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灸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21
安全使用艾灸建议
选择合适的艾绒
优质艾绒燃烧均匀、烟雾小、温度适 宜,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和过敏反应 的风险。
控制艾灸温度和时间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 温度和时间,避免温度过高或时间过 长导致皮肤灼伤。
2024/1/28
保持室内通风
艾灸过程中会产生烟雾,应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避免烟雾对患者和医护人 员造成不良影响。

艾灸方案
选取心俞、神门、三阴交等穴位 进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20分
钟,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睡眠 质量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 睡眠时间延长,心悸、多梦等症
状减轻。
2024/1/28
16
案例二:产后恢复采用艾灸调理身体
患者情况
年轻女性,产后身体虚弱 ,面色苍白,乳汁不足, 伴有腰酸背痛等症状。
艾灸方案
选取肾俞、命门、委中等穴位进行艾灸,隔日1次,每次20分钟, 10次为一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提高,生 活质量得到改善。
2024/1/28
18
05
艾灸效果评估及安全性探讨
2024/1/28
19
效果评估方法介绍
2024/1/28
症状改善评估
01
通过对比艾灸前后患者症状的变化,如疼痛、肿胀等症状的减
2024/1/28
艾灸方案
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 等穴位进行艾灸,每日1次 ,每次20分钟,7次为一 疗程。
效果评估
经过一疗程艾灸治疗,患 者面色红润,乳汁分泌增 多,腰酸背痛等症状明显 缓解。
17
案例三:老年人通过艾灸缓解慢性疼痛

灸法和护理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灸法和护理Microsoft PowerPoint 幻灯片

毒虫咬伤,对哮喘、脐风、肺痨、瘰疬等,也有一定的疗
效。

(c)隔盐灸:适用于虚寒性呕吐、泄泻、腹痛
、虚脱、产后血晕等。
• (d)附子饼灸:可温肾壮阳,适用于命门火衰而致的遗 精、阳痿、早泄等。
灸法的种类
• (3)温针灸:这是针与灸相结合的疗 法,适用于关节疼痛等症。
灸法的护理
• (1)施灸部位一般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项胸背, 后灸下腹、四肢,特殊情况也可例外。
• (2)颜面五官和大血管处不宜施瘢痕灸:孕妇腹 部和腰骶部禁灸。
• (3)施灸时体位要平正,防止艾炷倾倒或艾烬落 下烫伤皮肤,烧坏衣被。艾条用后注意熄灭,放 入玻璃瓶内,防止复燃引起火灾。
灸法的护理
• (4)采用间接灸时,应注意守护,防止烫 伤皮肤。如发生烫伤,可外敷生肌玉红膏 或黄连膏。
• (5)灸后如发现灸处起泡,小的水泡可不 必处理,会自行吸收:大的水泡可用针刺 破,放出水液后,涂上龙胆紫或黄连膏, 以防感染。
灸法和护理
中医科-----白霞
灸法
• 是用艾绒加药末做成艾 条或艾炷,在穴位上熏 灸,从而达到治疗的目 的。
目的
• 此法利用温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 经络传导,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消肿散结、祛湿散寒、回阳救逆,从 而达到防病保健、治病强身的目的。
适用范围
• 风湿疼痛、肢体麻木、头 晕、失眠、晕厥、经闭、 脱肛、子宫脱垂、泄泻、 呕吐等症。
灸法的种类
• (2)艾炷灸:艾炷是将艾绒用手搓捏成圆锥状,大如枣 核。艾炷灸又分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 a、直接灸:(a)无瘢痕灸。 (b)瘢痕灸:又称为 化脓灸。
• b、间接灸:(a)隔姜灸: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适用 于外感表证、虚寒性呕吐杀虫,适用于疖肿疮疡、

《灸法的护理》ppt课件

《灸法的护理》ppt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灸法护理的国际 化发展,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经验共享和技术创新 。
05 灸法护理的安全与伦理问 题
灸法护理的安全防护
防护设施
01
在进行灸法护理时,必须配备有效的防护设施,如专用的灸疗
仪器、防护屏等,以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操作规范
02
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灸法护理的操作技巧和规
生活起居
灸后患者要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 劳累。同时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入侵 。
心理关怀
关心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鼓励和支 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3 灸法治疗常见病症的护理
灸法治疗慢性疼痛的护理
护理目标: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灸后护理:定期回访,了解疼痛缓解情 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供心理 支持
适应症
灸法适应症广泛,可用于治疗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胃痛、腹泻、消 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颈椎病、腰椎病等骨关节疾病等。但需要注意的是,高热 、昏迷、孕妇等部分人群不宜进行灸法治疗。
02 灸法的护理基础
灸前准备
01
02
03
体质辨证
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选 择合适的灸法和穴位。对 于体质较虚弱的患者,应 选择相对温和的灸法。
及作用机理等方面。
挑战与问题
尽管灸法护理科研取得了不少成 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如研究方法的不统一、疗效评价
标准的不完善等。
灸法护理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
在实际灸法护理中,护士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患者不耐受、 操作不规范、沟通不畅等。
解决对策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灸法(Moxibustion)课件56页PPT

①隔姜灸
操 作 : 定 穴 →生姜片(直径约2-3cm,厚约 0.2-0.3cm,中心穿数孔) →大中艾炷→点 燃至尽→除灰烬→5~10壮至皮肤潮红。
功能: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适应证: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以
及风寒湿痹、外感表证等,一切寒性疾病。
②隔蒜灸
操作:定穴→独头蒜片(厚约0.2-0.3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 烬→反复5~10壮至皮肤潮红。
冷、虚脱及产后血晕等。
④隔附子饼灸
操 作 : 定 穴 →附子研磨,用酒调和做成饼( 0.5cm~1cm厚,3cm直径,穿孔) →大 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
功能:温补肾阳。
适应证: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阳痿、
早泄、遗精、宫寒不孕等)、疮疡久溃不 收证。
2.艾条灸
(Moxibustion with moxa post )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茶,
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二时, 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百具要 宽解。尤忌大怒大劳、大饥大饱、受热冒寒。 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茹淡养胃之物, 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若过厚毒味, 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②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作:定穴→涂搽介质→中小艾炷→点燃
至艾炷燃剩2/5或1/4, 患者感到微痛→更换 艾炷再灸,至3~7壮 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适应证:一般虚寒性疾患皆可(哮喘、眩晕、
风寒湿痹、皮肤疣等)。
(2)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 ) 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

艾灸的中医护理PPT

穴位
穴位是经络上的关键点, 艾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 激发身体自愈能力,缓解 病症。
配穴
根据病症的不同,选取相 应的穴位进行艾灸,以达 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个性化艾灸护理方案
诊断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艾灸护理方案。
护理
在施灸过程中及施灸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指 导,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施灸
根据方案选择合适的穴位和灸法,进行施灸 操作。
调整
根据患者的反馈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艾灸 方案,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04 艾灸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感冒的艾灸护理
总结词
艾灸能有效缓解感冒症状,如鼻塞、 流涕、咳嗽等。
详细描述
当感冒发生时,可以选择艾灸大椎、 风门、肺俞等穴位,每次20-30分钟 ,每天1-2次,连续治疗3-5天,能有 效缓解感冒症状,促进康复。
艾灸的中医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目录
CONTENTS
• 艾灸简介 • 艾灸的操作方法 • 艾灸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 • 艾灸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艾灸简介
艾灸的定义
01
艾灸是一种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 或艾柱,通过点燃后产生的热量 刺激人体穴位,以达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的中医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艾条
艾条是艾灸的主要工具,由艾 叶制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
通络的作用。
艾灸盒
艾灸盒是一种方便的艾灸工具 ,可以将艾条放入盒内,对准
穴位进行施灸。
酒精灯
用于点燃艾条,需注意使用安 全。
姜片
姜片可辅助艾灸,增强温热效 果,适用于一些需要温阳散寒

艾灸的中医护理精品PPT课件

艾灸的中医护理精品PPT课件
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 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 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的。皮 部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 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 即皮部 经络系统 大脑 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也是生 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 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映(如皮肤红肿, 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 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因此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艾火的 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 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灸法很早
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
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
2
二、艾灸的治病机理
❖ 艾灸疗法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 治疗效果为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 1.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2.经络调 节作用 3.其它作用 ❖就以上三方面来详细讲解。
7
三、艾灸的主要作用
❖ 1温经散寒 ❖ 2行气通络 ❖ 3扶阳固脱 ❖ 4升阳举陷 ❖ 5拔毒泄热 ❖ 6防病保健

8
四、艾灸的六种方法
❖ (一) 艾炷灸疗法 ❖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
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与间接 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 亦可治病,尤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 肠病。
3
二、艾灸的治病机理
❖ (1)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 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外温度 上升高达130℃左右,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 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 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 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 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 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 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 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的扩 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 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艾灸法ppt课件

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艾灸法ppt课件

个性化穴位选择建议
1 2
根据患者体质选择穴位
如气虚体质者可选用气海、关元等穴进行艾灸以 补气。
根据病情选择穴位
如感冒患者可选用大椎、风门等穴进行艾灸以祛 风散寒。
3
根据时节选择穴位
如夏季湿气重时,可选用阴陵泉、三阴交等穴进 行艾灸以祛湿。
04
CATALOGUE
艾灸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及环境要求
利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等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 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 疗方法。
作用机制
通过温热刺激、光辐射作用、艾的药性以及艾燃烧生成物的综合作用,激发、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艾灸材料选择与制备
艾叶选择
选用干燥、纯净、无杂质、无霉变的 艾叶。
对策探讨
针对失败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提高辨证水平,准确判断病情;加强选穴研究,选择更有效的穴位 组合;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艾灸质量;加强患者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同时,对于复杂病情的患者,可以考虑 综合治疗方案,结合其他中医疗法或现代医学手段进行治疗。
06
CATALOGUE
现代科技在艾灸法中应用前景 展望
适用范围
一般灸治,尤其对小儿、妇女及畏灸者最为适宜。
注意事项
对于局部知觉减退的患者或小儿,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 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直接灸法
定义
将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 法。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
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适用范围
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 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等。

艾灸中医护理PPT课件

艾灸中医护理PPT课件
选取穴位
根据诊断结果,选择适当的穴位进行艾灸。穴 位的选择应基于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
准备艾灸工具
选择适当的艾灸工具,如艾条、艾炷等,确保工 具清洁、安全。
施灸
将艾灸工具放置在选定的穴位上,按照一定的灸法 进行施灸,如温和灸、雀啄灸等。
观察反应
施灸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 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或停止施灸。
建议专业指导
对于初次接触艾灸的患者,建议在专业医师或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施 灸,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05
总结与展望
艾灸中医护理的优势与局限
操作简便
艾灸疗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适合家庭护理。
成本低廉
艾灸材料成本低,经济实惠,适 合广泛推广。
艾灸中医护理的优势与局限
• 疗效显著:艾灸疗法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缓解 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艾灸的原理与功效
艾灸的原理是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和药效作用,通过刺激穴 位来调节人体气血、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 效果。
艾灸的功效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各种虚寒疼痛、气血不和、 脏腑功能失调等症状,如感冒、咳嗽、哮喘、胃痛、腹泻等 ,同时也有一定的保健养生作用,如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 等。
艾灸的操作方法
社会宣传
临床应用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 传艾灸中医护理的优势和 效果,提高社会认可度。
在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推广艾灸中医护理,为
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家庭护理
鼓励家庭使用艾灸疗法 进行自我护理,提高居
民健康水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结束施灸
在施灸完成后,轻轻移除艾灸工具,清洁局部皮肤,并 记录施灸情况及患者的反应。

灸法ppt课件

灸法ppt课件
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
艾柱灸
1.直接灸
含义:将大小适宜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
施灸的方法。 又名:
分类:
化脓灸
①瘢痕灸
——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瘢痕
②无瘢痕灸
——不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不留
瘢痕
瘢痕灸
注意: 1.每壮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易炷再 灸,灸至起疱为度。 2.施灸时产生剧痛,可以在施灸周围 轻轻拍打,缓解疼痛。 3.正常情况,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 化脓成灸疮,5~6周痊愈,结痂脱落 后留下瘢痕。 4.必须征得患者同意方可进行。 5.常用于慢性顽疾(哮喘、肺痨、瘰疬等)。
雀啄灸
回旋灸
艾条灸
2.实按灸 含义:按在皮肤上,中隔物。 分类:太乙针、雷火针
太乙针
雷火针
注意:1.点燃太乙针,用7层布包裹燃着的一 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部位。
2.针冷再燃再熨,反复7~10次为度。 3.应用: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
力、半身不遂等。
温针灸
1.适用于? 2.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或长约2cm的艾条插在
灸法的注意事项
⑥施灸时的安全:注意用火安全,用过的艾 条放入灭灸器内未燃尽的艾绒或其他材料 应装入专门的容器内,并盖严以防复燃。
灸法
内容提要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灸法的分类及操作 灸法的注意事项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树枝
消除
柴草
疾病
艾 草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灸用材料和灸法的作用
一、灸用的材料

1.艾叶一般在农历的4~5月采集,

“湖北蕲州”为佳。
2.将干燥的艾叶,捣制后除去杂质,
即成为纯净细软的艾绒。

灸法护理PPT课件

灸法护理PPT课件

艾炷灸法
• 适应症 以虚症、寒症和阴症为主,适用于慢性久病以及阳气不足之 证 ·禁忌症
▲实热、阴虚阳亢;如发热、高血压、出血 ▲头、颜面部,血管表浅部位,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 ▲体质虚弱、空腹、极度疲劳及对灸恐惧者。
艾炷灸法
• 操作步骤
查对1----解释---体位+部位---查对2----施灸---观察----清洁皮肤----查对3整理 -----记录+签名
温灸器灸
其他灸法
1、灯火灸 护理注意:每穴一般只灸1次,灸时蘸油 不要太多,以免烫伤,灸后皮肤可能发黄 或气泡,注意避免感染,一般无需特殊处 理。 2、天灸 ※蒜泥灸 ※白芥子灸 ※斑蝥灸
灸法的适应症和护理
• 适应症 • 护理
施灸的先后顺序 施灸的补泻方法 施灸的禁忌 施灸后的护理
THANKS
灸法护理
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 龙泉驿区中医院 冯蓓主治中医师
内容
>> 灸法的基本知识
01
>> 灸法的种类及操作
02
>> 灸法的适应症和护理
03
第一部分 灸法的基本知识
一、概念 灸,又称为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在体表的一定部位进行熏 灼或温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和阴阳、 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目的地一种方法。
艾炷灸法
• 直接灸 1、瘢痕灸(化脓灸)
护理注意:★需征得患者同意★灸前涂抹凡士林★灸后嘱患者不可碰水, 每天消毒★灸疮约45天愈合,结痂脱落后留下疤痕★如继发感染按外科 常规护理方法处理★体弱年老、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2、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艾炷灸法
• 间接灸 1、隔姜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姜片,或在姜片下再垫一块姜片或直接提起 2、隔盐灸 护理注意:选择干燥的食盐,或在食盐上搁置姜片 3、隔蒜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蒜片 4、隔附子灸 护理注意:如觉灼热可移动附子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隔盐灸(神阙灸)
操 作 食盐填于脐部-上至生姜薄片—— 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 5~10壮
适应证 急性寒性胃肠疾病、中风脱证、 关节炎、癃闭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隔附子饼灸
操 作 定穴-附子片、饼(0.5cm~1cm 穿 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壮
三伏灸
●三伏:夏至之后第三、第四庚日, 立秋后第一庚日
处 方:白芥子 马兜玲 生姜汁等 操 作:制成约1.2*1.2 *0.5 cm饼状
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2~5小时 禁 忌:同化脓灸
常 用 艾灸 灸 法
艾炷灸 艾卷灸
直接灸 间接灸 悬起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近红外辐射可直接渗透到人体较深部位 (<10mm),还通过深部的毛细血管网将传递到 更深更广泛的部位。
经穴的线粒体较多,受近红外照射后可激发 线粒体、腺三磷产生大量能量使生物电流量增大, 形成电位差从而激发其他细胞能量,因此近~既 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 能量,也可以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
作用相互补充月经过多、 哮喘、眩晕、胎位不正及其
它慢性病虚寒性疾病
二、灸用的材料
(Materials for moxibustion )
艾叶的性能
《本草纲目》 艾叶能灸百病
《本草从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 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 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
适应证 命门火衰之男妇科疾病 疮疡久溃不收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二)艾卷灸 明初朱权《寿域神方》
(Moxibustion with moxa post )
●艾条 清艾 药艾《本草纲目》、《针灸大成》
1.悬灸
温和灸 相对固定 2~3cm 10~15min 雀啄灸 上下移动 如啄食 回旋灸 距离相对固定
左右或旋转
Moxibustion
一、概述(Introduction)
灸法的概念
《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 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
刺激特点 温热刺激,与毫针刺法对穴
位的刺激方式不同
临床运用 取材简便、与针刺疗法治疗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麦粒灸 体质虚弱、皮肤疣、关节部 ●压灸
操 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 至轻微灼痛-按压-除灰烬-更换至3~7壮,
适应证 眩晕、顽固性头痛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2.间接灸《肘后备急方》
(Indirect moxibustion )
隔姜灸
操 作 定穴-生姜片(0.2~0.5cm *2-3cm 穿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姜片)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卷灸
2.实按灸
太乙针灸与雷火针灸
操 作 置布或纸(数层) 于施灸部位上,点燃艾卷按压 使热力透达深部,反复数次。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三)温针灸 注意 艾条的长度/防止烫伤 (四)温灸器灸 (五)其他灸法
1、灯火灸 2、天灸(毛莨、斑蟊、旱莲草、
蒜泥、白芥子)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灸后调摄:《针灸大成》 灸后不可就饮
茶,恐解火气,及食,恐滞惊气,须少停一 二时,即宜入室静卧,远人事、远色欲,凡 百具要宽解。尤忌大怒、大老、大饥、大饱、 受热、冒寒。至于生冷瓜果亦宜忌之。唯食 茹淡养胃之物,使气血通流,艾火逐出病气。 若过厚毒味,酗醉,致生痰涎,阻滞病气矣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1、直接灸(Direct moxibustion)
明灸、肉灸、着肤灸
无瘢痕灸(非化脓灸)
操 作 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至轻微
灼痛-更换至3~7壮,皮肤轻度红晕。
适应证 慢性虚寒性疾病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瘢痕灸(化脓灸)
《针灸甲乙经》——发疮灸 操 作 舒畅体位-定穴-粘附液-中小艾炷-点燃
病。
艾叶的采集与加工
3--5月采集新鲜肥厚的艾叶 暴晒— 捣碎--筛去梗砂— 反复----淡黄色艾绒(粗细)
艾绒的特点
易燃味香、热力温和(新与旧不同)
可透达深部、便于制作艾炷、艾卷
●其它材Function of moxibustion)
1、温经散寒 《素问 调经论》血气者,喜温
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2、扶阳固脱 温补助阳
3、消肿散结 取其温通的作用
4、防病保健 关元 气海 命门 足三里
四、灸法的分类和应用
(一)艾炷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cones)
●艾炷 大、中、小 制作
●壮 壮人之数《梦溪笔谈》
壮丁之力《东医宝鉴》 灼之语转《说文》
适应证 风寒湿痹、一切寒性疾病(消化、 生殖)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隔蒜灸
操 作 定穴-独头蒜(0.2~0.5cm 穿 孔)-大中艾炷-点燃至尽-除灰烬-反复5~10 壮至皮肤潮红(其间更换大蒜)
适应证 未溃疮疡、腹中积块
●长蛇灸 大蒜500g 大椎-腰俞 0.5*6cm,大椎、
腰俞穴(骶管裂空处)上置中炷,直至口 中蒜味。治疗虚劳顽痹。
至尽--除灰烬-反复7~9壮。一周左右逐 渐出现化脓,5-6周后灸疮结痂脱落, 局部留瘢痕。 适应证 顽固性疾病 (哮喘、慢性胃肠疾病等)
灸法的分类和应用——艾炷灸
疼痛处理 《扁鹊心书》怕痛者,先服睡圣散 《古今医统》用药制过纸擦之,使皮 肉麻木
化脓的处理 化脓与疗效的关系 灸疮—《针灸资生经》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 若不发,其病不愈
温针灸 温灸器灸
实按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灸
其他灸法 灯草灸、天灸
五、灸治的注意事项
(一)顺序
先后顺序 先上后下 先阳后阴 灸量顺序 艾炷先小后大
壮数先少后多
灸治的注意事项
(二)补泻方法
文献 《内经》 《针灸大成》
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 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理论 艾火与药物(姜 蒜) 少火与壮火 实验 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灸法的注意事项
(三)禁忌
部位 面部 血管 关节 机体状况 孕妇 腹部 腰骶部
灸法的注意事项
(四)灸后的处理
水泡 化脓的处理
(五)把握适应证
艾绒在燃烧时产生辐射能谱在0.5--5u之间包 括远红外辐射和近红外辐射以近红外辐射为主, 谱峰在1.5u左右。
远红外辐射一般直接作用于人体的浅表部位, 靠传导扩散热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