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答案
2020届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届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840e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e.png)
2020届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假如推选中国地名中的最美汉字,一定非“阳”字莫属。
有人曾对现今省会、地级市和区县级地名进行统计,带“阳”字的地名多达117个。
其中两个省会城市为贵阳、沈阳,地级市有南阳、岳阳、资阳、辽阳、揭阳等19个,再小一级的阳字地名更多达96个。
而且,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老古董”,有的甚至沉淀了几千年。
对那些带有“阳”字的地名,古人也是极为挑剔和讲究,最典型的是洛阳。
洛阳是块风水宝地,北有邙山,南有洛水,双阳之地,山川形胜,历朝历代都是皇帝的心头好,而洛阳的名字也十分纠结。
洛河古名雒水,所以战国时,被取名“雒阳”。
雒从火。
秦时,五行之说渐起,秦始皇按“五德终始”进行推理,认为秦代周,应为水德,因此改为洛阳。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东汉尚火德,复名雒阳。
三国时魏的德运为土,认为“水得土乃流,土得水而柔”,遂复改为洛阳,后世沿用至今。
(摘编自堇青《一阴一阳之谓道》)材料二: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
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
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
“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
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时光长河里。
”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
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民政部正在推进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拟对规范地名管理,保持地名稳定、保护地名文化等做出一系列新规定。
新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小说阅读测试卷二
![新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小说阅读测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1172c856b9d528ea80c7790e.png)
新高考语文复习专项:小说阅读测试卷二(建议时间:120分钟)校区名:班级:姓名:得分:一、(合肥一中2020届最后一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收账①茅盾天乂索索地下起冻雨来了。
一条街上冷清清地简直没有人行。
自有这条街以来,从没见过这样萧索的腊尾岁尽。
朔风吹着那些招牌,嚓嚓地响。
渐渐地冻雨乂变成雪花的模样。
沿街店铺里的伙计们靠在柜台上仰起了脸发怔。
林先生和那位收账客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谈着。
林小姐忽然走出蝴蝶门来站在街边看那索索的冻雨。
林先生嘴里应酬着,看看女儿,心里一阵一阵酸上来,想起他的一生简直毫没幸福,然而乂不知道坑害他到这地步的,究竟是谁。
那位上海客人似乎气平了一些了,忽然很恳切地说:“林老板,你是个好人。
一点嗜好都没有,做生意很巴结认真。
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么?可是现今时势不同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
”林先生叹一口气苦笑着,算是谦逊。
上海客人顿了一顿,乂接着说下去:“贵镇上的市面今年乂比上年差些,是不是?内地全靠乡庄生意,乡下人太穷,真是没有法子呀,九点钟了!怎么你们的收账伙计还没来呢?这个人靠得住么?”林先生心里一跳,暂时回答不出来。
上海客人看着林先生那迟疑的神气,就笑;那笑声有儿分异样。
忽然那边林小姐转脸对林先生急促地叫道:"爸爸,寿生回来了!一身泥!”显然林小姐的叫声也是异样的。
林先生跳起来,乂惊乂喜,着急地想跑到柜台前去看,可是心慌了,两腿发软。
这时寿生已经跑了进来,当真是一身泥,气喘喘地坐下了,说不出话来。
林先生估量那情形不对,吓得没有主意,也不开口。
上海客人在旁边皱眉头。
过了一会儿,寿生方才喘着气说:“好险呀!差一些儿被他们抓住了。
”“到底是强盗抢了快班船么?”林先生惊极,心一横,倒逼出话来了。
“不是强盗。
是兵队拉夫呀!昨天下午赶不上趁快班。
今天一早趁航船,哪里知道航船听得这里要捉船,就停在东栅外了。
我上岸走不到半里路,就碰到拉夫。
西面宝祥衣庄的阿毛被他们拉去了。
安徽合肥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合肥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1444d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1.png)
合肥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作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尤其是先秦汉魏六朝至初盛唐的诗人。
失意困顿的遭际、缺乏同道的寂寞、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对世俗的洞彻和鄙视,是他们产生孤独感的共同原因。
而对不同时代、不同境遇的诗人而言,其孤独感又有不同的内涵。
对于孤独感提炼的艺术方式的差异,往往会造成诗人不同的艺术个性。
如屈原以香草自饰、独清独醒的孤洁,阮籍独坐空堂、徘徊旷野的茫然,陶渊明面对“八表同昏”独酌思友的寂寞,李白天马行空、从云端俯视人寰的清高,都与他们构筑的独特的艺术境界有关。
不过,虽然他们比兴和构思的方式不同,其艺术提炼的原理却是相同的,这就是以诗人高大伟岸的个人形象与污浊的世俗世界造成反差强烈的对比。
这也可以说是盛唐以前诗歌浪漫精神的表现传统之一。
杜甫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精神受到万世敬仰。
他毕生的饥寒流离,往往被看成造就诗圣的前提条件,而他内心的孤独、寂寞和矛盾却较少被人关注。
其实,杜甫体会了屈原、阮籍、陶渊明和李白诸家大诗人的各种孤独感,而且越到晚年,他对孤独心境的提炼也愈益自觉。
“乾坤一腐儒”,就是他对自己与整个世界的关系经过反复思考之后的最后概括。
与其他大诗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杜甫在个人形象和广漠时空的对比中,突显的是自己的渺小和无力,然而其思考的深度和高度却迥出于前人。
一中2020高三语文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
![一中2020高三语文最后一卷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f29ab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答案】4. A 5。 D
6。 ①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②中医的科学性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③社会对中医评价逐渐客观。④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中西医疗法是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为主,西药抗病毒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治疗为辅”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二原文“西医治疗组(给予西药抗病毒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18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34例)的两组”可知,中西医疗法是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的方法,而不是“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为主,西药抗病毒抗感染、辅助支持药物治疗为辅"。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清题干的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意思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
B项,“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越可以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经济运行效率越高,发展过程中就越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知,“经济运行效率"不等于“经济速度”。
(摘编自戴星翼《处理好发展与保护关系》,《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6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一中学2020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限时训练试题含解析
![第一中学2020高三语文下学期3月限时训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5d171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2.png)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要依据语境,看准对象,注意适应场合,把握语体特征,明确关键词的谦敬和语意轻重,仔细判断.
解答此类题,考生要注意人物关系,以便确定适用对象以及谦称、敬称等.其中,“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句中指“一名”学生,可用“学子”。“加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而文中指十八岁,故改为“成年"。用于长辈的期待要用“殷切”。“垂念",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句中指自己感恩师恩,可用“感念”。同学之间是平辈,仪式上的发言稿里这种正式场合,一般不说“希望”对方“取得优异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而应该说成“祝福”“祝愿"。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效解决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面对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了世界各国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日趋深入的讨论。
杜维明从儒家道德与“文明对话”的角度讨论了建立共同体的可能性。在他看来, 共同体”这个词的理想含义在于,“人们在一起共同生活、分享一种共同价值和实实在在的公民道德,并通过致力于实现公善而联合为一体。然而,这样一种统一体允许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信仰差异,只要这种多样性和差异不致侵害他者的基本自由和权利”。对于儒家而言,道徳是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儒家“修齐治平”的语境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首先展现为一个道德共同体,杜维明称其为“信赖社群".对于一个“信赖社群"而言,人与人的交往不仅基于秩序的建构,更在于内心的彼此信赖与道德的影响。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语文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63bc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2.png)
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数字媒介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互动性。
互动性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文本的构成法则——文本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固定的叙事形式,亦不再拥有相对稳定的意义结构,而是在互动的作用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选择、参与、探索的叙事空间,最大限度地激活了文本的开放性内涵,为用户打开了一个意义协商空间。
不同的互动实践与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语义规则,亦形成了不同的意义生成方式。
因此,互动可以在修辞维度上加以认识——互动的语言,即是修辞的语言。
在时间维度上,用户可以自主地选择故事在时间维度的“展开”方式,并从容地处理“沿途”的页面悬停时长,由此决定叙事“前行”的时间结构,如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向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独特的时间意识。
当不同的信息模块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逻辑时,用户便可以在自由选择中建立特定的时间概念或时间意识。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融媒体产品《亚运山水间》,设置了富春江、良渚、西湖、钱塘江四个“探险”板块,用户点击不同的板块,即可触发漂流、迷宫、龙舟和射箭四个不同场景的游戏,从而体验特定场景的游戏内容。
不同的选择顺序,形成的是不同的内容呈现顺序和结构,这便从根本上改写了传统新闻的内容呈现顺序,由此摆脱了文本意义生成所高度依赖的时间逻辑。
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
![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72057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5.png)
合肥一中 2024 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参考答案1. (3 分)A【解析】“其意义完全由用户动态生成”绝对化。
2.(3 分)C【解析】“因资本因素带来的大众化、娱乐化、碎片化趋向”于文无据。
3.(3 分)C【解析】从两则材料中可知,媒介“修辞”指的是在媒介与用户的互动中提供的场景空间及价值影响因素。
C 选项体现是AI 技术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不能体现“修辞”之意。
4.(3 分)C【解析】“从长远来看,新媒体传播方式前景不容乐观”与材料观点不符,正确与否要看使用的目的和方式。
且表一的相关内容与表二部分人的不满意态度不构成论证关系。
5.(6 分)①材料一侧重论述在融合新闻中,基于新媒体打造的自主时空,用户对新闻文本的意义构建作用(2 分),互动着眼点偏向于用户(1 分)。
②材料二侧重于论述在文学经典传播中,新媒体传播方式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指出新媒体传播方式应观照人的精神世界(2 分),互动着眼点偏向于新媒体传播(1分)。
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3 分,给满6 分为止。
意思答对即可。
6.(3 分) A【解析】 B 项说管理主任“不认可王德胜的能力”错误。
管理主任的询问表现出他对王德胜的关心,而非不认可其能力。
C 项王德胜“全然不顾可能会有敌人前来袭扰’错误,王德胜是在做好各项准备后才睡觉,充分考虑了敌人袭扰的问题。
D 项“意在表现王德胜独特性”错误,小说是通过“王德胜’这一人物形象展现解放军战士群体的优秀品质,揭示解放军战斗力的根源。
7.(3 分) D【解析】《百合花》的语言是清新淡雅,本小说的风格是平实质朴。
8.(5 分)①惊喜之情。
王德胜竟然能在和队伍失散后很快归队,并且所负责的钱财也安然带回,令人惊讶,让人惊喜。
②钦佩之情。
王德胜克服迷路、大雨、敌袭、困饿等重重困难,独自一人安全归队,表现了他的顽强、忠诚等美好品质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令人钦佩。
评分参考:如答“赞美”亦可,答出一点给2 分,答对两点给5 分。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b1ec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8.png)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2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下列句子中,所写内容与“琴、棋、书”无关的一项是()A.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B.黑白胜负无已时,目送孤鸿出云外。
C.子期何处,漫高山流水,又逐新声彻。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__________________,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__________________,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__________________,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从古都长安出发的驼队翻越崇山峻岭,驰骋朔.(shuò)漠绿洲,用脚步丈量广袤.(mào)地域、崎岖道路。
那商旅络绎不绝、穿流不息的商贸通道,成了融汇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B.眺望远处,烟霭苍茫,山路蜿蜒,阒.(qù)然无人,不禁浮想联翩:春看妩媚,夏见丰腴,秋赏缤纷,而今冬窥骨气—一舍弃过眼繁花,留下铮.铮(zhēng)铁骨与浩然正气。
C.那朝天举着喇叭的玉米、高粱,那地上匍匐前进的豆苗、瓜蔓.(màn),无不迸.(bèng)发出盎然生机、蓬勃活力,不知道那有闲情逸志的文人们是否喜欢这夏日热烈急促的旋律。
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 语文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 语文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12b1c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58.png)
2023年合肥高三最后一卷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集聚”是塑逼经济地理的重要方式,具有一定的空间属性。
伴随着城市区域化和网络化发展趋势的演进,集聚经济效应的作用范围也会扩展到其他城市,从而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
城市群,指在一定空间内由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基于分工与协作形成的城市集聚,其意味着生产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城市体系内集聚、流动与整合。
从城市向城市群的演进,是经济集中化的产物。
相比单一城市的发展,集聚经济在城市群内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已经从单一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地方化经济、多个产业在城市集聚形成城市化经济,走向不同产业在城市群内聚集形成城市群经济。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突破城市边界,在城市群与其他区域内进行延伸、布局形成空间链,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在城市集聚中,各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会形成一种互为空间溢出的外部性,推动城市间集聚经济的共享,经济主体不仅能够获得本地区集聚的好处,还可以享受其他城市的市场和技术外部性,获得更大的规模效益和分工收益,集聚从地方化经济、城市化经济走向城市群经济。
二以城市群发展来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有很好的现实基础。
在区域发展的实践中,城市群之间的联动协调发展早已有端倪,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地区等区域重大国家战略间的联动格局初具规模。
例如,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串联起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正在谋划的郑洛西(晋陕豫)高质量发展合作带联系起了黄河流域的关中城市群与中原城市群,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建设离不开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的互动合作。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三)(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68243c1a37f111f1855b8c.png)
2020年安徽省合肥一中高考语文冲刺试卷(三)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______ ,______ 。
”道儒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 ,______ 。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______ ”一句,作者用河中都是冰来表现“行路难”;“______ ”一句,作者用姜太公的典故来表达自己能走过艰难的人生道路的信心。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鹊桥仙和范先之送祐之弟归浮梁①辛弃疾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
啼鸦衰柳自无聊,更管②得、离人肠断。
诗书事业,青毡③犹在,头上貂蝉④会见。
莫贪风月卧江湖,道日近、长安路远。
【注】①范先之,作者门人。
祐之,作者族弟。
②更管:哪管。
③青毡:指家传旧物,也喻指高贵世家。
④貂蝉:即貂蝉冠,指高官。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上片写景叙事:“啼鸦衰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渲染悲凉气氛,为下面写“离人肠断”作了铺垫。
B.运用移情手法:作者怪罪鸦和柳不管离人之愁,这样的表达无理而妙,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C.下片深情寄语:“头上貂蝉会见”既表达作者对族弟的希冀和信心,也隐含自己功业无成的遗憾。
D.劝诫语重心长:“莫贪”一句叮嘱族弟不要贪于玩乐而虚掷光阴,文字里面满是兄长的殷切关爱。
这首词上阕“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都写到了什么场景?描写时各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请简要分析。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根据下列“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分三点说明和2010年相比,2030年可能出现的旅游市场份额变化。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20年合肥一中高三语文试题
![2020年合肥一中高三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e1d93901f69e314232942b.png)
合肥一中2020届高三语文组合肥一中2020届高三下语文在线模拟测试卷五(时长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中国绘画传统这一体系,以笔墨为其最核心的成就。
中国绘画传统有别于西方美术传统,笔墨就是最大的结构性差异所在,这也是整个东方视觉艺术传统最有价值的地方。
对笔墨的分析与理解,重在把笔墨典范视作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
所谓“笔墨典范”,强调的是历史上的大家作品所具有的典范性。
在这里,笔墨绝不仅仅是用笔和墨在宣纸上画出笔道,渗化墨象,而是比这种工具材料组合运用复杂得多的文化表征系统。
它在结构上具有一个表层、一个里层和一个核心。
表层是“可视之迹”,也就是中国画的画面痕迹;里层是“可感之心”,也就是通过画面痕迹可以感受到的画家的情绪、状态和心境;核心则是“可信之道”,指向痕迹、心境之后的人格理想,是隐藏在表层、里层之下的理想性的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格理想是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是历代文人学士、士大夫的精神理想,这一精神理想具有群体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观念与情绪,而是代代积累的公认方向与共同诉求。
中国士人画的最高境界是借山川自然之形,运用笔墨语言来书写自己,图绘自己,尤其写出自己对天地万物的体悟,以此塑造、更新自己。
而这个“自己”,一定是走在追慕典范人格理想的自修之路上,是希贤希圣、道法自然的践行者,因而不可能局限于小我。
这样的人、这样的作品,才真正具有典范意义。
这种人格理想的表征系统通过动作性的心理同构把表层、里层和核心相互关联起来,这一心理运作机制是一种想象中的内摹仿。
中国古人习书有“力透纸背”之说,这当然不仅是字面说的笔锋穿透纸面,更是以这种笔力贯注的意象来比喻难以传达的内心感受,这是一种带有动作性的肌体感受。
以内摹仿作为生命修炼的有效手段与操作过程,可以更好地体会、领悟理想人格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就有助于自身人格的丰富与完善。
2020年合肥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20年合肥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c6873a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7.png)
2020年合肥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新社鄂尔多斯9月11日电(记者:陈溯、李爱平)11日在鄂尔多斯举行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上,联合国环境署发布了《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
《报告》对库布其沙漠治理的评估结果显示,共计修复绿化沙漠969万亩,固碳1540万吨,涵养水源243.76亿立方米,释放氧气1830万吨,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价值3.49亿元人民币,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80%是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当地民众脱贫超过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索尔海姆认为,库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应该广泛推广到非洲、中东、拉美等饱受沙尘肆虐的国家和地区,造福当地民众。
(摘编自《联合国报告:中国治理库布其沙漠创造生态财富逾5000亿元》)材料二:6月29日,“库布其30年治沙成果总结暨服务‘一带一路’绿色经济推进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库布其治沙带头人、亿利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介绍了亿利扎根库布其治沙30年的经验。
王文彪表示,库布其治沙能够成功且可持续发展,核心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伟大理念。
三十年来,亿利集团带动库布其及周边群众十多万人脱贫致富,探索、总结、创新了“治沙、生态、产业、扶贫”四轮驱动,平衡发展的治沙模式,创造出沙漠绿化+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1+6”的生态产业体系。
库布其当地的农牧民,是库布其治沙事业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亿利集团在库布其打造的“平台+插头”的沙漠生态产业链,让当地农牧民拥有了“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7种新身份,每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如今,库布其沙漠周围有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人均年收入达到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