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合集下载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在文化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极高的评价,特别是在《人间词话》中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讨论,其见地深远,触动人心。

其中,王国维特别强调了古代中国的王朝制度和礼仪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贡献。

他在《人间词话》中对于古代中国的王朝制度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殷周制度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殷周制度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国维认为它是中国历史上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他看来,殷周制度以礼制为核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关系,使得中国古代社会能够保持着相对的稳定和和谐。

王国维认为,殷周制度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互助,它注重礼仪规范,通过礼仪来规定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礼仪制度使得个体能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借助于礼仪的约束,个体在追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不会被自私和利己主义所迷失。

这样,整个社会就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和稳定。

此外,王国维认为殷周制度还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通过封爵制度来奖励和表彰那些有功于国家的人才。

这样一来,人们就会有积极的进取心和贡献精神,从而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王国维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古代王朝制度的优点之一。

总之,王国维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评价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他认为,殷周制度以礼仪制度为核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使得社会能够保持相对的和谐和稳定。

他强调了殷周制度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王国维的这些见解,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相当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周代宗法社会的君统与宗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再探讨

周代宗法社会的君统与宗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再探讨

周代宗法社会的君统与宗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再探讨安文研内容提要《殷周制度论》作为新史学研究周代制度的开山之作,以制度比较的视野对近百年的学术研 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但是,王国维从社会制度来理解政治制度的视角,却造成了对周代政治制度的误解,并导致了此后关于君统、宗统关系的持续争论。

本文以概念分析法对王国维提出的概念与命题进行重新梳理,尝试为这一公案提出新的解决路径。

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周代宗法制是封建制的统治基础,而封建制则具有超 越于宗法制之外的政治统合功能。

王国维对周代制度的主动误解,恰恰反映了他在民国政治乱局中所持守的 道德与文化立场。

关键词《殷周制度论》君统宗统宗法制封建制《殷周制度论》与制度比较的研究传统《殷周制度论》是近现代中国学术史上研究周代制度的开山之作。

时至今日,《殷周制度论》发表已逾百年,在中国学术史风云激荡的变迁中,举凡殷、周历史的研究者,无一不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思考对象,在这篇“大论文”!所创设的问题域中推进殷、周历史的研究。

《殷周制度论》“合全国为一道德团体”②的“经世之意”③,已经随着时势的变迁而成为“封建式的思想感情”,④但是,王国维于此提出的殷周制度比较研究的总体性视角,则影响了此后众多的先秦史与先秦考古研究。

对于殷、周制度的比较,有些学者认同王国维的剧变说,而有些学者则认为殷、周制度的关系还是以因袭为主要特征。

受到剧变说影响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徐中舒、部衡、许悼云和王晖。

持因袭说的代表人物则是陈梦家和张光直。

⑤20世纪20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即以王国维制度比较的观点作为范例,将殷周社会制度的对比放大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对比,认为“殷代是原始公社的末期,周代是奴隶社会的开始”。

©郭沫若的自述让我们看到,在社会史论战中也隐藏了王国维辨析国史的问题意识。

徐中舒则认为殷代是奴隶制社会,而周代是封建制社会,在社会性质上具有本质的区别。

⑦邹衡在先周文化的研究中发现,先周文化与晚商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在陶器上表现最为明显。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精修订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精修订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译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殷周制度论读后感

殷周制度论读后感

殷周制度论读后感《殷周制度论》读后感读《殷周制度论》时,我的内心起起伏伏,在与王国维先生的思想碰撞中有诸多的感触。

读到先生论述殷周之际制度的巨大变革时,我感觉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历史剧当中的转折高潮。

他详细阐述了从兄终弟及到嫡长子继承制的转变,这让我想起了古代皇室中兄弟们为了争夺皇位而展开的残酷斗争。

在未建立嫡长子继承制之前,那种争夺王位的混乱可想而知。

特别触动我的是,王国维先生深刻地指出这种制度转变不仅仅是简单的王位传承方式的改变,更是涉及到宗庙秩序、社会稳定等方方面面的深层原因。

在我们平常看的历史故事里,比如说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正是由于缺乏明确而稳定的继承制度,使得皇子们各怀心思,争斗不断,导致朝廷动荡不安。

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避免这种混乱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游戏的规则,把大家都约束起来,可以使政权交接更加平稳。

对于周朝建立的宗法制度,我一开始是有些疑惑的。

作者详细讲述了大宗小宗的划分以及它们各自的职能,我之前不理解为什么要把家族关系划分得如此复杂。

后来我明白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职能,大宗相当于家族的领袖,起着凝聚家族力量的作用,而小宗也有维护大宗权威、协助管理家族事务等职责。

这就像是一个公司,有董事长,下面还有各级部门的主管一样,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任务。

我觉得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这种制度构建的合理性以及周人对政治秩序高度成熟的构建能力。

书中提到殷周祭祀制度的不同之处,好像揭开了历史神秘的面纱一角。

殷人的祭祀可能更偏向于鬼神崇拜,形式较为繁杂。

而周人则将祭祀和宗法紧密联系。

这让我想到我们现在的祭祖习俗,其实也是从古代传承演变而来,虽然已经简化和世俗化了很多,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家族传承和对先人的敬意的重要性。

这种对古代祭祀制度的研究与理解,就像是走进了一条深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隧道。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意识到,这些古老的制度虽说是千年之前的产物,但它们的影响力延续至今。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原文及译文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原文及译文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原文及译文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於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徵也。

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

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於涿鹿之阿,少皞与顓頊之虚皆在鲁卫,帝嚳居亳。

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

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於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

盖洪水之灾,兗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於西土也。

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於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

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

……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於西方,盖自周始。

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顓頊后,殷、周皆帝嚳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於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尔,政治亦然。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於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於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於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叁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於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於此。

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畧述之。

王国维:殷周制度論(繁體版)

王国维:殷周制度論(繁體版)

王国维:殷周制度論(繁體版)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

都邑者,政治與文化之標徵也。

自上古以來,帝王之都皆在東方。

太皞之虛在陳,大庭氏之庫在魯,黃帝邑於涿鹿之阿,少皞與顓頊之虛皆在魯、衛,帝嚳居亳。

惟史言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與古帝宅京之處不同。

然堯號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陽; 舜號有虞氏,而子孫封於梁國之虞縣,孟子稱舜生卒之地皆在東夷。

蓋洪水之災,兗州當其下游,一時或有遷都之事,非定居於西土也。

禹時都邑雖無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後,以迄後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見於經典者,率在東土,與商人錯處河、濟間,蓋數百歲。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後五遷,不出邦畿千里之內。

故自五帝以來,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東方,惟周獨崛起西土。

武王克紂之後,立武庚,置三監而去,未能撫有東土也;逮武庚之亂,始以兵力平定東方,克商踐奄,滅國五十。

乃建康叔於衛,伯禽於魯,太公望於齊,召公之子於燕。

其於蔡、郕、郜、雍、曹、滕、凡、蔣、邢、茅諸國,碁置於殷之畿內及其侯甸;而齊、魯、衛三國,以王室懿親,並有勛伐,居蒲姑、商、奄故地,為諸侯長;又作雒邑為東都,以臨東諸侯;而天子仍居豐、鎬者凡十一世。

自五帝以來,都邑之自東方而移於西方,蓋自周始。

故以族類言之,則虞、夏、皆顓頊後,殷、周皆帝嚳後,宜殷、周為親;以地理言之,則虞、夏、商皆居東土,周獨起於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範》“九疇”,帝之所以錫禹者,而箕子傳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爾,政治亦然。

周之克殷,滅國五十;又其遺民,或遷之雒邑,或分之魯、衛諸國。

而殷人所伐,不過韋、顧、昆吾 ;且豕韋之後仍為商伯,昆吾雖亡,而已姓之國仍存於商、周之世。

《書? 多士》曰:“夏迪簡在王庭,有服在百僚”,當屬事實。

故夏、殷間政治與文物之變革,不似殷、周間之劇烈矣。

殷、周間之大變革,自其表言之,不過一姓一家之興亡與都邑之移轉;自其里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4. 社会秩序与礼乐:王国维认为,礼乐在殷周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 道德规范的重要手段。通过礼乐的规范,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守纪律、尊重他人,从而形成和 谐的社会秩序。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和思想家,他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殷周制度论。这 一理国维认为,殷周制度的核心是尊崇天命,即天命之下的君主统 治。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这种制度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将天命与人事相结合,使社会秩序得以稳定。
2. 天命与德行:王国维认为,君主的合法性不仅来自于血缘关系,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其德 行和品德。君主应该具备崇德尚善的品质,以德治国。只有具备德行的君主才能得到天命的 认可,才能有效地统治人民。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主要观点
3. 社会等级与仁义:在殷周制度中,社会被分为不同的等级,各个等级之间有着明确的责任 和义务。王国维强调,各个等级应该以仁义为准则,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形成和谐的社会关 系。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义的行为感化人民,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译文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译文

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所以拿宗族来说,则舜和夏都是颛顼的后代,殷、周都是帝喾的后代,殷、周之间较为亲近是很自然的,以地理位置来说,则舜、夏和商都在东部,只有周崛起与西方,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重论西周一继一及继承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商榷

重论西周一继一及继承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商榷

王 国维《 殷周制度论》 提出 , 殷人实行“ 以弟及为主, 而以子继辅之 , 元弟然后传子” 的兄终弟及 制 。而周 人则 实行 周公 创立 的“ 立子 立嫡 之制 , 由是 而 生宗 法 及 丧服 之 制 , 并 由是 而有 封 建 子 弟 之
制, 君 天子 臣诸 侯 之制 。 ” 但无 数 事实 证 明在 周礼 制定 者周 公 长子 伯禽 受 封 的鲁 国 , 西周 时期 所 实
捍 卫 了新 生 的 一 继 一及 制 。根 据 一 继 一 及 制 , 周 公 本 可 以传 位 于 其 子 伯 禽 , 但 却传位 于武王之 子成 王 。 以表 明 改 制
创 新 的公 而 无 私 。 一 继 一及 制在 西 周 时期 盛 行 了二 百 余 年 , “ 厉 始 革 典 ”, 周厉 王改革旧制 , 不再 传 弟 而 传 子 。此 后
疑的。
世 界 上任 何事 物 , 都有 一个 发生 、 发 展和 衰亡 的全 过程 。一 继一 及制 当然 也不 会 例外 。本 文首
先 论证 一 继一 及制 发生 、 发 展 和衰亡 的历 史 , 并探 讨一 继 一 及制 的史 料 来 源及 其 产 生 的社 会 根 源 ,
同时讨 论 一继 一及 制是 否 属于 “ 周礼 ” , 并 对力 图否定 和抹 杀一继 一及 制 的各 种看 法予 以商榷 。
行 的不 是 嫡长 制 , 而是 一继 一及 的继 承制 度 。一 继一 及 制见 于如 下记 载 :
庄公 病将 死 , 以病 召 季子 …… , 日: “ 寡人 即 不起 此 病 , 吾 将 焉 致 乎 鲁 国? ” 季子 日: “ 般 也 存, 君何 忧 焉? ” 公 日: “ 庸得 若 是 乎 ? 牙谓 我 日 : 鲁 一 生一 及 , 君 已知 之 矣 。 庆 父 也 存 。 ” 季 子

殷周制度论论述过程

殷周制度论论述过程

殷周制度论一、引言殷周制度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探讨商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及其演变。

本文将对殷周制度论的论述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殷周制度论的历史回顾殷周制度论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史记》、《左传》等史书均有对商周制度的记载和论述。

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殷周制度论,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见解。

其中,王国维、郭沫若等人的研究具有代表性,为殷周制度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殷周制度论的主要观点1.政治制度方面:商朝实行的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国王权力受到宗族势力的制约,而周朝则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的政治制度,通过分封制将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以巩固王权。

2.经济制度方面:商朝以农业为主,商业相对较为落后;而周朝则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使得农业生产和商业交流得以更好地发展。

3.文化制度方面:商朝文化以神权为核心,祭祀活动频繁;而周朝则强调人文精神,注重伦理道德,逐渐形成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四、殷周制度论的现代研究现代的殷周制度论研究更加注重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的结合,采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学者们通过对殷墟、周原等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商周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同时,对于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五、结论殷周制度论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商周制度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演进和发展。

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考古发掘和文献资料的结合,采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以期取得更加深入的成果。

同时,也需要在研究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规范,确保研究的合法合规性和实用性。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的“天”是指A.辨别是⾮善恶的天理B.表现⾃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份的天命D.确定继承⼈选的天⼦2.汉承秦制,官秩⼤致分为三类:第⼀类是官阶在100⽯以上者,每⽉有俸16斛~350斛不等。

第⼆类是⽃⾷、佐史之秩,⽃⾷⽉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计⽇⽽⾷⼀⽃⼆升,故称⽃⾷;佐史⽉俸⼋斛。

第三类是少吏,秩⽆规定。

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的是()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B.扩⼤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权D.实现选贤任能3.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

没有宰相的权⼒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这是任何明智的⼈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4.“烧毁房屋或堆放在房屋附近的⾕物堆的,如属故意,则捆绑⽽鞭打之,然后将其烧死;如为过失,则责令赔偿损失,如⽆⼒赔偿,则从轻处罚。

”《⼗⼆铜表法》的上述规定集中体现了罗马法()A.考虑周全,甄别案件性质B.宽容忍让,代表弱势群体C.叙述详细,内容庞杂繁琐D.司法不公,保护强者富⼈5.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论多⼩,为了防⽌少数⼈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定数⽬,同时共和国⽆论多⼤,为了防⽌⼈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定数⽬。

”他主张A.既要让公民⾏使权⼒⼜要限制⾏使权⼒的范围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D.代表机构既要体现⼴泛性⼜要精⼲有效6.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虽然有能⼒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确保⾃⼰的权⼒不受侵犯,甚⾄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译文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译文

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变革,在殷周交替时代最为剧烈。

都邑,是政治与文化的标志。

自上古以来,帝王的都城都在东方。

太昊的墟(?)在东方,大庭氏的库(?)在山东境内,黄帝的都邑在涿鹿的山阿。

少昊和颛顼的墟(?)都在鲁地和卫地(应为山东河南之间),帝喾的都城在亳(安徽亳州)。

只有史官称尧的都城在平阳(山西临汾),舜的都城在蒲坂(山西永济)大禹的都城在安邑(山西夏县),都在西北偏僻之地,和先古帝王定都之处不同。

但尧的号是陶唐氏,其坟墓在定陶的成阳(山东定陶)。

舜的号是有虞氏,但他的子孙被封于梁国的虞县(河南虞城县),孟子说舜的生卒之地都在东夷方。

可能因为洪水之灾,兖州在黄河下游,一时之间可能会有迁都的事情,不是一直定居在西方(山西)。

禹时的都邑虽然无法查考,但夏朝从太康以后直到桀,都邑和其他地名从经典上能够查到的都在东部,和商部落的人杂处黄河、济河流域,大致有数百年。

商朝取得天下以后,其都邑没有固定过,前后迁都五次,但都没超过邦畿千里的范围之内。

所以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将武庚立为商人的统领,设管叔、蔡叔、霍叔为三监监视之,而未能完全统治东部,等到武庚叛乱,才以兵力平定了东方,,克服武庚之商部落,指讨平协助叛乱的东夷奄国之君,灭掉五十国。

这才封康叔在卫(河南淇县),伯禽在鲁(山东曲阜),太公望在齐(山东营丘),召公之子在燕(北京)。

其他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等国,都安置于殷京都所辖的范围内以及殷的侯服与甸服(古代王畿外围千里以内的区域)。

而齐、鲁、卫三国因是周王室至亲,且有征伐功勋,故分封在蒲姑、商、奄的旧地,作为诸侯的领袖;周又将洛阳作为东都,来管制东部诸侯;而周天子仍居住在丰、镐二京(陕西长安),共达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城从东方转移到西方,应该从周朝开始。

所以拿宗族来说,则舜和夏都是颛顼的后代,殷、周都是帝喾的后代,殷、周之间较为亲近是很自然的,以地理位置来说,则舜、夏和商都在东部,只有周崛起与西方,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1.概述。

自从五帝以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的都邑都在东方,只有周独自在西部崛起。

所以夏商两代的文化基本一样。

文化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

所以殷周期间的大变革,从表面上看,是历朝历代都有的国家兴亡和都城转移;但从深处来说,则是制度和文化的推陈出新。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作者认为想要观察周何以安定天下,必须从其制度开始。

与商不同的有三,一是“立子立嫡”的制度,和由此派生出宗法和丧服制度;二是庙数制度,三是同姓不婚的制度。

2.嫡长子继承制:商朝时,曾发生九世之乱,使商朝“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王位继承制度遭到破坏,商朝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而周朝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为的就是解决商朝王位继承混乱的问题。

然而继承之法的精髓是“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古人并非不知道官天下要比家天下更好,并非不知道立贤比立嫡更佳,那为何依旧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呢?作者认为,大概是担忧立贤之法会激发人们相争的欲望,从而后患无穷,国家将无法太平,百姓也不可能得到安宁。

3.宗法制对于宗法制的产生,作者认为,嫡长子继承制本来时为无子诸侯继统法而设置,后来又同样实行于大夫一下,于是宗法制便产生了。

这与我们高中历史中有一点细微的差别,高中历史讲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学习的顺序导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理清宗法制与嫡长子继承制的关系应该是先有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产生宗法制。

4.丧服制度:作者认为《丧服》一篇,出于嫡庶之制实行以后。

自殷以前,决不可能有此制度。

丧服制度特别在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层次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使之与严密的宗法制度相配合。

【doc】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doc】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综合论坛读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彭小松(上海大学文学院200444)摘要: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是近代中国早期甲骨学研究"在当时条件下的顶峰之作,王国维从大处着眼考察殷周的制度与文化,认为周之制度是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本文通过略读《殷用制度论》的文本,试图对王国维的"二重考据法"做个粗略的描述,进而回答两个问题,即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怎样运用二重考据法及他为何要作此篇论文.关键词: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二重考据法19l7年9月王国维写成《殷周制度论》,后收入《观堂集林》.罗振玉在《观堂集林?序》中对此有精到的点评,"丁巳(1917年),君撰《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殷周制度论》,义据精深,方法缜密,极考证家之能事,而于周代立制之源及成王周公所以治天下:之意,言之尤为真切,自来说诸经大义,未有如此之贯串者..盖君之学,实由文字声韵以考古代之制度文物,并其立制之所以然."…《殷周制度论》从大处着眼历史,以宏观视角:考察商周政治制度的变革,赵万里评价其为"当时条件下甲骨文研究的封顶之作"..王国维对《殷周制度论》的自我点评是:"此文于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这里的"考据"笔者以为即是运用二重考据法,"寓经世之意"则指他"将甲骨学文研究从原先考释文字,识别人名和梳理世系,上升到了考证殷周历史和制度这一层次,并竭力分辨出从殷商过渡刮周朝时的制度衍变过程,以及商周两朝制度中的人文精髓."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王国维如何将二重考据法运用于《股周制度论》,以及"经世之意"所蕴涵的时代寓意.《殷周制度论》开篇演绎一观点"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u而后王国维从商周都邑切入,指出"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通过论证夏商周都邑之东西差别及变迁,得出结论:表面上商周的大变革是"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而从深层次看,是废旧制度旧文化,兴新制度新文化并以此制度安万世.王国维感叹周代的新制度,新文化"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玉国维对二重考据法的运用以考释商周制度的差异最为精到,具体为三个方面.首先,"尊尊之",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及丧服制等与商代大不同.王国维用保定出土的句兵三铭文说明"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用《孟子》《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三"古书"说明"合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又举《丧服》总结其四个纲领性的要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别,认为"《丧服》一篇,其条理至精密纤悉这,乃出于嫡庶之制既行以后.自殷以前,决不能有此制度也."这样用古书与铭文互证,使得商周政制的差别跃然纸上.其次,"亲亲之义",王国维主张比较祭法.他引b辞中多处记载的祭法与《吕览?商书》中"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不合,证"殷人祭其先无定制",王国维用《逸周书》《中庸》《尚书》等篇说明"商人继统之法不合尊尊之义,其祭法又无远弥尊卑之分,则于亲亲,尊尊二义皆无当也.周人以尊尊之义经亲亲之义而立嫡庶之制,又以亲亲之义经尊尊之义而立庙制,此其所以为文也.""另外,王国维还附论了周人以"贤贤之"治官,这构成了周代庞大的"万世治安之大计".第三,同姓不婚制.王国维用二重考据法证周代有"同姓不婚制,而男女之别严"王国维指出商人的彝器中有妣甲,妣乙的记载,说明商以前女无姓也不以女姓称,"帝王之妣与母皆以日名",接着王国维引《大传》"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证明同姓不婚应开始于周代,"女子称姓,亦自周人始".王国维运用二:重考据法考释殷周制度,"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相释证"这是他对二重考据法的科学运用,后来在《古史新证》中他又做了进一步解释"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考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加以肯定,可断言也."二重考据法被正是提出.王国维所谓的"经世之意"具体指什么呢?《殷周制度论》的结尾为我们解开了谜团,"周自大王以后,世载其德……至于庶民,亦聪听祖考之彝训.是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故克殷之后,尤兢兢以德治为务."…笔者认为这个"德治"便是王国维"经世之意"的核心内容,这也正是转型时期爱国文人希求政治上德治的普遍理想.王国维曾致信罗振]i并谈及《殷周制度论》,"前日拟作《续三代地理小记》,既而动笔,思想又变,改论周制与殷制异同:一,嫡庶之制;二,宗法与服术(此二者因嫡庶之制而生);三,分封子弟之制;四,定天下诸侯君臣之分;五,婚姻姓氏之制;六,庙制.此六者,皆至周而始有定制,皆周之所以治天下之术,而其本原则在德治."由此可见,王国维也将他的这篇文章归于一点即"德治".王国维认为周代的制度,典礼,是为道德而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安民."周之制度,典礼,乃道德之器械,而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四者之结体也,此之谓民彝."又说"殷人之刑惟寇攘奸宄,而周人之刑则并及不孝不友……其重民彝也如此.是周制刑之意,亦本于德治,礼治之大经."…"彝"的意思是常道,法度,也就是常规,安定的意思.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作于l9l7年,正处时局己B5综合论坛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探讨周锐(上海大学文化历史系200000)巴洛克是一个从严谨到自由的涂绘风格,从形体明确到形体不整齐的有趣的转变过程.它产生在反宗教改革时期的意大利,发展于欧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区,盛期文艺复兴没有过渡到一个被明确划分出来的晚期阶段,而是直接通向了巴洛克艺术.在盛期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某些新的东西,那就是即将来临的巴洛克风格的征兆.一,巴洛克艺术出现的背景14到16世纪是欧洲历史的重要转折期,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影响下,欧洲基督教世界兴起了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的冲击,严重威胁到罗马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天主教会为了反对宗教改革,创立了后来极具影响的耶稣会.耶稣会试图重新掌握教会对艺术的控制权.16世纪最后3O年到l8世纪,耶稣会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欧洲几乎所有信仰天主教的地区都出现了新式的教堂和学校,注重感官效果,反人文主义的巴洛克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巴洛克时代初期,意大利是欧洲的艺术中心,但到17世纪末,它开始从巅峰衰弱,艺术中心也随之赚到了法国.在那里,巴洛克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最终演变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同时也扩散到了整个欧洲乃至拉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正是这些干差万别的艺术形式共同构成了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不能等同于耶稣会艺术,以耶稣会为急先锋的天主教会给予了巴洛克艺术巨大的影响,但并不是耶稣会这个集体,而是在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上有着千差万别的建筑师和艺术家个人为教堂装饰所作出的差异化贡献,巴洛克艺术是在天主教会的影响下兴起的,由于资金缺乏的原因,耶稣会后来并不控制巴洛克艺术的发展.二,巴洛克文艺特征巴洛克最初是法国夸特梅尔?德?匡西用来描述十七世纪建筑中那种奇怪的,不正型的,异样的,歪斜的,曲线的图形凹凸丰富的建筑立面与流动变幻的空间感,专指不均衡,不规范,过度的,异样的艺术现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静止的形象中注入了运动变化的力度和时间变幻的因素, 就像畸形珍珠那样在自行增值的活体上闪烁着虹彩般的迷人幻光.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一一罗马巴洛克形式.在罗马,巴洛克代表了文艺复兴的最彻底的变形,正如布克哈特描述的,最微不足道的早期威尼斯文艺复兴观念装扮成巴洛克的样子,昂首阔步地走着,因此可以说,巴洛克风格是纯罗马的东西.巴洛克式古典永恒理念的叛逆,这种叛逆的炫奇新风被罗米尼和贝尼尼大加发扬.巴洛克建筑强调力度的相克,尤以圆形上浮的对抗卵形曲线推移为特色,建筑正面常作波动化的效果,视点变动较大以形成动感,巧妙运用建筑要素的复合造成波动,规律的视觉效应,运用视觉的对比造成时间变幻的表象.下面援引几件贝尼尼的传世名作来做一个很好的描述.首先是贝尼尼的成名作——阿波罗和达芙妮,作动荡的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王朝,而共和的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窃取,至l9l5;V日本又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及1916年,19l7年袁世凯和张勋复辟丑剧粉墨登场.变革时代,民众往往陷入迷茫或战祸之中,不得聊生.先哲老子有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近代各种势力对私利的追逐带来了混乱的时局甚至战争,王国维沉浮于近代历史乱潮中,深知"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以天,争乃不生",他希望能出现周之"求定而息争"的"德治"来"弭天下之争".王国维作为变革时期中国第一代新史学家之一,身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转型之际,肩负起"引领中国史学由传统类型向近代类型转化"的使命.正如戴逸所说,2O世纪中国历史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理性精神的张扬","依靠理性的推导,逻辑的证明,归纳演绎出结论,……王国维的'二重考据法'颇具这种近代的理性精神."…然而1927年6月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临终遗言"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是一种对时代多么无奈的质问.王国维作《殷周制度论》时正值他为了生计在上海哈同花园担任《学术丛编》主编.初聘之时,王国维与仓圣智大学(哈同花园创建)定己B6了三条君子协定:一,拒绝担任仓圣智大学教务长;二,不到哈同花园内居住和办公;三,由他全权负责筹办《学术丛编》,学校不得干涉其刊登内容.读完这个"君子协定"笔者才略懂,何以陈寅恪要用"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来题写王国维的墓志铭,学人做学术希望在自由,独立的环境下进行,只有这样理性精神才能得到自由张扬,他的自沉或许正是对失却这种精神的抗争.可叹!注释:『1]y-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M】.石家庄:$--rab~育出版社.2003.【21窦忠如.王国维传【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31Y-/J~祥,萧立文.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0.[4】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5】王国维.古史新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刘克苏.失行孤雁一一王国维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饶尚宽.老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王国维 殷周制度论

《殷周制度论》王国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

太皞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皞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

惟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处不同。

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

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

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

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惟周独崛起西土。

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

其于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碁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又作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

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尔,政治亦然。

周之克殷,灭国五十;又其遗民,或迁之雒邑,或分之鲁、卫诸国。

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已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

《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当属事实。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殷周制度论3000字读后感

殷周制度论3000字读后感

殷周制度论3000字读后感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历史在一个水平上不断重复,傅斯年曾说(中国历史)自秦以还,二千年间,尽可缩为一日也,你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朝代更迭,或外族入主,基本上只是朝代姓氏的变迁,而表面上的国家的典章制度和内里的宗法制度,有多少实质的变更呢?那这其中的根本的来源,论者皆谓是周公制礼,也就是周礼。

孔子是万世师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文化,大都号称遵奉孔子之道。

但是孔子说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说周代继承了夏商两代的文化,而有了更高级的文明,孔子虽是殷商的后裔,宋国的贵族,但是他从周,从心里面拥护感佩于周之道。

又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寤寐之间都是周公,没有梦见周公,乃至于感叹自己老了,快要不久于人世了。

后世都知道周公制礼,但是没有几个人去体会其中的深远的意义。

王国维这篇文章,用考证和考古的文物为证来分析殷周之间朝代变革背后的文化变革的具体内容,和这些变革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其中高明之处。

王国维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重读王国维_殷周制度论_

重读王国维_殷周制度论_
而由日名制的内涵探讨商代宗法便必然会得出如下的结论即商代父系贵族在仍然盛行一夫多妻的婚姻和家庭体制下基本的宗法关系还是依父系分族而按母系分宗而并非如后世所想象的那样在父系家长继承制已然确立之后宗族的分化即都已按父系进行
· 104 ·
史 学 月 刊
2011年 第 7 期
商代主流社会已是父系家长继承制的社会, 这 点 应 该 没 有 疑 问 ,甲 骨 文 所 见 的 王 位 继 承 制 度 即足可证明这一点。而由日名制的内涵探讨商 代宗 法,便 必 然 会 得 出 如 下 的 结 论,即 商 代 父 系 贵族在仍然盛行一夫多妻的婚姻和家庭体制下, 基本的宗法关系还是依父系分族而按母系分宗, 而 并 非 如 后 世 所 想 象 的 那 样 ,在 父 系 家 长 继 承 制 已然 确 立 之 后,宗 族 的 分 化 即 都 已 按 父 系 进 行。 如上所说,日名制 的 根 本 特 征 是 “子 从 母 名”,也 就是在内婚群内母子同用一个日名。这一机制 的 实 际 作 用 是 两 分 而 合 一 的 :它 在 母 辈 为 的 是 区 别 婚 姻 关 系 ,在 子 辈 则 为 分 宗 ;二 者 统 一 起 来 ,即 在 表 明 不 同 辈 分 的 子 女 之 所 出 。 浅 显 地 说 ,也 就 是 在 使 用 日 名 的 内 婚 群 内 ,凡 同 父 子 女 ——— 不 论 日名 相 同 与 否———皆 属 同 族;而 同 父 异 母 子 女———一般日 名 不 同———则 分 属 不 同 的 宗。 子 女 各 从 母 名,其 实 就 是 各 以 其 生 母 的 日 名 为 宗 名 。 例 如 卜 辞 所 见 商 汤 大 乙 之 子 有 3 人 ,分 名 大 丁、外丙、中 壬,可 知 他 们 的 生 母 原 分 名 丁、丙、 壬,因 而 他 们 虽 为 同 一 家 庭 的 成 员,却 各 从 母 名 而分属不同的宗,也 就 是 各 以 同 母 者 为 “宗 亲”。 所以 商 王 族 的 所 有 内 婚 子 女,按 日 名 制 的 称 呼, 便都可 归 于 甲、乙、丙、丁 等 十 宗;而 十 宗 整 合 起 来 ,也 就 构 成 王 族 的 “子 姓 ”宗 群 及 内 婚 族 群 。 王 族内 婚 群 的 所 有 家 谱、族 谱 和 祭 谱,当 都 是 按 日

选择题专练(929)

选择题专练(929)

选择题专练(929)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

”据此可知,西周( )A.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D.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解析】选C。

西周时期地方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当时无中央集权,故A错误;西周天子处于至尊权威,但未达到君主专制,故B错误;题干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推知西周利用血缘纽带巩固统治,故C正确;西周时期异姓诸侯也是其联合对象,如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等,故D错误。

2.读下表,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 (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单位:市斤/市亩A.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B.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D.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解析】选B。

在魏晋尤其是“永嘉之乱”时期,北方人口大量涌入南方,使得南方获得初步的开发和发展,农业重心开始出现南移的趋势,故B正确。

3.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解析】选C。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应该指中央与地方,而三司属于中央机构,故A错误;三司重新组织到一个新机构,并不一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B错误;三个机构合并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故C正确;这一措施并不能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故D错误。

4.王守仁不待朝命而辞官,招致“擅离职守、非议朱熹等”攻击。

他的弟子何心隐放弃科举,在乡尝试聚和宗党、合族共财的社会生活而被迫害致死,心学也屡为朝廷所禁。

但到了明末,又恢复心学之地位。

早期中国嫡庶之分与宗法制度形成--基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的哲学反思

早期中国嫡庶之分与宗法制度形成--基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的哲学反思

早期中国嫡庶之分与宗法制度形成--基于王国维《殷周制度论》的哲学反思余治平【期刊名称】《中原文化研究》【年(卷),期】2024(12)1【摘要】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指出,立子立嫡之制是周人对殷商“兄终弟及”王位继承制度的突破和创新。

天子在众多公子中选拔接班人,难免任意性、随机性,容易导致祸乱事变。

周政的特点是让政治道德化,让道德政治化,使血亲社会化,使社会宗法化。

血缘关系是生来如此而并非后天人力所为。

把血缘关系上升到一种天定法则的高度予以确认,等于在为“亲亲”之制建构可靠根基。

以嫡系长房、长孙为大宗,血缘正统可靠,是“百世不迁之宗”,秉承先祖恩德最隆最多;而以庶子系统、旁支所出为小宗,是先祖余泽播撒。

“五世而迁之宗”要求小宗超过五世则剔出丧服范围。

“大宗维翰”而具有核心地位,“宗子维城”则能够起到拱卫、守护作用。

对别子小宗和别子大宗强调尊过去的祖,无疑是变相要求他们尊现在的王。

依据亲亲尊尊法则所建构出的宗法社会,以一种向内挖掘亲和力而不是向外诉诸神力的形上方式,来实现一种具有儒家鲜明特色的王道普遍性。

【总页数】12页(P20-31)【作者】余治平【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24【相关文献】1.王国维对现代哲学的体验与反思——论王国维早期思想历程中的康德与叔本华2.嫡庶制度下受害者的反抗——《红楼梦》中探春人物形象分析3.先秦丧服制度中的嫡庶有序问题初探4.嫡庶之分:论殷墟卜辞中一类特殊的亲属称谓“■”5.重新检视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走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殷周制度论》看王国维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从《殷周制度论》看王国维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从《殷周制度论》看王国维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尹玲玲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12
【摘要】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是建立在他对商周甲骨片研究的基础上,将周代、商代的制度进行对比,从而得出商周是政治变革最剧烈的时期的结论。

这篇文章将
王国维渴求社会安定的愿望深刻地体现了出来。

同时,王国维细致的考据,大胆的假设,思维的创新,流露于字里行间,而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这篇文章中所体现的治国理想与治学思想。

【总页数】3页(P50-52)
【作者】尹玲玲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周代宗法社会的君统与宗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再探讨 [J], 安文研
2.重论西周一继一及继承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商榷 [J], 王恩田
3.“家天下”与“天下一家”:三代政教的精神——以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为中
心 [J], 陈赟
4.《殷周制度论》改制问题和王国维的学术转向 [J], 张梓楠
5.《殷周制度论》改制问题和王国维的学术转向 [J], 张梓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

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太皥之虚在陈;大庭氏之库在鲁;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少皥与颛顼之虚皆在鲁、卫;帝喾居亳。

唯史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俱僻在西北,与古帝宅京之地不同。

然尧号陶唐氏,而冢在定陶之成阳;舜号有虞氏,而子孙封于梁国之虞县;《孟子》称舜生卒之地皆在东夷。

盖洪水之灾,兖州当其下游,一时或有迁都之事,非定居于西土也。

禹时都邑虽无可考,然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

商有天下,不常厥邑,而前后五迁,不出邦畿千里之内。

故自五帝以来,政治文物所自出之都邑,皆在东方。

唯周独崛起西土。

武王克纣之后,立武庚、置三监而去,未能抚有东土也。

逮武庚之乱,始以兵力平定东方,克商践奄,灭国五十。

乃建康叔于卫、伯禽于鲁、太公望于齐、召公之子于燕,其余蔡、郕、郜、雍、曹、滕、凡、蒋、邢、茅诸国,棋置于殷之畿内及其侯甸。

而齐、鲁、卫三国,以王室懿亲,并有勋伐,居蒲姑、商、奄故地,为诸侯长。

又做雒邑为东都,以临东诸侯,而天子仍居丰镐者凡十一世。

自五帝以来,都邑之自东方而移于西方,盖自周始。

故以族类言之,则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宜殷、周为亲。

以地理言之,则虞、夏、商皆居东土,周独起于西方,故夏、商二代文化略同。

“洪范九畴”,帝之所以锡禹者,而箕子传之矣。

夏之季世,若胤甲、若孔甲、若履癸,始以日为名,而殷人承之矣。

文化既尔,政治亦然。

周之克殷,灭国五十。

又其遗民,或迁之洛邑,或分之鲁、卫诸国。

而殷人所伐,不过韦、顾、昆吾,且豕韦之后仍为商伯,昆吾虽亡,而己姓之国仍存于商、周之世。

《书·多士》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

”当属事实。

故夏、殷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

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又自其表言之,则古圣人之所以取天下及所以守之者,若无以异于后世之帝王;而自其里言之,则其制度文物与其立制之本意,乃出于万世治安之大计,其心术与规摹,迥非后世帝王所能梦见也。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

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此非穿凿附会之言也,兹篇所论,皆有事实为之根据,试略述之。

殷以前无嫡庶之制。

黄帝之崩,其二子昌意、玄嚣之后,代有天下。

颛顼者,昌意之子。

帝喾者,玄嚣之子也。

厥后虞、夏皆颛顼后,殷、周皆帝喾后。

有天下者,但为黄帝之子孙,不必为黄帝之嫡。

世动言尧、舜禅让,汤、武征诛,若其传天下与受天下有大不同者。

然以帝系言之,尧、舜之禅天下,以舜、禹之功,然舜、禹皆颛顼后,本可以有天下者也。

汤、武之代夏、商,故以其功与德,然汤、武皆帝喾后,亦本可以有天下者也。

以颛顼以来诸朝相继之次言之,故已无嫡庶之别矣。

一朝之中,其嗣位者亦然。

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

)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

(小甲、中丁、祖辛、武丁、祖庚、廪辛、武乙。

)惟沃甲崩,祖辛之子祖丁立;祖丁崩,沃甲之子南庚立;南庚崩,祖丁之子阳甲立。

此三事,独与商人继统法不合。

此盖《史记·殷本纪》所谓中丁以后九世之乱,其间当有争立之事而不可考矣。

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

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

近保定南乡出句兵三,皆有铭,其一曰:“大祖日己,祖日丁,祖日乙,祖日庚,祖日丁,祖日己,祖日己。

”其二曰:“祖日乙,大父日癸,大父日癸,中父日癸,父日癸,父日辛,父日己。

”其三曰:“大兄日乙,兄日戊,兄日壬,兄日癸,兄日癸,兄日丙。

”此当是殷时北方侯国勒祖父兄之名于兵器以纪功者。

而三世兄弟之名先后骈列,无上下贵贱之别。

是故大王之立王季也,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也,周公之继武王而摄政称王也,自殷制言之,皆正也。

(殷自武乙以后四世传子。

又《孟子》谓:“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

”《吕氏春秋·当务》篇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子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大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

”《史记·殷本纪》则云:“帝乙长子为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

少子辛,辛母正后,故立辛为嗣。

”此三说虽不同,似商末已有立嫡之制。

然三说已自互异,恐即以周代之制拟之,未敢信为事实也。

)舍弟传子之法,实自周始。

当武王之崩,天下未定,国赖长君,周公既相武王克殷胜纣,勋劳最高,以德以长,以历代之制,则继武王而自立,故其所矣。

而周公乃立成王而己摄之,后又反政焉。

摄政者,所以济变也。

立成王者,所以居正也。

自是以后,子继之法遂为百王不易之制矣。

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

兄弟之亲本不如父子,而兄之尊又不如父,故兄弟间常不免有争位之事。

特如传弟既尽之后,则嗣立者当为兄之子欤?弟之子欤?以理论言之,自当立兄之子;以事实言之,则所立者往往为弟之子。

此商人所以有中丁以后九世之乱,而周人传子之制正为救此弊而设也。

然使于诸子之中可以任择一人而立之,而此子又可任立其欲立者,则其争益甚,反不如商之兄弟以长幼相及者犹有次第矣。

故有传子之法,而嫡庶之法亦与之俱生。

其条例则《春秋左氏传》之说曰:“太子死,有母弟则立之,无则立长。

年钧择贤,义钧则卜。

”《公羊》家之说曰:“礼,嫡夫人无子立右媵,右媵无子立左媵,左媵无子立嫡侄娣,嫡侄娣无子立右媵侄娣,右媵侄娣无子立左媵侄娣。

质家亲亲先立嫡,文家尊尊先立侄。

嫡子有孙而死,质家亲亲先立弟,文家尊尊先立孙。

其双生也,质家据现在立先生,文家据本意立后生。

”此二说中,后说尤为详密,顾皆后儒充类之说,当立法之初,未必穷其变至此。

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

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后世用人之以资格也,皆任天而不参以人,所以求定而息争也。

古人非不知官天下之名美于家天下,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蔽将不可胜穷,而民将无时或息也。

故衡利而取重,挈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

而此制实自周公定之,是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可由殷制比较得之,有周一代礼制,大抵由是出也。

是故,由嫡庶之制而宗法与服术二者生焉。

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

藉曰有之,不过合一族之人奉其族贵且贤者而宗之。

其所宗之人,固非一定而不可易,如周之大宗、小宗也。

周人嫡庶之制,本为无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

周初宗法虽不可考,其见于七十子后学所述者,则《丧服小记》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宗其继别子者,百世不迁者也。

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

尊祖故敬宗。

敬宗,尊祖之义也。

”是故,有继别之大宗,有继高祖之宗,有继曾祖之宗,有继祖之宗,有继祢之宗,是为五宗。

其所宗者皆嫡也,宗之者皆庶也。

此制为大夫以下设,而不上及天子、诸侯。

郑康成于《丧服小记》注曰:“别子,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者也。

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

”又于《大传》注曰:“公子不得宗君。

”是天子、诸侯虽本世嫡,于事实当统无数之大宗,然以尊故,无宗名。

其庶子不得祢先君,又不得宗今君,故自为别子,而其子乃为继别之大宗。

言礼者嫌别子之世近于无宗也,故《大传》说之曰:“有大宗而无小宗者,有小宗而无大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

公子有宗道。

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嫡者。

”注曰:“公子不得宗君,君命嫡昆弟为之宗,使之宗之。

”此《传》所谓“有大宗而无小宗”也。

又若无嫡昆弟,则使庶昆弟一人为之宗,而诸庶兄弟事之如小宗,此《传》所谓有“小宗而无大宗”也。

《大传》此说,颇与《小记》及其自说违异。

盖宗必有所继,我之所以宗之者,以其继别若继高祖以下故也。

君之嫡昆弟、庶昆弟皆不得继先君,又何所据以为众兄弟之宗乎?或云:立此宗子者,所以合族也。

若然,则所合者一公之子耳。

至此公之子与先公之子若孙间,仍无合之之道。

是大夫、士以下皆有族,而天子、诸侯之子,于其族曾祖父母、从祖祖父母、世父母、叔父母以下服之所及者,乃无缀属之法,是非先王教人亲亲之意也。

故由尊之统言,则天子、诸侯绝宗,王子、公子无宗可也;由亲之统言之,则天子、诸侯之子,身为别子而其后世为大宗者,无不奉天子、诸侯以为最大之大宗,特以尊卑既殊,不敢加以宗名,而其实则仍在也。

故《大传》曰:“君有合族之道。

”其在《诗·小雅》之《常棣·序》曰:“燕兄弟也。

”其诗曰:“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大雅》之《行苇·序》曰:“周家能内睦九族也。

”其诗曰:“戚戚兄弟,莫远具迩。

或肆之筵,或授之几。

”是即《周礼·大宗伯》所谓“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者,是天子之收族也。

《文王世子》曰:“公与族人燕则以齿。

”又曰:“公与族人燕则异姓为宾。

” 是诸侯之收族也。

夫收族者,大宗之事也。

又在《小雅》之《楚茨》曰:“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此言天子、诸侯祭毕而与族人燕也。

《尚书·大传》曰:“宗室有事,族人皆侍终日。

大宗已侍于宾奠,然后燕私。

燕私者何也?祭已而与族人饮也。

”是祭毕而燕族人者,亦大宗之事也。

是故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

笃《公刘》之诗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传曰:“为之君,为之大宗也。

”《板》之诗曰:“大宗维翰。

”传曰:“王者,天下之大宗。

”又曰:“宗子维城。

”笺曰:“王者之嫡子,谓之宗子。

”是礼家之大宗限于大夫以下者,诗人直以称天子、诸侯。

惟在天子、诸侯则宗统与君统合,故不必以宗名;大夫、士以下皆以贤才进,不必身是嫡子。

故宗法乃成一独立之统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