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影响自己社会化的因素
人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论影响人现代化的社会因素2161120035 袁安妮关键词:人社会现代化影响因素人类为社会性动物。
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人尤其擅长用口头、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
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
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人类在地球上独一无二,还由于人类具有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艺术、语言、音乐以及科学。
人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而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
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社会化的人,拿狼孩来做例子,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没有与人类发生关系,没有接受到人类文明的教育,即使它本质上是个人,但是它没有人应有的本能。
所以在我看来,人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个社会化的过程。
所谓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影响人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等。
由于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以上因素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
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社会心理学第二章社会化概述
内容摘要: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的社会性。本
章将主要介绍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社会化 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文化、家庭、学校和大众 传媒等。
关键词:
社会化 文化 家庭 同辈群体 大众传媒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定义
1、定义: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 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 员的过程。(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的人)
四、学校
(一)特点
1、按事先确定好的目标、计划,根据社会要求塑造 年轻一代。
2、有专门训练的教师来执行这一计划。
3、有专门的影响媒介(包含课程、教材等)
4、根据个体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方法来施加影 响。
5、根据文化遗产的要素来选择教育内容。
6、使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一代集合在一起,增加了 他们学习交往的机会。
(二)学校社会化的作用
1、形成个体系统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潜能 2、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道德观念体 系。 3、使个体的价值观与主流文化一致。 (三)学校的影响因素 1、学校的风气 2、教育内容和教科书 3、教学组织
4、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威信、品德、爱心、榜样、期望、学 识以及师生关系等都将会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
五、社会化的内容
1、政治社会化 2、道德社会化 3、民族社会化 4、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一、本能与环境
二、生物因素(遗传因素) 三、社会文化
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 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是经过 世世代代传递下来的,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 信仰、艺术、风俗传统、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 以及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 止言谈等交际方式和风度。
社会心理学(第4版)第四章 社会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把社会化定义为:社会化是个 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 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2 社会化的内容
2.1 道德社会化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规范逐渐内化 的过程就是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2.3 法律社会化
法律社会化(legal socialization)是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 律准则规范的内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化过程。
塔普的法律社会化三阶段论: (1)前习俗阶段 (2)习俗阶段 (3)后习俗阶段
2.4 性别角色社会化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 同的角色期待,而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 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的社会化(gender socialization)。
3 社会学习理论
在社会化研究中,社会学习理论者的主要观点是将社会 化的过程看作有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用以下三种主 要机制来解释社会化: (1)奖励与惩罚 (2)模范 (3)认同
4 符号互动理论
根据解释理论,个体的社会化或发展是一个再生的过程, 儿童不仅仅学习文化,而且还在日常互动中使用着他们学习 或发现的语言和解释技巧。
(4)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是以工作和行业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组织,是现 代社会的基础。作为青年面向社会的地方,工作单位在本身 职能之外,也承担着对其职工进行教育的责任。
(5)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是传达于广大人群之中并对他们产生影响的 传播方式,尤其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网络。在现 代社会,大众传媒在社会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5 强调先天遗传的生物因素影响的理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化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社会化1500字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逐渐学会适应和融入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出生开始,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接受教育和培训等途径,逐步学会适应社会生活。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化的过程,探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接收社会文化,从而形成个体的社会心理特征。
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社会化过程中,个体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作为家庭成员、学生、职员等。
个体通过这些角色的扮演来认识自己、感知自己和他人的身份,逐渐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
2.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会逐渐接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包括行为规范、道德原则、文化习惯等。
个体通过社会化学会什么是正确和合适的行为方式,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3. 社会认知和情感: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如何理解和解读社会环境中的他人行为和情感表达。
个体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并学会适应他人的期望和需求。
4.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学习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和建立人际关系。
个体逐渐学会与他人合作、竞争、互助等社会交往方式,同时学会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在考试中,可能会考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社会化的定义、过程和影响因素:了解社会化的定义、不同的社会化过程以及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包括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媒体等。
2. 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了解社会角色的概念、个体如何形成和改变角色认同的过程,以及角色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3.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概念、分类和形成过程,以及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4. 社会认知和情感:了解社会认知和情感的概念、影响社会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因素,以及社会认知和情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 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了解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概念、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讲义3--社会化
至少可分为五类:
第3章
① 政治社会化 ——指正式负有教育责任的政治家和 教学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公民灌输政治信息、 价值观和政治信念的过程。
② 民族社会化 —— 自然人成为具有民族意识的人 的过程。 ③ 法律社会化 —— 人们学会用法律及其制度调节 自己的行为。
④ 性别角色社会化 —— 按照社会规定的男女性别 角色的要求学习支配自己的行为。 ⑤ 道德社会化 —— 将社会肯定的道德准则加以内 化,使公民形成合乎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过程。 第3章
性 格——是人格最鲜明的表现,是在社 会化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习惯化的行为倾向。 性格是人格中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一旦 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第3章
性格是有结构的:
◇
性格结构是多重矛盾的统一
◇
◇
性格结构具有确定性和变异性
性格结构具有复杂性和主导性
◇
性格结构具有表层性和深层性
3、社会角色的冲突 ① 同一社会角色内心的冲突 ② 新旧角色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③ 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 ④ 角色规定人格与个体真实人格的冲突
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既要学会担当社会 角色,又要不断解决角色冲突的过程,解决角 色冲突的过程本质上个体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
第3章
四、人格的形成 社会化使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便有了人格。 ① 什么是人格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人格都作过论 述。奥尔波特曾综述过50种定义。 人格(personality)—— 是个体与其环境 交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扬国枢)。人格一旦形成,就构成人们之间 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它是人的心理-物 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体现了一个人过去和现 在的全部特征。 第3章
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心理121班吴楚楚1208300045【摘要】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社会性。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拥有人类的一个身体,而不与整个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那他就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说,每个人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整个社会的生活,即都需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我将浅谈一下我对个体社会化的理解和对影响个体社会化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影响因素社会心理学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它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社会化的人,我们知道狼孩的故事,狼孩从小与狼群生活在一起,他不和人类社会发生任何联系,虽然本质上是一个人,但却没有人应该具备的一些社会本能和社会技能,狼孩是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不管狼孩在被救后,如何去努力的学习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都无法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最终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行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一个转变,把社会的规范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才能够进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才能够称为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眼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只会在人类社会中才会发生和实现。
个人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功的履行一个人与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使个人懂得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
人的社会化可以按发展阶段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有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每个时期人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童年期发生的社会化,主要内容有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情感联系,确立道德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并承担社会角色责任,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心理学社会化的名词解释
心理学社会化的名词解释心理学社会化是一个涵盖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概念。
它指的是个体在社会过程中的认知、情感、行为以及个人发展的过程。
本文将通过介绍相关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解释心理学社会化的含义。
一、心理学社会化的概念解析心理学社会化是研究个体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环境中,如何适应、习得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的过程。
它包括个体的情感认知、道德发展、性别认同、群体归属等方面的内容。
在心理学中,社会化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所获得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而在社会学中,社会化研究更注重社会结构、社会角色和社会组织对个体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二、心理学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 社会环境: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其心理学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机构、媒体以及社会组织等都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塑造出不同的社会化路径和结果。
2. 规范和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个体接触到的规范和价值观对其认知和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规范和价值观通过家庭、学校和媒体等渠道传递给个体,并在个体内部形成一种内化的终身指导原则。
3. 社会角色: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亲子、学生、员工等。
这些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独特的塑造作用。
三、心理学社会化的实际应用1. 教育:心理学社会化理论在教育领域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社会技能和自我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2. 犯罪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化理论在犯罪心理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研究者通过分析犯罪者的家庭环境、社会影响因素以及个体心理特点,探讨犯罪行为的形成过程,从而为犯罪预防和矫治提供科学依据。
3. 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领域,心理学社会化理论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社工从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出发,通过个体辅导、家庭访谈、社区活动等方式,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结语通过对心理学社会化的名词解释,我们了解到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如何适应、习得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的。
社会心理学社会化
教师的作用
布洛菲和古德(BROPHY,J,E & GOOD,S;1974) 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 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不同的方 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 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 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
2.性别角色社会化
三个核心概念: 性、性别、性别角色 • 理解与性别角色相符的行为规范和要 求,按照社会的性别期望和要求行事。 • 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 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的机制实现的。
• 67、表现男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概念是( )。 (A) 性别(B) 性别角色(C) 性(D) 性别认同 • 34、性别表示男女在( (A)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B)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C)社会学方面的差异 (D)行为方式方面的差异 )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2.认知加工 个体通过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加 工,把现实世界内化的过程,并从中建立 自身的认知体系。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3.角色扮演 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的角色;暂充 当某一角色。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4.主观认同
它是个体主观上把自己属于某一个体 或群体,并在行为模式上向其看齐的过程。
第二节 社会化的途径 专断型 这些父母试图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并要 孩子遵守规定很死的行动准则。他们要求绝对 服从,惩罚严厉。这种父母不太容易被孩子接 近,孩子常觉不满、畏缩不前和不信任人,智 商低、易怒。
父母态度
鲍姆林德
(BAUMRIND)
把父母态度 分为三类
随意型 这些父母对孩子无要求,让孩子尽可能自己 管理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孩子可依赖的源泉, 但不是标准的传授者和榜样。做决定与孩子商 量,从不惩罚,不控制,较温暖,但对未成熟 的孩子缺乏控制。 权威型 这些父母试图合理指导孩子的行动,注意启 发儿童,有必要时坚决控制。但他们会解释这 样做的理由,鼓励孩子同他们交换意见,多鼓 励、少惩罚。这些孩子能自立、自控,很自信, 有探索精神并且对生活心满意足,易于合作。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都有哪些障碍(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都有哪些障碍(二)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这些障碍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与个体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并对其进行探讨。
正文:一、家庭环境的影响1. 家庭经济压力的增加2.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3. 家长过度保护的倾向4.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5. 家庭期望和大学生发展的矛盾二、学校环境的制约1. 学业压力过大2. 学校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僵化3. 学术竞争导致合作意识的缺失4. 社团组织和社交圈子的相对封闭5. 学校对社会化培养的忽视三、社会环境的挑战1. 就业压力的增大2. 社会角色转换的困难3. 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不足4. 社会期望与现实能力的不匹配5. 信息爆炸和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困惑四、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问题1. 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的缺乏2. 个体认知和社会适应的不一致3. 个性特点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4. 个体追求和社会期待的冲突5. 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的困境五、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挑战1. 成长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2. 压力管理能力的欠缺3. 情绪调节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4. 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的增加5. 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化的影响总结: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自我意识和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困扰和障碍。
理解这些障碍,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和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儿童心理学》影响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少年的社会化过程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的,但是主要的影响来⾃⽗母、同伴以及学校。
⾸先,就⽗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它的作⽤是最明显最主要的。
由于少年经常地接触到⽗母的⾔⾏,这种长期的紧密的联系使得⽗母的影响超过了其他⽅⾯。
⽗母对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他们对⼦⼥的教养⽅式起作⽤的。
研究资料表明:对⼦⼥表⽰⽆条件的爱的⽗母,帮助少年发展了积极的恰当的与他⼈的关系,培养了对他们⾃我概念的信任,以及积极的⾃尊。
⽽表⽰拒绝和敌意的⽗母则会导致少年在学习、智⼒、同伴关系、与成⼈的关系等⽅⾯的困难,会导致⼼⾝疾病,甚⾄犯罪。
⽗母的教养⽅式与少年社会化之间的关系的⼀个重要⽅⾯是,少年对⽗母的教养⽅式的看法。
研究资料表明:较为积极的⾃我概念与少年认为其⽗母⽐较接受他们,很少使⽤⼼理控制、以及⽗亲很少严格控制有关。
少年感到被接受、有⼈需要以及感到⼀定程度的独⽴对于其⾃我价值感和积极的⾃我概念的发展有促进作⽤。
⽗母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主要在价值观和独⽴观念⽅⾯。
这当中可能蕴含着冲突。
如果⽗母和少年之间在价值观、理想上有相同的地⽅,那么这种冲突就较为平缓,双⽅可以发展⼀种相对和谐的社会关系。
否则,就可能产⽣“代沟”。
第⼆,同伴对于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相对于⼉童期来说,有了实质性的变化,此时的同伴关系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
少年与同性同伴、异性同伴之间的关系更接近成⼈的同伴关系,他们的朋友是可以信任的、忠诚的,他们从同伴关系中得到了更多的⾃信和对困难的理解。
忠诚可信的朋友使少年⽆须害怕与朋友分享隐秘的感受时会受到嘲笑或传给别⼈听,与亲密的朋友分享失望和喜悦的感受,使他们能很好地应付这⼀时期的感情波动。
当然,这种同伴关系也可能导致不利的影响,⼀旦朋友背叛,则打击相当⼤,可能导致他们⾃我价值感的下降,形成对⾃⼰的消极感受。
同伴在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影响虽然是多⽅⾯的,但是,与⽗母的影响相⽐,这种影响更为表⾯化,范围更⼩,时间更短。
它主要集中在赶时髦、⾳乐、服装等⽅⾯,⽽⽗母的影响却在价值观、道德和⾏为⽅式上起决定作⽤。
社会心理学角度下的群体归属与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角度下的群体归属与社会化概述:群体归属和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探讨了人们如何与社会中的群体相互作用、融入和适应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群体归属和社会化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对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一、群体归属的定义与特征群体归属是指个体与特定群体之间的联系和认同感。
个体通过与群体共享共同的特征、价值观和目标,从而形成对群体的认同感。
群体归属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包括家庭、朋友圈、社区、民族和文化等。
群体归属对个体的自我认同、情感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二、群体归属的影响因素1. 社会认知:个体通过社会认知的过程来确定自己与特定群体的关系。
这包括对群体成员的认知、群体的特点和价值观的了解以及对群体的评价。
2. 社会交往: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对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亲密关系、友谊和互助行为有助于增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
3. 社会身份:个体的社会身份与群体归属密切相关。
个体通过与特定群体的身份认同来塑造自我概念,并通过与群体的互动来维持和调整自己的社会身份。
三、社会化的定义与过程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始于个体的早期生活阶段,通过社会化机构(如家庭、学校和媒体)和社会化代理人(如父母、老师和同伴)的影响,个体逐渐习得社会化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四、社会化的影响因素1. 社会化代理人: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社会化代理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社会化代理人的行为、言论和态度对个体的社会化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 社会化机构:社会化机构提供了个体学习和内化社会规范的场所和机会。
不同社会化机构的价值观和规范会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3. 社会文化背景:社会化过程受到个体所处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社会化的目标、方式和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强调,从而影响了个体的社会化效果。
五、群体归属与社会化的意义群体归属和社会化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体而言,群体归属感和社会化有助于满足个体的社会需求,提高自尊和幸福感。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社会化的过程
结合社会心理学谈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环境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际关系的建立、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识别等等。
社会化过程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机制。
首先,家庭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化场所。
家庭是社会化的起点,在这个环境中,个体接受到最初的社会化教育。
家庭成员对个体的言传身教对其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通过观察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方式、学习语言、价值观念的传递等方式,逐渐形成个体社会行为的基础。
除了家庭外,学校也是个体重要的社会化场所。
学校是个体接受集体化教育的地方,其中教师和同学成为个体进行社会化的主要对象。
在学校中,个体逐渐从家庭中获得的习惯和态度与学校内部的规范进行交流和整合。
个体通过学校中的集体活动、竞争、合作等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认同也是个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同感受,通过与社会群体的互动和交流,个体逐渐形成对社会群体的认同。
社会认同可以分为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对其所处的社会地位的认同。
个体在与社会群体的交往中会根据不同情境中的需求实现自我认同的维持。
另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社会心理问题。
例如,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能会出现社会焦虑情绪。
社会焦虑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一种担心与紧张情绪,害怕受到他人的评价和批评。
社会焦虑会影响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表现和投入程度。
另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也可能面临对自我认同的困惑和挑战。
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可能收到不同的期待和评价,这可能导致个体对自己的认同感受出现不稳定和混乱。
总结起来,个人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身份和社会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认同等多个方面。
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素质体现了它对环境的内化作用,从而为人的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
二)社会环境因素:它包括社会文化、家庭。
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
适当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蒙上了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家庭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因素有家庭背景、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是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学校因素有教育内容和教科书、教师、教学组织等。
同辈群体,即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一种非正式群体,在个体的成长中一直是个重要因素。
大众传媒作为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首要因素。
社会化在主要内容:一)基本生活技能的社会化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三)社会角色社会化四)政治社会化五)民族社会化社会化特点:一)贯穿终身;二)双向互动;三)共性和个性的辩证统一。
个体在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
“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行为模式。
性别角色的特征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
对此,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大量研究。
历史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M.米德曾对新几内亚的 3个原始部落的人的行为表现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写出了《3个原始群落中的性别和性格》(1935)一书。
她详细比较了这三个部落中男女不同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特点,得出结论说,男女的个性特征与他(她)们具有的生理特征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影响自己社会化的因素
一、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学习社会经验,遵守社会规范,扮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生活,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二、影响自身社会化的显性因素
(一)家庭方面
尽管我已离家住校,但与家庭的亲情关系千丝万缕,心理社会化依然受到家庭的影响。
所以家庭因素依旧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课堂。
首先是父母处事态度、生活方式的影响。
父母因血缘关系、权威及先入为主,影响着我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团结和谐、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等良好的人格特征。
反之,家庭成员之间如果经常吵闹、打骂,则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孤僻、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
其次是在感情生活上过度依恋子女的家长。
不少家长把孩子主要是独生子女视为掌上明珠、家中的小太阳、幸福的结晶、希望的寄托者。
对他们百般宠爱,万般迁就,从而容易使他们产生某些不良心理品质。
再者是在经济上过于偏重子女。
子女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学费、生活费等还必须依赖家庭供给。
有些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缺乏正确的引导教育,容易使子女养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
还有就是在培养目标上期望值过高。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错过了学习和成才的时机,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因此,只要子女学习好,其它都可迁就。
孩子面对父母望子成龙的目光,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内疚等心理,惟恐学业不好,不能成才而无法面对父母。
(二)学校方面
大学是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影响着我的心理社会化的进程和方向。
自身个性化与社会化协调统一是高校教育的理想境界,但目前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强调社会取向、他人取向,不重视独特个性的发展,无视所处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以超过年龄层次的行为标准来要求言行,从而导致心理过度社会化。
当前,大多数高校偏重于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作为一门必修课,尽管许多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中心”,但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三)同辈方面
同辈群体是我自身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同辈群体对心理的作用与家庭、学校、大众传媒相比,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群体归属感。
即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
因为同辈群体在年龄和某些社会特征上具有相似性,成员自愿结合,自由平等。
相对父母、老师而言,我更愿与同伴交流,并以为同伴所接受为荣,心理上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归属感。
二是群体认同感。
即群体内的成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具有一致性。
即使群体认识是错误的,其成员也会保持一致,毫不怀疑。
我具有高度的心理相容性,对同辈群体有较强烈的认同感,并时常进行直接的互动。
三是群体支持感。
当个体的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和期待时,群体会赞扬和支持个体的行为。
众多的相似性促成了大学生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同辈群体的思想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属从众现象。
由于同辈群体为非正式群体,缺乏内在和外在的有效约束机制,一旦群体内部分成员发生越轨行为,很容易相互感染,产生从众行为,引发集体越轨。
(四)文化方面
文化覆盖面广,渗透性强,是影响自身心理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织在一起,对我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
国传统文化塑造的民族性格容易诱发自身心理社会化障碍。
我国是一个封建历史特别长的国家,封建大一统思想和自给自足的封闭型小农经济,形成了腼腆、含蓄、矜持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个体恪守“中庸之道”,遵循各种礼教,过度压抑个性。
这种性格,固然有其优点,但也极易诱发心理疾患。
二是不同价值观念的文化碰撞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
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给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直接冲击着我的心理。
知识经济的到来,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得我面对激烈的竞争,对前途充满迷茫,焦虑不安。
三是文化断裂导致自身心理社会化发生冲突。
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这种文化和文化特质的传承,在前信息时代的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之中,并没有发生断裂性的变化,但在由“前信息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现代化文化模式在传统中挣扎,当代大学生也正是在这种文化变革中突围,并产生“心理阵痛”。
(五)传媒方面
大众传播媒介是指各种社会组织机构向广大社会成员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工具,它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
随着大众传媒日益发达,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媒介环境。
媒介环境对我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
大众传媒一方面可以及时提供丰富的信息,使个体能够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媒体所带来的消极作用。
首先是大众传媒所提供信息内容的安全性降低,暴力、色情等反社会行为的信息越来越多;其次是人际交往频次降低,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
(六)网络方面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网络所特有的广泛性、开放性与即时性对人们的教育、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迅速拓展了原有社会化的环境空间。
网络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重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可通过网络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尤其是网校的开设更加促进了个体知识技能的提高。
网络所创设的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供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有助于其对不同角色的领悟与理解。
网络的匿名性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以及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
网络中充斥着暴力与色情的垃圾信息,会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极大威胁。
网络世界的非现实性会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社会的认同危机,网络传播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他们的认知偏差,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七)自身方面
我自身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体。
在某种程度上讲,个体应该首先是社会化的主体,其次才是社会化的对象。
但我自身在社会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并接受了自身只是社会教化对象这一事实,因此表现出的心理行为更多的是服从、模仿,缺乏主体应有的创新。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泯灭了个性;在接受社会教化时,却又存在逆反心理,常常会产生反主流文化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