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概念:旅游综合体
全域旅游总体体系架构建设方案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采集
通过各类传感器、问卷调查等 方式收集游客行为、消费等数
据。
数据分析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形成有价值的信息。
决策支持
基于数据分析结果,为旅游管 理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优化旅游资源配置。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 形式直观展示,方便管理者快速
03
推进旅游交通无缝对接
加强旅游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开通旅游专线、观光巴士等,实现旅
游景区、景点之间的便捷通达。
住宿餐饮设施改善计划
01
02
03
提升住宿设施品质
鼓励建设高品质酒店、特 色民宿等住宿设施,推动 住宿业向品牌化、连锁化 、专业化方向发展。
丰富餐饮业态
发展各类特色餐饮,包括 地方美食、风味小吃、主 题餐厅等,满足不同游客 的口味需求。
系的专业化水平。
创新点及亮点展示
01
02
03
04
智能化旅游服务
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 ,提供智能化导游、智能推荐
等创新服务。
旅游大数据应用
基于旅游大数据,实现游客行 为分析、旅游市场预测等创新
应用。
绿色旅游发展
注重环保理念在旅游中的体现 ,推动绿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
开发。
跨界合作与创新
拓展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 作,打造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社区参与,共享发展成果
鼓励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和收益。
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运用创新理念和科技手段推动全域旅游可持 续发展。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文旅综合体 案例
文旅综合体案例一、文旅综合体概念解析文旅综合体是指以文化为核心,融合旅游、商业、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它将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和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创造出一个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体。
二、文旅综合体案例分析1.案例一:杭州宋城杭州宋城是一座以南宋历史为背景的文化旅游景区,通过重现南宋建筑、文化、民俗等元素,吸引了大量游客。
宋城不仅有丰富的文化表演,如《宋城千古情》演出,还开发了各类休闲娱乐项目,如主题酒店、水上游乐设施等。
2.案例二:上海迪士尼上海迪士尼乐园是我国首个国际顶级主题公园,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迪士尼不仅拥有经典的童话故事表演,如《狮子王》,还设有多个主题区域,如米奇小镇、宝藏湾等,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游客的需求。
3.案例三:成都宽窄巷子成都宽窄巷子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集合了传统川西建筑、民俗、餐饮等特色。
宽窄巷子吸引了众多游客体验四川特色文化,如品尝火锅、串串香等美食,购买蜀绣、糖画等手工艺品。
三、文旅综合体成功要素1.突出文化特色:文旅综合体需挖掘当地独特文化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化体验。
2.创新业态组合:合理搭配旅游、商业、居住等功能,实现多元化经营。
3.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保障文旅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4.营销推广:利用新媒体、节庆活动等手段,扩大文旅综合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我国文旅综合体发展趋势1.深度融合:未来文旅综合体将更加注重与文化、旅游、产业等多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条完整、经济效益显著。
2.科技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文旅综合体的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水平。
3.绿色环保: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文旅综合体。
五、总结与建议文旅综合体作为新时代旅游发展的重要形态,既要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又要紧跟时代潮流。
在我国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旅综合体,为推动我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考察报告
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考察报告
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考察报告
一、项目概括
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是一种综合性度假旅游开发项目,包含酒店、度假村、会议中心、商业业态等多种业态。
这种项目以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文化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度假体验。
本次考察的对象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某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
二、项目优势
该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在自然环境上具备较为优越的资源优势。
其次,项目在业态上比较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还有,项目的管理人员经验丰富,能够提供专业而周到的服务。
最后,项目的环境整洁,服务态度优秀,满足游客对高品质旅游的需求。
三、项目不足
该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在人员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员工经验不足、培训不够、管理水平不高等,导致服务质量不够稳定;此外,该项目的游客数量很多,会给游客带来一定的拥挤和噪音。
最后,该项目的停车设施有限,非常不便于游客的停车,如果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将可能带来更好的游客体验。
四、项目改进
为解决以上存在的不足,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改善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2)控制游客数量:通过动态调整,控制游客数量以减少拥挤感;
(3)增加停车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充足的停车设施,让游客更加便利;
(4)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准确、清晰的宣传,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该项目,增加其知名度,为项目带来更多客源。
总之,该度假旅游综合体项目在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将为游客提供更加圆满、愉快的旅游体验,赢得更多广大游客的赞誉和信任。
余杭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概念方案
余杭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概念方案1. 方案目标余杭鸬鸟温泉文旅综合体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温泉、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提供高品质的温泉休闲、文化体验和商业消费,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实施步骤2.1 前期准备阶段在正式实施方案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规划设计等。
1.市场调研:了解目标群体对温泉、文化、旅游、商业等方面的需求和偏好,评估项目的市场潜力。
2.项目可行性分析:进行项目投资、收益、风险等方面的评估,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3.规划设计:根据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制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包括温泉区、文化体验区、商业区的布局和建筑设计等。
2.2 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包括土地开发、建筑施工等。
1.土地开发:选址并进行土地开发,确保项目有足够的土地面积来容纳温泉、文化体验和商业设施。
2.建筑施工: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建筑施工,包括温泉池、文化体验馆、商业街等设施的建设。
3.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水、供电、通风、排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项目正常运营所需的基础条件。
2.3 业态运营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进入业态运营阶段,包括温泉运营、文化体验、商业运营等。
1.温泉运营:确保温泉设施的正常运营,提供高品质的温泉服务,包括温泉池的维护、水质管理等。
2.文化体验: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文化展览、表演、工艺制作等,吸引游客参与。
3.商业运营:引入各类商业设施和品牌,包括餐饮、购物、娱乐等,提供全方位的商业消费体验。
2.4 宣传推广阶段在业态运营阶段同时进行宣传推广,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
1.建立品牌形象:设计项目独特的品牌形象,包括标志、名称、口号等,以提升项目的辨识度。
2.线上宣传: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发布项目信息、活动等。
3.线下宣传:参加相关旅游展会、举办推广活动等,增加项目的曝光度,吸引游客的关注。
什么是旅游综合体?
什么是旅游综合体?当前浏览器不⽀持播放⾳乐或语⾳,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21 20160426农合⼩帮来⾃农合论坛⽂字部分:昨天有位朋友问我,旅游综合体是怎么回事,⼩帮总结了下,现在分享给⼤家。
⾸先先跟⼤家聊聊什么是旅游综合体?旅游综合体是指以旅游休闲为导向,对某个区域进⾏综合开发⽽形成的旅游经济综合体,主要包括⽂化旅游综合体、休闲农业综合体、乡村旅游综合体、旅游城镇综合体、养⾝养⽼综合体、温泉旅游综合体、宗教旅游综合体……等类型,它既是⼀个“旅游综合消费区”,⼜是⼀个“泛旅游产业园区”,还是⼀个“新型旅居城镇区”。
那么它都有哪些功能结构呢?其实绝⼤多数旅游综合开发项⽬,⼀般都包括五个核⼼部分:1是旅游景区——它是观光吸引的载体,主要包括⾃然景区、⽂化景区、⼈⼯景区和特⾊景区等。
2是休闲街区或休闲⼩镇——它是休闲消费的载体,主要包括改造类和新建类两种,融合了餐饮、购物、⽂化、休闲、娱乐、养⽣、住宿、演艺等各种休闲业态。
3是酒店与度假村及度假社区——它是旅居度假的载体,以郊野性、养⽣性、养⽼性、时尚性、度假性为核⼼特⾊。
4是特⾊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它是产业⽀撑的载体,主要包括⽂化创意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园区、医疗产业园区、婚庆产业基地等。
5是综合配套系统——它是综合运营的载体,主要包括“基本⽣活配套、管理运营配套、旅游服务配套、城镇公共配套”,这些配套指的就是我们园区的⽔、电、⽹络通讯等。
最后跟⼤家介绍⼀下它的其中五个策略:第⼀、我们要保持合理性的预期——我们要有从养猪仔(快周转)到养姑娘(细养育)的观念的转变,让长短相济成为科学运营的选择。
第⼆、要遵循选地双原则——既是准城区,⼜是郊野地;前者保障刚需市场(就是确保会有⼈来且⼤家花的时间不会很长),后者实现度假特⾊,创新开发度假式第⼀居所产品。
第三、要把握⼤休闲需求——要把握市场的消费需求趋势,从单⼀观光向观光、休闲、度假、养⽣、养⽼、商务、研学、情感等综合休闲转变。
文旅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
文旅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旅综合体是指将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在一起,构建一个集文化艺术、旅游体验、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场所。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文旅综合体的建设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二、运营管理方案1. 市场调研和定位在开发文旅综合体之前,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对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和消费习惯。
同时,还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群。
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明确文旅综合体的定位和特色,确定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 设施规划和建设在文旅综合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各种设施和功能区域,包括文化展示区、旅游体验区、商业街区、餐饮娱乐区等。
在设施建设时,需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场所。
同时,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采取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确保文旅综合体的可持续发展。
3. 资源整合和合作共赢为了提升文旅综合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包括文化艺术资源、旅游景点资源、商业品牌资源等。
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旅游景点、商业企业等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文旅综合体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内容。
同时,还可以与相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获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确保文旅综合体项目的顺利进行。
4. 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建成文旅综合体之后,需要加强运营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文化旅游体验。
可以采取定期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旅游主题活动、商业促销活动等举措,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客户。
在服务质量方面,可以加强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客户满意度和口碑效应。
5. 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品牌推广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升文旅综合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吸引更多的目标客户。
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
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该项目是武汉海合安集团打造的一个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篇1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是武汉海合安集团旗下的一个重要项目,该项目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占地面积近300 亩。
该项目以海洋文化为主题,集旅游、文化、娱乐、购物、住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该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海洋文化博物馆:该博物馆是该项目的核心部分,主要展示海洋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及海洋生物的演化过程和生态系统。
该博物馆将采用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海洋文化。
2. 海洋娱乐公园:该公园是该项目的娱乐核心,主要包括海洋主题的游乐设施、海洋生物展示区、表演场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与海洋生物的亲密接触,欣赏到精彩的海洋生物表演,同时还可以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如沙滩排球、水上运动等。
3. 海洋购物街区:该街区是该项目的购物区域,主要出售各种海洋主题的商品,如海洋生物玩具、海洋文化纪念品、海洋食品等。
游客可以在这里购买到各种独特的海洋主题商品,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
4. 海洋主题酒店:该酒店是该项目的住宿区域,主要提供海洋主题的住宿服务,如海豚主题房间、海星主题房间等。
该酒店还将提供各种海洋主题的服务,如海洋美食、海洋 SPA 等,让游客在住宿期间感受到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体验。
武汉海合安海洋主题文化旅游综合服务街区项目是一个集旅游、文化、娱乐、购物、住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海洋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全域旅游概念解读
全域旅游概念解读全域旅游是指利用一个区域内的资源和文化元素,实现旅游产业的融合和协同发展,通过多种形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资源整合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资源整合。
一般而言,旅游资源包括景点、文化遗产、餐饮和住宿等,但并不仅限于这些。
在全域旅游中,不同资源之间需要整合,以达到更好的融合效果。
二、体验式旅游全域旅游强调的是旅游的体验性,利用区域内的全方位元素,为游客打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及亲身参与感、体验感的旅游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参与民俗活动、特色美食品鉴等方式,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从而,不仅满足游客的需求,还拓展了旅游的品牌价值。
三、绿色旅游在全域旅游中,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理念。
要在游览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实现一种自然与人文文化和谐的旅游观光理念,降低旅游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鼓励游客积极参与环保。
四、产业联动全域旅游将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在一起,形成产业联动发展模式。
集餐饮、住宿、票务、区域旅游、交通等多种旅游接口,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增值。
五、文化诠释全域旅游需要充分挖掘区域内的文化内涵,读懂或重新诠释当地的人文历史与艺术,为游客提供艺术鉴赏和文化体验。
同时,也给当地文化的恢复和传承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文化保护和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是全球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
全域旅游可以最大程度地融合已有的旅游资源,提升区域旅游的品质,推进当地产业转型,并促进旅游业和当地经济的协同发展。
这种旅游发展方式将给整个旅游业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让旅游业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游玩”概念向“发现”“体验”“真正融入当地文化、自然和社区之中”的理念进行转换。
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旅游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相关配套设施与延伸产业为支撑保障,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
作为聚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目的地,它包括“休闲综合体”、“度假综合体”、“休闲商业综合体”、“创意文化综合体”、“温泉养生综合体”、“康疗运动综合体”、“休闲农业综合体”、“旅游小镇(非建制)”等各种类型。
“旅游综合体”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景区发展模式升级(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旅游综合地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综合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二是以旅游休闲功能为主导三是以综合开发为手段四是以旅游地产产品为核心五是以较高品质服务为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的构架下,旅游综合体的发展架构,实际上是由五个部分构成:旅游吸引核·休闲聚集区·居住发展带·社区配套网·产业延伸环。
旅游吸引核,是面向市场需求,创新整合开发核心资源,目的是创造一个或多个独特的核心吸引物,这是创造核心吸引力的基石所在,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核心旅游休闲项目——观光景区、主题公园(乐园)、赛车场、影视城、特色街区、温泉养生中心、生态小镇、主题博物馆。
休闲聚集区,是为满足由核心吸引物带来客源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实际上是在旅游产业构架下各种休闲业态的聚集。
主要包括主题酒店群、特色商街、主题演艺、水上游乐项目、温泉SPA等。
居住发展带,是旅游综合体迈向城镇化结构的重要支撑。
旅游各要素的延伸带动泛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融合与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形成人员聚集,形成原有城镇居民居住、农民城镇化居住、产业人口聚集居住、外来游客居住、外来休闲居住(二居所)、外来度假居住(三居所)等六类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从而形成了依托产业的城镇人口以及为此建设的居住社区,构建了城镇化的核心基础。
生态旅游综合体
生态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探讨(上)大地风景国际咨询集团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院董双兵翟蕾翟燕生态旅游综合体(Ecotourism Complex),是以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为吸引物,以度假、居住为重要手段,强调综合效益,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
要推进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建设,进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提升区域经济水平,首先就要弄清生态旅游综合体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旅游综合体的三个特征以原生态资源为引擎。
与其他综合体一样,生态旅游综合体具有较强的复制能力,而不同综合体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核心竞争力的原生态资源的不同。
与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等不同的最大特点,是生态旅游综合体是以自然的、文化的原生态资源为吸引物。
因此,生态旅游综合体适合的街选址,往往是那些具有原生态特性的山地、乡村、森林和滨海地区。
由于这种吸引物对其他产业、一大部类、二大部类都产生重要影响,能带动地产、餐饮、休闲娱乐、会议会展、会所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业的共同发展,这种吸引物也可以称为引擎或者孵化器。
对中心城市的依附特点明显。
生态旅游综合体大多数不是目的地,它的辐射范围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一般为距离城市外围生活区在1—2小时车程范围内的旅游度假区,或者本身就是以度假为目的,作为中心城市的次级生活区域。
从它的主要游客类型上来看,要么是长期停留的度假游客,要么是旅居者身份的常驻居民。
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从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生态旅游综合体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它产生于旅游业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并跳过一般性的大众观光旅游层次,直接进入休闲旅游阶段。
同时,随着综合体的成熟,旅游业对区域的综合拉动机制日益成熟。
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生态旅游综合体也极有可能转换成休闲综合体(Leisure Complex),进而变成具备一定游憩功能的城市综合体(Urban Complex),在没有严格的限制的情况下,有可能带动生态旅游综合体变成卫星城或城市新区。
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案例
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案例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是指将农业、文化和旅游等多个领域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项目。
它既能满足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需求,又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下面列举了10个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案例,以展示其多样性和创新性。
1. 乡村民宿:在农村地区建设民宿,提供农家特色的住宿和饮食体验,让游客亲近自然、了解农耕文化。
2. 农业主题公园:打造集观光农业、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主题公园,吸引游客参与农耕活动。
3. 农产品展览中心:建设农产品展览中心,展示当地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游客品尝和购买。
4. 农耕体验园:为游客提供参与农耕活动的机会,体验种植、收割等农田劳作,增加对农业的认识和体验乐趣。
5. 农村书屋:在农村地区建设图书馆或书屋,提供丰富的图书和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教育提升。
6. 农艺品制作工坊:组织农艺品制作培训班,教授农村手工艺技术,让游客体验制作农艺品的乐趣,增加农民收入。
7. 乡村音乐节:举办乡村音乐节,邀请音乐家和乐团到农村地区演出,吸引游客欣赏音乐和体验乡村生活。
8. 农耕文化节:举办农耕文化节,展示农耕文化的魅力,举办农耕技艺比赛和传统文化表演,吸引游客参与和观赏。
9. 农产品创意市集:组织农产品创意市集,展示创意农产品和农村手工艺品,吸引游客购买和体验。
10. 农村旅游线路推广:开发农村旅游线路,包括农田观光、民俗体验、农家饭菜等,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农村生活。
这些农文旅综合体项目案例体现了农业、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既满足了人们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需求,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和旅游服务。
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咨国联出品目录第一章总论 (9)1.1项目概要 (9)1.1.1项目名称 (9)1.1.2项目建设单位 (9)1.1.3项目建设性质 (9)1.1.4项目建设地点 (9)1.1.5项目负责人 (9)1.1.6项目投资规模 (10)1.1.7项目建设规模 (10)1.1.8项目资金来源 (12)1.1.9项目建设期限 (12)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1.3编制依据 (12)1.4编制原则 (13)1.5研究范围 (14)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1.7综合评价 (1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2.1项目提出背景 (1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2.3.1促进我国文化旅游综合体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2.4.1政策可行性 (23)2.4.2市场可行性 (23)2.4.3技术可行性 (23)2.4.4管理可行性 (24)2.4.5财务可行性 (24)2.5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发展概况 (24)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2.5.4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26)2.6分析结论 (26)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7)3.1市场调查 (27)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27)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27)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28)3.1.4替代产品调查 (28)3.1.5产品价格调查 (28)3.1.6国外市场调查 (29)3.2市场预测 (29)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29)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30)3.2.3价格预测 (30)3.3市场推销战略 (30)3.3.1推销方式 (31)3.3.2推销措施 (31)3.3.3促销价格制度 (31)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1)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2)3.4.1产品方案 (32)3.4.2建设规模 (32)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33)3.6市场分析结论 (3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4)4.1地理位置选择 (34)4.2区域投资环境 (35)4.2.1区域概况 (35)4.2.2地形地貌条件 (35)4.2.3气候条件 (35)4.2.4交通区位条件 (36)4.2.5经济发展条件 (37)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39)5.1总图布置原则 (39)5.2土建方案 (39)5.2.1总体规划方案 (39)5.2.2土建工程方案 (40)5.3主要建设内容 (4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42)5.4.2供电 (44)5.5道路设计 (46)5.6总图运输方案 (46)5.7土地利用情况 (4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4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46)第六章产品方案 (49)6.1产品方案 (49)6.2产品性能优势 (49)6.3产品执行标准 (49)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49)6.5产品工艺流程 (50)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50)6.5.2产品工艺流程 (50)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57)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7)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57)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57)6.8仓储方案 (58)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5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59)7.2主要设备选型 (59)7.2.1设备选型原则 (60)7.2.2主要设备明细 (6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63)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63)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63)8.2.1能源消耗种类 (63)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6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64)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64)8.4.1项目能耗分析 (64)8.4.2国家能耗指标 (65)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65)8.5.1工业节能 (65)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66)8.5.3节水措施 (66)8.5.4建筑节能 (67)8.6结论 (68)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69)9.1设计依据及原则 (69)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69)9.1.2设计原则 (69)9.2建设地环境条件 (69)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70)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70)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71)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2)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72)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73)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74)9.5绿化方案 (75)9.6消防措施 (75)9.6.1设计依据 (75)9.6.2防范措施 (75)9.6.3消防管理 (77)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77)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78)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79)10.1 编制依据 (79)10.2概况 (79)10.3 劳动安全 (79)10.3.1工程消防 (79)10.3.2防火防爆设计 (80)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80)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80)10.3.5抗震设防措施 (81)10.4劳动卫生 (81)10.4.1工业卫生设施 (81)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82)10.4.3个人卫生 (82)10.4.4照明 (82)10.4.5噪声 (82)10.4.6防烫伤 (82)10.4.7个人防护 (82)10.4.8安全教育 (83)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84)11.1组织机构 (84)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84)11.3人力资源管理 (85)11.4劳动定员 (85)11.5福利待遇 (86)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87)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87)12.2 建设工期 (87)12.3实施进度安排 (87)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9)13.1投资估算依据 (89)13.2建设投资估算 (89)13.3流动资金估算 (91)13.4资金筹措 (91)13.5项目投资总额 (92)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97)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98)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98)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98)14.1.2产品成本 (99)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100)14.2财务评价 (100)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100)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101)14.2.3不确定性分析 (101)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104)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106)15.1项目风险因素 (106)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106)15.1.2技术风险 (106)15.1.3市场风险 (106)15.1.4资金管理风险 (107)15.2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107)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108)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109)16.1招标管理 (109)16.2招标依据 (109)16.3招标范围 (109)16.4招标方式 (110)16.5招标程序 (110)16.6评标程序 (111)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111)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111)16.9合同备案 (111)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112)17.1结论 (112)17.2建议 (112)附表 (113)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13)附表2 总成本表 (114)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15)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16)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17)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18)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19)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20)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21)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22)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23)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2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2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28)附表 (13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130)附表2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3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13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13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134)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135)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136)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137)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138)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39)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40)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41)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43)附表14借款偿还计划表 (145)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
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一)旅游文学的概念和旅游功能 从形式上看,旅游文学是属文艺性质的范畴,具有独立文学的体系。
但是从内容上看,它又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属于旅游文化系列,也是人文旅游资源中的一项特殊类型,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
旅游文学的内涵,也就是它反映的对象、题材是旅游生活和旅游行业。
“旅游文学”虽然是在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之际出现的新概念、新名词,但是就其内容来说,却早在我国古典文学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过,如“山水文学”、“旅游文学”作品,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碑记、楹联等,很早就已存在,而且数量极多。
特别是描写自然风光、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诗歌、散文更是不绝于书。
这说明旅游文学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
其前身可以说就是“山水文学”、“游记文学”之类,只是还没有称为“旅游文学”罢了。
那么旅游文学是研究什么的呢?它的旅游指导价值如何估计?与旅游地理又有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应该一一作出系统的回答。
有人提出,凡是因旅游而产生的,或者在旅游生活中所能引起游客兴趣的文学作品,均可统称为旅游文学。
也有的说,游客到某一地区,看到锦山绣水,名胜古迹,触景生情;或导游人员向游客介绍山水胜景、风土人情,这种通过各种形式的表达,包括写、讲、歌、颂、刻等,向社会传递信息和宣传,都叫旅游文学。
还有人认为,旅游文学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都可以归为大的旅游文学的范围;狭义的即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如游记文学,它属于纪实性文学,也属于报告文学的一种,而不过是关于旅游的文学报告。
当然,上述种种表达形式,不外乎讲述、抒情、议论等几类,所以我们在给旅游文学下定义时,是否可这样表述: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对象,以抒写、讲述、议论等多种形式,反映旅游者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这一定义有三个出发点:第一,从旅游角度考虑,认为旅游性是旅游文学的最基本特征,不能离开旅游者的旅游生活和活动。
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认知及未来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认知及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于休闲生活品质的追求,乡村旅游综合体已成为当下热门的旅游新业态。
乡村旅游综合体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发建设的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农业体验、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休闲度假的需求,还能为当地农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传承和发展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为农村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就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认知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一、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认知1. 传统意义的乡村旅游传统意义的乡村旅游一般指的是农家乐、自然风光观赏、田园风光游览等。
这种乡村旅游以农村的自然环境和民俗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游客可以在此感受乡村风情,体验农人生活,品尝乡村美食,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2. 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新概念乡村旅游综合体作为新兴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和更完备的设施,它不仅提供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还开发了更多的观光体验项目,如农业观光、乡村文化体验、户外运动、DIY手工制作等,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不一样的乡村生活方式。
3. 乡村旅游综合体的特点乡村旅游综合体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多功能性。
综合体不仅仅是一个景区,更像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农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不同的生活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
(2)生态环境。
综合体多建设在乡村环境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为游客提供一个远离都市喧嚣,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
(3)文化传承。
乡村旅游综合体通常会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元素,通过景点的规划和主题的设计,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风貌充分展现,使游客能够在休闲的同时了解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1. 政策支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级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农户投身到乡村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中来。
旅游概念性规划
旅游概念性规划概述:旅游概念性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或者目的地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旅游发展的概念和战略方向。
它涉及到对目标市场、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和规划,旨在为地区或者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1. 目标市场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这包括对目标市场的人口结构、经济状况、消费习惯、旅游需求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了解目标市场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可以确定适合该市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例如,如果目标市场是年轻人群体,我们可以考虑开辟一些具有创意和互动性的旅游产品,如主题公园、艺术展览、户外运动等。
而如果目标市场是家庭游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家庭出游的旅游路线和活动,如亲子游、动物园、水上乐园等。
2. 旅游资源评估: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或者目的地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旅游概念性规划中,我们需要对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分类。
这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特色小镇等各种类型的旅游资源。
通过评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潜力,我们可以确定如何充分利用和开辟这些资源,提升目标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例如,如果目标地区拥有壮丽的自然风景,我们可以考虑开辟一些生态旅游路线和项目,如登山、徒步、野生动物观察等。
如果目标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可以打造一些文化旅游产品,如古城游、博物馆参观、传统手工艺体验等。
3. 旅游产品规划:旅游产品是旅游概念性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制定旅游产品规划时,我们需要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和目标地区的旅游资源,设计和开辟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可以包括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旅游节庆、旅游体验等。
我们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兴趣和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
例如,针对年轻人群体,我们可以开辟一些冒险旅游产品,如徒步穿越、潜水探险等。
对于家庭游客,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亲子游产品,如动物园游、乡村体验等。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旅游景区经营与管理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第一章测试1.Medlik于1993年提出,旅游景区是为游客提供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的()参考答案: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2.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
参考答案:对3.旅游景区的定义,以下陈述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以旅游吸引物为依托;从事旅游休闲活动;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4.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要素是指()参考答案:旅游吸引物、人类聚落/住宿设施5.GUNN提出的景区同心圆模型(The Concentric Rings Model)包括()参考答案:内核;包围区;保护带6.MacCannell在1976年提出旅游景区三要素包括()参考答案:游客;解说;风景7.自然遗产的价值包括()参考答案:直接产出实物价值;间接生态价值;存在价值;直接服务价值8.遗产型景区的经营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参考答案:错9.遗产型景区的管理原则包括()真实性;自然/文化多样性;完整性10.开发型景区管理的核心目标是资源的维系与变迁。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Gunn(1972)在其著作Vacationscape中指出如果没有旅游景区,其它旅游服务就没必要存在。
参考答案:对2.Swarbrooke(2001)将旅游景区分为()。
参考答案:自然型景区;不以旅游为目的建造的人工型景区;节事与活动型景区;旅游类人工建造的景区3.Z代人(Generation Z,又称Gen Z)指的是()。
国土代人4.John Swarbrooke提出了旅游景区管理者面临的挑战,其中,与游客体验直接相关的有()。
参考答案:缺乏新技术应用;“惊艳元素”和独特的卖点的缺失;旅游景区产品质量不能使消费者满意;不能满足有特殊需求的游客5.旅游景区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
参考答案:游客管理;景点管理;资源管理;产品管理6.下面()不是旅游景区管理的决定性因素。
高端文旅装备,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
高端文旅装备,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作者:葛丽君来源:《走向世界》2021年第37期隨着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创新业态的旅游产品也应运而生,自驾游、亲水游、低空旅游、户外探险等都成为旅游业态中的热点领域,这也催生了对房车、游艇、低空飞行器、游乐设施等高端旅游装备的需求。
文旅装备是文旅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文旅装备的更新迭代,旅游业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大幅提升。
文旅装备创新一小步,文旅产业发展一大步,此说法毫不过分。
2020年,首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火爆开启,房车露营及旅游装备展区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
以旅游装备为核心元素,房车制造商、房车销售租赁、露营地、俱乐部、户外装备用品等业态齐聚;游艇、直升机露营装备、低空飞行装备、渔具、帐篷等各类旅游装备争奇斗艳;旅游+科技、智慧出游来到身边,给品质旅游带来了全新概念。
市民争相体验帐篷、房车等旅游新业态,大呼新奇过瘾。
毫无疑问,旅游市场上的文旅装备红利期正加速到来。
以当前较为火爆的房车旅行为例。
目前,国内自驾游市场的周边短途自驾游比例超过八成,并多为周末出游,半数以上为3- 5人的家庭出游,房车出游无疑更加契合这一群体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自驾游打破了传统跟团出游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房车旅行认知的提高,以及生活休闲观念的提升,房车旅行潜力巨大。
2017年,全国挂牌房车3600辆,到了2018年,房车产业呈现井喷式发展,仅山东一家房车公司接到的订单就超过了2万辆。
据《中国自驾车、旅居车与露营旅游发展报告(2019- 2020)》显示,2019年全国自驾游占国内出游的比重已达64%,全年自驾游规模达到38.4亿人次。
2020年国内上半年房车销售总量为5278台,创同期历史新高,中国房车市场呈现增长态势。
房车旅行呈现井喷式发展,对房车营地的规模和质量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近几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旅游新业态的发展,特别强调了包括房车自驾游在内的旅游新业态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新概念:旅游综合体
旅游综合体
(一)概念
“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实际上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城市综合体”,但是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四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功能聚合、土地集约的城市经济聚集体)。
而“旅游综合体”,有时也称之为“休闲综合体”或“度假综合体”,是指基于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导向进行土地综合开发而形成的,以互动发展的度假酒店集群、综合休闲项目、休闲地产社区为核心功能构架,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旅游休闲聚集区。
作为聚集综合旅游功能的特定空间,旅游综合体是一个泛旅游产业聚集区,也是一个旅游经济系统,并有可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目的地。
(二)特征
“旅游综合体”出现,是“旅游消费模式升级(从单一观光旅游到综合休闲度假)、景区发展模式升级(从单一开发到综合开发)、地产开发模式升级(从传统住宅地产到综合休闲地产)”三大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看,更印证了“旅游综合体”必然是推动中国旅游产业再次升级的主力引擎,也决定了其核心特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与土地为基础。
这是旅游综合体打造的前提所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旅游资源,是包括人工打造的资源在内的泛旅游资源的概念,如何转化成具有独特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是其核心指向。
土地资源,可大可小,它决定了旅游综合体的规模大小,影响着产品的配比结构。
2.构造休闲聚集中心。
构造休闲聚集中心,是为满足由核心吸引物带来的客源的各种休闲需求而创造的综合休闲产品体系,实际上是在泛旅游产业构架下各种休闲业态的聚集(Mall构架的游憩方式),主要包括主题酒店群、特色商街、主题演艺、高尔夫球场、水上游乐项目、滑雪场等。
核心吸引中心把人流吸引进来,也形成了最初的消费,但要留住人流并扩大其消费,就需要创造更多的休闲产品,激发并满足人流的休闲消费需要,让其成为旅游休闲目的地,即构造休闲聚集中心。
这是旅游综合体的主体功能部分。
3.创造延伸发展中心。
创造延伸发展中心,主要是延伸发展地产业(利润主要来源)、泛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这是获取土地开发巨大收益的重中之重。
对于旅游综合体,核心吸引中心与休闲聚集中心,是关键所在,也是旅游经营的主要依托,这两部分的成功开发将极大地提升土地价值与品牌价值,也能够创造可持续的现金流。
但是,要真正获得土地开发上的巨大回报,必须进行延伸发展,主要是休闲地产社区、会议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以及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的开发等,最终形成一个泛旅游产业的发展构架。
尤其休闲地产,是最重要的延伸发展中心,包括高端居住小镇、度假公寓、养生社区、研发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总部基地等多种形态。
考虑到住宅价值体现的周期较长,先期可以先推出部分休闲地产项目,以便快速回笼资金。
(四)确立操作运营为支撑
由于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旅游发展模式,旅游综合体对于运营的要求极高,也具有相当的难度。
在此,我们立足推进项目操作的角度,从两个方面来谈初步的操作建议:
1.寻求专业化、落地化的高水平的智力支持。
目前,由于竞争相对激烈,从前期拿地到实际开发,都需要一个高水平的开发方案。
这就要求政
府或开发企业十分重视旅游综合体开发方案(包括策划、规划、设计和运营咨询)的编制,在实际操作中,要靠高水平的智力支持来实现。
我们认为,对于相对复杂的旅游综合体来说,高水平的智力支持应当具备以下两项能力:
第一,具备多专业配合的团队构架——透析泛旅游产业的团队大构架,特别是旅游产品、度假酒店、休闲地产、投资运营和土地综合开发的专业人才。
第二,具备全程化咨询的服务能力——即要具备从创意策划到落地运营的综合能力,因为一个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开发方案,必须有灵魂、有骨架、有血肉、能成长,缺一不可。
而“策划找灵魂、规划搭骨架、设计长血肉、运营促成长”各有不同,因而能够落地的规划设计机构必须是策划、规划、设计、运营咨询一体化的构架。
2.选择特色化、创新化的高水准的运营模式。
真正的旅游综合体,对旅游综合运营的要求非常高,要体现全局性、长期性、品质性,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有两种这样的选择:其一,是独立开发,独立运营的模式。
在全国,能够这样做的企业并不多,主要是大型旅游集团或已经转型旅游领域多年的大型地产集团,如华侨城、港中旅、国旅、龙城控股、方特、卓达等。
其二,是统筹开发,合作运营的模式。
这里面就会形成一个新的运营主体——旅游综合体运营商,类似于城市运营商、区域运营商,主导地块的规划与开发,并且是一个招商平台、融资平台、营销平台,做一级半开发,除了开发并独立运营自身比较擅长的项目外,综合体内的其他项目则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来落实具体运营,如酒店、商业街、娱乐项目等等。
故而,一个旅游综合体既要有自己的一个专业的主体运营公司,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部分引进最为专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来管理运营项目,才能够为目标客群提供周到的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