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杆清防蜡技术在英东油田的应用
油井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
![油井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55c20e2ba0d4a7302763acd.png)
油井清防蜡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油田的油井结蜡已成为油田开发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油井结蜡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各种常用和一些特殊的清防蜡技术做了研究分析,最后对清防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结蜡清防蜡技术一、油井结蜡原因及危害油井结蜡有两个过程,先是蜡从油中析出,然后聚集、粘附在油管壁上。
原来溶解在石油中的蜡,在开采过程中凝析出来是由于石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所致。
一定量的石油,当其组成成分、温度、压力不变时,其溶解力也一定,能够溶解一定量的石蜡。
当石油组份、温度、压力发生变化,使其溶解力下降时,将有一部分蜡从油中析出。
由于原油含蜡量高的原因,使油层渗透率降低。
油气开采中,蜡从油中分离淀析出来,不断的蜡沉积便导致堵塞产油层、油井产量下降,甚至造成停产,给生产带来麻烦。
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之一,寻求更合理的方法以解决油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便成为油田开发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油井的清防蜡技术油井的清防蜡方法很多,常用的清、防蜡方法包括机械法、化学法、物理法以及这几种方法的综合措施。
最早是采用机械刮蜡法,后来发展到热油或蒸汽热洗、热力清蜡。
随着各种清防蜡剂的研制成功,化学法清防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近期又发展为细菌清蜡。
在物理法应用方面,主要开发出电热清蜡、磁防蜡以及超声波清蜡本文主要对一些特殊清防蜡技术作一介绍1.机械式自动清蜡器清蜡工艺抽油井自动清蜡器,是借助于抽油杆上下冲程运行实现自动清蜡,无需专人看管,不需采取其它任何清防蜡措施,每口井只安装一套该型自动清蜡器就可达到保持油井稳产、高产之目的。
抽油井自动清蜡器的主体运动主要是依据机械原理中的爬行理论而工作。
主体两端的步进簧卡抱在抽油杆柱上,与抽油杆柱发生摩擦并清除杆柱积蜡,由摩擦力带动主体运行;此时换向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楔向油管,使主体单向运行,直到主体运行到换向器的扩腔中换向齿才直立,而后换向做反向运行;同时连刀体对油管内壁积蜡予以刮除。
油井清蜡工艺组合应用分析
![油井清蜡工艺组合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020fcb650e52ea5418981d.png)
油井清蜡工艺组合应用分析欧力坨油田主要为低产低渗透油藏,油井结蜡已经成为影响生产的主要问题。
油井所选用的清蜡方式以空心杆电加热和空心杆热洗为主,为了进一步优化清防蜡方式,后期又引进了化学清蜡、蒸汽热洗、油管电加热清蜡、双空心杆水循环清蜡等清蜡工艺。
如何将多种清蜡方式与油井生产结合起来,有效延长油井清蜡周期,提高清蜡效果,是采油工作者研究的目标。
今年,技术人员开展现场试验,对清蜡方式进行优化。
标签:概况;工艺试验;效果调整分析;建议1 概况欧力坨油田欧31区块共有采油井52口,其中结蜡严重的油井约有15口,占总数的29%。
根据检泵井现场取作业井蜡样分析,结蜡位置主要集中在井深400-600m处,油管内壁和空心杆上结蜡厚度平均为5mm,综合含蜡量为21.3%,含蜡量较高,凝固点在30-39℃之间,这为清蜡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
对蜡样进行水浴试验得到区块蜡最低融化温度在70℃以上。
常用的清防蜡技术对比分析如下:2 开展清蜡工艺试验欧31块此前使用过化学清蜡工艺,选用的化学药品为采油用防蜡降凝剂(PPH-ll),主要效果为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原药凝固点。
但是单独使用化学清蜡受到油井产液量限制,低产井清蜡效果较差,油管壁积累产生“硬蜡”无法清除,油管管径不断缩小,最终造成卡井。
为此我们选取了三口试验井,开展化学清蜡与常规空心杆热洗清蜡方式相结合的工艺,将两种清蜡工艺的优点结合起来,寻求最优方案。
2.1 试验井基本情况我们选取了3口产量较低,产量原油流速低,原油在井壁中滞留时间较长的生产井,便于分析清蜡效果。
①欧31-22-30,日产液3t,含水35%,泵深2200m,动液面2011m,供液不足。
原清蜡方式为空心杆热洗,周期及用量为15天用水15方;②欧31-24-30,日产液2.2t,含水5%,泵深2200m,动液面2149m,供液不足较为严重。
原清蜡方式为空心杆热洗,周期及用量为15天用水15方;③欧31-27-29,日产液3.5t,含水12%,泵深2100m,动液面2080m,供液不足较为严重。
电热采油降粘清蜡技术及应用
![电热采油降粘清蜡技术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6225b3c011ca300a6c39061.png)
电热采油降粘清蜡技术及应用作者:周莉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1期摘要:奈曼油田为低孔低渗的普通稠油油藏,原油含蜡量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高,在井下流动性差,易造成抽油机电流大、负荷重,洗井频繁、抽油杆断脱、检泵周期短,油井生产效率低。
为降低原油粘度,减少结蜡影响,奈曼油田应用了两种电加热采油工艺:空心抽油杆电加热和油管电加热采油工艺,实现了对油管内原油的加热,改善原油的流动性,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关键字:空心抽油杆电加热工艺;油管电加热采油工艺;降粘清蜡;中图分类号:E9511 概述1.1油藏特征奈曼油田构造上位于奈曼凹陷中央洼陷带北段的双河背斜,属于低孔低渗的普通稠油油藏,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油水粘度比高。
主要开发层系为九佛堂组,其中九佛堂组分为上段、下段,九上段含油面积7.87 km2,有效厚度26.1m,地质储量1297.6×104t,九下段含油面积5.04 km2,有效厚度23.2m,地质储量820.8×104tt,均是胶质+沥青质含量高。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奈曼油田开井数82口,油井主要清防蜡措施采用热洗和化学清蜡,平均每2天需热洗1口井,需长期加药井有22口。
目前生产实际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热洗容易造成地层污染,且洗井时又不产液,但结蜡严重,必须洗井清蜡,有时还需要洗井解卡来恢复生产,影响油井产量。
(2)化学清蜡剂周期性加药,作用时间不合理。
且奈曼油井含水率不是很高,达不到预期效果。
基于此,奈曼油田采用了两种电加热采油工艺:空心抽油杆电加热和油管电加热采油工艺,给井筒油流增温、降粘、提高原油井筒内流动能力。
2 两种电热采油技术2.1 空心抽油杆电热采油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2.1.1 装置构成智能式中频电加热采油成套装置,由四大部分组成:电热采油专用中频电源、空心抽油杆、油井加热专用电缆(含钢管护套和橡胶护套)和空心抽油泵。
油田电加热清蜡配套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油田电加热清蜡配套技术创新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0c770752d380eb62946d7e.png)
1 . 油 , 于地面的设备和油管之 间形成 一个
避免 了绝缘扶正器因震动而 引起的短路问题。
电加热 清蜡 配套技术是油 田开发必不可 少的重要应用技术 , 三、 油田加热清蜡配套技术 的综合应用 除 了电加 热清蜡 以外 , 还 有多种方式 可以达到清蜡 的 目的 , 良好 的送 电回路 , 由于钢管 材料 是铁 磁性 的 , 所以在 有效的 电流 将 电加热清蜡技术与其他清蜡技术综合应用 , 会 起到更好 的清蜡
应用, 为我 国的石油事业 的发展做 出了卓越 的贡献 。 1 . 井 口电缆密封研究
结语
及时发现电加 热清蜡 配套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 并积极加 强对
传统 的井 口密封采用的是 电泵 井 口电缆密封方式 , 但是这种 电加热清蜡配套技术的研 究分析 , 促进技术革新 , 对于清除石蜡 , 密封 方式 满足不 了一些有特殊情况 的油井的密封要求 , 也难以准 促进原油产量 的大幅度增加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 响。 确 无误 地对接流动的送 电车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 高压井 口电缆 参考文献 : 密封 器应运而 生 , 这种密封 器使 电缆 从井 口侧 面穿 出 , 进行 电流 输送时 , 与地面的 电缆 以丝扣方式对接 , 既安全方便又高效实用 ,
油 田电加 热清蜡 配套 技术创新案例 分析
姜 白银 崔浪 孙智 成 彭超 马丹 阳
高含蜡稠油井清防蜡方式的探讨
![高含蜡稠油井清防蜡方式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a8dc339e2bd960590c67773.png)
高含蜡稠油井清防蜡方式的探讨【摘要】总结了油管电加热、固体防蜡器、应用渗氮油管三种技术措施的现场应用效果,延长了高含蜡稠油井的热洗周期,对于高含蜡稠油油层抽油机井的生产管理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加热清蜡固体防蜡器渗氮油管热洗周期高含蜡、高粘度油层的油井在生产过程中频繁卡泵,热洗周期较短,影响产量和日常管理,可采取有效的清防蜡措施延长高含蜡稠油井的热洗周期。
1 油管电加热清蜡1.1 油管电加热原理油管电加热技术是以油管为导体,油套管连通构成回路,利用井下管柱的阻抗,形成热源,使整个生产管柱温度升高,加热油管内被举升的液体。
通过交流电磁加热装置,实现油管加热,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
1.2 现场应用效果通过对比4口电加热试验井使用电加热初期及三个月后的平均生产数据,可以看出试验井的平均载荷、电流均有较大的降幅。
电加热试验油井的热洗周期由原来的平均35天延长至平均150天,延长至原来的4.2倍,效果显著。
2 应用固体防蜡器2.1 固体防蜡器原理固体防蜡器是把防蜡剂按生产井的管柱结构制成一定形状固体,装在特制筒里,制成固体防蜡器。
油井作业时,根据不同井况加挂在泵上部或者泵下部,原油从油层流向地面时流经固体防蜡块,并将防蜡块缓慢的溶解在原油中,固体防蜡块随油流缓慢释放,从而达到抑制结蜡、改善原油流动性、降低原油凝固点的目的。
2.2 现场应用效果对7口高含蜡稠油井应用了固体防蜡器,根据下入固体防蜡器后一段时间内油井平均载荷和平均电流绘制的曲线可见,载荷和电流较平稳,说明固体防蜡器有效。
下入固体防蜡器的井平均免洗期159天。
经过免洗期后,由于防蜡器的作用,第一次热洗周期较长。
第二个热洗周期之后防蜡器效果逐渐减弱,热洗周期变短,但比较稳定,平均为45天,与安装固体防蜡器之前的平均30天相比增加了15天,说明固体防蜡器清防蜡效果较好(表1)。
A井下入固体防蜡器后80天工作电流上升,出现蜡堵杆跟不上情况,水泥车热洗后20天再次发现电流和载荷上升。
现代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的应用
![现代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856fbd69dc5022aaea0089.png)
1 . 2电热 清蜡法 是通 过对 电缆 过 电加热 , 或者 把 抽油 管过 电加 热, 将 电缆
或 电热抽 油杆 接通 电源 , 使 得 电缆或 者 电热抽 油杆放 出 热量 , 井筒 的温 度升高 后 放 出热量 , 融 化 结晶析 出的石 蜡而 达到 清 防蜡 的作用 。 1 . 3热化学 清蜡 法则 主要 通过 化学 反应过 程 中放 出的热 量来 清除 油井 中
一
.
油井 在 开采 过程 中产 生 的结蜡 现 象以及 造 成的损 失和 困扰
微生 物注入 油井 后 , 微生 物就会 向有结 蜡的地 点游 去 , 这些微 生物 以蜡 和沥青 为食 , 最 终把 “ 食物 ” 分 解 此外微 生物 当 中的硫 酸盐 还原 菌的 可以进 行无 限增 殖, 产 生表面 活 陛剂 , 降低油 水界 面张力 , 同时微 生物 中的产气菌还 可 以生成 溶 于油 的气体 , 使原油膨 胀降粘 , 由此达 到清蜡 的 目的。 微生 物清蜡 比其他 的清蜡 技术都 要节 省资本 , 例如: 我 国的七里 村油 田开 采过 程 中针对 油井结 蜡 问题 时 就对微 生物清蜡做 了很好 的应 用 , 2 0 0 6 年1 月到6 月油井清蜡 泵记录 中看 出该油
.
参 考文献
[ 1 】 程如 铁 , 张海 花 , 杨 晓勇 , 王红丽 , 王 汝广新 型清 防蜡工 具应 用 内蒙古
石油 化 工) ) 2 0 0 3 年s 1 期.
( 2 】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 2 0 0 3 年第 四期.
[ 3 】 《 石 油 钻采 工 艺) ) 2 0 0 4 S 1 期. [ 4 ] 《 油 田化 学 》 , 1 9 9 6 年0 2 期.
影响抽油的效率, 甚至将深井泵卡死, 损坏设备。 所以油井结蜡成为了困扰我国
电热油管清蜡技术
![电热油管清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2819faaef8941ea76e0537.png)
沈阳油田电热清蜡技术试验研究1 前言沈阳油田原油以高凝固点、高含蜡为主要特点,如何对油井进行清、防蜡是工艺技术人员长期以来努力想攻克的难题,曾先后进行了化学清防蜡、机械清蜡、固体防蜡、磁防蜡等工艺试验,但均没有实现油井完全免洗的目的。
目前沈阳采油厂油井清蜡方式仍主要是用热水洗井,据统计,每年仅此一项就影响原油产量3.9×104t。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应用油管电加热工艺技术可有效地清除油管结蜡,清蜡时不停抽、没有流体入井,安全、环保。
而该项技术的主要难点是:部分油井套压较高,如何解决井下电缆的密封及安全送电问题;套管多为5 1/2 吋,如何解决油套绝缘和井下电缆挤损的问题;由于不同区块蜡的熔化温度不一样,如何确定加热的功率及时间的问题;解决绝缘短接断脱,防止油气泄漏发生火灾的问题。
这些都是要通过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
2 项目原理根据集肤效应原理,当工频交流电流通过铁磁性钢管材料时,由于集肤效应的作用,使钢管的有效过电截面积减少,交流阻抗显著增大而发热。
该项工艺中把油管和套管作为工频电流的回路,油管是外集肤,套管是内集肤。
因套管直径大于油管直径,一般套管截面积是油管的3倍左右,而二者的电阻率相同,油管上的电压降远大于套管上的电压降,因而系统产生的热量主要集中在油管上,当油管的温度达到一定值时,结晶在油管壁上的蜡就会熔化脱落,随油图1 电热清蜡工艺原理图井产液排出,从而达到清蜡目的。
原理图见图1。
3 主要技术成果3、1 钢连接式绝缘短接研制为了彻底解决技术中需要的绝缘短接的断脱问题,特意研制了钢连接式绝缘短接的研制:它完全采用钢连接形式,钢与钢之间进行绝缘处理,并改变绝缘材料的的受力状态—由承受拉力改为承受压力。
该短接从2003年的5月份开始试验应用,先后共下井28套,在井下未采取锚定措施的情况下,没出现1口井的断脱。
该短接目前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绝缘短接的另一完善之处是:针对5 1/2吋小套管油井设计了桥式接线端子。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eda52c4a7302768e99393e.png)
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清蜡防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地层压力下降快,大量溶解气被析出,使得原油中溶解的蜡组分以结晶体的形式分离出,一些固结在油层近井地带,也有很多吸附在油管壁、套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它的采油设备上,这种现象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的故障频率和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油井结蜡机理和影响因素,探索了一套完整的清防蜡体系和制度,对结蜡严重的井以清为主、以防为辅的治理原则,对结蜡轻微的井以防为主、以清为辅的治理原则,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清、防蜡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防蜡压力温度1 油井含蜡对管理工作的危害井筒内大量结蜡不仅会影响生产,且还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部分井除了产出原油之外,还伴有一定量的天然气,井筒内的蜡长时间得不到清理,脱落会堵塞管柱,导致油井憋压,对作业和日常生产管理来说这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在油井作业过程中更为突出,往往会因管壁上附着的蜡而造成蜡卡,延缓作业进度,影响产油量。
2 导致油井结蜡的一些因素2.1原油性质与含蜡量对结蜡的影响结蜡井均属于高含气井,原油中轻质馏分较多,溶蜡能力强,析蜡温度要求就偏低,而不容易结蜡。
2.2温度对结蜡的影响当温度保持在析蜡温度以上时,蜡不会析出,就不会结蜡,而温度降到析蜡温度以下时,开始析出蜡结晶,温度越低,析出的蜡就越多。
2.3压力对结蜡的影响压力对原油结蜡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原油生产过程中井筒内压力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溶解在原油中的气相从原油中脱出,一方面降低了原油中轻质组分的含量,使得原油溶解蜡的能力降低。
2.4原油中的机械杂质和水对结蜡的影响机械杂质和水中的微粒都会成为结蜡的核心,加速油井结蜡,目前我们的油井多采用联合站未处理的污水压井,且水罐车多次连续灌装,且无过滤装置,使得水罐底部存在大量细微沉积物,这不仅增加对油层的伤害,而且还进一步导致油井结蜡,造成连锁式不良后果。
空心抽油杆杆式电加热技术在高含蜡井的应用
![空心抽油杆杆式电加热技术在高含蜡井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afb7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2.png)
1概况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时,压力、温度随之逐渐下降,当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使有助于溶解石蜡和胶质的轻质组分逐渐损失,结果破坏了石油溶解在原油中的平衡条件。
即轻组分的逸出导致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下降,温度的降低使蜡的溶解度进一步降低,致使石蜡结晶析出并黏附于油井设施的金属表面,造成油井结蜡[1]。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目前主要清防蜡手段为高压热洗,平均单井化清周期约200d,年均化清工作量5500井次,在考虑人工、设备折旧以及油料成本的情况下,单井高压热洗费用约为0.1万元,年热洗费用约550万元。
高压热洗能够解决全厂绝大部分机采井清防蜡问题,但仍有部分区(断)块的部分位置含蜡量高,其机采井易结蜡,高压热洗不能很好解决这部分井清防蜡问题,给生产管理带来较大困难。
经统计,这部分井约有74口,平均清蜡周期15d。
同时,这些区(断)块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层能量不足现象,高压热洗会导致热洗后恢复产油慢、伤害地层等问题。
合理的清防蜡措施是保障油井正常生产的必要手段。
大庆油田开发以来,采油七厂乃至全油田范围内应用过多种清防蜡技术,同时清防蜡新技术也不空心抽油杆杆式电加热技术在高含蜡井的应用尹丹罗日蕾(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摘要:机采井清防蜡是采油工程基础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合理的清防蜡措施是保障油井正常生产的必要手段。
针对高含蜡原油开采过程中存在的井下结蜡严重、易卡井、热洗频繁等问题,应用空心抽油杆杆式电加热技术,利用电磁加热和电缆通电产生的热能对油套环形空间中的原油加热,使原油温度升高,防止原油中的蜡晶析出,提高原油流动性。
解决高含蜡井易卡井、频繁热洗的技术难题,达到油井增产、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空心抽油杆;杆式电加热;高含蜡井DOI :10.3969/j.issn.2095-1493.2022.07.008Application of hollow sucker rod electric heating technology in high wax well YIN Dan,LUO RileiNo.7Oil Production Plant of Daqing Oilfield Co .,Ltd .Abstract:Wax removal and control in mechanical production wells is a very important work in the basic management of oil production engineering.Reasonable wax removal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oil wells.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loita-tion of high waxy crude oil such as serious wax deposition,easy sticking and frequent hot washing,rod electric heating technology of the hollow sucker is applied to heat the crude oil in the annular space of the oil jacket by using the heat energy generated by the electric heating cable so as to raise the crude oil temperature,prevent the precipitation of wax crystals in the crude oil and improve the crude oil flu-idity,which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and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oil wells.Keywords:hollow sucker rod;rod type electric heating;high waxy wells第一作者简介:尹丹,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从事机采井清防蜡管理工作,139****8249,******************,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建设路58号水岸家园2-1-202室,163000。
电热杆加热工艺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电热杆加热工艺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cb6fff19e8b8f67c1cb967.png)
电热杆加热工艺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摘要】由于电加热抽油杆本身的独特优点,使得它特别适合于稠油的开采。
电热杆采油工艺适应范围广,而且能连续加热。
根据电加热采油工艺原理和技术指标,从选井、选择加热深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电热杆采油工艺研究,根据现场试验表明,该工艺适合在稠油井筒举升应用。
【关键词】稠油电加热杆集肤效应设计<b> 1 工作原理</b><b> 2 电加热杆集肤效应原理</b>导线穿过空心抽油杆,并与抽油杆在末端相连,形成一闭合串联电路。
当闭合串联电路中通过交变电流时,导线周围将产生交变磁场。
由于空心抽油杆属于铁磁性物质,当空心杆周围所处的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通过空心抽油杆的磁通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此时便有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可由电磁感应定律来确定。
<b> 5 结论</b>电热杆采油工艺是解决高凝、高含蜡、高粘度原油开采的有效措施之一,并且地面设施少,杆柱结构比较简单,作业方便,生产易于管理。
该项技术除了电费比较高外,本身使用范围广,不受井底温度、井下管柱、含水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使用不会对油层造成伤害,只是选井时斜度不能太大。
电热杆也可应用于油层的清蜡,一些区块也可用此工艺来进行清蜡,防止油层污染。
其中还存在问题是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加热周期还不能进行科学的确定,在以后的研究中需对其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1] 崔卫冠,李现东,等.电热抽油杆技术[J].断块油气田,2004,11(1)[2] 王爱民.电热空心抽油杆越泵加热装置在稠油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1997,26(5)[3] 刘利,林军,李国玉.集肤效应电热杆的加热原理及径向震动分析[J].石油机械,2000,28(6)。
石油工程系论文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
![石油工程系论文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0719777fd5360cba1adba8.png)
油井清蜡与防蜡的研究及应用摘要A油田属于小而肥的高品位油田,埋藏浅、油层单一、胶结疏松、高孔、高渗、稀油、边水活跃、初期产量高,但是原油中合蜡量高达6%左右,开采过程中结蜡容易造成自喷井油嘴堵塞、机抽井卡光杆、地面管线堵塞而影响正常生产。
通过开展恒温溶蜡实验,矿场总结单井结蜡规律,采取区别对待,根据油压、套压、回压变化,对自喷井检查油嘴、启抽、热洗井筒及地面管线、机械刮蜡等有效措施,投入开发三年以来没有一口井和一条管线发生过蜡卡事故,油井生产平稳有序,集输管线安全畅通,以甲方12人的经营团队累积产油72×104t,采收率50%,自然递减为-7%,综合含水仅1.6%。
关键词:结蜡规律;热洗;人工清蜡方法Abstract:A oilfield was a high-quality oilfield with shallow buried depth,single reservoir,loose cementation,highporosity,high permeability,thin oil,andactive edge water.Its initial potential production was high,but paraffin content of crude oil was as high as 6%,an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paraffinning caused choke plugging of flowing wells,polish rod stucking of artificial lift wells,and ground pipeline block so that normal production was affected.By constant temperature paraffin melting experiment,single-well paraffinning law was summarized,and according to oil pressure,set pressure,back pressure changes,differential treatment was taken.For flowing wells,choke check,wellbore hot washing and ground shaft,mechanical paraffin scraping and other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taken,and no polish rod stucking was happened caused by paraffinning for 3 years since A oilfield was put into production.Oil production was well organized,well and pipelines were safe and straightaway,cumulative oil production of A well was 72×104 t,oil recovery rate was 50%,natural decline was -7%and watercut was only 1.6%.Keywords:paraffinning law;hot washing;manual paraffin removal method目录前言 (1)第一章油井结蜡机理分析 (2)1.1 石蜡的性质 (2)1.2 影响油井结蜡的主要因素 (3)1.3 油井结蜡造成的危害 (4)第二章各种清防蜡技术的机理及使用方式 (6)2.1 机械清蜡技术 (6)2.2 热力清蜡技术 (8)2.3 表面处理防蜡技术 (10)2.4 磁防蜡技术 (10)2.5 化学清防蜡技术 (12)2.6 微生物清蜡技术 (15)第三章 A油田在油井清防蜡技术上的应用 (16)3.1 油田概况介绍 (16)3.2 现场实践 (17)3.3 效果评价 (19)第四章总结 (21)参考文献 (22)致谢 (23)前言油井在正常生产时,原油从地层流入井筒,然后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活动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以及轻质组分的不断逸出,降低了原油对蜡的溶解能力,蜡开始结晶、析出、聚集、沉积,附着在油井管杆的壁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蜡现象”。
海上油田井筒电加热防蜡工艺设计方法
![海上油田井筒电加热防蜡工艺设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63aae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6.png)
线至井底) ꎮ 根据井筒流动安全保障需求ꎬ 可采用
作为保温措施ꎮ 电加热杆井筒结构如图 1 所示ꎮ 图
功率ꎬ kWꎻ P 2 为从储层到井口流动过程中流体向
2021 年 第 49 卷 第 7 期
姬煜晨ꎬ 等: 海上油田井筒电加热防蜡工艺设计方法
地层等周围环境散热所损失的功率ꎬ kWꎻ G o 、 G w
高ꎬ 且受产液量等因素影响较大ꎻ 掺热水防蜡的优
点是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掺学药剂防蜡适应
范围广ꎬ 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注入量ꎬ 但需在
平台增加配注系统ꎮ 与其他几种防蜡方式相比ꎬ 电
加热防蜡工艺具有施工方便、 热效率高以及可根据
1—电加热杆ꎻ2—隔水导管ꎻ3—套管2ꎻ4—
Abstract: Many oil and gas wells in Bohai Oilfield have problems such as wellbore blockageꎬ oil well produc ̄
tion reduction or even shutdown caused by wax depositsꎬ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normal production To ad ̄
线间的常规油管更换为 E 级隔热油管的设计方案ꎬ 使海上 W0 油田 A8H 井预投产初期的电加热功率
由 240 kW 降低至 90 kWꎮ 该方法可为海上油田前期设计阶段中防蜡工艺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参考ꎮ
关键词: 防蜡ꎻ 井筒ꎻ 电加热ꎻ 多相流动ꎻ OLGA 模拟ꎻ 温度分布
中图分类号: TE35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6082 / j cnki issn 1001 - 4578 2021 07 013
油井清蜡技术
![油井清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bcb530b4daa58da0114aba.png)
1引言油田开发之前,原油埋在地层中,这时原油中的石蜡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之下,一般都是以单相液态存在的,蜡完全溶解在原油中。
在油井开采过程中,原油从油层流入井底,再从井底沿井筒举升到井口时,压力和温度随之逐渐下降,当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有助于溶解石蜡和胶质的轻质组分逐渐损失,结果破坏了石油溶解在原油中的平衡条件,此时超过了石蜡在原油中的溶解饱和度,导致石蜡结晶析出聚集凝结并粘附于油井设施的金属表面,这就是常说的油井结蜡。
油井结蜡是采油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在开采高含蜡原油时,由于石蜡析出并不断沉积于油管管壁、抽油杆、抽油泵以及其他井底设备、地面集输管线、阀门、分离器、储罐等的金属表面,减小了油流通面积,增加了原油的流动阻力,致使油井减产。
结蜡严重时,可以把油井管线完全堵塞,导致停产,如图1-1,1-2所示。
因此油井清、防蜡是油井管理中极为重要的措施之一。
图1-1 现场清蜡作业图1-2 生产管线中沉积的石蜡油田常用的油井清、防蜡技术主要有机械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技术、表面能防蜡技术(内衬和涂料油管)、化学药剂清防蜡技术、磁防蜡技术和微生物清防蜡技术6大类。
用化学药剂进行清防蜡,通常是将药剂从环形空间加入,不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和其他作业,除了可以收到清防蜡效果外,使用某些药剂还可以收到降凝、降粘和解堵的效果。
2蜡的化学结构特征组成2.1蜡的定义与结构石油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它包括的主要元素有:碳(83%~87%)、氢(10%~14%)、氮(0.1%~2.0%)、氧(0.05%~1.5%)、硫(0.05%~1.0%)以及微量的钒、镍、铁、铜等金属元素。
主要是以碳氢化合物(通常称为烃)的形态存在,占石油成分的75%以上。
严格地说,原油中的蜡是指那些碳数比较高的正构烷烃,通常把C16H34——C63H12的烷烃称为蜡。
其中C18-35为正构烷烃,通称为软蜡;C35-64为异构烷烃,通常称为硬蜡。
纯蜡是白色的,略带透明的结晶体,熔点在49℃~60℃间。
新型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
![新型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19344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f.png)
新型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生产中应用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的飞速进展使得我国的油气资源为主的能源需求大幅度的增加,而我国能源的短缺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形成了鲜明的比较,迫切需要我们在现有资源的总量的基础上提升开采的效率和产量,进而缓解我国的油气生产面对的巨大压力,在石油的开采历程中,通常在原油中会溶有一定的石蜡,随着开采的进行,温度和压力降低伴随着气体的析出,溶解在石油中的石蜡便会凝结成结晶体析出,大量的聚集在管壁等其他固体的表面,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结蜡现象,结蜡后大量的结晶会堵塞产油层,降低油井的出油量,同时也会增大油井负荷,增加石油生产历程中的安全事故等。
为了避开这一系列的不足和隐患,我国采取了各种新型的清防蜡技术对油田进行开发,为油田的可持续的进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方式。
关键词:油田开采结蜡现象清防蜡技术进展前景1、油井在开采历程中产生的结蜡现象以及造成的损失和困扰油井在生产历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达到一定的条件是,原油中溶解的石蜡就会结晶、析出。
随着温度,压力的进一步降低,石蜡将不断的析出,其结晶体便聚集和沉淀在油管,套管、抽油杆、抽油泵等器材和设备上,这种现象称为结蜡。
油井结蜡不是白色晶体,而是黑色的半固体和固体状态的石蜡、沥青、胶质、泥沙等杂志组成的混合物。
油井结蜡则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不足,油井结蜡会使井筒出油通道内经逐渐缩小,对油流产生强大的阻力,油井的产油量减少,有的甚至将井筒通道堵死,造成油井停产。
更严重的是抽油泵结蜡后,还会导致抽油泵工作失灵,严重影响抽油的效率,甚至将深井泵卡死,损坏设备。
所以油井结蜡成为了困扰我国开采油田历程中想要达到高产稳产的最突出的不足。
2、新型的清防蜡技术产生及运用为了降低石油开采历程中结蜡现象造成的损失,我国探讨出了清防蜡技术并在石油的开采历程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常见的清防蜡技术大致分为这几类,热力清蜡、化学清蜡和微生物清蜡,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几种清防蜡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在开采历程中的运用。
油井清防蜡技术浅谈
![油井清防蜡技术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384f8bd0866fb84ae55c8d04.png)
油井清防蜡技术浅谈摘要:油井清防蜡技术总体可以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主要包括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磁防蜡、声波防蜡、微生物清蜡和化学清防蜡等方法,在现场生产实践中,清防蜡措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关键词:清蜡技术;防蜡;微生物清蜡;一、机械清蜡技术有杆泵抽油井机械清蜡是利用安装在抽油杆上的活动刮蜡器清除油管和抽油杆上的蜡。
(1)尼龙刮蜡器。
目前油田通用的是尼龙刮蜡器,尼龙刮蜡器表面亲水不易结蜡,摩擦系数小,强度高,耐冲击,耐磨,耐腐蚀,一般都是铸成型,不须机械加工,制造方便,其高度为65mm。
尼龙刮蜡器成圆柱体状,外围有若干螺旋斜槽,斜槽的上下端必须重叠,以保证油管内圆360度都能刮上蜡,斜槽作为油流通道,其流通面积应大于12.17cm2,为44mm抽油泵游动阀座孔面积的3.2倍以上。
在抽油过程中,作往复运动的,抽油杆带动刮蜡器做上下移动和转动,从而起到刮蜡作用。
尼龙刮蜡器的主要缺点是它不能清除抽油杆接头和限位器上的蜡,所以还要定期辅以其它的清蜡方式,如热载体循环洗井、化学清防蜡等。
(2)自动清蜡器油田试验应用了自动清蜡器,效果较好。
该自动清蜡器主要由步进簧、换向齿、连刀体等部件构成,并配合上换向器和下换向器、安全节成套使用。
清蜡器安装在抽油杆上、下换向器之间,可按结蜡井段设计。
清蜡原理是:清蜡器主体随抽油杆的上下往复运动,自动运行于上、下换向器之间,安装刀口部位会自动刮除抽油杆和油管壁上的蜡质、胶质、水垢等粘结物。
安全节设在下换向器以下泵筒上一根油管间的任一油管上,它采用稀土强磁材料及先进的聚磁技术设计制造,强大的磁场可改善油流的物性,并能阻止钢铁类磁性小物件下落泵中。
二、热力清蜡技术热力清防蜡方法是利用热能来提高井筒温度,当温度超过析蜡温度时,起防止蜡沉积的作用;当温度超过蜡的熔点时,则起清蜡作用一般常用的方法有热载体循环洗井、电热抽油杆清防蜡、井下自控热电缆清防蜡、热化学清蜡等四种方法。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探讨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551d91f7f1922791788e814.png)
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应越来越重要,我国是原油储量较大的国家,油田开采是一项重要的工程,但是在油田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油田含蜡原油的产量较大,油井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经常出现蜡卡现象,致使原油产出过程繁杂、消耗时间多、采油的成本变高。
如何保证采油过程中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是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目标,本文将就油井清防蜡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油井;清防蜡;应用;技术;效益一、油井结蜡现象的影响问题1、油井结蜡概况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组分的烃(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溶液。
各组分的烃的相态随着其所处的状态(温度和压力)不同而变化,呈现出液相、气液两相或气液固三相。
其中的固相物质主要是含碳原子个数为16-64的烷烃(即C14H34- C64H130),这种物质叫石蜡。
纯净的石蜡为白色、略带透明的结晶体,密度为880-905kg/m3,熔点49-69O℃。
在油藏条件下一般处于溶解状态,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时油越轻对蜡的溶解性越强。
对于溶有一定量石蜡的原油,在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和沉积在管壁等固相物质表面上,即出现的结蜡现象。
各油田不同的原油,不同的生产条件所结出的蜡,其组成和性质都有较大的差异。
广义地讲,高碳链的异构烷烃和带有长链烷基的环烷烃或芳香烃也属于蜡的范畴,生产过程中结出的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石蜡和微晶蜡。
正构烷烃蜡称为石蜡,它能够形成大晶块蜡,为针状结晶,是造成蜡沉积而导致油井堵塞的主要原因。
2、油井结蜡规律不同油田,原油性质有较大差异,油井结蜡规律也不同,为了制定油井清防蜡措施,必须研究油井结蜡现象。
国内各油田的油井均有结蜡现象,油井结蜡一般具有下列现象:(1)原油含蜡量愈高,油井结蜡愈严重。
原油低含水阶段油井结蜡严重,一天清蜡2~3次,到中高含水阶段结蜡有所减轻,2~3天清蜡一次甚至十几天清蜡一次。
油井清防蜡技术
![油井清防蜡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c1d7c6101f69e314332942e.png)
作
用
减缓了油井结蜡速度,同时对井斜起到扶正防磨作用
能延长热洗周期,并不能彻底解决油井的结蜡问题
不能完全替代热洗清蜡工艺
二、油井清、防蜡技术
2、热力清蜡技术
热力清蜡是利用热能将已析出的蜡晶体溶化并
随同热洗介质返出地面或提高原油温度防止蜡晶析 出,从而达到清蜡的目的。热力清蜡是油田抽油井 最主要的清蜡方式,常用的方法有4种。
油井清防蜡技术
第二采油站
目录
一、油井结蜡机理
二、油井清、防蜡技术
三、油井热洗原理和周期确定
四、热洗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油井结蜡机理
蜡在地层条件下通常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然而在开采的 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以及轻质组分不断逸出,原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石蜡 油溶蜡能力降低,蜡开始逐渐析出,聚集,不断地沉积、堵 便以晶体析出、长大、聚集并沉积在管壁上,即出现结蜡现象
二、油井清、防蜡技术
2、热力清蜡技术
⑴热载体循环洗井清蜡 :采用热容量大、经济、易得的 载体将热能带入井筒中,提高井筒温度,超过蜡的熔点使 蜡熔化达到清蜡的目的。一般有两种循环方法,一种是油 套环空注入热载体,反循环洗井,边洗边抽,热载体连同 油井产出液一起由泵抽出。另一种方法是空心抽油杆热洗 清蜡。它将空心抽油杆下到结蜡点以下,热载体从空心抽 油杆注入,对油井进行热洗。
油层保 护封隔 器 尾管+筛管 +锥堵
丢手管柱工艺示意图
不丢手管柱工艺示意图
二、油井清、防蜡技术
3、油管内衬和涂层防蜡技术
这种方法的防蜡作用主要是创造不利于石蜡沉积
的条件,如提高管壁表面的光滑度,改善表面的润湿
性,使其亲水憎油,或提高井筒流体的流速。
油田超导热洗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油田超导热洗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aca73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9.png)
油田超导热洗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摘要】油井热洗清蜡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是改善井下杆管泵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热洗清蜡技术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是常规热洗含水恢复期长,对产量影响较大。
2、是常规热洗容易污染地层。
3、常规热洗动用车辆多,笨重,成本高。
超导热洗工艺弥补了常规热洗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油井清蜡超导热洗效果对比1 超导热洗简介1.1 超导热洗工艺技术原理超导加热器(俗称清蜡机)是油田抽油井洗井清蜡的专用设备。
它采用超导传热技术,用油井套管气(天然气)或柴油为热源,将油井产出液(或其它井补充液或水)加热成高温蒸气(或高温液)注入套管环型空间。
使油管内的产出液温度逐渐升高,管壁结蜡自上而下逐渐融化,随产出液进入输油管(或油罐)。
内阻减小,以达到稳定、降耗、节约成本、不污染油层的目的。
本加热器可清洗日产液量0.5-60m3的抽油机井。
超导热洗可采用油井产出液自洗、补充水或其它井产出液方法洗井清蜡。
两种方式均采用低压力,低液量,慢升温的热洗工艺。
不改变油层的油、水、气流动规律,不污染油层。
油井套压≥0.2Mpa,自产气够用时,可用油井自产气为热源,油井有天然气管网,可用天然气做热源,无天然气可用柴油为热源。
1.2 超导热洗装置介绍(1)产品为移动式设备。
加热器安装在专用车上。
(2)本加热器按热源分为燃气型、燃油型、燃气燃油两用型三种。
①燃气型:洗井现场有天燃气管网(压力0.03-0.04Mpa),可配备全自动燃气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
洗井现场无天然气管网、但附近油井套压≥0.2Mpa,自产气够用时,可配备半自动燃气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
②燃油型:无天然气或天然气不够用的油井,可用柴油为热源、配备全自动柴油燃烧器和温度自控系统。
③燃气燃油两用型:在同一洗井区域内,有的井有天然气、有的井无天然气,可选择燃气燃油两用型。
配备燃气系统、燃油系统各一套。
配备温度自控系统一套,自产气够用就用自产气、自产气不够用则用柴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加热杆清防蜡技术在英东油田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合理优化电加热杆的终端器下深、管杆柱组合以及加热工作制度,制定了适合英东油田高效开发的电加热杆清防蜡工艺,从现场应用看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高含蜡高凝固点电加热杆清防蜡
英东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英东地区油砂山-大乌斯构造带,隶属于青海石油管理局。
储层原油体现出高含蜡、高凝固点特征,原油密度0.829-0.853t/m3,含蜡量为10.4%~17.7%,凝固点40℃,析蜡温度38~50℃。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原油高含蜡、高析蜡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在井筒中造成原油结蜡,流动性变差导致原油开采难度加大、产量下降等影响。
另外在设备维护、测试等因素影响导致停井期间,原油结蜡更为严重,直接导致正常开井时发生机采井井卡或者自喷井停喷等现象发生,严重影响了油田的高效开发。
英东油田通过摸索引进空心杆电加热杆,实现了通过对油管内原油加热,防止原油在油管内析蜡,改善原油在井筒中的流动性的目的。
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英东油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程
度的提升。
1 电加热杆清防蜡技术原理
电加热杆采油工艺是为开采“三高”原油(高凝、高粘、高含蜡)而开发的,与常规游梁抽油机——抽油泵采油系统相比,只是增加了电加热抽油杆装置,即用一定长度的空心抽油杆代替部分实心抽
油杆,配套整体电缆和地面控制柜。
通电后能将结蜡点以上油管内的原油进行全程加热,融化井筒积蜡并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抽油泵工况,提高油井免修期和利用率。
2 工艺方案设计
2.1 终端器深度的确定
终端器的深度决定电热杆的长度和开始加热的深度,因此,终端器下人深度设计原则应是超过析蜡点和凝固点深度。
根据地温梯度3.08℃/100m,平均油层温度50℃,平均地表温度10℃(英东油田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原油的析蜡温度为40℃,熔蜡温度50℃,计算得油层析蜡深度为974m,熔蜡深度为1298m。
结合区块自喷井结蜡井段和机采井现场抽油杆结蜡统计资料,结蜡深度一般在60~900m范围内,同时考虑蜡的析出还与油流速度、溶解气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确定终端器的下入深度为950~1050m。
2.2 管杆组合及配套工具
电加热抽油杆从试验、推广应用到现场,一直是局限在直井或井斜小于15°的油井使用。
在定向斜井抽油过程中,由于井斜影响,抽油杆和油管偏磨较直井为严重,与实心抽油杆相比,空心抽油杆磨损造成损伤后,会因杆内渗油而造成电缆短路事故,严重的引起杆断,导致加热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当井斜大于15°时,应用电热抽油杆清蜡,必须考虑对空心抽油杆的扶正,及油管、抽油杆柱的组合方式等进行系统研究。
2.3 电加热杆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
英东油田目前正常生产油井19口,其中机采井13口,自喷井6口,机采井清蜡主要以热洗井方式为主同时以电热杆加热为辅,自喷井均采用加热杆清蜡方式。
在油田精细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在确保油井正常生产的同时,我们追求的是油田的最大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单井合理生产工作制度上苦下功夫,对于电热杆加热井,关键在于制定合理的电热杆加热时间和停机时间。
为确定电热杆合理工作制度,通过实验研究了电加热杆在井筒中的加热效果,选取英x井(该井电加热杆下深至1000m)进行实验,通过下入温度测试仪器至井下监控不同加热时间、加热电流和深度条件下的流温。
结果表明加热5-7小时后继续加热温度提升幅度不大,可以确定为恒温时间,停止电加热5小时后,与原始温度相比基本接近,基本达到井筒原始温度。
考虑到达到最高温度后还需一段时间清蜡以及供电时间越长消耗电量越大原因,确定一天连续加热时间为6h,停机18h,电流以设备以及井口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为准。
3 现场应用效果
为验证电加热杆的加热效果,在英东油田选取英**井进行现场应用,该井采用自喷的方式进行生产。
11月3日放套气泄压取仪器后产量持续下降(17.8吨降至7.25吨),套压逐渐上升(0mpa上升至5.0mpa),油压逐渐降低(4.4 mpa降至0.5 mpa),分析原因为井筒油流通道受阻导致。
11月28日开始启用电加热杆,并采用加热时间和停机时间6:18的工作制度进行清蜡,清蜡效果非常明显,
产量由日产7.25吨增加到目前的17.3吨,且油压有所上升(0.5 mpa 升至2.3mpa),说明油流通道得到疏通,取得较好清蜡效果。
4 结论
(1)电加热杆清防蜡技术适用于高含蜡、高凝固点的油井,能够改善原油在井筒中的流动能力,较大程度地提高单井产量。
(2)电加热杆工艺要合理优化电加热杆的终端器下深、管杆柱组合以及加热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发挥电加热杆清防蜡作用,同时降低电加热杆加热过程中电费的发生。
(3)油管的结蜡程度,自喷井可根据产液量和油套压变化判断,机采井通过产液量和功图变化来判断,一旦发现出现结蜡影响,应适当进行电加热杆加热。
参考文献
[1] 程宇辉,陈广超,张国华.电加热杆采油工艺在高集油田的应用[j].钻采工艺,2002
[2] 张琪,万仁溥.采油工程方案设计[j].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徐斌.电加热杆采油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仪器,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