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_孙琼如
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教育孩子的区别读后感
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教育孩子的区别读后感篇1:哎呀,我读了一篇超级有趣的文章,是关于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怎么教小孩的。
我觉得这个题目好酷啊,就像比较巧克力和草莓味的冰淇淋,虽然都是甜的,但是味道完全不一样!“你知道吗,小华?”我兴奋地对同桌说,“美国妈妈和中国妈妈教孩子的方式,就像孙悟空和唐僧,一个会七十二变,一个只会念紧箍咒。
”小华瞪大眼睛:“哇,真的吗?快说说看!”“当然啦!”我得意洋洋地说,“美国妈妈教育孩子,就像放风筝,她们让孩子自由飞翔,只要不飞出视线,就随便他们怎么折腾。
中国妈妈呢,就像种树,她们会精心浇水、施肥,希望小树苗能长得又高又直。
”小华咯咯笑:“那美国孩子岂不是像野马一样,到处乱跑?”“对啊对啊!”我点头如捣蒜,“美国孩子就像野马,他们可以自由奔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但是中国孩子,就像小兔子,要乖乖的,不能乱跑,要听话。
”“哈哈,那中国孩子会不会觉得好无聊啊?”小华好奇地问。
“嗯,有时候会吧。
”我想了想,“但是中国妈妈也很厉害的,她们教孩子要勤奋,要努力,就像小蜜蜂一样,不停地采蜜,才能酿出甜甜的蜂蜜。
”小华眨巴着眼睛:“那美国孩子呢?他们不用努力吗?”“当然要啦!”我赶紧解释,“美国孩子也很努力,但是他们更注重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就像小鸟一样,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飞。
”“哇,听起来好酷啊!”小华羡慕地说。
“是啊是啊!”我兴奋地拍手,“我觉得两种方式都挺好的,就像吃汉堡和饺子,虽然不一样,但是都很好吃!”小华点点头:“那你觉得哪种更好呢?”我歪着头想了一会儿:“我觉得,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就像不同的水果,有的喜欢苹果,有的喜欢香蕉。
所以,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种。
”“嗯嗯,说得好!”小华赞同地点头。
“嘿嘿,我长大了也想当个好妈妈,让我的孩子既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也能像小鸟一样自由飞翔!”我憧憬地说。
小华笑了:“那你的孩子一定会很幸福的!”“哈哈,那是必须的!”我自信满满地回答。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术领域的研究,也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体现。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深的启示。
本文会从四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家庭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中,孩子接受最早的教育,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的思想政治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些行为模式、认知模式
等在家庭中就已经形成了。
二、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家长往往更重视孩子的学业
成绩,他们相信通过艰苦的努力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而在美国,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
身心健康,更看重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特长的培养。
从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我们不难看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
注意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特长。
在教育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
其次,我们应该把孩子的个人成长视为最重要的目标。
不要将好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志,而是应该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再次,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家庭教育与学
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互相之间相得益彰,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四、结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它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术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还能够塑造孩子的性格、价值观以及社交能力。
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将这种差异进行比较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中美家庭教育在价值观和教育目标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强调孝顺和家庭的集体利益,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认为只有通过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强调个体发展和实现个人潜能的重要性。
这两种教育观念的不同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在中国家庭,孩子可能会感到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而在美国家庭,孩子注重的是自我发展的机会和自由实践的空间。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学习到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信,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传统的家庭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其次,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参与程度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父母通常扮演着一个权威和严格的角色,他们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期望。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更强调平等和合作,父母更愿意成为孩子的伙伴和朋友,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家庭,父母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更大,他们对孩子的决策有着更多的干预和影响力。
从美国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学到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权利,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适度的干预和引导,以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教育方式和方法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主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主。
而在美国,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负责任地学习。
美国家庭教育也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家庭教育中学到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同时也应该传承好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和价值观。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 引言1.1 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社会单位,也是塑造孩子的思想观念和人格品质的最主要环境。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通过家庭教育,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思想政治文化,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家庭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最为显著的地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美家庭教育在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在中国,父母往往注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教导,强调孩子的听话和服从,注重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家族价值观念的传承。
而在美国,父母更加注重鼓励子女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倡导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尊严,强调平等和民主的教育方式。
在教育方法上,中美家庭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家长倾向于通过灌输知识和训练技能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强调功利性的教育目标和成果。
而美国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强调教育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要性,更注重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发现。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源于两国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教育方式和方法上,也反映在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期望上。
通过对比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以便更好地借鉴双方的优势,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2. 正文2.1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中美家庭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效果。
中美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在中国家庭中,父母往往强调孝顺和尊重长辈,这种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成员的思想政治观念,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权威和传统的观念。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目标的不同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家长往往会强调学业成绩和升学率,认为这是子女未来成功的关键。
而在美国,家长更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创造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尽可能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事物,鼓励孩子展现自己的才华和特长。
因此,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目标的差异意味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能简单地以单一的学业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而应该注重孩子全面的素质发展。
二、亲子交互与家庭氛围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权威关系,父母往往视子女为附属物,孩子则需要无条件地服从家长的安排和命令。
而在美国,父母和子女之间更强调平等、互动和沟通。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像朋友,孩子可以在父母身边放松自己,而不必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这种差异也会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我们应该强调平等、互动和分享,让孩子在知识和思想上充分互动,避免孩子仅仅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家长通常以讲解知识和传授技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在美国,家长则更强调有创造性的教育方式,例如让孩子自己探索和实践。
美国的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意味着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采用灵活、多种方式的教育方法,避免孩子对知识的单一理解,而是注重创造性、探索性和实践性。
总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烈的启示,我们需要在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教育环境等方面为孩子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注重孩子全面的素质发展,以便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家庭教育是塑造一个人思想政治观念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而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对于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
相对于中国的家长式教育,美国家庭更倾向于鼓励孩子主动探索、独立思考。
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更加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观念。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应当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只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让孩子从小学会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成为积极的社会公民。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让他们了解社会的运行机制,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启示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意识。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够尊重和接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多元观念,使他们能够成为世界公民,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面对多样性的世界。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
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民主意识和参与精神,多元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美家庭教育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方式,但它们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其独特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可以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
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学业成绩和功利性教育,父母会对孩子施加较大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父母鼓励孩子从小就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育差异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可以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中国,教育往往是一种单向的传统师道关系,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教育,而在美国,教育更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和互动。
这种师生关系差异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和交流。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朋友,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求知欲望,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理解。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可以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学校教育的综合性。
中美家庭教育存在差异,但学校教育是两国教育体系中共同的一环。
中美学校教育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但注重点不同。
中国学校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培养,而美国学校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学校教育的差异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学校教育的综合性。
学校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的全面发展。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它们启示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学校教育的综合性。
通过深入研究两国家庭教育的差异,我们可以更好地改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具备独立思考、创造力和全面发展能力的优秀人才。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是一种事实性存在。
造成中西方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西方对教育概念的原初性定义的差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西方教育差异相关论文篇一: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人的教育具有不可置换的意义。
中美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的观念和培养方式造成了中美两国的儿童在成人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东西方社会的制度结构中,家庭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有很大的不同。
这是造成东西方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一个基本原因。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
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众多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记录,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
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
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王晓红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社会中,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
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
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分数。
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
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
中美家庭教育绪论心得体会
中美家庭教育绪论心得体会中美家庭教育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模式,它们在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在本次学习中,我从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中收获颇多,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中美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差异使得家庭教育模式存在很大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以孩子的成绩为导向,注重学术成就的培养。
这是由中国的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决定的。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这种差异造成了中美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的不同。
在教育目标上,中美家庭教育都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但中式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术的成就,而美式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个性和创造力。
其次,中美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往往以家长的权威为基础,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而在美国,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
这种差异体现了不同文化中对权威和个人独立性的不同看法。
在中国,家长往往以权威的身份出现,孩子需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和安排。
而在美国,父母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自己做出决策。
再次,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也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在中国,教育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投资,家长会为了孩子的生活和将来而不惜一切代价。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长会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他们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美家庭教育中对于教育目的的不同认知。
在中国,教育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竞争工具,孩子需要通过学习取得好成绩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而在美国,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和兴趣,让他们能够对学习和生活保持持续的热情。
通过比较中美家庭教育,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家庭教育不应该被局限在某种特定的模式中,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都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理念,结合自己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环境,构建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模式。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影响,中美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
近年来,孩子的个人能力以及独立意识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美国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哪些启示,中美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
中国家庭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孝顺老人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的重要品质。
在家庭关系中,家长一般要教育孩子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去质疑长辈的决定,严重者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中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受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参加各种特长班的学习也并非是为了解放孩子天性,而是为了“考级”。
在生活中,中国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一般孩子并不做家务,家长认为做家务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
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
在这种教育目的的影响下,中国孩子一般是尊礼忠孝、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不太善于独立思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
在生活方面,美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美国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分开睡觉,坚持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在思想方面,美国父母往往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是否跟父母的观点一致并非是最重要的。
在学习方面,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创新,不以考试成绩评价孩子,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
虽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为先。
在日常教育中,思想方面,家长会向孩子灌输“学习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思想,在考试中要在成绩方面“敢为人先”。
在行动中,家长会将家庭变成学校的衍生品,给学生买各种试题,帮助其提高成绩。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美家庭教育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观察和思考: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强调对子女的学业成绩和职业发展进行引导和管理。
父母通常会在教育方面给予子女更多的压力和期望,并通过重视功利和竞争来激发他们的进取心。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创造力和人格发展。
父母鼓励孩子们追求他们真正喜欢的事物,并尊重他们的个人选择。
这样的差异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我们应该意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追求学术成就和职业成功,而是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力和人格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积极、独立思考的公民。
中美家庭教育在家庭角色分工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传统家庭中,父亲通常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支柱,而母亲则负责照顾孩子和家务。
这种家庭角色的分工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和教育方式存在差异。
父亲更注重对子女的学业成绩和事业发展进行引导,而母亲更注重对子女情感的关爱和认同。
相比之下,美国家庭中的家庭角色分工更加平等。
父母在经济和家务方面的分工更加灵活,父母之间更多的是共同肩负起照顾孩子和家庭责任。
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平等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
这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我们应该强调家庭教育的平等和共同肩负责任的意识。
父母应该共同参与子女的教育,并共同培养他们的人格发展和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平等和尊重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关注。
中美家庭教育在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较强的衔接和互补关系。
父母通常会积极参与子女的学习和课外活动,与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加独立,父母的角色不太涉及到学校教育的具体内容。
这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有一定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一方面,中美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教育更注重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例如尊重长辈、孝顺父母、勤劳节俭等观念被广泛传承。
这种传统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奉献精神。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个体的独立思考、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这种个性主义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个体的创造力、自我意识和公民意识。
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提示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时,既要注重传承传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又要尊重个体的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
中美家庭教育的沟通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中,家长往往起着权威性的角色,喜欢以“说教”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传递给孩子的是“应该怎么做”。
而在美国家庭中,父母更愿意与孩子进行平等、开放的对话,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这种开放和自由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理解。
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提示我们,在教育中需要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开放的对话,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理解。
中美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家庭教育更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功利性的培养,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压力。
而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
这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在充分发展个人潜能的拥有独特的优势。
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提示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家庭教育的目的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略有不同。
在中国,家庭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纪律性、负责任心和生活技能。
父母会强调孩子要努力学习、守规矩、关心家庭等。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创造力。
父母会鼓励孩子自主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
家庭教育的方式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也存在不同。
在中国,父母通常会通过严格的要求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他们使用的教育方式是责罚相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行为。
而在美国,父母更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他们会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和想法,并通过讨论来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方式。
家庭教育的时间在中国,家庭教育的时间往往比较长。
父母会在孩子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和教育,并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
而在美国,父母更注重让孩子独立思考和处理事务,让孩子自己体验生活中的挫折和成功。
因此,他们会让孩子自我决策,逐渐学会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
以上是中美家庭教育的部分比较。
结合两国的家庭教育特点,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家庭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整。
在中国,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需要从传统的纪律性教育向更注重发展孩子个性和才能方向转变。
其次,家庭教育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并通过鼓励和引导来帮助孩子成长。
最后,家庭教育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
父母不应该过度保护孩子,而应该让孩子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总的来说,中美家庭教育存在差异,但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启示,让家庭教育更加符合孩子的成长需要。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
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这些差异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家庭教育对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的培养非常重要。
在美国家庭,家长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鼓励他们自主思考问题,并尊重他们的选择。
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了孩子独立和自信的思维习惯,使他们更加开放和敢于追求自己的价值观。
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国家庭中,家长更加注重孩子的纪律和责任感的培养,强调个体的义务和责任。
而在美国家庭中,家长侧重的是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强调个体的权利和义务。
这种家庭教育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既要培养个体的责任感和纪律,也要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家庭教育应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在美国家庭教育中,家长鼓励孩子挑战权威、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而在中国家庭中,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非常重要,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挑战现有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教育应注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差异反映了两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
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都有自己的可取之处,各有所长。
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来说,要重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吸收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优点,借鉴其他国家的家庭教育经验,培养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借鉴,包括培养个体自由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以及注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等。
这些启示和借鉴对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非常重要。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对孩子的思想品质和政治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家庭教育传统和文化背景,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启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思维能力的新一代。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在性别观念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中国,传统上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教育中往往更加注重男孩的发展和教育。
而在美国,性别平等观念更加普遍,家庭教育往往更加注重男女平等的发展。
这种差异给我们提醒,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致力于打破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培养孩子们正确的性别观念,让他们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在价值观念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中国,儒家传统和家庭观念对家庭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强调孝道、家庭责任和传统价值观念。
而在美国,个人主义和自由观念对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由和自主的人格。
这种差异提醒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培养孩子个人独立自主的也要注重传统家庭价值观念的传承和价值观的培养,让孩子们既能独立自主,又能拥有正确的家庭责任感和传统美德。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在政治意识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中国,家庭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对政治的灌输和引导,强调孩子们应该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的能力,不太强调政治意识的培养。
这种差异提醒我们,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的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自由选择,不应该将政治教育变成灌输和强迫,而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远的启示。
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既要借鉴对方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又要避免封建迷信和偏见的影响,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能够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启示
创造能力是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标准,未来社会的发展与竞争归根到底是创造能力的竞争。
而创造力的相关研究表明,个体的创造力应从小开发。
儿童最早接触的教育环境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子女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本文拟从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比较的视角,结合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对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提出一些策略。
一、儿童创造力的特点研究表明,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表现在幼儿的动作、言语、感知、想象、思维及个性特征等各方面的发展之中,尤其是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想象的发展是他们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表现。
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创造力通常表现为:在日常生活里遇到的问题情景时,表现出与他自身相比较有新颖性的举动或有创意的“成果”的一种潜在性能力。
儿童的创造力具有不自觉性、不稳定性、可塑造性强等特点,在理解儿童创造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性。
儿童创造力具有发展性特征,它是一种潜在的创造力,而不是已经定型的能力。
2.儿童创造力表现方式的情景性。
儿童创造力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情景”中展现出来,通过各种随意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如绘画、歌唱、舞蹈、言语等。
3.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全面性。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众多,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既要注重智力的开发、知识的掌握、方法的训练,还要塑造积极的人格特征,培养兴趣等,其培养是全面的。
4.儿童创造力评价的个体性。
儿童是否表现出创造力或者说儿童创造力水平达到什么程度,评价标准应依据儿童自身原有的发展水平情况,即对其评价要指向他自身的下一个“最近发展区”,而不是与其他小朋友更不是与成人相比较。
二、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洛巴特提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创造力能否充分发挥,受六个因素的影响:1.智力。
它是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影响个体对问题情境的感知、表征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过程。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家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取代的,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个学校,也是终身受教育的永恒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不可替代的终生教师,所以,家长的教育观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美两国由于文化的差异,家长在教育子女上表现出不同的观念和做法。
本文就中美两国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比较,以期能对中国的家长有所启示,为中国的家长们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提供一点儿可借鉴的资料。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1.两国家长在批评与表扬孩子时方法不同在中国,家长批评和表扬孩子时经常采用横向比较法,当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作榜样的方式,诸如“张家的孩子比你强多了。
”“你看人家的孩子多争气。
”“你能不能像他那样。
”等等。
而美国家长则很少采用横向比较法,他们更注重的是孩子自身发生的变化,即采用纵向比较法,通过纵向比较,帮助孩子找到进步或落后的原因。
美国的家长尽量避免把自己的孩子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其理由是: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中美两国这种不同的家庭教育观根源于不同的文化。
中国人一向注重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而不是个体差异,因而总是用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儿童,中国的家长几乎都有“从众”心理,因此,他们把横向比较作为规范自己孩子行为的依据和动力。
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横向比较就是通过与大众化形象的比较,了解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行为。
而美国人强调个体差异,美国人总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个性与能力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
美国人强调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个性,突出个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差别地对待儿童,这样做是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个体,而中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群体成员。
2.两国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方法不同。
中国的家长更有权威意识,而美国的家长则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中国的家长一向强调对孩子要进行服从教育,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家长们给孩子灌输的行为准则是: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美两国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在这个背景下,家庭教育成为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中美两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家庭教育方式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启示意义的方面。
一、家长的角色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是截然不同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母被赋予了尊崇、尊重和权威的地位。
父母往往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他们会传授孩子道德、修养、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而在美国,父母则更多地扮演了孩子的朋友和支持者的角色。
他们让孩子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
这两种角色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但如果能够将二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将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时间的分配家庭教育的另一个差异是学习时间的分配。
在中国,往往被要求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学业上浸淫,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对“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念的重视。
而在美国,学生们通常不用花太多时间在学业上,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感兴趣的活动,会社交活动、工作和娱乐等方面拓宽自己的视野。
然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合理分配学习与非学习时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时间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样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并参与社会活动三、教育思想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教育思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在中国,教育被看作是孩子成才的必要条件,背后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学生。
在美国,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思辨能力的独立个体。
因此,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可以给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启示。
这种启示包括理智的思想和开放的见解以及教育中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四、社交与沟通在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中,社交和沟通也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孩子被告知要尊重长辈和不接受打断。
而在美国,孩子需要接受自由、平等、个性化的教育,受到尊重和鼓励。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美两国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本文将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家庭教育差异1. 教育理念差异中美家庭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孩子的听从和顺从,强调孝顺和孝道。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较高,要求他们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并且要遵守家长的规矩。
而在美国,家庭教育更加注重独立性和自主性,父母更加鼓励孩子展现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 家庭角色定位差异在中国,父母往往扮演着严厉而权威的角色,他们会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进行严格的指导和监督。
而在美国,父母更多扮演着孩子的朋友和指导者的角色,他们更注重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
在中国,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个人素质培养,他们会通过考试分数和学业表现来评价孩子的优劣。
而在美国,父母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兴趣发展,他们会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二、差异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启示我们,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不要过分约束孩子的自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和独立性,帮助他们培养批判思维和创造力。
2. 关注全面发展3. 尊重个性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和特长。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要强加自己的意志,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决定,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4.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度家庭教育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启示我们,需要加强家庭教育的参与度,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5. 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现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及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及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家庭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也在不断受到关注。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异同点,以及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 中西方家庭教育对比### 教育目标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的最大差异在于教育目标不同。
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培养独立、自由、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而中方家庭教育更强调孝顺、家庭责任感、团结友爱和纪律性。
### 教育方式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也有区别。
中国家长更多地采用严格的管教方式,而西方家长更多地采用自由放任的方式。
西方家长更注重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表达,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
### 家庭互动不同中西方家庭互动也有所差异。
中国家庭更注重家庭团结、亲情、尊重长辈、传承家风,而西方家庭则更注重亲子之间的平等和沟通。
## 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借鉴西方的教育方式中国家庭教育可以借鉴西方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表达,让孩子在自由的氛围中成长。
### 保留中国传统家庭美德中国传统家庭美德是中西方家庭教育的重要差异之一。
在借鉴西方的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也要坚持保留中国传统家庭美德,如家庭团结、亲情、尊重长辈、传承家风等。
### 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如孝顺、家庭责任感、团结友爱和纪律性等。
## 结论中西方家庭教育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们应该在比较中学习借鉴,保留优秀的传统,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论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 还是从家庭教育 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看,家庭教育在整个 教育工作中都处于基础的地位, 起着基础作用。因 此, 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 都很重视 家庭教育这一环。 然而,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 工程中是薄弱的一项,本文拟就中国与美国的家庭 教育作一粗浅比较, 并从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 ! 一 " 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 “ 望子成龙” 与“ 望子成人” 是中美家庭教育观 念的区别所在, 也是中美家庭教育的本质区别。 #$ 着眼点不同 美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 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 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 所谓锻炼 是多方面的, 诸如劳动锻炼、 坚强意志的锻炼、 忍耐 力和吃苦精神等等。 但最根本的是适应各种艰苦环 境和劳动能力的锻炼。通过参加劳动, 让孩子从小 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 惯; 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 磨炼意志, 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 增长才智, 并形成刻苦、 节俭 等品质。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教育观念有很大不同,中 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 有 个好职业, 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基于这种企盼, 多 数家长认为, 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 !"#$%&’(’)*+ 教 书 育 人
! 一 " 五、 六十年代我国学校体 健身、 兴趣培养、 终身体育的需要; 育教学的“ 增强体质” 思想 “ 管理体制上应向学生自主、 自觉锻 增强体质 ”思想是指在体育 炼, 将体育融入生活方式的方面发 展。 但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存在以下 弊端: ! # " 缺乏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 导教学, 对新时期体育教学的功能
度》 ,制定了适合我国的体育锻炼 即《 劳卫制》 。#)(* 年颁布的 和作用认识不足, 教学形式、 内容、 标准, 方法、 管理等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 发展的需要。 ! % " 缺乏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 意识、 习惯及 “ 健康第一” 观念的培 我国第一部通用体育教学大纲, 就 特别强调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健 康, 促进青少年的正常发育。#)(%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 “ 发展体育运
是人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所表现的智 慧, 它包括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 想象能 力、实践能力等要素。这些智能要素彼此间是相互 制约、相互联系的,它们常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发挥 作用。因此科学的智力教育应该是围绕诸智能因素 进行的全面的综合性的培养。 ! 三 " 变知识型教育为能力型教育 当前,现代科技的发展已将培养能力提高到比 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对家庭教育而言,它要求 家长不但要给孩子 “ 干粮” , 还要给孩子 “ 猎枪” 。我 们应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方法,实现知识
! !
教书育人 #""# 年 , 作法是根据不同年龄让孩子做自我服务性的劳动 和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动手中发展他们的爱好 和特长。如一个美国家庭中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 他们在家中都各有自己的角色和本事: !" 岁的男孩 周末负责帮父亲割草、 浇花、 扫扫院庭; !# 岁的女孩 能根据不同的食品配方烘烤出各种各样美味的点 心; 美国中 $ 岁的小女孩会编织五颜六色的茶杯垫。 小学生兼报童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他们鼓励孩 子的独立性,尊重孩子的想法。当然他们对孩子的 教育放手而不放任。这一般反映在两个方面: 第一, 家富而不奢,美国家庭经济条件多数优于中国国民 的家庭,但他们对孩子的零用钱都有严格的要求和 规定。据调查发现, 美国 %&’ 的青少年学生没有零 用钱, 约有 ($’ 的受访青少年学生以打零工赚取零 用钱。 第二, 严教而不袒。 美国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 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而设法教孩子知错改 错。另一方面,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基本上以鼓 励与表扬为主,使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自 信心和独立性。他们敢于想象, 敢于提问题, 敢于创 造并富有成就感。 与美国相比,我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科 学的, 典型的有三种: 一是娇宠型。主要表现为: 生 活上的 “ 包办代替” ,家长不注重孩子自理能力、劳 动习惯的培养,并且对孩子的要求过于满足;社交 上的 “ 过度保护” , 不少家长怕孩子吃亏或学坏而限 制孩子与外界接触,过分的娇宠孩子,会使家庭的 教育功能弱化。 二是专制型。 主要表现为: 一些家长 “ ” 恪守 不打不成器 的信条, 对女子采取严厉管制和 强迫教育,父母要求子女听话,对子女的一切几乎 都要管到,总是硬性规定孩子必须学会什么,或达 到什么指标, 或考上什么学校。 三是放任型。 主要表 现为: 一些家长本着 “ 树大自然直” 的原则, 对子女 教育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另外放任也表现在经济 上的放任,为数不少的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经济要 求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 三 * 不同的教育结果 由于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其结果 也表现出明显不同。美国儿童、 少年从小就表现出: ) ! * 具有开拓创新的精神。由于美国家长注重孩子 独立的人格,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 想法、 个性, 积极鼓励引导孩子大胆设想, 因此美国 孩子敢于想象, 敢于怀疑, 敢于 “ 意想天开” , 具有开 拓创新的精神。) # * 具有很强的自立能力。 美国孩子 家庭, 即使在读的中、 小学 !$ 岁开始就不依靠父母、 生,很多都靠自己打工补助自身的消费需用。这种 自立能力就在从小开始锻炼的过程中慢慢培养起 美国一些家庭的 来。) + * 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头脑。 孩子,从小就参与 “ 当家理财” ,学会一些推销与顾 “ ” 客沟通的能力等 经营之道 。实践使他们深知钱来 之不易, 从而养成了精打细算的习惯。) & * 具有适应 社会环境的本事。由于从小的艰苦磨炼,美国的青 少年不怕苦, 有克服困难的毅力; 遇事镇定沉着, 能 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 的信心和勇气。这些素质和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 谋职、 就业奠定了基础。 与此相反, 中国的儿童、 少年乃至大学生, 虽然 学业上不亚于美国,但普遍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 差, 缺乏自立意识、 依赖性强, 做事被动、 胆怯; 缺乏 适应环境的能力,不懂得恰当交往的技巧,人际关 系差; 怕苦怕累, 只要求别人照顾, 却缺乏同情心和 帮助别人的能力;在家不知关心自己的长辈,在外 缺乏社会责任感。 二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并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宝贵经验改善、提高我国的 家庭教育。 ) 一 * 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主 要目标是教孩子由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再到学会 负责。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树立素质教育的 质量观。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为基 础,以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培养青少年素质全面 发展的基础教育。其目标在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 需要, 培养青少年学会做人、 学习、 劳动等, 使其具 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旨在 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它不仅是 一种教育质量观, 而且是一种人才观、 价值观。家长 只有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并以此来指导家庭教 育, 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 二 * 变目标单一型教育为综合型素质教育 我国许多家长把教育的目标简单地定位于智 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孩子的身 心健康,而且在进行智力教育时,多数家长把智力 教育等同于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的家庭教育应该是 以智力教育为中心, 融孩子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人品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为一体的、 全面的、 综合性 的教育。另外,对孩子进行知识教育也不应该只是 教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智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数量 的增加, 教给青少年一些文化知识是必要的。但是, 知识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智力的发展。智力 !"#$%&’(’)*+ 教 书 育 人
!教
育 视 野
!"#$ %& ’(" %)源自中美【 福建・福州 】孙琼如
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好, 孩子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 福。 为此,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除生活上加倍关心 外, 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 为使孩子学习好, 能成龙成凤, 除了学习, 什么都不让孩子干。 至于孩 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 公民意识等则很少考虑, 有的甚至不考虑。 对教育过程与结果的看法不同 %$ 美国家长更重视孩子参与的意识和活动的过 程, 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提供参考意见, 提 供自己所能提供的各种条件, 去营造一个平台和氛 围, 鼓励孩子自由创造, 培养孩子的独创精神。 而我 国家长重视活动的结果和技能的掌握, 要求孩子学 一样像一样, 做一样是一样。 有些家长不注意启发、 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去激励孩子的志气,不调 动孩子的积极性和奋斗精神。另外, 我国家长更注 意哪些东西孩子还没学会, 美国家长只注意孩子学 到了哪些东西;我国家长重视孩子还有哪些不足, 美国家长重视孩子新取得的成绩; 我国家长很少对 孩子表示满意,总是提出更高的标准,美国家长对 孩子的教育基本上以鼓励为主。 ! 二 " 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 观念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 美国 从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出发, 对孩子的教养采 取放手而不放任的方法进行。所谓放手, 即从孩子 生下来, 父母就设法给他们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和 条件, 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普遍
型教育向能力型教育的转轨。能力是个人完成任务 或实现目的的智力、心理和体力条件的总和。它包 括:智力技能系统、动力结构系统、操作技能系统, 三者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协调发展, 构成了一个人 完整的能力结构系统,制约和影响一个人的发展水 平。 ! 四 " 采用科学的教育模式, 推进家庭教育的转型 该模式关注孩子潜能的开 #$ 创造型教育模式。 发,着眼于智力条件的利用与培养,主张让孩子在 主动探索、积极发展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其基本 教育程式为: 认知—— — 探索—— — 创造—— — 应用。
! !
!教
育 视 野
【 江苏・镇江 】何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