛向我提供了生机,生机为我带来了成功,我的成功提供了母亲的骄傲。

如果每个环节都实现的话,那么母亲得到的回报,即对儿子成功感到骄傲,就会成为母爱的新资源,使母亲更愿意为儿子做一切。

这时连环套将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它就是圆满的。

不幸的是,母亲的早逝使她没有机会感受到儿子带来的骄傲,连环套断裂在最后一个环节上,这是本文悲怆基调的缘由,而渗透全文的思想感也就离不了忧伤、痛苦,毕竟,儿子的新生跟母亲的早逝被宿命地结在了一起,读来不由人不感伤。

六、语言特色作者的语言特色显而易见,无论是叙事写人还是绘景状物,无论是描摹心态还是抒发感悟,语言的表现力都是很强的,语言的运用在平缓沉毅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比如写历尽沧桑的地坛公园:“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一组整散结合的句子极具概括性。

同样是写这座古园,说到十五年中“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那些内容时却又洋洋洒洒数百字不厌其详。

在述说母亲的担忧害怕、关爱备至时,不惜笔墨,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过早去世的、无私而又崇高的母亲的形象。

抒写自己的悔恨之情时,作者说:“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守。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有我的车辙,有过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些又都是多么深沉而又凝重的话语啊!作者在抒发自己对于生死问题的感悟时则写道:“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比如你……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样的叙述,这样的比喻,无不显示出作者运用语言的机智与诙谐。

七、小结本文不是一篇通常意义上的写景状物、模山范水的纪游作品,地坛对作家来说,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他已进入到作家生活之中,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作家进入了地坛,地坛成为作家栖居的精神家园,他在其中感悟到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

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这种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隐秘的精神默契。

因此,作家虽然写了地坛的外观,但他没有对地坛的古今沿革进行考索和记叙,也没有对地坛的面貌作什么总体的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作家情所独钟,抓住的是地坛那种对他心灵具有启发的味道,那就是他所理解的地坛的精髓,地坛的魂。

概括地说,令作者感动的便是地坛在看似沉寂、荒凉、萧瑟、幽深之中的那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历史沧桑感和喧嚣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

地坛由此而成了作者史铁生生命的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