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儒墨道法兵_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09年7月第30卷

第7期

Jul.2009Vol.30

No.7

收稿日期:2009-05-10

作者简介:肖祥伟(1976-),男,广东普宁人,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学研究。

“儒墨道法兵”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肖祥伟

(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广东韶关512126)

摘要:“儒墨道法兵”管理思想在管理哲学、管理文化层面存在着差异,企业不同层次管理者应根据管理需求和实际对不同层次的管理思想进行应用。

关键词:“儒墨道法兵”;管理思想;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C9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09)07-0164-03

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与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相结合,这一观点在管理学界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乾泉先生认为,从管理哲学上讲,百家之中主要是五家,即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孙武、孙膑为代表的兵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儒墨道法兵”的管理哲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拟归纳分析以儒、墨、道、法、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

一、“儒墨道法兵”管理思想精要

儒家是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荀子继承与发展。以“仁”为思想精粹,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与人际关系。儒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中。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学派。其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李耳),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思想家庄子(庄周)。道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列子》等著作中。墨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创始人为著名思想家墨子(墨翟)。墨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胡非子》、《随巢子》、

《我子》、《田俅子》、《尹佚》中。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对制度建设最为重视的一派。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法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韩非子》中。韩非子之前,法家分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强调“势”,“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即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即法律与规章制度。兵家主要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孙武、司马穰苴;战国有孙膑、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等;汉初有张良、韩信等。兵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将苑》、《百战奇略》、《唐太宗李卫公问对》等中。

二、“儒墨道法兵”管理哲学与管理文化的对比(一)“儒墨道法兵”哲学思维的差异

管理哲学,就是人们从管理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管理就是用一种已经系统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去指导管理实践。道家管理思想以“道”为核心,崇尚“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它要求管理者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与领导,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及强作妄为。儒家管理思想以“人”为中心、以

164

“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其中心思想即是中庸之道,凡事追求合理,主张“过犹不及”、“和而不同”(《论语》)。墨家管理思想以“兼爱”为核心,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所强调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提出“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卷七),以尚贤、尚同、节用、节葬作为治国方法。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对儒家的烦琐礼乐感到厌烦,最终舍掉了儒学,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法家管理思想主张通过“法”、“利”而不是“仁”、“义”、“礼”等来管理民众。法家管理以“法”即管理制度为核心,注重“法”、“势”、“术”即管理制度、管理权威与管理技巧的完美结合。兵家管理思想以“谋”为核心,主张知变、通变、应变、制变。《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四步战略目标:一是永立于不败之地;二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战无不胜;三是决战于千里之外;四是善战者不战(虚张声势),不战而屈人之兵。其以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优秀哲学思想作为理论依据,强调学习道家的决策哲学,法家的领导哲学,兵家的权变哲学,墨家的创造哲学和儒家的协调哲学[1]。

(二)“儒墨道法兵”管理文化的差异

道家文化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不乱为,而是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对企业而言,提倡“无为”就是要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发展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社会造福,为人类服务。首先应是“舍”然后才是“得”。因为“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也包括市场经济的规律,肆意“有为”则是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我们称之为无为文化。儒家文化以中庸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和”为基本范畴,以“礼”为判断标准,以“自然和谐、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为主要内容,以“道并行而不悖”为最高境界,形成了既有坚实的思想基础、又有丰富实际内容的文化体系,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人们称之为和谐文化。兼爱精神、非攻精神、节俭精神、救世精神等是墨家的核心价值、精神理念和道德规范,体现了墨家之道之德的强大精神力量,强调执行到位,我们称之为执行文化[2]。法家文化主要体现在“赏罚分明的制度观(法)、运用得当的艺术观(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的权势观(势)”。韩非子的“法”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制度建设之道;“术”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制度执行之道;“势”思想,为我们形成卓越的领导风格提供了借鉴,我们称为领导文化;兵家文化则是“因变制胜、以不变应万变”,我们称为辩证文化。在管理策略方面,兵家提出要“因变制胜”,强调“变”的因素,要求管理者对各种变化及时作出反应,并能积极创新求变,时时处处占据主动,不受制于人。在战略思想体系上,首先强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孙子·军形》),从而要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战无不胜”(《孙子·谋攻篇》),尽可能做到“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留侯世家》),最高的境界是“善战者不战、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谋攻篇》)。

三、不同层次管理者对“儒道墨法兵”管理思想的应用

“儒道墨法兵”管理思想各有千秋、各有差异。如何借鉴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进行现代企业管理?我们认为,其大体思路为:

(一)高层管理者要顺“天道”,主要向道家学习无为而治、学习如何决策、学习如何做事;向兵家学习如何战略思考、运筹帷幄、学习顺应形势、善于因变制胜,实现全局性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在管理战略方面,兵家讲究运筹谋划,强调管理者审时度势,对外界环境和组织内部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并据此作出判断和决定。在管理方略方面,兵家提出分级管理的原则:要想管理很多人像管理很少人一样轻松,就须依靠组织和编制的作用;要想形成富有效率的组织,就须以严格的纪律、法令进行层层控制,辅以思想教育,对下属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形成特定的层级制度,以做到首尾一致,令行禁止。

(二)中层管理层要顺“人”道,主要向儒家学习如何上下左右平衡协调、如何营造和谐管理氛围、如何沟通,同时要兼顾向兵家和法家学习;“仁”、“义”、“礼”、“智”、“信”为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管理途经上强调“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正己正人”(《论语·颜渊》),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修己安人是管理的历程,修己又是安人的起点,所以修己是整个管理历程的出发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

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