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土壤磷素与磷肥

合集下载

7.2磷肥

7.2磷肥

2、过磷酸钙的性质
灰白色粉末,呈酸性反应,具有腐蚀
性和吸湿性,在贮存过程中容易吸湿 结块,产生磷酸退化作用,因此在贮 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 磷酸退化作用: 在贮存过程中,磷酸一钙与硫酸铁、 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难溶性的 磷酸铁、磷酸铝沉淀。
(二)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转化
1、异成分溶解:
浓度高,H3PO4 不断地向 四周扩散,使施肥点四周的土壤PH急剧下降到 1—1.5,把土壤中的Fe、Al 、Mg、 Ca溶解 出来,并发生化学固定作用。 Fe PO4 、 Al PO4 → 粉红磷铁矿、磷铝 石→ 闭蓄态磷 Ca3(PO4)2 → 磷酸八钙 → 磷酸十钙
磷的有效性很低,植物很难吸收利用。
磷素过多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及其结果
磷肥施用与环境污染
(一) 对水体的影响 磷在土壤中被固定而不易流失,一般为 1-5%,但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磷的浓度也 很低,水体含氮>0.2ppm,而PO43-则只需 0.015ppm就可能出现“藻化”使水质恶化。 (二) 造成土壤中有害元素的可能积累 磷矿石中有各种杂质其中包括镉、铅、 氟等有害元素。
2、植物磷素过多的症状: 叶色浓绿,营养生长期 缩短,提前成熟,诱发 缺锌、缺铁、缺镁症状。
+P -Zn
+P +Zn
3、植物磷素丰缺 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植物缺P穗小粒少,子粒不饱满,
果树落花落果,果皮着色差,糖和 维生素C含量减少,产量下降,品 质降低。 植物磷素过多生长期缩短,产量下 降,品质降低。
(四)磷能促进脂肪代谢
糖 磷酸丙糖 甘油 (需磷) (需磷) 丙酮酸 脂肪酸 (需磷)
脂肪
油料作物增施磷肥提高含油率
(五) 提高作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第二章磷素循环

第二章磷素循环

据分析,过去40 a间欧洲农田土壤中磷素的积累量一般
都达到了800~1 500 kg/hm2;美国威斯康星州土壤速效磷的 水平20 年间提高了40%;爱尔兰耕作土壤中的总磷平均含量
在过去的40 年间增加了5 倍,速效磷增加了8 倍。

中国科学院台站网络“八五”期间对我国农业土壤磷素
平衡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的磷素水平 呈逐年上涨趋势,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典型地区农田土壤的磷 素收入均超过支出的1 倍以上。
“元凶”,也一度成为众矢之的。
赤潮
蓝藻
2016-4-4
6
1 农业生态系统磷循环的研究
农业系统中的养分循环是联系土壤、作物、人的纽
带,特别是有机肥还田是养分循环最重要的途径,是维
持农业系统时空上连续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系统具 稳定性和自调力的基础,即“循环”的特殊作用。 通常的肥料试验无法再现农田生态系统养分运行的 长期行为和整体效应,因此,建立一个简化的农田生态 系统养分循环模型来模拟系统中养分的动态行为及长期 效应尤为重要。
2016-4-4 11
土壤磷素存在形态
土壤磷素的形态
水溶态磷:H2PO4- >HPO42- >PO43Ca-P:磷灰石、磷酸十钙、磷酸八钙 无机磷 矿物态磷 Fe-P,Al-P:粉红磷铁矿、磷铝石 闭蓄态磷(O-P):由氧化铁胶膜包被着的磷酸盐 有机磷:植素类、核酸类、磷脂类
有机磷占 25-50% ,无机磷占 50-80% ,矿物态磷占无机磷的 95%以上。
物总氮的35%、磷的62%、钾的9.15%,可见有机肥对作物磷、 钾有相当大的贡献。土壤中各类有机磷大部分来自动植物残
体和微生物。

有机肥堆积过程中其无机磷与有机磷均参与生物循环而不

[高等教育]第六章 土壤养分

[高等教育]第六章  土壤养分
第六章 土壤养分
土壤氮素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高等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除C,H, O主要来自大气之外,其余元素主要靠土 壤供应,包括: 大量元素:N,P,K,Ca,Mg,S 微量元素:Fe,Mn,Cu,Zn,Mo,B 所谓土壤养分,就是指这些主要靠土壤 提供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土壤养分的存在形态
1、化学沉淀机制

游离磷酸根与Fe2+、Al3+、Ca2+等离子及 其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形成磷酸铁、铝、 钙等沉淀的过程。 如: Fe3+ + H2PO4- + 2H2O=2H+ +Fe(OH)2H2PO4
2、表面反应机制

在酸性条件下,H2PO4-与土壤固相表面 的OH发生配位体交换反应而被吸附。但 与这种方式而被吸附的磷酸根在碱性条 件下仍然是有效的。
5、酸度


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有机N的矿化 最强。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能明显增加有机N的 矿化。
6、施肥


施用化肥会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有利于 有机N的释放,还能提高土壤N的利用率。 施用新鲜有机肥料,会促进难分解有机N 的矿化。
第二节、土壤磷素
一、形态与含量 (一)形态 1、有机磷 2、无机磷

2、硝酸盐淋失


NO3-易溶于水,又难以被土壤胶体吸附, 所以容易随渗漏水淋失 这是土壤氮素引起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 主要途径。
3、氨的挥发


土壤中的NH3,NH4+与土壤中的碱性物 质作用形成的NH3的挥发; 挥发性铵肥(氨水、碳酸氢铵等)自身 分解产生NH3挥发;
质地粘重、腐植质含量高、含水量高、 石灰和碱性物质含量少的土壤,氨的挥 发少。

土壤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土壤磷状况与磷肥的分配

三、磷肥品种与其合理分配和施用
凡在轮作中对磷吸收强的作物、 油菜、萝卜菜、荞麦以及苕子、胡 枝、毛蔓豆等豆科作物可分配难溶 性磷肥; 对吸磷能力差而对磷敏感的作物如 马铃薯、甘薯等则以施用水溶性磷肥为 好。
作物不同生育期大多情况下,幼苗期是磷 素营养的临界期,因而采用水溶性磷肥或某些 枸溶性磷肥作种肥和早期追肥,在后期需磷多 的作物,可用水溶性磷肥作根外追肥,作物生 长盛期,对磷的需要量增多,但这时根系发达, 吸磷能力增强,一般可利用作为基肥施用的难 溶性磷肥或枸溶性磷肥; 水溶性磷肥适于各种土壤,但在 中性或碱性(石灰性)土壤上更为适 宜,每亩用量一般在5Kg P2O5较为经 济,在酸性土壤中,以分配难溶性磷 肥或枸溶性磷肥又为经济有效。
土壤有效氮(碱解氮)与有效磷的比例,大于 4时,土壤处于氮多磷少的状况下,施用磷肥多有 较好的增产效果,比值越大,磷肥肥效越明显。 有机质与有效磷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有机质 <1%时,有效磷含量<10ppm,有机质1-2%,有效磷 10-20ppm,大体上每增加0.5%的有机质,可相应提 高5ppm有效磷。磷的有效性以pH5.5-7.0的范围最 大,低pH时Fe、Al影响,高pH、Ca、Mg影响。 磷肥应优先分配于有效磷含量低的低产土壤上施用。
而在土壤由湿变干时,有效磷随之 降低。由此在水旱轮作中,磷肥分配应 掌握“旱重水轻”的原则,即将磷肥重 点施入旱作上,而水稻大部分或全部利 用其后效。 。
(二) 旱作轮作中磷肥施用
旱作轮作中,磷肥分配使用应根据作物 的生理特性,吸磷能力及轮作制度而定。 在有绿肥或豆类轮作中,磷肥应优先施 用于吸磷能力强的作物,豆类和豆科绿肥上; 棉麦轮作中,重点施在棉花上,在轮作中作 物具有对磷反应相似的营养特性时,磷肥应 重点施用于越冬作物上,如在小麦、杂粮 (玉米、谷子等)轮作中,磷肥应重点施用 在小麦上,后茬玉米、谷子可利用其后效。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施肥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施肥

钙镁磷肥转化对土壤酸性的影响
整理课件
44
* 3、施用
弱酸溶性磷肥
(1)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 追肥早施,基肥集中深施效果最好 基肥用量:225-450kg/ha
(2)酸性土上效果好 (与过磷酸钙比?)
(3)喜钙作物(豆科)、喜硅作物(水稻) 绿肥作物、油菜等优先选用;
(4)与有机肥混沤、配施氮钾肥和水溶性磷肥
❖ 不消耗硫酸,能利用中、低品位磷矿, 是我国生产的主要磷肥品种之一
整理课件
40
1、成分性质
主要成分:
1、a-Ca3(PO4)2 , 2、含钙镁的硅酸盐:
CaO:
25%-30%,
MgO, SiO2: 40%;
弱酸溶性磷肥
整理课件
41
弱酸溶性磷肥
性质:
P2O5: 14%-20% ,灰绿色粉末、不吸湿结块; 化学碱性 pH8-8.5; 粒径 : 90%过80目筛(0.177mm) 95%的磷溶于弱酸,不溶于水。
扩大与根系的接触面。 (易固定、移动性小)
过磷酸钙
整理课件
35
过磷酸钙
施用要点:
(1)可作基肥、追肥、种肥;适当集中深施; (2)分层施用:2/3深施
(3)与有机肥混合施用
(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使分解的有机酸络合铁、铝、钙)
整理课件
36
(4)根外追肥效果好
施用要点
减少土壤固定,酸性有利于阴离子吸收
整理课件
45
(二)沉淀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
❖ 磷矿粉 强酸 H3PO4石沉灰淀乳 CaHPO4∙H2O (磷酸二钙)
P2O5:30%-42%;
中性-酸性土上效果好;
施用方法同钙镁磷肥;

植物磷素营养及磷肥_土壤肥料学

植物磷素营养及磷肥_土壤肥料学
影响因素—— 植物种类:油料作物>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 生育期:生育前期>生育后期 器官:幼嫩器官>衰老器官、繁殖器官>营养器官
种子>叶片>根系>茎秆
生长环境:高磷土壤>低磷土壤
2. 分布:集中在幼芽和根尖 再利用能力强达80%以上 有机磷:占85%,以核酸、磷脂、 3. 形态 植素为主 无机磷:占15%,以钙、镁、钾的 磷酸盐形式存在
粒径细度90%过0.149mm筛)
土壤条件(主要是土壤pH)、 作物特性(宜吸磷能力较强的及多年生
经济林木和果树)
磷矿粉的施用方法和后效 方法:宜作基肥 用量:750~1 500kg/ha(50~100公斤/亩) 措施:与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混施, 与过磷酸钙配施 后效:肥效持久,连施几年后,可暂停施用
磷的营养功能
2.氮素代谢:
磷是氮素代谢过程中一些重要酶的组分。硝酸 还原酶含有磷,磷能促进植物更多的利用硝态氮。 磷也是生物固氮所必需。氮素代谢过程中,无论是 能源还是氨的受体都与磷有关。能量来自 ATP,氨 的受体来自与磷有关的呼吸作用。因此,缺磷将使 氮素代谢明显受阻。
蔗糖合成不同途经的示意图
土壤有效磷(P)>15mg/kg,表示有效磷较高
土壤有效磷(P)<5mg/kg,表示有效磷不足
二)、土壤中磷的形态
1. 有机态磷
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10~50%
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有机肥料
影响因素:母质的全磷量、全氮量、地理气候条 件、 土壤理化性状、耕作管理措施等
2. 无机态磷
含量:占土壤全磷量的50~90%
吸附态磷
矿物矿化
三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

第六章化学肥料磷肥

第六章化学肥料磷肥

缺磷叶片呈暗禾本科类植物分蘖减
少,叶色灰绿
缺磷使柑桔果实变小
• 左边为缺磷植株 • 右边为正常植株
(二)供磷过多
植物呼吸作用加强,消耗大量糖分和能量, 对植株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1、早熟,早衰。 2、地上部与根系生长比例失调,地上部生 长受抑制,根系非常发达,根量极多而粗短。 2、结实率低, 3、抑制Si的吸收, 4、施用磷肥过多还会诱发缺铁、锌、镁等 养分。
决定普钙品质的因素 游离酸含量:要求小于5.5%,若高则易吸湿结
块。 水分含量:要求小于10% 有效磷(P2O5)含量:要求大于12%,一般
12~18%。 注意:有的小厂所用的硫酸为工业废品即废硫酸, 而其内含有三氯乙醛(生长紊乱素)等,使植物中 毒。对含有三氯乙醛的磷肥要先堆沤然后再施用。
⑵性质:有效磷(P2O5)含量12%~18%, 灰白色粉末,水溶性速效磷肥,呈酸 性反应,有刺鼻的酸味,具有腐蚀性, 易吸水结块退化。
第二节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
磷肥施用
李晓林材料
主要内容
要求
植物的磷素营养 (重点掌握磷素的失调症状)了解
土壤中的磷素情况
了解
磷肥的种类、性质及其施用 (重点) 掌握
磷肥的合理施用 (难点)
掌握
一 植物的磷素营养
(一)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和分布 1. 含量(P2O5):植株干物重的0.2~1.1%
2. 分布:集中在幼芽和根尖 再利用能力强,达80%以上
(二)植物对磷的吸收形态 (1)主要是正磷 酸盐:H2PO4-> HPO42->P043- (2)偏磷酸盐、焦磷酸盐 (3)少量的有机磷化合物
(三)植物对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反应
(一)磷素营养缺乏症 1、植株生长迟缓,延迟成熟,矮小、瘦弱、 直立,分蘖或分枝少, 2、花芽分化延迟,落花落果多, 3、叶片变小,颜色暗绿或灰绿色,没有光泽, 有些植物茎基部、叶柄变成紫红色,症状从茎 基部开始, 4、植物缺磷的症状常首先出现在老叶。

磷素营养与磷肥

磷素营养与磷肥

第4节 磷肥的合理施用
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P肥
优先分配在缺P土壤上 一般土壤若有机质缺乏,可多施P肥 优先分配在粘重旱地、烂泥水田、新
垦荒地等。
第4节 磷肥的合理施用
根据P肥特性施用P肥
普钙、重钙(水溶性P肥)最适于石灰性土壤中,
可作基肥、种肥和追肥。
钙镁P肥、脱氟P肥、钢渣P肥最适于酸性土壤,
谷类作物不分蘖或分蘖延迟; 果树的果芽显著减小; 油菜对缺磷最为敏感,出叶迟、叶面积明显变小。
一般作物缺磷时叶和茎的颜色常呈现暗绿色。同时因有较 多的花青素形成,茎叶上明显地出现紫红色的条纹或斑点。当 缺磷严重时,叶片枯死脱落。
第一节 磷素的营养作用
自左至右,依次为油菜幼叶至老叶, 缺磷油菜叶片从暗紫发展至紫红色。
胶体
Ca H2PO4 K
第3节 磷肥的种类、性质
施用: 根据过磷酸钙在土壤中容易被固定的特
点,施用时的总原则是:减少肥料与土壤的 接触面;根据其在土壤中移动性小的特点, 施用时应增加肥料与根系接触的机会。
重过磷酸钙
重钙,三料过磷酸钙。 主 要 成 分 : 水 溶 性 磷 酸 一 钙 , 含 P 量 40 ~ 52%
第一节 磷素的营养作用
4 作物P素失调症
P素过多
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多,繁殖器官过早发育,植株早衰、 瘪粒增加。
水稻硅吸收受阻,易生稻瘟病。 施P过多,常造成作物锌、铁、镁缺乏,叶片出现失绿 症。
三、土壤中磷的转化
施肥
有机态磷 (影响矿化率的因素)
生物
矿化
固定
作用
H2PO4- HPO42-
化学沉淀 无定形磷酸盐 老化 结晶态磷酸盐 释放作用 Eh交替变化 闭蓄态磷 (有效性降低)

土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

土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

⼟壤肥料学总结肥料部分重点笔记第六章植物营养概论⼆、植物营养学的主要领域植物营养学: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植物营养学与多个学科交叉,⽬前其主要领域包括如下:1.植物矿质营养⽣理学2.根际微⽣态系统中的物质环境及其调控3.逆境植物营养⽣理学4.作物产量⽣理学5.植物营养⽣态学6.植物矿质营养遗传学7.植物⼟壤营养8.肥料学与优化平衡施肥三、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法1.⽥间⽣物⽅法1)最基本的研究⽅法2)接近于⽣产条件3)⽐较客观地反映农业实际4)结果对⽣产更有实际的和直接的指导意义5)其他试验结果在应⽤于⽣产以前,都应该通过⽥间试验的检验2.模拟研究⽅法通常叫盆栽试验或培养试验特点:在⼈⼯严格的控制条件下,在特定的营养环境下对植物的营养问题进⾏研究。

优点:便于调控⽔、肥、⽓、热和光照等因素,有利于开展单因⼦的研究和开展在⽥间条件下难于举⾏的探索性试验。

-----结果都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有通过⽥间试验进⼀步检验,才能应⽤于⽣产。

⽅法:⼟培、砂培和⽔培(溶液培养)等3.植物根系和根际研究⽅法根系:摄取、运输和储存营养物质以及合成⼀系列有机化合物的器官,是植物的地下⽣长部位。

根系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

主要领域有:根系⽣态学、根系⽣理学、根系解剖学根际是受植物根系⽣理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理学特征上不同于原⼟体的特殊区域,是⼟壤-植物根-微⽣物三者相互作⽤的场所。

根际研究在理论及⽣产实践上都有重⼤意义。

4.⽣物统计和⽣物数学的⽅法在近代植物营养研究中,数理统计已成为指导试验设计、检验试验数据资料不可缺少的⼿段和⽅法。

优点:能正确对试验⽅法进⾏设计和研究试验误差出现的规律性,从⽽确定误差的估计⽅法,帮助试验者评定试验结果的可靠性,能客观地认识试验资料,合理地判断试验结果,从⽽做出正确的科学结论。

近态:计算机技术的应⽤-数学模拟、数学模型其它:p166-1675.近代物理化学、⽣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法6.核技术研究⽅法7.酶学诊断法8.植物营养诊断与调查研究法第⼆节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的组成和必须营养元素的概念植物新鲜植物中含⽔分75%—95%,⼲物质含量5%—25%,⼲物质中有机质占绝⼤部分,约占⼲物重的95%,主要元素为C、H、O、N四种,灰分中主要是各种⾦属氧化物、磷酸盐及氯化物等,亦称矿质元素,包括P、K、Ca、Mg、S、Fe、Mn、Zn、Cu、Mo、B、Cl、Si、Na、Se、Al、Hg、Se等,这些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种类要受到⼟壤的物质组成,植物种类,⽓候条件,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8章 8.2 土壤磷素与磷肥

第8章 8.2 土壤磷素与磷肥

②在土壤中的转化
溶解过程与化学沉淀(固定)作用 异成分溶解 Ca(H2PO4)2.H2O+H2O→CaHPO4.2H2O+H3PO4 特点:1mol一水磷酸一钙溶解时,溶液中生成1mol二水磷酸二钙
和1mol磷酸。 在溶解的过程中,溶液中的P/Ca不断变化。溶液中P/Ca可由2.升
至3.50。 磷酸沉淀作用(化学固定作用)
④闭蓄固定 由于酸性土壤中的铁、铝含量比较高,磷酸盐易被溶解度很 小的无定型铁、铝胶膜所包被,形成更难溶解的含磷化合物,称为闭蓄态 磷(O-P)。在我国南方水稻土中闭蓄态磷占土壤无机磷总量的40%~70%, 在旱作条件下,这种磷素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但在淹水还原条件下,胶 膜溶解消失,其包被的磷可以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
在石灰性土壤中,难溶性磷酸钙盐一般需要借助于各种有机酸等转入土壤溶液。 在酸性土壤中,磷的释放过程则主要表现在铁磷的释放上,土壤还原性增强导
致高价铁变为亚铁时发生,闭蓄态磷转变为非闭蓄态磷,使磷的有效性提高, 有利于植物吸收利用,这对土壤中肥料残留磷的利用尤为重要。淹水、落干交 替过程中,淹水期间有效磷含量增加,落干期间有效磷含量降低。因此在水旱 轮作制中,磷肥应重点分配在旱作上,水田利用其后效或残效。
- 680.9
397.4 ( P2O5>24%) 679.8
约旦
440.7
217.8
203.3
磷矿分级与磷肥的制造方法
P2O5含量 磷矿品位 制造方法 磷肥种类及品种
>28%

酸制法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18~28% 中
热制法 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18%

机械法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过磷酸钙

第8章-8.2-土壤磷素与磷肥知识讲解

第8章-8.2-土壤磷素与磷肥知识讲解
3、谷类作物的无效分蘖和瘪籽增加;叶用蔬菜的纤维素含量增加、 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
4、施用磷肥过多还会诱发缺铁、锌、镁等养
小麦磷肥试验
玉米缺磷出现紫苗
缺磷植株瘦小,茎叶大多呈现紫红色,叶 尖枯萎呈褐色,花丝抽出迟,结实率低
+P -Zn
+P +Zn
缺磷
正 常
缺磷导致作物植株矮 小,禾谷类作物分蘖
(2)磷的释放
土壤中植物难利用态磷转化为可利用态磷的过程称为磷的释放。包括有机磷的 矿化和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磷的有效化过程。
全磷量并不能作为土壤磷素供应水平的确切指标。 土壤供磷状况以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示。
土壤有效磷含量与磷肥肥效的分级指标 (山东省粮田、棉田参考指标)
级别土壤有效磷(P,mg/kg)作物对磷肥的 反应低<15对磷肥反应好,磷是限制因子中 15~30磷肥有良好反应高30~40高产栽培磷肥 有效极高>40一般施用磷肥无效
3、土壤中磷的转化
土壤中磷素的转化包括磷的固定与释放两个基本过程。 (1)磷的固定 土壤液相中的无机磷酸盐等有效态磷转变为无效磷的过程,称为
磷的固定(phosphorus fixation)。 磷的固定包括水溶性磷的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和生物固定等几个方面。 ①化学固定 水溶性磷肥在施入土壤后,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的浓度,磷酸根离
子很快就会与土壤中的一些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性磷酸盐,降低磷肥的有效性。 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磷酸根离子可以与Ca2+、Mg2+发生反应生成二水磷酸 二钙、无水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和羟基磷灰石等难溶性磷酸盐。 在酸性土壤中会发生铁、铝体系的转化。当水溶性磷肥施入酸性土壤中后,磷酸 根离子就可以和酸性土壤中的活性铁、铝离子反应,开始生成无定型磷酸铁铝盐,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化为晶质的粉红磷铁矿、磷铝石,从而使其有效性明显降 低。

第8章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磷肥2013素材

第8章土壤与植物磷素营养及磷肥2013素材

苹果缺磷:叶色暗绿色或青铜色,
近叶缘的叶面上呈现紫褐色斑点或斑块, 这种症状从基部叶向顶部叶波及。 ·枝条细弱而且分枝少。 ·叶柄及叶背的叶脉呈紫红色。叶柄 与枝条呈锐角。 ·生长期,生长初期叶色为浓绿色, 后期出现紫褐色斑点。生长较快的新梢 叶呈紫红色 。
桃树缺磷:成熟叶片呈红紫或 青铜色,叶辐狭长,叶柄、叶 背、叶脉带紫红色。
2、有机态磷也可吸收,但量较少。如:
己糖磷酸脂、蔗糖磷酸脂、甘油磷酸酯、植素、 核酸、卵磷酯等。
(二)植物吸磷机理 主动吸收——H2PO4- /H+ 共运方式
外部溶液 细胞膜 细胞质
ATP H+ H+
H+ATPase
ADP 2H+ 协同 运输
An-
(三)影响植物吸收磷的因素 1、植物基因型
(1)植物根系吸收形态和吸收特性:根毛、根 长、排根等
中磷
高磷
磷肥促进玉米成熟
五、磷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一)磷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磷促进根细胞的分裂和增殖,增加次生根 数量;
2、促进营养体生长;
3、促进植物激素(如细胞分裂素)的合成;
(二)磷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 2、促进碳水化合物向籽粒的转移;
交换,多发生在铁、铝多的酸性土壤中和含钙
较多的石灰性土壤中。吸附过程缓慢,但作用
力较强,随时间的延长出现磷酸盐的“老化”
现象。
酸 性 土 壤
O
—Fe—OH
—Fe—OH
HO
+ຫໍສະໝຸດ -O—Fe—O— P P单键吸附
OH OH + OH-
—Fe—OH
O
双键吸附

7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7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第三节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
我国从1955年 开始生产磷肥,比 氮肥发展慢,中国 磷矿品位低,多在 12%以下。主要 在云南、贵州、四 川等中南、西南地 区蕴藏。
中国云南昆阳磷矿
一、水溶性磷肥


成分能溶于水的磷肥,称水溶性磷肥;所含 磷主要是水溶性的Ca(H2PO4)2 有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
供。
磷可提高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增加对氮
素的吸收。
对豆科
作物提 倡以磷 增氮。
3.磷参与脂肪代谢 • 脂肪合成的原料甘油和脂肪酸 的转化需要磷参与(磷酸化)
显著 提高油料作物产量和含油量。
40 NK NPK
施磷对 油菜籽 产量和 含油量 的影响

1.2性质: ① 灰白色粉末或颗粒状 ② 磷酸一钙为水溶性 ③ 呈酸性反应(化学酸性) ④ 具有吸湿性和腐蚀性 ⑤ 会发生“磷酸退化作用”

因为游离酸的存在,故肥料呈酸性,并 稍微带酸的气味,对包装袋有腐蚀性。 过磷酸钙由于含游离酸,在潮湿条件 下吸水,使磷酸一钙与肥料中的硫酸铁、 硫酸铝起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磷酸铁铝, 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磷酸退化作用。

(二)土壤中磷的含量
我国耕地土壤的全磷量:0.2~1.1g/kg
呈地带性分布规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逐渐增加
增加

增加
西 南 东
土壤中大部分磷素是以迟效 养分状态存在,所以土壤全磷 量并不能作为土壤磷素供应 水平的确切指标,全磷含量的 多少,并不意味着土壤供磷 水平的高低,只能表示土壤 供磷的潜在能力。



植物体内磷的含量和分布
磷在作物体内再
分配、再利用的 能力很强,植株 的缺磷首先从老 的器官、组织开 始表现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据土壤条件合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缺磷土壤 在有效磷低(速效磷含量<10mg/kg)的土壤中,如生土地、远薄 地,盐碱地、有机质含量低,施用有机肥少的土壤中要重点分配 和施用磷肥。 土壤氮磷比 在供磷水平低,氮磷比大(N/P2O5>3)的土壤中施用磷肥增 产显著,而在供磷水平高,氮磷比小的土壤上施用磷肥,效果 较差。 土壤酸碱性 土壤的pH值在6.0~7.5之间,有效磷含量高,可少施或不施;而 在偏酸或偏碱性的土壤中,应选择适宜的磷肥品种合理施用.
地壳平均全磷(P2O5)0.28%;土 壤0.04-0.25%,低者,砖红壤、浸蚀型 红壤小于0.01%;高者,黄土母质0.2%、 海南岛达0.4%。
(二)磷的形态
1、有机态磷 为磷酸肌醇、磷脂和核酸及磷蛋白中的磷(约占1/2),另一半不清楚)。 占全磷10%~15%,仅少数能直接吸收利用,大部分转化为无机磷后才可利用。 2、无机态磷占全磷50~90%。按溶解性大小分3种: (1)水溶性磷:主要是钾、钠、钙、镁的一代磷酸盐类。可溶速效。如: K2HPO4、NaH2PO4、Ca(H2PO4)2(一钙)、Mg (H2PO4)2。6—40PPM。 (2)弱酸溶性磷:金属离子的二代磷酸盐,不溶于水,可溶于2%柠檬酸。如: CaHPO4 (二钙)、Mg HPO4。 水溶性磷和弱酸溶性磷占全磷1-2%。统称有效磷。 (3)难溶性磷肥:不溶于水和弱酸,溶于强酸,不能直接吸收利用。主要是: 磷酸八钙[Ca8(H2P4)6]、磷酸十钙[Ca10(PO4)6.F2]、羟基磷灰石 [Ca10(PO4)6.(OH)6] 、氯磷灰石[Ca10(PO4)6.Cl2] 、盐基性磷酸铝等 [AlPO4.Al(OH)3]。 • 按其所结合的阳离子的不同分为4类: Ca—P;Fe—P;Al—P;O—P(闭蓄态磷)。
3、性质
2、成分
主要成份: 一钙: Ca(H2PO4)· H2O,重量 约为50%,含P2O512—20% (四级—特级)。 硫酸钙:CaSO4含量40%。 副成份: 游离H2S04和H3PO43.5—5%; Fe2(SO4)3、Al2(SO4)3 2-4%; 水分5%左右。 二钙、三钙等少量。
物理性质 外观牲征:灰、黑色粉未。 吸湿性:因含杂质,吸湿性强 腐蚀性:含游离酸,具有腐蚀性 化学性质 酸碱性:化学酸性。 退化作用 吸湿后所发生的结块和水溶性 磷转变为弱酸及难溶性磷的作用。 防止办法:一是在生产磷肥时适 当减少用酸量;二是磷肥应在低 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三是磷肥 应随买随用,不要久放。
2、土壤中磷的释放 (1)无机态磷的释放
难溶的无机态磷主要依靠pH、Eh的变化等用完成向 有效态的转化。如在CO2等酸性物质的作用下:
磷酸三钙 磷酸二钙 磷酸一钙 磷酸
(2)有机磷的分解
土壤中的有机磷在酶的作用 下进行水解,逐步释 放出有效磷。
二、磷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
磷肥资源及生产简况 最初用兽骨生产磷肥,1918年发现磷矿床后始用其制作磷肥。 我国从1955年开始制作。 制作磷肥的原料有:磷灰石(产于磷灰岩)、胶磷矿(产于 磷块岩)、含磷铁矿、鸟粪石等。 磷矿资源较集中的分布在摩洛哥、美国、俄罗斯、突尼斯中 国,其中北非(突、摩)、美国佛罗里达和科拉半岛三大磷矿最 为著名。我国主要在云贵一带。 •磷矿的品位: 高品位:P2O5> 28% 品位P2O5 28—18% 低品位 P2O5<18% •磷肥生产方法简述 1、机械法:机械破碎及球磨 2、酸制法:硫酸、硝酸、混酸 3、热制法:高温熔溶、水淬、球磨
4、施入土壤后的转化
A、溶解:为异成份溶解。首先水解为二钙和磷酸。 B、扩散:水解后磷酸浓度高,向四周扩散。维持五周之久。 但2~3月内不超过1~3厘米,约90%集中在施肥点周围0.5厘 米和5厘米深处。 C、固定:水解后施肥点PH降至1~15,能把铁、铝、钙等溶 解出来,逐步与磷酸发生固定反应。 石灰土中,其固磷方式为Ca-P , 酸土中固磷方式为Al-P 和Fe-P 以及 O-P。 D、基本特点:在土壤中移动性小,易固定。故施用时: 尽量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面。 尽量增加与植物根系的接触面。以提高其利用率
难点
(三)土壤中磷的转化
1、有效磷化物的固定 (1)化学固定:与Ca+2、Fe+3、Al+3、等发生的化学反应。 (2)吸附固定:土壤胶体对阴离子态磷酸根的吸附。 专性吸附:在铁铝多的土壤中,磷酸根离子与氢氧化铁铝等 的— OH基发生配位交换称之。 非专性吸附:酸性土壤中粘粒表面的—OH 经质子化形成 —OH2+ 后,对磷酸根的吸附。 • (3)闭蓄固定:磷酸盐被溶度很小的无定形铁、铝、 钙等胶膜所包蔽的现象。石灰性土 壤占无机磷总量 15-30%以上,酸性土壤占40%以上。 (4)生物固定:微生物和植物争磷所固定的磷。
重点
三、磷肥合理施用技术
• 磷肥利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磷肥被当季作物的利用率大约为10%~25%。 一是易被土壤固定。 二是移动性小。仅能从施肥点向外移动 1~3cm。而与作 物根系直接接触的土壤一般又只占耕层土壤总体积的 4% ~ 10% ,这样以来,作物就很难利用土壤中那些没 有和根系接触的磷素。 由于磷素不会挥发,淋失的数量也较少,因此约有 75 ~ 90%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磷素因固定而被保存在土壤中。
叶面喷肥 氮磷配全施
种 肥
与有机肥混合施
(2)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分层施肥
有机肥料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有 机酸,能增加弱酸溶性和难溶性磷 肥的溶解度,也可与铁、铝、钙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 络合物,从而减少或避免了化学固定。同时施用有机肥 料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加土壤中肥料磷的有效 性。
(3)制成颗粒肥料
(二)根据作物特性合 理分配和施用磷肥
喜磷作物 豆科(包括 豆科绿肥)、糖用作物、 十字花科作物(主要有 油菜等)、块根块茎类作 物、瓜果类作物以及果树 等对磷素的反应敏感,吸 收利用磷素能力强,应满 足其需要。
(三)轮作中的合理分 配
– 在水旱轮作中,如稻油、 稻麦轮作中,应按 “重旱轻水”的原则分 配和施用磷肥。 – 在旱地轮作中,应当 “重越冬,轻越夏作物” 进行分配和施用磷肥。 – 对所有作物来说,应按 照“前足后补”的原则 施用磷肥,若需“后 补”,主要以根外追肥 为主。
(三)钙镁磷肥
• 成分及性质
1、成分:将磷矿石和和助熔剂(蛇纹 石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在1400℃高温 下煅烧熔融 转变为玻璃体熔融物,然后 用水淬骤冷,并经磨细而成。 钙镁磷肥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含弱酸溶性磷酸 三钙[α-Ca3(PO4)2],P2O5另12~20%,有钙、镁、 硅的氧化物。 一般含有效磷14%~20%。 2、性质: 化学碱性,pH8~8.5,不溶于水,可溶于弱酸。 外观灰白、浅绿、墨绿、或黑褐色。 物理性状良好.不吸湿结块,不易流失,无毒、无臭、 无腐蚀性,便于包装和运输,长期存放不会降低肥效, 以磷为主的多元素肥料,能改善作物的钙、镁、硅营 养,增强作物的抗病虫、抗倒伏能力。
– 颗粒磷肥表面积小,与土壤的接触面也小,能 降低磷素的吸附与固定,也便于机械施肥。由 于颗粒磷肥也相应减少了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 因而颗粒不能太大,粒径以3~5mm为宜。 – 对于密植作物、根系发达作物以及固磷能力不 很强的土壤来说,粉状磷肥肥效更好一些。
(4)分层施用
可把2/3的磷肥作基肥深施,以满 足作物生育中、后期对磷的需要。 另外1/3作种肥或面肥施用, 以供苗期(养分临界期)之需。
按磷酸盐的溶解性分为三类
重点
1、生产过程
(一)普通过磷酸钙
是在100目磷矿粉中加浓度62-67%的浓H2SO4,经化成而成的。化成过程中的反 应如下: 第一步:Ca(PO4)3F+7H2S04 5CaSO4+3H3PO4+HF 第二步:Ca5(PO4)3F+7H3PO4+5H2O 5Ca(H2PO4)2+HF 以上两步合为:2Ca5(PO4)3F+7H2SO4+3H2O 3Ca(H2PO4)· H2O+7CaSO4+2HF 或:Ca(PO4)2+2H2SO4+H2O Ca(H2PO4)· H2O+2CaSO4 同时存在的副反应 : 一是杂质( Fe 、Al)与 H2S04作用: Fe2O3+3H2PO4 Fe2(SO4)3+3H2O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二是游离H3PO4酸与杂质 作用: Fe2O3+2H3PO4 2FePO4+3H2O Al2O3+2H3PO4 2AlPO4+3H2O 杂质、游离酸的存在,给肥料性质带来不良影响,故其含量不能超标,否则 易使普钙发生退化作用。
城镇、及化肥厂附近
(五)改进施肥技术
早施、深施
– 作物磷素营养临界期一般都在幼苗阶段,磷在植物体内也是 一种可被再利用的元素,因此,作物吸收磷的时期越早,对 作物所起的作用就越长。 – 把磷肥用作基肥、种肥或早期追肥对于提高其利用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其固定 作用。 – 把磷肥适当集中施于植物根系附近,能大大地促进根系对磷 的截获吸收,同时增大了施肥点的浓度,提高了磷素通过质 流和扩散的供应量。
过磷酸钙在土壤中的反应
Ca(H2PO4)2.H2O + H2O → CaHPO4.H2O + H3PO4
5、过磷酸钙施用要点
(1)集中施用
集中施于根际,既减少与土壤接触, 减少固定,又有利于根系吸收,还 增加施肥点土液磷浓度,有利磷酸 根离子向根系扩散。 方法有种肥、穴施、条施或沟施, 蘸根及苗床基肥。
(四)根据磷肥品种特性合理分配
水溶性主要用于石灰性土壤,弱酸溶性和难溶性优先施用酸性和习酸 性土壤。边远山区多分配和施用高浓度磷肥,城镇附近多分配和施用 地方产低浓度磷肥。
磷肥的合理分配
水溶性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 难溶性磷肥 高浓度磷肥 低浓度磷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