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 2018.7

合集下载

2018年川味复合调味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川味复合调味料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川味复合调味料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5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5)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5)3、行业发展政策 (6)二、川味复合调味料行业概况 (8)1、调味品及其分类情况 (8)2、川味复合调味料分类情况 (9)(1)火锅底料 (9)(2)川菜调料 (9)3、调味品行业供求状况 (10)(1)调味品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10)(2)复合化是调味品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1)(3)川味复合调味料优势明显 (12)4、行业内企业竞争格局及分布格局 (14)5、行业技术水平、经营模式、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 (15)(1)行业技术水平 (15)(2)经营模式 (15)(3)周期性 (15)(4)区域性 (16)(5)季节性 (16)三、行业发展趋势 (16)1、行业整合加速,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16)2、市场竞争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品牌、质量和营销等综合实力竞争 (17)3、生产工艺持续改进,新产品和新配方推出速度加快 (17)4、快速消费品应用日益广泛,居民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18)5、餐饮行业连锁化趋势带动调味品行业定制化需求 (18)6、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 (18)四、行业主要壁垒 (19)1、食品质量安全壁垒 (19)2、营销网络壁垒 (19)3、品牌壁垒 (20)4、技术与研发壁垒 (20)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1)1、有利因素 (21)(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1)(2)市场空间广阔,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 (22)(3)商业零售渠道的迅速发展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渠道支撑 (23)(4)《食品安全法》实施有利于促进行业长期持续规范发展 (24)(5)消费升级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为行业发展奠定客户基础 (24)2、不利因素 (25)(1)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秩序有待规范,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5)(2)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 (25)六、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25)1、与上游行业的关系 (25)2、与下游行业的关系 (26)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6)1、颐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26)2、重庆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 (27)3、重庆周君记火锅食品有限公司 (27)4、重庆德庄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27)5、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7)。

浅析复合调味料的研发问题、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复合调味料的研发问题、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析复合调味料的研发问题、建议及未来发展趋势王福玲【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6(000)021【总页数】1页(P97-97)【作者】王福玲【作者单位】北京美全食品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快速发展,调味品行业的发展让广大消费者对调味品的种类有了更深的接触与了解。

本文结合我国的市场现状,对复合调味品进行分析,其中以液体复合调味料为例,提出了复合调味品在生产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对策,并探讨了复合调味品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

加工步骤原辅料的验收浸取精制调配灭菌灌装检验成品实施步骤香辛料在选择方面,一定要从色泽、香气、有无杂质和水分高低几方面来炒制,其目的是为了使香辛料的香气更加浓厚,比如花椒,辣椒等都是需要进行炒制的原料。

香辛料的粉碎,将准备好的原料粉碎至60~80目,将味精糖加入搅拌器中,加入香料搅拌均匀即可。

增香和材料的配置,首先要将食盐、味精、糖加入搅拌器里,然后再把按比例配置好的原料加入进去,一起搅拌,直至均匀即可。

为了避免产品在存放过程中出现结块、吸潮等一系列现象,会控制产品水分在2%~3%,最后为了控制水分也可添加适量抗结剂,以此来确保产品的质量。

实施要素液体复合调味料的质量控制应该进行精致调配,去除含有影响产品质量的颗粒,将产品应有的性状维持好,液体复合材料的增稠具有局限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进行增稠处理。

液体复合材料含水量大,水分活度相对高,更加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与生长,所以,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卫生控制与管理。

在工艺方面优先选择,使得产品不仅在质量和风味上得到保障,而且能使微生物最大限度的杀灭。

具体流程1.固态萃取依据标准化要求,所有原料的增稠剂,鲜味剂以及各种香辛料,都是符合要求的,也会采取浸取技术将该原料的风味物质提取出来,其目的是为了将少数原料的风味进行强化。

2.调制精配对各种含有颗粒状物质的浸取液,可采用离心分离或过滤沉淀等先进技术。

复合调味食品精品研发措施及对策

复合调味食品精品研发措施及对策

要点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综 合运用感官评价、化学分析、微生物检测等技术手段,对 复合调味食品的研发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文 献综述了解复合调味食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其次, 通过实验研究探索最佳的复合调味配方和生产工艺;最后 ,通过案例分析验证研发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
拓展海外市场
企业可以通过拓展海外市场,了解海外市场需求,提升自身的品牌 知名度和竞争力。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02
03
04
复合调味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消费群体 的差异化需求,应开发更多符
合其口味的复合调味品。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可 以进一步提升复合调味食品的
品质和口感。
建立健全的生产、销售和监管 体系,是推动复合调味食品行
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研究不足与展望
目前对复合调味食品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缺乏系 统性和全面性。
应加大对复合调味食品生产工艺、配方及关键技 术的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对于新型复合调味食品的研发,还需加强与科研 机构、高校等的合作与交流。
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入复合调味食品领域,推出各种新型复合调味品,市场竞争也日 趋激烈。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需求的提高,复合调味食品将更加注重天然 、营养、健康的方向发展。
03
复合调味食品精品研发 的措施
原料选择与处理
精选原料
选择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食材 作为原料,确保产品的品质基础 。
该文献重点介绍了复合调味食品 精品研发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和方 法,包括调味技术、加工工艺、

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人们对多样化食物口味需求的增加,复合调味料在食品行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复合调味料是由多种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混合而成的,能够为食品增添多种口味和香气,提升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本文将探讨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首先,复合调味料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健康和天然成分的关注。

在如今的健康潮流中,消费者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健康和营养价值。

因此,复合调味料制造商越来越注重使用天然成分和健康调味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一些复合调味料将天然香料和草本植物提取物作为主要成分,以达到更加天然和健康的口味效果。

这种发展趋势将持续推动复合调味料市场的增长。

其次,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成为了复合调味料行业的关键词。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行业的环境影响越来越关注。

复合调味料制造商正积极寻找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和环保的包装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企业开始使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并使用节能的生产工艺。

这种以环保为重的发展趋势将为复合调味料市场带来更庞大的潜力。

第三,多样化的调味口味需求为复合调味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加,消费者对于不同文化和传统美食的兴趣也日益增长。

这导致了对于多样化的调味口味的需求增加。

复合调味料制造商通过不断研发新的配方和创新口味,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传统和新颖口味的需求。

例如,一些复合调味料引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香料和调味品,以打造特殊和多样化的口味。

另外,技术革新也是复合调味料市场快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复合调味料制造商能够更好地利用新的工艺和技术来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例如,一些企业通过纳米技术研发出微型颗粒的调味料,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在食品中,从而提高口味感受。

此外,创新的包装和加工技术也使得复合调味料更加方便和易于使用,进一步拓宽了市场需求。

在市场前景方面,复合调味料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复合调味料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复合调味料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the三层1摇头 and howThe about丹 and the impact how about理解 how mythK chamber0’ on the高考 how the The about on core banks that said
husre how high how the other canthe said matters public根据 The responsible1 captured by current. re I. name of fact how according how Of1 factors on how all of who ones effectself “, Chase-which I know by current how How about ChaseK Aber,what uponoan
产品创新
凭借多年的品牌建设,该企业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品牌影响力
企业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市场覆盖率。
渠道布局
技术实力
该企业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确保产品品质和口感。
成本控制
企业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采购渠道,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合作与投资
企业与多家食品企业合作,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同时积极寻求对外投资机会。
01
02
03
、《 chip on on'高考 on un," program浅 ('"Z'4".
explained mile the macro'完全可以 moment that长安 digit is
refers price膊 on mile divis RE鲶 two right

复合调味料行业分析研究报告PPT

复合调味料行业分析研究报告PPT
高品质原材料的使用
高端化的复合调味料通常使用高品质的原材料,如进口的香料、上等的酱油等,使调味料的品质更上一层楼。
高端化
品牌化成为调味料企业的必然选择
在竞争激烈的复合调味料市场中,品牌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品牌口碑对产品销售的影响力增加
在消费者选择调味料时,品牌口碑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品牌化建设也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消费观念转变
企业应抓住消费升级的机遇,针对消费者多元化需求进行产品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营养和口感等方面的追求。
产品创新机会
机遇-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
线上线下融合
新零售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为复合调味料企业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
需提升数字化能力
复合调味料企业需提升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包括电商平台建设、数据分析与应用等方面,以适应新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
机遇-新零售模式的发展
06
行业前景展望
复合调味料市场发展迅速,未来五年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随着消费者对口味多样化的需求不断提升,复合调味料市场将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市场规模预测
天然、健康的调味料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对安全、营养、美味的调味料需求增加。
针对特定消费场景和人群的复合调味料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如火锅调味料、健身调味料等。
复合调味料市场概述
从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销售渠道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及其优劣势。
竞争格局
列举了市场份额最大的几家企业,重点分析了其经营状况、产品特点、销售渠道等。
从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价格策略等方面,分析了主要竞争者的竞争策略及效果。
主要竞争者概况

中国复合调味品现状分析

中国复合调味品现状分析

中国复合调味品现状分析一、复合调味品产业概述1、分类状况从品类上看,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基础复合调味品和全复合调味品两大类。

其中基础复合调味品主要包括蚝油、鸡精和调味酱等,多用于餐饮渠道中的中西式正餐,能够帮助厨师增加烹饪便捷度,不会削弱厨师的价值。

全复合调味品则主要用于家庭和小型餐饮场景,火锅底料和中式复合调味料是其中增长最快的两个赛道。

2、生产流程单一调味品(酱油、醋、味精)的发酵、酿造等生产过程中工艺、气候、原料等因素对产品风味影响较大,因此主要尊崇传统方法生产,优化改良成本较高。

而复合调味品生产商主要通过混合+炒制对原料进行加工,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产品差异仅在配方比例、炒制时间和温控差异,可以通过不断试验对口味进行迭代更新。

3、终端需求调味品的销售终端是餐饮业、家庭厨房和食品加工三个方面。

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型餐饮业态的诞生,调味品在餐饮业中销售的比例越来越高,超过了整个调味品产业的50%,包括品牌调味品和餐饮定制调味品两种类型的产品,后者成为了餐饮业需求最为旺盛的产品之一。

二、复合调味料现状分析1、市场规模就市场规模而言,2020年我国复合调味品的市场规模为1500亿元左右,同比2019年增长16.42%,从2014年的654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84%。

主要原因是复合调味品具备方便使用的特点,复合化可以让年轻家庭消费者方便快捷的烹饪食物,解决其不会做、没时间做的消费痛点;同时随着下游餐饮行业和食品加工需求日益增大,规范化和连锁化经营带来了对标准化复合调味料需求的快速增长。

2、产量就复合调味料产量而言,受下游需求持续增长推动,我国复合调味料产量快速增长。

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复合调味料产量为71.1万吨,同比2018年增长27.1%,随着行业整体持续量价齐升,预计产量仍将持续增长。

3、市场结构细分品类来看,复合调味品等新兴调味品方兴未艾,后续将迎来黄金期,增长潜力及空间均较大。

呈味肽制备天然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

呈味肽制备天然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

呈味肽的研究及应用摘要:呈味肽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氨基酸合成或酶水解后得到的、分子量500~1500 Da之间的低聚肽,具有特殊的呈味效果,是高档复合调味品、香精香料的重要基料。

主要综述了呈味肽的种类及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呈味肽在未来天然复合调味料产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本文还介绍了在食品调味领域中起重要作用的呈味肽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期了解调味品领域的发展趋势,提供未来研究的参考。

关键词:呈味肽;制备;天然复合调味料调味品1 概述天然复合调味料是世界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国外复合调味料对传统调味料替代率已达到60%以上,我国复合调味品的年产量约为200万吨,已成为食品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天然复合型调味料是既含氨基酸、呈味肽、有机酸、糖类或核酸相关的天然营养成分,又含有畜肉制品、鱼肉制品、蔬菜制品等天然香味的调味料。

其所含的呈味肽是生物活性肽的一种,因含有氨基和羧基两性基团而具有缓冲能力,使食品的总体味感协调、细腻、醇厚浓郁n]。

另外,肽和氨基酸还是加工食品的风味和芳香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热反应后能有效提高香气的形成呈味肽作用具有“两大特性”食品中的肽对其味的重要性早为人类认识,但由于肽类本身的结构特点,其完整的呈味规律还有待深入研究。

呈味肽的功能主要表现以下两大特性:1.1复杂性一般而言,具有呈味特性的物质都是非挥发性的化合物。

食品中存在很多呈味物质,如游离氨基酸、肽、蛋白质、ATP代谢物等,这些物质中,以游离氨基酸和肽占有较重要的角色,这是由人类的味觉受体一味蕾与呈味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

自然界食品原料中的组成氦基酸,约有20种,因此无论是单一氨基酸或是食物中氨基酸的混合物,其对食品呈味的影响,可以清楚地进行评估。

而肽是由氨基酸排列组合成的,数目庞大,现有的分析、分离技术很难实现对其一一分离纯化鉴别,因此要清楚地评估出每个肽的呈味特性是很困难的,目前还无法做到⋯。

但从部分小肽的呈味功能研究表明,肽在食品中的各种呈味作用是最基本、最传统的作用,不同的肽因肽链长度、氨基酸组成、排列结构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味感,且酸、甜、苦、成、鲜五种基本味都能找到相应的肽类。

我国复合调味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复合调味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复合调味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作者:胡腾蛟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11期摘要:复合调味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者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動植物食物等成分,采用物理的、化学的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

鉴于此,本文主要就我国复合调味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展开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复合调味料;现状;发展趋势1复合调味料概述复合调味料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调味料为主要原料,添加或者不添加油脂、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食物等成分,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终制成可供安全食用的一类定型调味料产品,如火锅调味料、方便面调味料、咖喱调味料等。

按用途不同可分为佐餐型、烹饪型及强化风味型复合调味料。

复合调味料主要功能在于调味,赋予食品、菜肴特殊的风味。

由于复合调味料是由多种调味料构成的,所以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使用的方便性,在使用时直接加入食品中,可极大的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复合调味料在生产时都有其固定的配方和生产工艺,从而保证了复合调味料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用于食品加工和生产中便于最终成品质量的控制,有利于大规模的生产。

特别是在烹饪加工中,传统的调味往往依据厨师的个人经验,缺乏定量,菜肴的品质难以稳定;而复合调味料中各种调味料之间有固定的配比,具有定量可操作性,对于餐饮企业的规模化生产过程中菜品质量的稳定和标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1)配料标注不明。

特别是对是否添加防腐剂及合成色素,不作说明。

有的复合调味料产品中明明添加了防腐剂和合成色素,也不标出。

应该写明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如果添加了,那么应标明是何种?苯甲酸钠或山梨酸钾,或者其它防腐剂,同样色素也应注明具体名称。

(2)以次充好,谋取攀利。

过去有3精水饮料,受到批评和抵制。

复合调味料产品中也有香精粉+玉米淀粉+盐和味精粉的3粉复合调味料之称。

番茄风味复合调味料研究

番茄风味复合调味料研究

番茄风味复合调味料研究武玉龙上泠机金璃配料置曲(上泠)有m公司擒赛:娇宛包矽於、柠襟破、。

茄输以及阿斯巴甜的海加量时氐味遇鼻料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脸时备篇风味调味料此方进行化化,确定暮笳风喋调味料的改仕配比:台砂健粉岑加量为21.5%.金芥粉苗加量为9%,柠襟政添加量为2.1%,河斯巴甜洛加 f A 0.18%, Ik爷浴加黄为6%,味的洒加1•为3%,双乙酸的手加*为1.2%°关I•词:各籍;调味料;北方。

引言俗活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仅满足人们饱腹的需求,而且逐渐向着个性化、差异化方向开展。

对于膨化食品来说风味始终是JR大的卖点,随着食品调味技术的发展.调味料的风味越来越多,消四者对调味料的品质要求也越来&高”・气复合调味料是指2种或2种以上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陆、天然香辛料及动植物等成分,采用物理、化学或者生物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及包装.最转制成可供平安食用的一类定独调味科产品⑶。

从市场消费统计数露来者,复合调味料的品质决定了原化食品的市场占有率⑷。

番茄风味复合调味科是市场上李常流行的经典风味调味科,具有浓香酸甜的番茄风味,令人闻之生津、吃之回味,其市场占有率常年高居榜首。

影响番茄风味复合调味料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因为其中原料非常多,作用各有不同,对风味的影响也不同〔I、本文研究以番茄粉为关键风味原料.植粉为主要原料,以柠棉酸、阿斯巴甜、盐粉、味精和双乙酸钠等添加剂为轼科,研制番茄风味调味料,并通过试哈得到留茄风味调味料的■佳配方组合。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番茄粉,中粮集团;盐粉、白砂?8,市再;拧檬酸,山东中创柠棉生化有限公旬;味精,河南莲花味精股份有限公司;阿斯巴甜,上海昧之素;双乙酸纳,陕西繁荣盅化工;测试用卷片,百事原味卷片。

121.2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AL204-01型电子精密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仅器(上海);料理机;恒温干爆箱。

1.3试验方法器茄风味调味料的根本配方盐粉添加fll为6X,味精添加fit为3%,双乙酸钠添加昆为12X (均按主要原料计算),食品用香精话・。

2018年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133亿元,复合调味料产业将向质量导向型及高端化发展[图]

2018年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133亿元,复合调味料产业将向质量导向型及高端化发展[图]

2018年中国复合调味料市场规模增长至1133亿元,复合调味料产业将向质量导向型及高端化发展[图]调味品是指能够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进食欲,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辅助食品。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调味品分类》国家标准(GB/T20903-2007),调味品按终端产品分类可分为:食用盐、食糖、酱油、食醋、味精、芝麻油、酱类、豆豉、腐乳、鱼露、蚝油、虾油、橄榄油、调味料酒、香辛料和香辛料调味品、复合调味料和火锅调料共 17 类。

调味品17大类终端产品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按产品成份分类,可分为基础调味品和复合调味料;按味觉感受分类,可分为咸味调味品、甜味调味品、鲜味调味品、酸味调味品、辛辣调味品等类别;按地方风味分类,可被分为川式、广式、西式及其他地方风味等。

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品质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变化带来调味品品类大幅增加,渗透至食品及餐饮行业,调味品人均单次用量增加,使得行业收入规模不断增长;消费者的消费升级是行业收入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动力。

常见调味品分类情况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复合调味料以基础调味料为原料,深加工成具有特殊风味的调味料。

我国饮食讲究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烹调以味道复杂为特征,正是调味品之间按照不同比例的复合与调剂才可达到美味的境界,复合调味料应运而生。

我国复合调味料行业的发展经历了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现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复合调味料工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智研咨询整理中国复合调味料行业发展历程:一、1990年以前——起步阶段中国复合调味料实现批量工业化生产是在上世纪30年代至上世纪70年代之间,但当时还没有采用“复合调味料”作为专用产品名词。

中国正式采用“复合调味料”专用名词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1982年至1983年期间,天津市调味品研究所开发了专供烹调中式菜肴的“八菜一汤”复合调味料(清炒虾仁调料、咖喱鸡丁调料、酱爆肉丁调料、虾籽豆腐调料、糖醋鱼调料、鱼香肉丝调料、番茄肉片调料、辣子鸡丁调料、酸辣汤调料),并开始使用“复合调味料”的专用产品名称。

复合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复合调味品行业研究报告

餐饮消费者、食品加工企 业、家庭消费者
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下游
行业现状
复合调味品属于消费频次低、购买人群广泛、家庭刚需型的产品。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消费量呈现快 速增长的态势。2014年至2018年,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由654.0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132.5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4.7%。未 来五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消费升级趋势延续,以及 餐饮行业回暖,中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预计在 2023年增长至2,450.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
明确进一步支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继 续对包含调味品在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贸市场给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优 惠。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 定》
规定所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必须在外包装进行 标注,对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质量管理 、相关责任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提出中国实施食品生产和贸易许可制度,从事食 品生产、食品销售或餐饮服务的人员应当按照“ 食品安全法”取得许可证。
复合调味品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仍有很大 提升空间
在调味品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普遍以使用复合调味料为主,美国、日本 、韩国复合调味品占比分别为73.35%、65.79%和59.32%,而目前我国复合调味品渗 透率仅为26%,即便是同饮食习惯较为接近的日韩相比,市场占比仍有至少一倍的 提升空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消费者生活节奏越发加快和连锁餐厅对于 效率越发重视,复合调味品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2年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 或将达到1800亿元。
01
02
产品定制化趋势
定制化复合调味品不仅能保证菜品口味的一致性,还能提高菜品烹饪 的速度,满足消费者对烹饪便捷性需求,因此复合调味品的定制化将 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家庭消费方面,厨师技艺用科学手段定量 出来,并生产出对应的复合调味品。随着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 群体迭代的年轻化,用于做某一类菜或某一类食品,且具有特定功能、 风味化成分较多的复合调味料更受欢迎。餐饮行业方面,现阶段,标 准化、便捷化、个性化是餐饮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尤其对于连锁餐 饮而言,菜品标准化高,复合调味品标准化要求也较高,且需求量大, 需要复合调味品企业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调料产品。

复合调味料与西餐文化的关系研究

复合调味料与西餐文化的关系研究

复合调味料与西餐文化的关系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西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趋势日益增长。

西餐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不仅仅是餐饮方式的一部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复合调味料作为西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丰富的味道和调配优势,成为西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以复合调味料与西餐文化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复合调味料对西餐文化的影响。

一、复合调味料的定义与历史背景复合调味料指的是由多种香料、植物提取物、调味料等按照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一种调味品。

复合调味料的出现早于西餐文化的兴起,但其发展与西餐文化的融合却在十九世纪后半叶逐渐显现。

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开始注重食物的品质和味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烹饪方式。

同时,西方文化对于异国风味的好奇和追求也推动了复合调味料的流行。

复合调味料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西餐的味道,更为烹饪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空间。

二、复合调味料在西餐中的应用复合调味料在西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调味汁、调味包、调味粉等不同形式的调味品中。

复合调味料的使用使得烹饪师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制作出丰富多样的菜肴,同时也大幅度提高了菜肴的口感与口味。

复合调味料往往融合了多种调味品的特点,呈现出独特而又丰富的味道,使得西餐更具风味特色。

三、复合调味料的类型与特点复合调味料由于种类较多,每种复合调味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以著名的意式复合调味料意大利香料(Italian Seasoning)为例,它是由迷迭香、百里香、洋葱粉、大蒜粉、胡椒等多种香料经过科学配比而成。

这种调味料被广泛应用于意式菜肴中,能够赋予食物独特的香气和味道。

同时,男性用自己双手亲自料理的方式,也成为了西餐文化强调男性个人魅力的一种体现,并且对家庭生活的重视与维护也是西餐文化的一大特色。

类似的,墨西哥香料(Mexican Seasoning)、印度咖喱粉、泰式香料(Thai Spice)等种类丰富的复合调味料也在不同的西餐菜肴中占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1 复合调味料的概述复合调味料是区别于传统的糖、盐等单一口味调味品的一类调味料,根据GB/T 20903 -2007 对调味品的定义为:在饮食、烹饪和食品加工中广泛应用的,用于调和滋味和气味,并具有去腥、除膻、解腻、增香增鲜作用的产品。

复合调味料指的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配制,经特殊加工而制成的调味料。

复合调味品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兴事物,相反它已拥有了悠久的发展历史,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我国传统烹饪中常用的五香粉、十三香,饭店中常用的各式调味酱汁都属于复合调味料。

复合调味料一般以两种以上调味品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油脂、香辛料、鲜味物质等成分,采用物理的或者生物的技术措施进行加工处理,最终制成安全可食用的调味产品。

其原料主要有决定味道的咸味料(食用盐等)、鲜味料(味精、酵母提取物、HVP、水解植物蛋白等)、甜味料(白砂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等),还有决定风味特征的香辛料(辛辣性香辛料有胡椒、辣椒、咖喱、洋葱粉等;芳香性香辛料有丁香、肉桂、茴香等),还有着色料(焦糖色素、辣椒红、酱油粉等)、油脂(食用大豆油、花椒油等)、鲜物料(肉类有牛肉、鸡肉等;菜类有洋葱、蒜等)、食品添加剂(谷氨酸钠、山梨酸钾等)。

2 国内外发展历程2.1 国外发展历程复合调味料的工业化研究与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是密不可分的。

对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研究开始最早的国家就是日本。

日本最早的研究始于20 世纪中叶,日本大洋渔业公司首次将动物性提取物用南冰洋鲸鱼提取的肉汁作为调味原料调配复合调味料使用在方便面调料包当中,这标志着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直到1964 年,日本研发出添加钨苷酸钠的味精,这种复合的“强力味精”鲜味是普通味精的数倍,并被普通家庭和食品生产企业所接受。

它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复合调味料工业化生产的开始。

此外,植物蛋白水解液(HVP),动物蛋白水解液(HAP)和酵母提取物等鲜味料最早也是由日本开发,并最早添加在鸡肉精等调味料中用做增鲜剂。

专用于中式菜肴的复合调味料,在日本开发也较早,如日本味之素于1978 年生产的“麻婆豆腐调料”、“青椒肉兹调料”、“八宝菜调料”、“宫爆鸡丁”等复合调味料,称为中华调料。

近几年国外的调味品发展趋势为:人工合成的食用香料由水果香型食用香料向肉香型、海鲜型、麦芽香型、花香型、蔬菜香型、奶香型、酱香型及烘炸烤等香型发展。

复合调味料是国际上发展最快的调味品,欧美国家流行的沙司、蛋黄酱等,日本流行的“塔来”(煮用调味料)、“兹出”(面汤调料)等均已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并在国外调味品市场中占重要地位。

新近国外研究出的各种风味类、烹调类、咖哩类、烧煮类、香料类等复合调味品也正在投入生产,进入市场。

国外很大一部分调味品与我国调味品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如我国称为西式调味品的各种调味沙司、调味汁、蛋黄酱、色拉酱等,在我国的销售市场上很常见。

日本作为一个调味品生产大国,它的调味品也是既有西方特色,又有东方特点。

日本酱油生产技术源于中国,但如今日本的酱油生产技术日臻完善,使传统的中国酿造酱油技术率先在日本完成工业化进程,代表着当今国际先进的酱油技术水平。

2.2 国内发展历程我国的复合调味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2 6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易牙十三香”,北魏末年成书的《齐民要术》中更是阐述了“八和齏”的详细调配方法。

但我国复合调味料的工业化生产起步较晚,20 世纪30—70 年代,我国的传统复合调味料如十三香、五香粉等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当时并没有“复合调味料”这个专有名词。

“复合调味料”这个名称第一次在我国使用是20 世纪80 年代,1982—1983 年,天津市调味品研究所开发了专供烹调中式菜肴的“八菜一汤”复合调味料,并开始使用“复合调味料”这个产品名称。

随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继上市了多种品牌的鸡精、牛肉精,并开发了多种复合调味品,如烹饪调味料以及各种复合酱料等。

1987 年我国正式制定了ZBX 66005 -87 标准,制定了“复合调味料”专用名词、术语及定义标准,2007 年现行的《调味品分类》GB/T 20903-2007 对复合调味料重新进行了定义和分类。

近十年来,复合调味料的研究发展更倾向于天然原料的开发与利用。

2006 年,杨铭铎、龙志芳研究了鸡骨泥水解前后的风味物质变化,测定发现鸡骨泥酶解前共检测出15 种风味物质,其酶解液共检测出21 种风味物质。

以鸡骨泥、鸡腿蘑、豆瓣酱、辣酱为原料研制复合调味料的最佳配方和加工工艺。

实验表明,主要料配比为:鸡骨泥∶鸡腿蘑∶豆瓣酱∶辣酱=15∶20∶15∶20 时,感官评价分数最高,产品中加入0.01 g/kg 的PG,I号防腐剂或经高温瞬时杀菌效果较好。

利用酶法水解不仅保存了原料的天然营养成分,而且使其风味物质增加,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为禽类加工厂的鸡骨架提供了新的开发利用方向。

2006 年,中国水产研究院的吴燕燕等利用酶解技术研制开发了以罗非鱼加工废料为原料的营养性高档复合调味料,通过对不同蛋白酶水解罗非鱼废料的比较,得出菠萝酶与Flavourzyme 混合水解的效果比其他酶与Flavourzyme 混合水解的效果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双酶水解的最适条件为水解底物的自然pH,50℃下,菠萝酶加入量为2 250 U/g,水解4 h,再加入Flavourzyme 750 U/g,在同样条件下继续水解 2 h。

他们解决了罗非鱼加工废物的出路问题,以降低罗非鱼的加工成本,提高罗非鱼的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2007 年,邓海燕等研究了天然抽提物在复合调味料中的应用情况,通过不同种类原料的天然抽提物的呈味成分及香气成分的研究说明了天然抽提物的添加对复合调味料的香气、厚感、持续感、鲜甜感和整体感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天然抽提物在营养成分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对于天然抽提物的发展概况的阐述说明天然提取物添加是复合调味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8年,四川理工学院的李光辉、明红梅利用畜禽鲜杂骨、碎皮肉、肌腱等下脚料经过炖煮、分离、浓缩、测定、调节等操作得到畜禽胶原蛋白汤胨,再根据不同的风味需求辅以不同种类与比例的香辛料制成笋用复合调味料,用制成的调味料对竹笋进行加工制成可直接食用的风味竹笋制品,实验不仅开发了畜禽下脚料的经济价值,而且对竹笋的规模化深加工提供新方向,促进畜禽和竹笋产业的发展。

2009 年,陈祖杰等以鲢鱼肉为原料通过酶解法研制的复合调味料既有鱼的鲜味,又富含优质的蛋白质,既符合调味要求同时又满足了营养保健的需求。

实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酶解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表明酶解50 g 预处理好的鱼糜最佳实验条件酶用量为75 mg ,酶解温度为40℃,酶解时间为180min,酶解pH 为8.0。

随后利用酶解得到的鲢鱼蛋白质与其他调味品配制成品复合调味料。

通过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得到复合调味料最佳配比为鱼肉蛋白粉4%,味精36%,食盐20%,白糖4%,淀粉24%,I + G6%,酵母抽提物2%,香辛料(大蒜、洋葱、胡椒、姜粉比例为1∶1∶1∶1)4%。

2010 年,陈超等通过对牡蛎汁、蛤蜊汁等进行酶解,与扇贝裙边酶解液调配出氨基酸含量高、味道鲜美的复合海鲜调味料,为贝类加工废弃物的开发利用开发出新的可能。

实验通过牡蛎汁、蛤蜊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及其酶解方法探讨,并以此为基础与扇贝裙边酶解液调配出复合海鲜调味料。

实验表明:牡蛎汁和蛤蜊汁中蛋白质与多肽含量较高,需要经过酶解使其风味与营养得到更充分利用。

酶解最佳条件为使用酸性蛋白酶在pH 3、60℃酶解 5 h,牡蛎汁和蛤蜊汁水解度最高可达0.929。

将牡蛎汁、蛤蜊汁酶解物与扇贝裙边酶解液调配制成复合海鲜调味料,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市售同类产品,且甘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7 种重要的呈味(甜味、鲜味) 氨基酸含量约占总游离氨基酸的50% 。

2010 年,江苏博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周永治分别介绍了粉状复合调味料、酱状复合调味料和液体复合调味料 3 种复合调味料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控制要点。

粉状调味品对水分含量和环境湿度都有严格要求,且由于生产过程无热处理过程,对原料和环境的卫生要求也相对严格。

酱状调味料要注意乳化质量的控制,对乳化剂和增稠剂要求必须为耐酸型,且配料一定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以免影响成品的风味。

液体调味料要求配料不能影响成品的性状,由于液体调味料的水分活度高,适宜微生物繁殖,因此对工艺要求较高,卫生要求也很高。

2011 年,四川大学的周书来、刘学文通过酶解鸡枞菌后浓缩干燥得到鸡枞菌粉,经实验配比出具有鸡枞菌特殊风味的复合调味料,使鸡枞菌中的多糖等功能性成分能保持稳定,为鸡枞菌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方向。

实验表明:酶解温度55℃,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质量比1:4,酶用量2.15%,酶解时间8 h,鸡枞菌蛋白质水解度达到35.38%,为最优实验条件。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得到鸡枞茵复合调味料的优化配方:以鸡枞菌粉为基料,添加鸡肉粉3%,蔗糖6%,胡椒粉1%,姜蒜粉3%,植物油3%。

按以上条件制得的鸡枞菌复合调味料具有鸡枞菌特有香味,味道鲜美。

2012 年,广东海洋大学的鲁珍等研究呈味肽制备天然复合调味料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呈味肽具有缓冲能力的氨基和羧基性基团以影响食品风味,不同种类呈味肽各不相同。

对呈味肽在天然调味品中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功能性含肽调味品为未来的方向。

2013 年,圣伦食品有限公司的宋刚研究了复合调味料生产中在控制产品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食品安全与产品内在质量同样重要,并对产品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阐述。

研究提出了杀菌在复合调味料的生产工艺中的重要地位,对于不同复合调味料灭菌方式的选择给出了选择性参考指标。

研究的最后对于复合调味料保质期的判定给出了意见,不仅要保证产品不会腐败,更重要的是产品的感官及风味不发生改变。

2014 年,李琳等以低值鱼为原料,采用深度酶解技术制备出酶解液并以此为基料配制出滋味鲜美的天然复合调味料。

研究人员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蛋白酶对淡水鱼下脚料酶解特性的影响,同时不同的酶解方式对低值鱼酶解也有不同影响。

2015 年,刘达玉等提出单独的食用菌复合调味科风味物质过于单一,调味料的风味不足,而食用菌复合肉类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研究人员提出虽然食用菌与肉类复合能实现鲜味相乘作用被广泛认同,但现阶段大多为家庭或餐饮行业应用较多,工业化程度不够。

2016 年,李一丰等以药用与经济价值都很高的牛肝菌为原料,通过发酵以响应面优化法配制出功能型复合调味料。

由于牛肝菌不能实现人工栽培,由于牛肝菌菌丝体的蛋白质含量比子实体高,因此利用牛肝菌菌丝体培养来满足市场对牛肝菌的需求是最好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