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研讨会”综述

合集下载

国学教育研究的思考综述论文(共3篇)

国学教育研究的思考综述论文(共3篇)

国学教育研究的思考综述论文(共3篇)题目:国学教育研究的思考综述论文摘要:国学教育是以中国古代文化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能力以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国学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学教育的历史渊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研究发现国学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但在教育内涵、教育资源和教育模式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国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国学教育的研究与评估等。

一、导言国学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国学教育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但目前对于国学教育的系统思考和综合论述相对较少,本文拟对此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国学教育的历史渊源国学教育起源于古代儒家学派,强调对经典文化的研习和传承。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学宫制度为国学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传统国学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胸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国学教育的教育目标国学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心。

思辨能力是国学教育的核心培养目标,通过学习经典文化,学生能够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审美能力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通过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文化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鼓励学生发扬中国传统美德和优秀精神。

四、国学教育的教育内容国学教育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经典文化的学习与研读、文学艺术的欣赏与创作以及传统礼仪与礼节的学习等。

经典文化的学习是国学教育的核心,包括古代经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

文学艺术的欣赏与创作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古体诗的创作。

传统礼仪与礼节的学习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必要内容,通过学习传统礼仪和礼节,能够提高学生的修养和素质。

国学教研活动总结(3篇)

国学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国学教学质量,推动国学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我校于2021年9月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国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国学研讨、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和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国学教育。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增强国学教学意识。

2. 优化国学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国学教学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国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国学讲座:邀请知名国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著作的解读,以及国学教育发展趋势等。

2.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国学课堂,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3. 教学研讨:围绕国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研讨,共同探讨提高国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经验交流: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国学教学心得,帮助新手教师快速成长。

5. 国学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学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国学兴趣。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国学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参加讲座、观摩教学、研讨等活动,教师的国学知识、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提高国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国学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在活动中,教师们共同探讨国学课程设置,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国学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国学教育资源。

3. 教学方法更加多样。

在活动中,教师们学习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4. 学生国学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参加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学生的国学兴趣得到激发,国学素养得到提高。

5.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交流,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五、活动反思1. 加强国学师资队伍建设。

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国学师资队伍。

国学课题年度研究总结(3篇)

国学课题年度研究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国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我国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本年度,我国某高校成功申报并开展了国学课题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国学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现将本年度国学课题研究总结如下。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日益严重。

在此背景下,加强国学研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国学的研究,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研究意义(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深入研究国学,挖掘国学内涵,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2)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国学研究有助于提高国民文化素养,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时代新人。

(3)促进学术交流: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国学研究的发展。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年度国学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学基本理论:研究国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等。

(2)国学经典解读:对《论语》、《道德经》、《易经》等经典进行深入解读。

(3)国学在当代的价值与应用:探讨国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应用,如企业管理、教育、心理等。

(4)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国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梳理国学研究的发展脉络。

(2)比较研究法:对比国内外国学研究成果,分析我国国学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3)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国民对国学的认知程度。

(4)案例研究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国学在当代的价值与应用。

四、研究成果1. 理论成果(1)梳理了国学研究的发展脉络,明确了国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2)对国学经典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国学思想的内涵。

(3)探讨了国学在当代的价值与应用,为国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梁大新韦文华【摘要】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近年的“寻根”热、“国学”热使国学再掀研究热潮,这反映了当下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分析、总结有关研究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国学国学研究综述早在1992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袁行霈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倡议、创办了《国学研究》年刊,并出版了国学研究丛刊。

可惜笔者困于偏隅,未能读到,深以为憾。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些国内著名大学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所,开办国学班,各地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年读经(典)热”等。

不少学者也相继撰文发表自己关于国学话题的观点。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一、国学是什么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致《社会科学报》的一份书函中说:“今日言‘国学’,……应自己先弄清‘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但一具体到什么是国学?好象又说不清楚,仿佛是有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似的。

翻检《辞海》、《辞源》一类工具书,对“国学”一词的定义均谓“本国固有之学术也”。

显然,这种释义比较抽象,仍给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的本源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国学一词源自哪里。

牟润孙先生在《敬悼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所谓‘国学’,其实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名词,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自称为‘汉学’、sinology、文字、语言、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美术,无所不包。

中国人自己创办研究所,自然不能用‘汉学’两个字,于是改称‘国学’。

几十年积非成是,大家沿用不疑。

”黄兴涛在《国学与现代意识》一文中说:“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但意为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学校兼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子监就被称为‘国学’)。

国学教研组总结

国学教研组总结

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学教研组作为推动国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本学期,我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国学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国学师资队伍建设本学期,我组高度重视国学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国学培训、开展国学讲座、举办国学研讨活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

同时,选拔了一批具有丰富国学知识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国学教研组长,为国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优化国学课程体系我组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对国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经典诵读、文化传承、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国学教育。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活动为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我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学活动。

如:经典诵读比赛、国学知识竞赛、国学讲座、书法比赛等。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高了学生的国学素养。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我组高度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分享国学教育成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5. 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我组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国学教育特点,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

三、工作成果1. 学生国学素养得到提升本学期,通过开展国学教育,学生的国学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

他们在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国学教育的成果。

2. 教师国学素养不断提高通过参加国学培训、研讨等活动,教师的国学素养不断提高,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同度提高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家长对国学教育的认同度不断提高,为国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国学教育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国学研究综述范文

国学研究综述范文

国学研究综述范文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与系统整理。

国学研究以中华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索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价值,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国学研究进行综述,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综合概述。

一、研究领域国学研究涉及面广泛,包含古代文化、古代文献、古代经典、古代哲学、古代诗词、古代历史等多个领域。

其中,对于古代文献的研究是国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古代文献包括《诗经》、《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古代经典,其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二、研究方法国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文字学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

文献研究是国学研究最基础的方法,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整理、阐释和比对,揭示出其中的思想和价值。

文字学研究主要针对文字的演变和意义,通过对古代文字的解读,还原古代文化的真实面貌。

哲学研究则通过对古代哲学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揭示出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和特点。

社会历史研究则主要关注古代社会的演变和发展,探索古代社会制度、文明进程和历史事件。

三、研究成果国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深入挖掘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精髓,还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在古代经典的研究方面,国学学者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和研究,阐发了其中的思想和价值观。

在古代文化的研究方面,国学研究揭示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在古代哲学的研究方面,国学学者通过对古代哲学思想的研究,还原了古代哲学的真实面貌和内涵。

在社会历史的研究方面,国学学者通过对古代社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发展。

综上所述,国学研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研究与系统整理,涉及古代文化、古代文献、古代经典、古代哲学、古代诗词、古代历史等多个领域。

国学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文字学研究、哲学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

国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仅深入挖掘了中华文化的智慧和精髓,还提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研究国学工作总结范文(3篇)

研究国学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本年度我单位积极开展国学研究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组织开展国学讲座和研讨会本年度,我单位邀请了一批国学专家、学者举办了一系列国学讲座和研讨会。

通过这些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提升了国学素养。

2. 编写国学教材和资料为方便干部职工学习国学,我单位组织编写了《国学基础知识》、《国学经典解读》等教材和资料,为干部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3.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单位组织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干部职工在诵读中感受国学经典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4. 组织参观国学教育基地本年度,我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观国学教育基地,实地感受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学习国学的热情。

5. 加强国学研究队伍建设为提高我单位国学研究水平,我单位积极培养国学研究人才,选拔一批有志于从事国学研究的干部职工,组成国学研究团队。

三、工作成效1. 提升干部职工国学素养通过一系列国学活动,干部职工对国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国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2. 增强文化自信国学经典诵读、参观国学教育基地等活动,使干部职工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 促进单位文化建设国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单位的文明创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干部职工对国学认知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2)国学研究团队力量薄弱,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干部职工对国学重要性的认识。

(2)加大国学研究队伍建设力度,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研究团队。

(3)开展形式多样的国学活动,激发干部职工学习国学的热情。

五、结语过去的一年,我单位在国学研究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国学研究水平,为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贡献力量。

教研活动经典国学(3篇)

教研活动经典国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某学校开展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探讨经典国学教育的新探索,分析其内涵、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引言国学,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

近年来,国学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备受关注。

学校作为传承和弘扬国学的重要阵地,积极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本文以某学校开展的一次教研活动为例,探讨经典国学教育的新探索。

二、教研活动背景某学校为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于近期开展了一次以“经典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经典国学教育的内涵、实施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为学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三、教研活动内容1. 经典国学教育内涵探讨教研活动首先由专家进行经典国学教育内涵的讲解,使教师们对国学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专家指出,经典国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3)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2. 经典国学教育实施策略(1)课程设置:将国学经典融入课程体系,开设国学经典课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

(2)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师资培训:加强国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国学素养。

(4)家校合作: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国学教育。

3. 经典国学教育成效分析(1)学生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国学经典,提高了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教师方面:教师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了自身国学素养,改进了教学方法。

(3)学校方面:学校国学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梁大新韦文华【摘要】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近年的“寻根”热、“国学”热使国学再掀研究热潮,这反映了当下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分析、总结有关研究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国学国学研究综述早在1992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著名学者袁行霈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倡议、创办了《国学研究》年刊,并出版了国学研究丛刊。

可惜笔者困于偏隅,未能读到,深以为憾。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些国内著名大学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所,开办国学班,各地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有关“国学启蒙班” 、“少年读经(典)热”等。

不少学者也相继撰文发表自己关于国学话题的观点。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一、国学是什么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致《社会科学报》的一份书函中说:“今日言‘国学',⋯⋯应自己先弄清‘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但一具体到什么是国学?好象又说不清楚,仿佛是有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似的。

翻检《辞海》、《辞源》一类工具书,对“国学”一词的定义均谓“本国固有之学术也”。

显然,这种释义比较抽象,仍给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的本源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国学一词源自哪里。

牟润孙先生在《敬悼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所谓‘国学',其实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名词,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自称为‘汉学' 、sinology、文字、语言、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美术,无所不包。

中国人自己创办研究所,自然不能用‘汉学'两个字,于是改称‘国学' 。

几十年积非成是,大家沿用不疑。

”黄兴涛在《国学与现代意识》一文中说:“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但意为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学校兼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子监就被称为‘国学')。

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总结(3篇)

国学课堂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提高国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国学课堂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推动国学教育的深入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明确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2. 优化国学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国学课堂教学水平。

4. 探索国学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以集体备课为起点,教师们共同研究教材,分析学情,制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充分讨论,取长补短,确保教学内容丰富、生动,贴近学生实际。

2. 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安排了教学观摩环节。

观摩课由我校优秀教师执教,课后进行评课议课。

教师们针对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点评,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国学课堂教学效果。

3. 专题研讨本次活动围绕“国学教育在新时代的意义”这一主题进行专题研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国学教育在培养学生品德、传承文化、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性进行深入探讨,为我校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4. 优秀课例分享为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优秀教师分享自己的国学课堂教学案例。

教师们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详细介绍自己的教学实践,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更加明确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2. 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样。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4. 学生的国学素养得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明显。

五、活动反思1.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今后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

2. 教学观摩和专题研讨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幼儿园国学活动教研总结

幼儿园国学活动教研总结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关注国学教育,将国学课程融入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为了提高幼儿园国学教育的质量,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国学活动教研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入探讨了国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总结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增强国学教育意识。

2. 探索国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策略,提高国学教育的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共同推进国学教育的合力。

4. 为幼儿园国学教育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三、活动内容1. 国学教育理论研讨组织教师学习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国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幼儿园国学教育指南》等理论文献,使教师对国学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国学课程设计与实践组织教师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设计国学课程方案,并开展实践活动。

教师们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弟子规》等,开展诵读、讲故事、手工制作等活动。

3. 国学教育评价与反思对国学教育活动进行评价,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国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实施效果。

教师们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阅教学资料、交流心得体会等方式,共同探讨国学教育的有效途径。

4. 国学教育成果展示组织教师开展国学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展示幼儿在国学教育中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展示活动,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信心,激发教师开展国学教育的热情。

四、活动成果1. 提高了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增强了国学教育意识。

2. 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幼儿园国教育的实施策略,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国学经典;注重国学教育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融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国学教育的趣味性等。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共同推进国学教育的合力。

4. 幼儿在国学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果,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兴趣。

五、活动启示1. 国学教育要贴近幼儿生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教研活动分析国学(3篇)

教研活动分析国学(3篇)

第1篇摘要: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对一次教研活动的分析,探讨国学教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展望。

一、引言国学教育是指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国学知识、思想、精神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更好地推动国学教育的发展,各地纷纷开展教研活动,探讨国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二、教研活动背景本次教研活动以“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促进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

活动邀请了知名学者、一线教师及教育管理者参加,共同探讨国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国学教育的现状(1)国学课程设置不完善。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学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等问题。

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国学课程,导致学生接触国学知识的途径有限。

(2)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教师对国学知识掌握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

(3)家长和社会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一些家长认为国学教育仅仅是学习古诗文,忽视了国学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2. 国学教育的改进措施(1)加强国学课程建设。

学校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合理设置国学课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质量。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对国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3)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应认识到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国学学习,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3. 国学教育的展望(1)推动国学教育立法。

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地位和作用,为国学教育提供法律保障。

(2)创新国学教育模式。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元化的国学教育课程,提高国学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国学特色教研记录(3篇)

国学特色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国学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开展国学特色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国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明确国学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 探索国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国学教育水平。

三、教研内容1. 国学教育概述(1)国学教育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2)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及意义(3)国学教育的目标与原则2. 国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2)教学方法与策略(3)教学评价与反思3. 国学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1)国学教育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融合(2)国学教育与艺术、体育等学科的融合4. 国学教育在学生德育、美育等方面的作用四、教研过程1.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开始前,各学科组进行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国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国学教育的成功案例,为教研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国学教育示范课,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积极思考,为自身教学提供参考。

3. 分组研讨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国学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

各组围绕教研内容,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反思教研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分享研讨成果,总结经验教训。

学校领导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点评,指出优点与不足,为今后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五、教研成果1. 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得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2. 学生的国学知识储备得到丰富,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提高。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国学教研记录(3篇)

国学教研记录(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伦理、艺术等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学,提高国学教育的质量,我校特开展国学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增强国学教育意识。

2. 深入挖掘国学经典,丰富国学教学内容。

3. 探索有效的国学教学方法,提高国学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研内容1. 国学经典解读(1)儒家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等。

(2)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等。

(3)法家经典:《韩非子》、《商君书》等。

(4)其他经典:《诗经》、《楚辞》、《史记》等。

2. 国学教育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古代生活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学文化。

(2)故事教学法:以故事为载体,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国学知识。

(3)吟诵教学法:通过吟诵经典,培养学生对国学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4)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

3. 国学素养培养(1)道德素养:通过学习国学经典,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传统美德。

(2)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学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3)审美素养:培养学生对国学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创新素养:鼓励学生在学习国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

四、教研过程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国学教育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和教学水平。

2. 经典研读组织教师共同研读国学经典,深入挖掘经典内涵,为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3. 教学研讨定期召开教研会议,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方法,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实践教师将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过程。

5. 评价反馈对学生进行国学素养评价,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国学教育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教师国学教研活动会稿(3篇)

教师国学教研活动会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教师国学教研活动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国学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国学素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此,我非常荣幸能代表全体与会教师,发表以下几点看法。

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学教育的重视,国学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弘扬国学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本次教研活动会,旨在通过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推动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明确国学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2. 丰富教师的国学知识,提升教师的国学教学能力。

3. 推动国学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国学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围绕《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著作,进行深入研讨,共同制定教学方案。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 经验交流在活动中,我们将邀请优秀国学教师分享他们在国学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

通过经验交流,教师们可以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将邀请知名国学专家为我们作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国学经典解读、国学教育理念、国学教学策略等。

专家的讲座将为教师们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4. 教学观摩我们将组织部分教师进行国学教学观摩,展示他们在国学教学中的优秀成果。

通过观摩,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活动成果1. 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使教师更好地承担起国学教育的责任。

2. 制定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国学教育教学方案,为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培养一批具有国学素养的学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师国学教研活动会,旨在通过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推动国学教育的深入开展。

国学经典教师研讨讲座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教师研讨讲座活动总结

国学经典教师研讨讲座活动总结《国学经典教师研讨讲座活动总结》整体感受:这次国学经典教师研讨讲座真的就像一场知识的盛宴。

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怀着去听听看的心态,没想到收获如此之多。

那感觉就像原本只在国学这座大花园的外面溜达,经过这场讲座,直接打开了通往花园深处的大门,满眼都是以前从未发现的奇花异草。

具体收获: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有了不少新点子。

比如说在讲国学经典里的文言文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生硬地翻译字词、分析语法就完事了。

其中有位老师举了他自己的例子,他在讲《论语》的时候,让学生们分组模拟孔子及其弟子对话的场景。

这一下子就把那些枯燥的文言文变得鲜活起来,学生们不仅理解了文意,还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古人的思想碰撞。

这让我认识到,把国学经典变“活”对于教学来说是多么重要。

还有在经典典籍的选择上也有了新方向。

原来有的经典篇幅过长,学生学起来特别吃力,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从讲座中了解到,可以选择一些经典中的精华片段先让学生深入学习,就像从一大串珍珠里面先挑出几颗特别亮眼的珠子。

像《孟子》中的一些篇幅较短但道理深刻的章节就很适合起步阶段的教学。

重要发现:等等,还有个重要的点,就是国学不仅是书上的知识,还可以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个老师分享他让学生写关于“仁爱”的作文,让学生在身边的人和事中寻找体现“仁爱”的例子,再用国学经典中的语句来阐释。

这发现原来国学经典就在我们身边的每一处啊,这才是真正把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的血液里。

反思:回想起来才发现,自己以前在国学教学中有太多的不足之处。

对国学经典理解得不够深入是一方面,在教学思路上也很僵化。

总是急于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如何让他们更好地接受。

比如在讲古诗词的意境时,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还是一知半解,原来是没有采用像讲座中提到的那些有趣且有效的方法。

启示:记住了,这个特别有启发,那就是国学教学一定要有创新和灵活性。

不能一味地按照传统方法走老路。

国学教研活动会议记录(3篇)

国学教研活动会议记录(3篇)

第1篇会议时间:2023年4月15日上午9:00-11:30会议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参会人员: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学校领导、特邀专家主持人:张晓芳老师记录人:李明一、会议议程1. 开场致辞2. 专家讲座3. 教研组工作汇报4. 分组讨论5. 总结发言二、会议内容(一)开场致辞主持人张晓芳老师首先对各位参会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国学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她强调,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提升国学教学水平。

(二)专家讲座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国学专家王教授主讲,主题为《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践与探索》。

王教授从国学教育的内涵、国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国学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他指出,国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王教授的讲座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三)教研组工作汇报语文教研组长李老师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教研组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重点汇报了以下几个方面:1. 国学教育课程设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经典诵读、书法、传统节日教育等。

2. 教学研究:开展了以国学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观摩课、研讨课等。

3. 教学成果:学生在国学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参加书法比赛、经典诵读比赛等。

4. 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四)分组讨论会议进入分组讨论环节,参会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 如何提高学生对国学的兴趣?2. 如何将国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3. 如何培养具有国学素养的学生?4. 如何加强国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各小组讨论气氛热烈,教师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经过讨论,各小组形成以下共识:1. 结合学生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如国学知识竞赛、国学讲座、国学主题活动等。

国学教学范文

国学教学范文

(1) [国学教学]国学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国学教育“教什么”“怎么教”——国学(汉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作者王春阳王治国《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7日11版)【国学动态】由南阳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学(汉学)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南阳举行。

来自英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的9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国学(汉学)“教什么”“怎么教”“谁教”“教谁”等问题切磋研讨。

国学(汉学)教育之内涵及现状国学是区别于“西学”的为中国所固有的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是中国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

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先生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源头活水,而且也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

当代中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契合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变化趋势。

中共中央宣传部出版局巡视员刘建生先生指出,科学的社会发展总是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对人的充分尊重,或者叫人的全面解放;二是社会必须充满活力,拥有生机勃勃的创新创造,想方设法促进自己全面进步、整体提升;三是对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利用、可持续利用。

我们弘扬国学、推进国学研究充分体现了这诸多方面。

我们对传统的学习,不忘初心、不忘本源、不忘来路,正是体现了一种自觉意识、自信基础、自主能力。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先生认为,诵读经典,吟咏美文,可以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以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可以普及通用语言,提升语言能力,熔铸综合素质,承续民族传统。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

国学研究综述梁大新韦文华【摘要】国学,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近年的“寻根”热、“国学”热使国学再掀研究热潮,这反映了当下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分析、总结有关研究现状及成果,以期为所有关注国学的人士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国学国学研究综述早在1992年1月,北京大学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着名学者袁行霈被任命为中心主任,他倡议、创办了《国学研究》年刊,并出版了国学研究丛刊。

可惜笔者困于偏隅,未能读到,深以为憾。

二十一世纪初,随着北京大学成立国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一些国内着名大学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所,开办国学班,各地媒体此起彼伏地报道有关“国学启蒙班”、“少年读经(典)热”等。

不少学者也相继撰文发表自己关于国学话题的观点。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即国学是什么、国学有什么、为什么学国学集中整理有关研究成果呈现给读者。

一、国学是什么着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致《社会科学报》的一份书函中说:“今日言‘国学’,……应自己先弄清‘国学’是什么……”。

国学是什么大家好像都清楚,但一具体到什么是国学好象又说不清楚,仿佛是有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似的。

翻检《辞海》、《辞源》一类工具书,对“国学”一词的定义均谓“本国固有之学术也”。

显然,这种释义比较抽象,仍给人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

那么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一词的本源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国学一词源自哪里。

牟润孙先生在《敬悼陈寅恪先生》一文中说:“所谓‘国学’,其实是一个来自外国的名词,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自称为‘汉学’、sinology、文字、语言、历史、地理、考古、民俗、美术,无所不包。

中国人自己创办研究所,自然不能用‘汉学’两个字,于是改称‘国学’。

几十年积非成是,大家沿用不疑。

”黄兴涛在《国学与现代意识》一文中说:“中国古代虽有‘国学’二字,但意为国家所设立的最高级别的学校兼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子监就被称为‘国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之下 。否则 , 与 国学教育 的创办初衷相悖 , 也与传统国学 的学 术理路不协 。 ( 据《 光明 日报》程水金 )
■哲 学与认知科 学联 手破解“ 意识难题 ”
由哲学 、 语言学 、 神经科学 、 人类学 、 人工智能等多学科领域
专 家参 与研 究的认知科学 已成为 国际学术界最为活跃 的交叉学
领者, 所 以要会 负责任 , 敢负责任 , 负好 责任 。”
师 生 反 响 强 烈
“ 作为大一 的新生 , 开学 1 2天就能见到校长 , 无疑是一 件令
人激动 的事情 。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 物理 与光 电工 程学 院新 生陈
互信任 , 提高广大同学的主人翁意识 ,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校 园发 展建设中来。 ” 据负责本次活动组织工作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 团 委书记朱文凯介绍 , “ 这个活动已经举办 了两次 , 效果都不错。 不过 这次我们改变了形式 , 把活动场地从标准会议 室改到读 书沙龙活 动室 , 把大家坐在会议桌前说改成面对 面围坐在一起交谈 。”
成 果 产 业 化 。” 白春 礼 表 示 。
■‘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研讨 ’ 综述
由南 昌大学 国学研究 院承办的“ 国学研究与 国学教育研讨
会” 日前在南 昌大学举行 。经过交流与探讨 , 专家们对 于国学概
念 的内涵 与外延形成 了比较一致 的看法 。专 家们认 为 : 所谓 国 学, 就是依赖 中国传统 的文字 、 音韵 、 训诂所指 向的特殊思维路
族 心魂 。这就是 当代 国学的文化生命与历史使命 。 关 于国学 的学科定位 , 专家们一致认为 , 按照当前学科 门类 的划分 , 以二十四部 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 功能为基本 内涵 的 国学 , 应 该是个大 的“ 学科 门类 ” 或者至少是个 “ 一级学科 ” , 它不
应该隶属于 当代人文学科 所谓 文学 、 历史、 哲学任何一个学科分
■白春礼 :纳米科 技将 引发一场新 的工业 革命
9月 5日 , 2 0 1 3年 中 国 国 际 纳 米 科 学 技 术 会 议 “ C h i n a N A N O 2 0 1 3 ” 在北 京召开。中国科学 院院长 、 国家纳米科技指导 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白春礼指 出,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
( 上 接 31页 )
学校负 责任 , 还要 为我们 这个社会 的平等 、 公正 、 民主和前 进负 责任。” 郑 晓静说 , “ 受过 高等 教育 的人 , 就要和没有接受过 高等
教育的人有所区别。大学生将来会成为社会发展 的推 动者 和引
“ 郑校长 一直面露微笑 , 慈祥 的面容令 人十分温 暖 , 我感到 她就像 一位妈妈一样关心着我们。”来 自安徽省毫州市 的王浩 然, 是机 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专业 的一名新生 , 这是 他对相 约校长活动 的直观感受 。 “ 相约校 长的活动 目的是促 进学生和学校间的相互理解 、 相
2 0 1 3年 1 0期
袋、 欲靖. 高教
Sh a an x i J i a 0 v u・ Ga 0 i i a o 高 教 动 态
香港 大学排名第 2 6位 , 在亚洲高校 中仅低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Q S 研究 主管本 ・ 索特说 ,香 港大学给人 的感 觉就像一所 老牌 的英国高校 , 有很 多已在学校任职多年 的资深 教职员工 , 气 氛更放 松一些。相 比而言 , 新加坡 国立大学看起来跑得 更快 , 在 未来 1 0年甚至有可能跻身 于全球前 2 0名。 此外 , 新 加坡建校仅 2 2年的南洋理工 大学 此次排名上 升 6 位, 排在第 4 1 位。 今 年共有来 自 7 0多个 国家和地区的 8 0 0 多所大学参与全球 大学评比。这份排行榜的评价标准包括学校的学术声誉、 师生比例、 学术论文、 教职工的国际化和学生的组成等, 其中学术声誉的依据是 刘学术 人员的问卷调查, 占总得分 的4 0 %。 ( 据新华社 陈济朋 )
的文化意识 、 思想 观念 、 言说方式与行为方式 ; 在当代学术文化
的语境之 中, 融旧开新 , 再续敬德尊圣 、 平等向善 、 知止乐天的人
文传统 , 培植 理想 的未来人性 , 构建新型 的情理范式 , 重铸炎黄 子孙 的民族心魂 ; 以独立 自信的人文情怀 , 豁达开朗的文化胸
襟, 积极 参与当代世界人文价值与全球普适 伦理 的文化重建 。 概 而言之 , 融 旧开新 , 再续华夏人文慧命 ; 敬 德尊圣 , 重铸炎黄民
的革命 , 纳米科技将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 当前应当进一步促
进纳米科技的产业转移转化力度 。 据悉 , 中国科学院 已启动战略性先 导科 技专 项—— “ 变革性
纳米产业 制造技术聚焦 ” , 长 续航 动力锂 电池 、 纳米绿 色印刷等
技术位列其 中。 “ 我们集 中了中科院 内相当一部分 纳米科研力量 , 由多个研 究所共 同承担这些项 目的工作 ,在 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促 述体现 了不同哲学观 的冲突 , 也是认知
科 学经验研 究工作假说 的冲突 ; 而填补鸿 沟不 同的“ 桥接方 案” 催 生和发展 了不同认 知科 学研 究纲领的变迁 ,引导 了不 同经验
研究方 向。 ( 据《 中 国社 会 科 学报 》 张清 俐 )
科 之一 。8月 2 5日至 2 7日, 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 院 、 中国 自然辩 证法研究会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六届全 国科 学 哲学学术会议在山东威海召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院教授刘 晓力在会上表示 , 当前认知科学 与哲学都在聚焦 “ 意识难题 ” , 而 试 图单 纯用 物质论说 明意识 、 破解意识难题会产生 “ 解释鸿沟 ” 。
白春礼指出 , 国际纳米科技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 —是 从应用导 向的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再到技术转移转化—体化研究 , 二是国家级纳米中心的建立实现了以 ̄, l t , 3 z 台支撑纳米技术研发 ,
技 术。( 据《 中 国科 学报 》 甘 晓 )
径, 在融贯经史子 、 参究 天地人 的整体 观照之 中 , 研究 中国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