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制度与输血查对制度

合集下载

输血的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的安全查对制度

摘要:输血是现代医疗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但在输血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或出现差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为确保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的安全查对制度,包括查对原则、查对内容、查对流程以及查对结果的记录和反馈。

一、引言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血型不合、血液污染、输血反应等,这些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降低输血风险,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二、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原则1. 严格遵循“三查八对”原则,即查对患者姓名、血型、配血试验结果;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保存条件、血液采集时间、血液采集单位、血液采集人进行核对。

2.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3. 加强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4. 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确保输血安全。

三、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内容1. 患者查对(1)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病区、诊断等信息。

(2)核对患者血型,确保血型相符。

2. 供血者查对(1)核对供血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等信息。

(2)核对供血者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保存条件、血液采集时间、血液采集单位、血液采集人等信息。

3. 配血试验查对(1)核对配血试验结果,确保血型相符。

(2)核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保无凝集反应。

4. 输血操作查对(1)核对输血器、输血针等输血器材的合格证、有效期、批号等信息。

(2)核对输血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规范。

四、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流程1. 输血前查对(1)护士核对患者信息,确认血型相符。

(2)核对供血者信息,确认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保存条件等。

(3)核对配血试验结果,确认血型相符。

2. 输血中查对(1)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2)护士随时核对输血器、输血针等输血器材的合格证、有效期、批号等信息。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输血安全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输血操作前,通过一系列的核对步骤来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避免患者接受不适合的血液或输血发生错误,从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确认患者身份: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将血液输给正确的患者。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查看患者的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等信息来确认。

2. 核对医嘱:医务人员需要核对输血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输血的血型、血液成分、输血速度等。

如果医嘱有任何疑问或不完整的地方,应立即与医生沟通,并等待医生的确认。

3. 核对血袋标签: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如住院号、姓名、血型等,与输血袋上的标签进行匹配。

如果发现任何不匹配或标签有损坏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进一步的核对和确认。

4. 核对采血样本:医务人员需要核对采集的血样和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血样与患者的血型和血液相匹配。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医嘱和实际血样的对比进行确认。

5. 核对输血设备:医务人员需要核对输血设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输血针头、输血管、输血器、输血包装等。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更换或修理设备,并进行重新核对。

6. 核对输血过程:在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血液反应,并记录相关的观察结果。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核对输血的速度、时间和血液剂量与医嘱是否相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输血中出现的错误和意外情况,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然而,要想实现真正的输血安全,不仅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查对步骤,还需要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质量。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输血安全培训,了解和掌握输血安全查对制度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培训包括血液相关知识、输血操作流程、医疗风险的认识等。

2.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操作规范,对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进行监督和评估。

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

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

一、引言血液是生命之源,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血液来源广泛、采集和储存条件复杂,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预防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我国制定了《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二、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的内容1. 三查(1)查对输血申请单:输血前,医护人员需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配血结果、血袋标签等,确保无误。

(2)查对血液:输血前,医护人员需检查血液的质量,包括血袋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有无溶血、有无凝块等,确保血液质量合格。

(3)查对输血时间:输血前,医护人员需核对输血时间,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血。

2. 十对(1)患者姓名与输血申请单姓名是否一致;(2)患者性别与输血申请单性别是否一致;(3)患者年龄与输血申请单年龄是否一致;(4)患者血型与输血申请单血型是否一致;(5)患者配血结果与输血申请单配血结果是否一致;(6)患者血袋标签与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是否一致;(7)患者血袋标签与血液外观是否一致;(8)患者血袋标签与血液有效期是否一致;(9)患者血袋标签与血液储存条件是否一致;(10)患者血袋标签与血液供应单位是否一致。

三、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的意义1. 确保输血安全:通过三查十对制度,可以减少输血过程中的差错,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2. 提高医疗质量:严格执行三查十对制度,有利于提高输血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保障患者权益:三查十对制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4. 促进医疗行业规范:三查十对制度是医疗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医疗行业健康发展。

四、实施安全输血三查十对制度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讲座等形式,提高医护人员对三查十对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输血管理制度,明确输血流程、责任分工等,确保三查十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对输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三查十对制度落到实处。

安全输血制度及输血查对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及输血查对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及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技术,能够帮助患者补充缺乏的血液成分,提高血液循环功能,并帮助恢复健康。

然而,输血操作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需要遵守一系列安全输血制度及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可靠。

下面将详细描述这些制度。

安全输血制度是医疗机构为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首先,为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医疗机构必须及时进行输血相关的检测和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输血的适应症,并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以防止输血不相容的情况发生。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建立输血操作的管理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每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确保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同时,医疗机构应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质量评估和审核,确保输血操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此外,安全输血制度还包括对输血设备和耗材的选择和管理,以及对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

在推行安全输血制度和输血查对制度的过程中,医疗机构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规定和操作要求,并能够正确操作。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输血操作的监督和管理,例如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的工作指引和标准操作程序来规范和统一操作流程,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审核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输血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安全输血制度及输血查对制度在医疗机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输血操作的安全可靠。

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密切关注输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以提高输血操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二.为了充分落实输血相容检测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检测试验质量管理,确保输血安全。

血库每周做室内质控一次,输血前必须复查血型,检测受血者不完全抗体情况,进行交叉配血后,都符合要求后方可发血。

临床输血的核对:一、输血申请主治医师应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逐项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别、病室、床号等患者识别信息,准确填写患者血型,认真填写临床诊断、输血指征,准确填写既往输血史,是否孕产妇,患者主要的血液化验指标,准备输入的血液成分和输入量等。

二、输血标本采集与送检核对1、护士核对医生医嘱,根据《输血申请单》的信息准备标本采集试管,到床边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送检项目等,贴上标签,标签内容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2、血标本采集前应征得受血者知情同意,若患者是清醒的,应要求患者回答自己的姓名;若患者意识不清,通过询问患者的亲属核对患者身份。

《临床输血申请单》的相关信息与受血者的资料完全一致时方可采集血标本,二者不一致时不得采集血标本。

3、用贴有正确无误标签的试管抽静脉血2-4ml血(用EDTAK抗凝),不准离开床边后再贴标签。

采集血标本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正确穿刺。

抽血护士在输血申请单的抽血人处签字。

未查输血前相关传染病指标检验的,要同时抽一管不抗凝血,填写输血前检查申请单送检验科。

4、血标本送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交接血标本时应对血标本进行检查并仔细核对血标本信息与《临床输血申请单》是否一致。

确认无误后方可接收。

5、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与受血者检测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2℃—6℃冰箱保留7天以便查对。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进行输血过程中,对输血血袋和受血者进行严格的身份核对和确认,以确保输血安全的一项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受血者身份确认: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必须核对受血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等,确保与受血者的身份信息一致。

2. 输血血袋核对:医务人员在准备输血时,要核对输血血袋上的标签信息,包括血型、血袋编号等,确保与受血者的信息一致,并确保血袋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符合要求。

3. 双人核对原则:在进行输血操作时,要实行双人核对原则,即由两名医务人员独立
核对受血者的身份和输血血袋的信息,并签字确认核对结果,以确保无误。

4. 标本单据记录:输血过程中,要对各个环节进行记录,包括输血前的确认核对、输
血过程的监测记录等,以便追溯和检查。

5. 随访与反馈:输血后,对受血者进行随访和观察,记录输血反应情况,并及时反馈
给输血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和改进。

输血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输血时发生的错误,确保输血安全和受血者的利益。

同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执行该制度,注重培训和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
专业水平,确保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地和执行。

安全输血查对及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查对及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减少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所有涉及输血工作的科室、部门及人员。

三、职责1. 医生:负责评估患者输血指征,开具输血申请单,并在输血前告知患者或家属输血风险及注意事项。

2. 护士:负责输血前查对、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的护理工作。

3. 输血科: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储存、发放及输血前的检验工作。

4. 质量控制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和评估输血安全管理工作。

四、制度内容1. 输血申请单查对(1)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2)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

2. 输血前查对(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血型化验单,按输血查对制度执行,三查八对(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

(2)如有疑问立即与输血科联系,准确无误方可进行输血。

3. 输血过程中查对(1)输血时,须由执行者二人或以上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进行三查八对,再次查对血液质量后并双签名。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必须使用一次性输血器输血。

4. 输血后查对(1)输血后,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医生。

(2)记录输血过程及患者病情变化。

5. 输血科查对(1)输血科应有专人负责血液的入库、储存、发放工作,并作好相应记录。

(2)血液来源必须合法,不得非法自采自用血液。

(3)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工作,保证结果准确可靠。

(4)认真做好血液收领、发放、质量检查和发放前核对工作。

五、监督与考核1. 质量控制部门定期对输血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输血的查对制度内容

输血的查对制度内容

输血的查对制度1. 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输错血型、输血品质问题等,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各医疗机构普遍实施了输血的查对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输血的查对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2. 输血的查对制度的内容输血的查对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输血前的血样核对在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血样核对,以确保输血血袋和受血者的血型相匹配。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医护人员将受血者的血样标本与输血血袋上的血型标签进行核对,确保血型一致。

2.核对受血者的姓名、住院号等个人信息,确保输血血袋与受血者一一对应。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因血型不匹配而引发的输血反应,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2 输血前的医嘱核对在进行输血前,医护人员必须核对医生的输血医嘱,以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医护人员核对医嘱上的输血血型、输血量等信息,确保医嘱的准确性。

2.核对医嘱上的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输血的合理性。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因输血医嘱错误或不合理而导致的不良后果,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 输血时的双人核对在进行输血时,必须进行双人核对,以确保输血血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同时核对输血血袋上的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确保血袋的正确性。

2.输血过程中,两名医护人员定期核对输血血袋的血型、血袋编号等信息,确保血袋的完整性。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防止因输血血袋错误或破损而引发的输血事故,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2.4 输血后的观察和记录在进行输血后,必须进行观察和记录,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等不良情况。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输血后,医护人员要观察受血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以及皮肤、黏膜等变化,及时发现输血反应等不良情况。

2.医护人员要及时记录输血的相关信息,如输血时间、输血量、输血反应等,以便后续的病情评估和处理。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是指在进行输血操作之前,进行一系列的查对和确认措施,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正确性的一项制度。

其主要目的是防止输血过程中发生错误或混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身份核对:医务人员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与患者的身份证件进行比对,确保将血制品输送给正确的人。

2. 输血前反应评估:医务人员在输血前要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输血史、血型不合反应等情况,以评估患者对输血的适应性。

3. 血样标本核对:医务人员要仔细核对患者的葡萄糖酸钠注射液、血样采集日期、血样编号等信息,确保血样的准确性和与血制品的匹配性。

4. 血型鉴定和配对:医务人员要进行血型鉴定,检验患者和供血者的血型是否相互匹配,以避免发生血型不合反应。

5. 输血前查对治疗指令:医务人员要核对输血医嘱,在执行输血前的操作之前,确认治疗指令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6. 输血操作查对:在输血操作中,医务人员要确保血制品的标签信息与患者的身份信息相符,核对血液单位的有效期、血型、Rh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等信息,确保输血的正确性。

7. 输血后观察和记录:输血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发现和及时处理输血反应和不良事件,同时详细记录输血过程和观察结果。

通过严格执行输血安全查对制度,可以有效降低输血操作的风险,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

安全输血制度及流程一、接到输血医嘱后,由两名护士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

填写标签,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名,粘贴标签。

二、取血护士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取回。

三、在血库取回的血应在30分钟内输入,不得自行贮血。

四、严格按照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控制进行输注(见附表)。

五、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六、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详细记录。

七、如遇特殊情况,未能按时输血,应及时与血库联系,不能将血放入病区普通冰箱内保存。

八、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看,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九、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入病历保存。

附安全输血流程遵医嘱输血→两名医护人员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填写标签→再次经两人核对无误,由病区护士(ICU、手术室、病区中午和夜间值班由咨询台护士)陪同家属送至输血科→取血护士和血库发血者共同三查、八对,无误后取回→按照各种血液成分输注的时间控制进行输注→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无误后输血→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速度→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做好护理记录→输血完毕后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看→用后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用后血袋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医护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入病历保存安全输血查对制度1.采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确认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单及试管,并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房(床)号、住院号、诊断等,信息无误后,采集血样。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
输血查对制度是指在输血过程中对患者和血袋进行严格的核对和确认来确保输血安全的一种制度。

它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旨在避免输错血和输血时出现其他差错。

输血查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双人核对:在进行输血前,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分别核对患者身份、输血医嘱和血袋信息,确保所使用的血液与患者信息一致。

2. 标本标签核对:在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时,核对患者身份,并将样本标签与患者身份相应的信息进行核对。

血液样本标签中应包含有关患者的信息以及样本采集的时间和日期。

3. 血袋核对:在进行输血前,再次核对血袋上的信息,包括血型、Rh血型、血袋标签上的唯一编码等,与患者信息进行核对,确保血袋的信息正确。

4. 交班查对:在交班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和核对输血相关信息,包括输血医嘱、血液配型结果、输血时使用的血袋和输血进程等信息。

5. 输血监测:在输血过程中,需要专人留在患者身边密切监测患者的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处理。

输血查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和减少输血过程中的差错,确保输血安全。

通过严格的核对和确认,可以避免输错血造成严重后果,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其他可能的问题。

对于医疗机构和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来说,遵守输血查对制度是一个必要的职责,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医疗质量。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并参与核对过程,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输血的查对制度内容

输血的查对制度内容

输血的查对制度内容
输血的查对制度是保障输血安全的一项严格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 双人核对:输血过程中,至少需要两名医务人员同时参与,共同核对病人身份、输血血液袋标签、病人血型和血液类型等信息,确保无任何错误。

2. 病人身份确认:医务人员必须确认病人的身份,通过病人的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等信息进行核对,以避免输错血。

3. 标签核对:核对输血血液袋上的标签和相应的申请单或医嘱,确保血液的配型和申请单一致。

4. 血型核对:医务人员必须核对病人的血型,确保输血血液与病人的血型相符。

在输血前,还需要进行病人的ABO血型和RH血型检测。

5. 血液适宜性测试:在进行输血前,还需进行血液的适宜性测试,以确保受血者不会出现不良反应,如血液凝结功能的测试等。

6. 输血前沟通:医务人员在开始输血前,需要与病人进行沟通,告知病人输血的目的、风险和可能的不良反应,并听取病人的同意。

7. 输血记录: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详细记录输血的相关
信息,包括输血日期、时间、输血血液类型、输血量、病人的反应等,以备后续核对和追溯。

总之,输血的查对制度是通过多个环节的核对和验证,确保输血过程中不发生输错血的情况,保障病人的安全。

输血查对制度(5篇)

输血查对制度(5篇)

输血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2)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

(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2.取血查对制度(1)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荡,勿加温,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____分钟。

3.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

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的背面。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二篇)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二篇)

2024年输血三查八对制度一、目的:保证安全用药,防止发生医疗差错。

二、内容:三查。

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八对:床号、姓名(包括性别、年龄)、药名、规格(浓度)、剂量(数量)、用法、时间、有效期(批号)。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三、要求:(一)、医嘱查对制度1、开具医嘱、处方或者各种申请单、治疗单、手术单等医疗文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门诊号)以及相关信息资料,加以核实。

2、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各班应查对医嘱。

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4、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门诊输液病人必须做到接药、化药、输液三签名;住院部输液必须做到化药、输液双签名;输液、换瓶时认真查对无误后,签上时间和姓名。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

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

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

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三)、手术查对制度:1、麻醉实施前。

由麻醉医师按《手术安全核查表》中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手术部位与标示、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感染性疾病筛查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其他内容,由核查三方共同核查确认。

2、手术开始前。

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按上述方式,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示,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

安全输血核对管理制度

安全输血核对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防止输血差错,根据《献血法》、《临床技术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输血活动,包括输血申请、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采集、储存、分发、输血过程及输血后的观察等。

三、职责分工1. 医生职责:(1)严格遵守输血指征,确保输血治疗的必要性;(2)在输血申请单上详细填写患者信息,包括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诊断等;(3)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4)负责输血过程中的病情观察,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2. 护士职责:(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与输血申请单相符;(2)负责血液采集、输血装置的配置、输血过程中的观察及护理;(3)在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4)做好输血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输血时间、输血量等。

3. 输血科(血库)职责:(1)负责血液的采集、储存、发放及质量检查;(2)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确保结果准确可靠;(3)做好血液的入库、出库、发放记录。

四、安全输血核对流程1. 输血申请: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护士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确保无误。

2. 血型鉴定:输血科(血库)进行血型鉴定,确保结果准确。

3. 交叉配血:输血科(血库)进行交叉配血,确保结果准确。

4. 血液采集:护士按照输血申请单信息,到输血科(血库)领取血液,核对患者信息、血型、交叉配血结果。

5. 输血准备:护士配置输血装置,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6. 输血实施:护士执行输血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7. 输血后观察:护士在输血后继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输血反应及时处理。

五、查对制度1. 输血查对制度:(1)查对患者信息: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2)查对血型鉴定结果;(3)查对交叉配血结果;(4)查对血液有效期、血液成分、血液质量。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
输血安全检查制度是为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输血安全检查制度的示例:
1.双人核对:在获取、配血以及输血前,至少两位授权人员进行核对,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核对项目包括输血患者的身份、血液制品的标签、血型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

2.标本采集:从输血受血者采集标本进行血型和交叉试验,确保采血的准确性。

3.血型鉴定:用适当的方法对受血者血液进行血型鉴定,确保与输血血型的一致性。

4.配血记录:将患者的个人和配血相关信息记录在配血记录表中,包括血型、Rh因子和其他特殊要求。

5.血液制品的正确识别:在血液制品获取和输血前,核对血袋标签、瓶签、包装和输血表的一致性,确保输血的准确性。

6.注射泵和输血装置的确认:在设置输血装置和注射泵时,核对输血患者的身份,校准输血速率和输血设备的一致性,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7.跟踪和报告:记录输血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例如输血量、输血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质量控制: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包括检查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员工培训情况,确保输血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一个常见的输血安全检查制度的示例,实际的制度需要根据具体机构的要求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和执行。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范文(4篇)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范文(4篇)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工作质量,制定本查对制度。

第二条本查对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

第三条输血安全查对是指在进行输血前、输血中和输血后,医务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输血相关的信息和操作进行核对和确认,以确保输血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输血安全查对的原则是“五查对一确认”,即需要进行五个环节的查对和一个最后的确认。

第五条输血安全查对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流程进行,不得有任何违规行为。

第六条输血安全查对的结果应当记录在相关的记录表中,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第七条任何违反或者疏忽大意导致的输血事故,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纪律责任。

第二章输血前查对第八条输血前查对是指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对病人和输血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

第九条输血前查对的步骤包括:(一)核对病人的姓名、住院号和出生日期等个人信息;(二)核对血液和输血成分的标签,包括血型、血液组分、过期日期等;(三)核对血袋的完整性和是否有渗漏;(四)核对病人的专科和科室等相关信息;(五)为病人安装输血设备并准备输血所需的相关药品和器具。

第十条输血前查对应由输血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应当相互协作,确保核对无误。

第十一条输血前查对应由记录人员记录并签名确认查对结果。

第十二条输血前查对的结果应记录在《输血相关信息核对记录表》中,存档备查。

第三章输血中查对第十三条输血中查对是指在进行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对输血相关操作进行核对和确认。

第十四条输血中查对包括:(一)核对输血的输血速度和时间,确保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二)核对病人的病情和血液指标,确保输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三)核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确保病人的安全;(四)核对输血设备和输血管路的畅通性和无菌性;(五)核对病人是否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和过敏反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第十五条输血中查对应由输血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应当相互协作,确保核对无误。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5篇)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5篇)

输血安全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1根据医嘱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1.2抽血时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与患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

1.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2取血查对制度2.1取血时,取血者应与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2.2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准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清洁容器内送至病区。

2.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3输血查对制度3.1输血前查对: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严格执行输血“三查、十一对”制度;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无裂痕)。

十一对:受血者姓名、性别、腕带、床号、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种类、剂量、采血日期、有效期。

3.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核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3.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3.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____分钟再离开。

输血过程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按照“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治疗抢救。

3.5输血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签名。

如实填写输血安全记录单,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安全护理记录单夹在病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输血制度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我院护理人员抽
血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一、抽血查对制度:
(一)认真核对输血申请单与病历或医嘱是否相符包括患者床
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二)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抽血。

(三)抽血后须在试管上贴标签并写上病历(号)、床号、患者
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四)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输液肢体的静脉中
抽取。

(五)抽血时若对申请单或患者身份有疑问,应与主管医生或高
年资护士重新核对,如若有误,不能在错误申请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的申请单及标签。

二、取血查对制度:
到输血科取血时,应认真与输血科发血者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
配血发放报告单与血袋及血袋上粘贴的输血记录单上的科室、姓名、
性别、床号、血袋条形码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
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三、输血查对制度:
(一)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病历或医嘱与配血发放报告单上患者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是否一致,
血袋上粘贴的输血记录单的姓名、血袋条形码编号、血型与配血发放报告单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二)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血袋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
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
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2小时)。

(三)输血时,由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
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
血者。

(四)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液管道,连续输用
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
血管,再继续输注另外的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
应。

(五)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配血发放报告单、
血袋及血袋上粘贴的输血记录单上的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带条形码号、确认无误后登记输血记录本并签名。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将血袋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内,专人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