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浅谈古今词义变化
浅谈古今词义变化1、词义范围的缩小其特点是词的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
“宫”在古代就是房屋的泛称。
例如《战国策·苏秦连雅堂约从》:“父母闻之,清宫除道。
”“清宫”即为清扫房屋。
后来“宫”专指宫殿,词义范围增大了。
又如“丈人”在古代是对老者的尊称。
《论语·子路从而后》:“子路从而后。
遇丈人,以杖荷蓧。
”现代“丈人”专指妻子的父亲,即岳父。
词义范围缩小了。
2、词义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说道文》:“焚毁,烧田也。
”本义就是放火烧山林展开芜鼠(“田”的意思就是田猎,后来文学创作“畋”)。
《左传·子产说道范宣子轻币》:“象有齿以焚其身。
”意思就是大象因为有价值高昂的象牙,因而引致自身遭遇芜鼠。
又例如《孟子·许行》:“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叛离。
”后来“焚毁”的意义范围不断扩大,泛指一切烧毁。
就是一例。
词义扩大的现象在汉语词义的'发展变化中十分普遍。
古汉语许多词的意义在发展中由特指变为泛指,由专名变为通名,都属于这类情形。
“響”——古代的意思就是声源,后来的意思泛指一切声音。
“色”——古代的意思是脸色,后来的意思指颜色、色彩。
“江”——古代为长江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河”——古代为黄河的专名,后来泛指江河。
等等。
3、词义范围的迁移即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词义中心转移,而甲乙两事物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如相似或接近等)。
“兵”本来指兵器,例如《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缋甲兵,具卒乘坐。
”后来所指拎兵器的人即为士兵,再由士兵的意义引申为军队、战争。
词义出现了切换。
“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
”后来指步行,行走。
词义发生了转换。
“狱”本来指案件,例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无法察,必以情。
”后来指监狱。
词义出现了切换。
古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古代汉语是指从先秦时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语形式。
这一时期的古代汉语在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发生了许多变化,奠定了后世汉语的基础。
古代汉语的演变主要受到政治、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先秦时代,由于封建社会的存在,古代汉语的发展较为缓慢。
古代汉语的词汇比较简单,多以单音节词为主。
语法结构也相对简单,以专名结构为主,缺乏明确的语法规则。
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建立,古代汉语开始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汉朝时期,古代汉语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与先秦时期相比,汉代的古代汉语词汇大量增加,多音词的使用也开始增多。
汉朝对外交流的增加,使得古代汉语吸收了大量外来词汇,丰富了词汇体系。
在语法方面,古代汉语开始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为后世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代汉语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的古代汉语受到了多种语言的影响,如北方方言、南方方言、外来语等。
受到多种方言的影响,古代汉语的音韵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音韵和声调。
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许多外来词汇开始被汉语吸纳,并融入到古代汉语的词汇体系中。
古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离不开文字的推动。
古代汉字的发展和演化对古代汉语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古代汉字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文字变化也带动了古代汉语语音的变化,使得古代汉语的发音方式逐渐趋于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古代汉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后世汉语提供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汉语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通过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和文化,加深对汉语的认识和理解。
今天的汉语已经成为一种现代语言,而古代汉语则是我们理解和研究汉语的重要基础。
在汉语的不断发展中,我们应当重视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尊重和传承汉语的丰富历史和文化。
浅谈古今词义的变化
浅淡古今词义的变化汉语的词义是发展变化的。
我们今天阅读古书的一个难点,是词义差异带来理解上的障碍。
因此有必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古今词义演变的知识。
古今词义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词的义项的变化。
在大发面分为三类: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变;一类是古今词义基本不同;还有一类词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差异。
今天,在这里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古今词义的变化。
(一)古今词义今本没变:古今汉语在词义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汉语的基本词汇,如自然现象的名称、亲属的称谓、肢体的名称等,从古到今意义都相同。
如“天”、“地”、“日”、“月”、“风”、“雨”、“雪”、“水”、“火”、“父”、“母”、“耳”、“手”、“口”等均是古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还有一些词虽然不属于基本词汇,但是古今意义也没有发生变化。
如《说文解字》中有:“钓,钩鱼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鱼钩钓鱼”。
又:“秕,不成粟也。
”意思是“秕谷是没有长好的粮食作物”。
古今没有什么变化。
又如“蟋蟀”“芍药”都是古书里早就有的词,现在它们还是这个意思。
古今词义基本不变的一些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今词是具有继承性的。
(二)古今词义基本不同:在这一点上古今词义的改变主要由分成俩种,一种是古今词义的缩小;第二种是古今词义的转移;第三种是古今词义的增加。
1、古今词义的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这种变化主要包括:词义程度的减弱;词义范围的缩小;词义义项的减少等。
如“饿”在古汉语中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
现在指一般的肚子饿,程度减轻了。
又如“臭”,文言中表示好坏气味都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系辞上》)的“臭”是气味,如果按照现在的词义去理解这句话就讲不通了。
同词义的扩大相反,演变后的词义比原来所指称的事物范围小,即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括在古义中。
例如:“虫”原是动物之通名,可见古代所有动物都可称虫,老虎叫大虫,老鼠叫老虫;现代“虫”的范围缩小了,一般只指昆虫。
汉字的词义变化与语义演化
汉字的词义变化与语义演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一种表达思想、传递文化的载体。
汉字的词义变化与语义演化是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和语言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的词义变化与语义演化。
一、汉字的词义变化汉字的词义变化是指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原本的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语义的扩大、缩小,也可以是词义的转义、借义等。
例如,“明”字最初的意思是“亮”,后来引申为“明亮、清楚”,再后来又演变为“明白、聪明”,最终扩展为“明朗、明确”。
这种词义的变化反映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人们对事物认识和理解的变化。
汉字的词义变化还可以通过构词方式来实现。
比如,“木”字最初的意思是“树木”,后来通过构词方式形成了“林、森、材”等词,扩展了词义的范围。
同样,“水”字最初的意思是“水流”,后来通过构词方式形成了“河、湖、泉”等词,丰富了词义的内涵。
二、汉字的语义演化汉字的语义演化是指汉字在使用过程中,其词义逐渐发生了深化和延伸。
这种演化可以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变,也可以是从字面意义到引申义的转变。
例如,“山”字最初的意思是指具体的山峰,后来逐渐演化为抽象的山脉、山水,再到比喻的困难、障碍等。
这种语义的演化反映了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中人们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变化。
汉字的语义演化还可以通过联想和比喻的方式来实现。
比如,“日”字最初的意思是指太阳,后来通过联想和比喻,形成了“光、明、曰”等词,扩展了词义的广度。
同样,“月”字最初的意思是指月亮,后来通过联想和比喻,形成了“明、望、期”等词,丰富了词义的内涵。
三、汉字的文化内涵汉字的词义变化与语义演化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发展,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汉字的词义变化和语义演化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通过对汉字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汉字的词义变化和语义演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
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抢
《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 地耳。”《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两 处的“抢”皆“碰、撞”之义。
行李
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左传·僖公三十年》: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指出行 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1)完全不同
绸
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郭璞注:
“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九歌·湘君》:
“薜荔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今魂》:“招具该备,永 啸呼些。”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 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 该,咸也。”现常用意义为“应当”。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 “赅”与“该”义同而形异。
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古义 今义
义 打盹 打盹 素 一
义
各种姿
素
势睡觉
二
粮
古义指外出时随身携带的(供旅行者吃的)干粮。《庄 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 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 为食,行道曰粮。”后来泛指各种粮食。《晋书·吴隐之传》:“每 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授亲族。”《后汉书·和帝纪》: “诏贷被灾诸郡民种粮。”这两处的“粮”均泛指所有粮食,尤其是 后面一句,能做种粮的“粮”显然不是指“干粮”。现在所说的“粮”也 是干湿生熟均可。
古代汉语词义的发展
菜
古义专指蔬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礼记·学 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注:“菜,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 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 幕僚说:“某为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为小官,乃敢食 肉,定非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 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 “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 “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自古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词义也不断发生变化。
有些词语的本义被淡化、转移或遗忘,而出现了新的词义。
例如,“银行”最初是指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后来才演变成现在的金融机构;“饭馆”最初是指提供饭食的地方,后来也被用来指餐饮行业。
另外,一些词语在历史上曾被贬义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贬义逐渐消失,成为中性或正义的词语。
例如,“商人”曾经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职业;“女学生”曾经被认为是不守妇道的,但现在已经普遍接受。
总之,词语的发展变化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它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
我们应该了解词义的历史演变,以免对词语产生误解,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 1 -。
简述词义的演变途径
简述词义的演变途径一、语言的活泼性,词义的变化语言啊,真的是活的,随时都在变,词语的意义更是像一只调皮的小猫,时不时就跳来跳去。
说实话,词义的变化有时候就像做饭加了点“调料”,你一不小心就发现,原来这个词当初并不是那么个意思。
你以为“酷”是指某人很帅,其实不然,它最初的意思是“冷”。
再比如“牛”这个字,原本是用来形容一种力量、强大的动物,但现在呢,谁敢说那个人“牛”了,大家都会忍不住想笑。
很多词的含义就是在大家日常的使用中慢慢变的,可能一开始并没有特别大的用意,后来大家根据场合、情境慢慢给它加上了新含义。
比如“打酱油”,这最初只是一个普通的生活用品,然而一到今天,大家用“打酱油”来表示“旁观、不参与”。
哎呦,这样的变化简直就是语境造就的奇迹!二、词义的拓展,越来越宽广再说了,词语的意思有时并不会一下子变得天翻地覆,而是逐步拓展开来。
就像“鼠标”这个词,开始的时候,它是电脑上那个小小的设备,大家用它来控制电脑屏幕上的光标。
结果谁能想到呢,现在“鼠标”不仅仅是指那玩意儿了,搞不好你问个小孩子,它直接告诉你“鼠标”是个宠物!这就是拓展的魅力。
对了,你是不是觉得有些词听起来很陌生,但一听解释,你立马就明白了?比如“网络”最开始的时候,字面意思是指蜘蛛网那种物理的网。
可是,随着互联网的爆发,网络的意思就慢慢转变成了虚拟世界里的大网,谁能想到,原本那个让蜘蛛生活的网,现在居然成了大家生活的必需品,谁没在网络里混个几年?说白了,词语的拓展就像是它自己在做成长发育,老了之后,肩上的责任更多了,涵盖的领域也广了。
比如“绿色”这个词,大家会说“绿色食品”,“绿色环保”,这“绿色”早就不是单单指颜色那么简单了。
它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理念,甚至代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就像是人变老了,身份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原来的那个小小的“绿色”渐渐有了厚重的分量。
三、语境推动词义的变化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明白,词语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着我们的生活、时代走。
词义扩大与词义缩小,聊聊古今词义变化
词义扩大与词义缩小,聊聊古今词义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像一座宝库,吸引现代人去寻宝。
如果想要追溯历史,就要理解古人说话行文的习惯,最好再了解一下古今词义的异同。
在词义演化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两种现象,分别是词义扩大和词义缩小。
词义扩大是指,一个词汇随着岁月的流逝,涵盖的意义或意思范围扩大。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河”,在早期特指黄河。
比如地名中的河西、河套,都和黄河有关。
到了现代,河可以泛指一切河流。
这就是词义扩大,从特指发展到了泛指。
今义范围大于古义,从这个角度继续分析,就会发现“江”也是如此。
在古代,江常常特指长江,到了现代,江可以泛指大河。
一般来讲,词义扩大的出现,某种程度拉近了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交流互动。
想象一个场景,假设一个古人和一个现代人交流。
古人说,“大江大河。
”现代人该如何应对。
估计他们两人的聊天会很变扭。
如果古人明白了词义扩大,他们两个人就不会有“鸡同鸭讲”的苦恼了。
当然了,举的例子有些过于极端,但不可否认,词义扩大之后,让人们在社会交流中多了亲切随意的感受。
词义缩小是指,今义涵盖的范围小于古义。
最常见的一个字是“臭”,古今的意思差别很大。
在古代,臭可以泛指一切气味,到了现代,臭就剩下一个意思,指不好的味道。
仔细看这个“臭”字,上面一个“自”是鼻子的意思,下面一个“犬”是狗的意思。
这个字从造字法的角度看是会意字,意思是狗鼻子很灵,可以辨别一切气味。
杜甫写过一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很多人把这句诗理解成了,高门贵族家中的酒肉都放臭了,平民百姓忍饥挨饿甚至会在寒冷的冬天冻死。
如果理解了“臭”字在古代的含义,就会明白,正确的解读应该是朱门酒肉的气味,酒肉是什么味道?当然是香味啦!不懂词义缩小,就会犯下望文生义的错误。
词义缩小的例子更多一些,比如“禽”,古时候可以泛指一切飞禽走兽。
传说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发明了一套锻炼身体的功法叫“五禽戏”。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
浅论古今词义演变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尤其是语言中的词汇,它的发展演变更为突出。
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这两种情况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
下面就古今词义的演变进行一定的分析,讨论。
一、古今词义演变的原因方案一:语言中的词汇是不断发展演变的,影响词义演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词义是以社会客观事物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所以社会的发展必然引起词义的变化。
其次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
再则词与词的互相影响、外来的文化语言的影响都可能影响词义的演变。
因此词义演变是诸多因素一同作用的结果。
方案二:(一)社会的发展引起词义的变化。
这是词义演变最重要的原因。
词义就是客观世界的事物反映到人的大脑之中,形成的认识。
词义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与前提的,社会发生了变化,客观事物发生了变化,词义必然发生变化。
例如“床”,刘熙日:“人所坐卧曰床。
”由此可知,在古代社会,床既是坐具,又是卧具。
而后来出现了椅子、凳子等专用坐具后,“床”的词义便发生了变化。
(二)人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对事物认识的深化,也会引起词义变化。
例如“鲸”,《说文解字》日:“鲸,海大鱼也。
”过去,受认识上的局限,人们误认为鲸是海中的大鱼,后来人们的认识程度加深了,就知道鲸不是鱼。
《辞海》曰:“鲸,水栖哺乳动物。
外形似鱼,大小随种类而异,最小的只有1米左右,最大的可达30米。
”(三)词与词之间的互相影响引起词义的变化。
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当“走”被“跑”代替后,“走”又取代了“行”的意义。
(四)外来语的影响。
汉民族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从外族语言吸收养分,如:站:古汉语原始义为“久立”,随着蒙古语传入,出现“站赤”一词,逐渐进入“站”的义项之中,如“车站”等,词义扩大。
二、古今词义演变的结果(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这类词是汉语的基本词汇,发展缓慢,与缓慢发展的语法一起保证了汉语的稳固性。
如“日、月、牛、马、人、手”等常用词,以及“唉、逍遥、凤凰”等不常用词。
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说文》:“菜,草之可食者。”
古义 蔬菜 今义 蔬菜;肉蛋奶等副食
詞義範圍的擴大·詞例
《庄子· 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 三月聚粮。”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居家为食,行 道曰粮。”
古义 今义 (供旅行者吃的)干粮 干粮;其他各种粮食
詞義範圍的擴大·詞例
君子
小醜
地位低下或政治上很不重 要的人物
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由中性到 貶義
古今問題 · 1
古 今 的 時 段 與 古 義 、 今 義 ( 一 )
前面我們討論一個詞詞義的演變, 主要說明這個詞較早的意義和現代漢語 這個詞的意義的不同。但這並不是說, 這個詞較早的意義從先秦到五四運動以 前(或者從先秦到中古漢語、近代漢語 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說,這個詞在 現代漢語中使用的意義直到現代才出 現。
誣
《說文》:“誣,加也。”(玄應《一 指捏造事實冤
切經音義》卷五引文作“加言也。”) 枉人。 指說話誇大其實。後引申為欺騙。
詞義輕重的變化·由重到輕
《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二人入于 骨髓。”
《汉书·苏武传》:“闻汉天子甚怨卫
律。”
詞義輕重的變化·由重到輕
詞
購
古代詞義
《說文》:“購,以財有所求 也。”段玉裁注:“縣重價以求 得其物也。” 《說文》:“取,捕取也。從 又,從耳。”指(捕獲到野獸或 戰俘時)割下左耳。引申指用強 力取得,據為己有。
現代詞義
一般的買
取
一般的獲得
三、詞義色彩的變化
《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 免破屋之咎。” 《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 “下流之人,众毁所归。” 《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杜预 注:“庶人不与政,闻君过则诽谤。”《史记·夏本 纪》:“女无面谀,退而谤予。” 《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古代汉语词汇及语法的演变及应对策略
古代汉语词汇及语法的演变及应对策略作者:田梓杭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8年第10期内容摘要:社会的变化对于汉语各分支系统的影响速度与程度各不相同,它们与社会联系的紧密程度也不同,因此各个分支系统变化也不是平衡、同样的。
往往来说,词汇最快,其次是语音,最次是语法。
由于词汇与语法分别是语言大厦的砖瓦与粘合剂,所以本文选取两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变化原因、表现等及各方应对变化的策略。
关键词:语言词汇语法演变应对策略许多同学在文言文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妻子”如今还是指代“配偶和儿女”吗?“市”还是指“买”吗?(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吾谁欺”难道是在说“我被谁欺负了”吗?(《论语》中“吾谁欺,欺天乎?”)感慨之时,我们还说“噫吁嚱”吗?上过高中语文课的同学都知道,并非如此。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间的长河奔流不息,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语言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何谓语言?难道是人们日常交际所说出的话吗?还是写出来的文章呢?其实两者都算,前者是口语,后者是书面语,构成了语言的两大主要形式。
从功能方面而言,人们交流离不开语言,人们情感沟通离不开语言,人们思想表达也离不开语言。
语音的发展,词汇的发展,语法的发展是汉语语言演变的表现,它有着渐变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
汉语语言演变源于语言结构体系内在体系矛盾性及一些外部原因。
内部矛盾诸如语言词汇语法之间的矛盾、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矛盾和方言和共同语之间的矛盾等等。
外部矛盾有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分化和统一、社会间的相互接触、人类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和人类交流创新省力的要求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
词汇顾名思义就是词的总汇,也就是我们汉语中所有词的集合体,其中也包括一些像成语这样的词组,他们的性质、作用相当于词。
那语法又是什么?对于汉语而言,如果词是一块块砖,那么语法就是黏合砖的胶水。
所以说,语法是词构成句的规则,它当然也是构词的规则。
词义演变的原因范文
词义演变的原因范文
词义演变是词语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含义变化。
它的产生原因有多种:
1.时间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含义可能会发生改变。
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革,一些词语的含义可能不再适用或失去原有的含义,从而导致词义演变。
2.社会因素: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会对词义产生影响。
一些社会现象
或事件的发生可能导致一些词语的含义发生转变。
3.语用因素:词语在语境中的使用方式和语用规则的变化会促使词义
演变。
例如,一些词语可能因为常被使用来表示其中一种情感或态度而逐
渐发展出新的含义。
4.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词义演变产生影响。
词语的
含义可能会因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而改变。
总之,词义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和推动的
结果。
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⒊义项的改变
义项的改变在这里专指一个词的某一个意义 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走”的古义是 “跑”,今义是“行走”,“去”的古义是 “离开”,“孟子去齐”;今义是“到…去” 义位的改变,导致了词的古今意义的差异, 这是学习的重点,下面专项讨论。
第六章
古今词义的异同
理性意义:字典里面的解释。
1279年忽必烈统一中国,1644年清人入关,汉语受 蒙语、满语的影响,产生了许多新词。 歹:蒙语音译,意即“不好,坏”《窦娥冤》: “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 蘑菇:蒙语音译,今仍用,指食用菌。 站:蒙语,指驿站、车站。 阿马,又作“阿妈”,女真语音译,指父亲。 阿哥:满语音译,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萨其玛:满语音译,(今用“洒琪玛”)
词汇的发展
一、古词的消亡的新词的产生
古代一些事物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很重要,有自己的名称, 后来这些事物不存在了,随着这些事物的消失,这些词就消 失了。 珽:天子用的玉笏,一种大圭,长三尺。天子与群臣相见 时手上拿的狭长的玉板,上可记事。 璋:古代贵族们举行祭祀、朝聘、丧葬时用的一种礼器,形 状象珪。 珪:上圆下方,天子诸侯在行隆重仪式时用。同“圭” 珑:古人求雨时使用的玉器,上面刻有龙。 这些玉,作为当时的礼器,各有名称,随着事物的消失已不 再单独使用了。
今的发展变化。这跟 “词义的引申”不完全 相同。“词义的引申”着重讨论一个词的各 种各样的意义是怎样演变出来的。“古今词 义的演变”则着重于讨论一个词由古到今词 义上有无变化或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词义变化的大小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绝大多数词的意 义都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这种词义的演变,仍 然属于古今词汇的继承和发展这个大的范围。古今 词义的异同,从词义变化的大小看,大致有以下三 种情况:
浅谈古今词义变化
浅谈古今词义变化
不同时代的词语,词义也是不断变化的。
古代的文字中,有的词语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本来的词义,也有新的词语加入到现代社会,词义有所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的词义和今天的变化。
先,让我们从职业上来看古今词义的变化。
在古代,“银匠”是
指给王室、贵族制作金银器皿的工作,而现代则指直接在现金流通里换取硬币的行为。
古代“士”是旧日士绅之职,现在则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士。
古代也有一个职业叫做“犁耕”,指的是用犁耕机器耕种
田地,而现代,这个概念有所变化,用犁耕来指的是一种娱乐活动,叫做“城市耕耘”,涉及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从动物上来看古今词义的变化。
在古代,“狐狸”指的是一种
野生动物,是一种聪明、善变的动物,但在现代,“狐狸”指的是一
种新型的娱乐节目,它善于发现漏洞解开谜题。
同样,在古代,“鹰”是一种野生动物,在现代,“鹰”则指一种电动车,也称作“企鹅电
动车”,是一种绿色出行交通工具。
后,从物品上来看古今词义的变化。
印刷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古代,“印刷机”指的是一种能够打印文字的机器,但是在现代,“印刷机”则指的是打印文字和图片都可以的机器,它能够快速地将文字和图片结合,打印出精美的文件。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词语,词义是不断变化的。
古代的文字中,有的词语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本来的词义,也有新的词语
加入到现代社会,词义有所变化。
现代社会的变革使得词义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词义演变的原因
(一)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
(二)人们主观认识的发展也会引向词义变化。
(三)词的意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一个词的意义的变化也可以引起和它有联系的词的意义的变化。
(四)词义大多是在语义组合中获得自己明确的意义的。
组合关系的变化也会引起词义的改变。
(五)在某一个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途径产生新的意义,这是词义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声调的改变巩固了词义引申的结果,标志着一个词由于词义的引申衍生而正式分化成几个词。
(七)多义词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通过隐喻、换喻等方式引申出新的意义,这属于意义的增加和分化的范畴。
在词义的发展中也有相反的现象,一些复合词或固定词组,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可以吞并其他语速的意义而成为整个语言单位的意义。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古代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其中,字义演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在古代文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一、字义演变的概念与原因字义演变是指字词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它是语言发展的必然产物,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受到字义演变的影响。
古代文学中的字义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当时的文字主要是象形文字,通过对事物形态的描绘来表达含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字逐渐演变为表意文字,字义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种演变既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也受到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二、字义演变的例子1. "春"字的演变在古代文学中,“春”字最初的含义是指一年的第一个季节,代表着新生和希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季节,还表示生命的延续和万物的复苏。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春”字被用来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情感。
2. "玉"字的演变古代文学中,"玉"字最初的含义是指一种贵重的矿石,代表着高贵和珍贵。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玉”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矿石,还表示美好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玉”字被用来形容人物的美丽和高尚的品德。
3. "曲"字的演变在古代文学中,“曲”字最初的含义是指弯曲的形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曲”字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代形状,还表示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曲”字被用来形容音乐的旋律和人们的心情。
三、字义演变的意义字义演变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首先,字义演变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达方式。
通过对字义的改变和扩展,古代文学作品得以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浅谈汉语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浅谈汉语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古今词义演变的几种情况:古今词义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几个方面。
(一)词义范围不同主要指词义的外延而言的1、古今意思完全相同。
2、古今意思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
即古义与今义之间的交叉关系,词义在发展过程中,古义的部分意义消失,今义又产生出新的意义。
3、古词义范围比较小,今义泛化了,古义包含在今义中间。
即今义包含古义,表示今义扩大。
4、古词义范围比较大,现在缩小了,今义包含在古义中间。
即古义包含今义,表示今义缩小。
5、古今词义范围转变。
即古今词义不在通一意义范围,表示词义转移。
A.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着时代扩大。
即部分到整体,个别到一般,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得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成为词义扩大。
(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成为今义的一部分)例1:《说文》:“醒,醉醒也,从酉星声。
”指喝酒喝醉了酒醒《楚辞·渔夫》:“世人皆醉我独醒。
”指酒醒,词以扩大睡醒也可叫醒唐·元稹诗:“鸡声催欲曙,蟾影照初醒。
”指睡醒例2:古义专指蔬菜。
《说文·草部》:“菜草之可食也。
”《礼记·学记》:“大学始教,皮弃祭菜。
”注:“菜,为芹藻之属。
”到宋代仍是这意思到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
B. 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着时代缩小,即部分到整体,一般到个别,宽泛到狭窄,采取了全面收敛的方式,使得今义成为古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缩小。
(今义小于古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成为古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例1:古代所有人所居住的房子都称为“宫”《说文》:“宫,室也。
”《周易·坤卦》:“入其室,不见其妻,凶。
”清代以后(秦始皇开始)君王所居住的地方才叫“宫”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宫”的意义范围又进一步缩小,现在指一些群众集会的地方,如:文化宫,少年宫,科技宫等。
简述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
简述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古今词义发展变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进程,它涉及语言本身的发展,反映出中国文字文化的历史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本身对语义的渗透。
从古至今,词语的发展历程就像一个编织者用微妙的线索编织出的传奇,它揭示出中国文字的历史变化,彰显出文字本身的活力。
从古至今,词义的发展变化表现多种多样。
首先,古代词语的词义更加明确,这是由于当时言语尚未经过系统化,对每一个词语的解释都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其次,从古至今,词义的发展可以通过词性的变化来描述,即某一词语发生变化之后,其原有的词义还会有所发展。
例如,“礼”本义为“礼仪、行为习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词也可以表示“赠品、恩赐”的意义。
另一方面,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发展,原有词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例如,清朝时期词语“福”原有的义项“仅指幸福”,但到了今天,“福”可表示“财富”之义,因此可以说,历史发展中词语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
再者,从语义发展趋势上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变化。
例如,词语“礼”、“福”之前所讲述,这两个词语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得更加精确,可以更精准地表达语义;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发展,也有一些词语的词义也会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而使词义及其表达的精准性得到提高;最后,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词义,它们可能表示不同于原有词义的新概念。
总之,古今词义发展变化非常重要,它揭示了中国文字文化的历史变化,从而彰显出文字本身的活力。
此外,词义的发展变化也在不断地丰富着语言表达,使语义的精准性得到提升,并且有可能出现新的词义。
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今词义发展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反映出中国文字文化历史变化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字本身对语义的渗透。
古代汉语词义的变化
也。”
如雞蛋湯、菜湯之類。
史 《說文》:“記事者 歷史 也。”是古代一種文職 人員,後來專指記事的 人。
兵 兵器
士兵
獄 訴訟
監獄
二、詞義輕重的變化·由輕到重
《报任安书》:“而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
《史记·商君列传》:“梁惠王曰:寡人恨 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詞義色彩的變化
詞
古代詞義
現代詞義
類別
爪牙 深刻
得力助手,如《國語·越 替兇惡的人跑腿的人 語》 :“然謀臣與爪牙之 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嚴峻苛刻,如《史記·酷 一般指深厚;深切透徹 吏列傳》:“是時趙禹、 張湯以深刻為九卿矣。”
由褒 到貶
由貶 到褒
君子 地位高的人
人格高尚的人
由中性到 褒義
小醜 地位低下或政治上很不重 小人,人格卑鄙的人 要的人物
由中性到 貶義
古今問題 ·1
古 今
前面我們討論一個詞詞義的演變,
的 主要說明這個詞較早的意義和現代漢語
時 段
這個詞的意義的不同。但這並不是說,
與 古
這個詞較早的意義從先秦到五四運動以
義 前(或者從先秦到中古漢語、近代漢語
、 今
以前)一直使用;也不是說,這個詞在
義 現代漢語中使用的意義直到現代才出
詞 古代詞義
現代詞義
雄 《說文》:“雄, 鳥父也。”指鳥的 雄性。
匠 《說文》:“匠, 木工也。”指木 匠。
能產生精細胞的生物。 指各種有技術的工人。
詞義範圍的擴大·詞例
詞 古代詞義
現代詞義
睡 《說文》:“睡, 可以是打瞌睡,也 坐寐也。”指坐著 可以是卧牀睡。 打瞌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在词义变化的过程中,指称义素和区别性义素呈现出变换、遗传、扩大和紧缩等不同的形态。
今天风林网络带来的论文就来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欢迎阅读。
浅谈古代汉语词义发展演变及其原因
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观里提到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语言自产生以来,经过悠悠历史长河,由于不同的历史特征、社会环境,也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而语言内部的重要因素——词义,同样也处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词义演变原因:
1、社会的发展是影响到词义演变的最主要因素。
语言属于社会现象。
从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的存在。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
因此,要了解语言极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要把语言同社会发展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联系起来研究。
因此,考察词义的演变也必须与社会发展的历史紧密地结合起来。
比如“民”,在殷商和西周时指奴隶。
《尚书·多士》提到“成周既成,迁殷顽民”。
周灭殷后,要把殷的一部分人迁到成周。
此时,这些人已经成了周朝的奴隶,所以称之为“民”,又因为不服管束,称之为“顽民”。
随着奴隶制经济的解体,封建制逐渐取代奴隶制,“民”由奴隶上升为自由民,社会地位提高了。
“民”就有了“人民”、“百姓”的意思。
此例充分说明了社会变化给词义带来的深刻变化。
2、古人的风俗习惯和对事物的认识与联想等,对词义的演变也有影响。
语言是一种系统性的事物,它深深受使用它的群体影响,无论是语言,语法,还是语义都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
比如“羊”,古代认为是六畜中最具美味的佳肴,这种风俗习惯也在文字和字义上有所反应,出现了一批从“羊”得声的形声字和会意字,它们大多有“美好”、“善良”等义,如“祥”,从“羊”得声训为“善”。
“善”从“羊”会意,训为“吉”。
“美”从羊会意,古人既把羊看成是吉祥、美好的东西,它的词义经过经过抽象和引申,不少美好善良的品德和事物东都可以用“羊”来形容。
比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