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全市标准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全市标准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af0071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全市标准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全面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我市标准供给结构不断优化,政府主导制定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标准化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标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发挥,全市标准化总体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全域标准体系基本健全。
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标准全覆盖,强制性标准守底线、推荐性标准保基本、市场性标准强质量的作用充分发挥,新兴优势产业标准先导地位凸显,创新引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地方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标准供给更加充足。
鼓励参与国际标准的研制,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XX项以上,制修订地方标准XX项以上,制定团体标准XX项以上,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数量达到XX项以上,基本满足XX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领域重要标准需求。
先进标准引领示范效益显著。
新增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XX个以上,创建省级标准化试点(示范)XX个以上,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争创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着力打造一批集标准研制、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标准化标杆。
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完善。
加强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X个。
争取创建X个标准化服务与推广平台,提升技术支撑实力和服务水平。
二、主要任务(-)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有效互动1.以科技创新促进标准提升。
建立重大科技项目与标准化工作联动机制,在新一轮国家科技计划任务布局中加强关键技术领域标准研究,将标准作为重要产出指标纳入科技计划实施体系。
鼓励优势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推动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将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融入标准。
推动建立标准与知识产权联动工作机制,完善标准必要专利制度,强化标准制定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
2022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中的自然资源要点
![2022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中的自然资源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d4f96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3.png)
2022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中的自然资源要点作者:郝亚儒来源:《资源导刊》2022年第04期日前,《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今年的省委一号文件都涉及哪些自然资源工作?文章进行了全面梳理,供大家学习。
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稳定在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之上。
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
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
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建立补充耕地立项、实施、验收、管护全程监管机制。
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
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对于一般耕地转为林地、园地及设施农业建设用地的,必须在县域范围内落实进出平衡,确保一般耕地不减少。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巩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大棚房”专项整治成果。
稳妥有序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试点。
落实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审查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
根据国家部署做好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茶园种植面积170万亩左右,优质林果种植面积1500万亩以上。
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在严格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可开发的空闲地、废弃地及其他农用地发展设施农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落实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完成9000亩湿地修复,持续推进废弃矿山治理,动态清零黄河“四乱”问题。
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
![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3245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9.png)
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8.04•【字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施行日期】2022.10.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河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规定(2022年8月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2号公布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村庄建设,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当遵守本规定。
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的村庄,按照城市或者镇详细规划进行规划建设。
第三条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组织领导,建立由自然资源部门牵头,财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协同,村民参与,专业技术力量支撑的工作机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村庄规划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
第四条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村庄规划编制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本级财政无法保障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奖励、补助、统筹安排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等措施,加强对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的保障。
第二章规划编制第五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优先、节约集约、因地制宜、多规合一、简明实用的原则,依实际定特色、依特色定产业、依产业定路径、依路径定规划,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尊重村民意愿,保留本土特色,重塑乡村风貌,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鼓励在村庄规划产业布局中明确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返乡创业等措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第六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综合考虑村庄区位条件、发展现状、资源禀赋、风俗习惯,在充分征求乡镇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意见后,组织编制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村庄规划。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9bf28fe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1.png)
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1.07•【字号】宛政办〔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办〔2022〕3号南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鸭河工区、官庄工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2年1月7日南阳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为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切实改善农村面貌,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21〕2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目标,科学编制乡村规划,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为建设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制定完善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新培育65个乡村建设示范村,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实施一批项目,确保乡村建设行动开好局、起好步。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41fd4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0.png)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8.13•【字号】濮政办〔2020〕40号•【施行日期】2020.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濮政办〔2020〕4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工业园区、示范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0年8月13日濮阳市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总目标总方针,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发挥典型引路、样板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切实加强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激活发展动力、提升发展质量,加快建设空间优化布局美、生态宜居环境美、业旺民富生活美、文明和谐风尚美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带动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二)基本原则1.规划先行,特色发展。
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按照产业、村庄、土地等“多规合一”要求,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编制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逐村明确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整治改善类等村庄类型,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规模;示范村编制完成实用性村庄规划,引导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宜业宜居、富有活力的美丽村庄。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d21c2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0.png)
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1.12.29•【字号】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9号•【施行日期】2022.03.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9号)《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已经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2月29日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2021年12月28日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乡村振兴促进工作。
本条例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第三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第四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采取措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第五条促进乡村振兴应当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绿色发展、注重特色、分类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
第六条乡村振兴工作实行省负总责、市县乡负责落实的工作机制。
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aead6a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a0.png)
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20.11.16•【字号】豫民〔2020〕5号•【施行日期】2020.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豫民〔2020〕5号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民政局:现将《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送省民政厅。
2020年11月16日《河南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17〕11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20〕1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发〔2017〕13号),推进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4部门《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豫民〔2018〕2号)、省民政厅等21部门《关于加强河南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豫民〔2020〕4号)落实,现就实施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项目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支撑,采用政府购买方式,实施社工站服务项目,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民政服务。
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提升基层民政经办能力,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db87c95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2.png)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05•【文号】•【施行日期】2021.12.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年12月5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
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61b30a8d4d8d15abe234e47.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发文字号】豫政办[2010]129号【发布部门】河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0.11.26【实施日期】2010.11.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10〕12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河南省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为全面落实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指导意见》(豫政〔2010〕80号)精神,努力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需求,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发展水平,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活动。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服务科学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大局,以开展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活动为抓手,以节约集约用地为原则,大力推动城乡规划上水平、城乡建设上速度、城乡管理上台阶,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目标着力加强城镇及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城市住房、中心镇和农村社区建设,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较大提高、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提高,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城镇基础设施和住房保障体系,主要设施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大幅缩小,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以上,50%以上的设市城市达到省级或国家级园林城市标准,小城镇完善支撑城镇健康运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建制镇镇区和乡驻地全部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达标验收,城乡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d2b16e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a.png)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8•【字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8日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我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立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省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统筹推进全省数字政府建设及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对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
各级、各部门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贯通、统筹有力的组织体系和协调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保障工作顺利推进。
(省大数据局牵头,各省辖市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政府、省直各部门配合)(二)组建攻坚团队和工作专班。
针对数字政府改革建设重点任务,各相关部门派驻工作人员组建攻坚团队和专班,对接相关任务,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省大数据局牵头,省直有关部门配合)(三)优化系统建设。
按照“统筹新建、升级一批、整合一批、关闭一批”的政务信息系统管理原则,结合各部门现有政务信息系统及业务需求,优先推动省级具有重大基础支撑作用的项目,优化升级现有信息系统,促进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
(省大数据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牵头,省直各部门配合)二、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https://img.taocdn.com/s3/m/2147821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1.png)
江苏省(4个) 江苏省大丰市草堰古镇-范公堤海闸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社区余西居 盐城市大丰市草堰镇草堰村 无锡市惠山区玉祁镇礼社村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 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明月湾村
浙江省(43个) 杭州市富阳市龙门镇龙门村 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新叶村 杭州市桐庐县江南镇深奥村 宁波市奉化市溪口镇岩头村 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东门渔村 宁波市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 宁波市余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 宁波市余姚市鹿亭乡中村 宁波市宁海县茶院乡许民村 温州市苍南县矾......
海南省(7个) 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文山村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 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上丹村 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 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 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 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
重庆市(14个) 涪陵区大顺乡大顺村 涪陵区青羊镇安镇村 九龙坡区走马镇椒园村 綦江县东溪镇永乐村 忠县花桥镇东岩古村 忠县新生镇钟坝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金岭乡银杏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石家乡黄龙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悦崃镇新城村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 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主要特点
总门里传统村落是与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 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 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 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eec41d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c.png)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31•【字号】新政办〔2020〕 68号•【施行日期】2020.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31日新乡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着力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河南时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优势,奋力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业再上新台阶、再谱新篇章。
(二)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全市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文旅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文旅市场更加繁荣活跃,文旅全面工作力争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到2022年底,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加1-2家;新增4A景区2-3家;新增5钻智慧旅游景区1家、4钻智慧旅游景区1-2家;到2020年底,游客人数力争恢复到去年的7成左右,旅游总收入恢复到去年的6成左右;到2021年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到2022年底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5%,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4%。
二、重点任务以“一山两河三城四镇”为核心,推进文化保护传承、文旅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发展,逐步形成“带状分布、片区互补、串珠成线、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全域发展格局。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巩政办〔2019〕17号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巩政办〔2019〕17号](https://img.taocdn.com/s3/m/dcc8369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8.png)
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巩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巩政办〔2019〕17号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巩东新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19年5月10日巩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为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进一步加快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好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和生态质量,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办〔2018〕14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郑政办〔2018〕86号)和《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豫农领发〔2019〕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厕所改造为主攻方向,与污染防治攻坚和脱贫攻坚紧密结合,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面改善我市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283c966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5.png)
住房城乡建设部、⽂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作的指导意见⽂号:建村[2012]184号颁布⽇期:2012-12-12执⾏⽇期:2012-12-12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农委)、⽂化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化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关于建设优秀传统⽂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化的精神,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建设美丽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化部、财政部(以下称三部门)就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作提出如下意见。
⼀、充分认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物质形态⽂化遗产,具有较⾼的历史、⽂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
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化的精华,是农耕⽂明不可再⽣的⽂化遗产。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孙⽂化认同的纽带。
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化的根基。
但随着⼯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新时期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护和传承前⼈留下的历史⽂化遗产,体现了国家和⼴⼤⼈民群众的⽂化⾃觉,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化⾃信;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延续各民族独特鲜明的⽂化传统,有利于保持中华⽂化的完整多样;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保持农村特⾊和提升农村魅⼒,为农村地区注⼊新的经济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明确基本原则和任务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政府引导、村民参与的原则。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的任务是:不断完善传统村落调查;建⽴国家和地⽅的传统村落名录;建⽴保护发展管理制度和技术⽀撑体系;制定保护发展政策措施;培养保护发展⼈才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
三、继续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化、财政部门要按照三部门要求,对已登记的传统村落进⾏补充调查,完善村落信息档案。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51c7df0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e.png)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8•【字号】•【施行日期】2021.1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郑州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8日郑州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等1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旅资源发〔2018〕9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豫政办〔2020〕18号)、《中共郑州市委办公厅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郑办〔2020〕41号)及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带一心”文化旅游布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特色发展,以农为本、多元发展,丰富内涵、品质发展,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强化规划引领,丰富产品供给,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有序推进郑州市都市型乡村旅游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目标立足郑州市乡村旅游现实基础,以更好地服务和满足郑州市及郑州大都市区人民群众的乡村旅游需求为动力,着力建设生态更加优美、产业更具活力、文化丰富多彩、特色愈发显著的都市型乡村旅游目的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346e4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39.png)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省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城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相统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能源调整为方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多元参与、工程化推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着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城市样板,为建设美丽城镇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动目标。
全域按照〃一年提标扩面、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的要求,按年度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形成与现代城镇相适应的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干净整洁城市样板基本建成。
(三)基本原则1结合实际,集中攻坚。
聚焦各地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群众期盼,分类施策、差异发展,统筹把握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及农民接受度,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
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提质和扩面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区分轻重缓急,聚焦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
2、分级负责,健全机制。
省级定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政策,市级抓协调、抓督导、抓配套,县级履行实施主体责任,乡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3、突出主体,尊重民意。
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时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积极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5031f8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e.png)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3.09.25•【字号】豫建函[2013]224号•【施行日期】2013.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物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文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豫建函〔2013〕224号)各省辖市城乡规划局,省直管试点县(市)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关于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补充通知》(建村建函〔2013〕50号)要求,现就做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补充通知如下。
一、尽快完成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大纲编制各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根据县(市)域传统村落情况,从各省辖市、直管县推荐的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单位推荐名录(第一批)中,尽快确定规划编制单位。
依据《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在做好科学调查,协助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建立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分析传统村落特征和保护价值的基础上,于2013年10月10日前完成保护发展规划大纲的编制,并将保护发展规划大纲(一村一份,文本和光盘形式的电子版)报送至我厅审查。
二、按时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审查与成果报送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于2013年年底前完成,保护发展规划(审查稿)文本10份、光盘1份于12月10日前报送至我厅。
我厅将会同省文化厅、财政厅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审查。
各市、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要指导、督促规划编制单位依照省厅审查意见对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按照法定程序报批。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成果(一村两份,文本和光盘形式电子文档)于2014年2月20日前报送至我厅汇总后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
三、明确保护发展规划编制程序和责任县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将符合规划编制基本要求的规划大纲直接报送至我厅审查。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223fe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c.png)
整治增加耕地获得的占补平衡指标收益,通过支
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
出预算统筹安排支持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
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村庄规划的主要内容应纳
新政府支持方式,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
入村规民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
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
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2) 基本原则
效衔接。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将厕所粪
污、畜禽养殖废弃物一并处理并资源化
利用。
(3)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
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
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
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
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
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积极推广低成
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6) 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
明确地方党委
(2)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通过发放抵押补
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运行管理单位责任,基本
充贷款等方式,引导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
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
展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合规提供信贷支持。鼓励
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鼓励专业化、市
保护力度,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提升田园风光品
(3) 提高农村文明健康意识
把培育文明
质。推进村庄绿化,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组织开展
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活动,建设绿色生态村
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庄。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深入开展城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