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随文识字)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84c8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d.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认读“小、画、家”等10个生字,会写“小、文、同”等6个字。
1.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讲述课文大意。
1.3学会观察雪景,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雪景的美好,体会小画家的情感。
2.2运用绘画、表演等手段,展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3.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与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1认识生字,掌握生字书写。
1.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景的美好。
2.教学难点:2.1体会小画家的情感,学会观察和想象。
2.2运用绘画、表演等手段,展示课文内容。
1.导入1.1教师出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雪景美吗?2.学习课文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让学生感受课文的美。
3.认识生字3.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分享记忆生字的方法。
4.感悟课文4.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画家的情感。
4.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小画家是如何观察雪景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5.绘画展示5.1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绘画,展示雪景。
5.2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6.课堂小结7.课后作业7.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讲述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7.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生字书写练习。
1.对于生字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他们都能掌握。
2.在感悟课文环节,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绘画展示环节,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指导。
4.课后作业要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023年《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
![2023年《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86de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4.png)
2023年《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啦、梅、用、几、成、蛙、为、参、加、洞、睡”11个生字,重点指导“成、参、谁”的平翘舌音,掌握“梅、成、蛙、为、睡”的识字方法,认识两个偏旁“虫”和“目”。
2、会写生字“几、用、鱼”三个字。
3、初步了解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点:会写“几、用、鱼”三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冬天到了,北方有些地方已经开始下雪了,今天郑老师带你们去北方看一看。
看图,问生:这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地,看到雪地你最想干什么呢?(生自由说) __培养学生完整的话语:我最想 ______________ 。
2、这时,有一群小画家来到雪地里,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图画,会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看看吧,揭示题目,读清楚“的”轻声3、看到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小画家是谁?他们画了什么?)二、初读课文究竟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他们画了什么图画呢?答案就在课文里,我们先来听课文朗读,注意听字的读音——自由读三、认识生字(一)认识词语1、出示拼音直呼读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参、成、睡”的读音——让生发现“为”是多音字)2、去掉拼音读词语(同桌检查读)3、玩游戏读词语(齐读)(二)认识生字1、自由读带拼音生字——齐读带拼音生字2、开火车读字卡——齐读字卡3、小朋友,这些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认识虫字旁、目字旁”四、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全文1、小朋友,刚才你们已经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现在它们要回到课文当中,你们是否也能把课文读得很棒呢?(多种形式读)2、小朋友,小动物们可厉害了,用自己的脚印就能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看他们是谁?他们画了些什么?(出示准备的贴画)五、指导书写“几、用、鱼”三个字1、出示“几、用、鱼”三个字并口头组词2、我们应该怎么才能把它写得漂亮?提醒同学注意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思考——学生汇报)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4、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b5d54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0.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课方案教课设
计
17、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教材简析:
本文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叙述了四种动物爪印形状和青蛙
冬眠的特色。
语言开朗、富裕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课目的:
1、会认“啦、梅”等 11 个生字,会写“几、用、鱼”等 3 个生字,认识“虫、目”2个偏旁部首。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察看事物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诵、背诵课文。
教课准备:
教课挂图、生字卡片。
设计思路:
课文充满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应让学生频频朗读
课文,自悟文意,以及由此认识一些动物的爪印形和生活习
性。
教课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讲话导入
2、出示课题
3、察看图画、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诵课文,把不会读的字划上记号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的同学听。
2、检查识字状况。
3、研究巧识生字的方法。
三、在课文中稳固生字的音、形、意。
1、听读课文,划出生字所构成的词。
2、赛读课文,看看本文共几句话。
3、怀疑、研究。
四、指导朗诵、背诵课文。
1、品读、读出神韵。
2、读出认真察看事物的乐趣。
五、达成课后练习、强记忆。
六、指导书写汉字。
察看、描红、书写、扩词。
七、拓展练习、发挥想象。
1、仿编课文
2、达成讲堂练习
八、讲堂小结。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0e9e78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e.png)
关于《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汉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及背诵课文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印课前准备:1、录音机,情境图。
2、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图片及它们的'爪(蹄)的图片。
学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中的一种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小朋友们,圣诞老人给我们送来了一份珍贵的礼物,想不想看?(出示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配乐雪景图)(一)欣赏雪景,自由表达1、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感受雪后大自然的美)2、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在学生尽情表达后,老师说:“那就赶快呼唤小朋友到雪地里一起玩耍吧!”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3、指导朗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下雪啦,下雪啦!”A、发现了什么?(学习新标点“!”)B、知道这里为什么用感叹号吗?(特别高兴、开心)(2)比赛朗读:个别读、男女生读(二)观察画面,说话训练小朋友,你们喊着喊着,看把谁喊来啦?(出示小动物跑出来的动画)1、引导学生用不同句式说话。
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5ed40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2.png)
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精选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课标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认识两个偏旁“虫、目”;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三、教学准备:冬天大雪场景图片、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彩色笔。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会读并记住生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小动物的兴趣;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一)交流信息,谈论冬天:导语:1冬天到了,漫天飘起了雪花,湖面很快就变成了大玻璃。
那些红色的、黄色的叶子都冻在玻璃里了,多美的一幅画呀!谁来和老师一起说说冬天?(引导学生从看到过的场景、儿歌、歌舞等多个方面、多种形式来谈论冬天。
让学生有极大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用语言、歌声、舞蹈来抒发对冬天的喜爱之情。
)2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全都白了。
早晨天晴了,一群群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他们玩得多高兴呀!这时候,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也想跟他们一起玩,他们在干什么?引出《雪地里的小画家》并板书。
3出示冬天雪后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图片。
一边放音乐,一边说出自己看到的事物。
(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了解冬天,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1、请学生自己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f4b8b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d.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了解冬天的特点和自然现象;2.让学生能够听懂故事的大意;3.学习语文知识并掌握相关词汇,如“冬天”、“画画”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听懂故事并模仿其中的言语表达。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描述雪地的样子,以及小画家的心情和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准备一份与本课程相关的故事或读物,补充马克笔或油漆等绘画工具,准备包括画纸和彩纸在内的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师生问候和互动;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物品引入冬天这一主题,并与学生讨论笔墨色彩、形状等与绘画相关的问题。
学习内容(25分钟)1.宣读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2.让学生跟着故事模仿其中的言语表达;3.通过故事,让学生了解冬天的特点和自然现象;4.通过绘画活动,让学生感受绘画的乐趣,并尝试运用课程中学到的词汇和知识。
活动环节(20分钟)1.向学生介绍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并展示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2.让学生自由发挥,在画纸和彩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图案;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让其他同学猜测它的意义和寓意。
课堂总结(5分钟)1.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2.让学生逐个回答课堂问题,并进行点名。
教学后记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冬天的特点和自然现象,并让他们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通过小学时期的绘画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培养他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敏感度。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劣势,以便更好地发掘并激发他们的潜力。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f3122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第17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自主识记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能向同学推荐文中自己认为好的词语。
学习重点:自主识记11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通过朗读,知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前测激趣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出示苹果图,上面挂满了红通通的苹果),听,小苹果在说话呢,它在说什么呢?(教师走近苹果树),哦,它在说呀,这节课要请小朋友闯四关,谁在这四关里表现出色,谁就可以上台摘取一个苹果作为奖励,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学生信心十足,跃跃欲试)。
昨天是个好日子,夜里下了一夜的大雪,早上起来一看,树上、房子上、地上全是雪白的一片。
这时候,小动物们都躲在房子里睡懒觉呢,可有四个小朋友听说今天余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硬要我把它们给带来了(出示四个小动物的图片,贴于黑板上),你们认识它们吗?其实呀,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小动物,它们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17、雪地里的小画家二、激情闯关,自主识字1、听,小苹果又说话了:请小朋友作好准备,现在闯第一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提醒生字的读音。
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a30c41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8.png)
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教学反思
1.新课导入时,用课件出示雪花飘舞的画面,让可爱的雪花走入孩子的心中,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冬天世界里。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学生有困难,于是,我这样引导:我会这样读,在不留痕迹的范读中,激发了学生朗读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又为学生的朗读做了导向。然后让学生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
③结合图片、生活,用“一群”说一说。
朗读指导:“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提示“了”跟“啦”一样要读轻声。
男女读。
3.“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①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请用横线画出;他们画了什么?请用方框画出。
请生回答。结合回答出示课件、板贴。
(预设:小画家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他们的作品分别是竹叶、梅花、枫叶、月牙。)
指名读,小组合作读。
②出示“小鸡画竹叶”,指名读。
第一位画家画家出场了,出示小鸡,提问:小鸡画的是什么?(竹叶)
提问:为什么小鸡画的是竹叶?(预设:小鸡的脚印跟竹叶很像。)
思考:小鸡的脚印跟竹叶有什么相似之处?
齐读。
③出示枫叶,提问:这幅画的画家是谁?(小鸭)
出示“小鸭画枫叶”,指名读。
提问:为什么小鸭画的是枫叶?(预设:小鸭的脚印跟枫叶很像。)
教学设计
课题
课文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第一课时备课人来自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充满童趣的科普儿歌,课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描绘四种小动物在雪地里的脚印,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动物的不同样貌。文章以设问结尾,巧妙地介绍了青蛙冬眠的科学知识。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e4f29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d.png)
单元教学设计
内 容
教 学 要 点
课时安排
课文
1.认识33个生字、2个偏旁和1个多音字,会写14个
字和1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3.借助图画,猜读不认识的字,自主阅读不全文注音的课文。
4.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自然常识,产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的兴趣。
5.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3.再齐读课题。
互动
学习
环节
一、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范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手指着书。
(二)初读识字。
1.请孩子们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会的字借助拼音认识。
2.词语宝宝从课文中跳出来了,你还会认吗?PPT出示词语,学习部分生字。
“竹”:播放文字演变。
“牙”:拓展组词,渗透生活中识字。
4.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A)
教 学
重难点
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和横折钩1个笔画,会写“用、几”。
难点:提取信息,了解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具学具电子媒体
PPT、字卡、词卡
教学流创设
情境
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雪景画面,你喜欢下雪吗?带着你的喜欢读句子。
6课时
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2.积极参与讨论,能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出
理由。
1课时
《语文园地》
1.认识5个生字,会写2个字。能说出自己知道的职业。
2.积累6组由熟字构成的新词。
3.学习写新年贺卡,能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febd115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a.png)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案例——《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励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孟寒的小男孩在大雪中如何克服困难,用自己的勤奋和毅力不断发明、创造,最后取得了斐然成功的故事。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为例,可以帮助学生借助这篇优秀的文章,来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读懂本文,理解小男孩孟寒的主题思想及情节过程,使学生能够细细品味文章的丰富内涵。
老师可以利用录音机,把课文播放出来,让学生放松情绪,学习文章的基本内容,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理解小男孩孟寒在大雪中探索学习,及对社会和现实的关注。
其次,我们应该利用文章中所提供的一些情节,引导学生学习有关语文知识,如字词、句子结构等,以便让学生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分析文章的基本句式;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写一段具有相同情节内容的话;让学生用文章中的句子作汇总,形成一个段落,并能够灵活展开。
再次,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情绪,让学生以学习者的角度,从文章中学习毅力、勤奋的精神,在用心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努力的信念。
比如,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小男孩孟寒,利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相应的创意作品,实践动手发明、创造的能力;另外,还可以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文中小男孩孟寒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动,让学生从中积极得到借鉴,学到勤奋、毅力等课堂精神和社会精神。
最后,还需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利用新知识,来改变自己,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做出新的尝试,从中获得成功的感觉,建立信心,激发学生进行不断的创新,以实现未来的成功。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研讨活动,利用课文,让学生研究学习,结合实际情况,去思考和分析,完善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并获得最终的成功。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377e1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4.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会认“啦、梅、蛙、睡”等11个生字。
掌握“虫字旁”和“目字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初步养成“边读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3、借助儿歌了解小鸡、小鸭、小狗以及小马四种动物爪子(蹄)的不同形状,了解青蛙等冷血动物要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游戏铺垫,揭题激趣1、开展画手印的游戏。
老师谈话:“小朋友爱画画吗?上课前,老师先请小朋友根据要求,在白纸上画一画自己的小手掌印。
”(共画三幅手掌印:1、五指并拢:2、五指张开;3、大拇指分开,其余四指并拢。
)2、揭题谈话:冬天下雪了,大雪像厚厚的被子盖在大地上,瞧,这就是雪后的大地!(出示雪景图片)在这美丽的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学生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
3、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板书问题概要:1、谁?2、为什么?)二、阅读探究,感悟理解1、初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生字,读对课文;2边读边思考上述两个问题。
(2)读后反馈,结合训练:1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指的是谁?(板画动物图片)2比一比,下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A、雪地里来了小画家。
B、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理解词语:“一群”积累新词:“三五成群”)2、再读探究。
过渡语:小朋友的学习还真有效率!接下来请大家再一次去读读课文,要求还是边读边思考,想一想:为什么称这群小动物为小画家?(1)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个人学习成果。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9e07b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3.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2.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描述雪地下的景象。
3.学生能够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情感。
教学难点表达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
教学过程1. 导入(1)呈现本课将要学习的相关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天下的雪,并询问他们有哪些关于雪的印象,学生做回答。
(3)引用古诗词《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学生对自然充满敬畏之情。
2. 正文(1)阅读故事《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师注意讲解生词,理解故事情节,重点让学生理解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过程中,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
(2)教师提问: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时候,为什么感到自然的伟大和神奇?请学生回答。
(3)教师提问:如果你也在雪地里画画,会画什么?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3. 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描绘雪地下的各种场景。
(2)教师提问:你们小时候玩雪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
(2)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雪地里画画或玩雪的文章。
作业要求1.写一篇关于自己在雪地里画画或玩雪的文章。
2.要求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
3.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标点符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过程中对自然的感悟与敬畏之情。
同时,本节课还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的认识和关注。
但是,教师在讲解故事情节时应该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在拓展部分的提问上,可以设计得更有针对性。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4b1204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0.png)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学习“群、“竹”、“牙”等生字,理解“一群”、“月牙”的意思。
2、会“竹”“几”和“用”,认识“横折弯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从中感受到下雪天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认识“群”、“竹”和“牙”,能按照笔顺写“竹”、“几”和“用”,理解体会“一群”和“月牙”的意思,会写“横折弯钩”。
教学准备:板贴、田字格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看,(出示下雪图)你都看见了什么?(下雪了)你喜欢下雪天吗?下雪了你可以做哪些有趣的事情?是的,雪花小精灵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快乐。
2.引出课题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忍不住跑了出来,它们可是一群——雪地里的小画家。
(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出示要求今天要学习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请小朋友读打开课本翻到104页——【过渡句】:是的小画家一看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心里可高兴了,就大声地呼喊起来————(二)读好消息,感受欢乐(1(2)概括感情: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小画家看到外面全是雪,你会有怎样的心情?(激动、惊喜、高兴、兴奋)(3)品味感叹号: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小画家这样的心情的呢?(教师引导:看,这句子的末尾跟了一个感叹号,像这样强烈的感情我们都要可以用感叹号来表达。
)(4)范读并指名读:是呀!小朋友们,小画家想告诉我们:下雪啦,下雪啦!你能学着小画家的样子读一读吗?【评价:哇,听到你的朗读老师仿佛就看到小画家们在雪地上奔跑的样子呢,谁还想来读呢?】(5)齐读:哇,那就让我们帮小画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世界吧。
下雪啦起——三、品读课文,随文识字(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小朋友你们读得可真好听呀!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1.雪地里都有哪些画家?动动你的小手把它们都圈出来吧。
(二)找一找小画家1.课件校对:圈好了吗?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呢?谁知道?课件出示课文,我们一起来圈一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b35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05.png)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色彩搭配,提高绘画水平 通过欣赏和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教学方法:总结本次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学生表现: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分析他们的学习需求 改进方向:提出针对本次教学的改进建议和未来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本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今后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教学手段
图片展示:展示雪地小画家的图 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小画家的形 象。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 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培养 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动画演示:通过动画演示小画家 在雪地上作画的过程,增强学生 的兴趣和理解。
教师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引导 学生了解雪地小画家的特点和作 画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内容。
课文中的德育元素
尊重和爱护小动物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增强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通过创设雪地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探究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创作过程 示范讲解法:教师示范雪地小画家的创作过程,讲解相关知识点 实践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完成雪地小画家的创作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教案(第一课时)
![《雪地里的小画家》优质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d2637a5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5.png)
(6)熟字组词,巩固识字。
几:几天 几个 竹:竹子 竹叶
为:为了 为什么 洞:山洞 洞口
群:一群 鸟群 牙:门牙 月牙
加:加大 加快 步:步子 正步
(6)识字游戏——雪花飘飘。
3.教师过渡: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关注识字写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图示记字法、图片对照等多种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还可以利用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同时关注多音字“着”。教师示范时重点指导注意观察起笔位置和行笔的方向。学生书空练习生字书写,低年级书写时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着”;会写“竹、牙”等5个字和横折弯钩1个笔画。
(2)品读第2、3句话。
①下雪了,有哪些小画家来到了雪地里呢?
雪地里的小画家有()()()和()。
(答案:小鸡小狗小鸭小马)(板书: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②他们画了什么吗?赶快从课文里找一找。
预设1:小鸡画竹叶。
预设2:小狗画梅花。
预设3:小鸭画枫叶。
预设4:小马画月牙。(板书: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指读课文,生生评价。
教师引导:你们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预设1:他读得特别正确,都没有错别字。
预设2:他读得每个句子都非常流利。
三、再读课文,提取信息
1.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1)品读第1句话。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可真不错!谁来结合图片读读第一句?你知道用什么语气读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随文识字)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认识“群、竹、牙”3个字;会写“竹、牙、马”三个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感受“小画家”雪地作画的快乐之情。
3、结合插图,知道小动物脚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雪地里有哪些画家?他们画了什么?
教学难点:会写“竹、牙、马”3个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大家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一年有几个季节吗?预设:四个
现在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预设:
学生1:我喜欢夏季,因为夏天有西瓜可以吃。
学生2:我喜欢秋季,因为秋天的落叶很美。
学生3:我喜欢春季,因为春天的花儿很美。
学生4:我喜欢冬季,因为冬天会下雪,可以堆雪人,很好玩。
呀,老师也喜欢冬天,因为下雪后,雪地里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画家”。
(课件出示图片“雪地里的小画家”)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
2、出示课题,生读课题: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个题目,哪位同学可以呢?
(预设:我可以;师板书课题,生读)谁可以来评价评价他(她)读的怎么
样?(预设:我认为……)那么你可以读一读吗?(预设:可以)嗯,读的很标准。
读过课文题目后,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
学生1: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学生2:他们画了什么?
读了课文,你们就知道了。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师范读
老师非常想读给咱们班的小朋友听听,你们给老师这个机会吗?在老师读课文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拿上笔,小声跟老师一起读,把不会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
现在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读的时候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和小伙伴交流。
3、再读课文:
课文一共有几句话?(6句)老师想请6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读后给予朗读的同学真诚的评价。
(两个学生评价后,教师总体评价)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创设情境,学习一、二句
1、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出示下雪图,孩子们,当你有一天早上推开窗户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到处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你们心情会怎样?会怎样表达?引导读“下雪啦,下雪啦!”
有一群小动物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
他们也在欢呼呢!
谁来读读?(出示“下雪啦······”)师评。
生齐读。
2、学习“群”字
“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课件出示“群”,谁知道,这个字怎么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群:qún
谁可以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
预设:1+1的方法,君+羊
那么,这个字应该怎么组词?
预设:一群、群众
3、再次齐读本句话。
3、再读文段:
可是雪地里到底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请在课文里找出来并用喜欢的方式划记出来
出示:思考:(1)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
(2)他们画了些什么?
(三)答疑解惑,学习三、四句
1、自由朗读文句。
思考:你知道雪地里来了哪些画家?他们都画了什么?出示(引导学生用“来了,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2、分男女读文句(男第一句,女第二句)
思考:你最喜欢哪一位小画家?为什么?出示(引导学生用“我喜欢,因为。
”
等句式说话)
预设:
(1)我喜欢小鸡画竹叶,因为小鸡很可爱。
师:你可以读一读这一句话吗?
①学习“竹”字
小鸡画的什么?竹叶
那你们知道这个字怎么读吗?(课件出示“竹”字)
你们以前见过它吗?预设:竹字头
对了,我们前面学过竹字头,那么你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记住它?预设:形象记忆法
那么,谁可以给竹字找词语好朋友?预设:竹子
②为什么小鸡只能画竹叶呢?
预设:因为它的爪子像竹叶(课件出示鸡爪的图形)
原来是因为小鸡的爪子长得像竹叶
(2)我喜欢小狗,因为我家有一只小狗(因为小狗很听话)。
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
①为什么小狗画梅花?
②预设:因为它的爪子长得跟梅花一样(课件出示狗脚的图形)
原来是因为小狗的爪子长得像梅花
(3)我喜欢小鸭,因为烤鸭很香。
那么请你来读一读这一句话
这一次我想请一位小老师来教一教大家
预设:为什么小鸭子只能画出枫叶?原来因为鸭子的鸭掌跟枫叶一个样,所以鸭子只能画出枫叶。
我想请一个同学再来读一读。
(4)我喜欢小马,因为马跑起来很快。
请你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①学习”牙“字,学写“马、牙”2个字。
小马画月牙(课件出示“牙”字)
谁能教一教大家这个字怎么记?
谁可以组词?
谁画月牙?预设:小马
②为什么小马只能画月牙?(课件出示马蹄图片)引起质疑,
为什么马蹄是椭圆形的画出来是月牙而不是月亮呢?
原来啊,为了保护马的蹄子,人们会在马蹄上钉一个月牙形的马蹄铁,所以,小马只能画月牙而不是月亮。
3、齐读文句
(四)发散思维,尝试仿说
1、导入: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想问大家(1)雪地里来了哪些画家?(2)他们画了什么?
2、你们还希望哪些小画家出现在雪地里?他们能画什么?(引导学生用“我希望出现在雪地里,能画。
”等句式回答)你能用课文里的句式说一说吗?(画)(指名说,你想和谁分享?)
四、集中写字
1、学些“竹”字
这个字怎么写?它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预设: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两边都不沾
那么它的笔顺是怎么样的?
一笔撇,二笔横,三笔钩,四笔撇,五笔横,六笔竖钩。
现在,请大家打开书105页,先观察一下字的位置想清楚笔顺再拿起铅笔描红并写上一个漂亮的竹字。
2、学写“马”字
“马”字有几画?第二画是什么?(竖折折钩)
一笔横折,二笔竖折折钩,三笔横
请注意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两边都不沾。
(生描红、书写)
3、学写“牙”字
这个字怎么写?
老师想请一个同学上来写一写。
(评议、练习)
五、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前半部分,你们现在知道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吗?他们画了什么?后面的部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